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片段练习一:比喻论证

议论文片段练习一:比喻论证
议论文片段练习一:比喻论证

议论文片段练习一:比喻论证

【概念诠释】

比喻论证分为比喻描绘和比喻说理两种形式。比喻描绘是指选取恰当的事物,用比喻的修辞格,对所论证的概念、观点进行描绘,使论证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增加文采。比喻说理就是借其他人、事、物中蕴含的道理来论证自己要宣扬的某种思想观点,通俗讲叫借喻说理。一种是喻、议分开(先喻后议或先议后喻),一种是边喻边议,喻议交融。

【方法引领】

运用比喻论证的操作过程

⑴确定自己要传扬的一个思想观点;

⑵为自己的思想观点找一个或多个义理相应的借体(喻体);

⑶文字操作三字经

A、摆。或先摆出借体,

B、联。联,就是把本体与借体联系在一起。

C、析。析,就是紧扣观点,剖析本体与借体中的义理。

例子:

按锁配钥匙,锁銹先膏油。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锁,后配钥匙。对很落后、很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

“按锁配钥匙,锁銹先膏油”一句,是摆,先摆出“借体”;“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

锁,后配钥匙”,是联,把“思想问题”与“锁”紧紧联在一起;以下文字是析,“对很落后、很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一句是正面剖析,“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一句是反面剖析。

【片段赏析】

1、比喻描绘型

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肆虐时苍鹰不停歇的翅膀。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扁舟,可以惊动一片海洋。

2、喻议分开型

(1) 先喻后议:

千里之途,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一步之行,便无千里之功;万丈高楼,是一砖一砖垒起来的,没有一砖之垒,就无万丈之效(摆借体)。把教育比做大厦(联),是先有基础,后有上层。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这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国家教育大厦的基础部分……(析)

(2)

先议后喻

逆境能压倒弱者,也能造就强者。在逆境中同困难搏击,能磨练意志,强化毅力,提高才智,培养崇高品德(摆观点)。青松之所以能在风暴的袭击下傲然挺立,是因为它是在与风暴和雷霆的搏击中生长起来的;温室里的花朵之所以一遇风霜就枝零花落,是因为它们从

未经受过风霜雨雪的考验(联)。锋从磨砺出,逆境造强者。不磨不利,不炼不纯,不锤不坚.(析)

3、喻议交融型

学习(本体)如爬山(借体).你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因为山太高须仰视而不敢前进,这是懦夫;当你爬到半山腰时,不要因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前,甚至萌发退意,这是弱者;当你攀上山顶,俯察万物之小时,你该高歌,因为你胜利了,但你还须抬头看看,有一座更高的山横在你面前,它在召唤你:"勇士,前进吧,学无止境!"于是你又抬起了脚??????

【补充链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例:藤借助树站起,提升自己的高度

2、学习需要积累

例:(1)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3、人因环境不同而改变性质

例:(1)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淮橘为枳

4、事物之间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例:唇亡齿寒

5、学习需要反思

例:人吃食物需要消化,不能囫囵吞枣

6、有压力才有动力

例:(1)自来水先施以压力才能送上高楼

(2)弹簧因力压下去才会弹起

【练习平台】

从补充链接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个片段,200字

作文学案

延伸阅读01

------比喻论证铸华章

一、比喻描绘

1、以意象“月”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劈开红尘千重浪,一帘清辉秀长空。一掊清辉公平的包揽了万千什物。她是冷香绝伦的女子,向世俗污浊猛力的一击。她又如贤淑的圣母,对绝望的灵魂送上生命的甘露。她是李白的诗中之剑,紫光射盛唐。是长安的桃花,妖娆万千。她亦是陶潜的菊,在东晋的午夜燃红半边天。是满目苍凉中的一抹新绿,是百花荟翠的一枝梅,是神采飞扬的骏马,是失意者的古筝,是豪放者的大江婉约者的清溪,清廉者的精神,是清泉,是凄诗……

2、任选一历史(文学)人物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片段。

是萧萧凉风中那株孤立的青竹吗?是清崖上那壶清冽的美酒吗?还是惨淡夕阳下那片流浪在天边的白云?稽康呵,为何你活的潇洒淡泊却给后人一壶沉重的浊酒,一杯不羁的孤傲?

―― 祝令瑞《心清何惧红尘浊》

3、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 也应明白, 一枝独放不是春天, 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 也应明白, 一株独秀不算英雄, 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 也应明白, 一船独行不算风景, 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你我共辉煌》

二、比喻说理

1、先喻后议

(1)中心:赞奉献精神

我们知道,人们赞美春蚕,因为它吃的是叶,吐出的是丝,终身闪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人们赞美老牛,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的甚多,终身劳而不辍,死而后已。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把无穷的光和热无私奉献给了万世万物。人们歌唱母亲、老师,怀念雷锋、焦裕禄,把解放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都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和快乐的人生。

(2)中心:说“谦虚”

你见过山谷吧,它的周围是高高的群峰,而怀抱中却无比的深沉空阔,因而才容纳了高山溪流的大小流水,沉积下肥厚的沙石泥土,孕育出森森万木,茫茫菽麦,花香鸟语,大自然的万千气象尽在其中,这就是虚谷的妙处。

“满招损,谦受益”。人也应该虚怀若谷。人有谦虚的品质,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激起强烈的上进心,去取长补短,永不停息地追求进步,永不满足地探求知识,古今中外众多杰出人物,哪一个不具有谦虚的美德呢?

(3)中心:枝繁叶茂赖根深

我们知道:一棵树,根只有深深扎入泥土,树才能巍然挺立,风吹不倒,雪压不垮,酷旱不死;根,只有发达广布,树才能有充分的水分、养料,发展到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所以深根广布,正是参天大树的挺立这本,生命之源。因此,我想到了打好基础于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基础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进取的动力,是事业的基石,是通往理想的阶梯,是未来成功的前提条件。

2、

先议后喻

中心:谈自由

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词中就生动的诠释了自由的相对性。鹰在天空翱翔,鱼在水里畅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如果反过来,把鹰置于水中,把鱼放在天空,那么,它们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生存都不可能。它们的自由都受着空间环境的制约呀。风筝只能在长线的牵制下,才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长线对它的制约,并一味把长线扯断,那么挣断线的风筝,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自由,反而要一头栽进泥潭,再也不能飞了。大至一颗颗行星,一旦脱离了它们的必须遵循的运行轨道,将很快变成一颗流星,在与其它星体碰撞及大气的摩擦中化为乌有。任何事物的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便是大自然的法则。

人类也是如此。社会愈向前发展,生产水平愈高。技术愈进步,人们的自由就愈大愈多。但同时,管理也愈科学,纪律法规也愈多愈严。没有路的时候,人们可以到处走,但走起来却很费劲。修路架桥,驶车乘马,走起来自由多了,但跟着就出现了维护交通安全的法则。“红灯停,绿灯行”,“车马行人一律靠右边行走”,否则就予以处罚。有了航海的船舶,人们在海上就自由多了。但航海必须沿着一定的航线行驶,否则就要触礁沉船,葬身海底。同样,火车只有分寸不离地沿着铁轨运行,才有呼啸奔驰的自由。

由此可见,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唯有增强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习惯,尊重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你才能拥有最大的自由。

3、喻议交融型

中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存在。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广大的人民群众、工人、农民、战士……也许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更没有记下他们的功勋,但他们贡献了全部的光和热。正如无数无名的小星才聚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他们,夜空将是何等暗淡。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存在那种个人力量太小的思想,而不愿奉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