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计划书

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计划书
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计划书

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计划书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说明—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电解质锂盐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约占电解液原材料成本60%,有机溶剂占30%,添加剂占10%。

该锂电池电解液项目计划总投资11357.6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355.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57%;流动资金3002.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3%。

达产年营业收入2059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391.71万元,税金及附加184.23万元,利润总额4202.29万元,利税总额4966.15万元,税后净利润3151.7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14.4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00%,投资利税率43.73%,投资回报率27.75%,全部投资回收期5.10年,提供就业职位377个。

报告内容:总论、背景和必要性研究、项目市场前景分析、项目规划分析、项目选址研究、项目土建工程、工艺分析、环保和清洁生产说明、生产安全、项目风险说明、项目节能评价、实施进度、投资分析、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总结评价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背景和必要性研究

第三章项目规划分析

第四章项目选址研究

第五章项目土建工程

第六章工艺分析

第七章环保和清洁生产说明

第八章生产安全

第九章项目风险说明

第十章项目节能评价

第十一章实施进度

第十二章投资分析

第十三章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第十五章总结评价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拥有有效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0多项,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企业,全国工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同时,以产业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

公司坚守企业契约精神,专业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致力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新项目的建设及未来产能扩张,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建设、生产、研发、销售、管理等环节中。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未来公司将通过自我培养和外部引进来壮大公司的高端人才队伍,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已形成一支多领域、高水平、稳定性强、实战经验丰富的研发管理团队。公司团队始终立足自主技术创新,整合公司市场

采购部门、营销部门的资源,将供应市场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到研发过程,及时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打造公司研发队伍的核心竞争优势。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对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持作用。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82.75万元,同比增长27.48%(3552.60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4135.7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76%。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083.2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01.49万元,增长率29.45%;实现净利润2312.4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0.72万元,增长率20.3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锂电池电解液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8667.66平方米(折合约42.9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2.45%,建筑容积率1.1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1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4.4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8667.6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0769.72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32681.1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0231.36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993.4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2台(套),设备购置费3577.86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970615.01千瓦时,折合119.29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6018.11立方米,折合1.37吨标准煤。

3、“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70615.0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6018.1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20.66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2.0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78%,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x高新技术产

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

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

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1357.6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355.31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3.57%;流动资金3002.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3%。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059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391.71万元,税金及附加184.23万元,利润总额4202.29万元,利税总额4966.15万元,税后净利润3151.7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14.4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00%,投资利税率43.73%,投资回报率27.75%,全部投资回收期5.10年,提供就业职位377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及x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锂电池电解液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377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814.43万元,可以促进x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00%,投资利税率43.73%,全部投资回报率27.75%,全部投资回收期5.10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10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undefined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背景和必要性研究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

制而成。电解质锂盐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约占电解液原材料成本60%,有机溶剂占30%,添加剂占10%。

电解质锂盐是锂离子的载体,需要满足:1、能够在溶剂中完全溶

解电离;2、电离后的阴离子必须呈现电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3、

阴阳离子与其他组件不产生反应;4、使锂在正、负极材料中的嵌入量

高和可逆性好;5、成本较低等。LiPF6(六氟磷酸锂)是当前应用最

为广泛的电解质锂盐,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是极有前景的新型锂盐,其热稳定性及导电率均优于LiPF6。

有机溶剂是电解液中的介质,需要满足:1、极高的介电常数;2、有能力溶解足够浓度的锂盐;3、以液体形式存在,粘度低;4、凝固

点和熔点区间相对较宽。碳酸酯类是最佳选择,环式/链式混合使用能

改善体系的溶解与工作温度,常见的链式包括DMC、DEC、EMC等,常见

的环式产品包括EC、PC。

添加剂主要起到定向改善性能的作用,主要包括成膜剂(SEI)、

过充保护剂、高低温添加剂、阻燃剂四大类。

锂电池按下游应用的不同,可分为动力电池、工业储能以及3C电池三大部分。动力电池主要用作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预计2020年-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将由140万辆增长至550万辆,复合增长率为31%,动力电池需求量将由82.7GWH到823GWH,复合增长率为58.3%,其对电池需求量增速预期超过电动车增速,主要考虑未来单车带电量增长。工业储能主要用于光伏、风电等电站储能或调峰调频电力辅助服务,预计全球工业储能锂电池用量将由2018年的1.37GWH增长至2025年的43GWh,复合增长率为64%,锂电池是储能电池中的主流。3C 电池用于手机电池、笔记本电池、移动电源等电子产品,市场已于2015年逐步进入成熟期,增速趋稳,预计全球数码锂电池将由2018年的68GWH增长至2023年的95GWH,复合增长率为7%,假设2024、2025年每年增长3%,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码锂电池将达到101GWH。综合来看,预计在动力电池需求的推动下,2025年全球锂电池有望达到967GWH,达到2020年的6倍左右,较2020年实现4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

2018年生产1GWH电池对应电解液需求量1299吨,2020年生产

1GWH电池对应电解液需求量1098吨。考虑到未来三元电池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而三元电池单GWH对电解液的消耗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

更少,粗略假设到2025年1GWH消耗电解液950吨,则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约92万吨。

近年电解液价格与电解质走势高度相关,随六氟磷酸锂下跌进入低位。原料成本占电解液成本的70%,电解质成本占电解液成本的40%以上且波动较大。目前几种主要的电解液中三元圆柱2.6AH电解液、磷酸铁锂电解液、锰酸锂电解液均是以六氟磷酸锂为电解质,高电压电解液主要以四氟硼酸锂为电解质,因而前三种电解液价格走势与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高度相关,高电压电解液近年价格跌幅小于其他品种。

回顾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走势,行业于2015年出现短缺进而价格暴涨,2016Q2之后,行业暴利导致供给端企业纷纷扩产,产品价格也在2017年随新产能释放而出现暴跌,从2016年4月的最高点42万元/吨跌至2020年4月8.15万元/吨,跌幅达80%。

第三章项目规划分析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电解液,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20594.00

万元。

相关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涉及范围广、对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大

的产业,根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原材料、能源、

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

的推动作用。采取灵活的定价办法,项目承办单位应当依据原辅材料的价格、加工内容、需求对象和市场动态原则,以盈利为目标,经过科学测算,确定项目产品销售价格,为了迅速进入市场并保持竞争能力,项目产品一

上市,可以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迅速提升项目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和项目

产品的美誉度。通过对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可以看出,我国项目产品将以

内销为主并扩大外销,随着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大,产品价格的降低,产品

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多样化,项目产品必将更受欢迎;通过对市场需求预

测分析,国内外市场对项目产品的需求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市场销售

前景非常看好。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28667.66平方米(折合约42.98亩),其中:净用

地面积28667.66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2.98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

积32681.1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0231.36平方米,计容建

筑面积32681.13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2921.09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2台(套),设备购置费3577.86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11357.64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20594.00万元。

第四章项目选址研究

一、项目选址原则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

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undefined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x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三、建设条件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

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

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

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产

品品牌优势明显。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项目承办单位规模的扩大,公司将创品牌列为系统工程来做,通过广告宣传、各类国内会展、各种促

销手段等形式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按照“质量一流、服务至上”的原则

来创出品牌的美誉度;经过这些市场运作,不仅可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

而且还能体现出品牌更大的价值。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办

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方

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这

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四、用地控制指标

该项目均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

求进行设计,同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规划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

门提供的界址点坐标及用地方案图布置场区总平面图。该项目均按照项目

建设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严

格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规划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界址点坐标及

用地方案图布置场区总平面图。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建筑容积率符合国土

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建筑容积率≥0.8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

确定的“建筑容积率≥1.50”的具体要求。

五、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72.45%,建筑容积率1.14,建设区域

绿化覆盖率6.1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4.40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六、节约用地措施

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

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投资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

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项目承办单位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

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undefined

七、总图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

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

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

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

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二)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

项目承办单位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根据

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输入(出)、操作等规划

统一设计,选择并确定车间布置方案。项目承办单位在工艺流程、技术参

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根据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

各种物料输入(出)、操作等规划统一设计,选择并确定车间布置方案。

(三)绿化设计

场区植物配置以本地区树种为主,绿化设计的树木花草配置应依据项

目建设区域的总体布置、竖向、道路及管线综合布置等要求,并适合当地

气象、土壤、生态习性与防护性能,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

(四)辅助工程设计

1、投资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分别汇集后排入项目建设区

不同污水管网。undefined

2、投资项目消防对象主要是厂房、库房、办公场地等;因此,室外消

防用水量按25.0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00小时计,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室内消防栓用水量15.0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00小时计,室内外的消防栓均按规范间距要求布置。

目前的锂电池成本主要是隔膜和电解液

目前锂电池成本主要是隔膜和电解液 现在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的关键材料有四种: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其中锂离子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中国的生产技术并不落后,不但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向世界各地出口。但是,隔膜、电解液却有部分进口。这个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因为国内生产厂家增多,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 需要进口的原因是,产品的制造尚未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或者是生产装备设计不足夠完美,所采购的原材料不能适应优质产品的需求,制造工艺水平没有及时提高,产品的基础研究没有持续发展有了成功之处就停止不前等等。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是任何国家都拤不了脖子的。 中国需要努力的是更加精益求精,制造出更先进的设备,生产出更加优秀的成品,综合成本始终保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研究和创新。 锂电池电芯的关键材料有四种: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在组装成动力电池时,又可以分离出组装配件这一材料大类。对于动力电池而言,使用进口电解液和隔膜推高了和继续推高着动力锂电池的成本,从而导致国内相关行业的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目前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这四个部分总共占到动力电池成本的85%,分别约为25%、15%、30%、15%,从部分进口的电解液材料来看,六氟磷酸锂是生产电解液的最主要原材料,其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日本实现了六氟磷酸锂产业化,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生产,但产能相对较少,品质与国外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导致我国的六氟磷酸锂主要使用进口产品,价格制定权为外企所左右。 而另一种技术含量更高的锂电池隔膜材料进口依赖度更高一些,这是因为有些国产隔离膜相比国外优秀隔离膜的主要区别在国产的一致性差,使用某些国产隔离膜会导致电池质量不稳定,特别是动力锂电池领域要求内部每个电芯的参数必须高度统一,而国内一些企业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国内很多企业上马锂离子动力电池时仅仅看市场,还要选择国内企业配套技术水平,甚至选择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100答

1、一次电池和充电电池有什么区别? 电池内部的电化学性决定了该类型的电池是否可充,根据它们的电化学成分和电极的结构可知,真正的可充电电池的内部结构之间所发生反应是可逆的。 理论上,这种可逆性是不会受循环次数的影响,既然充放电会在电极体积和结构上引起可逆的变化,那么可充电电池的内部设计必须支持这种变化,既然,一次电池仅做一放电,它内结构简单得多且不需要支持这种变化,因此,不可以将一次电池拿来充电,这种做法很危险也很不经济,如果需要反复使用,应有尽有选择真正的循环次数在1000次左右的充电电池,这种电池也可称为一次电池或蓄电池。 2、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还有其他的区别吗? 另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们能量和负载能力,以及自放电率,二次电池能量远比一次电池高,然而他们的负载能力相对要小。 3、可充电便携式电池的优缺点是什么? 充电电池寿命较长,可循环1000次以上,虽然价格比干电池贵,但如果经常使用的话,是比较划算的。充电电池的容量比同规格的碱锰电池或锌碳电池低,比如,他们放电较快。 另一缺点是由于他们几近恒定的放电电压,很难预测放电何时结束。当放电结束时,电池电压会突然降低。假如在照相机上使用,突然电池放完了电,就不得不终止。 但另一方面可充电电池能提供的容量比太部分一次电池高。 但Li-ion电池却可被广泛地用照相器材中,因为它容量高,能量密度大,以及随放电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放电电压。 4、充电电池是怎样实现它的能量转换? 每种电池都具有电化学转换的能力,即将储存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就二次电子(也叫蓄电池)而言(另一术语也称可充电使携式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而在充电过程中,又将电能重新转换成化学能。这样的过程根据电化学系统不同,一般可充放电500次以上,而我司产品li-ion可重复充放电1000次以上。Li-ion是一种新型的可充电便携式电池。它的额定电压为3.6V,它的放电电压会随放电的深度逐渐衰退,不象其他充电电池一样,在放电未,电压突然降低。 5、什么是Li-ion电池? Li-ion是锂电池发展而来。所以在介绍Li-ion之前,先介绍锂电池。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锂金属,负极是碳。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在Li-ion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Li-ion就像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运动员一样在摇椅来回奔跑。所以Li-ion又叫摇椅式电池。 6、Li-ion电池有哪几部分组成? (1)电池上下盖(2)正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锂 钴(3)隔膜——一种特殊的复合膜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锂电池电解液特性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锂电池电解液 组成锂盐和有机溶剂 含义离子传输的载体 分类电池 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成分介绍 1.碳酸乙烯酯:分子式: C3H4O3 透明无色液体(>35℃),室温时为结晶固体。沸点:248℃/760mmHg , 243-244℃/740mmHg;闪点:160℃;密度:1.3218;折光率:1.4158(50℃);熔点:35-38℃;本品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剂。可用作纺织上的抽丝液;也可直接作为脱除酸性气体的溶剂及混凝土的添加剂;在医药上可用作制药的组分和原料;还可用作塑料发泡剂及合成润滑油的稳定剂;在电池工业上,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 2.碳酸丙烯酯分子式:C4H6O3 无色无气味,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与乙醚,丙酮,苯等混溶。是一种优良的极性溶剂。本产品主要用于高分子作业、气体分离工艺及电化学。特别是用来吸收天然气、石化厂合成氨原料其中的二氧化碳,还可用作增塑剂、纺丝溶剂、烯烃和芳烃萃取剂等。 毒理数据:动物实验经口服或皮肤接触均未发现中毒.大鼠经口LD50=2,9000 mg/kg. 本品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远离火源,按一般低毒化学品规定储运。 3.碳酸二乙酯分子式:CH3OCOOCH3 无色液体,稍有气味;蒸汽压1.33kPa/23.8℃;闪点25℃(可燃液体能挥发变成蒸气,跑入空气中。温度升高,挥发加快。当挥发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接触能

够闪出火花时,把这种短暂的燃烧过程叫做闪燃,把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熔点-43℃;沸点125.8℃;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酮、酯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0;相对密度(空气=1)4.07;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①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轻度刺激剂和麻醉剂。吸入后引起头痛、头昏、虚弱、恶心、呼吸困难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皮肤长期反复接触有刺激性。 ②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估计能通过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进入机体表现为中等度毒性。刺激性比碳酸二甲酯大。 急性毒性:LD50157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20mg/L(蒸气)×10分钟,流泪及鼻粘膜刺激。 生殖毒性:仓鼠腹腔11.4mg/kg(孕鼠),有明显致畸胎作用。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③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④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11月

目录 一、预计未来三年全球电解液产能严重过剩 (3) 1、预计从2012年开始,电解液市场产能过剩将会加剧 (3) 2、厂商市场定位、产品技术路线、产品价格三因素或导致国内电解液厂商 发展分化 (4) 二、锂电池电解液发展方向 (7) 1、六氟磷酸锂进口替代加速,电解液成本有望快速下降 (7) 2、动力类电池将拉动电解液需求 (8) 3、高电压电解液给国内厂商带来弯道超车机会 (9) 三、拥有渠道优势,掌握上游六氟磷酸锂技术的国内厂商更具竞争优势 (10) 1、拥有下游优质客户资源的厂商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10) 2、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可以保持不可或缺的地位 (10) 3、相关公司 (11) (1)新宙邦 (11) (2)广州天赐 (12) 四、风险因素 (12) 1、随着电解液市场产能过剩加剧,电解液产品单价下降速度可能超预期. 12 2、下游锂电池行业增速减缓,可能影响对电解液产品的需求 (13)

一、预计未来三年全球电解液产能严重过剩 1、预计从2012年开始,电解液市场产能过剩将会加剧 电解液生产已完全没有技术壁垒,国产电解液已与日本产品品质相当。国内生产能力千吨级以上的锂电池电解液厂商有12 家,涉及高、中、低端各类市场,能够基本满足国内的电池生产厂商需求,并有部分出口。 据统计,当前全球锂电池电解液厂商产能总计约7.56 万吨/年,其中国外产能2.79 万吨/年(日本2.1 万吨/年),国内产能4.76 万吨/年。由于部分厂商的生产线为近一两年新投产,产能尚未完全释放。2012 年全球电解液6.05 万吨的需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截止目前,国内外厂商公布的预投项目将新增产能6.70 万吨/年。结合现有产能,预计总产能可以达到14.25 万吨。其中,日本三菱化

锂电池电解液基础知识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 锂离子电解液概况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之一,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LiFL6)、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主体部分,与电解液的性能密切相关,一般用高介电常数溶剂与低粘度溶剂混合使用;常用电解质锂盐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等,但从成本、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六氟磷酸锂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主要电解质;添加剂的使用尚未商品化,但一直是有机电解液的研究热点之一。 自1991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成功,锂离子电池很快进入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并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技术也正处于进一步发展中。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和生产方面,国际上从事锂离子电池专用电解液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以日本的电解液发展最快,市场份额最大。 国内常用电解液体系有EC+DMC、EC+DEC、EC+DMC+EMC、EC+DMC+DEC等。不同的电解液的使用条件不同,与电池正负极的相容性不同,分解电压也不同。电解液组成为lmol/L LiPF6/EC+DMC+DEC+EMC,在性能上比普通电解液有更好的循环寿命、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能有效减少气体产生,防止电池鼓胀。EC/DEC、EC/DMC电解液体系的分解电压分别是4.25V、5.10V。据Bellcore研究,LiPF6/EC+DMC与碳负极有良好的相容性,例如在Li x C6/LiMnO4电池中,以LiPF6/EC+DMC为电解液,室温下可稳定到4.9V,55℃可稳定到4.8V,其液相区为-20℃~130℃,突出优点是使用温度范围广,与碳负极的相容性好,安全指数高,有好的循环寿命与放电特性。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及生产工艺详解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及生产工艺详解液体电解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电解液生产工艺---精馏和脱水 –对于使用的有机原料分别采取精馏或脱水处理以达到锂电池电解液使用标准。 –在精馏或脱水阶段,需要对有机溶剂检测的项目有:纯度、水分、总醇含量。

液体电解液生产工艺---产品罐 –在对有机溶剂完成精馏或脱水后,检测合格后经过管道进入产品罐、等待使用。 –根据电解液物料配比,在产品罐处通过电子计量准确称取有机溶剂。 –如果产品罐中的有机溶剂短时间未使用,需要再次对其进行纯度、水分、总醇含量的检测,继而根据生产的需要准确进入反应釜。 体电解液生产工艺---反应釜 –依据物料配比和加入先后顺序,有机溶剂依次加入反应釜充分搅拌、混匀,然后通过锂盐专用加料口或手套箱加入所需的锂盐和电解液添加剂。 –在加入物料开始到结束,应控制反应釜的搅拌速度、釜内温度等。不同的物料配比搅拌混匀的时间不同,但都必须使电解液混合均匀,此时对电解液检测的项目有:水分、电导率、色度、酸度 液体电解液生产工艺---灌装 –经检测合格的液体电解液被灌入合格的包装桶,充入氩气保护,最终进入仓库等待出厂。 –由于电解液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入库的电解液应在短时间内使用,防止环境等因素导致电解液的变质 液体电解液---使用注意事项 –电解液桶有氩气保护,有一定压力,在使用中切勿拆卸气相阀头和液相阀头,也不允许随意按下快开接头的凸头,以免造成泄漏或其它危险。接管时一定要戴防护眼罩,使用时一定要使用专用快开接头

–检测合格的电解液建议一次性用完,开封的电解液很容易因为没有气氛保护等原因而变质,请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及时充入氩气保护,防止变色电解液不建议使用玻璃器皿盛放,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腐蚀性、易挥发的气体四氟化硅,此气体有毒会对人造成伤害 –现场可以使用的电解液容器和管道材料包括:不锈钢、塑料PP/PE、四氟乙烯等 –本产品对人体有害,有轻微刺激和麻醉作用。使用过程中避免身体直接接触 液体电解液的组成 –有机溶剂 –锂盐 –添加剂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选择标准 –有机溶剂对电极应该是惰性的,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不与正负极发生电化学反应 –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小的黏度以使锂盐有足够高的溶解度,从而保证高的电导率 –熔点低、沸点高,从而使工作温度范围较宽 –与电极材料有较好的相容性,即电极能够在电解液中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电池循环效率、成本、环境因素等方面的考虑 液体电解液的组成---有机溶剂 –碳酸酯 –醚 –含硫有机溶剂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简介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简介 一、电解液概况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之一,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LiFL6)、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主体部分,与电解液的性能密切相关,一般用高介电常数溶剂与低粘度溶剂混合使用;常用电解质锂盐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等,但从成本、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六氟磷酸锂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主要电解质;添加剂的使用尚未商品化,但一直是有机电解液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电解液组成 2.1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主体部分,电解液的性能与溶剂的性能密切相关。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常用的溶剂有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等,一般不使用碳酸丙烯酯(PC)、乙二醇二甲醚(DME)等主要用于锂一次电池的溶剂。PC用于二次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石墨负极相容性很差,充放电过程中,PC 在石墨负极表面发生分解,同时引起石墨层的剥落,造成电池的循环性能下降。但在EC 或EC+DMC复合电解液中能建立起稳定的SEI膜。通常认为,EC与一种链状碳酸酯的混合溶剂是锂离子电池优良的电解液,如EC+DMC、EC+DEC等。相同的电解质锂盐,如LiPF6或者LiC104,PC+DME体系对于中间相炭微球C-MCMB材料总是表现出最差的充放电性能(相对于EC+DEC、EC+DMC体系)。但并不绝对,当PC与相关的添加剂用于锂离子电池,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低温性能。 2.2 电解质锂盐 LiPF6是最常用的电解质锂盐,是未来锂盐发展的方向。尽管实验室里也有用LiClO4,、LiAsF6等作电解质,但因为使用LiC104 的电池高温性能不好,再加之LiCl04本身受撞击容易爆炸,又是一种强氧化剂,用于电池中安全性不好,不适合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化大规模使用。 2.3添加剂 添加剂的种类繁多,不同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对电池的用途、性能要求不一,所选择的添加剂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所用的添加剂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1)改善SEI膜的性能 (2)降低电解液中的微量水和HF酸 (3)防止过充电、过放电 三、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种类 3.1液体电解液 电解质的选用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影响非常大,它必须是化学稳定性能好尤其是在

2019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9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市场现状及趋势 分析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备在电极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重新以电能释放。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主要有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其中电解液对综合性能的影响最大。 电解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溶质、溶剂和添加剂。 电解液成分 由于电解液配方与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是决定电解液产品差异化的核心要素,电解液生产厂商在开发初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但随着锂电子产业链的

整体发展,产品同质化的影响,导致电解液技术壁垒逐步打开,产业逐步进入市场化竞争状态。 电解液的直接下游是锂电池,随着补贴的退坡,产业链利润受到大幅压缩,产业进入阵痛与洗牌期,头部企业集中度高,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逐步增强。 电解液价格受上游原材料影响较大,导致国内电解液厂商陆续布局上游市场,控制电解液生产成本。2014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刺激电解液市场需求激增,由于产能不足,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在2016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随后行业产能大幅扩张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大多数公司产能利用率低下,2018年行业进入了价格战的泥潭,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也随之跌至谷底。2017-2019年,我国六氟磷酸锂价格从快速下跌到逐步企稳,2019年下半年至今,我国六氟磷酸锂价格稳定在8.5-9.5万元/吨之间。 受益于终端下游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5G时代来临,国内电解液市场需求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 电解液一般是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必要的添加剂等主要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某一特定的比例配置而成。电解质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约占电解液原材料成本的60%,有机溶剂约占30%,添加剂约占10%。 因为六氟磷酸锂(LiPF6)在电解液总成本中占比较高,因此电解液价格主要受六氟磷酸锂(LiPF6)价格影响,历史上电解液价格走势和六氟磷酸锂(LiPF6)价格走势基本同步。 国内六氟磷酸锂产业化始于2008年,随着技术成熟与进步以及下游电解液需求急剧扩张,行业产能规模极具扩张,截至2019年国内电解液产能突破6万吨,占全球比重超过85%。

锂电池电解液概述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概述 一、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主要由高纯度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1.1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一般用高介电常数溶剂于低粘度溶剂混合使用。常用的电解质锂盐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等,从成本、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六氟磷酸锂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主要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丙烯酯(PC)、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甲酯(MA)等。有机溶剂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控制质量,溶剂的纯度于稳定电压之间有密切联系,有机溶剂的水分,对于配制合格电解液起着决定作用。水分降低至10-6之下,能降低六氟磷酸锂的分解、减缓SEI膜的分解、防止气涨等。利用分子筛吸附、常压或减压蒸馏、通入惰性气体的方法,可以使水分含量达到要求。为了获得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的溶液,以便锂离子在其中快速移动,溶剂一般采用混合材料,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 1.2电解质锂盐 电解质锂盐占电解液成本最大,约占到电解液成本的40%左右。LiPF6是最常用的电解质锂盐,其对负极稳定,电导率高,放电容量大,内阻小,充放电速度快。但对水分和HF及其敏感,易发生反应,其操作应在干燥气氛(如手套箱)中进行,不耐高温,80℃~100℃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五氟化磷和氟化锂。从成本、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六氟磷酸锂具有突出的离子电导率、较优的氧化稳定性和较低的环境污染等优点,是目前首选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也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主要电解质。除此之外还有LiBF4、LiPF6、LiBOB、LiFSI、LiPF2、LiTDI等一系列安全性高、循环性能好的锂盐电解质体系得到关注。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规划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xx月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 制而成。电解质锂盐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约占电解液原材料成本60%,有机溶剂占30%,添加剂占10%。 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的衔接,支持各类社会资 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合力推进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降 本增效。积极协调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对区域的督促指导,统筹 推进各项工作。 当前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区域产业 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本指 导意见。 第一条规划思路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型为主要 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途径。促进区域产业总体保持中高 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第二条发展原则 1、组织引导,市场推动。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 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

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 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2、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 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 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 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3、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制定合理技术路线, 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4、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 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产业环境分析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 制而成。电解质锂盐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约占电解液原材料成本60%,有机溶剂占30%,添加剂占10%。 电解质锂盐是锂离子的载体,需要满足:1、能够在溶剂中完全溶 解电离;2、电离后的阴离子必须呈现电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3、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市场简析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市场简析 发布时间:2010-7-28 9:56:28 来源:新浪博客 一、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概况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之一,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6)、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表1:电解液材料组成 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种类 1、液体电解液

电解质的选用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影响非常大,它必须是化学稳定性能好尤其是在较高的电位下和较高温度环境中不易发生分解,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10- 3 s/cm ),而且对阴阳极材料必须是惰性的、不能侵腐它们。由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位较高而且阳极材料嵌有化学活性较大的锂,所以电解质必须采用有机化合物而不能含有水。但有机物离子导电率都不好,所以要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可溶解的导电盐以提高离子导电率。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是用液态电解质,其溶剂为无水有机物如EC(ethyl carbonate) 、PC (propylenecarbonate)、DMC(dimethyl carbonate)、DEC(diethyl carbonate),多数采用混合溶剂,如EC2DMC 和PC2DMC 等。导电盐有L iClO4、LiPF6、LiBF6、LiA sF6 和LiOSO2CF3,它们导电率大小依次为LiAsF6> LiPF6> LiClO4>LiBF6> LiOSO 2CF3。LiClO4因具有较高的氧化性容易出现爆炸等安全性问题,一般只局限于实验研究中;LiAsF6离子导电率较高易纯化且稳定性较好,但含有有毒的As,使用受到限制;LiBF6化学及热稳定性不好且导电率不高,LiO SO2CF3导电率差且对电极有腐蚀作用,较少使用;虽然LiPF6会发生分解反应,但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因此目前锂离子电池基本上是使用LiPF6。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所用的电解液大部分采用LiPF6的EC2DMC,它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与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2、固体电解液

锂电池基础知识讲解

锂电池基础知识讲解 理想的锂离子电池,除了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和脱出外,不发生其他副反应,不出现锂离子的不可逆消耗。实际的锂离子电池,每时每刻都有副反应存在,也有不可逆的消耗,如电解液分解,活性物质溶解,金属锂沉积等,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己。实际电池系统,每次循环中,任何能够产生或消耗锂离子或电子的副反应,都可能导致电池容量平衡的改变。一旦电池的容量平衡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就是不可逆的,并且可以通过多次循环进行累积,对电池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⑴正极材料的溶解 尖晶石LiMn2O4中Mn的溶解是引起LiMn2O4可逆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对于Mn的溶解机理,一般有两种解释:氧化还原机制和离子交换机制。氧化还原机制是指放电末期Mn3+的浓度高,在LiMn2O4表面的Mn+会发生歧化反应: 2Mn3+(固)Mn4+(固)+Mn2+(液) 歧化反应生成的二价锰离子溶于电解液。离子交换机制是指Li+和H+在尖晶石表面进行交换,最终形成没有电化学活性的HMn2O4。 Xia等的研究表明,锰的溶解所引起的容量损失占整个电池容量损失的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由常温下的23%增大到55℃时的34%)[14]。 ⑵正极材料的相变化[15] 锂离子电池中的相变有两类:一是锂离子正常脱嵌时电极材料发生的相变;二是过充电或过放电时电极材料发生的相变。 对于第一类相变,一般认为锂离子的正常脱嵌反应总是伴随着宿主结构摩尔体积的变化,同时在材料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宿主晶格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减少了颗粒间以及颗粒与电极间的电化学接触。 第二类相变是Jahn-Teller效应。Jahn-Teller效应是指由于锂离子的反复嵌入与脱嵌引起结构的膨胀与收缩,导致氧八面体偏离球对称性并成为变形的八面体构型。由于Jahn-Teller效应所导致的尖晶石结构不可逆转变,也是LiMn2O4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深度放电时,Mn的平均化合价低于3.5V,尖晶石的结构由立方晶相向四方晶相转变。四方晶相对称性低且无序性强,使锂离子的脱嵌可逆程度降低,表现为正极材料可逆容量的衰减。 ⑶电解液的还原[15] 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电解液主要包括由各种有机碳酸酯(如PC、EC、DMC、DEC 等)的混合物组成的溶剂以及由锂盐(如LiPF6 、LiClO4 、LiAsF6 等)组成的电解质。在充电的条件下,电解液对含碳电极具有不稳定性,故会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液还原消耗了电解质及其溶剂,对电池容量及循环寿命产生不良影响,由此产生的气体会增加电池的内部压力,对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 ⑷过充电造成的量损失[15] 负极锂的沉积:过充电时,发生锂离子在负极活性物质表面上的沉积。锂离子的沉积一方面造成可逆锂离子数目减少,另一方面沉积的锂金属极易与电解液中的溶剂或盐的分子发生反应,生成Li2CO3、LiF或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堵塞电极孔,最终导致容量损失和寿命下降。 电解液氧化:锂离子电池常用的电解液在过充电时容易分解形成不可溶的Li2CO3等产物,阻塞极孔并产生气体,这也会造成容量的损失,并产生安全隐患。 正极氧缺陷:高电压区正极LiMn2O4中有损失氧的趋势,这造成氧缺陷从而导致容量损失。 ⑸自放电 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所导致的容量损失大部分是可逆的,只有一小部分是不可逆的。造成不可逆自放电的原因主要有:锂离子的损失(形成不可溶的Li2CO3等物质);电解液氧化产物堵塞电极微孔,造成内阻增大。

锂电池行业分析

锂电池市场剖析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9-02-16 20:35 - 阅读:257 - 评论:1 锂电行业是一新兴的产业,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尤其是动力锂电池更是备受关注。由于锂电产业体系非常庞大,各个环节投资吸引力不尽一样,很多人不知道从何入手。以下笔者对整个产业链及市场状况作一简要分析,供投资决策参考。 锂电产业链分成四部分: 最上游是矿资源,地地道道包括钴、镍、锰、磷、铁、锂及各种化合物,其中钴和锂用量最大,而且在自然界储量有限,极具战略投资价值。国内钴生产领头企业有金川、华友、嘉利柯和优美科四家,年产量都在1500吨以上,国内金属钴储量极少,目前80%的金属钴基本靠进口;锂资源在中国储量相对丰富,仅次于智利、阿根廷。国内资源目前主要被中信国安、西藏矿业掌控,这些企业同时具备碳酸锂生产能力,但只限于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则由天齐锂业、尼科国润供应,其中天齐锂业技术最成熟,是行业标准制定者,约占国内60%的市场份额,并且有部分出口。 产业链第二环节是构成电芯的原材料:如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导电剂、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等,这一环节是锂电产业中最核心的环节。当然,各种材料的制造技术要求不尽一样,投资价值也不一样。 其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较高的是正极材料,大约占锂电池成本30%,毛利率低则15%,高则70%以上,具体要看是什么材料。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钴镍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

钴酸锂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很成熟,并已广泛应用在小型低功率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电子产品等。由于终端消费品过去需求增长迅速,导致钴酸锂价格一度暴涨,最高上攀至60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低回落到20万/吨,现在略有回升,毛利始终在10%以上。由于终端消费品需求是刚性的,且还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因此钴酸锂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镍酸锂和锰酸锂由于存在固有的缺陷,如容量低、循环性能差、有安全隐患等,只能作为过渡材料使用,短期内在动力电池有所表现,但长期必然被磷酸铁锂所取代,其市场前景并不十分看好,在此不多展开叙述。 钴镍锰酸锂,也就是三元材料,融合了钴酸锂和锰酸锂的优点,不论在小型低功率电池,还是在大功率动力电池上都有应用。但市场表现好坏取决于钴酸锂和磷酸铁锂,前者比较价格,即当钴酸锂价格高于30万/吨时,三元材料才有市场竞争力,否则难以被客户接受;后者比较技术,即一旦磷酸铁锂技术得到突破,并实现大规模量产,那么三元材料就会被市场挤兑。因此,除少数厂商在发展三元聚合物动力电池,其他厂商基本定位小型储能电池市场。 磷酸铁锂材料是最被业界看好,但又是当前用量最少的一种正极材料,据统计,2008年全球供应量1500吨左右,其中最大供应商A123供应750吨,国内厂商供应量500吨左右,其中斯特兰几乎占一半份额。磷酸铁锂市场接受度不高,主要是受技术和价格的制约。从近期情况看,技术已不容再置疑,国内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已有13家,如斯特兰、比亚迪、烟台卓能、北京锂先锋、苏州恒正、北大先行、合肥国轩、深圳贝特瑞、新乡华鑫、新乡创佳等;而价格仍然是一大障碍,目前国内维持在15-18万/吨,国外价格要高出一倍,不过随着产能扩张步伐的加快,材料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未来三年有望降至10万元/

2015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最新资料.

全球动力锂电池企业竞争分析 一、全球动力锂电池产业 统计全球主流电动汽车,就电池单体容量发展方向看,除Tesla使用小容量18650电池单体(单体容量3.1Ah)外,更多的公司专注于较大容量锂电单体的研发,如为日产Leaf提供配套电池的AESC公司,PHEV、EV用锂电池多为单体容量33.1Ah的锂电单体。 通过对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提升动力电池组容量,需要通过BMS对单体电池进行安全监测。汽车厂商在电池单体容量和串并联个数上寻求平衡。 2013年全球主要电动汽车搭载动力电芯情况 目前普遍采用的锰系(包括LMO和三元系)单体工作电压均在3.7V以上;LFP 的工作电压在3.2-3.3V 1.1 电芯容量 HEV车型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最多,由于对电池容量需求不高,多以10Ah以下的单体电芯为主;

PHEV和BEV车型,多采用20Ah及以上单体电芯,高于40Ah的大容量单体电芯在中国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比亚迪应用于E6和K9等车型上的LFP单体电芯容量达到200Ah,工作电压3.2V; 2013年全球主流电动汽车单体电池容量分布 1.2 电芯结构 全球动力电池厂商主要采用了方形电芯结构,全球150款电动汽车,方形电池占比超过一半,代表车型包括三菱iMiEV,宝马i3,丰田Pruis等;而特斯拉Model S 采用的松下18650型电池则是圆柱形动力电池的代表;铝塑膜软包电池的代表则是日产Leaf和通用Volt。 全球主流电动汽车电池封装结构 铝塑膜软包电池(Enerdel,LGC,A123,AESC,万向,中信国安等)其优点包括: (1)安全性能好:软包电池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气裂开,而不像钢壳铝壳电芯那样会发生爆炸。 (2)重量轻: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池轻40%,较铝壳锂电池轻20%。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Q/XZB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没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因此本企业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GB/T1.2-2000和GB/T1.1-2000之规定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周达文、郑仲天、高家勇、梅芬 本标准发布时期:2008年7月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282 透明液体—以铂钴等级评定颜色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含量测定卡尔.费歇法(通用方法)(eqv ISO760:1978) GB/T 3049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 GB/T 2540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 GB/T 9282 透明液体--以铂钴等级评定颜色 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6682 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 锂离子电池电解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外观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概况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概况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之一,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6)、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表1:电解液材料组成 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种类 1、液体电解液 电解质的选用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影响非常大,它必须是化学稳定性能好尤其是在较高的电位下和较高温度环境中不易发生分解,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10- 3 s/cm ),而且对阴阳极材料必须是惰性的、不能侵腐它们。由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位较高而且阳极材料嵌有化学活性较大的锂,所以电解质必须采用有机化合物而不能含有水。但有机物离子导电率都不好,所以要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可溶解的导电盐以提高离子导电率。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是用液态电解质,其溶剂为无水有机物如EC(ethyl carbonate) 、PC (propylenecarbonate)、DMC(dimethyl carbonate)、DEC(diethyl carbonate),多数采用混合溶剂,如EC2DMC 和PC2DMC 等。导电盐有L iClO4、LiPF6、LiBF6、LiA sF6 和LiOSO2CF3,它们导电率大小依次为LiAsF6> LiPF6> LiClO4>LiBF6> LiOSO 2CF3。LiClO4因具有较高的氧化性容易出现爆炸等安全性问题,一般只局限于实验研究中;LiAsF6离子导电率较高易纯化且稳定性较好,但含有有毒的As,使用受到限制;LiBF6化学及热稳定性不好且导电率不高,LiO SO2CF3导电率差且对电极有腐蚀作用,较少使用;虽然LiPF6会发生分解反应,但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因此目前锂离子电池基本上是使用LiPF6。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所用的电解液大部分采用LiPF6的EC2DMC,它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与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成分介绍

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成分介绍 1.碳酸乙烯酯:分子式: C3H4O3 透明无色液体(>35℃),室温时为结晶固体。沸点:248℃/760mmHg ,243-244℃/740mmHg;闪点:160℃;密度:1.3218;折光率:1.4158(50℃);熔点:35-38℃;本品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剂。可用作纺织上的抽丝液;也可直接作为脱除酸性气体的溶剂及混凝土的添加剂;在医药上可用作制药的组分和原料;还可用作塑料发泡剂及合成润滑油的稳定剂;在电池工业上,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 2.碳酸丙烯酯分子式:C4H6O3 无色无气味,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与乙醚,丙酮,苯等混溶。是一种优良的极性溶剂。本产品主要用于高分子作业、气体分离工艺及电化学。特别是用来吸收天然气、石化厂合成氨原料其中的二氧化碳,还可用作增塑剂、纺丝溶剂、烯烃和芳烃萃取剂等。毒理数据:动物实验经口服或皮肤接触均未发现中毒.大鼠经口LD50=2,9000 mg/kg. 本品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远离火源,按一般低毒化学品规定储运。 3.碳酸二乙酯分子式:CH3OCOOCH3 无色液体,稍有气味;蒸汽压1.33kPa/23.8℃;闪点25℃(可燃液体能挥发变成蒸气,跑入空气中。温度升高,挥发加快。当挥发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接触能够闪出火花时,把这种短暂的燃烧过程叫做闪燃,把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

性越大。);熔点-43℃;沸点125.8℃;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酮、酯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0;相对密度(空气=1)4.07;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①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轻度刺激剂和麻醉剂。吸入后引起头痛、头昏、虚弱、恶心、呼吸困难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皮肤长期反复接触有刺激性。 ②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估计能通过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进入机体表现为中等度毒性。刺激性比碳酸二甲酯大。 急性毒性:LD50157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20mg/L(蒸气)×10分钟,流泪及鼻粘膜刺激。 生殖毒性:仓鼠腹腔11.4mg/kg(孕鼠),有明显致畸胎作用。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③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分析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分析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分析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8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 展高峰论坛”给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 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将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照此推算,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930万辆,即使2012年产量增至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将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 按每辆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成本6万元,正极磷酸铁锂材料52公斤,负极材料41公斤,电解液40公斤计算。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将带动5.2万吨正极材料,4.1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电解液的需求。对于国内电池厂商而言,这将是一个总产值600亿元的大蛋糕。 按照产业链,动力电池可分为电池成品制造和电池材料、部件制造两类企业,电池材料又可分为电极(正极/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电解液是影响锂电池性能又一重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13%左右,毛利率接近38%。目前国内电池 生产商电解液配套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是,电解液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目前亟待解决锂电池电解液最为关键的电解质成分六氟磷酸锂(LiPF6)的生产合成问题。只有此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才能

接近完善。 电解液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其生产成本为10万元/吨,售价为40万元/吨,毛利率高达75%,国内却没有企业能够生产。目前市场被关东电化学工业、SUTERAKEMIFA、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垄断。 据了解,目前全球锂电池电解液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主要是靠存量锂电池市场,未来市场增量要看动力锂电池市场,特别是电动汽车一旦兴起,将带来电解液的爆发性增长。业内人士认为,电解液在3-5年后依然是朝阳产业。 谈到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前景,有业内人士表示,“锂电池对电解液要求比较高,但目前用量却很少。比如一块手机电池只用3克,比重很小,2000吨电解液可供生产6 亿块手机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可就不一样了,一辆车就要40公斤!” 目前国内从事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企业主要有杉杉股份、华荣化工、珠海赛纬电子、天津金牛、汕头金光、广州天赐等10余家。其中,华荣化工、珠海赛纬电子定位高端 市场,其他企业只能做中低端市场。 江苏国泰:2010年将成全球最大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商国内上市公司来看,江苏国泰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是全国最大的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商。据华荣化工董事长蒋德生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