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288+无线电调频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c3288+无线电调频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c3288+无线电调频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无线电调频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类似于电话、手机、对讲机等各种通信设备层见迭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比较重要作用的当属无线电调频对讲机了。调频式对讲机因其有较好的抗干扰性以及输出功率较大而取代了调幅式对讲机,调频式对讲机能使载波频率随着语音信号的强弱而变化,且在调频对讲机线路里面都设置了限幅电路,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限制外界的干扰信号达到保证语音信号的质量的目的。因此本文设计了一个无线电调频对讲机,根据调频发射的相关内容,对高频放大电路、低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鉴频电路的分析后制作出了实物图。

关键字:对讲机;调频;高频;混频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various kinds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emerge in endlessly,such as telephone, mobile phone, interphone. Radio FM radio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life. FM radio replaces the larger amplitude modulation intercom, because of its good anti-jamming and output power. FM radio can make the carrier frequency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 voice signal changes, and in the FM radio circuit which are set within the limit circuit, that can limit the external interference limi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voice signal. Therefore, this paper designed a radio frequency radio, main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FM transmit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amplifier circuit, low-frequency amplifier circuit, mixing circuit, frequency circuit,then the physical map is given. Keywords: interphone; FM; high frequency;mixing

目录

1、前言 (4)

2、无线调频技术 (7)

2.1 无线调频技术的概述 (7)

2.2 无线调频技术的发展状况 (7)

3、无线电调频对讲机设计原理 (9)

4、硬件设计 (10)

4.1 具体电路设计 (10)

4.2 芯片简介 (11)

4.3所需器件 (11)

4.4 设计步骤 (13)

4.5 对讲调试 (13)

5、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前言

蜂火台、飞鸽传书、驿站等是古时候的通信方式,主要的目地在于传送军事情报,其传输煤介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物力来达成。直到“电”问世后,才开始找寻通过使用电来通信的可能性。经过科技快速的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特别是配合电子元件的进步,实现了复杂的、便利的通信系统,而这些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整个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做出了重要的突破性贡献。例如电磁波理论在1864年被马克斯威尔导出[1],因此电磁波被证明是存在的,而在1887,赫兹经通过实验也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2],这些研究成果使得无线通信成为可能。另外,在1875 年,贝尔(Bell)发明了电话[3],这让声音可以直接传递,结合1897 年史卓格(Strowger)发明的自动交换机[4],电话服务得以顺利成长。真空管[5]在1904年的问世间接地促使了1918 年发明的超外差无线电接收机[6],这首次开启无线电广阔的应用大门。在1930年前的通信发展主要是属于类比通信的成长。而1930年以后,随着数子通信、电脑及人造卫星等高科技的产生,整体的通信技术也向数子通信方向去发展,这也对人类生活质量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7]。

随着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娱乐相结合,人们都希望能够更随心所欲地使用高科技,因此无线通信技术便逐渐获得大家的青睐。透过无线通信技术,使人们不再局限于有线传输设备,进而摆脱掉一些不必要的羁绊。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代替传统的传输线路(例如:铜线,双绞线、光纤等),结合使用一些适当的技术,在高频的载波上附加一些低频的信息,这也是调制(Modulation)的原理,而相反地,解调(Demodulation)的原理是从高频的载波中将信息取出的技术,而可以用来发射高频载波的我们称之为射频 (简称RF)。通过改变载波的波长、振幅、频率,将信息利用载波来表示。基本上,无线通信系统[8]的资讯传送过程可以用下图1来代替:

图1 无线通信系统

说到通信不得不提的就是手机通信,但是在手机非常普及的今天,为什么人们还会选择对讲机呢?存在必合理!与手机相比,对讲机不受网络的限制,在网络不能覆盖的地方,对讲机可以让你轻松的沟通;另外对讲机提供了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话方式,一按就说,操作十分简单,令沟通更自由,尤其在紧急调度和集体协作工作的情况下,这些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与手机相比,对讲机通话成本低。这样的特点,让对讲机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主要应用在公安、民航、运输、水利、铁路、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用于团体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对讲机进入民用市场,人们外出旅游、购物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讲机。尤其在网络无法覆盖的地方,无线对讲机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通讯工具。在对讲机技术发展的30多年历史中,模拟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关键器件已很可靠,早在20年前,国外就有人将数字技术引入对讲机行业,数字对讲机不仅能实现模拟对讲机基本业务:单呼、组呼等功能,还具有调度台核查呼叫、区域选择、接入优先、优先呼叫、迟后进入、预占优先呼叫、侦听、动态重组、监听等补充业务。也就是说,数字集群对讲机可提供更丰富的业务种类、更好的业务质量、更好的保密特性、更好的连接性和更高的频谱效率。对讲机的主要包括家庭无线服务(FRS)对讲机,HAMradios 对讲机,个人移动无线(PMR)对讲机以及陆基移动无线(LMR)对讲机。目前,各厂家已经很努力地想办法提高产品通讯质量,降低干扰,开发多功能产品,如:防水、防震功能,集成收音机和GPS 功能等等。摩托罗拉公司的GP2000 采用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设计,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有可编程键和容易使用的浏

览键,具备降噪增音的功能,99 个信道,平均电池寿命为8 小时,从国内外研究局势看出,对讲机已从单一的通话功能,变成了能和手机媲美的产品,而人们追求个性化的影子已在对讲机上演。

2、无线调频技术

2.1 无线调频技术的概述

调频,就是载频的频率不是一个常数,是随调制信号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幅值则是一个常数。与其对应的,调幅就是载频的频率是不变的,其幅值随调制信号而变。一般干扰信号总是叠加在信号上,改变其幅值。所以调频波虽然爱到干扰后幅度上也会有变化,但在接收端可以用限幅器将信号幅度上的变化削去,所以调频波的抗干扰性极好,用收音机接收调频广播,基本上听不到杂音。使载波频率按照调制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已调波频率变化的大小由调制信号的大小决定,变化的周期由调制信号的频率决定。已调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频波的波形,就像是个被压缩得不均匀的弹簧,调频波用英文字母FM表示。载波的瞬时频率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但振幅不变的调制方式。载波经调频后成为调频波。用调频波传送信号可避免幅度干扰的影响而提高通信质量。广泛应用在通信、调频立体声广播和电视中。我们习惯上用FM来指一般的调频广播(76-108MHz,在我国为87.5-108MHz、日本为76-90MHz),事实上FM也是一种调制方式,即使在短波范围内的27-30MHz之间,做为业余电台、太空、人造卫星通讯应用的波段,也有采用调频(FM)方式的。 FM radio即为调频收音机。

2.2 无线调频技术的发展状况

同频广播[9]可以解决大面积情况的小功率覆盖问题,广播频率专业化情况下分区覆盖、如交通频率应用于道路沿线的交通信息;地形、地理等原因造成的覆盖率低,改善人口密集区域情况下的收听,一般使用小功率同步布点。另一个优点是建网容易、建网费用低、投资回收快、听众无需更换接收机,同时一些发射点、天馈系统、传输链路等设施设备,将来数字化广播实现时可以继续使用,不会重复投资造成浪费;再次是易于规划,提高频谱利用率,消除阴影区,在改善场强不均匀度方面,使用低高度垂直极化天线,极大地减小对空辐射和根部近场辐射,节约能源,满足电磁环境卫生标准,避免对航空频段造成干扰。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本身的技术缺陷,相干区的技术处理难度大,并且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另外在管理和维护方面不集中,同频广播可以解决大面积情况的小功率覆盖问题,广播频率专业化情况下分区覆盖、如交通频率应用于道路沿线的

交通信息;地形、地理等原因造成的覆盖率低,改善人口密集区域情况下的收听,一般使用小功率同步布点。另一个优点是建网容易、建网费用低、投资回收快、听众无需更换接收机,同时一些发射点、天馈系统、传输链路等设施设备,将来数字化广播实现时可以继续使用,不会重复投资造成浪费;再次是易于规划,提高频谱利用率,消除阴影区,在改善场强不均匀度方面,使用低高度垂直极化天线,极大地减小对空辐射和根部近场辐射,节约能源,满足电磁环境卫生标准,避免对航空频段造成干扰。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本身的技术缺陷,相干区的技术处理难度大,并且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另外在管理和维护方面不集中,造成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性不够强。

鉴于调频同步广播的诸多优点,欧美一些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美国等),早在80年代晚期就开始了FM同步广播技术[10]的研究,已建成若干实用的几百到两千公里的单频网(覆盖高速公路和补点)。广电总局科技司分别布署了杭甬高速公路,北京市城区两个调频同步广播的试点,分别由浙江台、北京台跟众力传播公司、青岛广电所合作实施,并且已于2000年通过验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的试验,深圳电台自1998年起也进行了调频同步广播试验,2005年已建成5个发射点的同步广播系统[11],基本实现了同步广播设定的任务目标,由众力公司设计实施,河南电台3个点系统试验播出,截止到2008年初,我国在建和已经实现的调频同步广播台站有20多家。同频激励和系统方案的主要厂家,国外的有意大利泰可诺公司DEX30数字调频激励器,已有10多年的产品经验;国内的有杭州众传公司、北京吉兆电子有限公司,以及南京同频公司等多家,河南省已有省经济台、信息台、许昌台等多家省市级电台涉足同频广播。

调频技术在全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无论是在电视电路还是在其它领域内均有涉及,而且在重点省份,超外差接收机还需要进口。2007-2011年超外差接收板行业生产规模有特别在的增速,2012-2016年超外差接收板行业产量产能变化趋势中,行业人员持乐观态度,他们并对相应出现的需求量进行了分析,做出了估计,行业领导者对生产现状及产品策略进行了细致的规划。

3、无线电调频对讲机设计原理

调频无线技术[12-17]的原理和收音机工作原理比较接近,使用的是FM(调频)方式。不过收音机的调频使用的是模拟信号,相对而言失真比较明显,采用调频无线技术的音响多数使用数字方式。简单的说是将模拟音频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并发射,接收端则使用同样频率接收,通过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放大输出到扬声器。载波是无线发射器的中心频率,FM调制就是指用声音信号对载波波形的频率参数进行控制,使载波信号带有声音信息。

本文的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原理图

发射机由音频(话筒)放大器,调频调制器,高频载波振荡器,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天线匹配回路,发射天线组成。音频放大器,将话简送来的声音电信号进行放大,以达到一定的幅度,去控制频率调制器,实现频率调制。调频调制器中的变容管,其电容量会随着其变容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改变。当变容管两端的电压变化是由音频信号控制时,其变容管的容量也将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发生改变。调制器中的变容管是高频载波振荡器组成中的一部分,其电容量发生改变时,高频载波的频率也作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频率调制(载波调频)。

4、硬件设计

4.1 具体电路设计

本设计采用LA1800和D2822这两种芯片,他们的内部结构如图3、4所示,核心芯片为la1800,它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采用D2822,对讲机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震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只要按要求装配无误,装好后稍加调试即可收到电台,无需统调,是电子技术改进更新的理想套件,它既能收到电台又能互相对讲。

图3 LA1800内部框图

图4 D2822芯片功能方框图

4.2 芯片简介

LA1800是单片的FM/AM收音机电路,FM部分包括本振、混频、低通滤波、IF放大器、正交检波、FM鉴频,静噪等,AM部分还包括高放检波,此外还具有音频驱动级和功放电路,该芯片工作电压范围为 2.5V~5V,采用密间距22脚双列直插封装。主要的特点是外接元件少,功耗低。

D2800集成功放电路常用在随声听、便携式DVD等音频放音中,功率不是很大,但是可以满足一般的需求,且电路相对简单,电压的工作范围窄,是业余制作小功放的最佳选择。它的特点就是在电压降到1.8V时仍能正常的工作,交越失真小,静态的电流小,可以作为桥式或者立体声式功放应用,外围元件少,通道分离度高,开机关机没有冲击噪声。

4.3所需器件

原件清单:

4.4 设计步骤

(1)清查元器件,使用万能表对每一个器件进行检测,熟悉各元器件的功能,做好焊接前的预备工作;

(2)整机电路分析,熟悉原件在印刷板上的安装位置,确定原件的安装方式;(3)将元器件弯曲成型,本电路电阻均采用立式插装,尽量将字留在易观察的位置,字符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便后期检查,将原件脚上锡便与焊接。(4)插装,应对照电路图对号插装,有极性的元件要注意极性,例如集成电路的脚位等。

(5)焊接,各焊接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等。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以免烫坏。

(6)焊接后减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确认后才可通电。

(7)在制作过程中的要注意的是在焊接前应先将双联电容用螺丝上好,并剪去双联拨盘圆周内多于高出的引脚再焊接,发光二极管应焊在印制板反面,对比好高度在焊接,在安装时由于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应尽量紧贴线路板,一面高频衰减造成对讲距离衰减,在焊接电阻时要注意的是让电阻和电路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保持电阻有一定的散热空间。

4.5 对讲调试

调试分为单机调试和双机调试:

单机调试:机器装好并检查接线无误后,接上电源,插入天线和送受话器塞子,把开关K1闭合后,受话器里可听到咝咝声。将小型空气可变分列式电容器动片旋出一半,调整小型空气可变电容器至某一点时,咝咝声最大。如果咝咝声随增加而增大,到容量最大时仍然不出现一最响点,可增加空心线圈的圈数;反之,就需要减少的圈数。直到调整可变电容器至某点时咝咝声最响,再增减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咝咝声均随之减小为止。这时天线已经和调谐回路谐振。

收信部分调整好后,把K1打开,机器就从收话转换成发话。用氖管(霓虹

笔)放在另一个空心线圈上,氖管即发光,对送话器说话时,氖管光度随话音闪动,机器工作正常,不必再进行调整了。

双机调试即对讲功能调试:将二台焊接好的对讲机进行调频,对讲频率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设定好频率,试验时,两机相距10公尺以外,距离过近会使作收话用的机件损坏,甲机先开,然后将被调的发射部分和开关K1按下,并调节L1的松紧度,使标准对讲机有啸叫,若没有啸叫则可将距离拉开0.2-0.5米左右,直到有啸叫声为止,然后再拉开距离对着驻极体讲话,若有失真则可调整标准对讲机的调台旋钮,直到消除失真。还可以调节L2、L3的松紧度,使得距离拉得更开,信号更稳定。然后通知乙机开机,乙机可变电容器放在中间位置,K1打开,暂时不要对送话器说话,此时调节甲机的可变电容器到某一点时,受话器内的咝咝声突然低落,这时两机的频率已一致,双方可以通话了。由于机器收发合用同一电路,因此只能作单工通信,即甲方说话时,乙方只能收听,要等甲方说话完毕。

5、总结

通过对调频对讲机的安装与调试,对所学过的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知识及各单元电路的电路形式,各电路间的耦合方式及信号传送波形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各类型模拟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形式、调试方式、测量技

术、整机电路统调技巧等方面知识得到全面的、系统的训练。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频接收机组成原理和调频发射机整机组成原理,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好的掌握了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由于第一次使用LA1800这个芯片,在焊接过程中把芯片焊接反了,不过在后期焊接时及时发现了错误。还有在焊接电容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正确的插装在电路板上,最后通过仔细的对电路图的分析才判断出正负极,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在焊接完成后进行调试时,遇到一些问题,在调节对讲功能的时候,调节双联一直收不到对讲信号,通过检查整个电路线路后发现是因为调节双联速度过快,后来就细条,突然听到“哨声”后就微调了一下之后就接收到了信号。在进行对讲调试时出现过信号不好,声音不清晰还伴有杂音,在换过电池后这些问题都没有再出现过。

致谢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一转眼,我的本科生涯即将结束,在这百感交集的时刻,我的脑海里闪现了这两年多时间里美好的一幕幕。回首过去,我收获了荣誉,

经历了挫折,也曾在低谷处彷徨过,然而在老师、同学和亲人朋友的陪伴下,我走过了一段最为宝贵的奋斗旅程,成功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蜕变为一名拥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毕业生,交付了学生生涯最后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此谨向所有在学习生活工作上给予我帮助的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我最敬爱的老师XX。我在学习上的每一个突破都离不开XX老师的悉心指导。每当我遇到瓶颈时,XX老师总能在关键时刻用他那渊博的知识给我指点迷津,为我指明方向。每当我取得成绩时,XX老师在我高兴的时候也不忘告诫我要戒骄戒躁,保持谦逊的态度。XX老师不仅在学业上教导我,更在我人生道路上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他总是告诉我,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不仅要在工作上拥有杰出的能力,更要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此外,XX老师常常以自己的过往的例子给予我最直接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很庆幸在我大学阶段能遇到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这里我只想说,XX老师,您辛苦了,学生让您费心了。

另外,感谢我的同学以及给予我帮助的朋友,感谢每一位奋斗在科研岗位的老师,你们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不管我做什么事,你们都鼓励我,这么多年来,在你们的呵护下我才能走到今天这个阶段,谢谢你们一路陪伴我走过这么多精彩的瞬间,希望明天我能牵着你们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Maxwell J C. A dynamical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865, 155: 459-512.

[2] Hertz H. Ueber einen Einfluss des ultravioletten Lichtes auf die electrische Entladung[J]. Annalen Der Physik, 2010, 267(8):983-1000.

[3] Grosvenor E S. 1875: The Pluck Heard 'Round the World: After Watson Tweaked

a Transmitter Reed, Bell Invented the Telephone[M]. 2010.

[4] Strowger W S. Automatic telephone switch: US, US1884910[P]. 1932.

[5]Machlett R. Spiral vacuum-tube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US 1904.

[6] Roberts W V B.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D]. US.

[7] 崔亮, 杨明. 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4):36-36.

[8] Também publicado como CN1266977C , DE60126888D1 , DE60126888T2 , EP1203506A2 , EP1203506B1 , US6785548 , US7164918 , US20010027105 , US20050014508 , WO2001073970A2 , WO2001073970A3.

[9] 胡伯乐. 数字音频广播HD Radio技术介绍[J]. 广播电视信息, 2014(6):97-100.

[10] 李为丰, 范荣美, 李琚门,等. FM和AM同步广播的异同[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1, 28(9):49-57.

[11] 芮华, 徐大专, 朱秋明,等. 基于OFDM技术的数字AM广播系统时间同步算法研究[J]. 应用科学学报, 2005, 23(2):149-154.

[12] 王保华, 周志畅. 调频无线电技术[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13] 张新玲. 调频广播无线覆盖技术的应用体会[J]. 科技传播, 2016, 8(4).

[14] 高建国. 谈谈调频无线对讲机的工作原理[J]. 数字化用户, 2013(31).

[15] 闫保民. 关于无线调频发射机设计分析[J]. 数字通信世界, 2016(8).

[16] 韩银福. 无线电调频定高引信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17] 田志军. 调频无线系统[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92.

通信原理 无线电调频对讲机 收音机 课程设计概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2010 级通信工程专业******* 班级 题目无线电调频对讲机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胡娟闫利超 2012年12月23日

1任务书 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对讲机,要求采用调频方式工作,调频收音机的工作频率在88~108MHZ,供电电压4.5V(用三节5号干电池供电),至少10米以上通话距离。 2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一:发射用调频无线话筒,接收采用集成电路KC538,其具有中频放大,鉴频和音频功率放大等功能。KC538中频放大器采用三极管差分放大器,固有增益高和调配抑制比好的特点。 方案二:采用集成电路UTC1800,它作为收音机接收专业集成电路,功放部分则采用D2822集成功放芯片,其具有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方案选择: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方案二的接收频率和工作电流都在要求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且主要应用高频电子线路与模拟电子技术中的低频放大和集成运放等知识,根据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原理,将涉及分为发射部分和接受部分。并通过研究分析两个部分的原理框图,以及对高频放大电路、低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鉴频电路、天线等的分析研究,其较方案一具有简洁性,电路布局比较简单,所以最后选用方案二。 3 电路分析及其原理 电路分析: 本实验大致分为两个模块,一是调频收音机,二是调频对讲机。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原理。 (1)调频收音机 收音机的基本功能就是把空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高频信号,这一切是有接收天线及相关元件来实现。然后解调,即把调制在高频载波上的音频信号分出来,常称作鉴频实现这一功能的电路叫鉴频器(有芯片UTC1800实现)。最后鉴频出来的音频信号经放大来推动扬声器或耳机,既把声音恢复。 (2)调频对讲机 发射机由音频(话筒)放大器,调频调制器,高频载波振荡器,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天线匹配回路,发射天线组成。音频放大器,将话简送来的声音电信号进行放大,

30.275MHz 调频无线对讲机原理、制作与调试

一、主要技术指标: 1.频率:30.275MHz 2.调制方式:调频 3 频偏:5KHz 5.通信方式:同频单工 6.电源电压:9.6V 10%(镍镉充电电池8节,负极接地。有些机型是6节) 7.消耗电流: 静噪守候:10mA以下 接收:150mA以下 近程发射: 远程发射:0.7A以下 8.载频输出功率:2w 9.接收灵敏度:1.0uV以下(信噪比12dB以上) 1 0.静噪灵敏度:0.5uV 11.中频频率:455 KHz 12.音频不失真功率:大于200 nlw 1 3.体积:125 x 55 x 30 mm 14.重量: 二、工作原理 整机由接收和发射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除天线和阻抗匹配电路外,其它电路都是相互独立的。 1、接收机 由天线接收到的高频无线电信号经L1,L2,c1,c2,c4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滤除频带以外的干扰信号,经c6送至D1,D2和L3组成选频电路,这个选频电路谐振频率为30.275MHz,选出对讲机发来的载频信号,而滤除其它干扰电波.经c7送到N1和N2组成的联级高频信号放大电路进行高频放大,这种联级高频信号放大电路具有增益高,工作稳定,无须使用中和电容等优点,N1组成共射电路,N2接成共基电路,共射电路具有增益高的优点,而共基电路具有工作稳定的特点,经N1,N2放大后的高频信号由L4,c9,T1,c12组成双调谐回路再次选频后经c16送入ICl(MC3361)的16脚内部混频级进行混频. N3和CRY1,L5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器,L5和相应的回路电容谐振于10.243MHz的三次谐波上,即10.24333x3=30.730MHz,它比发射频率30.275MHz(10.0917的三倍频,即10.0917M Hzx3=30.275MHz)高出一个中频455kHz(即30.730—30.275=0.455MHz),本振信号也送到Icl的第1脚,在Icl内部进行混频。 Ic1(Mc3361)是窄带调频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其内部包含振荡器,混频器,高增益的限幅中频放大器,鉴频器和有源滤波器,静噪触发电路及音频放大电路。它的限幅灵敏度为2uV,它是整机的主要增益级,中放增益可达65dB。

对讲机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I 前言.. (1) 第一章对讲机原理概述 (2) 1 工作原理 (2) 1.1原理框图 (2) 1.2工作原理 (2) 2 设计方案 (3) 第二章芯片介绍 (4) 2.1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MC3361 (4) 1.混频 (8) 2.鉴频 (8) 2.2调频发射电路——MC2833 (10) 2.3调频接收前置电路——TA7358P (14) 2.4音频功率放大芯片——LM386 (16) 第三章对讲机电路设计 (18) 第一节电路原理框图 (18) 1 发信电路 (18) 2 收信电路 (18) 第二节电路原理图 (20) 1 发信电路 (21) 2 收信电路 (21) 3 天线及双工滤波电路 (22) 4 参数选择 (22) 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附录:整机电路图

前言 古时候的通信方式有蜂火台、飞鸽传书、驿站等等,主要的目地在于传送军事情报,其传输煤介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物力来达成。直到“电”问世后,才开始寻找通过使用电来通信的可能性。 经过人们的发展,在这两百年内获得重大进步,尤其是配合电子元件的进步,使复杂、便利的通信系统得以实现,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整个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有些科学家作出了重要的突破性贡献。例如1864年,马克斯威尔(Maxwell)导出电磁波理论,证明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1887年经由实验证明电磁波存在,这些进步使得无线通信变得可能也逐渐成真。另外,贝尔(Bell)于1875年发明电话,使声音可以直接传递,结合史卓格(Strowger)在1897年发明的自动交换机,使得电话服务得以顺利成长。由于真空管于1904年问世,促使阿姆斯壮于1918年发明超外差无线电接收机,开启无线电广阔的应用大门。 在1930年前的通信发展主要是属于类比通信的成长。在1930年以后,随着数子通信、电脑及人造卫星的产生,整体通信技术也朝向数子通信方向来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更为加深。当然,这些进步也都基于电子原件由真空管、电晶体、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及超大型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VLSI)的长足进步,才能使通信系统更具方便性及操控性。随着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与娱乐的结合,大家都希望能够更随心所欲地使用科技,无线通信技术便逐渐获得大家的青睐。大家都希望能够透过无线通信技术,使自己不再局限于有线传输设备,进而摆脱掉上述的种种羁绊。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取代传统的传输线路(例如:铜线,双绞线、光纤等),通过适当的技术,我们可以将低频的信息加在高频的载波之上,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调制(Modulation),而相反地,自高频的载波中将信息取出的技术,我们把它称之为解调(Demodulation),而这个可以用来发射的高频载波,便称之为射频 (简称RF)。通过改变载波的波长、振幅、频率,我们就可以利用载波来表示信息。基本上,各种通信系统的资讯传送过程,以从甲地单向地传到乙地为例,其流程大约如下: 1.在甲地将要传送的信息,以电的信号表现出来。 2.将此电信号放大、编码或调制后,依据各种传输煤介特性,将信息传送到乙地。 3.在乙地将电信号收集后,经解码或解调。 4.再依原传送信息性质还原回来,在透过喇叭转换使人能听到。

FM收音机的制作与设计--课程设计

╳╳╳╳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FM收音机的制作与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08级广播电视工程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10 日 目录

前言 (1) 一设计目的 (1) 二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1) 1 概述 (3) 2 工作原理分析 (3) 三元件列表及HX108-2型收音机装配原理图 (4) 四性能指标 (5) 1收音机的灵敏度 (5) 2 选择性 (6) 3象频干扰衰减 (6) 4第二象频干扰 (7) 5失真度 (7) 6 输出功率 (7) 7 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 (7) 8 工作稳定度 (7) 9 波段覆盖范围 (7) 五安装与调试 (7) 1 清点材料 (7) 2 二极管、电容、电阻的区分认识 (8) 3 焊接与安装 (8) 3.1 焊接步骤 (8) 3.2 安装步骤 (8) 3.3 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8) 六故障分析与处理 (9) 1 检查顺序 (9) 2 检测方法 (9) 3用万用表检查的方法 (10) 七设计总结与心得 (10) 参考文献 (12)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颖的调频收音机的不断出现,技术不断的提高,设计出来的收音机外型精致小巧。从分离元件到集成电路,这标志着收音机的内部电路简单。用一个集成块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从早期的调幅收音机到现在的调频收音机,我们可以想象收音机的不断改进和不断创新,使收音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现在,出现了新一代高科技产品—数字调频收音机,功能强大,性能优良,设计精巧耐用。 调频收音机电路设计,主要采用两块集成块,这两块集成块分别是IC1 TA7335P 和IC2 FS2204。IC1集成块具有对调频广播信号进行放大、与本振信号差拍混频的功能;IC2集成块具有对调频中频信号进行放大、鉴频,对调幅信号进行高频放大、与本振信号差拍混频,对调幅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低频放大的功能。两块集成块和一些分离元件组成了调频收音机。该电路即可以实现调幅也可以实现调频,具有两项功能。可以说这是高科技的产物。 一设计目的 (1)熟悉HX108-2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3)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4)掌握接收系统的调试,做到学以至用,逐步培养独立完成课题的动手能力。 二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HX108-2 型七管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图如下所示:

【开题报告】基于CXA1238电调谐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基于CXA1238电调谐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一:调频(FM)收音机的原理 收音机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由于广播事业发展,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象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上面所讲的是最简单收音机称为直接检波机,但从接收天线得到的高频天线电信号一般非常微弱,直接把它送到检波器不太合适,最好在选择电路和检波器之间插入一个高频放大器,把高频信号放大。即使已经增加高频放大器,检波输出的功率通常也只有几毫瓦,用耳机听还可以,但要用扬声器就嫌太小,因此在检波输出后增加音频放大器来推动扬声器。高放式收音机比直接检波式收音机灵敏度高、功率大,但是选择性还较差,调谐也比较复杂。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放大几百甚至几万倍,一般要有几级的高频放大,每一级电路都有一个谐振回路,当被接收的频率改变时,谐振电路都要重新调整,而且每次调整后的选择性和通带很难保证完全一样,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在的收音机几乎都采用超外差式电路。超外差的特点是:被选择的高频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较低的固定不变的中频(465KHz),再利用中频放大器放大,满足检波的要求,然后才进行检波。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为了产生变频作用,还要有一个外加的正弦信号,这个信号通常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习惯叫本地振荡。在收音机本振频率和被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差一个中频,因此在混频器之前的选择电路,和本振采用统一调谐线,如用同轴的双联电容器(PVC)进行调谐,使之差保持固定的中频数值。由于中频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得较大,工作也比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

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 程设计实验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 学号: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2) 二、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 2.1调频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 2.2 ZX3005型调频收音机工作原理的具体分析 (4) 2.2.1输入调谐回路 (4) 2.2.2中频放大与检波 (5) 2.2.3低频放大与功率放大 (6) 2.2.4电源及其他电路 (6) 2.2.5天线接收部分 (6) 三、收音机电路板的装配 (8) 3.1装配前的准备及装配原则 (8) 3.1.1焊接前需要的材料及工具 (8) 3.1.2元件装配顺序 (9) 3.1.3碳膜电阻大小的识别 (10) 3.1.4焊接电路板的要求 (10) 3.2焊接电路板遵循的原则 (11) 四、收音机的调试 (12) 4.1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原理 (12) 课程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14) 参考文献 (14)

摘要 ZX3005型调频收音机电路主要由大规模集成电路CXA1691组成。由于集成电路部不便制作电感、电容和大电阻以及可调元件,故外围元件多以电感、电容和电阻及可调元件为主,组成各种控制、谐振、供电、滤波、耦合等电路。收音机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机振荡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然后选出差频作为中频输出,中频信号经过检波器检波后输出调制信号(低频信号),调制信号(低频信号)经低频放大、功率放大后获得足够的电流和电压,即功率,再推动喇叭发出响的声音。调频部分实现87MHz ~ 108MHz调频广播接收,调谐方式为手动步进调谐。本机外围电路元件较少,灵敏度高,质量稳定,适合自己动手焊接装配,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调频收音机广播混频高频调谐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设计

重庆三峡学院课程实训报告题目: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 姓名: 院系: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2年6月16日

摘要 本文介绍一款采用D1800加和D2822芯片设计的调频收音机对讲机,D1800为收音集成电路,功放选用D2822,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灵敏度高、对讲距离远、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特点,此款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克服了电路复杂、故障范围大、对讲距离近的矛盾,通过全新的设计使电路简化,性能大大提高.对讲距离迅速提高。 它克服了电路复杂、故障范围大、对讲距离近的矛盾。本电路经过优化组合,该增加的一点不,使本套件克服了第一代收音机、对讲机的突出矛盾。在原来的基础上使性能大大提高,从对讲20米迅速提高为50—100米,由于电路的简化,从而使制作更加容易,并且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都会有很大部分提高

目录 引言 (3) 1.1对讲机的发展 (3) 1.2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5)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系统设计 (6) 2.1.1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工作整体说明 (6) 2.1.2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原理及其框图 (7) 2.2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技术指标 (8) 2.3调频收音机对讲机主要芯片简介及电路设计 (8) 2.3.1 D1800芯片介绍 (8) 2.3.2 D2822芯片简介 (9) 2.3.3调频收音机对讲机整体电路设计及其相关说明 (10)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安装与调试 (11) 3.1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焊接与安装 (11) 3.2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调试 (11) 3.2.1收音部分的调试 (11) 3.2.2调频率覆盖(调收音机的频率范围88MHz一108MHz) (12) 3.2.3发射部分的调试 (12) 3.2.4统调(调整频率跟踪〕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有线双工对讲机设计 解光飞

有线双工对讲机 解光飞 刘畅 李群 指导老师:张倩 査长军 摘要:有线双工对讲机主要应用于对音频信号的功率放大,本文介绍了具有弱信号放大能力的有线双工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内容和实现过程。整个电路主要由稳压电源、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共三部分构成。稳压电源主要是为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前置放大器主要是电压的放大;功率放大器实现电流、电压的放大;设计的电路结构简洁、实用,充分利用到了集成功放的优良性能。 关键字:集成运放 功率放大 扬声器 一、题目理解与分析 1、设计任务 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对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的双工对讲机。 2、设计要求 1)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 2)对讲距离30m~50m ; 3)电源电压为9V ,PO ≤0.5W 。 二、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有线双工对讲机系统如图2.1所示。主要由弱声音采集,前置放大器、 功率输出放大器、功能切换开关、扬声器、直流稳压供电电路等组成。 图2.1 有线双工对讲机系统框图 其中弱声音采集,弱信号前置放大级完成弱信号的电压放大,功率输出放大级完成弱信号的电压和电流放大,直流稳压电源部分为整个功放电路提供电量。 弱信号前置放大器 功率输出放大 功能切换开关 弱声音采集甲 自制稳 压电源 扬声器甲 功能切换开关 扬声器乙 弱声音采集乙 弱信号前置放大器 功率输出放大

三、模块方案设计 3.1 弱声音采集模块设计 方案一:采用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ECM) 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永久电荷隔离的聚合材料振动膜。体积小巧,成本低廉,在电话、手机等设备中广泛使用。电容式麦克风因灵敏度较高,常用于高品质的录音。 方案二:采用电动式锥形纸盆扬声器 电动式锥形纸盆扬声器的工作实际上是把一定范围内的音频电功率讯号通过换能方式转变为失真小并具有足够声压级的可听声音。同时该种扬声器可以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综合比较,因设计要求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方案二的设计效果优于方案一,因此采用方案二。 3.2 前置放大模块设计 方案一: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前置放大电路 设计前置放大电路的可供选用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由很多,如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的LF347/356/357,Precision Monolithics公司的OP16/37,Signetics公司的NE5532/5534等。具有带宽高,电压增益高,转换速率快,噪声低和电流消耗低等优点。 方案二:采用专用前置放大器IC构成前置放大电路 目前有很多性能优越的专用低频前置放大器IC,如日本夏普公司的IR3R18/16,NEC公司的Μpc1228H,富士通公司的MB3105/06。其频带BW均能达到30Hz—20KHz,增益高,失真系数小。 综合比较,方案二的设计效果优于方案一,但是专用前置放大器IC价格比较贵,而且采购不便,而集成运放价格便宜,性能高,能够满足题目放大要求,因此采用方案一。 3.3 功率放大模块设计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构成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分立元件构成的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可分为输入级、功率激励级和OCL输出级三部分。输入级采用双管差分放大器使电路工作稳定,功率激励级采用互补复合管推挽输出电路来提高线性放大及降低波形失真,而输出级采用直接耦合形式确保电路的低频响应。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反馈深度易控制,故放大倍数易控制。且失真度可以做到很小,使音质很纯净。但外围元器件较多,调试要困难很多。 方案二:采用集成运放构成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LM386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20。但在1脚和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阻和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200。输入端以地位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在6V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24mW,使得LM386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 特性(Features): * 静态功耗低,约为4mA,可用于电池供电。 * 工作电压范围宽,4-12V or 5-18V。

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报告

1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从而克服了上述矛盾。 振荡器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内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即中频,这就是"外差"。

对讲机、收音机实训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二章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电路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电路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D2822芯片?2 2.3、收音机(或接收)部分原理 (3)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班级:09电信班 姓名:xxx 学号:32号 指导教师:赵欣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6月18日

2.4、对讲发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电路调试与制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焊接与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安装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测试与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总结与体会 6 第五章附录 (7) 5.1、参考网址?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电路PCB板?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成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原器件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 收音机和对讲机大家并不陌生,它早已普及我国城乡。他是无线电广播系统的接收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有没有见过既能当收音机又能当对讲机的装备呢?本产品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就能实现此功能。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核心芯片是D1800,它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 功放部分选用D2822。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它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能不断激发大家对它的好奇心。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克服了电路复杂、故障范围大、对讲距离近的矛盾。克服了第一代收音机、对讲机的突出矛盾。在原来的基础上是性能大大提高。 ?第二章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电路原理

双工对讲机课设报告

电子装置设计报告双工对讲机 专业: 姓名: 学号: 时间: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2 二、设计内容--------------------------------------------------2 三、设计总结--------------------------------------------------11 四、设计参考资料--------------------------------------------12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元件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电阻、电容等,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对讲功能; 1)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啦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 2)电源电压选用+9V ,输出功率≥0.5W ,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3)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即+9V 电源); 二.设计内容 2.方案论证: 2.1设计原理: 本设计主要采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作为人音频信号的采集接受转换装置,集成运放及电阻、电容等构成对微弱声音信号的前置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再由集成功放及电阻、电容等构成功率放大电路对经前置放大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推动扬声器工作,从而实现异地有线通话。本双工对讲机的设计框图如下: 图2-1 对讲机设计框图 声电转换 电路 功率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直流电源电 路 声电转换 电路 前置放大器 甲 乙

2.2方案选择: 2.2.1方案一: 采用电桥构成测量电路,对由扬声器产生的微弱信号进行测量,然后经过集成运放UA741进行电压放大,然后再经集成运放386D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工作。电路图设计如附录图一所示。 图2-1-1 方案一原理图 该电路的设计虽然考虑到了所有设计要求,电路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是此方案有三个缺陷:一是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中实现可能性不高,一般的扬声器感应声音信号的灵敏度不是很高,一般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二是对扬声器中的微弱信号用电桥进行测量要求电桥要达到平衡,这在一般的电路板制作中比较难以实现;三是该电路中两个扬声器在同一回路中,一边的声音信号对另一边都会产生影响,这是该电路的最大缺陷。考虑到上述原因,该方案不适合采用。 2.2.2方案二: 考虑到上述方案的缺陷,决定将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改为用驻极话筒充当话筒,扬声器制作喇叭,通过下面的电路来实现: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FM收音机的制作 FM无线麦克风设计 姓名:尹仲勋,曾方圆,林培达 班级:07通信1 学号:200730590128 200730590129 200731010318 指导老师:陆健强,蔡坤,俞龙,黄双萍 日期:2010.6.7~2010.6.15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市场。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在众多种收音机中,调频收音机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调频发射机也以其良好的发射效果而被广泛应用。FM收音机和FM无线麦克风组成了性能较好的发射接收系统。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分立元件组成的FM收音机和FM无线麦克风的设计全过程,包括电路各个模块参数的计算,电路各个模块的分析,电路板的焊接过程、调试过程,讨论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符合。FM无线麦克风能够很好发射频率,而FM收音机电路的缺点是伴有音质噪声,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FM收音机、FM无线麦克风、焊接、调试

目录 1.前言 (3) 2 电路设计 (4) 2.1 FM收音机设计 (4) 2.2 FM无线麦克风设计 (10) 3.电路焊接、调试 (12) 3.1 电路板焊接 (12) 3.2 电路板调试 (12) 4. 讨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17) 5.课程设计心得 (18) Abstract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1.前言 调频收音机(FM Radio)一直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老式的晶体管收音机到今天的网络收音机,说明通过广播享受生活一直是人们喜欢的生活方式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FM无线发射机FM麦克风一样,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具有重要应用。因此,高音质的FM收音机和高质量的FM无线麦克风的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调频收音机设计仿真报告

一、绪论 调频收音机(FM Radio)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老式的晶体管收音机到今天的网络收音机,说明通过广播享受生活一直是人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听收音机和看电视一样,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而且像有声小说这样的读物在电视里是听不到的,并且现在广播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曲艺、歌曲、体育、文艺、评论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因为它有如下优点: 1.由于变频后为固定的中频,频率比较低,容易获得比较大的放大量,因此收音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得很高。 2. 由于外来高频信号都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中频,这样就容易解决不同电台信号放大不均匀的问题。 3. 由于采用"差频"作用,外来信号必须和振荡信号相差为预定的中频才能进入电路,而且选频回路、中频放大谐振回路又是一个良好的滤波器,其他干扰信号就被抑制了,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但是超外差式电路也有不足之处,会出现镜频干扰和中频干扰,这二个干扰是超外差式收音机所特有的干扰。这在设计电路和调试时应该设法减少这些影响。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调频收音机,使收音机的调频部分实现88MHz ~ 108MHz调频广播接收;并且完成电路设计,相关参数计算;完成各模块仿真,并提供仿真报告;完成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及安装调试。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高频放大、本振电路、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及低频放大电路”的电路单元,其整机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噪声小等优点;且外围电路元件较少,适合自己动手焊接装配,以达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设计方案 1. 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收音机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成为收音机的工作频率,在整个接收的范围内满足主要的性能指标,工作频率必须和发射机的频率相对应。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因为调频广播发射机的频率一般为88-108MHz。中频频率为465kHz。 (2)灵敏度:收音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一般用输入电压来表示。可以接受的信号越小,灵敏度就越高。一般生活中调频收音机的灵敏度为5-30uV。 (3)选择性:收音机从各种干扰信号中选出所需要的信号或衰减不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大于50dB。 (4)通频带:收音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通频带。调频收音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收音机的负载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称为不失真功率。输出功率应该不小于100mW。

全双工无线对讲机课程设计

学号:专业:通信工程姓名:宋腾 非线性电子线路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 一、实验目的 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频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频系 统概念。 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完成调频发射机整机联调。 2、完成调频接收机整机联调。 3、进行调频发送与接收系统联调。 三、实验仪器 1、高频实验箱 2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四、实验原理 图 19-1 无线对讲机原理框图

半双工调频对讲机组成原理框图如上图所示,发射机由音源,音频放大,调频、上变频、高频功放等电路组成。接收机则由高放,下变频、中频放大、鉴频、音频功放、耳机等部分组成。 半双工是指接收与发送共用一个载波信道,但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或只能接收的传输方式,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发送与接收频率同为10.7MHz,公用一根天线。收发的切换依靠10号板的J1完成。J1在没有按下去的情况下为接收状态,按下去为发送。为了避免自身的发送对接收的干扰,所以加入了电源控制。电源控制的作用是当接收电路工作时,发送电路关闭,反之亦然。 五、实验步骤 1、准备两台实验箱,分别在关电状态下按下表连线: 发送部分:

2、将3号板S1拨为“01”,S2拨为“01”,2号板SW1拨置“4.5MHz”,SW2拨置“OFF”;5号板SW1拨置“4.5MHz”;10号板SW1拨到上方。 3、打开电源,将1号板信号源调到6.2MHz,RF幅度最大。 4、调整3号板的W2,使TP8频率接近4.5MHz。 5、将2号板的W3旋到1/2处,10号板的W1,W2旋到1/3处。 6、将拉杆天线接到10号板Q1接口。 6、按下10号板的J1,对方应能听到音乐声,然后微调各单元电路,使声音最清晰。 7、将话筒插入10号板“MIC1”,SW1拨到下方实现两台实验箱人声对讲。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对讲机

1任务书 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对讲机,要求采用调频方式工作,至少10米以上通话距离。2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一:发射试用调频无线送话器,接收采用集成电路KC538,具有中频放大、鉴频和音频功率放大等功能。KC538中频放大器采用三极管差分放大器,故有增益高和调配抑制比较好的特点。 方案二:采用集成电路D1800,它作为收音机接收专业集成电路,功放部分则用D2822电路具有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方案选择:综上电路,接收频率和工作电流都在要求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经过比较,方案二更具有简洁性,电路布复杂。因此本系统采用方案二设计。 工作原理 该对讲收音机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分为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发射部分电路采用本级振荡经调制差频后中频发射。接收部分采用相干解调方式放大输出。

接收部分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1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R6、C10、C11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1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1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10脚外接电容为鉴频电路的滤波电容。这个变化的电压就是音频信号,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对讲机接收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调幅调频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实训报告

AM/FM 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学习收音机的调试与装配。 2、提高读整机电路图及电路板图的能力。 3、掌握收音机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焊接工艺水平。 二、实训内容: 1、收音机电路原理分析。 2、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 3、进行AM、FM 中频及统调覆盖的调试及整机测试。 4、故障判断及排除。 三、实训基本要求: 1、会检测元器件并判别其质量。 2、独立完成各测试点的测量与整机安装。 3、会排除在调试与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故障。 四、实训步骤 (一)对照元件清单表清点元件 (二)元件的插接与焊接 (三)收音机的整机调试 1、调幅部分的调整 ①中频放大电路的调整——调AM中周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它干扰的地方(或者将可调电容调到最大,即接收低频端)。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载频为465kHz,调制信号频率为1000Hz,调制度 为30%的调幅信号接入IC 的“10”脚。 用无感螺丝刀微微旋转中频变压器(黑色中周)的磁帽向上或向下调整,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度最大无失真。在调整中频变压器时也可以用喇叭监听,当喇叭里能听到1000Hz 的音频信号,且声音最大,音色纯正,此时可认为中频变压器调整到最佳状态。 ②、调整接收范围(频率覆盖)――调AM的电感和电容 调整时,整机置中波AM收音位置。 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低端频率调整: 将可变电容器(调谐双联)旋到容量最大处,即机壳指针对准频率刻度的最低频端。 使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载频为515kHz,调制信号频率为1000Hz,调制 度为30%的高频调幅信号接入IC的“ 10 ”脚。 用无感螺丝刀调整中波振荡线圈的磁芯(红色中周),以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使示波器出现1000Hz 波形,并使波形最大。或直接鉴听收音机的声音,使收音机

高频实训论文调频收音机(cxa1691)

------------------------------装---------------- 订 ----------------- 线---------------------------------- 摘要 收音机从它的诞生至今,不仅方便了媒体信息的传播,也推进了现代电子技术和更先进的电信设备的发展。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并通过画原理图、焊接电路板、调试作品等电子电工实训对我们学习电子技术类的大学生有很多意义。本实训报告简单分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装和调试等。 【关键词】:收音机、组装、调试 Abstract The radio from its birth until now, went to the lavatory not only media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more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development. Currently FM type or amplitude type radio, typically use the specialized superheterodyne type, it has a high sensitivity, stable and good selectivity and the distortion degree of small advantages. Understand the radio principle and through painting principle diagram, welding circuit board, commissioning works etc electronic electrician training for our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many electro-mechanical significance. This training report a simple analysis the superheterodyne electric circuit principle of work and assembling and commissioning etc. [key words] : the radio, assembling, commissioning

单工对讲机设计(接收部分)

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单工对讲机设计(接收部分) 论文作者: 杨炀 学 号: 0911070002 系 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张铁桥 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4月18日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Zhixing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目录 绪论 (1) 1 对讲机工作原理 (2) 1.1.对讲机的设计框图 (2) 1.2工作原理 (2) 1.2.1发射部分 (2) 1.2.2接收部分 (2) 2 对讲机总体电路的确定 (3) 2.1发射部分 (3) 2.1.1语音放大电路 (3) 2.1.2调制电路 (3) 2.2接收部分 (4) 3 对讲机单元电路的分析 (6) 3.1对讲机的接收模块 (6) 3.2输入回路 (6) 3.3高频放大电路 (7) 3.4解调电路设计 (7) 3.5本机振荡电路 (8) 3.5.1振荡器 (8) 3.6音频功放 (9) 3.7986A型对讲机整机工作原理 (10) 4焊接安装及调试 (12) 4.1焊接安装过程过程 (12) 4.2整机调试 (13) 5对讲机发展前景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单工对讲机设计 摘要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具有使用简单、不受网络限制、通话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它是在鉴频、混频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无线电通信原理研发的一种通信方式。目前,人们对对讲机的研究已从模拟化转化为数字化。本文从无线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出发,并对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对讲机电路图[1]。 本系统的功能在于实现呼叫和通话功能。无线对讲电话的特点是可供小型单位作内部电话使用,此外由于采用成品无线模块,从而使制作变得很简单,成本也很低。对讲电话实现了内部的通话,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电子技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随着这项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涉及的研究领域也将更广。希望这项技术的研究能为人们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完美的生活方式。本论文最后对对讲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线呼叫调频发射振荡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