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杠杆滑轮难题巧解精析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难题巧解精析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0A可绕支点0转动,B处挂一重物G , A处用一竖

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贝U

()

A. F大小不变,但F v G

B. F大小不变,但F > G

C. F逐渐减小,但F> G

D. F逐渐增大,但F v G 【解析】

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

••• AF // BE •••三角形AFO s三角形BEO (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

增大时,始终一样)

• AF/BE=AO/BO •/ AO/BO 是不变的• AF/BE 也不变又••• G不变,

• F也不变

•/ AF始终大于BE ,• F v G

【反思】

【例题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石英钟

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A . “ 3的位置;

B . “ 6的位置;C. “ 9勺位置;D. “12的位置。

【解析】

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

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

与摩擦

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

在原地静

止。答案:C o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

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 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

直向

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当秒针在

“ 12”

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

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

动情况

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

【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 这样教的。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

1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

么会是2F = G 物等问题。我感觉要想彻底搞清认楚上面的问题,只是划一条 虚线来分割滑轮组是不够的。笔者认为解决滑轮组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利用平衡条件解题。

首先要讲清楚的是:

(1)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 (不计摩擦,不

计绳重)

(2 )区分绳子的“根数”与“股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一根绳子,绕在定 滑轮和动滑轮之间,会被分成几股。

(3)初中阶段研究的对象要么静止, 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受力满足平衡条件:

合力等于零。

【例3】如图2,每个滑轮重10N ,物体A 重8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 处于静止状态,求绳子的拉力

F 。

,( 【解析】取动滑轮和物体 A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3 (有三股绳子

向上拉着动滑轮和物体 A 整体),因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C 物十G 动,即

3F = 10N + 80N ,

所以F = 30N 。

若求弹簧秤的读数 F 弹,应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4 (有两股绳子向下拉着定滑轮)。因为静止,弹簧秤的读数

F 弹=

G 定+ 2F = 10N + 60N = 70N 。

【解析】 要想求小车受到的拉力,须取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10 (有三股绳子向右拉着动滑轮),小车受到的拉力 F ' F '= 3F = 3000N 。

【例4】 如图5,体重500N 的人,要将G = 700N 的吊篮匀 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 (1) 如图5,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 (2)

如图6,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

__N 的力拉绳。 N 的力拉绳。

【解析】

(1)取动滑轮和吊篮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

(两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吊篮整体)

。由于匀速吊起有

2F = C 篮,F = 350N 。

(2 )取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 绳子向上拉着动

滑轮、吊篮和人整体)

3F = G 人+ C 篮,F = 400N 。

【例5】 一小车A 陷在泥地里。现 在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 速拉出,F = 1000N 。求小车受到的拉 力和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 和摩擦)。

。由于匀速吊起有

8 (有三股 10

QQ 4

求树受到的拉力,要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1(有两股绳子向左•■ 拉着定滑

轮),树受到的拉力F〃= 2F= 2000N。

L

【总结】处理滑轮组一类力学题,使用的仍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

,(|

即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解题。如何选取研究对

'

象,是整体还是隔离某一物体,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既

要找准力的个数,又要找准力的方向。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能灵活地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6】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 ,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

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

的是:

A. F=G ; B . G=N ; C. F+N=G ; D . F=N.

【解析】

1. 这样想比较简单N是

物体给予地面的力的反作用力而当绳子另一边

由此可见N=G-F 有个F的时候并不是全部力都给予了地面地面只受到了G-F的力

N+F=G

2. 在原图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还少画了一个

:绳子的拉力=F(竖直向上)由受

力平衡可知

F+N=G

3. 注意N是地面支持力物体受力分析重力向下地面支持力向上绳子拉力向上由牛二定

律得G (下)=F+ N (上)

【例7】

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重

___ N

【解析】

1. 首先除掉滑轮的重,这样示数为24N,

因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

两根绳子平分了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B没有与地面接触,所以B的

力为12N

2. 这里若说的明白点,应为A和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4牛,而不应该说

为AB共

重24牛。再根据绳子两端的力是相等的,可以得知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12牛。

3. 对B受力分析,向上绳子的拉力和B向下的重力平衡,即F=Gb

对滑轮受力分析,向下两段绳子,即两个拉力F,,向下滑轮的重力G 轮;向上测力

计处绳子的拉力,即F示

则F+F+暁=F示,2Gb+1N=25所以B勺重力Gb=12N

4. 可以这样分析,用大小为G (b)的力匀速提起物体A。

弹簧测力计测的力为G(b)+GA+1=25所以G(b)+GA=24 因为定滑轮不省力且物体处于平衡,所以为12No

【例8】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盛有硫酸,乙容器中盛有水,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B)

A.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B.硫酸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C.硫酸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 D .无法判断

【解析】

设高和底面积分别为h i, S i; h2, S2;

其中压强p i= p gh i;p2= p gh2;

那E么F i=p i x s= p gh i S i; F 2=p2X S2= p

gh2S2;又因V i=h i S i; V2=h2S2; F i=F2;

因止匕F i= p v i g;F2 = p V2g;

=m i g =m 2 g

=G i =G 2

也就是他们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

2020-2021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质量是6kg 的物体A 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 ,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 取10N/kg )( ) A .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6N B .在1s 内拉力F 做功1.2J C .在1s 内拉力F 的功率是0.4W D .水平桌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是2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绳子上的力是相等的,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 ,所以,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2N .故A 错误; B .根据图示可知,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物体A 在1s 内通过的距离为 s′=vt =0.2m/s×1s=0.2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 =3s ′=3×0.2m=0.6m 在1s 内拉力F 做功为 W =Fs =2N×0.6m=1.2J 故B 正确; C .在1s 内拉力F 的功率为 1.2J 1.2W 1s W P t = == 故C 错误; D .由图可知,承担摩擦力的绳子股数是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3 f F = 所以 f =6N 故D 错误。 故选B 。

2.工人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滑轮和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则: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kg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___N 。 (2)若工人在1min 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12m ,作用在绳上的拉力为500N 时,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W ,运送建材的重力是_______N ,此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答案】50% 400 200 600 6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建材质量为40kg ,其重力为 =40kg 10N/kg=400N G mg =? 由图乙得,当建材重力为400N 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50%。 [2]此时机械效率 400 = ==50%400+G G G G η+动动 解得G 动=400N 。 (2)[3]滑轮组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两段,则该滑轮组可以省一半的力,建材向上提升了12m ,则绳子段移动的距离为24m ,拉力功率 500N 24m ==200W 60s W Fs P t t ?= = [4]滑轮组省一半的力,所以 +=2G G F 动材 解得=600N G 材。 [5]此时的机械效率为 600 = = =60%600+400 G G G η+材动 材 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重为300 N 的物体恰能在水平桌面上以0.lm/s 的速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m,乙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0.5m,用甲、乙滑轮组分别使重力均为G 的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1小于F2 B.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 的功率 C.拉力F1做的功小于拉力F2做的功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图甲、图乙滑轮组,n=3,因为不计绳重和滑轮轴处摩擦,所以 F1=1 3 (G+G甲)= 1 3 (G+mg),F2= 1 3 (G+G乙)= 1 3 (G+0.5mg) 故F1> F2,故A错误; BC.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则拉力移动距离s相同,拉力做功 W1= F1s,W2=F2s 故W1> W2,因为做功时间相同,所以拉力F1的功率大于F2 的功率,故BC错误;D.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G甲>G乙,则甲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2.(1)如图甲所示,图中的装置相当于一个_______(填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

(2)如图乙所示,使用此简单机械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就做成了能自动回头的“魔罐”,当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还能自动滚回来,这说明_______. 【答案】滑轮组省力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绳子和木棍组合在一起,起到滑轮组的作用,用较小的力就可以使作用有较大力的两根木棍靠拢,说明使用该滑轮组可以省力; (2)[2]图乙是过盘山公路,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山高一定,盘山公路相当于增大了斜面长度,因为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人们修建盘山公路的目的是为了省力; (3)[3]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零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魔罐来回滚动,说明了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100N的物体(绳重与摩擦不计),所用拉力60N。若用此动滑轮将重200N的物体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功率为_____W。较前一次提升物体,该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44 变大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物体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对于动滑轮,绳子移动的速度 v=2 0.2m/s=0.4m/s

(名师整理)最新物理中考 《杠杆》专题经典题型精练(含答案解析)

《杠杆》专项训练 一、填空题 1、如图,AB为轻质杠杆,O为悬点,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用细线悬挂在杠杆A 端.已知OA:OB=1:2,M的密度为3×103kg/m3,体积为8×10﹣3m3.物体的重力为____N.当B端悬挂一个质量为10kg重物时,杠杆水平平衡,则物体M对水平面的压力为N(g取10N/kg). 二、选择题 2、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道钉撬B.火钳C.钢丝钳 D.天平 3、如图所示的杠杆,动力F的力臂是( ) A.OD B.OF C.OA D.OC 4、人们应用不同的简单机械来辅助工作,正常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说法正确的是() A.筷子可以省距离 B.所有剪刀都一定省力

C.定滑轮可以省力 D.撬棒越短一定越省力 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修树剪子 B.核桃夹子 C.取碗夹子 D.羊角锤子 6、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 ) A.l1 B.l2 C.l3 D.l4 7、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8、已知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如图所示,A端挂的实心

铁块,B端挂的实心铝块,两金属块均浸没在水中,等臂杠杆平衡,若将两个盛水杯撤去,则() A.A端向下,B端向上 B.A端向上,B端向下 C. A端向下,B端向下 D. A端向上,B端向上 三、作图题 9、如图所示,杠杆的N端挂一重物,在M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试画出这个最小的动力F1、动力臂L1和杠杆受到的阻力F2. 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能绕O点转动,请在杠杆中的A端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11、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AB在如图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复习-杠杆与滑轮作图【有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复习-杠杆与滑轮作图 一、作图题 1.小明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将物体提高,请画出绕法。 2.如图甲所示为搬花神器,用它把花盆抬起时,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在乙图中画出: (1)花盆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为其重心); (2)杠杆平衡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 3.如图所示,用瓶盖起子打开瓶盖,请画出作用在A点,能打开瓶盖的最小力F1的示意图,并画出其力臂l1。 4.在图中画出杠杆的阻力臂l,并在A点画出使杠杆静止在图示位置的最小力F; 5.戥(děnɡ)子是凝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种小型杆秤,图为药房里使用戥子称量中药时的情景,图中已标注阻力F2,请作出阻力臂l2和动力F1。

6.如图所示,某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由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7.如图所示,若利用滑轮组向下拉绳将重物提升,请画出滑轮组绕绳方法。 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MN上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请在N端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9.在图中,画出阻力F2和动力F的力臂l。 10.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AOB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请画出作用在手柄A点动力F1的动力臂l1。

11.图中,轻质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O为支点,请作出此杠杆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1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细线,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13.如图甲所示是个压核桃钳子,其中OAB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O点是支点,A点是阻力的作用点,B点是动力的作用点。请在乙图中画出压核桃时,作用在A点的阻力F2的阻力臂L2,以及作用在B 点的最小动力F1。 1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水桶匀速提升,请画出连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15.小刚站在地面上想要缓慢提升重物,在图中画出一种可行的细绳绕系方案。

中考物理复习之力,杠杆,滑轮作图(含答案)

力,杠杆,滑轮作图 一、作图题(共20题;共100分) 1.21.(2015?滨州)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如图).请在图中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 如图,在图中画出被投出去的篮球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2.(2017?吉林)请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3.2015?黔西南州)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作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4.22.(2015?丹东)如图所示,一个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5.27.(2015?怀化)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请你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用网袋把足球挂在竖直墙壁上,画出球受到墙壁支持力F的示意图。 7.(2015?乌鲁木齐)请在图中画出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

8.24.(2015?常州)小明乘坐电梯从五楼到一楼,当电梯匀速下降时,请在图中画出小明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9.22.(2015?张家界)如图所示,在某些喷泉景观中,石球能在喷泉上方滚动,请在简图中画出石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10.(2015?黔南州)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F2. 11.16.(2015?日照)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旋转,画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1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L1 12.(2015?攀枝花)如图所示,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作出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13.画出图所示拉力F的力臂L。 14.17.(2015?河南)图中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及动力臂L1 15.13.(2015?宜宾)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直木棒一端支在地面上,O为支点. 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请画出使木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端点P的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16.(2015?毕节市)请在图中用笔画线,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法. 17.(2015?钦州)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初三物理力学难题巧解精析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 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 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解析】 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 ∴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 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 又∵G不变,∴F也不变 ∵AF始终大于BE,∴F<G 【反思】 【例题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 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 盘上的: 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 【解析】 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答案:C。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

(完整)初中物理杠杆滑轮难题巧解精析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难题巧解精析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 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 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解析】 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 ∴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 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 又∵G不变,∴F也不变 ∵AF始终大于BE,∴F<G 【反思】 【例题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 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 盘上的: 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 【解析】 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答案:C。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杠杆、滑轮 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知识点导航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 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A、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①找支点O; ②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③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④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A、解题指导: 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B、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 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难题

1..如图 22所示装置,杠杆 OB 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OA ∶ AB = 1∶ 2。当在杠杆 A 点挂 一质量为 300kg 的物体甲时,小明经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 F 1 ,杠杆 B 端受 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T 1时,杠杆在水平川点平衡, 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 N 1 ;在物体甲下方加 挂质量为 60kg 的物体乙时,小明经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 F 2,杠杆 B 点碰到 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T 2时,杠杆在水平川点平衡, 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 N 2。已知 N 1∶ N 2 =3∶ 1, 小明碰到的重力为 600N ,杠杆 OB 及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轴间摩擦忽略不计, g 取 10N/kg 。求: ( 1)拉力 T 1; ( 2)动滑轮的重力 G 。 39.解: B A O ( 1)对杠杆进行受力解析如图 1 甲、乙所示: 依照杠杆平衡条件: 甲 G 甲 ×OA =T 1 × OB (G 甲+ G 乙 ) ×OA =T 2× OB 又知 OA ∶AB = 1∶2 所以 OA ∶OB = 1∶3 图 22 G 甲 m 甲 g 300 kg 10N/kg 3000 N T 1 T 2 A O B A O B G 乙 m 乙 g 60kg 10N/kg 600N G 甲 + G 乙 OA G 甲 1 3000N G 甲 T 1 1000N (1 分) 乙 OB 3 甲 图 1 T 2 OA (G 甲 G 乙 ) 1 3600N 1200N (1 分) F 人 1 F 人 2 OB 3 (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解析如图 2 甲、乙所示 因动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T 动 1=G +2F 1,T 动 2=G +2F 2 又 T 动 1= T 1,T 动 2= T 2 所以: G 人 G 人 T 1 G 1000N G 500N 1 (1 分) 甲 乙 F 1 2 2 G 图 3 2 F 2 T 2 G 1200 N G 600N 1 G (1 分) 2 2 2 T 动 1 T 动 2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解析如图 3 甲、乙所示。 人向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F 人 1+ N 1, = G 人 , F 人 2+N 2, =G 人 , , 因为 F 人 1=F 1, F 人 2=F 2,N 1=N 1 , N 2=N 2 且 G 人 =600N G G 所以: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知识例题解析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知识例题解析 知识点总结 杠杆是中学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学习中要了解杠杆的定义,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够在图中表示出他们,可以画出实际的杠杆简图。 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析天平、杆秤等工具来理解。知道杠杆的几种类别,并能列举实例说明。 省力杠杆:撬杠; 费力杠杆:门把手; 等臂杠杆:托盘天平。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多变,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等,考查的知识点多在:杠杆的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杠杆的分类。 误区提醒 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2。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所示,杠杆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杆仍然在图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关系正确的是(B为OA的中点)() A.F1>F2=G/2 B.F1=F2>G C.F12=2G D.F1>F2>G 解析: 当杠杆OA受两个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绳子拉力F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只要比较F1、F2二力关于对支点的力臂的长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正确选项为D。 提高记忆力的小技巧 01. 拒绝死记硬背 如果没有把知识内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

死记硬背可能短时间内有效,但不能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 如果你能掌握知识的内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它们,事半功倍。 02. 睡前复习 睡觉前把要背诵的东西过一遍,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再回想一下。 这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昨晚背的东西基本上都记住了。 大脑会在睡眠时重新进行记忆储存。这样可以在潜意识中加深印象,巩固前晚所学的知识。在这里提醒大家:睡前复习,效果更佳。 03. 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形式,也是很高效的记忆方法。 想要记住某一个知识,可以将它和另一个东西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来,当新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时,大脑对这个知识的印象就会加深。 04. 视听结合法 其实,背东西不是只能默读,手、脑、口、耳都可以一起参与。 推荐大家尝试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来记忆知识。 高中背题的时候,经常一边手抄,一边默念,真的比只用眼睛看记得牢固多了。 多种感官来帮助大脑强化记忆,效果杠杠的。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 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 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解析】 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 ∴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 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 又∵G不变,∴F也不变 ∵AF始终大于BE,∴F<G 【反思】 【例题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 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 盘上的: 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 【解析】 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答案:C。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 【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 这样教的。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1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 么会是2F=G物等问题。我感觉要想彻底搞清认楚上面的问题,只是划一条 虚线来分割滑轮组是不够的。笔者认为解决滑轮组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利用平衡条件解题。 首先要讲清楚的是: (1)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不计摩擦,不 计绳重)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例题1】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 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解析】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 ∴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又∵G不变,∴F也不变∵A F始终大于BE,∴F<G 【例题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 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A.“3”的位置; 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 【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 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 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答案:C。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 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这样教的。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1画线处不是 有三股绳子吗?为什么会是2F=G物等问题。我感觉要想彻底搞清认楚上面的问题,只是划一条虚线来分割滑轮组是不够的。笔 者认为解决滑轮组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利用平衡条件解题。 首先要讲清楚的是:1)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不计摩擦,不计绳重);2)区分绳子的“根数”与“股数”这两个概念的 不同。一根绳子,绕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会被分成几股。3)初中阶段研究的对象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受力满足平衡条件:合力等于零。 【例3】如图2,每个滑轮重10N,物体A重80N,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求绳子的拉力F。 【解析】取动滑轮和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有三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物体A整体),因为处于 静止状态,所以有F+F+F=C物十G动,即3F=10N+80N,所以F=30N。若求弹簧秤的读数F弹,应取定滑轮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4(有两股绳子向下拉着定滑轮)。因为静止,弹簧秤的读数F弹=G定+2F=10N+60N=70N。 【例4】如图5,体重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 绳重及摩擦。1)如图5,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____N的力拉绳。2)如图6, 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______N的力拉绳。 【解析】(1)取动滑轮和吊篮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7(两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 吊篮整体)。由于匀速吊起有2F=C篮,F=350N。(2)取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 受力如图8(有三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由于匀速吊起有3F=G人+C篮,F=400N。 【例5】一小车A陷在泥地里。现在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拉出,F=1000N。求小车受到的 拉力和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和摩擦)。 【解析】要想求小车受到的拉力,须取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0(有三股绳子向右拉着动滑轮),小车受到的拉力F’,F′ =3F=3000N。求树受到的拉力,要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1(有两股绳子向左拉着定滑轮),树受到的拉力F″=2F=2000N。 【总结】处理滑轮组一类力学题,使用的仍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即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解题。 如何选取研究对象,是整体还是隔离某一物体,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既要找准力的个数,又 要找准力的方向。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灵活地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A.F=G ; B.G=N ; C.F+N=G ; D.F=N. 【解析】1.这样想比较简单N是物体给予地面的力的反作用力而当绳子另一边有个F的时候并不是全部力都给予了地面地面只受到了G-F的力由此可 见N=G-F N+F=G 2.在原图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还少画了一个:绳子的拉力=F(竖直向上) 由受力平衡可知F+N=G 3.注意N 是地面支持力物体受力分析重力向下地面支持力向上绳子拉力向上由牛二定律得G(下)= F+ N(上) 【例7】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重____N 【解析】1.首先除掉滑轮的重,这样示数为24N,因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两根绳子平分了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B没有与地面接触,所以B的重 力为12N2.这里若说的明白点,应为A和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4牛,而不应该说为AB共重24牛。再根据绳子两端的力是相等的,可以得知B对弹簧 测力计的力为12牛。3.对B受力分析,向上绳子的拉力和B向下的重力平衡,即F=Gb对滑轮受力分析,向下两段绳子,即两个拉力F,,向下滑轮的重力 G轮;向上测力计处绳子的拉力,即F示则F+F+G轮=F示,2Gb+1N=25N所以B的重力Gb=12N 4.可以这样分析,用大小为G(b)的力匀速提起物体A。弹簧测力计测的力为G(b)+GA+1=25,所以G(b)+GA=24因为定滑轮不省力且物体处于平衡,所以为12N。 【例8】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盛有硫酸,乙容器中盛有水,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B) A. 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B. 硫酸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C. 硫酸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D.无法判断 【解析】设高和底面积分别为h 1,S 1 ;h 2 ,s 2 ;其中压强p 1 =ρgh 1 ;p 2 =ρgh 2 ; 那么F 1=p 1 × s=ρ gh 1 s 1 ; F 2 =p 2 ×s 2 = ρgh 2 s 2 ; 又因V 1 =h 1 s 1 ; V 2 =h 2 s 2 ; F 1 =F 2 ; 因此F 1=ρv 1 g;F 2 =ρv 2 g; =m 1g =m 2 g =G 1 =G 2 也就是他们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 1

杠杆滑轮难题

4杠杆和滑轮难题 1. 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 ,作用于各绳 端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1=100N 、F 2=50N 、F 3=200N B 。 F 1=30N 、F 2=60N 、F 3=15N C. F 1=100N 、F 2=50N 、F 3=50N D 。 F 1=30N 、F 2=15N 、F 3=60N 2. 如图所示,在轻质杆OB 的中点A 处,悬挂有重为G 的物体M ,在端点B 施加方向始终跟杆垂直的 拉力F ,杆从虚线位置沿着逆时针方向匀速转至图示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拉力F 逐渐变大 B .拉力F 始终小于G /2 C .拉力F 跟它力臂的乘积不变 D .重物M 对杆拉力的力臂逐渐变大 3. 如图3,物体A 重120N ,在重力为G B 的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与桌面 之间的摩擦力为f 。如果在A 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 的拉力F ,物体B 匀速上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 A .G B =30N B .G B =90N C .f =180N D . f =90N 4. 如图4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 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N 的物体A 以1.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 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 ,拉力F 1的功率为P 1 .若滑轮组在拉力F 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拉力F 2的功率为P 2 。滑轮自重和绳重 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 A .F 1=168N P 1= 225W B .F 1= F 2 P 2= 35W C .F 1= 3F 2 P 1 = P 2 D .F 1= F 2 P 1 = 3P 2 5. 物体A 在滑轮组拉力的作用下,1s 内沿水平地面匀速移动了0.2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不 计滑轮重和轴摩擦,则 A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6。6N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f =6。6N C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 =0.1m/s D .滑轮组对物体A 做功的功率P =0.88W 6. 如图6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重490N,物体B 重294N ,物体B 在匀速下降了40cm 的过程 中,拉动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拉动物体A ,使物体A 在 A B 3题 A F 6N 7N

专题3 杠杆、滑轮组类计算-2021年中考物理计算专题突破(原卷+解析)

2021年中考物理计算专题突破 专题3 杠杆、滑轮组类计算 1.为深入探究平衡木的平衡,小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轻质杠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且AB=3m,OA=1m。在杠杆A端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正方体M,重力为400N,边长为20cm。当重为500N的小萍静止站立在OB之间某处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求: (1)正方体M的密度; (2)如图所示,小萍站立在距离B端1.5m处时,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美丽乡村建设中,工人用起吊装置提升建筑材料,如图,若电动机输出功率900W,某次把质量为100kg 的材料匀速提上楼,用时20s,材料上升速度为0.75m/s,电动机输出功率恒定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求此过程中:(g=10N/kg) (1)材料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多大? (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多大?(留一位小数)

3.如图甲是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的示意图,卷扬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F与卷扬机拉动绳子的速度v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使用这个装置提升重为850N的物体A时,卷扬机拉动绳子的速度为0.2m/s,不计绳重及摩擦,卷扬机的拉动绳子的功率保持不变。 (1)求提升物体A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 A; (2)求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动; (3)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物体B时,卷扬机拉动绳子的速度为0.5m/s,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计算结果保留数) 4.如图所示重120N的物体沿着长2m、高0.5m的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到底端,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为30N,求: (1)物体从顶端下滑到底端,重力所做的功; (2)若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的顶端,拉力F所做的功; (3)本次拉力F利用斜面做功时,斜面的机械效率。

备战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 物的关系,改变G 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 物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随G 物的增大而增大,最后等于100% B .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5N C .当 G 物=15N 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η=75% D .G 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仍不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使用滑轮组时,克服物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动滑轮重、摩擦和绳子重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即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随G 物的增大而增大,但最终不能等于100%,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G 物=12N ,此时η=80%,则 80%G h Fs η==物 且有 nF G G =+物动 s nh = 代入可得 12N 80%12N G G G G ==++物物动动 故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 3N G =动 故B 错误; C .当 G 物=15N 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15N 83%15N 3N G G G η= ==++物物动 故C 错误; D .G 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如图所示 因为此图与题干中甲图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忽略绳重及摩擦时,额外功相同,所以总功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仍不改变,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 、B 均重为20牛。当用力F 2匀速提升物体B 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 是______ 的 (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 2大小为_______牛。若F 1和F 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 、B 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 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答案】静止 10 1:1 10 【解析】 【详解】 [1]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 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2]B 物体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 F 2=12 G =12 ×20N=10N [3]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当F 1和F 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 B 重力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故距离之比是1:1。 [4]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 2所做的功为: W=Fs =10N ⨯1m=10J 。 3.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8N 的物体匀速提高1m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为5N ,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用此动滑轮将重为18N 物体也提高1m 时,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J 。(不计绳重和摩擦)

九年级杠杆和滑轮专项训练题(含答案剖析讲解)

九年级杠杆和滑轮专项训练题(含精细剖析讲解)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5•枣庄)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 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仍能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D.无法判断 2.(2015•厦门)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 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 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 是() A.两车的质量相等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 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 3.(2015•常州)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 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 A.一定是省力杠杆B.一定是费力杠杆 C.一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2015•孝感)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当用它从水中吊起重物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有花纹是为了减少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B.此吊车运用了杠杆原理,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C.汽车固定后,吊起重物后与没有吊起重物相比,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D.将货物从水中匀速吊起时,出水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小 5.(2015•滨州)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4种剪刀应选择() A. B.C.D. 6.(2015•丽水)汽车刹车原理图如图所示,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一根能 绕O点转动的杠杆,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油受到挤压从而推动活 塞向左移,活塞挤压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使车辆减速,当行驶中的 汽车刹车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刹车盘的温度不会升高B.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费力杠杆 C.刹车卡钳把刹车盘夹得越紧,摩擦力越大D.脚踩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对脚没有力的作用7.(2015•玉林)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A.动力臂逐渐变大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保持不变D.动力F逐渐减小 8.(2015•济南)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杠AB,从其上找一点C用支架支起来,如图所示.当小强依次在杠杆上的A1、A2、A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

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典型例题解析

典型例题解析 例1(镇江市中考试题)如图1—6—1(a)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为支点,AO=0.2m,当在A点悬吊一重6N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3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矿的力臂l2,力臂l2为________m. (a)`(b) 图1—6—1 如图1—6—1(b),画出杠杆OAB示意图,找到支点O,BC为力的作用线,画出力臂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OA=Fl2 代入数值:6N×0.2m=3N×l2 l2=2×0.2 m=0.4 m 答案力臂l2如图1—6—1(b),l2为0.4m 例2如图1—6—2(a)是一个均匀直杠杆,O为支点,在A点挂一重10N的物体,则在B点用20N的力,可以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问:(1)若在C点仍用20N向下的力,杠杆能否平衡?(图中每个格距离相等) (2)若在C点用20N的力,方向不限,讨论杠杆是否可能平衡? 精析F的力臂大小直接关系到杠杆能否平衡. 解(1)力F作用于B点时,杠杆平衡: G·AO=F·OB 当力F作用于C点时:G·AO=10N×AO=10N×2OB (a)`(b)

图1—6—2 F·OC=20 N×20B F·OC>G·AO ∴杠杆不能平衡,C端下沉. (2)根据上面的讨论,若C点用力为20N,但方向不限的话,我们可以采取减小力臂的方法,使杠杆重新平衡.如图1—6—2(b). 当F斜着用力时,力臂减小为l2. 若此时F=20N,l2=OB大小,则杠杆可以再次平衡. 答案不能平衡,可能平衡 例3(哈尔滨市中考试题)下图中可视为费力杠杆的是(如图l—6—3)() A B C D 图1—6—3 精析起重机,l1<l2,F l>F2为费力杠杆.其他:手推车、瓶启子、撬杠均是l1>l2,为省力杠杆. 答案A 例4(乌鲁木齐市中考试题)如图1—6—4(a)所示,杠杆A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杠杆在拉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O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并写出杠杆平衡时的表达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