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

常规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

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

【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置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

12.对需要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

【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引管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引管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操作方法 实验组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在B超定位点常规消毒皮肤, 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胸膜,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当阻力突然减轻,回抽注射器中有积液即证明进入胸膜腔;导丝沿穿刺针进入胸腔10~15 cm后拔出穿刺针,扩张器扩张局部皮肤,借助导丝将导管导入胸腔10~15 cm,固定导管,拔出导丝,空针回抽见胸腔积液抽出证实穿刺成功。引流管局部固定,拨出导丝并接三通管、艾贝尔引流管、引流袋,最后用 3 L手术粘贴巾敷贴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700 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 000 ml。每周抽液2~3次。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胸穿次数比较 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见表2。 3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置管的好处为可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 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的观察 协助摆好体位,常规消毒,铺孔巾、抽好局麻药。整个过程护士守候在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以及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等不适[3],一旦出现,应提醒医生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就地抢救。

术后护理 ①加强巡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扭曲、受压,以保证引流通畅。②指导患者适当更换体位、轻咳,鼓励其离床活动,以利液体引流,但注意引流储藏袋不可高于引流口;或活动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导管脱落。③指导患者擦身时要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果穿刺点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时,需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并更换敷料。④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控制引流速度,以不超过50 ml/min的速度进行缓慢排液,一般每日引流量控制在2 000 ml以内,首次放液量不超过500 ml,每天引流3~4次,更换引流袋1次,记录24 h引流液,更换时注意夹闭管道,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医源性气胸。⑤引流不畅时,让患者变换体位,如发现堵管,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20 ml注入导管, 30 min后引流物溶解后抽出,冲洗压力不可过大,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停止操作。⑥因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引流大量的胸液,蛋白质大量的丢失,患者易引起低蛋白血症,故应指导其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脂肪乳等高营养物质。⑦24 h引流液少于50 ml,B超检查胸腔积液基本放尽可拔管。拔管后压迫穿刺点5~10 min,消毒后贴敷贴。继续观察穿刺处有无渗液、渗血。拔管后继续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胸痛, 48 h内禁止淋浴。 4 讨论 由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胸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无胸膜粘连、损伤性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仅有4例引流管堵塞,经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10~20 ml注入导管, 30 min后引流物溶解抽出后通管,无需重新置管。与魏长春等[4]总结的100例胸腔引流管排液经验效果相近。 近年研究表明,引流管口径大小对引流效果没有影响[5],但临床上趋于用小口径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原为血管内置管,管径细,管壁光滑,对肺和胸壁损伤小,能灵活控制引流量,不影响日常活动,携带方便,同时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常规胸腔穿刺引流每次抽液有限,不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放液较多,易导致纵隔移位,并且患者需经历多次穿刺的痛苦,往往产生惧怕疼痛、肺损伤等恐惧心理,而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并留置,操作迅速,穿刺针在胸腔内留置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在护理中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知道导管引流的必要性,防止患者过度精神紧张,以便于更好地配合治疗。积极做好导管引流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导管堵塞,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胸腔内感染。合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提高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术的成功率,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了导管堵塞、脱落、继发感染等现象的发生。本方法可以安全、充分地排尽胸腔内大量积液,减少胸穿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减少胸腔积液残留量,防止胸膜粘连、增厚和慢性脓胸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深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常规

深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常规 一、置管前的护理 1.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置管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做好置管术前患者的健康教育. 2.穿刺前的准备:穿刺时,患者应取去枕平卧位,颈背下垫一小枕,头转向对侧。 二、置管中的护理 置管过程中的护理: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与手术者密切配合,正确选择穿刺点,尽量提高穿刺成功率。 三、置管后导管的护理: 1.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输液速度,避免管路打折及脱落,保证液体顺利输入。 2.防止发生局部穿刺处感染。置管期间每周换药2次:用碘伏消毒导管入口及周围皮肤,再用无菌贴膜固定,同时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触痛、液体外渗及导管脱出,以便及时处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静脉炎.妥善固定导管,必要时缝合固定.加强观察和交接班,若患者意识不清,烦躁时应加强看护,必要时予约束带固定,以免患者自行拔除导管或移动脱出,避免用金属器械夹持留置管. 3.对于出血、凝血机制正常患者,输液完毕后用肝素钠和生理盐水配制液封管。 4.监测体温变化,体温高者行血培养.同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穿刺静脉有无疼痛,一旦发生及时做相应的护理和治疗. 5.导管的固定:导管固定要牢固,应每天检查导管的深度。为置管患者做其它操作时,应避免导管脱出或推入。 6.预防发生空气栓塞,及时更换液体,避免滴空,不要关闭输液调节器。 四、拔管护理 拔管时,用无菌持物钳或镊子夹住导管末端,沿进针方向缓慢拔出.切勿用力过猛,防止导管断裂.同时用敷贴密闭穿刺点以免空气经皮肤隧道发生空气栓塞,拔管后局部按压5~10分后用无菌纱布固定。..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一、长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特点: 长期导管相关性病原性感染,包括:1、导管腔内细菌定植,2、导管出口感染,3、皮下隧道感染,4、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脓毒血症,5、导管相关转移性脓肿,6、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 导管腔内细菌定植大都是没有临床症状,只在导管血培养时发现细菌,但细菌菌落数不会特别多,今后可能发展为导管血行性感染,必须密切关注。导管出口感染比较常见,多数患者与局部卫生差有关,局部红肿和轻度疼痛,分泌物增多,严重患者可形成出口肉芽肿,多数患者局部处理可以控制。导管皮下隧道感染可以有出口感染延伸或者隧道表皮破损导致细菌侵入皮下隧道,初期不容易发现,到出现临床表现时常有隧道红肿隆起,挤压隧道可出现导管口溢脓或脓血,通常需要拔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性转移性脓肿以及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都是严重并发症,严重患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必须积极正确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可能不严重,或者透析间歇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烟雾病情治疗。通常在透析开始不久即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发热可达40度,也可以表现延迟发热,血培养大多阳性,部分患者血培养阴性,血白细胞升高,G-杆菌严重感染,反而

可导致白细胞下降。临床上,使用长期导管患者血液透析过程发热,需要高度怀疑导管感染,立即检查血常规,做双份血液病原学检查,开始静脉或导管内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激素退热。 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诊断标准:1、至少1份静脉血培养和导管末端培养为同种微生物,2、或者2份(1份经导管接口,1份经外周静脉)血培养结果满足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定量标准或阳性时间差诊断标准,3、或者2份导管血液标本定量培养,1份菌落计数是另1份的3倍以上。定量血液培养是指导管血液培养菌落是静脉血培养结果的3倍或以上。阳性时间差是指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结果比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结果至少早2小时。 为了有效治疗导管腔内感染,开始经验用药,采用广谱抗菌素,同时等待血培养结果调整药物。总体原则如下:对于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且没有出现出口部位或隧道感染的体征,而又想保留导管的患者,抗生素封管治疗是其适应症。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抗生素封管治疗不应单独使用,而应当和全身性抗生素联合治疗7-14天。抗生素封管溶液的更换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而非卧床患者的股部置管应该每24小时进行更换。然而,正在经历血液透析的患者抗生素封管溶液可以在每次透析结束后更换。

静脉导管的维护

静脉留置导管的维护 1.每天更换敷料,观察局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 ①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必须更换敷料一次,每次更换敷料时,消毒穿刺口范围8×8 cm,待消毒液干了方可贴敷料。 ②如穿刺口出血、敷料潮湿、松脱、应及时更换。 ③如穿刺口发红时予以无菌小纱块碘伏湿敷。 ④如穿刺口出现脓点应及时拔除导管,并将导管送做细菌培养。 2.每周更换肝素帽2次。(各科室自行制定) 3.每天静脉输液结束后,以10ml封管液脉冲式正压封管,Q8h封管。 封管液的种类: ①等渗盐水:常用于套管针封管,停止输液后每隔8小时封管一次。 ②稀释的肝素液:可持续抗凝12小时以上。配制方法:每毫升等渗盐水含10—100u肝素,相当于一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l等渗盐水中。 脉冲式封管:推一下、停一下。 正压封管: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推注封管液剩下0.5—1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导 管内充满封管液,而不是血液和药液。 4.导管堵塞时,切忌挤压滴管或强行推注,应是缓慢回抽至有回血为止;若导管仍无法通畅则需要拔除。拔除导管后需按压穿刺部位10—15分钟,防止穿刺部位形成血肿。

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技术的操作流程核对 医嘱、封管药物、病人床号、姓名。 评估 1.病人的病情、治疗、对封管的认识度。 2.输注药物的特性。 3.留置导管的类型、使用情况。 告知 1.封管的目的、重要性、间隔时间。 2.封管所使用的药物及其作用。 3.留置静脉导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按病情正确选用并配制封管液。 2.环境:符合无菌操作。 3.物品:注释器、肝素帽、封管液、消毒用物。 4.病人:取舒适体位。 实施 1.再次查对病人。 2.常规消毒肝素帽。 3.正确手法封管。 4.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置用物。 观察与记录 1.观察导管回血情况、导管是否通畅、是否脱出。 2.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情况。 3.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 管感染的防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一、长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特点: 长期导管相关性病原性感染,包括:1、导管腔内细菌定植,2、导管出口感染,3、皮下隧道感染,4、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脓毒血症,5、导管相关转移性脓肿,6、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 导管腔内细菌定植大都是没有临床症状,只在导管血培养时发现细菌,但细菌菌落数不会特别多,今后可能发展为导管血行性感染,必须密切关注。导管出口感染比较常见,多数患者与局部卫生差有关,局部红肿和轻度疼痛,分泌物增多,严重患者可形成出口肉芽肿,多数患者局部处理可以控制。导管皮下隧道感染可以有出口感染延伸或者隧道表皮破损导致细菌侵入皮下隧道,初期不容易发现,到出现临床表现时常有隧道红肿隆起,挤压隧道可出现导管口溢脓或脓血,通常需要拔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性转移性脓肿以及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都是严重并发症,严重患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必须积极正确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可能不严重,或者透析间歇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烟雾病情治疗。通常在透析开始不久即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发热可达40度,也可以表现延迟发热,血培养大多阳性,部分患者血培养阴性,血白细胞升高,G-杆菌严重感染,反而可导致白细胞下降。临床上,使用长期导管患者血液透析过程发热,需要高度怀疑导管感染,立即检查血常规,做双份血液病原学检查,开始静脉或导管内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激素退热。 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5-03T16:42:46.5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作者:徐燕 [导读] (江苏省苏州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215200)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经验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徐燕 (江苏省苏州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215200)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经验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栓率、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血流量为250~300ml/min,本组病例中8例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2.22%,血栓经溶栓后完全治愈;有5例发生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3.89%,治疗有效率为100%,导管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导管留置1年后。结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选择,正确使用和维护留置导管,可降低血栓形成、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074-02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维持生命体体征的有效血管通路。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造成的慢性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采用内瘘有时难以维持,而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对肢体血管条件差、多次行内瘘造成肢体血管耗竭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独特的优势[1]。由此,我院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9~82岁,平均(61.2±3.4)岁;原发病: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肾炎12例,梗阻性肾病3例。血液透析年龄1~82mo,平均(5.61±1.24)mo。置管原因:高龄、预期生命有限的尿毒症患者29例,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瘘管7例。 1.2 方法 选择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的CUFF(Permcath带涤纶套)长期双腔导管,应用体表标记透视位置,采用Seldinger技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于右颈内静脉置入导管,将留置导管按需要调整距离并插入皮下隧道。用体位标记长期留置导管出口位置,使导管的涤纶套距离出口1~2cm,并使导管的尖端位置位于右心房入口处。每次透析结束时,首先使用20~25ml生理盐水快速进行冲管,随后使用5000U/ml纯肝素封管,并更换肝素帽(血液穿刺针的封盖)[2]。本组病例均为每周进行2次血液透析或每周3次血透。 2.结果 2.1 血栓发生情况 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血流量为250~300ml/min。血液透析前发现有血凝块形成,即可诊断为导管血栓形成,本组有8例患者发生36例次,发生率为22.22%,经发现后均应用10000U/ml尿激酶封管溶栓,直至引血通畅。有2例患者在2年带管期间因血栓形成而多次进行溶栓,3次更换导管,现如今仍继续使用导管透析,其余病例留置导管通畅。 2.2 导管感染发生情况 本组病例中有5例发生导管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导管腔内感染16例次,发生率为13.89%,其中4例均在透析2~4h后出现发热、畏寒等菌血症症状,在非透析日体温均正常,局部未发现有脓性分泌物、红肿等感染症状,而另外1例先后发生导管感染3次,均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血培养,分离出细菌12株,其中溶血葡萄球菌1株,占8.33%,表皮葡萄球菌6株,占50.00%,人葡萄球菌2株,占16.67%,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25.00%。使用生理盐水和肝素混合液封管、万古霉素导管内静滴控制感染,继续采用导管通路透析,之后未再出现菌血症,导管相关性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导管留置1年后。 3.讨论 本研究根据1997年NKF-DOQI,考虑到右颈内静脉较两侧锁骨下静脉、左侧颈内静脉血栓形成、血流量不足、血管狭窄等并发症少,主张选择右颈内静脉。与内瘘相比,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透析充分性,但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可提供一个安全有效、能相对长期应用的无痛性血管通路。而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是导管留置的常见并发症,故正确使用和维护导管,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在导管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预防血栓形成。指导患者保持正确头位,避免发生导管弯曲,血流不畅;在临床治疗中,导管应专管专用,避免输血、输液及采血;若治疗过程中出现抽吸不畅,应充分考虑到导管内血栓的形成,根据KDOQI指南提出:于静脉端注入浓度为10000U/ml尿激酶1.6ml,于动脉端注入1.5ml,浸泡半小时后抽出血凝块,该方法可重复进行,尽量轻轻推注,避免血栓脱落[3]。②预防感染,本研究结果表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3.89%,且多发生在导管放置1年后。为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笔者认为,首先应注重强调导管的规范性操作因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液体渗出、红肿现象,消毒导管及周围皮肤并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一旦发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考虑到长期留置导管,在不拔除导管的情况,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血培养结果合理调整用药,可达到一定的效果[4]。 总的来说,维持性血液透析成为挽救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推荐采取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方法,其是安全有效的。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栓、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均可延长长期导管的使用寿命。近年来,随着血管条件差患者的增加,必将有更多的患者会得益于皮下隧道留置带涤纶套长期导管。 【参考文献】 [1] 田梅,刘永.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及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3):241-242. [2] 周雪飞.持续质量改进减少维持性血透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04(2):121-122. [3] 郑玉成.颈内静脉长期留置血透导管在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8(7):1600-1601. [4] 李永生,张霭玲,朱兴华等.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4):2016-2018.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 常规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 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 【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置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 12.对需要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 【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深静脉留置导管冲管

深静脉留置导管冲管操作流程 一、常见深静脉的置管类型: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二、1.碘伏2.棉棒 3.酒精棉球4.无菌手套1-2付 5.敷贴2个(一个可带孔)6.无菌纱布1 块7.肝素帽2个8. 5ml空针1个9. 0.9%生理盐水20ml 10.肝素50mg+ 0.9%生理盐水2ml 11.手消剂 12.医疗垃圾袋 三、冲管操作流程 1.工作人员洗手戴口罩,携用物推治疗车至床旁,嘱患者仰卧,暴露插管位置(2) 拆下包扎的敷料弃于医疗垃圾桶内(3)护士观察插管处有无红肿和渗出,渗出是 血性还是脓性,用碘伏棉棒消毒插管处,以插管处为中心,消毒范围不小于15cm,每根棉棒用一次,消毒管柄及缝线处,待干贴敷贴,将敷贴外包装形成一个无菌面,置于导管下面; 2.护士戴无菌手套,用酒精棉球消毒肝素帽,每根导管和夹子; 3.拆去肝素帽,再次用酒精棉球擦洗管腔端口,连接5ml注射器,打开夹子,缓慢回 抽2ml血液(实为上次封管液)夹闭。同样方法消毒另一条导管,并抽取2ml血液 关闭夹子,如果回抽不顺利,可慢慢旋转导管直至抽出,将带血液的针管弃于医疗 垃圾桶内。 4.将事先准备好的0.9%生理盐水20ml每个管腔内各10ml脉冲式冲管,使管腔中无 肉眼可见的血色,用事先备好的肝素NS每个管腔各1.5ml脉冲式正压封管,再次 用酒精棉球消毒导管端口,擦干净端口的血水,拧上肝素帽。 5.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用敷贴妥善固定于皮肤上。 6.整理用物,将医疗废物一并弃于医疗垃圾袋内,不可放于治疗盘中。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手套,如果手部有污染,注意手消毒,在换药的时间应与 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告知大小便时一定不要污染插管位置,一旦污染应当给予换 药,日常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对于当日插管或凝血功能有问题的病人,应注意观察 插管处的渗血情况,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应嘱患者家属防止病人自行拔管,以免引 起大出血(出血不疼不宜察觉)。 2.所用污染物品一定置于废物袋内,切忌放于治疗盘中。 3.冲管前一定要先回抽,每边至少2ml;肝素封管液每边不超过1.5ml,如果有凝血 障碍者,肝素浓度遵医嘱。

深静脉置管护理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一、置管前的护理 1、心理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前关知识的介绍,说明置管的目的,告知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讲解配合要领及留置时间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评估患者对该项治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积极配合置管并签署置管同意书。操作时一般不应由家属陪同患者。 2、患者的准备: 做好个人卫生处置,于置管前1日沐浴、更换病员服,修剪指甲剃胡须。协助作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胸透、出凝血时间等。 3、治疗室的准备:所有患者的置管操作最好在一专门治疗室内完成。穿刺前室内行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30min/次。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技术准入制度。 二、置管后的护理 1、安置患者: 置管后应将患者护送回病室,取仰卧位。观察穿刺局部出血情况,如发现患者局部渗血较多,可用冰袋加压冷敷3~5min,一般多可止血。 2、肝素帽使用: 每次输液前严格消毒肝素帽,再将头皮静脉针刺入,并用胶布将针柄与肝素帽固定。 何时更换:每7天一次;肝素帽可能发生损坏时;每次经肝素帽取过血时;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后。 操作步骤: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肝素帽的包装,用生理盐水预冲肝素帽;把原来的肝素帽去掉,消毒路厄氏接头的外面;连接新的肝素帽,牢固固定肝素帽和连接处。 3、局部皮肤的护理:每天观察局部皮肤及其他异常情况。敷料贴膜定时更换,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置管处用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由里向外消毒皮肤2遍,消毒范围要宽于敷料,直径大于7cm,再贴3M敷料贴膜。置管第二天更换3M敷料贴膜,以后为qod更换,做好更换记录。 有血液或渗液、敷贴脱落时及时更换。 4、拔管的护理: 导管的留置时间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决定,导管拔出时应从穿刺点部位;轻轻缓慢地拔出,用力要均匀,切忌暴力,防止损伤血管壁,拔管后立即压迫止血,用创口贴或无菌敷贴覆盖24h即可。 5、填写护理记录单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 规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 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 【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置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 12.对需要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 【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头颈部不能充分后仰者、颈部较大肿瘤者。 三、优点 1)颈部易于保护,不易感染,使用时间相对较长。 2)颈内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 3)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的机会少。 四、缺点 1 穿刺时对体位要求较高。 2 不够美观、影响头部活动。 3穿刺部位 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颈总动脉前外侧。 后路: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五、操作方法 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双腔留置导管全套、局麻药、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 2 、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 、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7、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8、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9 、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如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以用小尖刀或注射器针头斜面侧切小口。 10 、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11、分别回抽导管动静脉两端观察回血是否顺畅,再于两端分别注入肝素生理盐水3~5ml,冲净残血,肝素帽封管。 12 、用皮针与缝线将导管颈部的硅胶翼与皮肤缝合,固定导管,再以敷料覆盖包扎。 13、建议置管后行胸部X摄片,了解导管位置。 六.注意事项 1 、颈内静脉穿刺较股静脉穿刺并发症相对要多,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并签知情同意书。 2 、如患者曾行同侧静脉插管,可能会存在颈内静脉狭窄或移位,可行血管超声定位。 3、颈内静脉穿刺对体位要求较高,正确的体位是穿刺成功的前提;但心衰较重难以平卧的患者建议做股静脉置管。 4 、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大,如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但心衰患者静脉压较高,而低氧血症患者动脉血颜色较暗需要注意鉴别。 5 、当需要穿刺左侧颈内静脉时,因该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头臂静脉后形成一定角度,注意扩皮器进入不要太深,以免损伤血管。

静脉导管冲管方法

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方法: 一、静脉留置针 1、输注药物前应通过生理盐水确定留置针在静脉里,用5ml注射器抽吸3-5ml生理盐 水静脉推注,一边关注推注是否顺利,一边观察留置针上方并询问病人是否有疼痛感,若有,应考虑拔管后重新留置。 2、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一般3-5ml)正 压封管,边推注液体边退头皮针头,以冲干净残留在肝素帽内的药物,使封管液充满整个肝素帽。 3、若用生理盐水封管,应q8h封管一次,如留置针头见回血,应及时再次冲干净留置 针并封管。 二、深静脉导管(包括三腔静脉导管和PICC导管) 1、在输液前应通过回抽回血来确定导管在静脉里,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脉 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各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如遇到阻力或者回抽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如变换一下体位后再回抽,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2、输液完毕后均应按照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和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3、深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应使用10ml级以上注射器。冲管生理盐水5-20ml/次,封管 肝素盐水可用3-5ml(每ml含0-10u肝素钠,依据病人凝血功能情况定)。 4、三腔静脉导管及治疗期PICC至少每天回抽、冲管及封管一次,确定导管通畅;PICC 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周回抽、冲管及封管一次。若导管见回血,应及时重新冲管及封管。 三、注意事项 1、一定要手动脉冲方式冲管,不可依赖静脉重力静滴方式冲管。 2、无论是静脉留置针还是深静脉导管,在输注PN或脂肪乳、血制品或经导管取血后应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注管道,并用生理盐水注射器10-20ml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液体,若肝素帽内有血液或PN脂类残留时,应立即更换肝素帽。 3、有三向瓣膜的PICC管不能抽回血,避免血液残存、粘附在导管壁内,引起堵管及血 栓形成。直接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确认导管通畅后再输液。 参考文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

中心静脉置管及护理4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1) 深静脉置管病人(CVC、PICC)的维护和护理 (2)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常规 (6) 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运用及护理 (7)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8)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置管部位、时间、置管长度、是否通畅 2.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有无局部肿 胀 3.患者有无原因不明的发热 4.输入液体浓度、有无刺激性强液体 5.患者对置管的认识程度 二、护理措施 1.预防感染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7天,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后要戴无菌手套。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0%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导管不宜常规更换,如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应酌情更换。 (6)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更换导管。

(7)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8)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2.保持导管通畅 (1)为长期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注酸性、碱性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每次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通过导管进行抽血以免影响结果正确性和引起导管堵塞。 (2)静脉导管暂停输液时需封管,一般采用肝素盐水,其浓度至少为1 0∪/ml,每次用量为10 ml。 (3)注意不要扭曲导管,防止机械性堵塞。 (4)一旦发生堵管,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然后尽量往外吸出血栓,不可硬性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若抽吸无效,应拔除导管。 3.加强输液巡视对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输液的患者,要严格控 制好滴速,防止太快。确保衔接牢固可靠,输液完毕及时更换 液体,防止脱管或空气栓塞。 4.拔管如为颈内静脉穿刺,嘱能合作的患者屏气,轻缓地将导 管拔出,注意按压。拔管后24小时内用无菌敷料覆盖。 三、健康教育 1.告之穿刺部位不宜剧烈活动,以防管道扭曲、脱出。 2.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穿刺部位污染、受潮。 3. 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 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深静脉置管病人(CVC、PICC)的维护和护理 (一)插管的方式 中心静脉置管(CVC ) 颈外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如何保护及使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

如何保护及使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有三种:第一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它简 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医院和初学者,穿刺处两侧皮肤各缝一针固定导管,覆盖敷料即可进行透析,患者不能随意走动,下肢活动受限;第二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术,可留置数月,患者可随意走动,颈部活动受限,导管感染机会少,是临床留置导管技术的首选;第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一般采用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部位易固定、易清洁、不易感染、活动不受限制,在临床中常用它。 1 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注意事项 在血液透析过程的前后,保护固定好留置导管,这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要反复进行宣教。 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注意事项: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淋湿感染,局部一旦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以防感染扩散;②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防止留置导管滑脱,一旦滑脱,应立即压迫止血,及时就医;③ 血透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不宜另做他用,如果一定要用,使用后必须按血液透析后导管的处理要求封管,以防堵塞。 在临床实践中要护士观察及做到的有以下几点:①要认真观察导管国定是否牢靠,局部有无渗血、红、肿、有无分泌物,检查管路是否通 畅,血流量是否满意;②透析前应回抽导管的封管 肝素液及少量血液,注入纱布上检查是否有血凝块;③透析前如

回抽导管的封管肝素不畅时,要适当调整导管的位置,(调整导管位置前先消毒皮肤及切口处的导管,以防感染)再回抽。仍不畅时,应采用尿激酶溶栓法,使90%- 95%勺血栓得以溶解。具体方法:用25万单位尿激酶加生理盐水3?5ml分别注入留置导管的动静脉腔内,保留30min,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重复进行,溶栓过程也定期进行。一般间隔4?8w,如果溶栓无效,长期留置导管可更换新导管或另改其它血管路进行透析;④透析前要先抽静脉端封管肝素液及少许血液后,立即从静脉端导管注入首剂抗凝剂3?5min 后,再去回抽动脉端导管的封管肝素液及少许血液,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可使患者体内的血液达到一个肝素化的程度,在透析引血时会更顺利,透析过程顺畅;⑤透析过程中,嘱患者安静,避免移动置管侧的颈部或肢体,以免引起置管移位,引起血流不畅;⑥在透析结束前,深静脉穿刺导管局部要用无菌技术操作,更换敷料并固定好导管,如固定导管的缝线有脱落,要及时缝合再固定;⑦每次透析结束,要常规消毒置管的动、静脉端口,用生理盐水10?20ml 分别冲净静脉、动脉端管腔的血液。根据导管管腔的容量注入相应的肝素原液或其它抗凝剂(如:尿激酶)。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 ⑧至少为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局部换药2次/w ,并按每次 透析结束的方法重新注入抗凝剂封管,防止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或血栓形成。 只有医患密切配合,保护及使用好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保证透析时有一定的血流量,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没有明显的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并发症。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化疗的护理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化疗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化疗的经验。方法对189例需要化疗的患者进行 颈内静脉置管。在置管前、中、后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予以精心护理,有 效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结果 189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留置时间为4~93天, 留置导管阻塞24例,导管感染13例,血肿5例。结论颈内静脉建立化疗通路 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避免感染、栓塞、滑脱等并发症, 对于需反复化疗患者不失为一种理想方案。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化疗护理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需从静脉输入。我科使用颈内静脉导管给药,既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减少了痛苦,又提高了 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易被广大的患者所接受。现对在使用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予 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科从2007年7月共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89例,患者年龄 17~71岁,平均46岁;其中食管癌57例,贲门癌30例,肺癌39例,宫颈癌9例,乳腺癌41例,其他肿瘤13例。导管留置4~93天。 1.2 置管方法置管前做好相关检查,置管在无菌操作室进行。患者取肩高头 低仰卧位,头转向左侧,充分暴露右颈部。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及锁骨 构成的三角形定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左手触及颈内动脉搏 动后,向内推颈内动脉,穿刺针对着同侧乳头方向与皮肤呈45度角向后稍向外 方缓慢进针,边进针边抽回血。刺入静脉后见回血,血液呈暗红色,固定穿刺针,引入导丝,退出穿刺针,接入导管,抽出钢丝,导管留置11-13厘米。见回血通 畅时注入肝素生理盐水,用肝素帽封闭管口。缝针固定留置导管,覆盖无菌纱布。10天后可拆除缝线。 2 结果 189例颈静脉置管中,发生导管脱落17例,导管堵塞24例,局部感染13例,穿刺点渗血、血肿5例。血栓形成2例,局部疼痛11例,误穿颈动脉2例。穿 刺失败17例。留置时间为4~93天。首次穿刺成功172例,17例穿刺失败后改 换为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置管术成功,一次成功率为91%。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明,置管的目的和优点,操作 过程,安全性,成功例子,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合作。预先沐浴, 清洁皮肤。 3.2 置管中的护理置管在无菌操作室进行,严格按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流程进行,准确选定穿刺点,争取一针成功,避免误穿动脉,减少穿刺失误给病人带来 的痛苦。 3.3 置管后的护理置管顺利完成,注入肝素生理盐水,用肝素帽封闭管口, 夹闭管道,此时颈内静脉内的压力是负压,应注意不要将夹子打开,防止空气进 入体内。缝针固定留置导管,覆盖无菌纱布后再覆盖3M透明敷贴以加强固定。 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10天后可拆除缝线。 3.4 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 3.4.1 导管脱落每天输液前后认真检查置管处缝线是否牢靠,妥善固定。同 时加强对病人的宣教工作,强调保护导管的重要性。如导管有少部分脱出,严禁

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08T09:34:19.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2期供稿作者:潘丽娜谢瑾棣张晓柯[导读]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生命线,而有效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的保证。 潘丽娜谢瑾棣张晓柯 (河南省漯河医专二附院血液净化室 4623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18-02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生命线,而有效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的保证,而颈内静脉永久性双腔导管置管术的广泛应用,解决了那些血管条件差、不适宜内瘘手术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为其提供了血流通畅、使用便利、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患者颈部可自由活动、顺应性好的血管通路。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感染、堵塞、血流不充足等并发症。我们通过护理,显著降低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具 体方法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长期留置导管患者19,男性10人,女性9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6人,多囊肾患者2人,高血压肾病5人,直肠癌并发症患者1人,血管条件差1人,肾小球肾病4人。 2、预防感染 2.1.1 置管早期,置管后一个月,涤纶套还未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时,导管出口处有缝合线固定,局部皮肤易发生红肿,有分泌物等感染现象。护士操作时需要观察涤纶套位置及导管口以上的情况,有无渗血及炎症反应,在每次换药时用0.5%的碘伏纱布覆盖,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局部伤口感染。 2.1.2透析时,严格无菌操作,按常规消毒双腔导管的动静脉端口,不能让端口暴露于空气中,上下机操作时,时刻用消毒纱布和治疗巾覆盖。透析结束后,消毒动静脉端口后用一次性肝素帽封管,用无菌纱布及治疗巾包裹并固定于胸壁上。 2.1.3透析间期,教育病人自我护理,应注意保持自身的清洁卫生,洗头洗澡时要防止打湿导管出口处敷料,注意导管出口敷料固定干燥无污染,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更换,给患者备无菌的敷料,胶布,并教会患者和家属更换方法,包扎时防止胶布直接粘贴在导管上。 2.1.4教育患者配合医生纠正贫血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2.2预防堵塞 每次透析前,先抽出保留在管内的肝素钠和少许残余血液及血凝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肝素量,开始血液透析。无肝素透析时,应每小时用生理盐水200ml冲洗管路及透析器,保持血管通畅。有凝血倾向者,肝素可加量,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高凝状态的患者需日常口服抗凝剂(肠溶阿斯匹林、华法林等)。血流不畅或有血栓形成时可进行溶栓:用10万u尿激酶加生理盐水2ml、肝素钠12500u稀释,分别注入动静脉导管,每个导管注入2ml,保留30分钟后,回抽出溶解的纤维蛋白或凝血块,可重复此操作直至导管通畅,透析结束后可再用此方法封管。本组患者通过加强护理后感染率、堵塞率明显降低,透析时血流充足。 3、讨论 3.1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永久性血管通路较好的方法,手术简单,痛苦小,易被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所接受。对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血管条件差,颈内静脉长期双腔导管的留置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方法,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是目前主要的长期血管通路,只要正确地使用和良好的护理,是可以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期使用的。 3.2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和规范的护理可降低感染率,导管堵塞率,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 4、总结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要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涤纶套及导管出口处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延长静脉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叶朝阳.带涤纶套中央静脉留置导管的选择应用与并发症的防治.中国血液净化,2007,767:(365-368) [2]张赤兵,百玲,杨爱军.血液透析中永久性双腔导管并发症的防护措施.中国血液净化,2006,5:55(288) [3]朱菊平,常辉,才春华.72例中心静脉置管及并发症防治体会.中国血液净化,2006,12,5:12(865-8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