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法典型案例

品种法典型案例
品种法典型案例

单元二品种法典型案例

教学要求

1.理解品种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和特点。

2.明确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3.能正确设置成本核心账户,进行材料费用、薪酬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的分配和结转。

4.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正确计算出产品成本,并对成本计算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

通过归集并运用不同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生产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教学难点

用不同方法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正确计算出产品成本,并对成本计算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12课时

教学课时

任务一品种法的认知

一、品种法的含义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三、品种法的特点

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一般定期按月计算成本

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四、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根据产品的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

(2)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

(3)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

注:①分配各项要素费用;②归集辅助生产费用;③分配辅助生产费用;④归集制造费用;⑤分配制造费用;⑥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5)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任务二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内容

制造企业的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各种材料的价值表现,在会计上被称为材料费用。

(一)原材料

(二)辅助材料

(三)燃料

(四)周转材料

(五)其他材料

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三、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一)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第一步,计算各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第二步,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共同耗用材料

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

第三步,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该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某产品直接材料成本=该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该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

(二)定额费用比例法

第一步,计算各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费用。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或=∑(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单价)

第二步,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材料费用分配率=共同耗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第三步,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某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该产品材料定额费用×材料费用分配率某产品直接材料成本=该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该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

任务三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职工薪酬的组成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它包括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

职工薪酬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社会保险费(“五险”)

(四)住房公积金(“一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六)辞退福利

(七)股份支付

二、工资薪酬的核算

(一)职工薪酬的归集

(二)职工薪酬的分配

三、工资费用分配方法

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主要采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分配率=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某产品实际总工时(或总定额工时)

某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成本=该产品实际总工时(或总定额工时)×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分配率

任务四折旧、利息、税金及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归集与分配

二、利息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三、税金的归集与分配

四、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内容

辅助生产是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有时也对外销售和服务。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本着“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多少、负担多少”的原则,按受益单位所耗用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图22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程序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

具体分配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和向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提供劳务情况,计算出辅助车间的实际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辅助车间生产费用总额/该车间供应劳务总量-其他辅助车间耗用量

第二步:按辅助生产实际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对象的耗用量计算各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某受益对象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耗用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直接分配法分配结果比较简单。但由于未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分配结果不够正确。

(二)交互分配法

1.交互分配法的概念

2.交互分配的计算步骤和计算公式

第一步:交互分配。

(1)计算交互分配率:交互分配率即为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单位劳务成本。某辅助车间费用交互分配率=该车间交互分配前费用总额÷该车间提供劳务总量

(2)计算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金额。

某受益辅助车间应分配其他辅助车间生产费用=该车间的受益

劳务量×被分配车间的费用交互分配率

第二步:计算、确定各辅助车间实际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第三步:对外分配(直接分配)。

(1)计算对外分配率

(2)计算对外分配各收益产品、车间和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1.计划成本分配法

2.顺序分配法

3.代数分配法代数

任务六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制造费用的内容

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直接用于产

品生产,但不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也没有专门设置成本项目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是产品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生产工时比例法

生产工时比例法是指按照各种产品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工资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任务七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废品损失

(一)废品损失的内容

废品是指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按规定用途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

废品按其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修复费用的经济性分类,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

1.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在废品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修复费用,具体包括为修复废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1)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2)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到报废时为止,废品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扣除残值和应收责任人或单位赔款后的净损失。

二、停工损失

(一)停工损失的内容

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1.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2.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任务八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

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六、定额比例法

七、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任务九品种法的应用

运用品种法进行制造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感知成本计算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