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模块7讲解

船舶柴油机模块7讲解
船舶柴油机模块7讲解

模块7 柴油机起动、换向和操纵系统

2274 小型高速柴油机的最低起动转速范围,一般为.

A.n<50r/min

B.n=60~70r/min

C.n=80~150r/min

D.n>150r/min 2275 中速柴油机的最低起动转速范围,一般为.

A.n=25~30r/min

B.n=30~50r/min

C.n=60~70r/min

D.n=80~150r/min 2276 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最低起动转速范围,一般为.

A.n=25~30r/min

B.n=30~50r/min

C.n=60~70r/min

D.n=80~150r/min 2277 影响柴油机起动转速大小的因素是.

A.压缩空气压力

B.气缸起动阀的构造类型

C.柴油机的技术状态

D.起动装置能量的大小

2278 大型低速柴油机起动性能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A.气缸散热少

B.可燃混合气质量好

C.燃油雾化质量好

D.使用压缩空气启动

2279 指出下列与最低起动转速无关的因素是.

A.柴油机类型

B.环境温度

C.燃油品质

D.进气方式

2280 根据我国海船建造规范规定,起动空气瓶的总容量在不补充充气情况下,对可换向柴油机正倒车交替进行起动.

A.至少连续起动12次

B.至少冷机连续起动12次

C.至少热态连续起动8次

D.至少冷机连续起动8次

2281 根据我国海船建造规范规定,起动空气瓶的总容量在不补充充气情况下,对每台不能换向主机起动.

A.至少连续起动12次

B.至少冷机连续起动12次

C.至少热态连续起动6次

D.至少冷机连续起动6次

2282 根据我国海船建造规范规定,起动空气瓶应保证至少.

A.有2个空气瓶,瓶内压力为1.5~2.5MPa

B.有3个空气瓶,瓶内压力为2.5~3.0MPa

C.有2个空气瓶,瓶内压力为2.5~3.0MPa

D.有3个空气瓶,瓶内压力为3.0~3.5MPa

2283 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起动定时和起动延续角为.

A.上止点开启,在上止点后100~120?曲轴转角关闭

B.上止点前5?开启,在上止点后100~120?曲轴转角关闭

C.上止点后5?开启,在上止点后100~120?曲轴转角关闭

D.上止点后5?开启,在上止点后100~140?曲轴转角关闭

2284 中,高速四冲程柴油机,起动定时和起动延续角为.

A.上止点开启,上止点后120~240?关闭

B.上止点前5~10?开启,上止点后120~240?关闭

C.上止点前5~10?开启,上止点后120~140?关闭

D.上止点前5~10?开启,上止点后145?关闭

2285 为了保证船用四冲程柴油机曲轴停住在任何位置均能可靠地用压缩空气起动,则最少气缸数应不少于.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九个

2286 为了保证船用二冲程柴油机曲轴停住在任何位置均能可靠地用压缩空气起动,则最少气缸数应不少于.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八个

2287 为了保证柴油机曲轴停在任何位置都能用压缩空气起动,则必须.

A.二冲程柴油机应不少于六个缸

B.二冲程柴油机应不少于三个缸

C.四冲程柴油机应不少于六个缸

D.四冲程柴油机应不少于四个缸

2288 为了保证柴油机迅速和连续多次起动,满足机动操纵时的要求,使空气瓶中气压应经常保持在.

A.1.5~2.0MPa

B.2.0~2.5MPa

C.2.5~3.0MPa

D.1.5~3.0MPa

2289 关于压缩空气起动的错误结论是.

A.起动空气必须具有一定的压力

B.起动空气必须在膨胀冲程进入气缸

C.四冲程只要缸数在四个以上,任何情况下均能起动

D.二冲程气缸起动阀开启的延续时间约为110?曲轴转角

2290 保证柴油机压缩空气可靠起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四冲程柴油机不少于六个缸,二冲程柴油机不少于四个缸

B.进气延续时间在四冲程柴油机最大不超140?曲轴转角,二冲程机不超过120?

C.压缩空气必须具有足够压力,且在膨胀行程进入气缸

D. A+B+C

2291 下列有关起动装置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起动装置中至少要有两只空气瓶

B.压缩空气要有一定的供气定时

C.二冲程机至少六缸方能保证曲轴在任何位置都能起动

D.压缩空气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力

2292 柴油机起动时,起动空气应在进入气缸.

A.压缩行程

B.膨胀行程

C.进气行程

D.排气行程

2293 正车起动时,压缩空气必须在进入气缸.

A.进气冲程初期

B.压缩冲程末期

C.膨胀冲程初期

D.排气冲程末期2294 正车运行的柴油机,当停油后需要减压制动时,缸内的压缩空气将在排出气缸.

A.正车膨胀冲程初期

B.正车压缩冲程末期

C.倒车膨胀冲程末期

D.倒车压缩冲程初期

2295 倒车运行的柴油机,当停油后需要减压制动时,压缩空气必须在排出气缸.

A.正车膨胀冲程初期

B.正车压缩冲程末期

C.倒车膨胀冲程末期

D.倒车压缩冲程初期

2296 为了保证柴油机可靠起动,在压缩空气起动系统中,气缸起动阀开启定时一般规律是:

A.低速机比高速机晚

B.低速机比高速机早

C.低速机与高速机相同

D.没有规律

2297 衡量柴油机起动性能的主要参数是.

A.起动空气压力

B.起动空气消耗量

C.起动一次压缩空气瓶的压力降

D.起动转速

2298 要使静止的柴油机起动起来,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外界提供的任何能源都能利用;②外界必须提供某种形式的外力;

③转动后必须达到最低起动转速;④柴油机必须有足够的起动功率;

⑤柴油机的起动过程必须要迅速;⑥缸内必须达到燃油发火的温度.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2299 某种柴油机起动转速的范围,一般为.

①高速柴油机为80~150r/min;②中速柴油机为70~80r/min;

③低速柴油机为25~30r/min;④高速柴油机为150~200r/min;

⑤中速柴油机为60~70r/min;⑥低速柴油机为30~50r/min.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2300 柴油机起动转速的大小与下列诸因素有关.

①环境温度;②气缸尺寸;③柴油机类型;④起动定时;⑤燃油品质;⑥起动空气压力.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⑤+⑥

D. ②+④+⑤+⑥2301 起动转速的大小与下列诸因素有关.

①进气方式;②环境温度;③柴油机气缸尺寸;④燃油品质;⑤扫气方式;⑥起动空气压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2302 对柴油机起动装置的要求是.

①起动转速低;②起动耗能少;③不暖缸能起动;

④起动空气压力;⑤曲轴在任何位置均可起动;⑥空气瓶内压力降.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2303 保证使用压缩空气起动装置的柴油机迅速而可靠地起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使柴油机由静止到转动的外界能源;②压缩空气必须具有足够压力和储量;

③起动装置中必须有两个起动空气瓶;④能保证冷车状态下连续起动2次以上;

⑤供气要有一定定时和适当延续时间;⑥保证柴油机能够起动的最少气缸数.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2304 关于压缩空气起动的正确论述.

①起动空气应有足够压力和一定储量;②起动空气必须在膨胀行程中进入气缸;

③四冲程柴油机起动最少有四个气缸;④二冲程进气延续角约为100 曲轴转角;

⑤达到起动转速后柴油机才能发火起动;⑥二冲程柴油机起动最少有六个气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②+④+⑤+⑥2305 正车起动时,进入气缸的压缩空气必须在.

①正车压缩冲程之初;②倒车膨胀冲程之末;③正车膨胀冲程之初;

④倒车压缩冲程之末;⑤倒车压缩冲程之初;⑥正车膨胀冲程之末.

A. ①+③

B. ③+⑤

C. ③+④

D. ②+⑥

2306 正车运行的柴油机,需要紧急换向,当停油后需能耗制动时,缸内压缩空气排出必须在下列时刻排出气缸.

①正车压缩冲程之末;②倒车膨胀冲程之初;③正车膨胀冲程之末;

④倒车压缩冲程之初;⑤倒车压缩冲程之末;⑥正车膨胀冲程之初.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⑥

D. ⑤+⑥

2307 在压缩空气系统中设置主起动阀的理由中错误的是.

A.为节省起动空气消耗量

B.避免起动控制阀的节流损失

C.避免起动控制阀远离主机而使起动滞后

D.减少起动失误率

2308 关于压缩空气起动装置的错误说法是.

A.气缸起动阀由空气分配器控制

B.进入气缸的空气要经过空气分配器

C.主起动阀由起动控制阀控制

D.空气分配器由起动凸轮控制

2309 气缸起动阀的启闭是由控制.

A.空气总管截止阀

B.主起动阀

C.起动空气分配器

D.空气瓶控制阀2310 在压缩空气起动系统中,气缸起动阀的启闭时刻和启闭顺序均由下列控制.

A.起动控制阀

B.空气分配器

C.主起动阀

D.起动操纵阀

2311 柴油机气缸起动阀的起动定时,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A.柴油机的转速

B.柴油机的机型

C.柴油机的气缸数目

D.柴油机的曲柄排列

2312 气缸起动阀的动作是.

A.开启时刻受主起动阀的控制

B.开启时刻直接由空气瓶来的空气控制

C.开启动作是受空气分配器控制

D.开启动作是由气缸起动阀弹簧控制2313 在压缩空气起动装置中,主起动阀是由下列控制的.

A.起动控制阀

B.空气分配器

C.气缸起动阀

D.空气瓶出气阀

2314 压缩空气起动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①截止阀与出气阀;②空气压缩机与起动空气瓶;

③起动控制阀与主起动阀;④空气分配器与气缸起动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315 常用的单气路控制气缸起动阀启阀活塞结构形式是采用.

A.单级活塞式起动阀

B.平衡活塞式起动阀

C.锥形活塞式起动阀

D.分级活塞式起动阀

2316 单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的优点是.

A.阀盘与阀座撞击小

B.兼顾起动与制动要求

C.不易发生燃气倒冲现象

D.启阀活塞面积大,开关迅速

2317 通常双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的启阀活塞结构形式是采用. A.单级活塞式起动阀 B.平衡活塞式起动阀

C.分级活塞式起动阀

D.锥形活塞式起动阀

2318 双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的优点是.

A.启阀活塞面积大,启闭迅速

B.起动空气耗量少

C.能兼顾起动与制动两方面要求

D.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2319 能够全部满足对气缸起动阀要求的气缸起动阀的结构型式是. A.平衡式 B.单向阀式 C.单气路控制式 D.双起路控制式

2320 下述单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的优点中错误的是.

A.开关迅速,耗气少

B.能兼顾起动与制动两方面要求

C.启阀活塞面积大

D.结构简单

2321 柴油机起动系统中主起动阀位于.

A.空气瓶与起动控制阀之间

B.截止阀与空气瓶之间

C.空气分配器与气缸起动阀之间

D.起动控制阀与空气分配器之间

2322 指出关于主起动阀的错误论述.

A.满足起动时所需要的压缩空气量

B.减少压缩空气的节流损失

C.控制起动定时和发火顺序

D.它是压缩空气系统的总开关

2323 气缸起动阀中的控制空气在起动阀打开后.

A.仍然保留在起动阀的控制空气腔内

B.排入大气

C.与起动空气一起进入气缸

D.回到空气分配器

2324 气缸起动阀中的控制空气在起动阀关闭时.

A.仍然保留在起动阀的控制空气腔内

B.排入大气

C.与起动空气一起进入气缸

D.回到空气分配器

2325 压缩空气起动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①截止阀;②空气压缩机; ③起动空气瓶;④主起动阀; ⑤空气分配器; ⑥起动控制阀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2326 关于单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特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开关迅速;②起动空气耗量多;③能兼顾起动和制动两方面要求;

④结构简单;⑤采用平衡式起动阀;⑥启阀活塞为分级式活塞.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2327 关于双气路控制式气缸起动阀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采用单级活塞式起动阀;②在性能上能兼顾起动和制动两方面要求;

③能避免燃气倒冲,引起空气管爆炸;④能速开,速闭但落座速度缓慢;

⑤阀盘,阀座撞击轻,磨损少;⑥结构简单,造价低.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⑥

D. ②+③+⑤+⑥2328 柴油机在运行中引起起动空气总管发热的原因是.

A.空气瓶气压太高

B.进排气阀漏气

C.主起动阀漏气

D.气缸起动阀漏气

2329 柴油机运转中,发现某一缸起动空气管发热,其原因是造成的.

A.起动空气压力过高

B.气缸起动阀关闭不严而泄漏

C.排气温度过高排气阀泄漏

D.安全阀泄漏

2330 转盘式空气分配器经拆装后重新装配时,应使与分配盘上的椭圆孔所连通的气缸正好处于.

A.进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膨胀冲程

D.排气冲程

2331 某柴油机启动时转速波动,且无法达到启动转速,一般不会是. A.启动空气量不足 B.空气分配器定时不当

C.某缸气缸起动阀故障

D.主起动阀不能开启

2332一般由船用低速柴油机驱动的船舶通常采用______换向方式.

A.调距桨换向B.倒顺车离合器换向

C.直接换向D.不定

2333在直接换向中与实现柴油机换向无关的是______.

A.配气定时B.供油定时

C.起动定时D.曲柄排列

2334柴油机进行换向起动时,压缩空气由原来的______进入.

A.膨胀行程B.进气行程

C.压缩行程D.排气行程

2335关于二冲程柴油机的换向条件,______说法是不适宜的.

A.要使起动空气改在换向前的压缩冲程进入气缸

B.要使起动空气改在换向后的膨胀冲程进入气缸

C.必须改变换向后的排气和喷油定时

D.必须改变排气凸轮和高压油泵凸轮与曲轴的相对位置

2336一台RND型柴油机正车发火次序为1-5-3-4-2-6,在一缸处于上止点位置时反向起动,问此时在______进气.

A.五缸和二缸B.一缸和五缸

C.四缸和二缸D.六缸和三缸

2337主机的换向时间应不大于______.

A.10s B.15s

C.20s D.25s

2338为了保证柴油机换向后可靠工作,换向前后应使凸轮具有______.

A.相同的换向角和轮廓线B.相同的位置和轮廓线

C.相同的定时和有效工作段D.相同的定时和工作规律

2339柴油机由正车换成倒车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A.压缩空气由换向前的压缩行程进入

B.工作循环的热力过程不变

C.换向前的发火顺序与换向后的发火顺序恰好相反

D.A+B+C

2340”通常二冲程直流扫气式柴油机换向时不需要换向的部件有______.A.排气凸轮B.空气分配器凸轮

C.喷油泵凸轮D.气缸注油器凸轮

2341对换向的基本要求______是不必要的.

A.换向时间必需满足要求B.应有必要的连锁机构

C.应有必要的锁紧装置D.应有必要的报警装置

2342柴油机实现换向的基本要求是______.

A.相同的换向角和轮廓线B.相同的凸轮位置和轮廓线

C.相同的定时与发火顺序D.相同的定时与工作规律

23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主机换向时间应不大于15s;②主机换向时间应不大于12s;

③柴油机换向前后应使凸轮具有相同的定时和工作规律;

④换向前的发火顺序与换向后的发火顺序恰好相反;

⑤压缩空气由换向前的膨胀行程进入.

A.①+③+④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②+③+④

2344采用双凸轮换向的柴油机具有______.

A.两套分别安装在两根凸轮轴上的凸轮

B.具有两个工作面的一套凸轮

C.两套安装在一根凸轮轴上的凸轮

D.具有两个工作面的两套凸轮

2345换向时凸轮轴需要作轴向移动的是______.

A.双凸轮换向B.机械差动换向

C.液压差动换向D.单轴鸡心凸轮差动换向

2346双凸轮换向装置在换向过程中的动作是______.

A.超前差动B.滞后差动

C.液压差动D.凸轮轴轴向移动

2347气力-液压换向装置常用于______.

A.双凸轮换向B.机械差动换向

C.液压差动换向D.单轴鸡心凸轮差动换向

2348下列排气凸轮和油泵凸轮在同轴上实现单凸轮差动换向条件中,______说法是不正确的.

A.凸轮的差动方向要相同

B.差动的角度要相同

C.差动后的定时任何一个都不能改变

D.高压油泵的凸轮不能是一般线型凸轮

2349采用鸡心形燃油凸轮的目的是使燃油凸轮与排气凸轮同轴安装,实现______.A.超前差动B.滞后差动

C.换向差动D.机械差动

2350”若凸轮轮廓作用角为2φ,差动角为2αs,为了保证喷油泵换向后供油提前角β不变,则必须满足下列关系______.

A.2φ=αs-βB.2αs =2φ-2β

C.2φ=2αs-2βD.2αs =2φ+2β

2351下列______机型适用于鸡心凸轮换向.

A.四冲程柴油机B.二冲程横流扫气式柴油机

C.二冲程回流扫气式柴油机D.二冲程直流扫气式柴油机

2352鸡心凸轮差动换向倒车工况较差的原因是______.

A.凸轮不对称B.排气凸轮定时不当

C.差动滞后D.燃油凸轮定时不当

2353”关于单凸轮换向装置的论述______.

①正反转共用同一个凸轮;②凸轮轮廓外形必须对称;

③换向时须轴向移动凸轮轴;④该装置常用于四冲程柴油机;

⑤该装置常用于二冲程柴油机;⑥二冲程弯流扫气柴油机油泵采用鸡心式凸轮.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⑥D.②+⑥+⑤

2354离合器换向主要用于______类型的柴油机.

A.高速柴油机B.低速柴油机

C.四冲程柴油机D.二冲程柴油机

2355新型超长冲程柴油机改变喷油泵滚轮倾斜方向的换向装置,其实质属于______.A.超前差动B.滞后差动

C.换向差动D.机械差动

2356单凸轮液压差动换向机构在换向时的正确动作是______.

A.在反向启动过程中先完成超前差动

B.在反向启动过程中先完成滞后差动

C.在停车时先完成单凸轮超前差动,然后反向起动

D.在停车时先完成单凸轮滞后差动,然后反向起动

2357采用单凸轮液压差动式换向装置的是______.

A.哥塔维根操纵系统B.MAN操纵系统

C.B&W型操纵系统D.苏尔寿RND操纵系统

2358关于二冲程直流扫气柴油机实现单轴单凸轮换向的正确论述______.

①排气凸轮与燃油凸轮差动方向相同;②必须采用机械差动装置进行换向;

③排气凸轮与燃油凸轮差动角相同;④差动后各凸轮的正倒车定时基本相同;

⑤燃油凸轮采用鸡心形凸轮;⑥此换向装置属于滞后差动装置.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

2359现代大型低速二冲程直流扫气式柴油机的换向凸轮是______.

A.双凸轮B.鸡心凸轮C.一般线形凸轮D.负值凸轮

2360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_____.

A.采用鸡心形燃油凸轮换向可实现滞后差动

B.采用鸡心形燃油凸轮换向可实现超前差动

C.二冲程直流扫气柴油机适用鸡心形燃油凸轮换向

D.B+C

2361柴油机在换向中,凸轮轴不动,先进行空气分配器换向操作,在进行反向起动使曲轴反向回转之初,曲轴相对凸轮轴转过一个差动角之后再带动凸轮轴一起转动,此种方法为______.

A.轴向差动B.超前差动C.滞后差动D.液压差动

2362发生柴油机不能换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换向机构故障B.操作不当

C.A或B D.A+B

2363关于换向机构故障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阀件咬死B.油管堵塞

C.滑油压力不足D.有关控制部件漏油,漏气

2364气力-液压式换向机构有关控制部件漏油、漏气可能造成______.

A.活塞不能轴向移动B.换向伺服器无法转动

C.差动不到位D.换向连锁机构不动作

2365”换向手柄虽已到位,但凸轮轴尚未换向到位,因此不能反向起动的原因是______.A.车钟连锁作用B.换向连锁作用

C.运转方向连锁作用D.盘车机连锁作用

2366”换向手柄虽已到位,但不能反向起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①操作太快,凸轮轴尚未换向到位:

②操作太快,柴油机仍以原转向以较高速度转动;

③空气分配器不能换向;④换向机构故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367柴油机操纵系统不能执行下述功能______.

A.变速B.起动C.停车D.备车

2368柴油机的连锁装置中不包括______.

A.运转方向连锁B.润滑油低位连锁

C.车钟连锁D.盘车机连锁

2369柴油机的操纵方式中必须保留______.

A.机旁操纵B.驾驶台操纵

C.集控室操纵D.液力操纵

2370 MAN-B&W LMC系列柴油机采用的遥控系统是______.

A.电动式遥控系统B.液力式遥控系统

C.电-气混合遥控系统D.电-液混合遥控系统

2371在发生下列______情况下,自动停车装置会自动切断燃油而停车.

A.滑油低压B.超速

C.排温过高D.A+B

2372液力式遥控系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A.适于远控B.传递力较大

C.维护方便D.控制准确

2373目前在船舶上使用较广泛的遥控系统是______.

A.电动式遥控系统B.液力式遥控系统

C.混合遥控系统D.气动式遥控系统

2374下列各项中______不是气动式遥控系统的特点.

A.适于远控B.传递力较大

C.维护方便D.传递信号干扰少

2375柴油机在运转中如果发生飞车,其安全保护装置会执行下述动作______.A.降速B.立即停车C.继续运转D.由轮机员采取措施

2376对柴油机操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______.

①能迅速,准确地执行起动、换向、变速等动作;②操纵、调节方便;

③在集控室内完成所有操作;④在驾驶台操纵主机;

⑤有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⑥有必要的连锁装置.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②+④+⑤+⑥

2377 Sulzer RND型柴油机操纵系统的连锁装置有______.

①盘车机连锁;②超速保护连锁;③起动连锁;④运转方向连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378在紧急刹车操纵中需要选择时机进行操纵的动作是______.

A.回车钟B.刹车C.停油D.换向

2379对柴油机操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______.

①能迅速、准确地执行起动、换向、变速等动作;

②有必要的连锁装置;③有必要的监视仪表和报警装置;

④在驾驶台操纵主机;⑤在集控室内完成所有操作.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380按遥控系统使用的能源和工质,主机遥控系统可分为______.

①机旁手动操纵系统;②电动式主机遥控系统;③驾驶室控制系统;

④气动式主机遥控系统;⑤机舱集控室控制系统;⑥液力式主机遥控系统.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2381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混合式主机遥控系统的特点是______.

A.从驾驶台到机舱采用电传动,机舱系统采用液压式或气动式

B.从驾驶台到机舱采用液压传动,机舱系统采用电动式

C.从驾驶台到机舱采用气压传动,机舱系统采用电动式

D.从驾驶台到机舱采用液压传动,机舱系统采用气动式

2382按遥控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和工质的不同,可将主机遥控系统分为______.

①电动式主机遥控系统;②驾驶室控制式主机遥控系统;

③气动式主机遥控系统;④机舱集控室控制式主机遥控系统;

⑤液力式主机遥控系统;⑥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383在目前船舶操纵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是______.

A.机旁手动操纵B.机舱集控室操纵

C.驾驶室操纵D.A+B

2384以下______不是操纵系统的基本要求.

A.有必要的连锁装置

B.有必要的监视仪表和安全保护与报警装置

C.能迅速执行备车动作

D.操作、调节方便,维护简单

船舶柴油机考试题2

2004 ——2005 学年第二学期考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船舶柴油机(二)第 1 页共5页共76 题 题目 得分 阅卷人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70分) 1.不同牌号的重油混舱时产生大量油泥沉淀物的原因是: A.燃油中不同烃的化学反应 B.燃油中添加剂的化学反应 C.燃油的不相容性 D.燃油中机械杂质凝聚产物 2.柴油机润滑系统中,滑油冷却器进出口温度差一般在: A. 8~10℃ B. 10~12℃ C. 10~15℃ D.10~20℃ 3.船用柴油机润滑系统中滑油泵的出口压力在数值上应保证: A. 各轴承连接续油 B. 抬起轴颈 C. 各轴承形成全油膜 D.保护轴颈表面 4.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合理的流动路线和调节方法应该是: A. 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调节进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 B.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调节出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 C.冷却水自上而下流动,调节出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 D. 冷却水自上而下流动,调节进口阀开度大小控制温度 5.分油机油水分界面向转轴侧移动时,会引起: A. 净化效果变差 B. 水中带油现象 C. 水封不易建立 D. 排渣口跑油 6.分油机停止分油工作后,应置于“空位“的目的是: A. 防止高置水箱的水流失 B. 放去管系中的残油 C. 防止净油倒流 D. A+B+C 7.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其控制阀从停止工况至分油工况的操作顺序为:(1.补偿 2.密封 3.空位 4.开启) A. 3-4-1 B. 3-2-1 C. 2-1-3 D. 3-1-2 8.可能造成分油机跑油的原因是: A. 进油阀开得过猛 B. 油加热温度过高 C. 重力环口径过小 D. 油的粘度过低 9.分油机最佳分离量的确定,应根据____ 。 A. 分离温度 B. 含杂量 C. 分油机类型 D. A+C 10.下列关于冷却水系统管理中,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 淡水压力应高于海水压力 B.闭式淡水冷却系统中应设置膨胀水箱 C.进港用低位海水阀 D.定期清洗海底阀的海水滤器 11.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气缸注油器在结构原理上的特点一般为: A. 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可调 B.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不可调 C.注油量,注油正时均不可调 D.注油量可调,注油正时随机 12.自动排渣分油机控制阀在“密封“位置时: A. 工作水经外接管进入滑动阀下方 B.水封水经外接管进入活动底盘下方 C.工作水经内接管进入活动底盘下方 D.工作水经外接管进入活动底盘下方 13.为了保证柴油机经济而可靠地工作,其冷却水出口温度在数值上应:A. 接近允许下限值 B. 取允许限中值 C. 接近允许上限值 D. 按工况不同而异 14.现代大型船用柴油机采用的加压式燃油系统其主要目的是: A. 防止燃油汽化 B. 加速燃油循环 C. 冷却喷油泵柱塞偶件 D. 备用燃油系统 15.燃油系统中滤器堵塞的现象为: A.滤器前燃油压力急剧升高 B. 滤器前后燃油压力差增大 C. 滤器后燃油压力急剧升高 D. 滤器前后压力差变小 16.根据柴油机油品使用要求,燃油与滑油的粘温特性好表示: A.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B.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 C.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D.燃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大 注:必须用电脑打印试卷题目,不准用手抄写。 试

船舶柴油机的分类

基础知识No Responses ? 二122011 柴油机自1897年问世以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其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并更趋完善,在动力机械中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船舶动力中也占统治地位。目前,在所有的内河及沿海中、小型船舶中,都采用柴油机作为主机和辅机;在远洋民用船舶中,在2000t以上的船舶中,以柴油机作为主机的船舶占总艘数的98%以上,占总功率的96%以上。 一、柴油机的优点 柴油机能在动力机械以及船舶动力装置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与其它热机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热效率高。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有效效率已达到50%~53%,远远高于其他热机;而且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内的热效率都较其它热机高。热效率高,也就是燃料消耗量小;柴油机又能燃用重油,甚至劣质重油;而且柴油机在停车状态时不需要消耗燃料。故燃料费用低,船舶的续航力大。 (2)功率范围大。柴油机的单机功率自1至80080kW,因此其适应的领域宽广。 (3)机动性好。正常起动只需3~5s,并能很快达到全负荷。有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能适应船舶航行的各种要求,而且操作简便。 (4)尺寸小,重量轻。柴油机不需要锅炉等大型附属设备,使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尺寸小、重量轻,特别适合于在交通运输等动力装置中应用。 (5)可直接反转。柴油机可设计成直接反转的换向柴油机,而且倒车性能好,使装置结构简单。 二、柴油机的类型 由于柴油机的应用广泛,因此,为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柴油机的类型也就多种多样。根据柴油机的各种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分类方法,船舶柴油机大体上有以下类型: (1)按工作循环分类。有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 (2)按进气方式分类。有增压柴油机和非增压柴油机。 (3)按曲轴转速分类。有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 高速柴油机:n>1000r/min;中速柴油机:n=300~1000r/min;低速柴油机:n<300r/min。

船舶柴油机的分类

基础知识No Responses ? 二 122011 柴油机自1897年问世以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其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并更趋完善,在动力机械中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船舶动力中也占统治地位。目前,在所有的内河及沿海中、小型船舶中,都采用柴油机作为主机和辅机;在远洋民用船舶中,在2000t以上的船舶中,以柴油机作为主机的船舶占总艘数的98%以上,占总功率的96%以上。 一、柴油机的优点 柴油机能在动力机械以及船舶动力装置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与其它热机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热效率高。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有效效率已达到50%~53%,远远高于其他热机;而且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内的热效率都较其它热机高。热效率高,也就是燃料消耗量小;柴油机又能燃用重油,甚至劣质重油;而且柴油机在停车状态时不需要消耗燃料。故燃料费用低,船舶的续航力大。 (2)功率范围大。柴油机的单机功率自1至80080kW,因此其适应的领域宽广。 (3)机动性好。正常起动只需3~5s,并能很快达到全负荷。有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能适应船舶航行的各种要求,而且操作简便。 (4)尺寸小,重量轻。柴油机不需要锅炉等大型附属设备,使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尺寸小、重量轻,特别适合于在交通运输等动力装置中应用。 (5)可直接反转。柴油机可设计成直接反转的换向柴油机,而且倒车性能好,使装置结构简单。 二、柴油机的类型 由于柴油机的应用广泛,因此,为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柴油机的类型也就多种多样。根据柴油机的各种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分类方法,船舶柴油机大体上有以下类型: (1)按工作循环分类。有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 (2)按进气方式分类。有增压柴油机和非增压柴油机。 (3)按曲轴转速分类。有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 高速柴油机:n>1000r/min;中速柴油机:n=300~1000r/min;低速柴油机:n<300r/min。

船舶柴油机的分类

船舶柴油机的分类 基础知识No Responses ? 二122011 柴油机自1897年问世以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其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并更趋完善,在动力机械中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船舶动力中也占统治地位。目前,在所有的内河及沿海中、小型船舶中,都采用柴油机作为主机和辅机;在远洋民用船舶中,在2000t以上的船舶中,以柴油机作为主机的船舶占总艘数的98%以上,占总功率的96%以上。 一、柴油机的优点 柴油机能在动力机械以及船舶动力装置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与其它热机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热效率高。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有效效率已达到50%~53%,远远高于其他热机;而且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内的热效率都较其它热机高。热效率高,也就是燃料消耗量小;柴油机又能燃用重油,甚至劣质重油;而且柴油机在停车状态时不需要消耗燃料。故燃料费用低,船舶的续航力大。 (2)功率范围大。柴油机的单机功率自1至80080kW,因此其适应的领域宽广。 (3)机动性好。正常起动只需3~5s,并能很快达到全负荷。有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能适应船舶航行的各种要求,而且操作简便。 (4)尺寸小,重量轻。柴油机不需要锅炉等大型附属设备,使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尺寸小、重量轻,特别适合于在交通运输等动力装置中应用。 (5)可直接反转。柴油机可设计成直接反转的换向柴油机,而且倒车性能好,使装置结构简单。 二、柴油机的类型 由于柴油机的应用广泛,因此,为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柴油机的类型也就多种多样。根据柴油机的各种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分类方法,船舶柴油机大体上有以下类型: (1)按工作循环分类。有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 (2)按进气方式分类。有增压柴油机和非增压柴油机。 (3)按曲轴转速分类。有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 高速柴油机:n>1000r/min;中速柴油机:n=300~1000r/min;低速柴油机:n<300r/min。

船舶柴油机知识点梳理

上止点(T.D.C)是活塞在气缸中运动的最上端位置。 下止点(B.D.C)同上理。 行程(S)指活塞上止点到下止点的直线距离,是曲轴曲柄半径的两倍。 缸径(D)气缸内径。 气缸余隙容积(Vc)、气缸工作容积(Vs),气缸总容积(Va)、余隙高度(顶隙)。 柴油机理论循环(混合加热循环):绝热压缩、定容加热、定压加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混合加热循环理论热效率的相关因素:压缩比ε、压力升高比λ、绝热指数k(正相关)、初期膨胀比ρ(负相关)。 实际循环的差异:工质的影响(成分、比热、分子数变化,高温分解)、汽缸壁的传热损失、换气损失(膨胀损失功、泵气功)、燃烧损失(后燃和不完全燃烧)、泄漏损失(0.2%,气阀处可以防止,活塞环处无法避免)、其他损失。 活塞的四个行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和排气行程。 柴油机工作过程:进气、压缩、混合气形成、着火、燃烧与放热、膨胀做功和排气等。 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排气阀的启闭都不正好在上下止点,开启持续角均大于180°CA(曲轴转角)。气阀定时:进、排气阀在上下止点前后启闭的时刻。 进气提前角、进气滞后角、排气提前角、排气滞后角。 气阀重叠角:同一气缸的进、排气阀在上止点前后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四冲程一定有,增压大于非增压) 机械增压:压气泵由柴油机带动。 废气涡轮增压:废气送入涡轮机中,使涡轮机带动离心式压气机工作。 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形式:弯流(下到上,再上到下)、直流(直线下而上)。 弯流可分:横流、回流、半回流。直流:排气阀、排气口。 横流:进排气口两侧分布。回流:进排气口同侧,排气口在进气口上面。 半回流:进排气的分布没变,排气管中装有回转控制阀。 排气阀——直流扫气:排气阀的启闭不受活塞运动限制,扫气效果较好。 弯流扫气的气流在缸内的流动路线长(通常大于2S),新废气掺混且存在死角和气流短路现象,因而换气质量较差。横流扫气中,进排气口两侧受热不同,容易变形。但弯流扫气结构简单,方便维修。直流扫气质量好,但是结构复杂,维修较困难。 柴油机类型: 低速柴油机n≤300r/min Vm<6m/s 中速柴油机3001000r/min Vm>9m/s 按活塞和连杆的连接方式:筒形活塞式(无十字头式)柴油机,十字头式柴油机。 两者间的区别:筒式活塞承受侧推力,活塞导向作用由活塞下部筒式裙部来承担。活塞与连杆连接:活塞销。十字头活塞侧推力由导板承担,导向由十字头承担。活塞与连杆连接:活塞杆(垂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两者的优缺点:十字头式柴油机的活塞与缸套不易擦伤和卡死,气缸下部设隔板,能避免曲轴箱的滑油污染,利于燃烧劣质燃料。活塞下方密闭,可作为辅助压气泵。但重量和高度大,结构复杂。筒式柴油机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 多缸机气缸排列可以分为直列式、V型(夹角90°、60°、45°)、W型(较高的单机功率与标定功率的比值) 从柴油机功率输出端向自由端看,正车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柴油机称为右旋柴油机,反之,左旋。双机双桨上,由船艉向船艏看,机舱右舷的为右旋柴油机,左舷的为左旋柴油机,右机操纵侧在左侧,排气在右侧,左机相反。(单台布置的船舶主柴油机为右旋柴油机)。

船舶柴油机复习资料(全)

1.柴油机特性曲线:用曲线形式表现的柴油机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2.扫气过量空气系数:每一循环中通过扫气口的全部扫气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容气量之比 3.封缸运行:航行时船舶柴油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气缸发生了一时无法排除的故障,所采取的停止有故障气缸运转的措施。 4.12小时功率:柴油机允许连续运行12小时的最大有效功率。 5.有效燃油消耗率:每一千瓦有效功率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数量。 6.示功图:是气缸内工质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变化的图形。 7.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对于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 8.敲缸:柴油机在运行中产生有规律性的不正常异音或敲击声的现象。 9.1小时功率:柴油机允许连续运行1小时的最大有效功率。(是超负荷功率,为持续功率的110%。) 10.平均有效压力:柴油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每循环所作的有效功。 11.热机: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12.内燃机:两次能量转化(即第一次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第二次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过程在同一机械设备的内部完成的热机。 13.外燃机: 14.柴油机:以柴油或劣质燃料油为燃料,压缩发火的往复式内燃机。 15.上止点:活塞在气缸中运动的最上端位置,也是活塞离曲轴中心线最远的位置。下止点 16.行程: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丅止点间的位移,等于曲轴曲柄半径R的两倍。 17.气缸工作容积:活塞在气缸中从上止点移动到丅止点时扫过的容积。 18.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室容积之比值,也称几何压缩比。 19.气阀定时:进排气阀在上.丅止点前启闭的时刻称为气阀定时,通常气阀定时用距相应止点的曲轴转角表示。 20.气阀重叠角:同一气缸在上止点前后进气阀与排气阀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进排气阀相通,依靠废气流动惯性,利用新鲜空气将燃烧室内废气扫出气缸) 21.扫气:二冲程柴油机进气和排气几乎重叠在丅止点前后120-150曲轴转角内同时进行,用新气驱赶废气的过程。 22.直流扫气:气流在缸内的流动方向是自下而上的直线运动。(空气从气缸下部扫气口,沿气缸中心线上行驱赶废气从气缸盖排气阀排出气缸) 23.弯流扫气:扫气空气由下而上,然后由上而下清扫废气。 24.横流扫气:进排气口位于气缸中心线两侧,空气从进气口一侧沿气缸中心线向上,然后再燃烧室部位回转到排气口的另一侧,再沿中心线向下,把废气从排气口清扫出气缸。 25.回流扫气:进排气口在气缸下部同一侧,排气口在进气口上方,进气流沿活塞顶面向对侧的缸壁流动并沿缸壁向上流动,到气缸盖转向下流动,把废气从排气口中清扫出气缸。 26.增压:提高气缸进气压力的方法,使进入气缸的空气密度增加,从而增加喷入气缸的燃油量,提高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和功率。 27.指示指标:以气缸内工作循环示功图为基础确定的一些列指标。只考虑缸内燃烧不完全及传热等方面的热损失,不考虑各运动副件存在的摩擦损失,评定缸内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 28.有效指标:以柴油机输出轴得到的有效功为基础,考虑热损失,也考虑机械损失,是评定柴油机工作性能的最终指标。 29.平均指示压力:一个工作循环中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指示功。 30.指示功率:柴油机气缸内的工质在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 31.有效功率:从柴油机曲轴飞轮端传出的功率。

船舶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832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22

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考点1 柴油机的工作参数22题 1.最高爆发压力pz 燃烧过程中气缸内工质的最高压力称最高爆发压力pz。pz是柴油机周期性变化的机械负荷的主要外力,它引起各受力部件的应力和变形,造成疲劳破坏、磨损和振动。 2.排气温度tr 非增压柴油机的排气温度指排气管内废气的平均温度,增压柴油机的排气温度指气缸盖排气道出口处废气的平均温度。 在船舶上通常用排气温度衡量热负荷的大小。通常船用柴油机排气温度的最高值应低于550℃。 3.活塞平均速度Cm 在曲轴一转两个行程中活塞运动的平均值称为活塞平均速度Vm。如果柴油机的转速为n (r/min),活塞的行程为S(m),当曲轴转一转时活塞移动两个行程长度2S(m)。提高Cm 可以提高柴油机的功率,但零件的机械负荷、热负荷同时增加,机件的磨损也相应增加,因而靠提高Vm来提高功率是有限的。 4.行程缸径比S/D 行程缸径比是柴油机的主要结构参数之一。S/D在不同条件下影响不同,在活塞平均速度Cm 及缸径为D定值的条件下,S/D对柴油机的影响有: (1)影响柴油机的尺寸和重量。S/D增大,则柴油机的宽度、高度及重量均相应增加。(2)影响柴油机负荷。缸内气体压力不直接受S/D的影响,但最大往复惯性力将随S/D的增加而减小。 (3)影响热负荷。S/D增大,气缸散热面积增大,热负荷将减小,同时影响燃烧室各部件的传热量分配比例。 (4)影响混合气形成。S/D增大,燃烧室余隙高度增大,对混合气形成有利。 (5)影响扫气效果。S/D增大,因气流在缸内流动路线长将降低扫气效果,但此影响随扫气形式不同各异。如对直流扫气的影响较小,允许使用较大的S/D值,而对弯流扫气的影响较大,其使用的S/D通常不高于2.2。 (6)影响曲轴刚度。S/D增大使曲柄半径变大,曲轴轴径的重叠度降低,曲轴刚度下降。(7)影响轴系的振动性能。S/D增大,轴系的纵振及扭振固有频率降低,容易产生不允许的纵振和扭振。 5.强化系数pe.Cm 强化系数pe.Cm系用来表示柴油机所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两方面的综合强烈程度。 6.压缩比ε 压缩比是一个对柴油机性能影响很大的结构参数,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性、燃烧与启动及机械负荷等方面。 B1. 柴油机运转中,检查活塞环漏气的最有效方法是()。 A.测最高爆发压力 B.测压缩压力 C.测排气温度 D.测缸套冷却水温度 D2. 在柴油机运转中测量气缸内压缩压力的主要用途是()。 A.判断气口堵塞

船舶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船用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活塞的两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二冲程柴油机,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只转一圈,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它提高了作功能力,在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差异在配气机构方面。二冲 程柴油机没有进气阀,有的连排气阀也没有,而是在气缸下部开设扫气口及排气口; 或设扫气口与排气阀机构。并专门设置一个由运动件带动的扫气泵及贮存压力空气 的扫气箱,利用活塞与气口的配合完成配气,从而简化了柴油机结构。 图是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图。扫气泵附设在柴油机的一侧,它的 转子由柴油机带动。空气从泵的吸入吸入,经压缩后排出,储存在具有较大容积的 扫气箱中,并在其中保持一定的压力。现以图说明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燃烧膨胀及排气冲程: 燃油在燃烧室内着火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活塞在燃气的推动下,由上止点 向下运动,对外作功。活塞下行直至排气口打开(此时曲柄在点位置,此时燃气 膨胀作功结束,气缸内大量废气靠自身高压自由排气,从排气口排人到排气管。 当气缸内压力降至接近扫气压力时(一般扫气箱中的扫气压力为0 12,下行活塞把扫气口3打开(此时曲柄在点4的位置,扫气空气进入气缸, 同时把气缸内的废气经排气口赶出气缸。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本冲程结束,但扫气 过程一直持续到下一个冲程排气口关闭(此时曲柄在点位置为止。 ·4· 342 第三篇船舶柴油机检修图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扫气及压缩冲程: 活塞由下止点向上移动,活塞在遮住扫气口之前,由扫气泵供给储存在扫气箱 内的空气,通过扫气口进入气缸,气缸中的残存废气被进入气缸的空气通过排气口 扫出气缸。活塞继续上行,逐渐遮住扫气口,当扫气口完全关闭后(此时曲柄在点 位置,空气停止充人,排气还在进行,这阶段称为“过后排气阶段”。排气口关闭时

船舶主机操作须知

29. 主机操作须知 The Instruction For Main Engine Operation 关键性操作(单船操作) 文件编制:THTC-0729 文件版次: 文件编制: 文件审核: 文件批准: 生效日期:

1.目的 制定本须知旨在规范本船船舶主机的操作,确保主机及附属系统的正常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2.适用范围: 本须知适用于本船两台“8M453MAK”主柴油机及附属系统的操作。 3.职责: 船舶主柴油机及附属系统由大管轮负责管理,并在轮机长的监管之下,所有轮机员在与其当班机工的支持下都能熟练掌握其备车、启动、运行值班、停车的操作技能。 4.操作步骤 4.1.备车: 1).值班人员对主空气瓶放残,检查空气系统的阀门开启是否正确,压力在 15~24BAR范围。 2).值班轮机员、轮机长或大管轮检查待备发电机曲柄箱油位,在集控室启动 待备发电机,检查各系统压力,温度后,在配电板并车。 3).值班轮机员、轮机长或大管轮在集控室启动高、低温水泵,海水泵,左、 右CPP电动油泵,左、右齿轮箱电动油泵,CPP伺服泵,打开高低温及副机节温器。机旁启动主机机油预润滑泵,燃油增压泵。 4).检查警报板上与主机系统有关的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 5).由值班轮机员检查增压器两端油位、调速器油位主机循环柜油位、CPP油 位。 6).值班轮机员确认CPP工作正常:手动调节左、右CPP螺距,观察其移动 是否平稳、速度是否符合规范,然后将螺距置“0”位。 7).由轮机长或大管轮负责冲车。【冲车前,需得到驾驶台值班驾驶员的许可。】

冲车时应注意无油、水等杂物从示功考克冲出。 4.2.启动(由轮机长或大管轮负责操纵): 在上述的准备工作完成后,主机准备启动了。 关闭示功考克,按启动按钮,主机启动运转位400RPM,将控制选择阀转置“遥控”位置,关闭主机机油预润滑泵。 1).主机转速应稳定在400RPM(已预先设定好),在集控室上离合器,将CPP 备用油泵,齿轮箱备用油泵置于STANDBY位置, 1).操纵调速器控制空气手柄使主机转速达到600RPM。转至配电板模式。 2).轴带并车后,确认主机、CPP系统正常,将转由驾驶台控制。 4.3.运行(值班轮机员): 1).按时巡回检查,确保主机及附属系统正常运转,防止事故的发生。 2).严格控制主机运转各热工参数必须在规定范围内,超偏必须及时调整,发 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机长。 3).如主机因故障必须停车,应先征得驾驶台同意,并即迅速报告轮机长。【如 情况危急,将导致严重机损或人身伤亡事故时,可先停车,同时报告驾驶台和轮机长,并将详细情况记入《轮机日志》】。 4).根据主机运转的需要,督促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净油、补水等各项工作,保 证日用油柜、水柜有足够数量的储备。 4.4.完车(轮机长或大管轮) 1).完车命令下达后,轴带发电机脱排,降速主机转速置400RPM。 2).脱开离合器,齿轮箱备用润滑泵选择开关转置“手动”位置。 3).启动主机备用润滑油泵、停止主机,打开示功考克,关闭燃油增压泵。 4).值班人员负责停燃油净油机及滑油净油机。 5).为了防止冷却表面过热,及活塞头积碳,有值班轮机员负责主机停止后继

船舶动力装置(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的热力发动机中,不属于内燃机的是()。(答案:C) A.柴油机B.燃气轮机C.汽轮机D.汽油机 2.在热力发动机中,柴油机最突出的优点是()。(答案:A) A.热效率最高B.功率最大C.转速最高D.结构最简单 3.()不是柴油机的优点。(答案:D) A.经济性好B.机动性好 C.功率范围广D.运转平稳柔和,噪声小 4.发电柴油机多用四冲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主要是因为()。(答案:C) A.结构简单B.工作可靠 C.转速满足发电机要求D.单机功率大 5.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周。(答案:B) A.1 B.2 C.3 D.4 6.测量偏移和曲折的工具,在内河船舶中常采用()。(答案:B) A.百分表+塞尺B.直尺+塞尺C.百分表D.专用量具 7.中小型柴油机的机座结构形式大都采用()。(答案:B) A.分段铸造结构B.整体铸造结构C.钢板焊接结构D.铸造焊接结构8.会导致柴油机机座产生变形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答案:A) A.曲轴轴线绕曲B.船体变形 C.机座垫块安装不良D.贯穿螺栓上紧不均 9.下述四个柴油机部件中,不安装在机体上的部件是()。(答案:A) A.进、排气管B.气缸套C.凸轮轴D.气缸盖 10.柴油机贯穿螺栓上紧力矩不均匀度过大最易产生的不良后果是()。(答案:B) A.上紧力矩过大的螺栓会产生塑性伸长变形 B.会引起机座变形 C.会破坏机体上下平面的平行度 D.会造成机体变形缸线失中 11.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上安装的部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答案:B)

A.喷油器B.喷油泵C.示功阀D.进、排气阀 12.柴油机在冷态时应留有合适的气阀间隙的目的是()。(答案:C) A.为了加强润滑B.为了加强冷却 C.为防止运转中气阀关闭不严D.为防止运转中气阀卡死 13.柴油机气缸盖安装后试车时发现密封圈处漏气,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答案:C) A.密封平面不洁夹有异物B.缸盖螺母上紧不足或上紧不均 C.最高爆发压力过高D.气缸盖发生了变形 14.柴油机主轴承的润滑介质是()。(答案:C) A.水B.柴油C.滑油D.重油 15.柴油机曲轴的每个单位曲柄是由()组合而成。(答案:D) A.曲柄销、曲柄臂B.曲柄销、主轴颈 C.曲柄臂、主轴颈、主轴承D.曲柄销、曲柄臂、主轴颈 16.柴油机飞轮制成轮缘很厚的圆盘状,目的是要在同样质量下获得最大的()。 (答案:C) A.刚性B.强度C.转动惯量D.回转动能 17.中、高速柴油机都采用浮动式活塞销的目的是()。(答案:D) A.提高结构的刚度B.增大承压面积,减小比压力 C.有利于减小配合间隙使运转更稳定D.活塞销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18.测量柴油机新换活塞环搭口间隙时应将环平置于气缸套的()。(答案:C) A.内径磨损最大的部位B.内径磨损不大也不小的部位 C.内径磨损最小的部位D.首道气环上止点时与缸套的接触部位 19.倒顺车减速齿轮箱离合器主要用于哪种主机?()。(答案:A) A.高速柴油机B.低速柴油机C.四种程柴油机D.二冲程柴油机20.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在工作时的受力情况是()。(答案:C) A.只受拉力B.只受压力 C.承受拉压交变应力D.受力情况与二冲程连杆相同 21.当柴油机排气阀在长期关闭不严情况下工作,不会导致()。(答案:C) A.积炭更加严重B.燃烧恶化C.爆发压力上升D.阀面烧损 22.把柴油机回油孔式喷油泵下的微调螺钉旋入,使柱塞位置有所降低,会使()。(答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

1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考纲要求: 2.1.2 柴油机的性能指标 2.1.2.1柴油机的指示指标(指示指标的定义、平均指示压力和指示功率、指示效率和指示耗油率) 2.1.2.2柴油机的有效指标(有效指标定义、机械损失功率和机械效率、有效功率和平均有效压力、有效效率和有效耗油率) 2.1.2.3柴油机的工作参数:爆压、排温、活塞平均速度、行程缸径比(应该还包括压缩比和强化系数) 2.1.3 现代船用柴油机提高有效功率和经济性的主要途径 一、关于柴油机的指标

1、柴油机的指示指标:以示功图为基础,考虑缸内不完全燃烧及传热等方面的热损失,不考虑摩擦及轴带损失,用于评定缸内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 2、柴油机的有效指标:以输出轴功为基础,考虑机械损失,评定工作性能的最终指标。 3、指示及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容积的做功能力,代表循环的完善程度,体现动力性。 4、效率:注意效率的基本定义及效率与油耗率的关系。 典型题目: 1.能够有效提高柴油机平均指示压力的措施是 A.增大供油量 B.提高进气压力 C.提高喷油压力 D.增大过量空气系数b 2.目前,船用柴油机的机械效率为----% A.50~70 B.60~80 C.70~87 D.70~92d 3.平均指示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转速的高低 B.负荷的大小 C.燃烧的早晚 D.燃烧压力的高低b

二、柴油机的工作参数 1、工作参数包括:爆压、排温、活塞平均速度、行程缸径比(应该还包括压缩比和强化系数),对这些参数的一般性范围要了解。 2、增压机与自然吸气发动机排温测点不同。 3、强化系数代表机械和热负荷两方面。 4、压缩比影响经济性、燃烧、启动和机械负荷。 典型题目: 1.通常,船用柴油机的排气温度最高值应为 A.小于550 B.600~700 C.800~900 D.大于1000a 2.各种柴油机中强化系数最高的是 A.低速机 B.二冲程中速机 C.四冲程中速机 D.高速机d 三、现代船用柴油机提高功率和经济性的主要途径 提高功率的途径:60000i n V p Ne s e τ= 1、主机采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高压比高效率 废气涡轮增压器:当代增压器综合效率已达68~76%,显著降低油耗率。

船舶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

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 1 目的 本须知旨在提供船舶轮机主要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影响航行安全和污染水域现象的发生。 2 适用围 本须知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船舶轮机设备的操作。 3 操作须知 3.1船舶主柴油机及附属系统 3.1.1船舶主机 3.1.1.1备车 柴油机动力装置应在开航前一小时进行备车。备车包括校对时钟、车钟; 校对舵机、暖机;各系统准备;转车、冲车和试车。 .2 暖机 ●主机气缸的预热可以用“副机”冷却水循环加热,也可以用 蒸汽或电加热直接对淡水系统加温。 ●主机滑油系统可以提前采用分油机分油加热。也可直接对循环柜加 温。 .3各系统的准备 (1)滑油系统的准备:检查滑油循环柜,透平油柜(或油池),轴系中间轴 承和尾轴承的液位。开启循环泵,调压至规定值。 ●柴油机在转车前应手摇气缸注油器,向气缸注油。 ●采用油冷却的活塞,滑油泵起动后,要注意各缸回油及油温和温差。 ●强制式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要先启动透平油泵,使其油在轴承中循环。 (2) 冷却系统的准备。首先检查膨胀水箱水位和系统中各阀门的位置,起 动淡水泵。对于水冷却活塞检查各缸冷却水量是否均匀。 (3) 燃油系统的准备。检查日用油柜的油温和油位,放残水,并对其进行 加温,起动低压燃油泵,驱赶系统中的空气,调至规定压力。并使燃 油在日用油柜和高压油泵间循环,对高压油泵预热。 (4) 空气系统的准备。按规定将空气瓶充气至规定压力,并泄放气瓶的残 水和残油,打开气瓶出口阀和主起动阀之间的有关阀门。并打开气笛 出口阀,备驾驶台随用。 (5)供电准备 在备车中,起动大功率的设备较多,应根据需要开发电机并电备足马力。 (6)转车、冲车、试车 ●用盘车机将主机转几圈,在转车确认正常后脱开盘车机,利用压缩空 气对主机冲车。 ●冲车正常后关闭示功阀,正、倒车交替起动,供油发火,各运转数圈。

船舶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解

课题一船舶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1.了解船舶柴油机的基本概念及优缺点。 2.掌握柴油机基本结构和主要系统。 3.掌握柴油机主要结构参数。 4.掌握四、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5.比较四、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与结构上的差别。 6.了解船舶柴油机的基本分类和型号。 重点难点: 1.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2.进排气重叠角、定时图。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 课外思考题: 1.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哪些区别? 2.柴油机主要结构组成和作用。 3.压缩比ε意义及对柴油机工作性能有什么影响? 4.四冲程柴油机各工作过程特征及特点。 5.二、四冲程换气在工作上原理及结构上有什么差别? 6.四冲程柴油机进、排气为什么都要提前和滞后?气阀重叠角有何作用?

课题一船舶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柴油机的概述及发展趋势 一、柴油机的概述 1.热机 热机是指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机械。蒸汽机、蒸汽轮机以及柴油机、汽油机等是热机中较典型的机型。 蒸汽机与蒸汽轮机同属外燃机。在该类机械中,燃烧(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发生在汽缸外部(锅炉),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发生在汽缸内部。此种机械由于热能需经某中间工质(水蒸气)传递,必然存在热损失,所以它的热效率不高,况且整个动力装置十分笨重。在能源问题十分突出的当前,它无法与内燃机竞争,因而已经在船舶动力装置中消失。 2.内燃机 汽油机、柴油机以及燃气轮机同属内燃机。虽然它们的机械运动形式(往复、回转)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工作特点──都是燃料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并直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在气缸中膨胀作功。从能量转换观点,此类机械能量损失小,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另外,在尺寸和重量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在与外燃机竞争中已经取得明显的领先地位。 在内燃机中根据所用燃料不同,可大致分为汽油机、煤气机、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它们都具有内燃机的共同特点,但又都具有各自的工作特点。由于这些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它们在工作原理、工作经济性以及使用范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如汽油机使用挥发性好的汽油做燃料,采用外部混合法(汽油与空气在气缸外部进气管中的汽化器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缸内燃烧为电点火式(电火花塞点火)。这种工作特点使汽油机不能采用高压缩比,因而限制了汽油机的经济性不能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不允许作为船用发动机使用(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大)。但它广泛应用于运输车辆。 3.柴油机 柴油机是一种压缩发火的往复式内燃机。它使用挥发性较差的柴油或劣质燃料油做燃料。采用内部混合法(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发生在气缸内部)形成可燃混合气;缸内燃烧采用压缩式(靠缸内空气压缩形成的高温自行发火)。这种工作特点使柴油机在热机领域内具有最高的热效率(已达到55%左右),而且允许作为船用发动机使用。因而,柴油机在工程界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船用发动机中,柴油机已经取得了绝对领先地位。 根据英国劳氏船级社统计,1985年全世界制造的船舶中(2000t以上)以柴油机作为推进装置者占99.89%,而到1987年100%为柴油机船。船用主机经济性、可靠性、寿命是第一位,尺寸、重量是第二位,低速机适用作船用主机,大功率四冲程中速机适用作滚装船和集装箱船,中、高速机适用作发电机组。柴油机通常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经济性好。有效热效率可达50%以上,可使用廉价的重油,燃油费用低。 (2)功率范围宽广,单机功率从0.6kW~45600kW,适用的领域广。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20192019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Marine Power Engineering 二、课程编号:0802011 三、学时与学分:48h/3+3w/3 四、先修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原理、轮机工程导论 五、课程教学目标: 1. 掌握船舶动力装置原理、特点及选型方法,学会为给定船舶选择动力装置型式。 2. 掌握船舶柴油机推进装置总体设计步骤,重点学会主要设备选型与设计的方法。 3. 熟悉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性能,基本具备分析动力装置的工况特性的能力。 4. 掌握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学会为给定船舶配置必须的管路系统。 六、适用学科专业 轮机工程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船舶动力装置总论(4学时)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 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 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 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 ●推进装置设计(10学时) 推进装置设计的内容 推进装置型式的确定与选型分析 轴系的任务,组成与设计要求 轴系的布置设计 传动轴的组成与设计 支承轴承与轴系附件 轴系零部件的材料 轴系合理校中设计 ●船舶后传动设备(8学时) 概述 船用摩擦离合器 船用减速齿轮箱 船用液力偶合器 船用弹性联轴器

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 ●船舶管路系统(12学时) 燃油管路 滑油管路 冷却管路 压缩空气管路 排气管路 舱底水系统 压载水系统 消防系统 供水系统 机舱通风管路 船舶空调系统 管路附件,管路计算和布置 ●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10学时) 概述 船、机、桨的基本特性 机桨匹配 典型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 船、机、桨在变工况时的配合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4学时)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观点、内容与程序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发展概况 总体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机舱中机械设备的布置与规划 ●课程设计(3周) (一)题目:船舶艉轴艉管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二)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熟悉船舶艉轴艉管装置的结构型式;掌握艉轴艉管装置设计与计算的方法;了解艉轴艉管装置与船舶总布置、型线和船体结构的相互关糸;学习主要零部件材料选取及相关标准应用的方法;学习推进装置主要配套设备的. 选型步骤。 (三)要求: 1、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各项任务。

《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教学大纲

《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内燃机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面向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中船舶柴油机制造、使用和维修岗位专门人才的培养。其目标是在认知柴油机原理、结构和系统的基础上,学生具备对船用柴油机各系统检查调整及日常保养的技能,善于利用柴油机的性能参数综合分析柴油机的运行工况,能够进行操作、使用、维护管理典型的船舶柴油机,为学习后续的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能熟练、正确地使用柴油机各种专用工具和量具; 2.能阅读船舶柴油机说明书,明确柴油机的型号、功率及工作环境要求; 3.能根据船舶柴油机图纸,识别柴油机主要机件和系统; 4.能安全操作、使用和维护船舶柴油机; 5.能够进行柴油机的特性试验和示功图测录,监控船舶柴油机的运行工况; 6.会日常保养柴油机,对一般常见的故障能够应急处理。 二、项目和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根据职业能力分析拆分两个项目,即项目一:小型高速机的拆装与使用;项目二:大型中、低速机的使用及维护,见表1。项目一和项目二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项目一在轮机维修实训室和性能测试实训室进行3周一体化教学专用周,共90学时;项目二在一体化教室进行60学时的单元教学,有利于在掌握小型柴油机原理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中、低速柴油机操作使用、维护管理的能力。

三、一体化专用周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柴油机拆卸 (1)柴油机基本知识 要求:了解柴油机的基本概念、特点,熟悉柴油机的基本特征,掌握柴油机的基本结构、系统和主要几何名称。 (2)柴油机工作原理 要求:掌握四、二冲程、增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看懂柴油机说明书中定时图所表示的工作过程。 (3)主要性能指标 要求:掌握柴油机主要工作指标和性能参数,能领会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表征的含义,能阅读船舶柴油机说明书,明确柴油机的型号、功率及各种性能指标。 (4)指定机型的柴油机拆卸 要求:正确操作、使用专用工具,按正常程序完成指定柴油机的拆卸任务。 2.主要部件和系统分解 (1)主要机件识别与测量 要求:熟悉柴油机主要机件的组成、零件的结构特点,掌握专用量具的使用方法,测量活塞组件相关的尺寸、缸径、主轴颈、活塞环开口间隙等,记录整理数据。 (2)配气系统、燃油系统分解 要求:分析柴油机的配气、燃油工作原理,熟悉柴油机配气机构主要装置,分解喷油泵、喷油器,掌握喷油设备的工作过程。 (3)冷却、润滑系统分解 要求:分析柴油机的润滑、冷却系统的线路图,分解柴油机冷却、润滑系统主要设备。 3.柴油机装配与调试 (1)柴油机的组装、装配 要求:制作密封垫片,修理、组装柴油机主要部件,按正常程序完成柴油机的装配。 (2)柴油机系统调整 要求:对配气机构和喷射系统进行检查与调整,按要求调整气门间隙、供油提前角,进行喷油器的启阀压力、喷油泵油量均匀性的调试。 (3)柴油机备车及试机 要求:熟悉柴油机启动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控制设备及注意事项等,做好试车前的准备工作,按程序试机。 4.柴油机运行试验 (1)工况和负荷特性 要求:熟悉柴油机工况与特性关系,掌握负荷特性试验方法、特性曲线制取步骤,并能够对曲线进行分析,撰写试验报告。 (2)柴油机速度、调速特性 要求:掌握速度特性、调速特性试验方法、特性曲线制取步骤,并能够对速度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撰写试验报告。 (3)柴油机推进特性和选型 要求:熟悉柴油机选型原则和允许运行范围,进行推进特性试验并分析,撰写试验报告。 (二)教学时间分配

船舶柴油机 主推进动力装置 42834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试题(总第42期) 科目:主推进动力装置试卷代号:834 适用对象:750-3000KW船舶二/三管轮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及格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答题说明:本试卷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将该答案按答题卡要求,在其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1分,共100分。 1. 低速二冲程十字头式柴油机广泛用于船用主机,主要原因是______。 A. 重量和尺寸较小 B. 操纵简单,管理方便 C. 寿命长,经济而可靠 D. 结构简单,管理方便 2. 气缸进气阀开启瞬时,曲柄位置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______。 A. 进气提前角 B. 进气定时角 C. 进气延时角 D. 进气持续角 3. 与二冲程柴油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四冲程柴油机______。 A. 回转不均匀,换气质量好 B. 换气质量差,作功能力差 C. 输出功率小,回转均匀 D. 输出功率大,回转不均匀 4. 柴油机采用增压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A. 降低油耗 B. 提高效率 C. 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和有效功率 D. 提高最高爆发压力 5. 现代船用柴油机的结构特点有______。 Ⅰ、采用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Ⅱ、采用钻孔冷却Ⅲ、焊接曲轴 Ⅳ、采用厚壁轴承Ⅴ、减小行程缸径比 A. Ⅰ+Ⅱ B. Ⅰ+Ⅱ+Ⅲ C. Ⅰ+Ⅱ+Ⅲ+Ⅳ D. Ⅰ+Ⅲ+Ⅳ+Ⅴ 6. 筒形柴油机的主要运动部件有______。 Ⅰ、活塞Ⅱ、活塞杆Ⅲ、连杆Ⅳ、十字头Ⅴ、曲轴Ⅵ、滑块 A. Ⅰ+Ⅱ+Ⅲ B. Ⅱ+Ⅳ+Ⅵ C. Ⅰ+Ⅲ+Ⅴ D. Ⅲ+Ⅳ+Ⅴ 7. 对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为了减轻重量,其主要固定件可没有______。 A. 机体 B. 机架 C. 机座 D. 气缸体 8. 关于活塞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压缩气缸内的空气 B. 二冲程柴油机中启闭气口 C. 组成燃烧室 D. 二冲程柴油机中排出气缸内废气 9. 下述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特点中,错误的是______。 A. 缸套左右方向的磨损小 B. 活塞起导向作用 C. 使用连杆连接活塞与曲轴 D. 中、高速柴油机均使用筒形活塞 10.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活塞上通常装有______。 A. 压缩环与承磨环 B. 压缩环与刮油环 C. 刮油环与承磨环 D. 压缩环、刮油环与承磨环 11. 对于活塞环工作面与气缸套内表面材料匹配不合适的是______。 A. 镀铬活塞环与铸铁缸套 B. 镀铬活塞环与镀铬缸套 C. 喷铜活塞环与铸铁缸套 D. 喷钼活塞环与镀铬缸套12. 有关活塞环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 整个活塞环圆周漏光弧度相加不得超过90° B. 活塞环搭口处两侧30°范围内不得漏光 C. 相邻活塞环搭口应相互错开180° D. 将活塞环置于缸套中部测量搭口间隙 13. 对活塞销的主要要求有______。 Ⅰ、强度高Ⅱ、刚性好Ⅲ、抗高温腐蚀 Ⅳ、耐磨损Ⅴ、表面光洁Ⅵ、抗低温腐蚀 A. Ⅱ+Ⅲ+Ⅳ+Ⅵ B. Ⅰ+Ⅱ+Ⅳ+Ⅴ C. Ⅲ+Ⅳ+Ⅴ+Ⅵ D. Ⅱ+Ⅲ+Ⅴ+Ⅵ 14. 关于十字头柴油机活塞杆填料函的错误说法是______。 A. 活塞杆填料函固定在活塞杆上起密封与刮油作用 B. 活塞杆填料函固定在横隔板上起密封与刮油作用 C. 通常,在填料函内有两组填料环分别为密封环与刮油环 D. 活塞杆填料函可以明显减缓曲轴箱滑油的变质速度 15. 气缸套正常磨损最严重的位置是______。 A. 第一环上止点 B. 十字头机行程中间活塞速度最大,磨损最大 C. 第一环上止点和下止点 D. 筒形活塞在行程中间侧推力最大,磨损最大 16. 通常通过气缸体观察孔的观察可以判断______。 Ⅰ、活塞环的磨损情况Ⅱ、活塞环的粘着状态Ⅲ、喷油量情况 Ⅳ、活塞环的弹力如何Ⅴ、气缸注油量是否适当Ⅵ、气缸套的磨损情况 A. Ⅰ+Ⅱ+Ⅲ+Ⅴ+Ⅵ B. Ⅱ+Ⅲ+Ⅳ+Ⅴ+Ⅵ C. Ⅰ+Ⅲ+Ⅳ+Ⅴ+Ⅵ D. Ⅰ+Ⅱ+Ⅳ+Ⅴ+Ⅵ 17. 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触火面的裂纹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______。 A. 阀孔间区域(俗称鼻梁处) B. 缸盖周边 C. 排气阀孔周围 D. 起动阀周边 18. 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盖上没有______附件。 A. 进气阀 B. 气缸起动阀 C. 示功阀安全阀 D. 排气阀 19. 关于柴油机连杆受力,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增压二冲程柴油机连杆受压应力作用 B. 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受拉压交变作用 C. 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连杆螺栓都受拉伸作用 D. 连杆不受弯矩作用 20. 中、高速强载筒形活塞式柴油机连杆的材料与杆身横断面通常是______。 A. 优质碳钢、工字型断面 B. 合金钢、工字型断面 C. 优质碳钢、圆形断面 D. 合金钢、圆形断面 21. 连杆大端轴承采用斜切口时在剖分面上使用锯齿形啮合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 便于下瓦及下轴承的安装 B. 便于上下瓦对中 C. 防止连接螺栓承受剪应力而损坏 D. 增加轴瓦的强度和刚度 22. 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螺栓为改善其工作可靠性,正确的要求是______。 A. 采用刚性结构 B. 采用柔性结构 C. 粗牙螺纹连接 D. 选用铸铁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