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强调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其中部分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生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背景、原因入手,探讨预防和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3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突出。扶助贫困大学生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当前普通高校中的贫困生比例占学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8%~15%。贫困生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得贫困生当中的思想问题也日趋复杂化,由此引起的违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马加爵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是深刻的反思。所以在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迷茫,加强励志教育,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健全的人格。

一、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贫困大学生的内心太敏感,有极强的自尊心

高校贫困大学生基本都来自农村,进入大学后看到身边经济条件

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案例

由一名贫困生旷课兼职引发的思考 xxxx 一、案例背景 A同学是我院12级会计某班的一名女生,自幼父母离异,由于其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母亲一直在外打工,该生从小到大由其奶奶抚养,家庭教育基本缺失。该生考入大学后,家庭已经无力供其大学期间的费用,故该生在大学期间的一切费用都需要自己筹措。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筹齐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可谓非常困难,故该生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打工兼职赚取生活费学杂费,导致无心学习,有时甚至于整天旷课去兼职上班。 了解到该生情况,作为辅导员,我首先尽我能力给她帮助。虽然有过旷课行为,但是通过向学院和系部特殊申请,通过各类奖助学金措施对她进行帮助,给该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通过积极协助其办理了大学生助学贷款解决了该生的学费筹集问题。按照常理推断,该生的经济问题算是得到了解决,那么应该安心学习了。但是等到大二开学一段时间后,该生开始又经常性的迟到旷课,甚至有时会出现整天要求请假不来上课的现象,询问其去向,总是借口为了赚钱兼职上两个班次。 二、解决方法 针对学生A同学的情况,我与其进行了几次深入的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到该同学目前确实处于父母双方都基本不管状态,也核实了目前所在在外打工的单位其上班的情况基本属实。但是通过与该生的交流,我发现该生存在着一

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她认为打工兼职可以让自己认识到很多社会上的人,而这些社会人让她看到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根本甚至很少会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再加上自己所学的专业学习只是理论只是的学习,在社会要找到对口的会计工作很困难。对于期末考试,即使平时不上课,只要考前突击一下,也照样能过关。与其花费这么多时间在学校里浪费,倒不如多到社会上学点东西。 通过沟通交流,我首先肯定了她的自强自立,有孝心,能主动为家庭分忧的思想。进入社会锻炼,提升自身素质的想法的正确性,对她早意识到一些社会问题表示赞同。但是我同时也告诉她“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是错误的。读书获取知识仍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在社会上是很难获取成功的。拿该同学自身的经济观点帮助分析其旷课打工的经济得失,目前在外打工靠的是体力劳动赚钱,每月能够赚到的收入也不足2000元,而且在职业前途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发展空间,而等到自己安心读完读大学后靠脑力劳动赚钱,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同时拿社会上成功创业的案例给该生分析其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创业成功是基本没有可能的。让该生认识到学校学习的必要性,不要顾此失彼。 由于该生经常外出打工,一个女生安全问题比较令人担忧,于是我就经常给她发个短信询问她的情况,提醒她注意安全,要按时返校,以一个朋友、亲人的角度去关心她,同时我还经常与她母亲打电话沟通联系,要她母亲在工作之余多打打电话了解其女儿的情况,对她多加关心。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给她的温暖。在班级有各类活动的时候,也打电话要求A同学一定要参加,让她参与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间来,体会班集体的温暖。

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措施-教育文档

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措施 一、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1.厌学问题。厌学症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消极的情绪体验,自我认识有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作用。探讨中学生厌学症的形成原因,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是现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上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角色地位的误认,使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来了。因此为求心理平衡,他们有意识、无意识地厌恶或逃避学习。[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应该把这种现象适宜的守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或是流传在知己的口中。当心理有了无形的寄托后再努力的完美自己,使自己会更自信,更光彩耀人,当然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最健康的心理。 3.自卑心理。大多数学生在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比较时,常

常觉得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往往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笨”,智力水平低,基础差,因此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4.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早恋虽会给一些人留下美丽的回忆,可也会逝去不少美好的青春时光,到最后得不偿失,痛苦不堪,也不是不会发生。 二、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诊疗对策 1.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应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正确处理问题。教师还要经常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增强情绪调控与自律、自理能力,从而使学生摆脱厌恶学习和逃避学习的心理。首先要唤醒学生自我向上意识;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还要为学生创设表现、发挥特长的舞台。 2.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度控制纯粹的私人欲望和非理性冲动,有集体观念;能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冲突,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干预措施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干预措施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同时,社会的竞争压力也不断的提高,人们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的加大,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不断的增多,使得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学校想要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及时的关注大学生的问题,防止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当前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给予正确的和科学的疏导,保障大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 标签: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干预;措施;研究分析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大学生避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及时的进行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可能会造成大学生的一些威胁,比如说,自杀、轻生、抑郁等等现象,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时时的关注,找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是什么,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使得大学生更加热爱学校的生活,更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当及时的予以帮助,因为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大,及早的干预和矫正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最初的时候得到纠正,避免进一步的发展为性格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我们日常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所以往往比较“胆小”、“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叛逆是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当别人比自己强,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自傲心理这种同学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以为只有自己行。焦虑心理对学习过分担扰,表现为上课不能十分专注,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时尤为明显。 3.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环境因素和内在因素。任何一方面的因素,都可能使小学生造成心理问题,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甚至自然环境等都属于外在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 3.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学生性格形成的第一条件。家庭的氛围、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生活环境、父母的感情、个性、价值取向、心理品德、生活习

浅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不足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45041078.html, 浅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不足与对策 作者:邓璨 来源:《商情》2016年第18期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基地,其教育质量决定着人才的质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纷纷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生活,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正面的表达情感,解决他们的负面情绪和烦恼,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们面临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对未来如何正确引导开展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晒”文化网络思政教育问题引导 1、大学生网络“晒”文化的形成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最新的资讯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媒介迅速传播,网民关注网络的热情也十分高涨,特别是对于网上的热点话题和事件,通过网民的评论和转发,其影响范围便会得到扩大。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网络获取必要资讯的同时,也愿意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晒”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这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晒”的文化,其中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负面消极的一面。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晒”出正能量显得十分的重要。 2、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对网络思政教育的全面认识。不少高校的思政工作者都认为网络思政教育不实际,他们更偏重于现实中思政教育面对面交流的模式。但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离开网络再来谈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非常片面的。所以,针对现在95 后的大学生,必须要努力的学习与网络相关的知识,正确把握网络思政教育的真正内涵,学会正确运用网络手段进行思政教育,主动与大学生接触,从线上线下两方面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仔细观察他们的网络行为,认真分析其背后的思想动态与原因,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探索网络思政教育的方法。 其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类网络平台的普及,使得大学生能更加便捷的接触网络,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和行为都深深受到网络资源和舆论的影响,这就使得思政教育者不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在面对大学生对于网络资讯错误认知或网络行为有失规范的情况,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往往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采取传统的批评教育、说服说教的方式开展工作,这样的工作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大多数都是针对紧急事件采取的应急之举,没有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其教育往往不太理想。

【精品】心理健康及其疏导方法

心理疾病的概念及疏导方法 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 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 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 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而且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以前 都没有注意到,或已经合理化(不认为是心理疾病)。随着时代变化新发现的心理疾 病也不少。 一、心理疾病的类型 (一)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 考试综合症、严格管束引发的反抗性焦虑症、恐怖症、学习逃避症、癔病、强迫 性神经症、师生恋(单相思)、恋爱挫折综合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网络综合 症等 (二)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工作适应疾病:过度成就压力、物质金钱关系不当(如致富后的空虚症、吝啬癖 等)。 职业性心理疾病:教师的精神障碍、单调作业产生的心理障碍、噪音和心理疾病、夜班和心理问题、高温作业的神经心理影响。 二、心理疾病的表现形式 (一)心理疾病包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1、心理问题: 发生在正常人身上,不可能延续很长时间,没有对正常生活造成多少影响的心理紊乱叫心理 问题。如:婚姻家庭、人际关系、考试焦虑、升学就业问题等,它是心理咨询所要解决的主 要对象。 2、心理障碍: 初始受到的刺激比较强烈,内容已经泛化,延续时间较长,行为出现异常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生活的心理紊乱叫心理障碍,除了接受心理咨询以外还需作心理治疗。 (二)心理疾病主要包括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1、神经症: 本身存在着脑组织病变或人格缺陷,加之受到精神刺激后起病,病程时间很长,内容已经充分泛化,有痛苦体验,不能享受生活,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心理疾病叫神经症。神经症包括 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等。除了接受心理治疗以外,还需服用精神类药物。 2、精神分裂症: 精神紊乱,情感冷漠,无自知力,常伴随着妄想,并有幻听、幻视的一种精神疾病。 三、心理疾病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 1、先天脑组织及机能存在缺陷: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给各辅导员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业、情感、自我认知、就业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而我校大学生又普遍存在对自身认识不足、自律性差等问题,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存在更多的困惑和不稳定的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身成长与未来发展。 辅导员是工作在我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于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结合我校大学生的一些情况,介绍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们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加以干预。 其中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环境适应问题。 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很多学生从小没有离开过家,第一次远离家乡,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而且有部分学生在家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下远离家人独立生活,在独立自理方面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显得孤僻、自卑,情绪比较低落、抑郁、焦虑、恐惧等,也会伴有身体上的不适,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初期表现为对周围的事情和环境显的比较烦恼,社会行为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不与人说话等)。 2、学习问题。 大学的教育方法与以往中学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上大学之前目标比较明确——高考,进入大学后,虽然我们学校是企业化管理,但对于学习的要求并不像高中一样,但由于大部分学生自律性不足,本身学习的兴趣不浓烈,进入校园后觉得没有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与幻想中的大学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落差。有些学生适应不了这种方式,会产生迷茫感。我校学生目前学习上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主要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听讲、睡觉玩手机、抄袭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现象。且多抱怨,认识不到自身的问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政治教导员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政治教导员 时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治安日趋复杂,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作为治安管理和刑事执法的主力军--公安机关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如何带好这支队伍,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公安机关各基层所(队、室)的行政一把手责无旁贷。那么政治教导员又如何正确履行职责才能使全部工作相得益彰,发挥最佳效益呢?这是每位政治教导员需要深思的一个课题。 关于政治教导员的概念,词典上是这样写的:“是军人、武警、公安、民兵、联防等队伍中设置的一级首长,在解放军营级部队设营长与教导员,他们是同一机构里不同分工的同级首长,主要职责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等。在公安机关内部设有所(队、室)教导员,主要职责是:协助所(队、室)长抓好全面工作,主抓队伍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保障民警正当的福利待遇,协助调查民警违法违纪问题,承办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其它工作等。 目前,公安机关所队室教导员大部分能明确职责,找准切入点,既能做好政治思想本职工作,又能协助所(队、室)长抓好业务工作,成绩斐然。但也有少数教导员不能正视自己的职位,以“闲职”、“退休”自居,思想消极,工作怠慢,工作中要么越位,要么缺位、错位,甚至搞“内讧”,闹不团结,给单位整体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担当教导员这个角色,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教导员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促团结。正确处理与所(队室)长的关系,做到“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配合不推诿”,坚持“谋事不谋权,直言不妄言,尽职不卸责,正气不俗气”,形成优势互补,合力推进各项工作,共同带出一支素质优良的队伍。我局清溪派出所队伍建设上水平,工作业绩上台阶,各项

考评排前位,除了全所民警的共同努力外,关键是所长、教导员外强内柔的“天仙配”,所长谭本良抓业务工作全力以赴,教导员龙清生抓管理刚柔相济。 第二,教导员要身体力行,立足全局当表率。教导员作为政工干部,要善于“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形象。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五性”和“五先”,“五性”即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服务大局的自觉性,组织工作的原则性,改革创新的敏锐性,抵制歪风的刚强性;“五先”即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提倡的自己先提倡,要求别人管理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先不做,使自己的言行给民警以正面影响,从而增强个人感召力,赢得民警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要甘当“替补队员”,目前全县可用警力普遍不足,特别是碰上民警出差、学习、培训、请假等情况警力更加紧张。教导员应及时到一线坚守值班或接替岗位,让离开岗位的同志走得放心,做到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就有教导员的关爱。这方面我局刑侦大队曹新彩教导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刑侦工作很辛苦,出差、外派是家常便饭,无论是谁出差外派,丢下来的一揽子事,留守的他总是以“替补队员”的身份出现,不讲价钱,不图名利。 第三,教导员要求真务实,狠抓主业促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抽象,做起来务虚,看起来空洞,听起来乏味,这是当前政工干部很棘手而又头痛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政工干部特别是教导员们一定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民警日常值班备勤和执法工作之中。要坚持“六必谈,四必访”的工作措施,把准民警的思想脉搏,深入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民警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方法,做到因事制宜,因人施策,从正面引导、激励。这方面,我局政委李国文同志对后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已逐渐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式教育向网络多媒体教育进行转变,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网站栏目设计比较单一、内容不丰富、交互性和服务性不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文章提出了加强思政教育网经费投入、创新思政教育网管理模式、优化思政教育网宣传内容、丰富思政教育网布局架构、规范思政教育网规章制度等措施,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对策研究,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凝聚力。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宣传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2012年联合印发了《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文件,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中强调一级、二级评价体系。主要从是否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是否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是否有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是否有校园网站登记和备案制度四个层面对网络思政教育进行考核。高校为了拓展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已逐步开始尝试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式教育向网络多媒体式教育进行转变,利用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服务性和互动性五位一体的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①。 一、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思维吸引、行为感染和精神凝聚的集中映射,是将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由以往教师灌输为主的封闭式单向学习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开放式互动学习的集中转变,是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宣传面广、影响力大、吸引力强、渗透性好等网络宣传优势的集中体现②。为了进一步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研究,我们以辽宁科技大学“学工在线”的思政教育网站为例,分别从网站内容、栏目设置、内容时效性、内容服务性、网络互动性、网络吸引力、网站更新频率等方面进行调研,探析辽宁科技大学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现状,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对策研究,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凝聚力。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访问学校思政教育网的习惯。在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却很难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思政教育网站还存在思想误区,认为思政教育网站仅是发布通知、电子公告和电子文件的网站,与自身关系不大。另外,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反映,大学生上网对所浏览网站的整体设计、颜色布局、栏目设置等形式建设较为看重,但学校网络却没有及时更新满足学生的需要。“学工在线”思政教育网存在上述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比如在网站管理和网页更新方面,由于该网站是以学校团委、学工部、宣传部等行政部门为依托开展工作,而相关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网站代码编写、栏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新兵管理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新兵管理工作 新兵刚到部队,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要针对新兵训练中的心理特点,必须做好训练中政治工作,必须将训练中政治工作与计划安排的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其练兵热情。增强新兵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部队管理者在掌握新兵思想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阶段的管理教育工作,使新兵顺利地度过适应期。 关键词:新兵管理;适应期;有效性;针对性 新兵来到部队都怀着个人的美好愿望,部队管理者要采取多种方法对他们进行当兵尽义务教育,讲清武警部队性质宗旨,使他们认清使命,牢记职责,安心服役。新入伍士兵大都具有入伍动机多样,当兵尽义务思想弱化,心理调适较复杂,吃苦精神普遍不强,精神追求格调不够高,法纪观念相对较为淡薄,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等思想问题。管理者要扎实有效地做好新兵的管理工作,加强新兵思想教育,打牢新兵思想基础。为了增强新兵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部队管理者在掌握新兵思想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阶段的管理教育工作,使新兵顺利地度过适应期。 一、加强思想引导,帮助新兵走出认识片面的误区 新训干部骨干要有针对性地搞好思想摸底,研究解决办法,根据新兵不同的思想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稳定工作。一方面要搞好端正入伍动机教育,着重向新战士讲清部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每个战士的志愿和要求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部队需要;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都是同样光荣的;只要善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上踏实工作,努力进取,就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新战士。二是充分发挥士兵的主体作用,做到着眼士兵需要,集中士兵智慧,发动士兵登台,启发士兵思考,真正使士兵融入到教育中去。三是要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重视集中的专题教育,更要重视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两者紧密结合,相互衔接、渗透、贯穿到各项工作任务之中。 二、针对新兵入伍前经历复杂、思想观念开放的特点,切实搞好言行规范和行为引导 入伍前经过商、打过工的多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多,有驾驶、修理、电脑操作、烹饪等一技之长的多。但由于他们社会阅历较浅辨别是非能力弱;一些庸俗观念和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对他们也有一定影响,有不少新兵希望通过“感情投资” 达到个人目的。有的一到部队就打听老乡寻找关系,有的向班长请教实现个人愿望的捷径。这不仅反映出新兵思想行为的变化,也给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新训干部和骨干要实实在在让新战士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留好第一直观印象,搞好与新战士第一次谈心,为准确把握“新战士”的思想脉搏,抓住新战士刚入伍心理不设防的特点,组织新训干部、骨干及时谈好心、鼓好劲,建立详细的新兵档案,定期对人员进行全面的思想分析,摸清新战士的思想。对新兵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进行梳理、研讨,明确责任人,确实做到及时发现,妥善解决,消除新战士的后顾之忧。 三、针对新兵吃苦性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特点,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部分新兵有的在家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吃苦精神、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因为缺乏关爱性格孤僻内向,集体观念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体退学人数的×××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小张自言从小属于“被管大的一代”,上中学时,爸爸妈妈什么都不让她干,早上来不及吃饭,妈妈就把早餐送到学校去。到北京上大学后她慌神了,每天不知道该干什么,还觉得时间不够用,整日浑浑噩噩,学习成绩下降,成了班上的“第三梯队”。她开始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成了心理障碍队伍中的一员。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如某高校一名数学系新生在中学是老师宠爱、同学羡慕的数学尖子,升入大学后不久,在一次新生摸底考试中未能及格,自信心顿然坍塌,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跳楼身亡。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所在。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员工思想变化规律、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随着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改革较之其他领域的改革涉及的面更广,难度更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方式和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价值取向给员工意识形态带来冲击 目前,在岗的员工多数参加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多年,总体上是充满“正能量”,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少数干部职工中仍然有所存在,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蔓延。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非法宗教意识等,在极少数干部职工中也有所表现,且伺机与我们争夺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

(二)新媒介给员工接受信息方面带来的挑战 员工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新变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媒体的增多,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信息量空前增大,干部职工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同时,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也趁机扩大了传播范围,导致当前企业领导和政工干部很难适应当前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工作往往难以推动,效果也不十分理想。 (三)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给员工工作带来的压力 目前,随着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推行公平竞争、竞争上岗。但由于种种原因,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的矛盾和困难依然突出。在职干部职工,特别是中老年职工,有的感到前途已定,对待改革的态度非常复杂,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对政治不热心或热情下降,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阻力,给各种消极甚至反动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在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下,企业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当注重从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实”字上下功夫 受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

(完整版)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生作为国民未来的希望,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点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要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和内化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也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先成人再成才,这将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共同基础。为此,在小学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小学生之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化素质教学,当我们教学的对象是8-14岁的少年儿童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水平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小学生一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擅长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周围的事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常都很高,但是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往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差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的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些心理问题。下面我就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分析,针对不同的小学 1、消极放纵

后进生往往在成绩生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2、内向自卑 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 3紧张焦虑 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学习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 4、抑郁孤独 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他们不喜欢同别人交往,朋友很少,对人比较冷漠,平时寡言少语,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不合群,基本属于孤独型。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课堂问答,有时甚至还产生躲避心理。存在这种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到一定程度后,学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2020050410421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 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 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 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 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 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 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 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 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 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 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 现症状 第七种问题是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于大部 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 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 平衡和适应。 二、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 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 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青年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托于青年一代,未来世界的竞争其实就是青年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思想政治教育担负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重任,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面向本专科生均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且安排了大量的学时,内容也相当丰富、全面。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不断探索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培养大批合格的祖国建设人才做出了有益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极大挑战,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不能不引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由闭塞走向开放,经济由迟滞走向蒸蒸日上,文化由沉闷走向繁盛,生活方式由单调走向多样,与此同时,新观念悄然而生,新事物不断涌现,社会生活出现贫富距离拉大、道德滑坡、社会矛盾突出等现象,这一切,不断折射到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上,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挑战。 1.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动摇 开放的中国拥抱世界,随着国门洞开,各种思潮不断袭来,各种文化在神州大地上相互交流、交融、碰撞。多元文化为青年学生带来更为开阔的视野,但多元文化也必然带来多样的价值观

念。青年学生的思维尚显稚嫩,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并不明确,对世事万物的理解还很不充分,面对由多元文化带来的内容各异、表现纷繁的多样性选择,他们时常难以把握,难以做出正确选择。同时,在西方“淡薄意识形态”思潮影响下,他们的信仰发生动摇,对未来充满迷茫,内心备受煎熬。 2.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革命化飞跃,使新媒体时代向我们扑面而来。当代大学生已普遍使用和接触手机博客、微信、QQ群、虚拟社区、人人网等,这些新型媒体工具在为青年学生提供即时的新闻资讯、便捷的通信联络手段的同时,也将各类或优或劣、混淆杂乱的东西带入校园学子的视野。大学生们的交流日益社会化,社会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在学生们的思想上得到即时反应。学生的控制力较弱,明辨是非能力有限,很容易接受负面影响。 3.学生思想道德出现滑坡 过去30多年,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并没有跟上,社会道德出现滑坡,校园早已不是一块净土,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也深受社会影响。不少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淡化,其行为功利色彩浓厚;一些学生不讲诚信,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一些学生不尚俭朴,消费过度,甚至以奢侈为荣;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传播不负责、不健康的内容,甚至涉嫌网络欺诈,不以为是反觉自鸣得意;有的学生效仿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热衷于搞小圈子,拉关系、走后门,对圈内人不讲原则,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实践证明,抓安全生产,领导重视不重视,大不一样;责任落实不落实,大不一样;基础扎实不扎实,大不一样;措施到位不到位,大不一样。但最根本的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时时刻刻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转变作风,严字当头,深入实际,认真调研,找准问题,落实措施,努力把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责任落实要到位。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负有全面的监管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注意发现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亲自抓、负总责,对于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玩忽职守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加大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力度,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县、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统一协调指挥全县及本乡镇的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逐一分解到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并监督层层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协调,大胆执法、敢于碰硬,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需要强调的是,既然政府对当地的安全生产负有全面的监管责任,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就要统一安排部署本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坚决服从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调配,步调一致地做好工作。 三是监督检查要到位。能抓安全生产、抓得好安全生产才是真本事,才是硬功夫。但是抓安全生产又是难事、苦差事,必须严肃认真。各乡镇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负起责任,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做到四个转变: 1、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切实做到依法规范、依法监管,发现问题依法处理,依法追究。 2、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管住源头,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 3、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向落实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集中专项整治还不能少,集中专项整治要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

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摘要:网络对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对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腐蚀,对高校思政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从三个方面重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抢占网上教育阵地、优化校园网络的建设和调控、打造顺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网络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 1.1.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据统计,网上语言的使用比例分别是:英语95%,法语5%,其他5%。〔1〕在当前国际互联网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我国仅占0.1%和0.05%。〔2〕互联网中的信息流动跨越了文化交流中的隔阂和差异,这在网上必然形成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必然在网上占据统领地位。高等院校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点。大学生在网上不自觉地处于这种“和平演变”的渗透之中,这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等方面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1.2对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腐蚀 广播、报纸、刊物、电视等传媒是以往学生们的信息源,其内容已经过层层过滤和把关,而如今网络中能够过滤的信息是微乎其微。大量的色情、暴力等信息对青年学生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往往是处于好奇、冲动和寻求刺激刻意去寻找这些不良信息。这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部分大学生沉溺网络易诱发“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这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花费了大量学习和人际交往时间,也耗费了大量的上网费用。结果往往造成孤独不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思维迟钝、逃避现实、为人冷漠、缺少信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的还会有莫名其妙的言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做“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这不仅耽误了大学生的学业,还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对大学生的腐化还表现在网上道德失范。网民一般都以虚假的身份在网络空间穿梭“冲浪”,有的学生缺乏道德自律,发布不健康信息、网上赌博、网络盗窃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1.3 对高校思政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 以教师、课堂为中心这样面对面的“灌输”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模式。把学生组织起来集中念报纸、念文件,有选择地去灌输需要让学生知道的信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见凸显。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 1、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2、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3、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多数贫困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吃穿俭约,使得他们自惭形秽,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而羞于交际,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轻易袒露心迹,渐渐地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4、虚荣与依赖心理较强 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驱使,为了让别人瞧得起,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部分贫困生面对父母到学校探望,竟然向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惟恐给自己丢人。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在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5、妒忌、敏感与攻击心理较重 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他们。出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