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中的无机物》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中的无机物》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中的无机物》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2

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掌握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明确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

要作用。

1.生命观念:建立生命物质性的观点,

即形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的

生命观念,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含量与生

命活动密切相关。

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思维方

法,总结水和无机盐的种类和作用。

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无机盐功能的技

能训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点一细胞中的水

1.水的含量:水是□0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02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95%,水母含水量达到97%。

2.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

(1)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2)自由水与结合水相对含量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①关系

②实例:种子晒干,□19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代谢水平□20降低,便于储藏;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21自由水比例下降,□22结合水比例上升,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问题思考水是细胞内良好溶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水分子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

问题思考水呈液态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水分子之间靠氢键连接,氢键较弱,易被破坏,只能维持极短时间,这样氢键不断的断裂又不断的形成,使水常温下呈液态,具有流动性。

问题思考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由于氢键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即单位质量升高(或降低)1 ℃水温所需的能量多。

问题思考降温时,部分自由水可以转化为结合水,那结合水含量此时大于自由水含量吗?

提示:结合水的含量还是小于自由水,自由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5%,即使部分自由水可以转化为结合水,但自由水的含量依旧高于结合水,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

题型一细胞中水的功能及相互转化关系

[例1]刚收获的麦粒在晒干的过程中会减少水分。若把干燥麦粒放在火上烘烤,还会“挤”出水分,且麦粒会随着“炒香味”的散发而变熟。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前者减少的主要是自由水,后者“挤出”的主要是结合水

B.前者减少的主要是结合水,后者“挤出”的主要是自由水

C.二者都是自由水

D.二者都是结合水

答案 A

[例2]研究表明,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霜打”后的青菜格外“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结合水增多,增强抗寒能力

B.多糖水解成单糖,细胞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

C.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不再有自由水

D.该现象为青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

解题分析低温来临,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增强其抗寒能力,A正确;细胞中的多糖水解为单糖以提高细胞内溶液浓度,冰点降低,提高抗寒抗冻能力,B正确;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导致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多,而不是没有自由水,C错误;该现象为青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避免温度降低造成其茎叶结构损害,D正确。

答案 C

知识点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大多数无机盐以□01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与其他化合物结合。

2.含量: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02很少的无机物,仅占细胞鲜重的□031%~1.5%。

3.无机盐的作用

(1)无机盐是□04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例如:Mg是构成□05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06血红素的元素,P是组成□07细胞膜、□08细胞核的重要成分。

(2)无机盐对于□09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例如: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10肌肉酸痛、无力等,因此,当大量出汗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后,应多喝□11淡盐水;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

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12抽搐等症状。

(3)无机盐能调节人体的□13渗透压,维持细胞的□14正常形态。

(4)无机盐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15酸碱平衡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人体血液中存在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等酸碱缓冲物质,可以中和人体代谢产生的或酸或碱的代谢物质。,

问题思考生理盐水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生理盐水?

提示:生理盐水是指与哺乳动物血液和淋巴等渗的无机盐溶液,常用的是质

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当人体需要补充盐溶液或输入药物时,应输入生理盐水或用生理盐水作为药物的溶剂,以保证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题型二细胞中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例3]苹果含有微量元素锌,而锌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和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解题分析由缺锌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可知锌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

影响,该事实与酸碱平衡和维持细胞形态及渗透压的调节无直接关系。

答案 D

题型三实验探究某种无机盐的功能

[例4]为证明镁是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无机盐,李老师设计了四组实验让学生选择(见下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甲、丁B.甲、丙

C.甲、乙D.丙、丁

解题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可以确定实验的自变量为镁的提供与否,其他的培养条件应完全相同。由于丙和丁的实验材料太少,难以消除实验材料本身的强弱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所以最佳的实验组合是甲、乙。

答案 C

技法提升

实验探究某种无机盐如Mg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

(1)实验思路:分别用完全培养液和缺Mg培养液培养相同种类、生长状况等一致的幼苗,观察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完全培养液培养的幼苗正常生长,而缺Mg培养液培养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说明Mg是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还可以再在缺Mg的培养液加入Mg,看幼苗的生长发育恢复情况。

(2)实验验证方法

①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正常生长

②实验组

注意:①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等应一致。②实验组在幼苗生长不正常后加入Mg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前后对照,以增强说服力。

1.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B.①④⑤⑥

C.⑤⑥D.②③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由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自由水作为溶剂或者反应物,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高,细胞新陈代谢强,⑤错误;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高,新陈代谢不旺盛或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低,相差较大,⑥错误。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对生物体内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一部分,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B.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新陈代谢的介质

C.同种植物冬天结合水所占比值比夏天高

D.心肌坚韧,血液呈液态,但它们的含水量相差无几,原因是心肌内全是结合水

答案 D

解析结合水在细胞中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A 正确;自由水在细胞中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是许多代谢活动的介质,运送养料与废物,B正确;植物冬天为了增强抗逆性,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结合水比值高,C正确;不同器官含水量有所不同,血液中主要含有自由水,故呈现液态,心肌内含结合水较多,较为坚韧,D错误。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有的无机盐游离在水中维持细胞的pH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3是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答案 C

解析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则不能合成血红蛋白,A正确;有的无机盐游离在水中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pH,B正确;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C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在食物中加碘是为了补充碘,预防因食物中缺碘而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D正确。

4.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饮料中含钾、钠离子较多,主要与补充因大量出汗带走的钾、钠离子有关

B.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体内的含水量不同

C.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所以人体不需要Mg元素

D.若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离子具有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Mg元素是细胞的大量元素,人体虽然不含叶绿素,但仍需要Mg元素,C错误。

5.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体缺铁可引起贫血症。食物中的铁一般是有机铁,人体只能吸收利用其中的10%左右,铁锅中却含有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无机铁,用铁锅烧菜,对防治缺铁性贫血大有好处。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中,一旦离子钙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

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大大增加,出现手足抽搐症;相反,如果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

(1)贫血症患者血液运输________的能力低。一般的贫血症患者除要补充铁以外,还应多吃一些含________丰富的食物。

(2)人体中含钙最多的是________。

A.肌肉B.骨组织

C.上皮组织D.神经组织

(3)人在长跑后,因流汗过多常出现抽搐现象,这是因为身体中________含量太低。

A.K+B.Na+C.Ca2+D.Mg2+

(4)由上述铁、钙在人体中的作用可以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有哪些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O2蛋白质

(2)B(3)C

(4)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解析(1)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少,所以血液运输氧气功能低。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所以需要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给血红蛋白的合成提供原料。

[基础测试]

知识点一细胞中的水

1.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种子的细胞内不含水分子

B.代谢旺盛的组织细胞中结合水比例较高

C.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基本无差异

D.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含水量可能相差很大

答案 D

解析干种子的细胞内存在一定量的水维持生命力,A错误;代谢旺盛的组织细胞中自由水比例较高,B错误;幼年个体含水量多,老年个体含水量少,可见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差异较大,C错误;同一生物体中,幼嫩组织含水量高,衰老组织含水量少,可见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含水量可能相差很大,D正确。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

B.生物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C.一定条件下,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

D.种子萌发时,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

答案 D

解析细胞中的水分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A正确;自由水在体内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功能,B正确;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温度升高后,一部分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C正确;种子萌发代谢增强,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要增大,D错误。

3.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含水量相同

答案 D

解析大部分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在细胞中运输,A正确;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因此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B正确;水作为反应物参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C正确;休眠种子里的水分远远小于萌发种子里的水分,D错误。

4.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饺子馅出汁较多可以放入虾仁减少出汁

B.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C.结合水可构成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D.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水成为一个非极性分子

答案 D

解析虾仁中含较多蛋白质,可以与水结合,A正确;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强度要比婴儿的低,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B正确;结合水可构成生物体的组成成分,C正确;水分子为极性分子,D错误。

5.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农作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及农作物抗寒性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图中能正确描述这种变化的是()

答案 D

解析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下降,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随着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下降,农作物抗寒性增强。用曲线图表示时应一条为升曲线,一条为降曲线,故D图中曲线符合题意。

6.下列关于水的一些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水是一个极性分子,易与其他分子或离子结合,所以是良好的溶剂

B.水分子之间以氢键相连

C.水常温下呈液态,与氢键不断的形成和断裂有关

D.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温度容易改变

答案 D

解析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温度相对不易改变,D错误。

知识点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7.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

B.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C.维持生物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与功能

D.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 D

解析叶绿素、血红蛋白等复杂化合物中含有无机盐离子,A正确;许多无

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如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Ca2+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B正确;无机盐能够维持生物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从而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与功能,C正确;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为糖类等有机物,D错误。

8.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人的红细胞可以保持正常形态。若将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则会失水皱缩,从而丧失运输氧气的功能。这些事实说明()

A.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D.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答案 B

解析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人的红细胞可以保持正常形态,而在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失水皱缩,失去正常功能,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进而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9.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A

答案 C

解析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要保持甲、乙离子的浓度相同。

10.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管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A.钙或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

B.适宜浓度的钙或硼分别有利于花粉管生长或花粉萌发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

D.硼对于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

答案 A

解析题干左图中钙对花粉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花粉管生长速度有影响;题干右图中硼对花粉管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花粉萌发率有影响。题图表示的是一定的浓度范围,只能在此范围内可以预见其作用。

11.为了探究某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取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去掉该元素前后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

答案 D

解析判断某元素是否是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即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素症状),说明该元素是植物所必需的元素。

12.在炎热的夏季,人们要经常多喝一些盐汽水,其原因是()

A.夏季排汗失水较多,因此需要补充水分

B.喝盐汽水的目的主要是补充水分

C.人在排汗时会失去部分无机盐,因此要补充无机盐

D.对于人体而言,水的作用远大于无机盐

答案 C

解析在炎热夏季,人们出汗较多,在排汗时会失去水和部分无机盐,因此,

需要通过饮用一些盐汽水来补充水和无机盐,而盐汽水特别强调“盐”,因此,其主要目的是补充无机盐,C正确。

[能力提升]

13.结合下列曲线图,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可表示人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的变化

B.曲线②可以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种子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老年体内水含量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一般来说,细胞内的结合水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自由水的含量变化较大,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A正确;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所以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加快,B正确;玉米种子被烘干的过程中含水量越来越少,其无机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恒定值,C错误;人体老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水的含量减少,幼儿身体内水的含量约为77%,远远高于老年人身体内水的含量,D正确。

14.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

B.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少

C.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

D.种子成熟期间这两种物质的变化与种子萌发时相反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可知,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逐渐减少,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从而增强种子的抗逆性,这是种子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种子水分的减少并非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的结果。

15.进行异体器官移植时,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

B.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

C.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

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

答案 C

解析进行器官移植前的关键是保护器官正常的生理形态,防止细胞脱水导致器官坏死,因此要将器官放在与其等渗的生理盐水中保存。

16.如图是培育的长春冬小麦(品种“吉株”)在不同时期的含水量、自由水量、结合水量和呼吸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9~12月间,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结合水的含量相对________,由于结合水与亲水性物质结合而不易结冰,所以结合水含量的相对增加有利于增强冬小麦的抗________性。

(2)大约从10月9日开始,冬小麦的呼吸速率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消耗的糖分减少,有利于糖分积累,这样提高了________浓度,使冰点________。

(3)在9~12月间,自由水与含水量的比值不断________,新陈代谢不断________。

答案(1)提高寒(2)逐渐减弱细胞内溶液降低(3)降低减弱

解析在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自由水,二是结合水,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结合水的含量相对提高,这样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随着温度下降,冬小麦的呼吸速率逐渐减弱,由于糖分的消耗减少,可提高细胞内溶液的浓度,降低细胞的冰点。

17.证明镍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1)方法步骤。

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

②将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营养液乙中培养,另一组玉米幼苗放在

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预期:甲营养液中玉米幼苗正常生长;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镍一定是必需的无机盐,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

答案(1)②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实验结果

(2)乙营养液中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或表现出缺素症)

(3)在缺镍的营养液乙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镍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原来异常的玉米幼苗恢复正常生长(或病症消失)

解析(1)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营养液乙中培养,则另一组玉米幼苗应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然后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实验结果。

(2)甲营养液中玉米幼苗正常生长,乙营养液中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或表现出缺素症),则镍可能是必需的无机盐。

(3)要确定不能正常生长的一组确实是因缺镍导致的,要进行二次实验,应在缺镍的营养液乙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镍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观察玉米能否恢复正常生长。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学案和习题1

商丘市一高2010-2011学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 选修1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编制:秦伟 审定: 备课组长: 使用时间: 总第 期 1 1.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 ) A .噬菌体、细菌 B .变形虫、草履虫 C .蓝藻、酵母菌 D .放线菌、圆褐固氮菌 2.酒厂用酵母菌酿酒时,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降低温度 B .隔绝空气 C .加缓冲液 D .加新鲜培养基 3.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 ) A .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 .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 C .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 .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 4.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氧、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 ( ) A .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变形虫 5.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 ) A .染色体变异 B .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 D .等位基因分离 6.(多选)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可能的原因是 ( ) A .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 B .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 C .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 .发酵液灭菌不彻底 7.(多选)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有 ( ) A .发酵装置的消毒 B .接种菌种 C .通人氧气量和酸碱度的控制 D .发酵过程高温加热 8.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 .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9.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其代谢类型是 ____________,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 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酵母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真菌. (1)从细胞核的结构看,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 (2)酵母菌常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在基因工程中,也常用酵母菌作为转入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______倍 体.在自然环境中,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 ___成分. (4)酵母菌体内遗传物质主要在 上,而醋酸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在________上. 11.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产生的______,在醋酸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________。 1.1答案 1—8 DBACB ABCD ABC B 9、酵母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能量 将混合菌置于缺氧,酸性环境下,利用酵母菌兼性厌氧的特点,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受到抑制 10、真菌 出芽 酵母菌繁殖快 遗传物质相对少 单 分解者 细胞核 拟核 11、(1)醋酸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3)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泵入空气(氧) (4)酵母菌 CO 2 ( 含氧量少的)空气、CO 2 (5)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 C 6H 12O 6+2O 2―→2CH 3COOH +2CO 2+2H 2O , C 2H 5OH +O 2―→CH 3COOH +H 2O (6)不能。因为酒精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7)18 ~25 ℃ 30 ~35 ℃ 作 业 班级: 学号 : 姓名: 高三生物 酶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8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导学案(全册)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 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预习案】 任务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原因:)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 任务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任务三、实验设计 流程图 葡萄发酵发酵 任务四、操作提示 (一)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______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_______,然后再除去_______。 (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_______,并_______。 2.发酵瓶要清洗_________,用体积分数________的酒精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_________充气口。 (三)控制好发酵条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______的空间。 2.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d左 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3.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d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_______。 任务五、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在________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_。 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3mol/L的 _______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滴。 【探究案】 探究点一 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探究点二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探究点三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1:4.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目标导航 1.简述果胶酶的作用。 2.检测果胶酶的活性。 3.探究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一、基础知识 1.果胶酶的作用 (1)果胶的成分及作用:果胶是植物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 (2)果胶酶的作用:果胶酶能够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 (3)果胶酶的组成: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____________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提醒由于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因此这两类生物的细胞壁均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 (4)果胶酶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均能产生果胶酶。由________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果汁加工业。2.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活性:是指酶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来表示。 (2)酶的反应速度:用_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中反应物的________或产物的________来表示。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酶的用量 酶用量过多,会导致酶的________;酶用量过少,会________酶促反应的速度。因此要得到适宜的酶用量,需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二、实验设计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完整word版)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word导学案

专题5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一、基础知识 (一)凝胶色谱法 1、凝胶色谱法也称做,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构成的,如葡聚糖或琼脂糖。 3、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二)缓冲溶液 1、缓冲溶液的作用是。 2、缓冲溶液通常由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 3、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为了 ,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 (三)电泳 1、电泳是指。 2、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分子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3、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和,在凝胶中加入SDS,电泳速率完全取决于 ,因此,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 二、实验操作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和。(一)样品处理 1、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采集的血样要及时分离红细胞,分离时采用离心(500r/min),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暗红色的 倒入烧杯,再加入(质量分数为),缓慢搅拌 min,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2、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2000r/min)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 ,第4层是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 (二)粗分离:透析 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

高中生物导学案的设置和应用

高中生物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摘要】:推进“主体参与”课堂文化建构,实施“主体参与、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其先决条件是编写好与之相适应的导学案。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具体使用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导学案设计使用 伟大的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参与者”。传统的重教轻学,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学会学习或学会求知的关注,教育界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作为教学最基础的工程——备课,就必须从以备“教”为主转变为备教、备学相结合,以备“学”为主。为适应这一教学理念的变化,导学案教学应运而生。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有效设计“讲学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能力,设计出的一种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在借助导学案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导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案例,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学,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辅助者。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导学案的设计 (一)导学案的设计目标 “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导学案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尽量做到:(1)“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 (2)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懂得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思维的不当约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目的。 (二)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导学案”编制主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

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自主学习: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 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 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 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 ⑴环境条件:充足。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果酒果醋 四、发酵装置的设计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1、设计思路 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高中生物选修1选修1教学案及专题测试和知识点汇总

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一、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3.菌种来源:???。:。: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 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 是 。 4.实验设计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果酒 果醋 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充气口作用 ; 排 气口作用 ; 出料口作用 。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 是 。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 ;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 定,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可观察到的 现象为 二、果醋的制作: 1.原理:菌种: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为_________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 ______________0C 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充气 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三、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 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学案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案 [导学诱思] 1.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也称做,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实际上是一些由构成的多孔球体,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2.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缓冲溶液通常由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例如:血浆的pH是,要在实验条件下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基本一致。 3.电泳 电泳是指。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分子以及分子本身的、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和,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以及等因素。 4.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和。5.样品处理 血液由和组成,其中红细胞最多。红细胞具有 的特点。红细胞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其作用是 ,血红蛋白有个肽链组成,包括,其中每条肽

链环绕一个,磁基团可携带。血红蛋白因含有呈现红色。 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暗红色的倒入烧杯,再加入,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血红蛋白的释放在和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之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 透析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 6.凝胶色谱操作 第一步要制作,第二步要,因为,所以装柱前需要根据色谱柱的内体积计算所需要的凝胶量。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存在。因为气泡会,降低分离效果。第三步是。 [疑难点拨] 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它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流经时,各分子在色谱柱内进行两种不同的运动,即垂直向下的运动和无规则的扩散运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分子后流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又叫分子筛现象。此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相对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D:应用)。 2.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C:理解)。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的核膜和染色质。 (2)原核细胞中核区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 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学过程 【板书】 细胞核的结构核仁 细胞核 的结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和功能细胞大小 细胞壁和细胞膜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 核区 【注解】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结构 1.核膜:双层膜,上有核孔(是m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通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可以通透核膜。 2.核仁:核仁在细胞分裂时会周期性消失和重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染色质: (1)成分:DNA和蛋白质为主,还有少量RNA。 (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例析】 .真核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哪些?(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二)功能:储存遗传物质、DNA复制、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控制中心。

【例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仅有细胞膜,少量的细胞质和大量血红蛋白构成。它既不生长,也不分裂,寿命也短。请解释原因。无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控制中心,缺少了细胞核,不能持续产生mRNA,及时更新和补充蛋白质,从而使细胞既不生长,也不分裂,寿命缩短。) (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结构 (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有细胞壁的生物:植物、原核生物、酵母菌) (2)细胞膜:成分和结构与真核生物相似 (3)细胞质: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 【例析】 .蓝藻是一种光能自养型生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绿体 B.细胞质基质 C.细胞质中的膜结构 D.A+B (4)核区: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最主要特点) DNA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因此没有染色体。 【例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1)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仅有核糖体。 (2)原核细胞细胞壁成分不是纤维素和果胶,而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3)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也没有核膜、核仁,只有核区;DNA 裸露,没有染色体。 .某种生物若被称为“××菌”,如何判断它是否是原核生物? 细菌:(形状:球、杆、螺旋或弧)菌、乳酸菌、固氮菌等原核生物 菌酵母菌 真菌霉菌真核生物 小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析】 .细胞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保持完整性)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D)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推荐下载】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________ 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三2.1植物细胞工程导学案

2.1 植物细胞工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掌握它们的原理、过程及关键环节。 2、了解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及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的具体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收集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交流。 2、以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为基础,弄清楚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应用。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讨论植物细胞工程的社会意义及细胞学基础理论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 2、搜集相关的实际技术应用,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应用的讨论,体验现代生物科技的新进展带来的社会效益,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2、植物细胞主要的增殖方式是,细胞分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3、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表现为全能性的原因是。 4、织物组织培养就是在和条件下,将培养在上,给予条件,诱导其产生形成完整的植株。 5、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并把它培养成的技术,优点是。 6、生物体可遗传变异类型包括、、。

根据变异类型育种的方法有、、、等。 7、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指,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获得脱病毒的植株的方法 。 9、神奇的人工种子指。 10、生物育种技术比较 技术原理优点缺点 诱变育 种基因突变 提高生物变异的频率,使后代变异频率 较快稳定;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缩 短育种进程 盲目性大,需大 量处理供试材料 杂交育 种基因重组 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 个个体 周期长,难以克 服远缘杂交的障 碍 单倍体 育种染色体变异获得个体均为纯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技术复杂,须与 杂交育种配合 多倍体 育种染色体变异器官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 适用于植物,动 物方面难以开展 基因工 程育种分子遗传学原理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 状 细胞工程育种细胞生物学和分 子生物学原理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扩大了用 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定向改变生物 遗传性状 不能按人们的需 要表现出亲代的 优良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课标要求】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考向瞭望】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各阶段的物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 【知识梳理】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原理解读:1、色素的提取:可以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不能用水,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溶于水。2、色素的分离: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实验流程图示:1、提取色素:称取绿叶;剪碎;研磨:加入少许Sio2、caco3和10L无水乙醇;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收集滤液。2、制备滤纸条:长与宽略小于试管,在一端剪去两角;在距剪去两角的一端1c处画铅笔线。3、画滤液细线:沿铅笔线画一条直且均匀的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4、色素分离:将滤液条插入有3L层析液的试管中,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5、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图。 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实验中几种化学试剂的作用:1、无水乙醇用于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绿叶中的色素。3、二氧化

硅可增加杵棒与研钵间的摩擦力,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2、提取色素:研磨要迅速、充分,且加入各物质的量要成比例,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和色素浓度适宜。3、画滤液细线:用力要均匀,快慢要适中。滤液细线要细、直,且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既有较多的色素,又使各色素扩散的起点相同。4、色素分离: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分子将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色素提取液呈淡黄绿色的原因分析:1、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2、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3、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速率:1、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光合效率最高。2、叶绿素对绿光吸收量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速率最低。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学案(含答案)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制作的原理 (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它的代谢类型是,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 。 生活状态:进行发酵,产生大量。 (2)果酒制作条件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PH呈; (3)红色葡萄酒呈现颜色的原因是: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色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色。 (4)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发酵菌种是,新陈代谢类型。 (2)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变成醋酸,其反应式。 3.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在充气。 4.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反应条件及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5.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 果酒果醋 P4旁栏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先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作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0C?制作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0C?

高中生物复习总结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专题9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一、基础知识必备 1、细胞核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通关秘籍 1、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因为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并非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如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没有细胞核。 3、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细胞核没有细胞质的细胞会很快死亡,因为缺少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只有细胞质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也只能短期生存,短期生存是因为细胞质中已形成的mRNA和蛋白质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一段时间后因缺少细胞核,不能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等代谢活动,细胞死亡。

对点训练 1.核膜上的核孔,有利于D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细胞核() 2.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4.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5.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6.细胞的信息中心就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7.草履虫细胞中有两个细胞核,并有用于收集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两个细胞核有利于保证细胞正常的核质比() 8.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表达的主要场所() 9.核仁的解体和核膜的消失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 10.核孔控制着大分子物质进出,其数目与细胞代谢水平相关() 11.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多,有利于DNA和RNA进出() 12.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可经核孔向细胞核内运输() 13.细胞核即使不位于细胞的中央,也仍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3、理解什么是能量金字塔 【学习重点】: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难点】: 能量流动的过程 【晨背关键语句】: 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形式的变化由光能生物体有 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能量金字塔的形状永远是正金字塔形,数量金字塔有导致的情况 5.研究能量金字塔的意义 ① 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② 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93-P96,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部分,注意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知 识点。 一、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传递、____和散失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1. 来源: 太阳能 能量输入 过程: 2.能量去向(以能量在第一营养级的变化为例): (1)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2)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3)随着残枝败叶等被________分解而释放出来。 (4)被初级消费者摄食,流入________营养级。 3.传递过程图解(填图) 请说出大方框、大粗箭头、 箭头由粗到细、方块面积越来越小代表的含义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________的 原因:在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不可_______,也不能________。 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________ (1)原因: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________,一般来说,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________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高中生物选修3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 【课程目标】 了解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重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基础知识 一、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和,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3.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 基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培养厌氧微 生物则需提供条件。 〖思考1〗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补充1】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二、无菌技术: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一)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具体操作如下: 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和进行。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和等器具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二)消毒和灭菌

1.消毒是指。常用的方法有、、消毒法。 2.灭菌是指 。常用的方法有:、、灭菌。分别适用于那些用具? 〖思考2〗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3〗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什么? 〖思考4〗物品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首先打开排气阀,煮沸并排除锅内冷空气,其目的是;随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气压升至,温度为,并维持 min;最后切断热源,使温度自然降温,气压务必降至时打开锅盖,其目的是防止 实验操作----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 本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是,本实验可分成和两个阶段进行。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 、、、、。 〖思考5〗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称量操作中,动作要迅速,原因是什么? 溶化操作中需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6〗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什么等营养物质? 2.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进行。 其过程是: ①在火焰旁右手拿,左手; ②使锥形瓶的瓶口; ③左手将培养皿,右手,立刻盖上皿盖。 ④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