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创建卡类型表

create table会员卡(类型编号int primary key,

类型名char(10),

有效天数char(10),

价格money

);

--创建机械表

create table机械(机械编号int primary key,

机械名称char(10),

使用介绍ntext

);

--创建管理员表

create table管理员(管理员编号int primary key,

姓名char(10),

登录密码nvarchar(10),

);

--创建教练表

create table教练(教练编号int primary key,

姓名char(10),

性别char(4),

年龄char(3),

电话号码nvarchar(20),

登录密码nvarchar(10), Constraint c1 check(性别in('男','女'))

);

--创建课程表

create table课程(课程号int primary key,

课程名char(10),

课程简介ntext,,

机械编号int,

constraint s1 foreign key(机械编号)references机械(机械编号)

);

--创建活动表

create table活动(活动编号int primary key,

活动主题char(20),

活动内容ntext,

活动时间timestamp,

活动地点char(20),

组织者char(10)

);

--创建分店表

create table分店(分店编号int primary key,

分店名称char(20),

负责人char(10),

分店地址nvarchar(50),

会员人数int,

开设时间timestamp

);

--创建会员表

create table会员(会员编号int primary key,

姓名char(10),

性别char(4),

年龄char(3),

电话号码nvarchar(20),

开卡日期datetime,

到期日期datetime,

所属分店int,

卡类型int,

constraint s2 foreign key(所属分店)references分店(分店编号), constraint s3 foreign key(卡类型)references卡类型(类型编号)

);

--创建选课表

create table选课(会员编号int,

课程号int,

上课时间datetime, constraint p1 primary key(会员编号,课程号)

);

--创建参加活动表

create table参加(会员编号int ,

活动编号int,

入场时间timestamp, Constraint p2 primary key(会员编号,活动编号)

);

--创建教授表

create table教授(课程号int,

教练编号int,

上课时间timestamp, constraint p3 primary key(课程号,教练编号)

);

高校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高校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一、设计前要了解的信息(该部分不出现在设计说明书中) 1、数据库的查询事务 (1)按卡号查询读者信息及借书信息(查询读者借书信息时涉及读者、图书与借还关系的连接操作,连接属性:卡号、书号)。 (2)按姓名查询读者信息及借书信息(查询读者借书信息时涉及读者、图书与借还关系的连接操作,连接属性:卡号、书号)。 (3)按书名查询图书信息。 (4)按作者与出版社查询图书信息。 (5)按出版社统计图书信息。 (6)按书号查询图书被借信息(查询图书被借信息时涉及读者、图书与借还关系的连接操作,连接属性:卡号、书号)。 (7)按书名查询图书被借信息(查询图书被借信息时涉及读者、图书与借还关系的连接操作,连接属性:卡号、书号)。 2、数据库的更新事务 (1)办理借书证(读者注册)。 (2)借书(增加借还记录、修改图书的库存数量)。 (3)还书(修改借还记录、修改图书的库存数量)。 3、查询事务的操作频率与性能要求 (1)按卡号查询读者信息及借书信息 操作频率:200次/天 性能要求:3s内完成 (2)按姓名查询读者信息及借书信息 操作频率:80次/天 性能要求:5s内完成 (3)按书名查询图书信息 操作频率:250次/天 性能要求:3s内完成 (4)按作者与出版社查询图书信息 操作频率:250次/天 性能要求:3s内完成 (5)按出版社统计图书信息 操作频率:1次/月 性能要求:10s内完成 (6)按书号查询图书被借信息 操作频率:10次/月

性能要求:6s内完成 (7)按书名查询图书被借信息 操作频率:10次/月 性能要求:6s内完成 二、设计结果 1、数据库名称 Book_Borrow 2、关系表 主键:lbdm 主键:kh 索引:xm(升序) check约束:性别的取值只能为男或女 default约束:性别默认为男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5

【实验题目】声速得测定班级姓名学号 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教室房间组号 任课教师签字: 最终成绩: 【实验目得】 1.了解压电陶瓷换能器得功能 2.了解超声波产生与接收得原理 3.学会用共振干涉法与相位比较法与时差法测定声速。 【实验原理】 1.压电传感器得工作原理。 2.共振干涉(驻波)法测量波长得原理。 3.相位比较法测量波长得原理。 4、时差法测量声速得原理:声波传播得距离L与传播得时间t存在下列关系:L=V*t ,只要测出L与t就可测出声波传播得速度V。通过测量二换能器发射接收平面之间距离L与时间t ,就可以计算出当前介质下得声波传播速度。 固体中得纵波声速: 铝:C棒=5150m/s, 有机玻璃:C棒=1500~2200m/s。 5、固体介质中得声速测量 在固体中传播得声波就是很复杂得,它包括纵波、横波、扭转波、弯曲波、表面波等,而且各种声速都与固体棒得形状有关,金属棒一般为各向异性结晶体,沿任何方向可有三种波传播。所以本仪器实验时采用同样材质与形状得固体棒。固体介质中得声速测量需另配专用得SVG固体测量装置,用时差法进行测量。实验提供两种测试介质:有机玻璃棒与铝棒。每种材料有长50mm三根样品,只需将样品组合成不同长度测量两次,即可按上面得方法算出声速: 1 1 i i i i i L L v t t - - - = - (5-2-11) 图5-2-5 测量固体介质中声速得接线图 (1)按图5-2-5连接线路,将测试方法设置到“脉冲波”方式。 (2)将接收增益调到适当位置(一般为最大位置),以计时器不跳字为好。将发射换能器发射端面朝上竖立放置于托盘上,在换能器端面与固体棒得端面上涂上适量得耦合剂,再把固体棒放在发射面上,使其紧密接触并对准,然后将接收换能器接收端面放置于固体棒得上端面上并对准,利用接收换能器得自重与固体棒端面接触。 (3)记录计时器得读数为t i-1(时间由声速测试仪信号源时间显示窗口直接读出),固体棒得长度为L i-1。 (4)移开接收换能器,将另1根固体棒端面上涂上适量得耦合剂,置于下面一根固体棒之上,并保持良好接触,再放上接收换能器,这时计时器得读数为t i,固体棒得长度为L i。测量超声波在不同固体介质中传播

网络基础架构设计方案实例

网络基础架构 公司现用的网络结构如下 Internet 所有客户端都处于工作组状态 根据现有环境状况来看存在以下危害: ●不能对外提供Web、FTP之类的服务 ●账号管理困难 ●安全性差,易受攻击或入侵 ●可管理、可维护性差 需求分析 域环境可以解决存在系统危害问题 1、权限管理比较集中,管理成本大大下降。 . 域环境,所有网络资源,包括用户,均是在域控制器上维护,便于集中管理。所有用户只要登入到域,在域内均能进行身份验证,管理人员可以较好的管理计算机资源,管理网络的成本大大降低。 防止公司员工在客户端乱装软件, 能够增强客户端安全性、减少客户端故障,降低维护成本。 2、安全性加强。

有利于企业的一些保密资料的管理,比如说某个盘某个人可以进,但另一个人就不可以进;哪一个文件只让哪个人看;或者让某些人可以看,但不可以删/改/移等,可以封掉客户端的USB端口,防止公司机密资料的外泄。 使用漫游账户和文件夹重定向技术,个人账户的工作文件及数据等可以存储在服务器上,统一进行备份、管理,用户的数据更加安全、有保障。当客户机故障时,只需使用其他客户机安装相应软件以用户帐号登录即可,用户会发现自己的文件仍然在“原来的位置”(比如,我的文档),没有丢失,从而可以更快地进行故障修复。 卷影副本技术可以让用户自行找回文件以前的版本或者误删除的文件(限保存过的32个版本)。在服务器离线时(故障或其他情况),“脱机文件夹”技术会自动让用户使用文件的本地缓存版本继续工作,并在注销或登录系统时与服务器上的文件同步,保证用户的工作不会被打断。 方便用户使用各种资源。可由管理员指派登录脚本映射分布式文件系统根目录,统一管理。用户登录后就可以像使用本地盘符一样,使用网络上的资源,且不需再次输入密码,用户也只需记住一对用户名/密码即可。 并且各种资源的访问、读取、修改权限均可设置,不同的账户可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即使资源位置改变,用户也不需任何操作,只需管理员修改链接指向并设置相关权限即可,用户甚至不会意识到资源位置的改变,不用像从前那样,必须记住哪些资源在哪台服务器上。 SMS(System Management Server)能够分发应用程序、系统补丁等,用户可以选择安装,也可以由系统管理员指派自动安装。并能集中管理系统补丁(如Windows Updates),不需每台客户端服务器都下载同样的补丁,从而节省大量网络带宽。 Active Directory工作原理和优点 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存储了有关网络对象的信息,并且让管理员和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和使用这些信息。 Active Directory使用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并以此作为基础对目录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分层组织。 Active Directory使用目录形式的数据存储 目录包含了有关各种对象(用户、用户组、计算机、域、组织单位(OU)以及安全策略) 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发布出来,以供用户和管理员的使用。 目录存储在被称为域控制器的服务器上,并且可以被网络应用程序或者服务所访问。一个域可能拥有一台以上的域控制器。每一台域控制器都拥有它所在域的目录的一个可写副

物理实验报告5 固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名称:固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a .学习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b .掌握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不溶于水)的密度 实验仪器: 物理天平、砝码、铜螺母、黄蜡、塑料块、细线、烧杯 物理天平的读数方法: 用天平称衡时,必须确定天平的平衡位置,即确定天平的停点。灵敏度高的天平,两边常左右摆动,不易停下来,正确而迅速地判断天平的平衡位置,是实验操作的关键。如果一定要等天平停止摆动,既费时又不经济,因此往往不等它静止,而直接从指针左右摆动的位置来推算它该停的位置——停点。 设读得指针3次连续摆幅数值为:(左,1x )(右,2x )(左,3x ),则左边读数的平均值为 (1x +3x )/2,右边读数的平均值为2x ,上述两平均值的平均值就是停点a 。 2 2/)(331x x x a ++= 天平无载荷(两盘均空着)时的停点,称为天平的零点。在正常情况下,零点应该在标尺中央刻度上(一般实验用的物理天平中央刻度为“10”)或其左右一个刻度以内,若相差太大,可在天平止动的情况下,稍微调节横梁上左右两端的平衡螺帽,至零点返回正常位置为止。 本实验所使用天平的最小砝码为1g ,对于1g 以下的砝码,可移动横梁上的游码代替,其最小分度为20mg (或50mg )。20mg (或50mg )一下的质量可采用下述方法(内插法)计算出来。 先求出天平的零点0a ,要称衡某质量为M 的物体,在右盘放上砝码m ,若m 比M 略小,停点在1a ,移动横梁上的游码,加0m =20mg (或50mg ),停点变成2a ,此时m+0m >M 。容易得出物体的质量M 为: 1 2010)(a a m a a m M -?-+= 其中:1 20a a m -为指针每偏转1个刻度(1格)所代表的质量,称为天平的分度值,其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严格来说,一架天平的分度值或灵敏度随着天平载荷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载荷越答,灵敏度越低。但是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分度值看作不变,因此,在整个实验中只需要在空载情况下测量一次分度值,在其他多次测量中,只要测出相应的1a 或2a ,就可算出20mg (或50mg )以下的质量。

网络方案设计

网络方案设计 4.1 逻辑网络方案设计 4.2 物理网络方案设计 4.1.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在网络拓扑结构图中,通常采用边表示一个网络、子网或传输线路,而用点表示连接节点即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终端等设备。这种图只能说明网络的几何结构,而不能表明子网或互联设备的地理位置。为了满足用户网络的扩展性和适应性目标,在选择具体产品和技术之间构造一个逻辑拓扑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逻辑拓扑结构的设计阶段,首先应该明确用户网络和互联节点,明确网络的规模大小和物理范围,以及选用的网络互联类型,对于具体的设备类型可以先不必确定,但是设备的功能应该定型。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应该考虑的因素有:①经济性;②灵活性和扩展性;③可靠性;④易于管理和维护。 网络拓扑结构与用户网络规模有关,由此可将其分为平面拓扑结构、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以及企业网拓扑结构和园区网拓扑结构。 1.平面拓扑结构设计 对于小型网络,平面网络拓扑结构就可以满足要求。所谓平面网络就是没有层次化的结构网络,互连的设备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工作,网络不进行分层,不进行模块划分。因而平面拓扑结构易于设计和实现,并且便于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

1) 广域网平面拓扑结构 小型企业网可能是几个局域网互联的网络,每个局域网与其他局域网连接通过一个广域网路由器实现,因而形成了点到点的链路,如图4.1所示。在路由器的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实现简单的平面设计,可以解决路由选择问题。当某一条链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恢复与其他节点的链路通信。但是当用户局域网的数量越来越大时,这种简单的广域网平面设计将增加时延和差错率,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改为其他拓扑结构。 2) 局域网平面拓扑结构设计 小型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图主要就是平面拓扑结构,也就是将网络的用户终端(如计算机)、服务器连接到一个或多个集线器、交换机上,网络构架主要是以太网,并采用CSMA/CD 作为访问控制。集线器是一种共享式设备,而交换机是一种交换式设备,在用户连接数量多的情况下,利用交换设备不会造成网络拥塞。 2.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在一个网络系统规模庞大的情况下, 往往将系统中的设备按照承 西区总 部北区分 部 东区分部南区分部

云南大学大学物理实验5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 学期: 2014-2015学年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 许红星 序号: 39 专业: 网络工程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5 静电场 一、实验目的 了解同心圆静电场的电势及电场的分布状况,更深的理解电势及电场的性质,更深层次的理解静电场。 二、实验原理 根据高斯定理推导出电场及电势的分布公式;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绘制电场及电势的分布图。 场强分布: 当r < R 1时, 001=?=???E dS E S 当R 1 < r < R 2时, ?=???01εq dS E S 210241 r q E επ= 当R 2 < r < R 3时, 003=?=???E dS E S 当r > R 3时, 021*******εεπεq q E q q dS E S +=?+=??? 电势分布: 根据电势的定义,可以求得电势的分布。

当r < R 1时, 3210210110143211414141332211R q q R q R q U dr E dr E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R R r r ++ -=?+?+?+?=?=?????∞∞επεπεπ 当R 1 < r < R 2时, 321021010143214141413322R q q R q r q U dr E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r r ++ -=?+?+?=?=????∞∞επεπεπ 当R 2 < r < R 3时, 3 2101431413 3 R q q U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επ 当r > R 3时, r q q U dr E dr E U r r 21014141+=?=?=??∞ ∞επ 三、实验任务 1. 选取相关参数,截图如下: 同心圆半径和电荷量:

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创建卡类型表 create table会员卡(类型编号int primary key, 类型名char(10), 有效天数char(10), 价格money ); --创建机械表 create table机械(机械编号int primary key, 机械名称char(10), 使用介绍ntext ); --创建管理员表 create table管理员(管理员编号int primary key, 姓名char(10), 登录密码nvarchar(10),

); --创建教练表 create table教练(教练编号int primary key, 姓名char(10), 性别char(4), 年龄char(3), 电话号码nvarchar(20), 登录密码nvarchar(10), Constraint c1 check(性别in('男','女')) ); --创建课程表 create table课程(课程号int primary key, 课程名char(10), 课程简介ntext,,

机械编号int, constraint s1 foreign key(机械编号)references机械(机械编号) ); --创建活动表 create table活动(活动编号int primary key, 活动主题char(20), 活动内容ntext, 活动时间timestamp, 活动地点char(20), 组织者char(10) ); --创建分店表 create table分店(分店编号int primary key, 分店名称char(20),

网络系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网络系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 )按照采用的技术、应用的范围和协议标准不同分为共享局域网与交换局域网 1.2局域网特点: 1. 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 2. 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G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3. 成本低,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 1.3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1.4主机(host)包括用户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数字设备)、服务器,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 1.5资源子网: 组成:主计算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网络服务 功能: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1.6通信子网: 组成: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其他通信设备功能: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1.7通信控制处理机:在网络拓扑结构中成为网络结点 1?作为与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的连接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络 2. 作为通信子网中的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转发等功能,实现将源主机报文准确发送到目的主机的作用 1.8通信线路: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计算机网路采用多种通信线路,如电话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通信信道、微波与卫星通信信道等 1.9局域网与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城域网与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来实现的 1.10介入城域网方式:局域网、电话交换网(PSTN)、有线电视网(CATV )、无线城域网(WMAN )、无线局域网(WLAN ) 1.1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1. 广域网建设投资大、管理困难,一般由电信运营商负责组建与维护 2. 电信运营商提供接入广域网的服务与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服务,因此广域网是一种公共数据网络( Public Date Network,PDN 3. 用户可以在公共数据网络商开发各种网络服务系统,用户使用广域网的服务必须向广域网运营商购买服务 1.12广域网技术主要研究的是远距离、宽带、高服务质量的核心交换技术 1.13广域网发展: 1. 早期,人们利用电话交换网PSTN的模拟信道,使用调制解调器完成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低速数据通信 2.1974年X . 25分组交换网出现 3. 随着光纤开始应用,一种简化的X . 25协议的网络:帧中继(Frame Replay, FR)网得到广泛应用

物理网络设计

《物理网络设计》综合实践考核内容 一、设计题目: 某企业网络设计方案(详见第2页) 二、具体设计要求: 1、按照网络设计步骤开发:1)先进行需求分析,对现有网络分析;2)进行逻辑网络设计;3)进行物理网络设计;4)安装维护 2、形成文档,包括:1)需求分析说明书;2)数据流量说明书;3)逻辑网络设计文档;4)物理网络设计文档;5)最终物理网络设计综合实践报告 3、文档格式:详见物理网络设计综合实践报告.doc,要求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三、进度安排 9月1日(周一):查资料学习,需求分析 9月2日(周二):逻辑网络设计: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划分子网 9月3日(周三):物理网络设计:物理网络图和布线方案等 9月4日(周四):测试与维护 9月5日(周五):撰写实践报告 四、考核形式: 1、上机情况(30%):出勤、是否上机学习,有无做与设计无关的(如聊天、打游戏等)。 2、报告形式(70%):以最终物理网络设计综合实践报告进行考核。

题目:某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1、企业概况 某企业一共有三栋楼,分别为1号,2号和3号,而且每栋楼直线距离为100米。1号楼三层为行政办公楼,总共20台电脑并且分散分布。2号楼五层为产品研发部和供销部,总共30台电脑,其中的20台专设一个机房,其余的10台分散分布。这里要求供销部的电脑能够连接Internet,单位生产的产品的信息能向网上发布,其余的一律不用上网。3号楼五层为生产车间,总共15台电脑。预计在未来的3年,单位电脑会增加到150台左右,主要增加在2号楼的研发部,计划该部门增加两间专用机房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 2、根据企业现有规模,业务需要及发展范围建立的网络应有如下功能: 1)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可向外界发布信息,并进行网络上的业务。 2)要求供销部可以连接Internet,与各企业保持联络,接受订单及发布本公 3)其他部门都不能连接Internet,但要求企业内部由网络连接。 4)企业内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 5)建立网络时应注意网络的扩展性,以方便日后的网络升级和增加计算机。 6)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的数据库,如员工档案,业务计划,会议日程等。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题五(附含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题五(附含答案) 一、填空(每题1分,共6分) 1、对某物理量进行直接测量,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由 、 决定。 2、对某物理量y 进行了n 次测量,各测量值为i y ,仪器误差为仪?,其A 类 不确度为: ; B 类不确定度为: ;合成不确定度 为: 。 3、用???±=表示测量结果,它的物理含义是: 。 4、测某物理量y ,得出cm y 753.15=,不确定度为cm y 321.0=?,结果应表示为: 。 5、测得金属环外径D D D ?±=,内径d d d ?±=,高h h h ?±=,则金属环 体积的不确定度:=?V ;相对不确定度: =V E 。 6、计算:=?-28.14)03.1734.17( ; =?+2.13)62.83.15(2 。 二、问答题(从下面8道题中只能选择6道 ,在不选题前用“ ” 标明,未 标明者,以前6道题计分,共18分) 1、在杨氏模量实验中的几个长度量L 、D 、b 、d 、n ?,哪个量的不确定度对结果影响最大?要减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应减少哪个长度量的不确定度?为什么? 2、请画出示波管的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 3、分光计测量角度之前应调整到什么状态? 4、牛顿环实验中,为什么不用公式λKR r K =而用()λ n m D D R n m --=42 2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 ? 5、简述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原理。 6、示波器实验中,(1)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时,若已知信号频率为 400Hz , 要在荧光屏上出现2个周期的完整波形,扫描频率应该是多少?(2)显示李萨如图形时,1Y (x )输入端信号频率为100Hz ,2Y (y )输入端信号频率为50Hz ,画出该情况下示波器上显示的李萨如图形。 7、惠斯通电桥实验中,连好线路并合上开关1K 、2K ,如下图。调节s R 时

物理结构与设计报告书

西安郵電大学 物理结构与设计报告书 院系名称: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应用物理学 班级:应物1202 时间:2014年11月17日至2014年11月28日

物理结构与设计 《物理结构与设计》报告书 一、理论学习 简单介绍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主要作用。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来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个逻辑部件组成。 1.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主要 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的算术,以及与、或、非等逻辑计算,且实现逻辑判断。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和控制中心,只能在它的控制之下整个计算机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自动地执行程序。控制器和运算器一起组成了中央处理器,即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 控制器和运算器都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统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CPU。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如今CPU已能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这种芯片称为微处理器。它以G为单位,常见的有1.5G、1.7G、2G、2.4G等。CPU的生产厂商现在主要有Intel、AMD两家,其中Intel 公司的CPU产品市场占有量最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CPU有:Intel 公司的Pentium E系列、Celeron系列及酷睿双核和四核系列等;AMD 公司的毒龙系列、速龙系列等.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它是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或数据。程序中的指令

分销网络结构设计

分销网络结构设计 一、网络设计的必要条件 1.分销网络结构设计的三个条件 信息 掌握自己、市场、渠道、市场上卖点等各种信息。 手段 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检验 通过仿真模拟,对设计结果进行检验。 大部分分销网络是自然形成的,而新兴行业的网络多数是设计完成的。例如IT、电讯等行业。先进的分销设计方式,能迅速地铺向全国。所以,分销网络结构设计是保证网络健康和网络建设成本最低的有效工具。 2.健康网络的标准 第一,最长的销售网络。 第二,透明的网络结构与政策。 第三,最短的配送路径。 第四,实时的信息系统。 第五,最佳的资源配置。 网络结构在实际上很难达到五个最佳,建立网络就是要找出各个集团利益的平衡点,信息与资源配置是其中最重要的。 二、分销网络设计的组织构成 分销组织,指内部的分销组织,在建立分销网络设计时,需要建立一个项目小组,项目小组邀请相关部门参加。 例如,由渠道部门或分销部门负责整家公司分销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在建立分销组织时,需要市场、财务等部门,甚至外部顾问参与且承担相应的调研、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由渠道部门提出要求,各个相关的部门讨论出最后的业务模式。 表1是分销结构对比图: 表1 分销结构

企业采用单一模式或是混合模式,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逐步探讨。 三、分销网络设计的流程 1.设计流程 流程化管理是合作与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尤其要注意收集每个流程的输入和输出。设计流程包括:调查、分析比较汇总、设计、套用模式的仿真、成本核算的预算、资源审核、模式、确认几个部分。 在流程化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质量控制是最关键的部分。每一个步骤都有输入和输出,都是最后得出结果的重要依据。 图1是分销设计流程图: 图1 分销设计流程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流通的全过程。只有对整个产品流通过程做最优化的资源、流程、最低的成本调查,才会获得利润。 产品的实际零售价格。零售终端的柜面上的价签往往不是成交价格,需要调查出其实际的价格。 产品的竞争性比较。虽然在市场策划和产品设计过程中已做过类似的比较,但在分销网络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再做一次比较,切实地站在每个终端市场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找出竞争优势。

数据库课后题答案第7章数据库设计

第7章数据库设计 1.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答:这里只概要列出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六个阶段:( l )需求分析;( 2 )概念结构设计;( 3 )逻辑结构设计;( 4 )数据库物理设计;( 5 )数据库实施;(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际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不仅包括设计数据库本身,还包括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2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答:各阶段的设计要点如下:( l )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2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 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 )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3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部分形成的数据库模式。 答: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即:( l )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 产品的概念模式,在本篇中就是 E 一R 图;( 2 )在逻辑设计阶段将 E 一R 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 Vi 娜),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3 )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 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4 .试述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答:数据库设计既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其主要特点有:( l )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的结合。( 2 )从软件设计的技术角度看,数据库设计应该和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也就是说,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数据)设计和行为(处理)设计密切结合起来。 5 .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什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答: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手工系统或计算机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调查的内容是“数据’夕和“处理”,即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求:( l )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由信息要求可以导出数据要求,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2 )处理要求,指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处理方式是批处理还是联机处理;( 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6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字典的内容通常包括:( l )数据项;( 2 )数据结构;( 3 )数据流;( 4 )数据存储;( 5 )处理过程五个部分。其中数据项是数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网络结构设计》选题

案例选取说明: 1、以下共七个案例供大家选取,其中某些案例对于当前来说较难,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适当简化项目的要求,比如说:如果建设一个系统功能综合性较高的校园网对于大家来说过于复杂,大家可以适当简化该项目的要求,只是完成布线的建设即可,能把校园里的信息点联网即可,不用考虑其他的系统(如点播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集成。 2、大家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项目时,请在项目需求分析中具体描述在没有做这个项目之前,你的客户当前的网络情况是怎么样的。 3、关于网络拓扑图的说明:因为我们现在做的项目都无法实地考察,所以大家在规划网络、画网络拓扑图的时候,比如说一层楼有多少个信息点,有多少间办公室,大家都可以自己假设,只需要在文档中说明清楚就可以了。最好用第四个项目中的那个表格样式说明,比较清楚。 画网络拓扑图的软件没有要求,只要能清楚展示该项目的网络结构即可。 4、大家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但是不可全篇抄袭或相互抄袭,若发现两位同学的课程设计相似度有50%以上,则全部不予评分。 一、南宁市×××院新办公楼弱电系统项目 用户需求

广西南宁市×××院办公大数的是一幢原教育局的办公楼,,大楼共计5层。主机房设置在第五层。本项目主要设计施工1-5层的网络工程、语音系统。 办公楼共五层,第一层主要是由3间报名大厅及二间办公室组成,书记室、院领导办公室及财务室在第三层,中心机房设置在第五层。参考现场及设计图纸,经和×××院沟通,我们把报名大厅信息点增加到30个,书记室、各院领导办公室及财务室的信息点分别应增加到2个。数据网络从网络中心机房延伸至每一层楼的弱电井,再从各个弱电井延伸至每一个信息点,所有主干线路均走到每个楼层配电箱,再从每个配线箱引接到每个接点,呈现星形结构。本方案设计网络数据系统、语音系统。 数据系统主干采用超五数类网线连接,语间系统水平布线全部采用四芯电话线、数据系统水平布线全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信息墙座采用五类系列的信息墙座。水平楼层配线采用星型结构。所有信息点均汇聚到机柜里的24口配线架上以增加其灵活性。数据系统通过RJ45跳线连接24口配线架和交换机;语音系统通过RJ45-110跳线连接24口配线架和语音配线架,和电信局的语音外线进行对接。网络设备放在各机柜内。 二、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室建设项目 用户需求 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室现位于信息管理技术实训楼(旧实训楼)六楼3-608室,属专业基础实训室,实训场地面积约75m2,新购置的设备,经过合理布局后完全可以容纳。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室经过一期建设,现有可拆装的微型计算机15台,但由于设备购置长久,型号配置低,多数不能正常使用,对教学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必需增加并更新现有教学设备。本项目建设约需经费21万元,拟使用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室的建设经费,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室的建设经费拟从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专项经费中开支。 三、南宁市×××局新办公楼信息化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用户需求 南宁市×××局新办公楼信息化建设项目是2009年南宁市×××局急需建设的工程项目。近期,南宁市×××局将搬入原南宁市委办公大楼办公,而原市委办公大楼的网络设施和机房等都不能满足×××局特殊的实际需求。因此,为了确保×××局日常业务能够正常开展,该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已经是迫在眉睫。 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如下: 1.对5层的新办公楼重新进行综合布线,通过物理隔离方式,分别铺设三套相对独立 的网络线路,以满足业务应用需要分别与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金纪网的连接。同 时还要铺设一套语音系统即电话线路。 2.拟在办公楼三楼建设一个标准机房,规范集中管理核心设备。机房建设将包含静电

网络规划设计—物理设计部分示例

物理设计及综合布线 一、总体规划 1.实地考察 公司为七层建筑,一到六楼为办公场所,每层都有四个部门,七楼为机房,用来放置服务器组及管理设备。 2.设计目标 ●充分满足用户功能上的需求; ●结构和性能上都留足余量和升级空间; ●遵循业界先进标准; ●本着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的原则; ●用户使用上和管理上的灵活性。 3.设计标准 -ISO11801 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IEEE 100 BASE-T 100兆以太网 -CCITT 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络标准 -IEEE 802.3 10BASE-T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标准 -IEEE 802.5 TOKEN RING 网络标准 TIA / EIA 568A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TIA / EIA 568-B 商务建筑物综合布线标准 TIA / EIA 569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 TIA / EIA 606 商用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管理规范 TIA / EIA 607 屏蔽与接地规范 EIA/TIA TSB-67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 EIA/TIA TSB-72 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 ISO\IEC 11801:2002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YD/T926.1-2000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79-85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926 1-2-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二、综合布线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1)从RJ-45插座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线用UTP双绞线,长度不超过6m; (2)RJ-45插座安装在墙壁上或不宜碰的地方,插座区距离地面30cm 以上; (3)配线架上的信息模块与信息插座和插头的线缆的制作采用同一标准;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5-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目的: 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熟悉光电计时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会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暂时间的方法。 3.学会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4.学习在气垫导轨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L-QG-T-1500/5.8) 滑块 电脑通用计数器(MUJ-ⅡB ) 电子天平 游标卡尺 气源 砝码 实验原理: 力学实验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摩擦力对测量的影响。气垫导轨就是为消除摩擦而设计的力学实验的装置,它使物体在气垫上运动,避免物体与导轨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消除运动物体与导轨表面的摩擦,让物体只受到几乎可以忽略的摩擦阻力。利用气垫导轨可以进行许多力学实验,如测定速度、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简谐振动等。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于一定质量m 的物体,其所受的合外力F 和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a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ma F = (1) 此实验就是测量在不同的F 作用下,运动系统的加速度a ,检验二者之间是否符合上述关系。 在调平导轨的基础上,测出阻尼系数b 后,如下图所示,将细线的一端结在滑块上,另一端绕过滑轮挂上砝码0m 。此时运动系统(将滑块、滑轮和砝码作为运动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 c a g m v b g m F )(00-?--= (2) 式中平均速度v (单位用s m /)与粘性阻尼常量b 之积为滑块与导轨间的粘性阻力, c a g m )(0-为滑轮的摩擦阻力,暂时不考虑这项。 在此方法中运动系统的质量m ,应是滑块质量1m ,全部砝码质量(包括砝码托)∑m 以

网络结构设计考点

第一题

考点1:网络设备 设备1应选用哪种网络设备? 答:路由器 路由器具有广域网互联、隔离广播信息和异构网互联等能力。图中,设备1处于内部局域网核心交换机1和Internet之间,由于这些网络属于不同的逻辑网络,所以需要使用路由器进行互联。这一题主要就是要你知道,交换机构成的内部网络和外部Internet网络之间的设备是什么,就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图中三层交换机再上面就是路由器了。 考点2:防火墙设置的位置 若对整个网络实施保护,防火墙应加在图中位置1—位置3的哪个位置上? 答:位置2 防火墙应该位于边界路由器与局域网连接处,用来过滤数据,保护局域网安全。 考点3:IDS(入侵检测设备)的部署 如果采用入侵检测设备对进出网络流量进行检测,并且探测器是在交换机1上通过端口镜像方式获得流量的。下面是通过相关命令显示的镜像设置信息: 请问探测器应该连接在交换机1的哪个端口上? 答:Gi2/16端口

端口镜像是把进出被镜像端口的数据报文完全复制一份到镜像端口,这样来进行流量检测或者故障定位。探测器应该连接在Destination Ports,故应该连接交换机1的Gi2/16端口。探测器主要分两类:基于网络流量的和基于主机的。基于网络流量的探测器负责嗅探网络连接,监视例如TCP包的流量等,看看有没有被攻击的迹象;基于主机的探测器在重要的系统服务中、工作站或用户机器上运行,监视OS或系统事件级别的可疑活动。 题目又问了:除了流量镜像方式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来部署入侵检测探测器?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探测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部署在被检测的网络中。 1.流量镜像方式。网络接口卡与交换设备的监控端口连接,通过交换设备的Span/Mirror 功能将流向个端口的数据包复制一份给监控端口,探测器从监控端口获取数据包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2.新增集线器方式。在网络中新增一台集线器改变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集线器(共享 式监听方式)获取数据包。 3.TAP分流方式。通过一个TAP(分路器)设备对交换式网络中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和 处理。 第二题 最佳管理的园区网通常是按照分级模型来设计的。在分级设计模型中,通常把网络设计分为3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图中所示的是某公司的网络拓扑图,但该公司采用的是紧缩核心模型,即将核心层和汇聚层由同一交换机来完成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

实验一物体密度的测定 【预习题】 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设主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x比y略小一点。一般游标上的n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1)个刻度间距,即y (- =。由此可知,游标上 nx)1 n 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 n 1,即主尺上49mm与游标上50格同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mm 50 长,如教材图1-3所示。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少一格(1mm),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 0.02mm。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可读数。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度的长度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 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对于螺距是0.5mm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 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①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②应作零点校正。 2.为什么胶片长度可只测量一次? 答:单次测量时大体有三种情况:(1)仪器精度较低,偶然误差很小,多次测量读数相同,不必多次测量。(2)对测量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高,只测一次就够了。(3)因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多次重复测量。本实验由对胶片长度的测量属于情况(1),所以只测量1次。 3.用用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游标上最前与最后的刻线都与主尺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