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血液系统习题 附答案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 附答案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 附答案

贫血概论

一,选择题

【 A型题】

1,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

A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

B呼吸频率加速,增加换气功能

C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

D缺氧敏感器官的血流量增加

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2,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机制重要的是: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骨髓不能代偿增生

C,网状内皮系统不能释放储存铁 D,无效造血

E,EPO水平降低

3,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是

A,网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T细胞 D,B细胞

E,多能干细胞

4,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较为可靠的检查部位是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口腔粘膜

C,耳廓皮肤 D,颈部皮肤及舌面

E,睑结膜,指甲及口唇

5,下列哪一种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血红蛋白病

E,慢性失血性贫血

6,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取决于:

A,贫血的程度 B,贫血的速度

C,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 D,性别

E,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 B型题】

问题 7~10

A,大面积烧伤引起贫血

B,肾功能不全引起贫血

C,肝炎引起贫血

D,小肠切除或肠吻合术后贫血

E,慢性失血性贫血

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8,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9,骨髓干细胞损伤:

10,溶血性贫血:

问题 11~12

A,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的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

E,慢性失血性贫血

11,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12,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问题 13~15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机械性溶血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贫血

E,失血性贫血

13,造血功能障碍

14,造血原料缺乏

15,红细胞内在缺陷

【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6,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A,疲乏,软弱无力 B,心悸,气短

C,杵状指 D,头晕

E,耳鸣

17,对贫血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

A,皮肤,巩膜有无出血点 B,皮肤,巩膜有无黄染

C,淋巴结,肝,脾是否大 D,肛门指检是否有指套染血

E,舌乳头萎缩

18,因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而造成贫血的疾病包括: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白血病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二,名词解释

贫血:

三,思考题

1,简述贫血的定义及分类

2,贫血的诊断标准

3,简述贫血的发病机制

4,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5,简述贫血的治疗原则

贫血概论答案

一,选择题

【 A型题】

1,C

2,B

3,E

4,E

5,E

6,D

【 B型题】

7,D

8,B

9,C

10,A

11,A

12,C

13,B

14,A

15,D

【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6,A B D E

17,A B C E

18,A B C

二,名词解释

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故定义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的下限即为贫血.

三,思考题

1,贫血的定义及分类

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中,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分为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不良性贫血.

2,贫血的诊断标准

答: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 ,孕妇

Hb<100g/L称为贫血.Hb90 g/L 90 g/L L(全血),ZPP>L(全血),FEP/Hb>gHb.

从铁的代谢规律论述缺铁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铁吸收

铁丢失过多

二.发病机制

(1) 缺铁对铁代谢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

(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合成铁为血红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

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 ID(1)血清铁蛋白<12ug/L;(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3)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

2 IDE (1) ID的(1)+(2);(2)转铁蛋白饱和度gHb;(4)血红蛋白尚正常.

3 IDA(1)IDE的(1)+(2)+(3):(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MCV〈80fl,MCH〈27pg,MCHC,32%.

4 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才能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例如胃肠恶性肿瘤伴慢性失学或胃癌术后残胃癌所致的IDA,应多次检查大便潜血,必要时候做胃肠X线或内镜检查:月经过多的妇女应检查有无妇科疾病.

(二)鉴别诊断

1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 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如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高,出现血红蛋白H 包涵体等.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长增高.

3 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为小细胞性.储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4 转铁蛋白缺乏症系长染色体隐性异常所致(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者幼儿时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者有原发病的表现.

试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1:病因的治疗: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2:补铁治疗: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首选口服铁剂.若口服铁剂不能赖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刨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肌肉注射.

简述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原则:根除病因:补足储存.

注意事项:1与谷类,乳类和茶同用会影响铁的吸收;2慎用注射铁剂;3注意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及治疗反应.

铁剂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患者未按医嘱服药;②诊断错误;③出血尚未得到纠正,出血量超过新生量;④同时伴发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及肾病等,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⑤腹泻,肠蠕动过速或胃肠道解剖部位异常,影响了铁的吸收;⑥所用的铁剂在胃肠道不能很好溶解,影响吸收.

四,分析题

答:

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缺铁性贫血.

2,为明确诊断还需做:骨髓检查,骨髓涂片铁染色,铁蛋白,铁剂诊断性治疗. 3,该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口服硫酸亚铁.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选择题

【 A型题】

1,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是:

A,全血细胞减少 B,血小板减少

C,前者为正细胞性贫血 D,前者骨髓增生低下

E,以上都不是

2,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

A,周围血中有全血细胞减少 B,周围血中有幼粒细胞

C,周围血中有幼红细胞 D,骨髓检查

E,以上都不是

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低

C,无淋巴结肿大 D,无肝脾肿大

E,以上都不是

4,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先恢复的是

A,血红蛋白 B,网织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E,上述都不是

5, 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A.抗肿瘤药

B.磺胺药

C.氯霉素

D.保泰松

E.对乙酸胺基酚(扑热息痛)

6,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造血干细胞缺陷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无效红细胞生成

D.造血原料缺乏

E.红细胞破坏过多

7,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的是:

A.酸化血清试验(+)

B.骨髓中巨核细胞很少或缺如

C.肝脾淋巴结肿大

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减低

8,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首选:

A.骨髓移植

B.雄激素

C.免疫抑制剂

D.造血细胞因子

E.胎肝输注

10,对重型再障Ⅱ型首选的药物是:

E.雄激素

11,男性,22岁.贫血3月,牙龈有时出血,易感冒,查体:皮肤有少量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未触及,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L,血小板48G/L,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血Ham试验(-),尿Rous(-),骨髓增生减低,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减少.首先采取的治疗为:

A.输全血

B.叶酸维生素B 12

C.司坦唑醇(康力龙)

D.脾切除

E.骨髓移植

12,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错误的是:

A,氯霉素 B,铁剂治疗过度

C,肝炎病毒 D,先天性因素(如Fanconi综合征)

1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不正确的是:

A,干细胞损伤 B,骨髓微循环障碍

C,骨髓基质损伤 D,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E,自身免疫因素

1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不会表现为:

A,红细胞减少 B,白细胞减少

C,血小板减少 D,淋巴细胞比例下降

E,单核细胞减少

15,男性,36岁,进行性贫血,皮下出血及发热半年.肝炎病史1年.肝肋下2cm,脾侧卧位可及,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L,白细胞L,血小板80G/L,骨髓增生低下,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诊断:

A,肝病性贫血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感染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16,上述病例治疗贫血,应首选:

A,茛菪碱 B,康力龙

C,脾切除 D,强的松

E,骨髓移植

17,女性,18岁,苍白,月经过多两个月,肝肋下及边,质软,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L,血小板30G/L.分别在髂前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取材不满意,胸骨穿刺增生活跃,粒细胞,红细胞二系成熟停滞于晚期,

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缺铁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骨髓纤维化

【 B型题】

问题 18~20

输血

强的松

睾丸酮

D,免疫抑制剂

E,切脾

18,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

1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

2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首选治疗手段:

问题 21~23

A,贫血,黄疸,脾大,血Coombs试验(+)

B,贫血,高热,脾大,骨髓涂片PAS染色(+)

C,贫血,网织红细胞25%,血Ham(+)

D,贫血,出血,高热,血涂片NAP染色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减少

E,贫血,MCV78um 3,MCHC30%

21,再生障碍性贫血:

22,缺铁性贫血:

2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问题 24~25

A,缺铁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24,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L,MCV82um 3,MCHC33%,,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25,女性,36岁,发现轻度贫血2年,平素月经量多,生育2胎,母乳喂

养,Hb85g/L,L,网织红细胞1%,L,Pt205G/L,尿胆原(-), MCV72um 3,MCHC28%: 问题 26~27

A,DNA合成障碍

B,珠蛋白合成障碍

C,多能干细胞受损

D,定向干细胞受损

E,铁利用障碍

26,再生障碍性贫血:

27,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C型题】

A.全血细胞减少

B.酸溶血试验阳性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28,再生障碍性贫血:

2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0,急性失血性贫血:

31,巨幼细胞贫血: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包括:

A.造血细胞减少

B.贫血,出血,感染

C.胸骨压痛

D.肝,脾大

E.巩膜黄染

33,再障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

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

B.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

C.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

D.遗传倾向

E.获得性细胞膜GPI锚连膜蛋白异常

34,关于造血干(祖)细胞内在缺陷的机理包括:

A.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质的改

B.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可以是量的改变

34 +细胞减少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负相关

34 +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减少

E.造血干细胞在长期骨髓培养体系的正常基质上增殖能力增高.

3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出现下列表现:

A.有贫血无出血,感染

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C.骨髓大多增生活跃

D.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

E.肝大,黄疸

二,名词解释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三,简述题

1 简述再障的定义.

2 简述再障发病的三大学说.

3 简述急,慢性再障的临床特点.

4 再障如何分类.

5 简述再障的诊断标准.

6 慢性再障的鉴别诊断.

7 慢性再障如何治疗.

8 疗效标准

四,病案分析题

1,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L,MCV82um 3,MCHC33%,L,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问:

(1)该病人的诊断

(2)需要鉴别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3)如何治疗

2,李×,男,28岁,职业:个体做鞋工5年.

主诉无力,反复鼻出血2年,加重1周.

现病史二年来经常无力,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双下肢散在瘀点,服中药及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半月前感冒,体温℃,头痛,咽痛,咳嗽,服感冒冲剂及利菌沙三天,体温下降,症状消失.近一周无力,出血症状加重,来医院就诊,以全血细胞减少收入院.病来无黑便,无深色尿及尿血.

既往史健康,无肝炎病史,近5年有苯接触史.

体格检查体温℃, 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中度贫血貌,结膜黄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扁桃腺Ⅰ°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律100次/分,节律规整,心尖区可闻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散在瘀点.

问:

(1)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是什么发生出血原因是什么

(2)为确定出血原因,应做哪些辅助检查

(3)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

(4)为进一步确诊,应做哪些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

一,选择题

【 A型题】

1,D

2,D

3,E

4,B

5,C

6,A

7,B

8,A

9,B

10,A

11,C

12,B

13,D

14,D

15,C

16,B

17,D

【 B型题】

18,D

19,B

20,E

21,D

22,E

23,A

24,C

25,A

26,C

27,E

【C型题】

28,A

29,C

30,D

31,A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2,A B

33,A B C

34,A B D

35,B 二,名词解释

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三,简述题

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2 答:

一,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包括量和质的异常.AA患者骨髓CD3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有关;其CD34+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类原始细胞"明显减少.

二,造血微环境异常活检发现有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部分AA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其分泌的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正常人.

三,免疫异常 A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Ⅰ型,CD8+T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TCR+T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

3 答: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临床特点如下:

(一)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

(二)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粘膜感染等.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三)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粘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慢性再障又称非重型再障起病急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

(一)贫血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输血后症状改善,但不持久.

(二)感染高热比重型少见,感染相对较易控制,很少持续1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而肺炎,败血症等重症感染少见.常见感染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各类球菌.

(三)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多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有阴道出血.出血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4答: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和非重型,也有

学者进一步将非重型分为中间型和轻型,还有学者从重型中分出极重型.国内学者曾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1986年以后,又将急性再障改称为重型再障

-Ⅰ型,将慢性再障进展成的急性型成为重型再障-Ⅱ型.从病因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再障包括Fanco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后天性再障根据是否有明确诱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根据发病机制,传统学说将原发性再障进一步分为以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和造血微环境异常或和免疫功能异常为主型.

5答: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0%)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脾大所致压迫症状

B.急性变

C.脾栓塞

D.肝浸润致肝功能损害

E.脾破裂

5,Ph染色体见于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肝硬化

D.黑热病

E.急性白血病

6,下列哪一型白血病最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红白血病

7,正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是:

A.加大化疗剂量

B.腰椎穿刺放脑脊液

C.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2—3次/周

D.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1次/月

E.以上方法均可

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

A.大剂量皮质激素

B.输鲜血

C.联合化疗

D.联合化疗 + 输血

E.维甲酸

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基本方案是

(高三尖杉,阿糖胞苷)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长春新碱,强地松)

(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地松)

(米托蒽醌,阿糖胞苷)

10,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

A.感染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溶血

D.贫血加重

E.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2,急性白血病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

A.血小板减少

B.弥慢性血管内凝血

C.纤溶亢进

D.白血病细胞栓塞

E.小血管破裂

1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哪项可不出现: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外周血中有幼稚细胞

C,血小板明显减少 D,嗜碱粒细胞增多

E,嗜酸粒细胞增多

14,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15,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有力根据是:

A.贫血与出血症状

B.感染表现

C.肝脾肿大

D.胸骨压痛

E.骨髓检查有大量原始细胞

1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白细胞计数达10×109/L以上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

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加≥30%

17,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1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白细胞计数>10×109/L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

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

1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

A.羟基脲

B.环磷酰胺

C.阿糖胞苷

D.柔红霉

E. 马利兰

20,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降解后一周,渐感头痛加重,厌食恶心而嗜睡,体检:℃,皮肤不苍白,无出血点,颈稍有抵抗,WBC ×109/L,BPC 99×109/L.应首先考虑是: A.白血病骨髓复发 B.结核性脑膜炎

C.脑膜白血病

D.颅内出血

E.病毒性脑炎

二,简述题

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及分类

2,简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3,简述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

4,简述急性白血病诊断

5,简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6,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

7,试述急淋,急粒,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

8,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9,试述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

三,名词解释

1. 白血病(leukemia)

2.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3. 绿色瘤(chloroma)

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四,思考题 :

1, 男性, 48岁.左上腹发现肿块3年,近10天来高热,全身酸痛.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脾大平脐.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210G/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血小板35G/L.骨髓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 类白血病反应

白血病答案

一,选择题

【 A型题】

1,E

2,C

3,E

4,B

5,B

6,C

7,C

8,E

9,C

10,E

11,B

12,A

13,C

14,B

15,E

16,E

17,B

18,E

19,A

20,C

二,简述题

1,答: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记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留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及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

分类:根据主要受累细胞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2,L3)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0,M1,M2,M3,M4,M5,M6,M7).

2,答: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表现:①贫血②发热③出血

2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ALL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ALL.②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压痛.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③眼部: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昏迷.④口腔和皮肤:可因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导致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兰色结节.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为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⑥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此外,白血病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肺,心,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均可受累.

3,答:FAB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30%为AL的诊断标准.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着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

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 而少数骨髓增生低下但是原始细胞仍占30%以上者,称为低增生性小体仅见于ANLL,有独立诊断意义.

4,诊断必须通过: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方可诊断.同时,必须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①临床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热表现;②有浸润体征如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出血体征;③血液学有贫血,白细胞量与质改变,血小板减少;④骨髓中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超过30%;⑤有白血病融合基因如PML/RaRa基因检出;⑥异常染色体检出.

5,其治疗原则为:根据个体病人的不同特点,综合现代化的治疗手段,不断提高

AL的CR率,延长存活期并不断减少复发,降低死亡,最终使病人治愈.AL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消除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是病人长期存活及治愈.化疗是最重要及最基本的手段,并且是其他治疗的基础.化疗的目的:降低机体白血病细胞的负荷,达到完全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分成两个阶段即诱导治疗和缓解后治疗.化疗的原则是:早期(早诊断,早治疗),足量,联合和个体化,同时也应注意髓外白血病的治疗及支持治疗和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完全缓解的标准:无出血感染发烧,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109/L,Plt≥10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未见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幼细胞<5%.

6,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治疗包括白血病淤滞症的紧急处理,化学治疗包括羟基脲,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酯碱等.伊马替尼,α-干扰素,异基因骨髓移植.其晚期治疗主要为化疗,伊马替尼,异基因骨髓移植.

7,急淋,急粒,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

急淋白血病

急粒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

(-)

分化差的原始细胞(-)---(+)

分化好的原始细胞(+)——(+++)

(-)或(+)

糖原染色

(+)成块或颗粒

(-)或(+),弥漫性淡红色

(-)或(+),弥漫性淡红色或颗粒状

非特异性酯酶

(-)

(-)或(+),氟化钠抑制<50%,

(+),氟化钠抑制≥5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增加

减少或(—)

正常或增加

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包括:①羟基脲,②白消安,③其他药物如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酯碱等,④α-干扰素,⑤异基因骨髓移植.

9,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包括:

①诱导缓解治疗:长春新碱(V)+泼尼松(P)构成其基本方案,+蒽环类抗生素如柔红霉素等,为VDP方案,如加上左旋门东酰氨酶则构成VDLP方案.

②缓解后治疗:强化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十分必要.大剂量阿糖胞苷及大剂量甲氨喋玲通常使用,同时用MTX+阿糖胞苷+氟美松三联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的浸润.

三,名词解释

1. 白血病(leukemia)

答: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于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及,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根据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将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CL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少见类型的白血病,如HCL,PLL等.

2.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答: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

3. 绿色瘤(chloroma)

答:常见于小儿及青年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例,多侵袭骨膜,硬脑膜及韧带组织.好发于眼眶骨膜之下,引起突眼症,其次也见于颞骨,鼻窦,胸骨,肋骨及骨盆,向外隆起呈结节或肿块.浸润之处呈绿色.绿色瘤的绿色是由于含大量的髓过氧化酶所致.

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答: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白血病细胞对中枢神经的侵犯.由于血脑屏障,一般的化疗药物难以到达该部,而使白血病细胞隐藏于此,成为复发的根源.可发生于白血病的各个时期,以缓解期多见,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儿童尤甚.主要表现头痛,头昏,呕吐,颈抗,昏迷,瞳孔不等大,病理征阳性,常导致死亡.

四,思考题 :

1,C

出血性疾病概述

一,选择题

【 A型题】

1,凝血连锁反应的关键是:

A.凝血酶形成

B.凝血活酶形成

C.纤维蛋白形成

D.纤维蛋白单体形成

E.血管内皮损伤

2,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A.蛋白C系统

B.抗凝血酶-Ⅲ(AT-Ⅲ)

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D.肝素

E.纤溶酶

3,凝血活酶的组成成份是:

a,FV,PF3,C a 2+ a ,FV,PF3

C. FX a,FV,C a 2+ ,PF3,C a 2+

E. FX a ,PF3,C a 2+

4,凝血第三阶段的产物是:

A.纤维蛋白单体形成

B.凝血酶形成

C.凝血活酶形成

D.不稳定性纤维蛋白

E.交联纤维蛋白

5,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中常见的是:

A.皮肤大块瘀斑

B.血肿

C.眼底出血

D.皮肤紫癜

E.手术或外伤后出血不止

6,血小板疾病的临床表现中罕见的是:

A.皮肤紫癜

B.内脏出血

C.关节腔出血

D.月经过多

E.眼底出血

7,凝血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中常见的是:

A.血肿和内脏出血

B.皮肤紫癜

C.眼底出血

D.月经过多

E.女性多见

8,能为FⅩa,FⅤ,PF3,钙所形成的活性复合物所激活的是: A.Ⅴ因子 B.Ⅱ因子

C.Ⅻ因子

D.Ⅶ因子

E.Ⅹ因子

9,APTT延长,PT正常,BT正常,FDP增高,考虑:

A.血管性疾病

B.血小板疾病

C.凝固异常

D.纤溶亢进

E.抗凝物质增多

10,APTT正常,PT正常,BT延长,血块收缩不良,考虑:

A.血管性疾病

B.血小板疾病

C.凝固异常

D.纤溶亢进

E.抗凝物质增多

11,APTT延长,PT延长,BT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考虑: A.血管性疾病 B.血小板疾病

C.凝固异常

D.纤溶亢进

E.抗凝物质增多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C系统由蛋白C,蛋白S及凝血酶调节蛋白等组成

B.肝素约占血浆生理性抗凝活性的 75%

C.抗凝血酶-Ⅲ(AT-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

D.肝素抗凝作用主要表现为抗FX a及凝血酶

E.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为一种对热稳定的糖蛋白13,在出血性疾病的确诊试验中关于纤溶异常,不包括:

Ⅲ抗原及活性或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测定

B.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

C.血,尿FDP测定

二聚体测定

–PA测定和纤溶酶原测定

14,新鲜血浆或新鲜冷冻血浆所含的凝血因子中不含的是: Ⅴ,PF3 ,Ca2+

,FV

,Ca2+

15,下列关于出血性疾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血管性疾病罕见血肿和关节腔出血

血小板疾病常见内脏出血和眼底出血

凝血障碍性疾病常见血肿和内脏出血

血小板疾病常见阳性家族史

凝血障碍性疾病多见阳性家族史

16,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有诊断意义的改变是

A.出血时间延长

B.血块收缩不佳

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D.血小板减少

E.以上都不是

17,严重肝病患者伴有凝血障碍时出现:

A.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B.血小板减少

C.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D.出血时间延长

E.束臂试验阳性

18,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是:

A.出血时间延长

B.凝血时间延长

C.凝血酶时间延长

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19,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都需要什么凝血因子参与

A.Ⅱ因子

B.Ⅴ因子

C.Ⅶ因子

D.Ⅷ因子

E.Ⅹ因子

2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出血时间延长

B.凝血时间正常

C.血块收缩不良

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2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的特点为:

A.分批出现大小不等,深浅不一,高出皮面的瘀点

B.牙龈出血,鼻衂 ,皮肤瘀点瘀斑为多见

C.损伤后迟发出血

D.常见关节腔出血

E.常伴有深部血肿

【 C型题】

问题 22~23

A.皮肤紫癜常见

B.眼底出血常见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22,血管性疾病:

23,血小板疾病:

问题 24~25

延长延长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24,血小板疾病:

25,纤溶亢进:

【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管受损时人体对出血最早的生理反应是局部血管发生收缩.

B.血管内皮损伤可启动内源及外源性凝血.

C.凝血酶形成是凝血连锁反应中的关键.

D.抗凝血酶-Ⅲ(AT-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

E.健康人体内凝血与抗凝,纤维蛋白形成与纤溶维持着动态平衡.

27,关于凝血障碍性疾病,说法正确的是:

A.少见眼底出血

B.多见阳性家族史

C.常见血肿

D.常见内脏出血

E.常见皮肤紫癜

28,关于血小板疾病,说法正确的是:

A.罕见关节腔出血

B.常见眼底出血

C.常见内脏出血

D.常见阳性家族史

E.多见皮肤紫癜

二,名词解释

抗凝血酶 -Ⅲ(AT-Ⅲ)

凝血活酶

三,简答题

纤溶异常的确诊试验有哪些

2,抗凝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简述出血性疾病的定义

简述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

简述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6,简述ITP的可能病因

7,简述ITP的诊断标准

8,简述ITP的定义

四,简述题

简述血小板疾病和凝血障碍性疾病这两种出血性疾病的临床鉴别

五,病例分析题

男性,48岁.左上腹发现肿块3年,近10天来高热,全身酸痛.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脾大平脐.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210G/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血小板35G/L.骨髓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男,30岁,牙龈出血3个月.查:双颈部各有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肝右肋下刚可扪及,脾左肋下1㎝.Pt40G/L;骨髓增生活跃,分类及形态正常,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其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治疗

3.女性,26岁,头晕,乏力3年,维生素B 12,叶酸治疗3个月,平时月经量较多,查Hb 75g/L,L,WBC L,Pt120G/L,网织红细胞%,尿胆原(-),大便潜血(-).该病人诊断是什么还需要做那些检查

4.女性,32岁,月经量增多,牙龈出血,伴头晕1年,双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Hb65g/L,L,MCV82um 3,MCHC33%,L,N43%,L57%,Pt38G/L,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该病人的诊断需要鉴别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治疗

出血性疾病概述答案

一,选择题

【 A型题】

1,A

2,B

3,A

4,E

5,D

6, C

7, A

8, B

9, D

10,B

11,C

12,B

13,A

14,C

15,D

16,E

17,C

18,A

19,E

20,D

21,B

【 C型题】

22,A

23,C

24,D

25,B

【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6,A E C D

27,A B D C

28,E A B C

二,名词解释

1,答: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约占血浆生理抗凝活性的75%.AT-Ⅲ生成于肝及血管内皮细胞,主要功能是灭活FXa及凝血酶,对其他丝氨酸蛋白酶如

FⅨa,Ⅺa,Ⅻa等也有一定的灭活作用,其抗凝活性与肝素密切相关.

2,答:是一种复合物,由Ca++,FⅩa,FⅤ,PF3共同组成.根据生成途径不同,分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及内源性凝血途径.血浆中凝血活酶使无活性的凝血酶原转变为蛋白分解活性极强的凝血酶,最终使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三,简答题

1,纤溶异常的确诊试验有:

①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

②血,尿FDP测定

③D-二聚体测定

④纤溶酶原测定

⑤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及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等测定

2,抗凝系统的组成包括:

①抗凝血酶(AT)

②蛋白C系统:由蛋白C,蛋白S及血栓调节蛋白(TM)等组成

③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④肝素

3,因止血凝血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以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的疾病出血性疾病.

4,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生成,

包括外源性凝血途径:血管损伤内皮细胞表达TF释放入血,最终激活FⅩ;

内源性凝血途径:血管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FⅫ因子激活,最终激活FⅩ;

在Ca2+存在的条件下,FXa,FⅤ与PF3形成复合物,此即凝血活酶.

第二阶段:凝血酶生成是无活性的凝血酶原在凝血活酶的作用下转变

为蛋白分解活性极强的凝血酶.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生成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依次裂解形成

不稳定性纤维蛋白,再经FXⅢa的作用形成稳定性交联的纤维蛋白.

5,出血性疾病分为:

血管壁异常:先天性或遗传性,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获得性

如过敏性紫癜,药物性紫癜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异常和血小板质量异常;

(3)凝血异常:先天性或遗传性,如血友病A,B;获得性如肝病性凝血

障碍 ;

(4)抗凝剂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如肝素使用过量

(5)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先天性或遗传性如血管性血友病;获得性

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ITP可能的病因是:

①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②免疫因素: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

③肝脾的作用;

④遗传因素:ITP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基因调控;

⑤其他因素:发病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试题与答案

血液内科出科考一. 单选题(共100 题,每题 1 分) 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 A . 红细胞系疾病 B . 巨核细胞系疾病 C .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D . 粒细胞系疾病 E . 浆细胞系疾病 2 . 男性,病史2 周,贫血伴周身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脏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25 X 109/ L,可见幼稚细胞,血小板50 X 109/ L,血红蛋白40g/ 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 A . 败血症 B .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 过敏性紫癜 D . 急性白血病 E . 恶性淋巴瘤 3 . 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 A . 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等 B . 血红蛋白尿 C . 休克 D . 昏迷 E . 肾功能衰竭 4 . 男,28岁,脾大2年,间有黄疸,近1周再次出现黄疸。肝在右肋缘下触及,脾大左 肋下5cm。Hb70g/ L,网织红细胞21%,球形红细胞30%, WBC1X 109 / L,血小板100X 109/L,红细胞脆性增高,Coomb s试验(一),最有效的治疗 A . 脾切除 B . 糖皮质激素 C . 骨髓移植 D . 反复输 E . 抗感染 5 . 下列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中,哪种最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A .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C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 . 红白血病 6 . Q 海洋性贫血可出现 A . HbF 增多 B . HbA2 增多 C . HbS 增多 D . HbH 增多 E . HbC 增多 7 . 女,59 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3 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校灸病变是 A . 转移癌 B .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C . 恶性淋巴瘤 D . 淋巴结结核 E . 转移性肉瘤 8 . 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监测肝素用量的试验是: A . 血小板计数 B . 3P 试验 C . 出血时间 D . APTT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E . 纤维蛋白原定量 9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贫血发生常是由于 A .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B . 免疫机制 C . 原位溶血 D . 失血 E . 红细胞本身缺陷

(完整)血液内科试卷及答案8.,推荐文档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标准配伍型(B 型题(6小题,共23.0分 (5分[1]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消耗过度 C、血小板破坏增多 D、血小板分布异常 E、以上都不是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再生障碍性贫血( (3DIC ( (4血管性血友病( (5脾功能亢进( (3分[2] A、IgG型多发性骨髓瘤 B、IgA型多发性骨髓瘤 C、IgD型多发性骨髓瘤 D、IgE型多发性骨髓瘤 E、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1高黏滞综合征较易见于( (2淀粉样变性较易见于( (3发生率最高的是( (3分[3] A、DA B、ABVD C、VP D、m E、V AP (1急非淋白血病化疗选择( (2霍奇金病化疗选择( (3骨髓瘤化疗选择( (4分[4] A、血管炎 B、出血性膀胱炎 C、肺纤维化 D、过敏性休克 E、齿龈增生 (1环孢素A(

(2蒽环类药物( (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4博莱霉素( (3分[5] A、血小板增加 B、纤维蛋白原降低 C、PT缩短 D、3P试验(+ E、Hb降低 (1DIC高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2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3DI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的实验指标( (5分[6] 外周血片中出现下列异常红细胞,常见于哪种疾病? A、地中海贫血 B、多发性骨髓廇 C、遗传性无β脂蛋白血症 D、骨髓纤维化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泪滴形红细胞增多( (2靶形红细胞增多( (3破碎红细胞增多( (4棘形红细胞增多( (5红细胞呈缗线状形成(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5小题,共14.0分 (3分[1] 男性5岁,活动后右膝关节肿痛2天。查体:右膝关节肿大,压痛明显,伸缩功能受限,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小板12O×10 /L,BT32秒,CT(试管法18分钟。 (1确诊应做的检查为( A、纤维蛋白原 B、类风湿因子 C、骨髓穿刺术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纠正试验 E、凝血酶时间 (2其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ITP B、Ⅻ因子缺乏 C、血友病

(内科学习题)第五篇 血液系统

第五篇血液系统 目录 第一章贫血............................................................................ . (1) 第二章白血病............................................................................ .. (15) 第三章淋巴瘤............................................................................ .. (24) 第四章出血性疾病............................................................................ . (26) 第五章血细胞数量的改变 (34) 第六章免疫球蛋白增高............................................................................ ..36 第七章骨髓细胞学检查............................................................................ ..38 第一章贫血 一、A1 型题 1.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 A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B 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

C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D 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 E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2.根据国内贫血诊断标准,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 成年男性低于130g/L B 成年男性低于12Og/L C 成年女性低于115g/L D 成年女性低于105g/L E 以上都不是 3.在诊断贫血时,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指标是 A 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 B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C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D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E 循环血容量减少 4.按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 A 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低下贫血 B 红细胞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在因素 C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 过多和失血 D 血红蛋白合成缺陷,红细胞膜异常和红细胞酶缺陷 E 红细胞破坏过度,红细胞生成减少和造血功能不良 5.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贫血可分为 A 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 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小细胞性贫血 C 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低色素性贫血 D 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 高色素性,正常色素性和低色素性贫血 6.MCHC是指 A 平均红细胞体积 B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C 红细胞压积 D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E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7.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指 A MCV

(完整版)血液内科试卷及答案一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7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3小题,共12.0分) (5分)[1]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 (1)何者在外周血片中出现球形细胞( ) (2)何者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加( ) (3)何者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减低( ) (4)何者尿含铁黄素试验阳性( ) (5)何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 (3分)[2] A、凝血活酶形成障碍 B、凝血酶形成障碍 C、纤维蛋白形成障碍 D、血小板疾病 E、血管性疾病 (1)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 (2)凝血时间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 (3)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块收缩良好( )

(4分)[3] A、病变累及左颈部淋巴结区 B、病变累及在侧颈、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 C、病变累及左腋下淋巴结及肝脏 D、病变累及右锁骨上及左颈部淋巴结 E、病变累及左颈和纵隔淋巴结及左肺限局浸润 (1)Ⅰ期淋巴瘤( ) (2)Ⅱ期淋巴瘤( ) (3)Ⅳ期淋巴瘤( ) (4)Ⅲ期淋巴瘤( )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3小题,共8.0分) (3分)[1] 男性,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为各一个2cm×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病。 (1)为了明确诊断,采用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 A、骨髓穿刺 B、骨髓活检 C、淋巴结活检 D、胸部CT E、腹部CT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含答案

第5章 第1节 562.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 A、网织细胞 B、原血细胞 C、T细胞 D、B细胞 E、造血多能干细胞 563. 贫血的定义是指外周血液中: A、红细胞低于正常 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循环血容量较正常者减少 564. 造血系统包括: A、血液 B、骨髓 C、脾 D、淋巴结及全身各部位的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以上均是 565. 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血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应症状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血浆成分发生病理性改变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566. 血液患者应注意询问一下那种病史: A、营养障碍病史及职业情况 B、慢性疾病史及过敏史 C、家族史 D、月经史 E、以上均是 第2节 567. 试验结果为MCV v 80立方微米,MCHC X 30%符合下列哪种贫血: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病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568. 贫血按细胞形态学分为: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E、只有正常细胞性贫血 569. 贫血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分为: A、造血物质缺乏和红细胞破坏过多 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造血物质缺乏 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和红细胞破坏过多 E、失血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570.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 A、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 B、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30g/L,孕妇低于110g/L 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20g/L E、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571. 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 B、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 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00g/L,孕妇低于110g/L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1)

血液系统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哪种血液病史发生骨髓变性改变B A、B12缺乏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球细胞性贫血 D、酶缺少性溶血性贫血 2、除下列哪种疾病外,血清铁均下降D A、妊娠性贫血 B、慢性肾内能不全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萎缩性胃炎 3、出生后,人的主要造血内器官是D A、肝 B、脾 C、淋巴结 D、骨髓 4、血液病的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是C A、病史 B、体检 C、实验室检查 D、X线检查 5、关于贫血的诊断,最重要的是C A、贫血的类型 B、贫血的程度 C、贫血的病因 D、贫血的表现

6、网红增多的贫血是B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贫血的表现 7、网红减少的贫血常见于C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性贫血 8、贫血的治疗首要原则是A A、病因治疗 B、对症处理 C、输血 D、脾切除 9、最常见的贫血是A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巨幼性贫血 10、再障的临床表现中不出现B A、贫血 B、淋巴结肿大 C、出血 D、感染 11、慢性再障的治疗药物常用B A、雄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造血细胞因子 D、脾切除术 12、对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效果最好的是D A、去除病因 B、药物治疗 C、输血 D、脾切除术 13、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用的治疗是B A、去除病因 B、激素 C、输血 D、脾切除 1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主要依据是A A、酸溶血试验 B、蔗糖试验 C、热溶血试验 D、Coombs试验 15、抗生素中常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是B A、庆大霉素 B、氯霉素 C、青霉素G D、SM2co 16、慢粒白血病首选药物是A A、羟基脲 B、马利兰 C、靛玉红 D、干扰素 17、慢淋白血病最常用药物是A A、苯丁酸氮荠 B、羟基脲 C、马利兰 D、干扰素 18、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类型是D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doc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习题(作者:潘妍妍) 贫血——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髓外造血(339) 2.贫血(342) 3.IDA (344) 4.总铁结合力:血浆中能够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总量称为总铁结合力。 5.AA (349) 二、问答题:(答案很简单且明确,如果你找不到,建议别考了) 1.贫血的程度分类? 2.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3.IDA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4.IDA的诊断与治疗?(详细看) 5.IDA的分期。 6.再障的诊断标准(去年考过,今年估计不会再考) 白血病——习题及答案 一、名伺解释: 1.白血病 2.绿色瘤:绿色瘤为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常见于小儿及青年急性原粒细胞白血 病病例,男多于女,多侵袭骨膜、硬脑膜、及韧带组织,好发于眼眶骨膜之下,造成突眼、复视和失明。 3.完全缓解:是指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正常,血片中找不到幼稚细 胞,骨髓中原始细胞W5%。(相关的都看一?下) 4.ph染色体:ph染色体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遗传学标志。表现为t(9; 22)(q34; qll)o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起 病缓慢,持续性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加,骨髓和外周血中有不同分化阶段的粒细胞显著增多,但以中幼粒细胞以下的粒细胞为主;脾肿大;90%以上患者骨髓细胞中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 6.类白血病反应:(370那一段话) 二、问答题: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按病程是如何分期的?各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①慢性期: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减轻、脾大而上腹胀满,部分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此期持续1?4年。 %1加速期: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脾持续或进行性肿大,对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无效。此期持续几个月到数年。 %1急性期:临床表现与AL相似,多数为急粒变,少数为急淋变和急单变,偶有其他类型急性变,预后极差,往往数月内死亡。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法美英分类。 3.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论述题)

血液系统疾病题库3-0-8

血液系统疾病题库3- 0-8

问题: [单选,A1型题]不是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措施是() A.提倡母乳喂养 B.牛乳喂养应加热 C.铁强化婴幼儿食品 D.早产儿早期补铁 E.早产儿补足维生素B12

问题: [单选,A1型题]有关小儿造血特点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胚胎期7个月时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 B.婴儿期所有的骨髓均为红骨髓参与造血 C.年长儿的长骨中骨髓为黄骨髓 D.婴儿期肝脾也参与造血 E.骨髓外造血时,末梢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

问题: [单选,A1型题]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应除外() A.多见于婴幼儿 B.面色苍黄、疲乏无力 C.食欲缺乏、腹泻、舌炎 D.异食癖 E.肝脾肿大 出处: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8683558.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由DIC引起的贫血属于() A.失血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中毒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于血管内凝血所形成纤维蛋白条状物与网眼使红细胞通过时受到机械损伤,同时红细胞因缺血、缺氧、毒素以及表面有纤维蛋白附着而脆性增加,导致红细胞变形、破裂而出现溶血,从而导致贫血。

问题: [单选,A3型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因各种原因在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造成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大量消耗,临床出现出血和血管内血栓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有关DIC,错误的概念是() A.A.严重创伤可引起DIC B.严重感染可引起DIC C.肝素可以抑制微血栓进一步形成 D.肝素可以溶解血栓 E.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疏通微循环

血液内科试题和答案解析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64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4小题,共14.0分) (3分)[1] A、出血性膀肌炎 B、过敏反应 C、末梢神经炎 D、口腔及其他粘膜溃疡 E、心肌损害 (1)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主要副作用是 ( ) (2)甲氨蝶呤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主要副作用是 ( ) (3)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主要副作用是 ( ) (3分)[2] 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红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男性,36岁。发热伴皮肤出血2周。查体:肝、脾轻度肿大,牙龈肿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65%,POX(+),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反应可被NaF抑制。该病例临床诊断为 ( ) (2)男性,18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1周。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助下3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8.2×10/L,血小板84×10/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60%,糖原染色阳性,粗颗粒状;血清和尿溶菌酶低。该病例临床诊断为 ( ) (3)男性,42岁、发热、齿龈与鼻腔出血伴黑便1周。查体:皮肤粘膜散在淤点和大片淤斑,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70×10/L,血小板24×10/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稚细胞80%细胞较大,不规则,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颗粒,有的重叠于细胞核上,并可见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该病例临床诊断为 ( ) (4分)[3] A、β-地中海贫血 B、不稳定血红蛋白尿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1)冷热溶血试验主要用于哪一疾病的诊断 ( ) (2)酸溶血试验主要用于哪一疾病的诊断 ( ) (3)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主要用于哪一疾病的诊断 ( ) (4)碱变性试验主要用于哪一疾病的诊断 ( ) (4分)[4] A、VAD方案 B、DA方案 C、CHOP方案

最新血液内科试卷与答案

下述情况下外周血红细胞数有什么改变 A、外周血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B、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相对增高 C、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减少 D、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相对减少 E、外周血红细胞计数无变化 (1)急性失血早期( ) (2)频繁呕吐、腹泻( ) (3)妊娠后期( )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5)再生障碍性贫血( ) 二、单选题(28小题,共28.0分) 维生素B(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β-型地中海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血浆清蛋白含量增多 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C、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D、血细胞比容改变 E、红细胞数量增多 ABO血型系统抗体有一种是天然抗体,它主要是( ) A、IgG B、gA C、IgE D、IgD E、IgM 下列哪种疾病骨髓贮存铁减少( )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继发于感染所致的贫血 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浆中,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 ) A、不变 B、减慢 C、加快 D、先不变,后加快 E、先不变,后减慢 某患者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3.1×10/L,MCV67f1,MCHC30%,属于何种类型贫血( ) A、大细胞性

B、正常细胞性 C、小细胞正常色素性 D、小细胞低色素性 E、以上都不是 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铁质 B、缺乏维生素B C、缺乏叶酸 D、缺乏蛋白质 E、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 A、雄激素 B、促红细胞生成素 C、雌激素 D、红细胞提取物 E、孕激素 (1分)[9]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 A、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E、以上都不是 (1分)[10]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 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B、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C、与血浆容积的比值 D、与白细胞容积的比值 E、与血细胞比容的比值 (1分)[11] 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多长时间( ) A、1~2周 B、1~2月 C、60~80天 D、100~120天 E、150~180天 (1分)[12] 在日常饮食中缺乏下列哪些造血原料易引起贫血( ) ①铁②维生素B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④

【内科学总结】血液系统

【内科学总结】血液系统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一般表现 (头晕、面白、乏力、心悸等)、反甲、光滑舌、异食癖、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细胞内外铁均减少、外铁减少尤多。 生化检查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IDA治疗措施: ①病因治疗 ②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忌与茶同时服用。用药后网织红细胞增多,7~10天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1~2个月后恢复正常,正常后持续治疗3~6个月。 ③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严格掌握适应症。 ④治疗后无网织红细胞反应,血红蛋白不增高应考虑:药量不足?吸收不良?失铁大于补铁?药物含铁量不足?诊断是否有误? 再障aplastic anemia: 表现 RBC、中性粒、血小板全部减少。贫血、感染、出血。 诊断依据 药物接触史、贫血感染出血、外周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不良、脾不大、排除其他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自身抗体介导全血细胞减少、非白血性白血病、急性造血停滞、恶性组织细胞病)。 AA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皮肤和口腔),及时应用抗生素,非重型再障应用雄激素,重型再障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 AA的诊断标准: ①贫血出血感染(临表) ②三系减少,网织红<0.01%,淋巴细胞比例↑ ③骨髓抑制,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④肝脾不大 ⑤一般抗贫治疗(补铁,VitB12)无效 ⑥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SAA的标准: ①网织红<15×109/L ②中性粒<0.5×109/L(同粒细胞减少标准) ③骨髓抑制,血小板<20×109/L(同ITP急症标准)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血管外溶血 慢性,贫血、黄疸、脾大,高胆红素血症、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增多 血管内溶血 急性,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含铁血黄素尿 骨髓代偿性增生(晚幼红增多、网织红增多),红细胞寿命减少(不正常形态、自身凝集反应、海因Heinz小体、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加)。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 贫血习题 一.名词解释 1.Iron deficiency anemia 2.总铁结合力 3.未饱和铁结合力 4.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二、填空题 1.每失血100ml,可失去mg的铁。 2.每个红细胞内有个血红蛋白分子,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ml,每克血红蛋白含铁mg。 3.慢性贫血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血氧离曲线移。 4.贫血的严重性与贫血的和有关。 5.慢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是输血指征。 6.食物中含铁量最低。 7.内源性铁主要来自。 8.是铁吸收的主要部位。 9.合成血红蛋白过程中阶段红细胞摄取铁最多。 10.铁在肠黏膜细胞中以价铁与蛋白合成蛋白,直接由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的铁以价与血浆中蛋白结合,被运送到或加以储存。11.运铁蛋白是球蛋白,而血清中球蛋白的明显增高预示多发性骨髓瘤预后不佳 12.缺铁性贫血发育晚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育晚于 13.口服铁剂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达高峰,血红蛋白开始上升,恢复 14 为补足储备铁,口服铁剂,治疗应延长到。 三、选择题 1.慢性铁缺乏发展的正确顺序为; A 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血清铁降低,低血红蛋白,贫血 B 血清铁降低,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贫血,低血红蛋白。 C 血清铁降低,贫血,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低血红蛋白。 D 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贫血,低血红蛋白,血清铁降低。 E 血清铁降低,低血红蛋白,贫血,骨髓铁储存被动员和耗竭。 2.明确缺铁诊断的实验室检查为: A 平均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MCH)减少 B 血清蛋白浓度下降 C 血清铁浓度下降 D 骨髓储存铁缺乏 E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下降 3.何种实验室检查可鉴别缺铁性贫血与铁幼粒细胞贫血: A 血清铁饱和度 B MCV,MCH,MCHC C 骨髓铁染色 D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内科血液系统习题 附答案

贫血概论 一,选择题 【 A型题】 1,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 A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 B呼吸频率加速,增加换气功能 C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 D缺氧敏感器官的血流量增加 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2,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机制重要的是: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骨髓不能代偿增生 C,网状内皮系统不能释放储存铁 D,无效造血 E,EPO水平降低 3,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是 A,网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T细胞 D,B细胞 E,多能干细胞 4,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较为可靠的检查部位是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口腔粘膜 C,耳廓皮肤 D,颈部皮肤及舌面 E,睑结膜,指甲及口唇 5,下列哪一种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血红蛋白病 E,慢性失血性贫血 6,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取决于: A,贫血的程度 B,贫血的速度 C,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 D,性别 E,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 B型题】 问题 7~10 A,大面积烧伤引起贫血 B,肾功能不全引起贫血 C,肝炎引起贫血 D,小肠切除或肠吻合术后贫血 E,慢性失血性贫血 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8,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9,骨髓干细胞损伤: 10,溶血性贫血: 问题 11~12 A,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的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 E,慢性失血性贫血 11,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12,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问题 13~15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机械性溶血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贫血 E,失血性贫血 13,造血功能障碍 14,造血原料缺乏 15,红细胞内在缺陷 【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6,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A,疲乏,软弱无力 B,心悸,气短 C,杵状指 D,头晕 E,耳鸣 17,对贫血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 A,皮肤,巩膜有无出血点 B,皮肤,巩膜有无黄染 C,淋巴结,肝,脾是否大 D,肛门指检是否有指套染血 E,舌乳头萎缩 18,因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而造成贫血的疾病包括: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白血病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二,名词解释 贫血: 三,思考题 1,简述贫血的定义及分类 2,贫血的诊断标准 3,简述贫血的发病机制 4,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5,简述贫血的治疗原则 贫血概论答案 一,选择题 【 A型题】 1,C 2,B 3,E 4,E 5,E 6,D

血液内科试卷及答案8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6小题,共23.0分) (5分)[1]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消耗过度 C、血小板破坏增多 D、血小板分布异常 E、以上都不是 (1)系统性红斑狼疮( ) (2)再生障碍性贫血( ) (3)DIC ( ) (4)血管性血友病( ) (5)脾功能亢进( ) (3分)[2] A、IgG型多发性骨髓瘤 B、IgA型多发性骨髓瘤 C、IgD型多发性骨髓瘤 D、IgE型多发性骨髓瘤 E、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1)高黏滞综合征较易见于( ) (2)淀粉样变性较易见于( ) (3)发生率最高的是( ) (3分)[3] A、DA B、ABVD C、VP D、m E、V AP (1)急非淋白血病化疗选择( ) (2)霍奇金病化疗选择( ) (3)骨髓瘤化疗选择( ) (4分)[4] A、血管炎 B、出血性膀胱炎 C、肺纤维化 D、过敏性休克 E、齿龈增生 (1)环孢素A ( ) (2)蒽环类药物( ) (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 (4)博莱霉素( ) (3分)[5] A、血小板增加 B、纤维蛋白原降低

C、PT缩短 D、3P试验(+) E、Hb降低 (1)DIC高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 (2)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 (3)DI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的实验指标( ) (5分)[6] 外周血片中出现下列异常红细胞,常见于哪种疾病? A、地中海贫血 B、多发性骨髓廇 C、遗传性无β脂蛋白血症 D、骨髓纤维化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泪滴形红细胞增多( ) (2)靶形红细胞增多( ) (3)破碎红细胞增多( ) (4)棘形红细胞增多( ) (5)红细胞呈缗线状形成( )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5小题,共14.0分) (3分)[1] 男性5岁,活动后右膝关节肿痛2天。查体:右膝关节肿大,压痛明显,伸缩功能受限,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小板12O×10/L,BT32秒,CT(试管法)18分钟。 (1)确诊应做的检查为( ) A、纤维蛋白原 B、类风湿因子 C、骨髓穿刺术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纠正试验 E、凝血酶时间 (2)其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ITP B、Ⅻ因子缺乏 C、血友病 D、von Willebrand病 E、DIC (3)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 A、肌注抗生素加输血 B、肌注止血药 C、静脉滴注纤维蛋白原 D、关节腔穿刺、冲洗 E、立即局部压迫,输新鲜冷冻血浆 (3分)[2] 男性,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为各一个2cm×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病。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考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考试题及答案 第5章 第1节 562.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 A、网织细胞 B、原血细胞 C、T细胞 D、B细胞 E、造血多能干细胞 563. 贫血的定义是指外周血液中: A、红细胞低于正常 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循环血容量较正常者减少 564. 造血系统包括: A、血液 B、骨髓 C、脾 D、淋巴结及全身各部位的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以上均是 565. 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血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应症状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血浆成分发生病理性改变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566. 血液患者应注意询问一下那种病史: A、营养障碍病史及职业情况 B、慢性疾病史及过敏史 C、家族史 D、月经史 E、以上均是 第2节 567. 试验结果为MCV<80立方微米,MCHC<30%符合下列哪种贫血: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病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568. 贫血按细胞形态学分为: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 E、只有正常细胞性贫血 569. 贫血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分为: A、造血物质缺乏和红细胞破坏过多 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造血物质缺乏 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和红细胞破坏过多 E、失血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570.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 A、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 B、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30g/L,孕妇低于110g/L 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20g/L E、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 571. 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 A、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 B、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 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00g/L,孕妇低于110g/L 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00g/L E、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 572. 贫血患者治疗应首选: A、药物治疗 B、病因治疗 C、脾切除 D、输血 E、骨髓移植 573. 贫血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 A、皮肤粘膜苍白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02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B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E.手背

血液内科出科考试试题与答案

血液内科出科考 一 . 单选题(共 100题,每题 1分) 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 A . 红细胞系疾病 B . 巨核细胞系疾病 C .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D . 粒细胞系疾病 E . 浆细胞系疾病 2 . 男性,病史2周,贫血伴周身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脏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25×109/L,可见幼稚细胞,血小板50×109/L,血红蛋白40g/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 A . 败血症 B .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 过敏性紫癜 D . 急性白血病 E . 恶性淋巴瘤 3 . 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 A . 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等 B . 血红蛋白尿 C . 休克 D . 昏迷 E . 肾功能衰竭 4 . 男,28岁,脾大2年,间有黄疸,近1周再次出现黄疸。肝在右肋缘下触及,脾大左肋下5cm。Hb70g/L,网织红细胞21%,球形红细胞30%,WBC15×109/L,血小板100×109/L,红细胞脆性增高,Coomb’s试验(一),最有效的治疗 A . 脾切除 B . 糖皮质激素 C . 骨髓移植 D . 反复输 E . 抗感染 5 . 下列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中,哪种最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A .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C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 . 红白血病 6 . Q海洋性贫血可出现 A . HbF增多 B . HbA2增多 C . HbS增多 D . HbH增多 E . HbC增多 7 . 女,59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校灸病变是 A . 转移癌 B .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C . 恶性淋巴瘤 D . 淋巴结结核 E . 转移性肉瘤 8 . 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监测肝素用量的试验是: A . 血小板计数 B . 3P试验 C . 出血时间 D . 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E . 纤维蛋白原定量 9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贫血发生常是由于 A .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B . 免疫机制 C . 原位溶血 D . 失血 E . 红细胞本身缺陷

2012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血液系统疾病_免费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贫血概述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四章溶血性贫血 第五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六章白血病 第七章淋巴瘤 第八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一章贫血概述 定义:贫血是指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分类】 一、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二、按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3.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 【铁代谢】人体内铁分两部分:其一为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占体内铁67%)、肌红蛋白铁(占体内铁l5%)、转铁蛋白铁(3~4mg)、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其二为贮存铁(男性l 000mg,女性300~400mg),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总量在正常成年男性约50~55mg/kg.女性35~40mg/kg。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每天从食物摄铁l~1.5mg,孕、乳妇2~4mg。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可达20%),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1%~7%)。铁吸收部位

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食物铁的状态(三价、二价铁)、胃肠功能(酸碱度等)、体内铁贮量、骨髓造血状态及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均会影响铁吸收。 吸收入血的二价铁经铜蓝蛋白氧化成三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后转运到组织或通过幼红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胞饮人细胞内,再与转铁蛋白分离并还原成二价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 Fe2+吸收→Fe3+转运→Fe2+利用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二)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 (三)铁丢失过多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过多(如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 二、发病机制 (一)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二)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P)的形式积累在红细胞内。 (三)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临床表现】 一、缺铁原发病表现。 二、贫血表现。

血液系统疾病题库3-2-10

血液系统疾病题库3- 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患儿女,7岁,1个月来不规则发热,面色逐渐苍白,Hb80gL,Coombs试验阳性,可排除的诊断是()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霍奇金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Coombs试验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检查指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均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问题: [单选,A1型题]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取的铁足够生后使用多久() A.A.1~2周 B.B.3~4周 C.C.5~8周 D.D.2~3个月 E.E.4~5个月

问题: [单选,A3型题]男,4岁。长期偏食。近一个月面色渐苍白,自诉全身无力。查体:肝肋下4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70gL,RBC3.0×1012L,Ret2.0%,WBC、PLT均正 常,MCV74fl,MCH26pg,MCHC30%。考虑为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治疗的剂量为() A.A.元素铁0.5~1mg(kg·次),每日2~3次,餐前 B.元素铁1~2mg(kg·次),每日2~3次,餐前 C.元素铁3~4mg(kg·次),每日2~3次,餐前 D.元素铁0.5~1mg(kg·次),每日2~3次,两餐之间 E.元素铁1~2mg(kg·次),每日2~3次,两餐之间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8683558.html,/ 中国旅游日

问题: [单选,A3型题]男,4岁。长期偏食。近一个月面色渐苍白,自诉全身无力。查体:肝肋下4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70gL,RBC3.0×1012L,Ret2.0%,WBC、PLT均正 常,MCV74fl,MCH26pg,MCHC30%。考虑为缺铁性贫血。如该患儿服用铁剂后Hb有所上升,但升至90gL后不再上升,最应与下列何种贫血相鉴别() A.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慢性病贫血 E.铁粒幼细胞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