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化学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医院化学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医院化学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医院化学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一、术语

1、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化学药物。消毒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我们把杀灭医院内环境中和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称之为“医院消毒”。

按照杀菌作用强弱,可将化学消毒剂分为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等;中效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酚、碘伏等;低效消毒剂,如苯扎氯铵、苯扎溴铵,氯已定、氯羟基苯醚等。

2、灭菌剂:指能杀灭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化学药物。一般以能否杀灭细菌芽胞作为灭菌剂的标准。

3、抗菌:过去抗菌在医院消毒领域是指对活组织表面即活体皮肤和粘膜的消毒。进入人体组织和血液内的抗菌药物不属于此范围。现在抗菌的定义有了扩大,把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都可称为“抗菌”,尤其在未能分清消毒或抑菌情况时把对微生物的作用称为抗菌,如抗菌涂料、抗菌纱布等。

4、防腐:防腐是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或抑制无生命有机物内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如用甲醛处理动物组织标本。

5、抑菌:抑菌是指细菌停止生长繁殖的处理。使用某些化学物质处理细菌使之停止生长繁殖,而这种物质一旦与细菌脱离接触并赋予生长所需条件,被抑制的细菌即可恢复生长和繁殖,这在消毒效果检测中特别重要。

上述这些定义有的是绝对的,有的是相对的,要辩证看待。

6、杀菌剂量:化学消毒剂杀菌剂量包括二个因子,一个是消毒剂的浓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两者相互关联,浓度的减弱可用延长作用时间补偿,作用时间的减少,可用增加浓度补偿,两者减少均有一定限度,超过一定限度就不适用。杀菌剂量与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为正相关。

二、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

1、戊二醛:

(1)特性为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有醛气味,易溶于水和醇。戊二醛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pH为6时,单体戊二醛开始聚合;当pH 达到9时,极速聚合成多聚体。pH 7.5~8.3的戊二醛溶液,通常在2周内逐渐减弱其杀菌活性。pH 4.0~9.0范围内,戊二醛的杀芽胞活性随pH升高而增强;pH>9时,戊二醛迅速聚合,杀菌作用迅速丧失。

有机物对戊二醛杀菌作用的影响比对其他消毒剂小。

表面活性剂对戊二醛的杀菌活性有增效作用。

戊二醛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尤其对呼吸道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可固化组织,影响肉芽组织再生。作业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1mg/m3。对金属有一定腐蚀作用。

(2)应用

常用戊二醛溶液有三种:

①酸性强化戊二醛2%戊二醛水溶液加入0.25%聚氧乙烯脂肪醇醚,pH 3.2~

4.6,具有良好的杀菌和灭活病毒的作用,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则次于碱性戊二醛溶液。酸性戊二醛溶液稳定性好,室温可贮存18个月。2%酸性强化戊二醛

可直接用于物品的浸泡消毒或灭菌。

②中性戊二醛由酸性戊二醛加碳酸氢钠调整溶液pH至中性。稳定性好,室温下可使用3~4周,可用于物品浸泡消毒或灭菌。

③碱性戊二醛用碳酸氢钠将2%戊二醛溶液调至pH7.5~8.3,溶液不稳定,室温放置2周,随时间延长pH上升,戊二醛浓度下降,杀菌作用明显减弱。

碱性戊二醛主要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国内尤其多用于内窥镜消毒或灭菌,2%戊二醛溶液灭菌处理时,浸泡10 h;消毒处理时,浸泡20min。

(3)注意事项

① 戊二醛不宜用于食具、皮肤、粘膜及环境的消毒。

② 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防锈剂。

③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操作时应戴橡胶手套,并防止溅入眼内,应在通风良好室内操作,防止吸入,注意个人防护。

④ 医疗器械消毒前应彻底清洗、晾干、消毒后,用无菌水冲净残留戊二醛,尤其对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复方戊二醛消毒液应严格冲净。

2、邻苯二甲醛

邻苯二甲醛(OPA)为高效消毒剂,具有明显的杀微生物活性。邻苯二甲醛为淡蓝色液体,pH7.5,含邻苯二甲醛0.5%,其杀菌力、杀菌速度、稳定性和毒性均优于戊二醛,5min内可杀灭分枝杆菌,菌数减少5个对数值;OPA在pH3~9范围内十分稳定,且无味,对鼻、眼粘膜无刺激,且使用前不需活化,对各种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其缺点是对蛋白有着色作用,价格较戊二醛贵。

3、过氧乙酸

(1)特性

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无色透明液体,呈弱酸性,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不稳定,易分解,重金属离子可加速其分解,最终降解产物为氧气和水,过氧乙酸是强氧化剂,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

过氧乙酸属广谱高效消毒剂,杀菌作用迅速。

(2)毒性和副作用

0.2%溶液对皮肤无刺激,但长期接触可使皮肤粗糙;≥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甚至引起烧伤。对碳钢、铜、铝等金属和大理石、水泥地面有腐蚀作用,可使织物漂白或褪色。

(3)应用

二元包装过氧乙酸:加有催化剂的冰醋酸为一包装,过氧化氢为另一包装,临用前将两液体混匀,一般静置或24 h 以后,可产生18%过氧乙酸。使用前应测定过氧乙酸浓度,按有效成分含量计算配制应用液。

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一般医疗器械消毒,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5 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 min 。消毒后的诊疗器材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后使用。

(4)使用注意事项

① 过氧乙酸应存放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先测定有效含量。稀释液常温下保存不宜超过两天。

② 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应用塑料容器盛装。忌与碱或有机物混合,以免发生爆炸。

③ 高浓度溶液有强刺激性,不可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④ 物品经浸泡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将残留消毒液冲洗干净。

4、含氯消毒剂

是指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此类消毒剂具有杀菌谱广、杀菌速度快、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缺点是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大多数产品对金属有很强的腐蚀性。该类产品为我省现有消毒剂最大一类,常见产品有:优氯净、漂白粉、533含氯消毒剂、金星消毒剂、佳顺消毒剂等。值得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剂各产品之间杀菌有效含量差别很大,其浓度以有效氯含量表示,如优氯净为60%,而金星仅为1%,因此使用时稀释倍数有很大不同。应用液有效氯浓度,多以mg/L表示。含氯消毒剂在医院消毒方面,多用于传染病病人排泄物、环境、物表、餐饮具、医疗用品、医院污水等消毒。消毒方式多以浸泡、擦拭、喷洒等进行。使用剂量可参考下表:

表含氯消毒剂常用消毒剂量

5、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消毒剂有液体与粉剂两种剂型,通常采用二元包装,即激活剂(柠檬酸、盐酸等)与亚氯酸盐分开包装,使用前将两包装内容物混合,约10min后即可按比例稀释使用。

二氧化氯有强烈氯味,对呼吸道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对金属有很强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二氧化氯溶液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细菌芽胞。在医院消毒中二氧化氯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

①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或灭菌物品浸没于装有二氧化氯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二氧化氯含量为100~200mg/L

的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二氧化氯含量为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二氧化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与浸泡法相同。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二氧化氯含量为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表面,用二氧化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

在SARS流行期间,深圳多以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二氧化氯应现配现用,以水溶液进行消毒,活化后以原液布放形式进行空气消毒不可取。

现在二氧化氯在医院污水消毒方面应用很多,通过设备来实现自动消毒过程,经消毒接触0.5h后,总余氯综合性医院应≥2.5mg/L,传染病院应≥4.0 mg/L。

6、碘伏、酒精、洗必泰等

这些产品多用于皮肤、粘膜消毒。

目前卫生部对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的产品做了相关规定:

①限量规定

皮肤消毒应用液:戊二醛≤0.1%、氯己定(洗必泰)≤4.5%、苯扎溴铵、苯扎氯铵(新洁尔灭、洁尔灭)≤0.5%、三氯生(玉洁新、DP300)≤2.0%。

粘膜消毒应用液:戊二醛≤0.1%、氯己定(洗必泰)≤0.5%、苯扎溴铵、苯扎氯铵(新洁尔灭、洁尔灭)≤0.2%、三氯生(玉洁新、DP300)≤0.35%。

②达到消毒效果作用时间规定:

注射、卫生洗手消毒≤1min;外科洗手、皮肤、粘膜消毒≤5min。超时产品不能通过审批。

7、臭氧

臭氧又名三氧,分子式O3,为强氧化剂。臭氧极不稳定,常温下可自行分解成氧,分解后无残留毒性。半衰期与温度有关。有人观察电解法产生的臭氧水溶液(浓度为19mg/L),4℃时半衰期为132min;20℃时半衰期为27min;30℃时半衰期为6min。

臭氧不能装瓶贮备,一般现场产生,立即使用。通常应用不同工作原理的臭氧发生器来产生臭氧,此外还有紫外线法发生臭氧。

臭氧在医院消毒领域多用于空气消毒和怕湿物品表面消毒,如空气消毒,臭氧浓度30mg/m3,作用15min,可杀灭自然菌90%以上。相对湿度≥70%条件下,消毒效果较好;而物品表面消毒,要求臭氧浓度为60mg/m3,相对湿度≥70%,作用60min。如床单位消毒器。臭氧的消毒能力同产品臭氧发生量密切相关。若臭氧对微生物的灭活剂量不足时,一般无法通过延长作用时间来补偿。

臭氧对人也有一定的危害,空气消毒时,必须密闭,在无人的条件行,并加湿室内相对湿度,可取得较好消毒效果。消毒后,至少过30min,人才可进入。人对空气中臭氧的可嗅知浓度为0.02~0.04mg/L,毒性起点浓度为0.3 mg/L。吸入臭氧后,可引起呼吸加速、变浅,胸闷等症状,进而脉搏加速、头痛,严重时可发生肺气肿,以至死亡。臭氧最高允许浓度为0.2mg/m3。臭氧为强氧化剂,可使橡胶类制品变脆、变硬,加速老化;使铜出现绿色锈斑,织物漂白等。

8、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研究,20世纪90年代酸性电位水的生成机投入市场。这种机器可将含有少量食盐(通常质量分数为0.05%食盐)的自来水或纯水变成pH值在 2.3~2.7,氧化还原电位(ORP)为

1000~1200mv,有效氯约50mg/L的溶液,该溶液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细菌芽胞等,且杀菌作用强而迅速。该水置于密闭容器中可贮存1个月,而在开口容器中仅能贮存3天。

高氧化还原酸性电位水可替代2%戊二醛用于内窥镜消毒。但有机物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强调不能重复使用,最好是冲洗使用。在无有机物情况下,1~2min 即可杀灭细菌繁殖体,20min可杀灭细菌芽胞。

9、环氧乙烷

为无色透明液体,常温时就可气化为气体,易燃易爆,空气中浓度达到3%时极易爆炸。环氧乙烷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穿透聚丙烯、聚乙稀膜、纸张、玻璃纸等。

环氧乙烷消毒浓度为450mg/L,灭菌浓度为800~1200mg/L。环氧乙烷消毒灭菌时,要求严格控制相对湿度为55%~65%,温度在50℃~55℃,作用时间6h。

注意:环氧乙烷灭菌操作现场应有防火防爆设施,通风良好,空气中环氧乙烷含量应低于2mg/m3;医院环氧乙烷灭菌物品残留量应低于10mg/L。

三、消毒剂使用原则

1、凡进入人体内无菌组织或器官,或接触破损的皮肤粘膜的高危器材,必须选用高效消毒剂。凡仅与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的中危器材,可选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只与皮肤粘膜接触的低危器材可选用低效消毒剂。但在特殊情况下需做特殊处理。还应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抗力特点选择有相应杀菌力的消毒剂。

2、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有效使用浓度。

3、应了解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有效使用期,对有挥发性或易分解者宜新鲜配制,避光密封保存。

4、消毒物品表面的有机物可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原则上应消毒→洗涤→消毒灭菌,有机物量多时应加大剂量或延长消毒时间。

5、在医院灭菌方式选择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即凡是可以用热力灭菌的物品都应当优先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四、消毒效果的监测

1、药物浓度测定:通过对消毒剂原液、或应用液使用中,或消毒后(连续浸泡、污水消毒等)有效含量的测定,结合专业知识与消毒规程(方法、时间)来判定消毒效果。

2、自然菌监测:经化学消毒后,通过对消毒对象进行微生物学监测(菌落总数、致病菌、是否无菌等),按照GB15982-1995来判定消毒是否达到目的,也可以通过观察对自然菌杀灭情况来评判,杀菌率≥90%为合格。

3、人工染菌监测:视消毒要求、目的将人工染菌样片与消毒对象一起进行消毒处理,通过监测人工染菌样片消毒效果(杀灭率≥99.9%,100%或无菌)来评判消毒效果。

注意:上述2、3点应考虑中和剂问题。

化学消毒剂使用与监测制度

化学消毒剂使用与监测 制度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培训时间2013年9月20日培训人员全体护士主讲人许萍萍消毒剂应用与检测 一、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配制时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二、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三、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配制时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四、医院禁止使用过期、淘汰、无合格证明的消毒、灭菌药械。 五、科室自配消毒药时,应建立消毒剂使用登记本,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日期、消毒对象、消毒时间、操作人姓名和定期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以备查验等内容,并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配制。 六、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七、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1、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应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八、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消毒剂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其浓度。 4、浸泡前将物品洗净擦干,浸没在消毒液内的物品应打开轴节或套盖,管腔内应注满消毒液。 5、消毒或灭菌的器械和物品在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避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医院消毒剂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整理)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人们在消毒实践中,总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来使用。作为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戊二醛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②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 ③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 ④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 ①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 ②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 ③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3)杀菌作用 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表1) 表1 2%戊二醛对杀芽孢的杀灭效果 (4)戊二醛的应用 ①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2%戊二醛(碱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在常温下把清洁干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钟可达到消毒10小时以上可达到灭菌。 无论哪种制剂,在使用时均需先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但一经加入防腐剂只可保存1个月,碱性戊二醛只可连续使用1-2周。 ②内窥镜的消毒与灭菌

各种消毒剂优点和缺点

精心整理 一、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消毒剂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① ②③优点: ① 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 毒性低; ③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

精心整理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 ② ③ 面: ④ ⑤ A B 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C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低; D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 E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

. . F水质的硬度硬度小于400mg/L,对其杀菌作用影响不大。 6使用注意事项 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③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④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 清除; ⑤勿用于手术缝合线的灭菌; ⑥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纺织品时,消毒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二、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高效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作用。它不属于含氯消毒剂,实际上为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在生产稳定性二氧化氯及二元包装的二氧化氯。 1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的杀菌原理: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导致氨基酸链断裂,蛋白质失去功能,使微生物死亡,它的作用即不是蛋白质变性,也不是氯化作用,而是强大的氧化作用,这种作用比氯化作用至少强2.5倍。 2杀菌作用 二氧化氯杀菌谱广,包括几乎所有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真菌病毒以及抵抗力强的肝炎病毒等。 3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广谱、高效,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快速无毒使用安全; ②使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作灭菌剂,也可作为消毒、防腐剂和保鲜剂; ③作饮水消毒时不仅可杀死水中微生物,而且能杀灭原虫和藻类,具有提高水质和除臭作用。消毒后不产生有害物质,国外称它为理想的化学消毒剂。 缺点: ①有机物对该消毒剂有一定的影响;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人们在消毒实践中,总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来使用。作为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戊二醛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 值。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

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

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 注意事项 一、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一)漂白粉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此外还含有氢氧化钙、氧化钙、氯化钙等。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使用。漂白粉可用于环境、操作台、设备、餐饮具等的涂擦和浸泡消毒。 (二)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 使用时,应将其充分溶解在水中。普通片剂应碾碎后,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泡腾片可直接加入水中溶解。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三)次氯酸钠 使用时,应将其在水中充分混匀。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四)二氧化氯 因配制的水溶液不稳定,应在使用前加入活化剂,且现配现用。使用范围同漂白粉。因氧化作用极强,使用时应避免其接触油脂,防止加速其氧化。 (五)乙醇 浓度为75%的乙醇可用于操作台、设备、工具、手部等涂擦消毒。 (六)乙醇类免洗速干手消毒剂

取适量的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标准洗手方法,充分搓擦双手20~30秒。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 以每片含有效氯0.25g的漂粉精片配制1L的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消毒液为例: (一)在专用容器中事先标好1L的刻度线。 (二)在专用容器中加自来水至刻度线。 (三)将1片漂粉精片碾碎后加入水中。 (四)搅拌至漂粉精片充分溶解。 三、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处于保质期,并符合消毒产品相关标准,按照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二)严格按照规定浓度进行配制。 (三)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使用。 (四)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在消毒前,应先清洗干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 (五)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消毒时应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保持5分钟以上,或者按消毒剂产品使用说明操作。 (六)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中有效消毒成分的浓度。有效消毒成分浓度低于要求时,应立即更换消毒液或适量补加消毒剂。 (七)定时更换配置好的消毒液,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 为加强常用消毒剂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常用消毒剂的应用原则 1、加强管理,使用合格的消毒剂:采购、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具有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批件,从正规途径采购,并按批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使用。 2、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血流或血液从中流过的医疗用品为高危险性物品,必须选择灭菌剂;接触人体黏膜或破损皮肤的医疗用品中为中度危险性物品,选择高-中效消毒剂;仅和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品,选择去污清洁剂或低效消毒剂(无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和场所不须每天使用消毒剂消毒)。 (2)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剂的种类繁多,用途和用法各不相同,杀菌能力和对物品的损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效果好,对物品损伤小的消毒剂。

3、根据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仔细阅读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有疑问时可咨询医院感染控制科和器械科。 通常情况下需结合消毒对象、污染后危害性及物品性质选择:高危险性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不能压力蒸汽时可以选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化学消毒剂或灭菌剂消毒灭菌是最后的选择。化学消毒与灭菌时,一般情况下,消毒剂浓度高、作用时间短,消毒效果下降,对物品的损坏也较轻。 4、加强监测,防止消毒剂及灭菌剂的再污染:包括有效期监测、浓度监测、生物监测等。生物监测由医院感染控制科按卫生部要求执行,用于消毒的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用于灭菌的灭菌剂每月一次。 5、充分考虑对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其他影响因素: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除浓度和作用时间外,如温度、消毒湿度、酸碱度、有机物、化学拮抗物、微生物污染程度、消毒剂的种类与穿透力等均影响消毒剂的消毒灭菌效果;尤其要重视物品清洁程度对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确保物品在消毒灭菌前清洗符合要求。 7、配置消毒液应使用量杯定量,不得随意配置。 二、常用消毒剂应用中注意事项: 1、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对物品有损伤作用,大量频繁使用可污染环境,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 2、正确掌握消毒剂使用浓度计算方法,加强配置的准确性: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均以其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因此稀释时不能将其有效

最新整理常用消毒剂的消毒原理知识讲解

消毒的原理 消毒是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大型养殖集团因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室,完善的管理措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能够科学的选择消毒剂,检验消毒剂的质量和在现场使用后的实际消毒效果,使消毒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广大的养殖场(户)面对销售商上百种消毒剂的名称,品牌无法正确选择消毒剂,更无法检验消毒剂的内在质量和实际使用效果,本文按将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就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即通过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杀灭病原微生物:这类消毒剂的配比浓度越高,消毒剂分子就越多;温度越高,消毒剂分子运动越快;环境中有机物越少;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机会就越多,消毒效果越好。具体使用时,须注意配比浓度(酒精则以75%最好)、环境温度和环境中有机物浓度。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沉淀的消毒剂: 这类消毒剂的作用特点是杀菌、杀病毒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生命物质,属于原浆毒,消毒过程中可破坏宿主组织,即对猪、鸡有毒性,会引起畜禽应激,会污染环境,破坏设备。此类消毒剂仅可用于空室、环境消毒,绝不能带鸡带猪消毒。如酚类、醛类、强酸强碱类等。 1.酚类消毒剂: 石炭酸、来苏儿、煤酚、苯酚、复合酚等具有臭药水味的一类消毒剂:这类消毒剂商品名最多,其中苯酚对芽胞、病毒无效,复合酚含41%~49%的酚和22%~26%的醋酸,是其中消毒效果最好的,此类消毒剂因其具有特别的药臭味,又具原浆毒,吸入皮肤有至癌性,常用于消毒池和排泄物的消毒,很少用于空室消毒,更不能带鸡带猪消毒。具体消毒时须先把环境冲洗的干干净净,浓度要达到0.5%~1%以上,温度不能低于8℃,消毒效果才好。禁止在碱性环境或同碱性溶液及其它消毒液混合使用。 2.碱类消毒剂: 烧碱、生石灰等,常用2%~3%烧碱加10%~20%石灰乳消毒及刷白畜禽场墙壁、屋顶、地面等,假如配制烧碱溶液时提高温度、加入食盐消毒效果更佳。用烧碱液消毒时应注意防护,消毒畜禽舍地面后6小时~12小时,应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引起畜禽肢蹄、趾足和皮肤损害。生石灰是价廉易得的消毒药,许多养殖场喜用干石灰粉进行消毒,这是错误的。石灰必须在有水份的情况下才会

化学的消毒剂地分类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二) 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 (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 2H2O)、次氯酸钠(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 1/4NaOCl . 12H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 面活性作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无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三) 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一般来说可分为: (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其中非离子型碘伏是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碘伏,主要有聚维酮碘(PVP-I)和聚醇醚碘(NP-I);尤其聚维酮碘(PVP-I),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 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使用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医院化学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医院化学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一、术语 1、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化学药物。消毒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我们把杀灭医院内环境中和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称之为“医院消毒”。 按照杀菌作用强弱,可将化学消毒剂分为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等;中效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酚、碘伏等;低效消毒剂,如苯扎氯铵、苯扎溴铵,氯已定、氯羟基苯醚等。 2、灭菌剂:指能杀灭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化学药物。一般以能否杀灭细菌芽胞作为灭菌剂的标准。 3、抗菌:过去抗菌在医院消毒领域是指对活组织表面即活体皮肤和粘膜的消毒。进入人体组织和血液内的抗菌药物不属于此范围。现在抗菌的定义有了扩大,把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都可称为“抗菌”,尤其在未能分清消毒或抑菌情况时把对微生物的作用称为抗菌,如抗菌涂料、抗菌纱布等。 4、防腐:防腐是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或抑制无生命有机物内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如用甲醛处理动物组织标本。 5、抑菌:抑菌是指细菌停止生长繁殖的处理。使用某些化学物质处理细菌使之停止生长繁殖,而这种物质一旦与细菌脱离接触并赋予生长所需条件,被抑制的细菌即可恢复生长和繁殖,这在消毒效果检测中特别重要。 上述这些定义有的是绝对的,有的是相对的,要辩证看待。 6、杀菌剂量:化学消毒剂杀菌剂量包括二个因子,一个是消毒剂的浓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两者相互关联,浓度的减弱可用延长作用时间补偿,作用时间的减少,可用增加浓度补偿,两者减少均有一定限度,超过一定限度就不适用。杀菌剂量与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为正相关。 二、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 1、戊二醛: (1)特性为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有醛气味,易溶于水和醇。戊二醛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pH为6时,单体戊二醛开始聚合;当pH 达到9时,极速聚合成多聚体。pH 7.5~8.3的戊二醛溶液,通常在2周内逐渐减弱其杀菌活性。pH 4.0~9.0范围内,戊二醛的杀芽胞活性随pH升高而增强;pH>9时,戊二醛迅速聚合,杀菌作用迅速丧失。 有机物对戊二醛杀菌作用的影响比对其他消毒剂小。 表面活性剂对戊二醛的杀菌活性有增效作用。 戊二醛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尤其对呼吸道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可固化组织,影响肉芽组织再生。作业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1mg/m3。对金属有一定腐蚀作用。 (2)应用 常用戊二醛溶液有三种: ①酸性强化戊二醛2%戊二醛水溶液加入0.25%聚氧乙烯脂肪醇醚,pH 3.2~ 4.6,具有良好的杀菌和灭活病毒的作用,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则次于碱性戊二醛溶液。酸性戊二醛溶液稳定性好,室温可贮存18个月。2%酸性强化戊二醛

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功能

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功能 1、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份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10-12%) 、漂白粉(25%) 、漂粉精( 次氯酸钙为主,80-85%) 、氯化磷酸三钠(3-5%) ;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60-64%)、三氯异氰尿酸(87-90%)、氯铵T(24%)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 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 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它们的杀微生物作用明显受使用浓度、作用时间的影响,一般说来,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PH 越低消毒效果越好;温度越高杀微生物作用越强;但是当有机物( 如血液、唾液和排泄物) 存在时消毒效果可明显下降。此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但是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对物品有腐蚀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还可污染环境。因此,使用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按不同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适当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说来, 杀灭病毒可选用有效氯1000mg/L,作用30min。此类消毒剂常用于环境、物品表面、食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30-90%不等) 、过氧乙酸(18-20%) 、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是,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使用不方便,且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其中过氧乙酸常用于被病毒污染物品或皮肤消毒,一般消毒物品时可用0.5%,消毒皮肤时可用0.2-0.4% 作用时间为3min。在无人环境中可用于空气消毒,用2%i氧乙酸喷雾(按8ml/m3 计算) ,或加热过氧乙酸( 按1g/m3 计算) ,作用1 小时后开窗通风。二氧化氯可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浓度为500mg/L,作用 30min。臭氧也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时杀菌作用更为明显,常用于水的消毒,饮用水消毒时加臭氧量为0.5-1.5mg/L ,水中余臭氧量0.1-0.5mg/L 维持10min 可达到消毒要求,在水质较差时,应加大臭氧加入量,3-6mg/L。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 一、醛类消毒剂 1、甲醛 甲醛以液体、气体烟熏剂广泛用于医院消毒和卫生防疫消毒;低温甲醛蒸汽则用于医院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甲醛作为消毒剂虽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其对人有一定的毒性,如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过敏反应、全身性毒性(如呕吐、腹痛及全身性休克等)和致癌作用。 (1)适用范围: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醇溶液可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要求:①4%~l0%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对细菌繁殖体污染者浸泡作用30 min,细菌芽孢污染者浸泡作用6h以上可达消毒要求。②8%~12%甲醛-乙醇(70%)溶液,浸泡作用18~24 h可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③直接加热福尔马林或福尔马林与氧化剂等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用于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等的熏蒸消毒。如福尔马林(40ml/m3)与高锰酸钾(30 g/m3)法、福尔马林(20 m1/m3)与漂白粉(20 g/m3)法、福尔马林(80 ml/m3)与三合二(70 g/m3)法等。 2、多聚甲醛 (1)适用范围:多聚甲醛可用于特殊环境中室内空气、物品表面等的气体或烟雾熏蒸消毒。 (2)使用要求:①加热熏蒸消毒将多聚甲醛放于容器中在热

源上直接加热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②氧化多聚甲醛熏蒸消毒应用多聚甲醛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在各因素水平处于不利时,多聚甲醛浓度增加至20mg/L,作用时间>4h时也可达到消毒要求。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需要加热使温度到达20℃,以便多聚甲醛和高锰酸钾在加水后可快速反应。熏蒸容器内壁和处理物品表面不应有水珠,以防甲醛凝聚。 3、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1)适用范围:低温甲醛蒸汽灭菌适用于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包括手术器械、内窥镜及其附件,由玻璃、塑料、橡胶、皮革制品和热敏材料制造的各种用品与器械等。 (2)使用要求: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在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其操作过程包括预处理、灭菌和后处理等。其中灭菌处理在设定温度下,按表1-1要求的温度、压力、灭菌时间和甲醛浓度进行的灭菌处理。 表1-1 GEF-449型低温甲醛蒸汽灭菌装置灭菌处理要求 灭菌温度(oC)55606580 灭菌绝对压力(mbar)157199250474 灭菌时间(min或h)60303010 甲醛浓度(mg/L) (3)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的特点:①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安全性好,由于灭菌过程在负压状态下进行,甲醛气体不会向外泄露。对环境中甲

化学消毒灭菌法

护理专业知识备考材料:化学消毒灭菌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遵照“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关于如何讲卫生的好习惯,目的就是减少进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从而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样的工作其实每天都在医院进行着,但是要求却更严格,使用范围也更广,包括操作方法、使用要求、所用制剂都极大不同,这也是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任务。这一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和高频考点。所以小编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医院内化学消毒灭菌法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在学习之前我们要明确关于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接下来的内容。 一、概念 1.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2.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和媒介物上除细菌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灭菌: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和传播媒介物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也包括细菌的芽孢。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化学消毒剂的种类 (1)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物品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如戊二醛、环氧乙烷等。 (2)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对细菌芽孢有显著杀灭作用的制剂。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部分含氯消毒剂等。 (3)中效消毒剂: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如醇类(乙醇最适宜杀菌的浓度是70%~75%)、碘类、部分含氯消毒剂等。 (4)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如酚类、胍类、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2.常用化学消毒剂

(1)2%戊二醛:浸泡精密仪器如纤维内镜,使用前加入0.5%亚硝酸钠,可防锈。 (2)环氧乙烷:医疗器械、书本、棉橡胶制品及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等。 (3)含氯消毒剂:①0.2%浸泡被乙肝病毒、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②擦拭桌椅、墙壁、地面;③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搅拌,放置2~6小时。 (4)过氧化氢:冲洗外科伤口、漱口。 (5)0.01%~0.1%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冲洗阴道、膀胱及伤口黏膜创面。 (6)苯扎溴铵: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于手、皮肤、黏膜、环境及物品消毒,常采用浸泡、擦拭、喷洒等方式。 3.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合理使用,必须用时尽量少用,能采用物理方法消毒灭菌的,尽量不使用化学消毒灭菌法。 (2)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4)消毒剂要定期更换、定期检测,调整浓度,易挥发的要加盖。 (5)待消毒物品必须先洗净、擦干。 (6)消毒剂中不能放入纱布、棉花等物,以防降低消毒效力。 (7)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必须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8)熟悉掌握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工作人员做好防护。 4.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方法 (1)浸泡法:注意浸泡前要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管腔内要灌满消毒液。不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2)喷雾法:用于空气、地面、墙壁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3)擦拭法:用于物品表面或皮肤、黏膜的消毒。 (4)熏蒸法:常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如纯乳酸(每立方米0.12ml)。 好啦,我们知识点总结就到这里啦,大家一定要掌握上述内容,希望我们总结的知识点能够更好的帮助到大家,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1、甲醛:甲醛无论在气态或溶液状态下均能凝固蛋白质、溶解类脂,还能与氨基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具有较强大的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均有效,消毒方法一是熏蒸消毒,适用于室内、器具的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20毫升加等量水,然后加热使甲醛变为气体熏蒸消毒,温度应不低于15℃相对温度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方法二是用2%水溶液,用于地面消毒,用量为每100平方米13毫升。 2、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广谱、高效、穿透力强对消毒物品损害轻微的消毒灭菌剂,常用环氧乙烷消毒浓度为400-800毫克/立方米,常用于大宗皮毛的熏蒸消毒,不足之处是环氧乙烷含量超过3%时易燃、易爆,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一定要小心使用。 3、过氧乙酸:过氧乙酸的消毒作用主要依靠它的强大氧化能力杀灭病原微生物,对各种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等都有很强的杀灭效果,较低的浓度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菌、霉菌繁殖。常用消毒剂量是:0.5%水溶液喷洒消毒畜舍、饲槽、车辆等。0.04%-0.2%溶液用于塑料、玻璃、搪瓷和橡胶制品的短时间浸泡消毒,5%溶液每立方米2.5毫升喷雾消毒密闭的试验室、无菌间、仓库等,0.3%溶液每立方空间喷雾需30毫升,带鸡消毒鸡舍。 4、常用的含氯消毒剂 ①漂白粉:主要为次氯酸钙(32%-36%)、氯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的混合物,通常用CaOCL2代表其分子式,漂白粉溶于水中形成次氯酸,由于氧化作用和抑制细菌的巯基酶起消毒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杀灭力。漂白粉含有效氧25%-32%,一般按25%计算,若低于15%不能使用。 ②二氯异氰脲酸钠,广谱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孢子和细菌芽孢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二氯异氰脲酸钠易溶于水,产生次氯酸起消毒作用。 5、酚类消毒剂:酚类消毒以复合酚使用最为广泛,呈酸性反应,具有很浓的来苏味,是新型广谱、中等效力的消毒剂,可杀灭细菌、霉菌和病毒,主要用于畜舍、笼具、场地、车辆消毒,用法用量是喷洒,浓度为0.35%-1%的水溶液,严重污染的环境可以适当加大浓度,增加喷洒次数,由于本品为有机酸,因此,禁止与碱性药物及其它消毒药物混用。 6、烧碱:烧碱能溶解蛋白质,破坏病原体的酶系统和菌体结构,从而起到消毒作用,烧碱的消毒作用主要取决于氢氧离子浓度及溶液的温度,一般使用浓度为2%水溶液,烧碱对机体和用具等有腐蚀作用,使用时要小心。 7、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以刚出窑的为上品,氧化钙与水混合时生成氢氧化钙(消石灰),本品对大多数繁殖体型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炭疽芽孢无效,一般配成100%的石灰乳涂刷厩舍墙壁、畜栏及地面消毒等。

16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消毒剂的管理工作,改变以往多部门分管的局面。经医院有关领导部门决定,全院的消毒剂由本院药剂科统一购买、贮存、供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卫生许可证,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根据消毒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引进新的高效消毒剂,具体使用规范如下: 一、必须对全院各科室需用的消毒剂进行全面调查,明确使用目的,按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认可,核准后由药剂科进行选购。 二、药剂科购买消毒剂,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三、为了安全起见,药剂科应设有消毒剂专管人员,对产品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应有全面了解,对新购产品应测定细菌含量,质量合格者方可配制,在配制前应测定该产品(批号)有效成分含量,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稀释用水要求用离子水或无菌蒸馏水,所用稀释液的用具、容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洗净消毒,稀释后的消毒液应及时使用,以防失效。 四、药剂科对于购进的消毒剂应统一保管,一般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特别是卤素类制剂,受日晒后很容易分解而失效。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消毒剂的挥发导致的危险性,对易于分解的消毒剂,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用前应测有效成分含量。 五、药剂科根据科室的消毒液的用量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容器规格。用量大、周转快的消毒液可用大包装,用量少、稳定性差的消毒液可用小包装,发至科室的各种溶液要保证质量和使用方便,且标明名称、浓度和有效期限等。各科室对本科消毒剂的使用应有计划,及时领取,短期用完。领取需要现用现配的消毒剂时可预先与制剂中心联系,便于做好准备。 六、我院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对于能够采用热力消毒灭菌物品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选用化学消毒剂以广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人们在消毒实践中,总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来使用。作为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戊二醛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PH在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 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为加强常用消毒剂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常用消毒剂的应用原则 1 、加强管理,使用合格的消毒剂:采购、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具有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批件,从正规途径采购,并按批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使用。 2 、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1)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血流或血液从中流过的医疗用品为高危险性物品,必须选择灭菌剂;接触人体黏膜或破损皮肤的医疗用品中为中度危险性物品,选择高- 中效消毒剂;仅和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品,选择去污清洁剂或低效消毒剂( 无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和场所不须每天使用消毒剂消毒) 。 (2)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剂的种类繁多,用途和用法各不相同,杀菌能力和对物品的损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效果好,对物品损伤小的消毒剂。 3 、根据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仔细阅读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有疑问时可咨询医院感染控制科和器械科。 通常情况下需结合消毒对象、污染后危害性及物品性质选择:高 危险性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不能压力蒸汽时可以选择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化学消毒剂或灭菌剂消毒灭菌是最后的选择。化学消毒与灭菌时,一般情况下,消毒剂浓度高、作用时间短,消毒效果下降,对物品的损坏也较轻。

4 、加强监测,防止消毒剂及灭菌剂的再污染:包括有效期监测、浓度监测、生物监测等。生物监测由医院感染控制科按卫生部要求执行,用于消毒的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用于灭菌的灭菌剂每月一次。 5 、充分考虑对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其他影响因素: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除浓度和作用时间外,如温度、消毒湿度、酸碱度、有机物、化学拮抗物、微生物污染程度、消毒剂的种类与穿透力等均影响消毒剂的消毒灭菌效果;尤其要重视物品清洁程度对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确保物品在消毒灭菌前清洗符合要求。 7 、配置消毒液应使用量杯定量,不得随意配置。 二、常用消毒剂应用中注意事项: 1 、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对物品有损伤作用,大量频繁使用可污染环境,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 2 、正确掌握消毒剂使用浓度计算方法,加强配置的准确性: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均以其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因此稀释时不能将其有效成分按100%计算,而应按其实际含量计算。 3 、注意消毒剂使用有效期,使用单位及器械科(消毒剂采购部门)严禁存放和使用过期产品。

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

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 一、乙醇(酒精) 乙醇属中效消毒剂,目前医院使用很普遍。 (1)杀菌原理 醇类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依靠三种作用:①破坏蛋白质的肽健,使之变性;②侵入菌体细胞,解脱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之失去活性,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障碍;③溶菌作用。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具有中效、速效的杀菌作用; ②无毒、无刺激,对金属无腐蚀性; 缺点: ①受有机物影响大; ②易挥发,不稳定。 (3)杀菌作用:乙醇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及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短时间不能灭活乙肝病毒。 (4)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 (5)使用方法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0%的乙醇溶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外科洗手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钟。 ②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5)注意事项 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③勿用于涂有醇溶性涂料表面的消毒; ④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⑤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 二、新洁尔灭 新洁尔灭属季铵盐类消毒剂,它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消毒学分类上属低效消毒剂。 (1)杀菌原理 该消毒剂杀菌作用机制主要有:①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细菌破裂;②使蛋白质变性;③抑制细菌体内某些酶,使之失去活性;④因其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高浓度聚集于菌体表面,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无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定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定 一、目的 食品加工企业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消毒剂类化学品,用于日常环境、人员、器具的消毒作业,为了保证我公司消毒剂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公司员工和产品的安全,更好地维护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特制定本规定。二、执行部门 采购部、行政办、生产部、品保部 三、使用范围 1、生产车间(员工、设备、环境) 2、化验室 四、种类 生物抑菌剂、二氧化氯液、75%酒精、CIP清洗剂 五、消毒剂的购置、存放与发放 1、消毒剂的购置 采购部负责采购有主管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使用说明证明等相关资质证明、信誉良好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适合我公司实际操作使用的合格消毒剂。 2、消毒剂的存放 新购置的消毒剂,由经过培训的行政办物料管理人或化验室相关负责人员录入有毒化学品管理台帐,正确标识,表明有效期,要有进货、领用及使用登记记录。并依据其本身特性存放于仓库阴凉避光处,同时与其它日用品进行有效隔离,单独区域贮存,配备带锁的柜子,防止随便乱拿,设有警示标志。 3、消毒剂的发放 物料管理人严格依照部门物料申请领用单准确发放,以空换新,做好有消毒剂入、出、存、退记录,执行严格的领用登记制度。 转运过程中,要求做好消毒剂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洒、防溅、防晒,人员接触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橡胶手套、穿防护服等。 六、生产部门消毒剂的领用与存放 1、生产部门消毒剂的领用 生产部门根据实际用量,依“以空换新,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每月集中

领取一次。同时,在仓库的领用记录上详细登记。 2、消毒剂的存放 各生产部门领取的消毒剂,单独存放于车间非生产区域阴凉避光处,同时与其它用品进行有效隔离,配备带锁的柜子,防止随便乱拿,设有警示标志。 由车间班组长专人负责日常的保管及配置使用。 日常使用过程中,做好配制使用及消毒记录,用后及时加盖放回原处保存。 转运过程中,要求做好消毒剂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洒、防溅、防晒,人员接触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橡胶手套、穿防护服等。 七、配制方法 1、生物抑菌剂原液使用。 2、75%酒精:量取95%酒精液79ml,加入蒸馏水21ml。 3、1:300二氧化氯消毒液:通风避光处,将二氧化氯消毒液A液、B液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立即将混合后的溶液(黄色)与水按照1:300的比例配制成二氧化氯消毒液。日常中,现用现配。 4、CIP清洗剂:2%NaOH、0.8%盐酸现用现配。 八、使用方法(程序)、频次及要求 1、生产人员手部的消毒 (1)进入车间前, 步骤一:用清水将双手全部润湿; 步骤二:均匀涂抹洗手液; 步骤三:采用7部洗手法对手部(含腕部)彻底清洁; 步骤四:用清水将手(含腕部)冲洗干净; 步骤五:在浓度为1:300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内浸泡30秒; 步骤六:用清水冲洗干净; 步骤七:把双手放在烘手器下烘干; 步骤八:生物抑菌剂喷洒消毒。 (2)生产期间,按规定时间到洗手消毒车处,按方式(a)或(b)进行洗手消毒,自然风干或擦干后进行生产作业; 方式(a):1:300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洗手消毒→清水洗手→消毒后的毛巾擦手;方式(b):温水中洗手→消毒后的毛巾擦手→生物抑菌剂喷洒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