关于手机的设计创意

关于手机的设计创意
关于手机的设计创意

关于老年手机的设计创意

现如今智能手机统治着通讯领域,而这个时代的来临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发展,加之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老年人对社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技术如何应用在老年人手机设计上,尤其是如何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便利上则显得更为重要。

手机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从而,老年人的烦恼便有之而生。

1.屏幕太小又有老花眼,字模糊不清。

2.键位不熟悉容易打错

3.键位之间间隔太小,误按频频发生。

4.不清楚各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效果。等等。

看来手机带来的不仅是便捷,也给部分人群带来了不便之处。

如果有一款手机,是专门为老年人发售的,会不会让老年人么也可以玩弄智能机与手掌之间呢?我认为老年手机应该拥有以下几点:

第一,考虑到老年人们不爱自拍,可以讲前置摄像头换为红外检测器,用来监控老人们的体温,可以作为一个体温计来使用。后置摄像头下方也可以装一个,用来测心跳与血压,使用者只需将手指按住摄像头,系统便会自动开启该功能。来方便老人们。

第二,可以加强语音系统的准确性,使之可以准确的辨别老人们的声音来完成输入。键位大小可以调整为原来的1.6倍,间距可以调为1.3倍,并且在没输入完成一个字符时,有语音报出该字符,有短信来时,使用者可以选择自己去阅读或者让手机语音播报。手机短信还提供语音短信,类似微信的操作版面。

第三,打电话时,接听与挂断键采用点击,而不是拖曳。通话模式也分为2种。1.普通模式 2.弱听者模式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弱听,手机的扩散器性能必须加强,为了确保改功能不会对正常人有所害处,所以设置为可切换的模式。

第四,采用备用电源。普通电池用光后,并不会启用备用电池。必要情况下可以按动5次开关见来打开备用电源,来联系家人或其他,同时进入备用电源时,系统也会随之进入紧急状态,只打开通话界面,来提高开机速度,以防不必之需。第五,手机尾部增加电击设备,普通的时候藏于内部,遇到突发事件是,使用者可以手动开启,并可以用它来防御。

第六,增加外置设备。如蓝牙助听器等,通过手机来实现助听器的作用,外置设备还可以增加放丢失功能,如果手机离开接收器5米,那么,手机并会响起,接收器也会发出响声。

该手机不需要花哨,实用就好,也不用过于细腻的或麻烦的使用操作。

手机内不需要过多的娱乐,系统自带例如:周边交通,天气预报之类的使用功能。手机在WIFI联通的条件下可以自动上网学习,下载,更新使用软件。系统每天早上会发送一条短信,来告诉使用者,今天的新闻、天气、与一些养生之道。手机壳后侧可以自带一个卡槽,用来插交通卡或者老年卡,方便老人,手机末端可以扣上一个吊链,扣在衣服或裤子上,来防止遗失。同时,手机的外壳也要耐摔,质量要与诺基亚平起平坐。

更重要的是,手机可以自动分析短信或者电话内容,以防诈骗,并及时反映给相关人员,同时,手机不会窃听或监事使用人的短信内容或者通话内容及其隐私。以上为本人对老年手机设计的想法。

手机支架的设计

手机支架的设计(5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应用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环节,体验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 2.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简单的结 构设计。 3.熟悉常见的刚连接件和铰连接件,能选择合理的连接件并实现简单结构的连 接要求。 4.能设计周密科学的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稳定性和强度测试,并写出试验 报告。 过程与方法:1.在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初步学会多角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 力。 3.在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设计、实施技术试验的基本方法。 4.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设计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设计一般过程的实践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展望。 2.在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批判的、开放的思维和认识,培养 一定的经济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 3.在设计和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 恒的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结构的设计,连接部位的设计及连 接件的选择 教学难点:设计方案的构思和呈现,实践操作环节 三、教学准备 材料:300*200*6桐木板、200*60*6松木板、桐木条和冰棍棒等。 连接件:合页、M3螺帽螺丝、M3元宝螺帽和螺杆、木工胶、洋钉等。 工具:手锯、电钻、刚直尺、木工笔、木工锉、凿、羊角锤、砂纸和木工夹等。

设计资料:几种手机架的模型、几种铰链接设计的产品和相关结构设计的资料。技术试验器材:钩码,定滑轮,电风扇,铁架台,弹簧秤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第1课时)

手机支架的设计

手机支架的设计( 5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应用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环节,体验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 2. 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 3. 熟悉常见的刚连接件和铰连接件,能选择合理的连接件并实现简单结构的连 接要求。 4. 能设计周密科学的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稳定性和强度测试,并写出试验 报告。 过程与方法: 1. 在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初步学会多角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力。 3. 在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设计、实施技术试验的基本方法。 4. 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设计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设计一般过程的实践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展望。 2. 在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批判的、开放的思维和认识,培养一定 的经济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 3. 在设计和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 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结构的设计,连接部位的设计及连接件 的选择 教学难点:设计方案的构思和呈现,实践操作环节 三、教学准备 材料:300*200*6 桐木板、200*60*6 松木板、桐木条和冰棍棒等。 连接件:合页、M3螺帽螺丝、M3元宝螺帽和螺杆、木工胶、洋钉等。 工具:手锯、电钻、刚直尺、木工笔、木工锉、凿、羊角锤、砂纸和木工夹等。

【教案】构思设计方案――――“卡片式手机支架设计与制作”项目实践活动

构思设计方案――――“卡片式手机支架设计与制作”项目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第二节第2课时。构思设计方案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它与“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设计图样的绘制”,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等组成设计过程的整体。本章所讲的内容 不仅在思维层面上对学生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创造力的机会。“方案的构 思方法”一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设计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法和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课标要求:①能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 ②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 进原有方案。 教材处理:对设计分析的教学着重以引导学生能从多方面考虑产品设计所涉及的因素为主,并抓住主要因素进行设计分析。也就是紧扣“物”、“人”、“环境”三者关系,教材以台灯进行设计分析 为例,不够贴近学生生活,改成“卡片式手机支架设计与制作”更符合学生实际,且能在一节 课中完成,学生兴趣也较高,能较好地体现通用技术设计解决生活问题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 中体验和理解方案的构思方法和方案的比较和权衡,设计的一般原则。 学情分析:学生具有设计一般原则、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中人机关系的分析等产品设计的基础知识,对设计制作的有感性体验。但是,很少有对作品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很少进行理性地比较和权衡。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喜欢贴近生活的项目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设计分析,理解产品设计三要素。能就具体的设计任务进行一定的设计分析。 2.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能够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卡片式手机支架的设计分析,让学生掌握设计分析并理解产品设计的三要素。 2.亲历一个实践活动,体验技术设计思想、了解方案的构思方法、对方案的比较和权衡进行实际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设计分析的过程,体会设计的快乐和成就感。 2.培养对技术设计的激情和责任心、安全意识等 3.养成细致、严谨,考虑问题全面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卡片式手机支架的设计分析,制定方案。

手机支架的设计

C D I O课程设计 项目名称:手机支架 小组成员:谢坤明 闫挺旺 王浩 专业班级: 13机械(3) 指导教师:杨起耀 目录 .................................................................. (2) 方案选择.................................................................... .. (2) 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 .. (6) ..................................................................

(6) .................................................................. (6) ................................................................... (6) 实用性考察.................................................................... . (7) ...................................................................... . (7) .................................................................. (7) .................................................................. (9) .................................................................. (9) 整体图.................................................................... (14)

智能手机支架的设计

251 概述 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比例急速加大,如何有效的改 善青少年儿童使用手机或电子产品的不合理方式,是现在很 多家长较为头疼的问题。该产品主要是帮助青少年儿童解决 在看手机或电子产品因距离控制不当导致视力下降的问题, 降低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概率。2 产品原理该设计是在原有简单手机支架的基础上,加入单片机控 制的微型电机,改装成智能调控式手机夹。此部分利用红外 测距的原理,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发射出的一束红外光,照射 到物体后形成一个反射,传感器接收红外光反射信号,处理 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从而得出距离数据,单片机将从红外传 感器得到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再与之前存储的数据 进行对比,如果超出合理数据范围则发出调节命令,给出调 节距离;如果检测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位置,单片机就会发出 某种频率的移动命令,自动调节支架位置,来达到调节视网 膜焦距的作用,从而减少对视力的危害。 3 智能手机支架结构 该系统主要由AT89C51单片机,红外测距传感器和小电 机运作等模块组成。3.1 单片机本设计运用AT89C51单片机接受红外线测距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计算,运用单片机控制电机的转动。见图1,单片机最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电源组,VCC 接电源5V,GND 接电源负极。第二部分为晶振组,11.0592M 晶振Y1 与单片机XTAL2,XTAL1并联20pF 电容,C1端接XTAL1,另 一端接地。20pF 电容,C2端接XTAL2,另一端接地。这两个the user within the normal dista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low change of eye focus, in order to alleviate visual fatigue and protect visual acuity. The desig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pplication of market technology, high performance-price ratio and great market potential. It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 words : smart; mobile phone bracket;infrared ranging;automatic telescopic track 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X201812714023)。图1 单片机最小系统

手机支架说明书

手机支架 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戚鑫宇机制1413 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7年11月

手机支架设计说明书 作品简介:本设计主要针对手机用户,手机支架的创造灵感来源于生活中,有很多时刻人们并不方便用手去拿手机,那么就需要一种载体,去将手机支撑住,并且能够使人正常的观看屏幕或者是使用。本产品具有适用于所有型号手机,体积适当;2.结构简单,外观较好,操作方便;3.稳定性、强度足够好,能承受手机重量等特点。 第一章设计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手机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随身之物。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学习娱乐,使用手机俨然已成为一种习惯。那么随之而来必不可少的就是由于手机行业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其他行业。手机支架行业就是其中一种。手机支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许多,例如:车载手机支架,自拍杆,床上手机支架等。手机支架的创造灵感来源于生活中,有很多时刻人们并不方便用手去拿手机,那么就需要一种载体,去将手机支撑住,并且能够使人正常的观看屏幕或者是使用。 第二章功能说明 1.产品尺寸及三维图展示 本支架整体支架的宽度:20(mm),支架的厚度:3(mm),手机放置的倾角:120o 2.产品材料 本产品采用ABS塑料,ABS树脂是五大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3.主要功能:办公桌使用,用于支撑手机,适用于所有型号手机,也支持各 种类型的护套,硅胶套,适用范围广。 最大的特点是价格便宜,简洁大方,富有个性化。

第三章产品特点 这种手机支架相对于其它的手机支架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它的主要创新点是: 1.适用于所有型号手机,也支持各种类型的护套,硅胶套,适用范围广。 2.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易操作,易于携带; 3.稳定性好,强度足够好,能够承受手机重量。 4.外观简洁大方,颜色明朗,富有个性化。 第四章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手机市场的不断扩大,移动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随身物件之一。从原来的小屏按键直板款,到现在的大屏电容触屏式手机,随着屏幕的加大,手的大小已经不能满足使用手机的需求了,因此使用便携式手机支架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成为了手机的衍生行业发展的动力,手机支架行业的发展成为了必然,根据市场的调查,有超过四成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支架。? 针对消费者而言,手机支架也不乏是一个比较时尚和趣味性的产品。在手机附属品中的市场也比较的宽广。从各种手机的支架可以看出,支架材料的使用也是很丰富多彩的。所以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新材料,以及新功能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手机支架必然会朝着使用经济性,功能多样化,以及便携化的方向发展。

手机支架的设计

手机支架的设计(5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应用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环节,体验设计就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 2、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简单的结 构设计。 3、熟悉常见的刚连接件与铰连接件,能选择合理的连接件并实现简单结构的连 接要求。 4、能设计周密科学的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稳定性与强度测试,并写出试验 报告。 过程与方法:1、在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与分析研究问题,初步学会多角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在阅读、思考、讨论与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 力。 3、在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设计、实施技术试验的基本方法。 4、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设计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设计一般过程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与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与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与技术的展望。 2、在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批判的、开放的思维与认识,培养一 定的经济意识与产品质量意识。 3、在设计与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持之以 恒的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就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结构的设计,连接部位的设计及连 接件的选择 教学难点:设计方案的构思与呈现,实践操作环节 三、教学准备 材料:300*200*6桐木板、200*60*6松木板、桐木条与冰棍棒等。 连接件:合页、M3螺帽螺丝、M3元宝螺帽与螺杆、木工胶、洋钉等。

工具:手锯、电钻、刚直尺、木工笔、木工锉、凿、羊角锤、砂纸与木工夹等。设计资料:几种手机架的模型、几种铰链接设计的产品与相关结构设计的资料。技术试验器材:钩码,定滑轮,电风扇,铁架台,弹簧秤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第1课时) 设计流程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 发现 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关于手机放置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思考怎么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无论就是处于使用还就是闲 置的状态,支架可以使手机呆在一个最理想的角落,让您触 手可及,十分方便。观察图片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明确问题明确 解决 问题 受到 的限 制 提问1:请分析支架的特点,如需要哪些基本功能等。 提问2:分析自己的技术能力,有无条件设计手机支架。 提问3:分析在设计手机支架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限制。 回答问 题,明 确设计 任务, 思考并 提出设

05-23《设计手机架》教学设计

第23课设计手机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创建平面和移动、旋转平面的方法,以及使用“拉动”工具中的“同时拉两侧”和“切割”按钮进行手机架机口的制作。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3D建模基础,对于拉动工具中的“添加”按钮较为熟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切割”按钮的作用。在学生完成手机架的设计后,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需求自己设计创意手机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会使用“移动”“平面”工具寻找正确的面,并在新建的平面中作图。 2.掌握拉动工具中,“同时拉两侧”和“切割”按钮的使用方法。 3. 在制作手机支架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旋转的方法,创造出不同造型的底座,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掌握“同时拉两侧”和“切割”按钮的使用方法。 2. 学会寻找平面的方法,并能够通过“移动”工具调整栅格平面。 难点:学会寻找平面的方法,并能够通过“移动”工具调整栅格平面。 【教学方法和手段】 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手机支架模型文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忘了手机放在哪里而满屋子寻找?不小心碰倒水杯,导致水泼在了手机上…… 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生:设计一个手机架摆放手机,给我们的手机安个“家”。 师: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手机支架?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一个手机支架。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导入,让学生切实体会3D建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师:老师也用DSM软件制作了一个手机支架,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打开手机支架模型文件,小组讨论设计步骤。 教师总结:设计基本造型、完成手机架机口。 1. 制作手机架的基本造型 师:手机架的基本造型用之前所学的知识能完成吗?哪位同学上来试一试? 学生演示操作。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展示作品。

创意手机支架详案

创意手机支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自行设计、不断尝试,找出并归纳支架设计的要点。 ?能借助2D转3D软件完成手机支架的创意设计,并熟悉软件的各个功能按钮。 ?初步了解设计产品的思路,并知道需要结合实际需要,找到设计要点,进行创作。 二、学习目标: ?知道手机支架的设计要点,学会通过测量数据辅助完成产品设计。 ?熟悉2D转3D软件,能利用软件设计出支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2D转3D软件的使用; ?难点:找出手机支架的设计要点。 四、资料准备: IME3D教育软件、印有小人图样的纸张若干、直尺3把、手机一部 五、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图片引入) 教师:大家平时用这些吗?都用来干什么? 学生:玩游戏、上QQ、上网··· 教师: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电子设备,其中手机几乎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当我们用手拿着手机或iPad玩游戏、看书、上网,玩1个小时,累不累?2个小时呢?半天呢?一天? 学生:不累/累··· 教师:长时间手持,会怎样? 学生:手酸、脖子酸··· 教师:长时间手持手机或者iPad,手、脖子都会酸,而且不良的坐姿、长时间低头容易使脊椎出现问题。 那怎么更好得避免出现这些健康问题? 学生:少玩,用支架。 2.兴趣点及引导质疑: 教师:各种各样的支架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减轻长时间使用手机或iPad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这一张图片上都是我们平时常用的一些支架,下一张PPT上也有一些支架图片。仔细对比这两张PPT,你更喜欢哪张PPT上的支架?为什么? 学生:第二张,更有创意、更高级、更好看··· 教师:利用3D打印可以很好地设计并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意化、个性化支架。

设计个性化的手机支架

技术与应用 tougao1@https://www.360docs.net/doc/2418004747.html, 97 JUL 2017 NO.13-14 设计个性化的手机支架 谢作如 浙江省温州中学 周源远 温州大学 生活·技术·探索 作为创客空间的指导教师,经常会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为自己做一些好玩的东西,如手机支架等。虽然手机支架随处可买,但通过自己建模,并利用创客空间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来,则更有创客的感觉。 手机支架的种类繁多,在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如车载手机支架、懒人手机支架等。3D建模的软件也很多,鉴于个人喜好,笔者推 荐学生使用3D程序员软件。3D程序员是基于青少年编程工具Scratch 设计的3D建模软件,只需要拖动所需要的积木形状到编程界面,使用功能块进行操作,修改相应参数实现尺寸的更改,任何想要的形状实现了3D模型的快捷设计与生成,界面如图1所示。 ● 设计分析 观察图2可以明确,不同类型的 手机支架虽然各有特点,但大致可以分为底座、支撑架、手机支撑面三部分。底座位于手机支撑架底部,起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材料和 形状的设计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支撑架是连接底座和手机支撑面,主要起支撑作用,可 以考虑通过榫 接或者铰连接来实现角度的调整。手机支撑面与支撑架连接,主要用于固定手机。 在建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这个支架如何便于在桌面上使用,还要做到体积适当,结构简单,方便收纳。当然,除了稳定外,还可以添加一些附加功能,如考虑角度的可调整、兼容笔筒等。 ● 建模思路 3D程序员的最大特色是能够利用各种数学基础模型叠加、删减,从而形成新的3D模型。软件中的模块运用都和数学知识密切相关,软件不仅提供了2D图形、3D图形和文字的输入,甚至还能用各种函数绘制曲线,所以设计这个手机支架有很多种思路可以参考。 思路1:利用2D图形 数学的基本几何图形中包括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如果学生只有2D基础,可以结合“2D图形”及“造型”模块中相关指令进行建模。例如,在数学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那我们可以考虑用三角 形做一个支撑面兼有支撑架的支 图1 3D程序员的软件界面概览图 图2 手机支架的参考模型

手机支架的设计

手机支架得设计(5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应用设计得一般过程及其各环节,体验设计就是动态而有章可循得过程。 2、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得主要因素,并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简单得结 构设计。 3、熟悉常见得刚连接件与铰连接件,能选择合理得连接件并实现简单结构得连 接要求。 4、能设计周密科学得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稳定性与强度测试,并写出试验 报告。 过程与方法:1、在经历设计得一般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技术得角度提出问题与分析研究问题,初步学会多角度地提出解决问题得方案。 2、在阅读、思考、讨论与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得能 力。 3、在亲历技术试验得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设计、实施技术试验得基本方法。 4、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设计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设计一般过程得实践中,初步形成与保持对技术问题得敏感性与探究欲望,关注社会得需求与技术得展望。 2、在设计方案得形成过程中,培养创新得、批判得、开放得思维与认识,培养一 定得经济意识与产品质量意识。 3、在设计与亲历技术试验得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与严谨得科学态度与持之以 恒得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就是动态而有章可循得过程,结构得设计,连接部位得设计及连 接件得选择 教学难点:设计方案得构思与呈现,实践操作环节 三、教学准备 材料:300*200*6桐木板、200*60*6松木板、桐木条与冰棍棒等。 连接件:合页、M3螺帽螺丝、M3元宝螺帽与螺杆、木工胶、洋钉等。

工具:手锯、电钻、刚直尺、木工笔、木工锉、凿、羊角锤、砂纸与木工夹等。设计资料:几种手机架得模型、几种铰链接设计得产品与相关结构设计得资料。技术试验器材:钩码,定滑轮,电风扇,铁架台,弹簧秤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第1课时) 设计流程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 发现 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关于手机放置得问题,并要求学生思考怎么解决提出得问题。教师总结:无论就是处于使用还就是闲 置得状态,支架可以使手机呆在一个最理想得角落,让您触 手可及,十分方便。观察图片并回答教师提出得问题 明确问题明确 解决 问题 受到 得限 制 提问1:请分析支架得特点,如需要哪些基本功能等。 提问2:分析自己得技术能力,有无条件设计手机支架。 提问3:分析在设计手机支架得过程中会受到哪些限制。 回答问 题,明 确设计 任务, 思考并 提出设

手机支架的设计

手机支架的设计(5 课时)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会应用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环节,体验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 2. 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简 单的结构设计。 3. 熟悉常见的刚连接件和铰连接件,能选择合理的连接件并实现简单 结构的连接要求。 4. 能设计周密科学的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稳定性和强度测试,并 写出试验报告。 过程与方法:1. 在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 研究问题,初步学会多角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 的能力。 3. 在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设计、实施技术试验的基本方 法。 4. 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设计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设计一般过程的实践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展望。 2. 在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批判的、开放的思维和认识,培 养一定的经济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 3. 在设计和亲历技术试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持之 以恒的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结构的设计,连接部位的设计及 连接件的选择 教学难点:设计方案的构思和呈现,实践操作环节 三、教学准备 材料:300*200*6 桐木板、200*60*6 松木板、桐木条和冰棍棒等。 连接件:合页、M3螺帽螺丝、M3元宝螺帽和螺杆、木工胶、洋钉等。 工具:手锯、电钻、刚直尺、木工笔、木工锉、凿、羊角锤、砂纸和木工夹等。 设计资料:几种手机架的模型、几种铰链接设计的产品和相关结构设计的资料。 技术试验器材:钩码,定滑轮,电风扇,铁架台,弹簧秤等。 四、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