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肺炎的诊断依据(详细参考)

常见肺炎的诊断依据(详细参考)
常见肺炎的诊断依据(详细参考)

儿童常见肺炎的诊断依据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1、肺部以外有金葡菌病灶

2、多数有不规则的高热,常表现为弛张热;70%左右起病急剧,

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且有痰,呼吸增速甚至烦躁;少数病例可有中毒性休克,较大儿童有时可出现皮肤的斑丘疹或荨麻疹。

3、婴儿易合并脓胸或脓气胸,或张力性气胸

4、一般白细胞总数在12X109/L以上,但是有部分重症病例和体

弱儿白细胞数目可正常或偏低。

5、X线检查:只要体征为易于形成肺大泡和气胸以及胸腔积(脓)

液。一般认为本病左右两侧都有炎症浸润,而且多见于右肺的上叶。

(二)腺病毒肺炎

1、骤然高热,热型多为稽留热,其次为不规则热,少数为弛张热。不论病症轻重,均有持续的高热为本病的特征。与发热的同时即有咳嗽,一般咳嗽较重;半数病例有腹泻,每天5-10次,偶伴呕吐。患儿均有呼吸增快及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部分重症病例出现喘憋,抗生素治疗无效。

2、嗜睡、萎靡等神经症状较明显,且出现较早。多在第3-6病日出现,烦躁不安可与嗜睡交替出现。有时在恢复期可出现极端烦躁甚至

不眠,一般见于重症患儿。重症病例可出现半昏迷及惊厥。部分病例有头向后仰及项强等症状,然而检查仅有脑脊液压力增高而生化检查都属正常。但是也应警惕是否合并有腺病毒脑炎。

3、病儿多在早期即出现面色苍白、逐渐加重,重症病例因缺氧而面呈灰白色;部分病例在急期可见颜面浮肿,这与喘憋和剧咳有关。重症病例有1/3以上可合并心衰,多发生于第6-14病日;肝大多早期出现,其程度与病情平行,除病变或充血等因素外,肺气肿使膈肌下降也有关。此外,在部分病例中可见双侧轻度卡他性结膜炎、分布于胸背的淡红色斑丘疹,持续1-4天,使本病早期较特殊的体征。

4、胸部体征迟现,发热第3-5天后开始出现湿罗音,重症病例大部分都可叩到浊音,以左下及两侧下方为多,常伴有呼吸音减低,少数病例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或有胸腔积液的症状。

5、白细胞计数多在12X109/L一下,中性粒细胞不超过70%,近半数病例在发热期间有微量至中等量的蛋白尿,少数可见管型及少许的白细胞,多数属热性蛋白尿。

6、X线检查:发病1-2日仅见肺纹理增粗,一般在3-6日出现阴影:轻者为片状或小片状的阴影,重者几乎全部为片状或大片状阴影,且多较浓,部位以右下或双侧下方多见。

7、本病多见于6个月到2岁的患儿。

(三)支原体肺炎

1、5-9岁发病率最高。

2、极大部分患儿起病缓慢,热程2周左右,多数为弛张热,寒战少见。有发热和咳嗽,且咳嗽急剧而持久,呼吸困难极少见或仅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初期干咳,继而有痰,偶含少量血丝。初期多表现为阵发性呛咳

3、多有热型性皮疹、非特异性肌痛、游走性关节炎。

4、年长儿往往缺少肺部体征,婴幼儿可有湿性罗音,且多在病程1周后出现。

5、青、链霉素及磺胺类治疗无效。

6、血清冷凝集素滴度在1:64或以上。

7、X线检查:单侧病变约占80%以上,多在下叶,有时呈不整齐云雾状轻度肺浸润,从肺门延至肺野,有时弥漫较广。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四)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

1、多见于2岁以下,大多数发生在2-6个月,尤其是2-3个月的婴儿;

2、多数为低中热,约1/3病儿可达到39℃或以上,少数无发热。

3、开始变现为感冒症状,1-3天即发生呼吸困难,有较明显的喘憋和阵发性喘憋。此时病儿烦躁不安,呼吸频率60次/分以上,心率可至180次/分以上,并可有呼气性呻吟,三凹征明显;部分病儿可有全身中毒症状:面色发灰、四肢厥冷、嗜睡、惊厥,偶见消化道出血等,多无严重的腹泻。

4、肺部可闻及喘鸣音,或伴有细湿罗音;重者鼻翼扇动、面色青紫、

呼吸窘迫,双肺有弥漫而密集的哮鸣音和细湿罗音,极易合并心衰和酸中毒。

5、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支气管周围炎或小点片状阴影,多有明显肺气肿,少数有肺不张。

6、一般病程不长,平均为4-7天。发热和呼吸困难、喘憋等经过治疗,都能在2-3天后下降或好转。

(五)新生儿肺炎

1、有羊水吸入史和/或反复呛奶

2、发热不明显;70%拒食很突出,若有口吐白沫则更属可疑,有时是病儿的唯一主诉

3、70%有明显气憋,安静时呼吸>60次/分;偶见不规则呼吸、点头呼吸,也有呈现喘憋而出现三凹征;咳嗽可有可无,吸入性肺炎度有明显的咳嗽,突然发生肺不张时则出现频剧的咳嗽

4、70%病儿可见口周及肢端苍白或发绀,也可在鼻尖、鼻基及眼眶有苍白或发绀。

5、肺部听诊常无罗音,仅有呼吸音增粗,偶在啼哭或深呼吸时于肺底部可听到少许湿罗音或捻发音,偶可听到干罗音及哮鸣音

6、心率增快,≥180次/分;肝脏明显增大应考虑合并心衰;脓胸和肺不张也是常见并发症

7、血象缺乏规律,白细胞高低不等。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杨玉娥,郝敬明,胡春艾,赵宝忠,师毅冰,夏平 [摘要]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做出鉴别诊断。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临床和CT、X线平片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1)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2)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强烈支持球形肺炎诊断;(3)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4)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5)晕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首诊平片显示病变的病例,平片可作为经济、简便有效的随诊方法。结论 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鉴别 Imaging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herical pneumonia:a report of 32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spherical pneumonia (SP)and to differentiate it from other spherical lesions,particularly in pulmonary carcinoma.Methods 32 cases of SP clinically proved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CT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1)Bilateral margins of the lesions were perpendicular to pleura with a straight cut edge presenting a square sign.(2)Following manifestations strongly means SP:adjacent pleural thickness;symmetrical bronchial wall thickness without bronchial stenosis;intensified vascular markings but not hardening;small patches of slight high density around lesions apart from pleura (3)Reduce of lesions after anti inflammatory therapy was inclined to SP.(4)There were not mediastinal and hilar lymph enlargememt.(5)“Halo sign”,“bronchiologram”,“vacuole” were not special to SP.Conclusion CT exam is a effective way of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to SP. [Key words] pneumonia;tomography,X-ray computed;diagnosis,differentiation 球形肺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肺部炎症,被认为是误诊率较高的病变。笔者继1996年及1999年报告[1,2]后又搜集近年资料完整的病例,再行进一步分析、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肺炎的鉴别诊断

肺炎的鉴别诊断 一、呼吸系统 肺结核 肺癌 急性肺脓肿 肺血栓栓塞 支气管扩张症 二、其他系统 心肌炎 心包炎 心内膜炎 脑膜炎 带状疱疹 肺结核: 1.全身中毒症、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纳差,女性月经失调 2.咳痰可少量,或大量脓性带血,咯血。 3.胸片病灶多位于肺尖,密度不均缓慢消散。且向内播散。 4.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肺癌:1.年龄大、有吸烟史。 2.咳嗽、痰中带血。 3.对抗感染治疗反应差 4.可通过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脱落细胞等检查来诊断 急性肺脓肿: 1.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 痰为肺脓肿的特征。 2.X线检查显示胸腔和液平。 肺血栓栓塞: 1.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 2.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 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血氧及低碳酸血症。 3.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CTPA)、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 MRI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支气管扩张症: 1.病程长,有反复发作史,咯血。 2.X线病变下叶多于上叶,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 3.支气管造影或CT可见支气管囊状或柱状的特征 心肌炎: 1.感染引起的常有原发感染的症状。 2.心力衰竭引起呼吸困难,会有胸痛或类心绞痛 3.可听到奔马律。 4.心电图异常,主要是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心包炎: 1.心前区疼痛。 2.呼吸困难。 3.全身炎症反应。 4.心包积液。 5.心电图ST段抬高,数日后回至等电线上,T波低平或倒置。 心内膜炎: 1.全身感染症状 2.心脏症状心脏杂音随体位变化,海鸥音。偶有 3.栓塞及血管症状 4.超声心动图可见瓣膜上有赘生物。 脑膜炎: 1.急性起病,伴有其他感染症状。 2.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发热、腹泻、肌痛,颈 3.脑脊液检查 带状疱疹: 1.可有轻度乏力 2.丘疹、水疱、皮损沿神经分布 3.神经痛 模板引用:1、肺癌:中年患者,急性起病,胸片未见明显占位,暂可排除此病。2、肺结核:否认“肺结核”病史,否认结核接触史,胸片未见明显结核病灶,可排除此病。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线显示脓腔及齐液平,易与肺炎鉴别。4.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

有关肺炎的试题

1.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真菌 E 立克次体 A 2.院内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真菌 B 病毒 C 耐药金葡菌 D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E 肺炎球菌 D 3.院外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肺炎克雷白杆菌 B 流感嗜血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肺炎球菌 E 支原体 D 4.下列哪种肺炎可呈爆发性流行 A 肺炎球菌肺炎 B 肺炎支原体肺炎 C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D 军团菌肺炎 E 金葡菌肺炎 D 5.肺炎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是 A 热退停药 B 热退3天 C 热退5~7天 D 症状体征消失 E 胸片病变消散 B 6.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作用在于 A 产生毒素 B 产生溶血素 C 产生杀白细胞素 D 产生组织坏死物质 E 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E 7.肺炎球菌肺炎痊愈后,一般肺部常遗留什么样的病变 A 轻微肺纤维化 B 局限性肺气肿 C 局部机化性肺炎 D 小囊肿 E 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E 8.下列哪项不是促进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病增多的因素 A 抗肿瘤化疗 B 辅助呼吸 C 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D 营养不良 E 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D 9.下列哪项对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 A 高热、咳铁锈色痰 B 白细胞升高,核左移,胞浆有中毒颗粒 C 胸片大片均匀致密影呈肺叶或肺段分 D 肺部湿性啰音 E 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E 10.哪种肺炎容易并发脓气胸 A 肺炎球菌肺炎 B 支原体肺炎 C 病毒性肺炎 D 克雷白杆菌肺炎 E 葡萄球菌肺炎E 11.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是什么 A 发热 B 咳嗽 C 气短 D 恶心 E 休克 B 12.关于葡萄球菌肺炎,以下哪项不正确 A 重患早期可发生休克 B 血浆凝固酶阳性的细菌致病力强 C 可并发心、脑、肾脓肿 D 大剂量青霉素静点后,原发病灶一般不需处理 E 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 D 13.不能引起肺部化脓性病变的病原体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炎杆菌 C 肺炎球菌 D 嗜肺性军团杆菌 E 厌氧菌 C 14.关于葡萄球菌肺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是急性肺部化脓性感染 B 病原菌经呼吸道或由皮肤感染灶经血行到达肺脏 C 可引起全身多发性化脓性病变 D 不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E 确诊有赖于痰培养 D 15.肺炎球菌肺炎出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 A 气道阻塞 B PaCO 2 升高 C 限制性通气障碍 D 高热 E V/Q比例失调 E 16.引起肺炎球菌肺炎低氧血症的原因是 A 痰液阻塞气道 B 支气管痉挛 C 高热 D V/Q<0.8 E V/Q>0.8 D 17.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抗生素治疗哪项不正确 A 早期大剂量,联合用药:青霉素+ 妥布霉素 B 静脉点滴给药 C 疗程要略长 D 可用头孢曲松,头孢他定 E 确定病原菌后应调整用药 A 18.肺炎球菌肺炎应用足量青霉素治疗效果不满意应想到 A 选药不当 B 用药方法不当,立即将肌注改为静点 C 没有联合用药 D 诊断是否正确 E 是否出现并发症 E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肺炎分为很多种,而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疾病对小孩和老年人的危害极大,它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肺炎,而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0~30%,也是重要的致病菌。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细菌性肺炎的症状。 细菌性肺炎的症状变化较大,可轻可重,决定于病原体和宿主的状态。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常有受寒、劳累等诱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三分之一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起病较急。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老年人肺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起病隐匿。发热常见,多为持续高热,抗生素治疗后热型可不典型。 咳嗽、咳痰甚多,早期为干咳,渐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痰液多呈脓性,金葡菌肺炎较典型的痰为黄色脓性或脓血性痰,肺炎链球菌肺炎为铁锈色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为砖红色黏冻样痰,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呈淡绿色痰,厌氧菌感染痰常伴臭味。抗菌治疗后发展至上述典型的痰液表现已不多见。咯血少见。部分有胸痛,累及胸膜时则呈针刺样痛。下叶肺炎刺激膈胸膜,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后者易误诊为急腹症。全身症状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少数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呈急性病容,呼吸浅速,部分有鼻翼搧动。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心动过速。少数可出现休克,多见于老年人。肺炎链球菌肺炎常伴口唇单纯疱疹,早期胸部体征可无异常发现或仅有少量湿啰音。随疾病发展,渐出现典型体征。单侧肺炎可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音浊、呼吸音降低和湿性啰音。实变体征常提示为细菌性感染。老年人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炎,多同时累及双侧,查体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重症肺炎 【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位。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在HAP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健康护理( 医疗) 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始的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综合治疗中获益。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简单地讲,是住院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 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 湿性啰音。④WBC > 10 ×109 / L 或< 4 ×109 / L ,伴或不伴核左移。⑤胸部X 线检查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 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 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认的定义。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 的表现: ①意识障碍; ②呼吸频率>30次/min ③PaO 2<60mmHg, 氧合指数( PaO 2 /FiO 2 ) <300, 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④血压<90/60mmHg;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 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⑥少尿: 尿量<20mL/h, 或<80mL/4h,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HAP 中晚发性发病( 入院>5d、机械通气>4d) 和存在高危因素者,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ATS) 2001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①需要机械通气; ②入院48h 内肺部病变扩大≥50%; ③少尿( 每日<400mL) 或非慢性肾衰患者血清肌酐>177μmol/L( 2mg/dl) 。次要标准: ①呼吸频率>30 次/min;② PaO2/FiO2<250 ③病变累及双肺或多肺叶;④收缩压<12kPa( 90mmHg) ; ⑤舒张压<8kPa( 60mmHg) , 符合1 条主要标准或2 条次要标准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2007年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主要标准:①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②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次要标准包括:①呼吸频

球形肺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作者:杨玉娥,郝敬明,胡春艾,赵宝忠,师毅冰,夏平 【摘要】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它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鉴别。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1)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2)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支持球形肺炎诊断。(3)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4)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5)“晕征”、支气管充气征和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结论: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肺炎;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诊断,鉴别 球形肺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肺部炎症,被认为是误诊率较高的病变。笔者继1996和1999年报道球形肺炎诊断[12]后又搜集近年资料完整的病例再作分析、讨论,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搜集1987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就诊我院的32例病人,男25例,女7例,年龄35~68岁,其中35~40岁5例,41~60岁23例,61~72岁4例,平均5 2.4岁。无临床症状12例,咳嗽13例,痰中带血丝7例,脓痰4例,胸痛10例,发热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0×109L-1)6例,血沉>20mm·(1h)-1 5例,痰菌培养12例,阳性5例,其中肺炎球菌2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各1例。痰查癌细胞21例、抗酸染色18例均阴性。13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10例表现为病灶段支气管腔黏膜充血、水肿或脓性分泌物,未见肿瘤直接或间接征象;余3例未见异常。经皮肺穿刺活检14例,其中3例行两次活检(共17病灶次),抽出血性物12病灶次,3个为脓性分泌物,2个为暗性血性物,均找到大量炎性细胞或血细胞,而无肿瘤细胞。 1.2 方法全部病例均经2~6次CT检查,其中22例同时摄胸部X线平片,CT和(或)平片随访18d~13周,除2例手术外其余30例均经抗炎治疗后病变吸收。抗炎治疗2~3周病灶吸收者22例,占未手术病例的73%;其余8例中7例抗炎4~6周,1例8周病变吸收,且遗留少许索条影。 2 影像学表现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先天性肺不发育和肺发育不全 肺不发育先天性病变,两肺一侧肺叶异,一侧异常分三类,不全不良不发育,发育不全伴先心。 肺段隔离症 肺段隔离供血异,肺叶内外有区别,内型圆椭边光滑,块密囊臂壁液气平,外型脏层独立性,左下后叶致密影,常位膈下脊旁隐,膈疝麻痹膨升并发。 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先天瘘,肿块血管肺门走,瓦苗试验肺内阴影大小变,肺A造影看自窦。 大叶性肺炎 大叶肺炎双球菌袭,常侵肺段一侧肺大叶,发病急骤胸痛急,寒热咳痰如锈铁,充血纹粗亮度低,实变均密支气管充气征,消散不无外围吸收,渐缩范围结核别。 支气管肺炎 小叶肺炎萄链菌,常见老年弱幼婴,肺纹增粗肺泡炎,斑片结节模糊边,阻塞气肿炎渗出,肺野透亮扩胸廓,金萄感染坏死变,薄壁空洞灶内显。 备注:肺炎液化坏死时,病灶阴影内可见薄壁空洞征。 病毒性肺炎 病毒肺炎病毒属,巨麻流胞腺病毒,支管周肺泡炎渗出,多灶重叠片影结节分布,网纹夹杂粟粒影,气肿肋膜肺膨出,严重占据肺段叶,胸腔积液常伴随。 过敏性肺炎 过敏肺炎症状轻,瓦霜淡薄游走性,斑片线网弥粟粒,病灶多见中下野。 间质肺炎 间质肺炎细菌病毒,热咳发绀气急促,网纹结节重叠影糊,气肿肋膜肺膨出。 支原体肺炎 肺炎致病支原体,轻症微热咳闷疲,淡江片影粗纹理,重症高热占大叶。 放射性肺炎 射线肺炎射线伤,急性斑片慢性萎缩纤,纵移膈开胸塌陷,综合部位放疗量。 吸入性肺炎 吸入肺炎气急发绀,胸痛呛咳血性痰,不同物质如肺炎,阻塞不张气肿像,片状浓密模糊缘,类脂吸入易纤变,不张三角致密影,急性水肿蝶翼样。医界资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45151940.html,) 慢性肺炎 慢性肺炎继发多,变质增生伴渗出,叶段团块纹索粗,斑片结节气肿阻 肺炎性假瘤

肺炎的确定病原体

由于人类上呼吸道粘膜表面及其分泌物含有许多微生物,即所谓的正常菌群,因此,途经口咽部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或痰极易受到污染,影响致病菌的分离和判断。同时应用抗生素后可影响细菌培养结果。因此,在采集呼吸道培养标本时尽可能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避免污染,及时送检,其结果才能起到指导治疗的作用。目前常用的获取标本的方法有: (一)痰痰标本采集方便,是最常用的下呼吸道病原学标本。室温下采集后应在2小时内送检。先直接涂片,光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如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可作为污染相对较少的“合格”标本接种培养。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10%7cfu/ml,可认为是肺炎的致病菌;≤104cfu/ml, 则为污染菌;介于两者之间,建议重复痰培养,如连续分离到相同细菌,浓度105~106fu/ml,两次以上,也可认为是致病菌。 (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受口咽部细菌污染的机会较咳痰为少,如吸引物细菌培养浓度≥105cfu/ml可认为是感染病原菌,低于此浓度者则多为污染菌。 (三)防污染样本毛刷(protectedspemmenbrush,PSB) 如细菌浓度≥103cfu/ml,可认为是感染的病原体。 (四)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ialalveolarlavage,BAL) 如细菌浓度≥104cfu/ml,防污染BAL标本细菌浓度≥103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 (五)经皮细针抽吸(percutaneousfine—needleaspiration,PFNA) 这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好,但由于是创伤性检查,容易引起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应慎用。临床一般用于对抗生素经验性治疗无效或其他检查不能确定者。 (六)血和胸腔积液培养血和胸腔积液培养是简单易行的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肺炎患者血和痰培养分离到相同细菌,可确定为肺炎的病原菌。如仅血培养阳性,但不能用其他原因如腹腔感染、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解释,血培养的细菌也可认为是肺炎的病原菌。胸腔积液培养的细菌可认为是肺炎的致病菌。由于血或胸腔积液标本的采集均经过皮肤,故其结果需排除操作过程中皮肤细菌的污染。 (七)尿抗原试验(urinary antigen test)包括军团菌尿抗原和肺炎链球菌尿抗原。 虽然目前有许多病原学诊断方法,仍有高达40%-5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不能确定相关病原体。也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确定所有的病原体,而每一种诊断检查都有其局限性。另外,标本污染,病原体的低检出率以及病原学诊断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大多数肺部感染抗菌治疗特别是初始的抗菌治疗都是经验性的,而且相当一部分病例的抗菌治疗始终是在没有病原学诊断的情况下进行。医院获得性肺炎(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免疫抑制宿主肺炎和对抗感染治疗无反应的重症肺炎等,仍应积极采用各种手段确定病原体,以指导临床的抗菌药物治疗。也可根据各种肺炎的临床和放射学特征估计可能的病原体(图1-2)[1]

新整理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考点速记-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考点速记: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肺炎的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结合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认真加以鉴别。确诊有赖于病原菌检测。 (二)肺炎的鉴别诊断 1.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与轻型肺炎相似,但前者发病缓慢,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可有反复咯血,病灶常位于肺尖,X线检查其病灶有特征性。干酪性肺炎多有长期发热、乏力和消瘦,X线呈大片密度增高阴影,其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薄壁空洞,对侧肺常有播散病灶。痰结核菌阳性,病程长,抗结核治疗有效。 2.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肺炎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常发生于儿童或年老体弱者,中毒症状严重,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病灶,如疖、痈等;咳粉红色乳样或脓性痰;肺部X线检查具有特征性,常为多发性病灶,且在短期内变化很大,常迅速扩展,多并发气胸、脓胸;痰培养可发现凝固酶阳性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 (2)克雷白杆菌肺炎多见于年老体弱者,起病急骤,

中毒症状重,咳棕色胶冻样痰;严重者可有谵妄、黄疽、肺水肿、休克、呼吸衰竭等;X线表现为肺叶实变,其中有蜂窝状透亮区,叶间隙下坠,痰涂片或培养可找到克雷白杆菌。 (3)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慢性心肺疾病或免疫缺陷患者,常为院内获得性感染。通过临床观察和细菌学检查,鉴别诊断一般不难。 (4)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肺炎病情较轻,白细胞常无明显增加。痰液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免疫学试验有助于诊断。 3.肺癌患者年龄多较大,起病缓慢,常有刺激性咳嗽和少量咯血,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血自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若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迟迟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又复出现者,应密切随访,必要时进一步做C T、M R 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等,以免贻 误诊断。 4.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线显示脓腔及液平面。

肺炎球菌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炎球菌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 *导读:有典型症状、体征的病例,再经胸部X线检查,不难诊断。…… 有典型症状、体征的病例,再经胸部X线检查,不难诊断。肺炎病变早期体征不明显,年老和幼儿患者,以及继发于其它疾病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与以下疾病相混淆: 一、干酪性肺炎 急性结核性肺炎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X线亦有肺实变,但结核病常有低热乏力,痰中容易找到结核菌。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且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而肺炎球菌肺炎经青霉素治疗3-5天,体温多能恢复正常,肺内炎症也较快吸收。 二、其他病原体引的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和克雷白杆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均较严重。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多见于体弱、心肺慢性疾病或免疫缺损患者,多为院内继发感染。痰和(或)血的细菌阳性培养是诊断不可缺少的依据。病毒和支原体肺炎一般病情较轻,白细胞常无明显增加,临床过程、痰液病原体分离和血液免疫学试验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急性肺脓肿 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致病菌有金葡球菌、克雷白杆菌及其他革

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X线显示脓腔和液平,较易鉴别。 四、肺癌 少数周围型肺癌X线影像颇似肺部炎症。但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不高,痰中找到癌细胞可以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者伴发肺门淋巴结肿大,肺不张。对于有效抗生素治疗下炎症久不消散,或者消散后又复出现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病人,要注意观察,有时需X线体层摄片,CT、MRI检查,痰脱落细胞和纤支镜检查等,以免耽误诊断。 五、其他疾病 肺炎伴有胸痛时,需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塞鉴别。胸腔积液体征和X线有其特征。肺梗塞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咯血较多见,很少出现口角疱疹。下叶肺炎有时出现腹部症状,应以X线和其他检查与膈下脓肿、胆囊炎、胰腺炎和阑尾炎等进行鉴别。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金葡菌肺炎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肺炎 病原及概述最常见的病毒肺炎腺病毒3,7型。 (与咽结合膜热 病原相同) 肺组织出血性坏死, 多发小脓肿形成。 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杆 菌为多,伴有免疫缺陷常见 铜绿假单胞菌,新生儿易患 大肠杆菌肺炎 肺炎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CT)母婴 垂直传播 肺炎衣原体(CP) 多发年龄婴幼儿,尤其<1岁6月~2岁 冬春季 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儿童及青年多为1~3 个月婴儿学龄儿童 一般病情轻症:发热和呼吸困难 症状不重; 中、重症有明显的呼吸 困难、喘憋、口唇青紫、 鼻扇及三凹征 高热时间长,中 毒症状重(面色 苍白或发灰,嗜 睡与烦躁交替), 易合并心肌炎和 多系统受累 中毒症状明显,甚至 休克,并有多系统受 累。 (肺脓肿,脓气胸, 肺大泡,皮下气肿, 败血症,脑膜炎等) 病情呈亚急性,但全身中毒 症状明显 起病慢,咳嗽为突出症状, 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 咳,常有黏稠痰液,部分可 有溶血性贫血、脑膜炎、格 林-巴利征等肺外表现。 起病慢。呼吸增快和具 有特征性的明显的阵发 性不连贯的咳嗽,一阵 急促的咳嗽后继以一短 促的吸气,但无百日咳 样回声 咳嗽1~2 周后上呼吸 道感染症状逐渐消退 而咳嗽逐渐加重,并出 现下呼吸道感染征象, 体征胸部听诊多有中、细湿高热3~7天后体肺部体征出现较早湿啰音多不明显,甚至全无。体征偶闻及干、湿啰音,甚偶闻及干、湿啰音或哮

啰音征方出现(啰音 出现晚);肝脾 大,麻疹样皮疹(中细湿啰音),发 生脓胸、脓气胸和皮 下气肿时有相应体 征,可有荨麻疹或猩 红热样皮疹等。 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 不一致(巧记:支,不一致), 为本病特点 (症状及X线重,体征轻) 至捻发音和哮鸣音鸣音 X线所见两肺有小点片状、斑片 状阴影。部分有肺气肿 (巧记:小一点的荷包 蛋) X线改变较肺部 啰音出现早;大 小不等的片状阴 影或融合成大病 灶,甚至一个大 叶。 小片状影,发展迅速, 甚至数小时内可出现 小脓肿、肺大泡 或胸腔积液, 肺炎杆菌可为肺段或大叶 性致密实变阴影,其边缘往 往膨胀凸出;绿脓杆菌肺炎 显示结节状浸润阴影及细 小脓肿,后可融合成大脓 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可呈 粟粒状阴影。但基本改变为 支气管肺炎征象,或呈一叶 或多叶节段性或大叶性炎 症阴影,易见胸腔积液。 特点为:①支气管肺炎②间 质性肺炎③均匀一致的片 状阴影(云雾状)④肺门阴 影增浓。上述可相互转化, 有时一处消散,而另一处又 出现新的病变,即游走性浸 润。体征轻而X线改变明显 (不一致)是特点。 双侧间质性或小片状浸 润,双肺过度充气 肺炎病灶,多为单侧下 叶浸润 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