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

第一部实话孔子

第一集(总第01集)夫子何人

孔子是个学人的原因:

1.好学;

2.博学;

3.活学

孔子的学问为什么这么好呢?

1.悟性;

2.贯通;

3.实践

第二集(总第02集)学而优则仕

孔子急于从政的原因:

1.实施政治蓝图;

2.实践学术主张;

3.实现人生价值

读书为什么首选做官:

1.做官是读书的目的;

2.做官是士人的正当职业;

3.俸禄是士人的正当收入

孔子做官的原则:

1.天下有道;

2.取之有道

第三集(总第03集)君子固穷

孔子的“三有一懂得”:

1.有准备;

2.有想法;

3.有策略;

4.懂政治

第四集(总第04集)头号教书匠

第五集(总第05集)谁是好学生

冉有:理财专家

子贡:赚钱专家

颜回:读书专家

子路:打仗专家

从孔子和学生的故事可以看出:

1.孔子的收入不错;

2.孔子的学生可以做他的管家;

3.孔门师生关系像个家庭

第六集(总第06集)伤心事与玩笑话

孔子是什么人:

1.文化巨匠;

2.失意官员;

3.模范教师;

4.性情中人;

5.孤独长者;(

6.众矢之的)

第二部儒墨之争

第一集(总第07集)儒与侠

孔子和墨子的不同之处:

1.时代不同;

2.立场不同;

3.代表不同:

一、代表不同的士(孔子代表士的上层,有贵族气;墨子代表士的下层,有平民味);

二、代表士的不同群体(孔子代表文士;墨子代表武士);

三、代表是的不同出路(孔子代表士的未来;墨子代表士的过去)

《墨子》中以非字开头的有四篇:

1.《非攻》;

2.《非乐》;

3.《非命》;

4.《非儒》

秦汉以前的社会阶层:

1.贵族(一、天子;二、诸侯;三、大夫;四、士);

2.平民;

3.奴隶

秦汉以后的社会阶层:

1.贵族;

2.平民(一、士;二、农;三、工;四、商);

3.奴隶

孔子和墨子的相同之处:

1.有理想;

2.有追求;

3.有原则;

4.有底线

第二集(总第08集)孔子的药方

孔子的药方:仁爱(有差别有等级的爱)

第三集(总第09集)墨子的药方

墨子的药方:兼爱(无差别无等级的唉)

第四集(总第10集)两位侠士

孔孟之别:

1.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

2.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

3.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为人张扬。

孔子是“润物细无声”;孟子是“一洗凡马空”。

孟墨相似之处:

1.墨行侠,孟仗义;

2.墨反战,孟爱民。

第五集(总第11集)三大分歧

墨子的三个方案以及引出的儒墨两家的三大分歧:

1.利害的算计→功利还是仁义;

2.鬼神的吓唬→鬼神还是天命;

3.君主的专政→君权还是民权。

孟子认为合格君主的三大条件:

条件一【关注民生,与民同乐】三个考核标准:1.保证基本生活;2.关心弱势群体;3.与民同乐。

条件二【了解民意,尊重事实】

条件三【尊重民权,对等交流】

墨子思想纲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三部儒道之争

第一集(总第13集)隐士哲学家

儒家和墨家的分歧:做什么和怎么做。

道家和儒墨两家的分歧:做还是不做。

儒家代表→文士或儒士;

墨家代表→武士或侠士;

道家代表→隐士。

士的两个共同特点:1.都要做事;2.都要依附于高级贵族。

春秋时期士做的事情:

1.忙时帮忙;

2.战时帮凶;

3.有事帮腔;

4.没事帮闲。

隐士的特点:1.有本事;2.能做事;3.不做事。

道家与儒墨两家三大分歧:

1.天下有药可救还是无可救药;

2.是拯救天下还是拯救自己;

3.是积极有为还是消极无为。

先秦道家的三个阶段和代表人物:

1.第一个阶段:杨朱;

2.第二个阶段:老子;

3.第三个阶段:庄子。

孟孙阳讲的道理的三个启发:

1.口子不能乱开;

2.局部不可小看;

3.别把小民不当人。

杨朱:无利而无不利。

第二集(总第14集)从杨朱到老庄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发:

1.爱护天下从爱护每个人自己开始;

2.最好的天下是不需要拯救的。

无为的内涵:1.寡欲;2.愚民;3.反智

第四集(总第16集)道之谜

庄子反对儒家仁义道德的三个原因:

1.虚伪;

2.违背人性;

3.破坏天性。

找回道德的三种方法:1.仁;2.义;3.礼。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不做也不想做)

下德:一、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做但不想做)

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又做又想做)

三、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不但自己做,还拽着别人做)老子论道: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道可道,非常道。

德字的三种写法:

1.徝;

2.憄;

3.惪。

德的两种含义:

1.直;

2.得。

道→规律

德→方式

老子眼中的道德堕落:

道:原始氏族社会

德:西周

仁:春秋

义:战国中期

礼:战国晚期

第五集(总第17集)老庄之别

老子和庄子的区别:

1.老子寡情,庄子善感;

2.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

3.老子多权谋,庄子多灵慧;

4.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

老子的权谋:

1.无为而治;

2.后发制人;

3.弱能胜强。

老子:以无为求有为

庄子:以无为求无为

儒墨:以有为求有为

禅宗:以有为求无为

第六集(总第18集)儒道是非

道家为什么讲无为:

1.古代无为;

2.道无为;

3.天无为。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

1.古无为而今有为;

2.道无为而德有为;

3.天无为而人有为。儒道之争的内容:

1.古今之争;

2.道德之争;

3.天人之争。

道家认为道德的三重含义:

1.道是规律,德是方式;

2.道是远古,德是近古;

3.道是理想,德是现实。

道家认为:

1.规律高于方式;

2.远古好于近古;

3.理想优于现实。

结果:道家大气,儒家实在。

儒墨道三家的特点:

1.道家是无为而无求(道家无求同于道);

2.儒家是有为而无求(儒家无求得于德);

3.墨家是有为而有求(墨家有求求于鬼)。

第四部儒法之争

第一集(总第19集)血染的思想

诸子年龄排行榜:

孔子儒家七十三岁

荀子儒家七十六岁

孟子儒家八十四岁

庄子道家八十四岁

墨子墨家九十三岁

商鞅法家五十二岁(死于非命)

韩非法家四十七岁(死于非命)

商鞅之法的优点:

1.公正严明;

2.不畏权贵;

3.血荐新法。

商鞅之法的缺点:

1.立法太严;

2.执法太酷;

3.不容置疑。

第二集(总第20集)谋士的哲学

反对法术的两种人:

1.朝中大臣;

2.人民群众。

法家的主张:

1.尊崇君主;

2.消灭五蠹;

3.防范臣下。

五蠹所指的五种人:

1.儒生;

2.侠士;

3.食客;

4.纵横家;

5.工商业者。

墨子站在天下的立场为天下谋;

杨朱、庄子站在个人的立场为天下谋;孔子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天下谋;

韩非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君主谋。

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不同的士:

1.儒家代表儒士;

2.墨家代表侠士;

3.道家代表隐士;

4.法家代表谋士。

儒家学说是文士的哲学;

墨家学说是武士的哲学;

道家学说是隐士的哲学;

法家学说是谋士的哲学。

谋士的三个特点:

1.有职业道德;

2.懂权谋;

3.主张一定要有用。

法家与其他三家的两点不同:

1.三家理想主义,法家面对现实;

2.三家复古守旧,法家与时俱进。

法家的特点:

1.面对现实;

2.与时俱进。

法家成功的原因:

1.面对现实;

2.与时俱进;

3.“横行霸道”;

4.“两面三刀”。

第三集(总第21集)横行霸道

道:

1.道家讲天道;(原始氏族社会之道)

2.墨家讲帝道;(部落联盟时代之道)

3.儒家讲王道;(邦国时代之道)

4.法家讲霸道。(帝国时代之道)

当时的国家制度:

天下→天子

↓↓

国→诸侯

↓↓

家→大夫

韩非如何批判继承之前的思想遗产:

1.非先圣;

2.反传统;

3.批孔墨;

4.变老庄。

孙子兵法体现军事辩证法;老子思想是哲学辩证法;韩非子的思想是政治辩证法。

韩非主张无为的三个原因:

1.无为尊贵;

2.无为明智;

3.无为安全。

第四集(总第22集)两面三刀

管仲的霸道:

1.查户口;

2.定编制;

3.实行军管。

管仲在齐国建立的十五个士人之乡:

五家一轨,设轨长(5兵);十轨一里,设里长(50兵);四里一连,设连长(200兵);十连一乡,设乡长(2000兵);五乡一军(10000兵)。(每家每户抽一人当兵)

全国十五个乡,编成三军,中军由国军率领,左军右军由大夫率领。

法家的两面:1.赏;2.罚。

法家的第一把刀:势(建立威望)。

法家的第二把刀:术(对付官员)。

法家的第三把刀:法(统治人民)。

韩非法的三大特征:

1.明文规定;

2.官方制定;

3.公开宣布。

第五集(总第23集)人性是个问题

孟子:人性向善。

孟子认为人的四种天性:

1.恻隐之心;(仁)

2.羞恶之心;(义)

3.恭敬之心;(礼)

4.是非之心。(智)

荀子:人性包括“性”和“伪”。人为的就叫做“伪”,天生的就叫做“性”。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荀子划分世界存在物的等级:

第一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人,有物质有生命有感知有道德)

第二等:禽兽,有知而无义。(动物,有感知无道德)

第三等:草木,有生而无知。(植物,有生命而无感知)

第四等:水火,有气而无生。(无机物,有物质无生命)

荀子:人性有恶。

第六集(总第24集)儒法是非

荀子的四大法宝:

1.君权;

2.礼义;

3.法度;

4.刑罚。

孔子不谈人性;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荀子认为人性有恶;韩非认为人性本恶。

儒墨之争的关键:要兼爱还是仁爱,区别儒墨两家的是一个“兼”字。

儒道之争的关键:是有为还是无为,区别儒道两家的是一个“无”字。

儒法之争的关键:要德治还是法治,区别儒法两家的是一个“法”字。

韩非法制三原则下的“三不怕”:

1.不怕人民不服从;

2.不怕君主没能力;

3.不怕官员干坏事。

三个问题:

1.是什么(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

2.为什么(前因后果);

3.怎么办(继往开来)。

第五部前因后果

第一集(总第25集)事出有因

晏婴反对的理由:

1.儒者不可重用;

2.礼乐不可复兴。

第二集(总第26集)以人为本

殷商王朝如何不把人当人:1.人牲;2.人殉。

周朝统治者做的事情(“以人为本”的三点表现):

1.把人当人(人道主义);

2.把神当人(理智态度);

3.把人当神(道德精神)。

人与天的关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人与神的关系: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人与命的关系:祸福无门,惟仁所召。

第三集(总第27集)新文化与新制度

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的核心:

1.以人为本;

2.以德治国。

周人以德治国的原因:

1.殷商的教训;

2.统治的需要。

五服的等级:

1.斩衰:

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皆服丧三年。(特例:嫡长子去世,父母穿,服丧三年)

2.齐衰:

母亲去世(父亲已死),儿子穿,服丧三年;

妻子去世,丈夫穿,服丧一年;

祖父母去世,孙子孙女穿,服丧五个月;

曾祖父母去世,曾孙曾孙女穿,服丧三个月。

3.大功:

堂兄弟姐妹去世,已经嫁人的姐妹去世,已经嫁人的姑姑去世,丈夫的祖父母去世,皆服丧九个月。

4.小功:

外祖父母去世,舅舅去世,姨妈去世,皆服丧五个月。

5.缌麻:

高祖父母去世,岳父岳母去世,外甥去世,外孙去世,女婿去世,皆服丧三个月。

五服的区别:

1.布料不同;

2.做工不同;

3.(穿着)时间不同。

五服的作用:

1.别内外,定亲疏;

2.序长幼,明贵贱。

乐音的区别:1.音高;2.音长;3.音强;4.音色。

音乐的三大功能:

1.宣泄功能;

2.调节功能;

3.情感传达功能。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心智的成熟。

第四集(总第28集)命运呼叫转移

周公设计的国家制度(家天下制):

1.封建制;

2.宗法制:一、一夫一妻多妾制;二、嫡长子制;三、父家长制。

3.礼乐制。

联合国:群星璀璨。

秦王朝:烈日当空。

周天下:众星拱月。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态:

1.旧制度解体;

2.旧秩序崩溃;

3.旧道德沦丧。

或者:

1.王室衰微,诸侯称霸;

2.公室衰微,大夫擅权;

3.氏室衰微,家臣专政。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社会的剧变。

第五集(总第29集)士人的崛起

战国四公子:

1.齐国孟尝君(田文);

2.赵国平原君(赵胜);

3.楚国春申君(黄歇);

4.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士特别牛的三个原因:

1.有本事;

2.无负担;

3.任自由。

士的特点:

1.士不能再封建;

2.士没有领地(没有不动产);

3.没有统治权;

4.必须要工作。

社会剧变时期士的三个特点:

1.士不着急;

2.士最有用;

3.士最受益。

士人的自由:

1.心理自由;

2.身份自由;

3.前途自由。

士能回答当时社会问题的原因:

1.身份特殊(可以心系天下);

2.使命感强(必定心系天下);

3.士已成为跨国界超宗族的精英阶层(能够心系天下)。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士人的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原因:

1.心智的成熟;

2.社会的剧变;

3.士人的崛起。

第六集(总第30集)魅力所在

百家争鸣的魅力:

1.很好看;

2.帮我们换脑筋;

3.帮我们想问题。

百家争鸣的三个比喻:

1.足球场;

2.铁匠铺;

3.手指头。

第六部继往开来

第一集(总第31集)灰色的船票

正妻→嫡长子(大宗)(君之子→君子)

→次子(小宗)(小宗之人→小人)

妾→庶子(小宗)(小宗之人→小人)

面对先秦诸子的思想,我们不能怎么做:

1.不能全盘继承;

2.不能具体继承;

3.不能直接继承。

我们该怎样继承呢?答:抽象继承。

具体怎样做:

1.做分析;

2.找内核;

3.去色彩;

4.再阐释。

第二集(总第32集)墨子与杨朱

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提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杨朱的深刻独到之处:提出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

墨子主张的合理社会:

1.自食其力;

2.各尽所能;

3.机会均等;

4.互利互爱。

墨子的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博爱。

墨子学说不被接受的原因:

1.统治者不愿意;

2.老百姓也不愿意。

墨子学说的四个致命伤:

1.违背常理;

2.没有依据;

3.导致独裁;

4.恐怖组织。

第三集(总第33集)老子与庄子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

道家关注人生,老子留下了人生智慧:弱者生存。庄子留下了人生态度:真实自由。老子教我们如何做到以柔克刚:

1.装;

2.忍;

3.让。

庄子对人生的定义:1.真实;2.自由。

第四集(总第34集)再说法家

法家思想产生的原因:

1.时代;

2.渊源;

3.使命。

韩非认为法应具备的三个特点:

1.一;

2.固;

3.显。

法律统一固定明显的好处:

1.法律统一,就不会因人而异;

2.法律唯一,就不会政出多门;

3.法律固定,就不会朝令夕改;

4.法律公开,就不会暗箱操作。

法家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公开、公平、公正。

四点说明:

1.以法治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是相对可靠,不是绝对可靠;

2.所谓法治条件下的公平与正义,主要是指程序公正;

3.程序公正的前提是程序本身要公正;

4.即便前面的条件都满足了,法治也不是万能的。

第五集(总第35集)爱的呼唤

墨家关注的是社会;

道家关注的是人生;

法家关注的是国家;

儒家关注的是文化。

儒家提供的核心价值观:

1.仁爱(主要是孔子的范畴);

2.正义(主要是孟子的范畴);

3.自强(主要是荀子的范畴)。

儒家思想之仁爱的范畴:

1.亲亲之爱;

2.忠恕之道;

3.恻隐之心。

孔子提出的实行仁爱的具体方法: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恕比忠重要:

1.每个人都能做到;

2.每个人都会同意;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第六集(总第36集)正义与自强

仁塑造出来的是伟大而宽厚的人格;义塑造出来的是伟大而刚强的人格。荀子的结论:

1.天不可畏,事在人为;

2.顺应自然,有所不为;

3.天有自己的规律。

总结: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兼爱。

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

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

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

易中天老师留下的四句话:

天道行建,君子自强,自强之路,坦坦荡荡。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跟易中天学讲课——《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刘庆亮(邹平县第一中学,山东滨州256200) [关键词]课堂教学,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讲故事,打比方,语言通俗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08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相信大家看了应该会有所启发。“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经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性问题。如:“这就奇怪!孔子不是主张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伟大吗?如果真有那么伟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第二种,隐性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伤心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张,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单,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概括化”是归纳复杂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认识,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该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流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第8课百家争鸣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已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练习、启发 教学手段课件、触控一体机课型新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常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出现了怎样的繁荣景象?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一下第8课。 师:板书 第8课百家争鸣 二、讲授新 课老子 师:出示老子像 1、介绍老子生平 2、出示PPT,学生自由读“老 子”部分,完成老子名片。 先完成正面,再完成背面。 3、据说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 过很多问题,那么孔子又 有哪些学术主张呢? 生:完成老子“名片”的制作。

孔子和儒家学说 师:出示孔子像 1、介绍孔子生平 2、出示PPT,学生自由读 “孔子和儒家学说”部分,完 成孔子名片。先完成正面,再 完成背面。 3、展示学生成果,对学生 回答不完善的地方给予补充。 1、生:完成孔子“名片” 百家争鸣 1、师:春秋时期老子 、孔子的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 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那么 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学派及学 术思想呢。同学样默读第三部 分“百家争鸣”。并完成表格。 2、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表 格内容的填充。 3、师:何为“百家争鸣”, 有何影响? 4、师:指名回答并对不 理想的答案给予充实。 1、生:自由读,独立完成表 格。 2、生:汇报自学结果。 3、学生举手回答“百家争鸣” 及其影响。 课堂小结 师: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巩固练习 师:组织学生完成课后活动第1题。 第2题,课下完成。 板书设计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案2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2010-04-06 教学背景: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画鬼最易》、《击鼓戏民》、《鲁人搬迁》、《心不在马》、《曾子杀猪》、《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等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深入人心,学生对原著较有兴趣。 本单元为《先秦诸子》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之前课程已经涉及到儒家、道家、墨家经典的部分段落。作为最后一单元,相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先秦文章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基础。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文段字词基础之上的文法结构:即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学情:本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二(13)班,为年级理科普通班,学生较活跃,但基础一般。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暴乱、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法。 教学重点: 1、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1、文言语法现象。 2、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Flash短篇《守株待兔》,幽默的无声动画使多数学生笑了。教师就势提问: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生答:比喻一类不劳而获的人。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获。师补充: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但是原著中,作者写这个寓言并不是想说明这点。那真实的《韩非子》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韩非子,让我们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师板书问题字词。 不胜shēng (古音破读) 果蓏蚌蛤luǒbàng gé 腥臊恶臭èxiù(词“臭”为词义缩小) 决渎dú(课文下的注释dòu是错误的) 钻燧取火zuān suì 鲧禹gǔn 耒lěi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第8课百家争鸣第课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 年月 日 执行时间: 年月 日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 响。 知识与能力 掌握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 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 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 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辩驳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清 楚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 响,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 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批注: 教学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 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 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 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法、讨论法、列表法等,展开课堂教学 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 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 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 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采用故事法,让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问: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反对暴政或提倡“仁” 的思想。 教师进而提问:“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从人际关系和

百家争鸣读后感

百家争鸣读后感 百家争鸣读后感(一) 哲学,在我看来曾经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我并不满足,于是我利用假期时间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着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从而对我国的古典哲学也有了一些了解。 走进先秦时期,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辈出不鲜,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纵横家等学说层出不穷,那个时期绝对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也应该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源头。当然这其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论有多么大的分歧,思想见地有多么深的矛盾,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但正是因为他们在共同的问题上所激发的出的强烈分歧和矛盾,才拥现出那么多的学说和思想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奇观,成功造就了那个迄今为止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先看看儒、墨、道、法四家分别提倡的核心思想:儒家——仁、义、礼;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兼爱”;道家——“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法家——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 仅从他们的核心思想,就可得知,他们所推崇的思想和学说没有对错,

只有是否适合那个时代,是否被当时的统治者和劳动人民所接受;如果一定要说输赢,那就只有从被沿用的次数和影响的深远程度来判断,这就非孔子和儒家莫数了。但孔子和儒家学说也并非一帆风顺,它首先遭遇了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一把火,焚掉的不仅仅是儒家的书籍,更是直接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先秦的辉煌时期就此结束;到了明朝李贽对统治阶级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再后来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也让儒家学说大受挫折。如此看来,在百家争鸣时期,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那段被百家思想所撞击出的思想文化巅峰的历史了。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儒、墨、道、法四家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可以说,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同时,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青少年时代正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面形成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努力汲取先秦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可以求同存异的,我们可以各取所需:在做人方面,我们要学习道家的清静无为;在做事方面,要学习法家的公平公正;同时还要学习儒家的正义与自强,墨家的互利和博爱,这样我们才能集百家之所长于一身,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适应时代潮流的人。 百家争鸣读后感(二)

作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800字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800字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 提起诸子百家,就不得不说说“儒墨法道”四家。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他们是“隐士”,儒家提倡“仁爱礼仪”,他们是“文士”,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他们是“武士”。而法家提倡“严刑峻法”他们是“谋士”。这四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正是因为思想的不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争辩。 墨子一书中提到“四非”。有我们熟悉的“非攻”,还有“非儒”。很显然墨子很排斥儒家,他们之间的隔阂,必须从“爱”说起,墨子和孔子虽同生于春秋战国,但年龄之间的差距却是百岁有余,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们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缺少爱。这不假,但我们都知道,儒家提倡“仁爱”,墨家提倡“兼爱”,按照理论讲它们应该和谐相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划分的,上至国君,亲人,下至动物,植物,他们虽然都给予每一种生物爱,可是这种爱的层次与多是都是不一样的。而墨家的兼爱,则与仁爱不同,他们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爱,就是说你爱别人的父母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个人都平

等。 从理论上讲,墨家的说法更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要求,但从实际行动上来说,几乎与不可能画约等号,但是墨子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思想,他又在兼爱的基础上加入了利益的诱使,鬼神的威胁。儒家的孟子对此则是不屑一顾,墨子的兼爱与事实不符,而自家的仁爱更能被人们接受。于是这场由“爱”引发的思想之争,就这样拉开了。对于此,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爱应该博爱,应该兼爱。我们应遵循着党和国家的脚步。但同时,人是一种有思想,有私心,有欲望的高级动物,自是不可能做到待人平等。所以相比之下,儒家的说法,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并不是否认墨家的兼爱,只是要求太高而已。 儒家和墨家都是思想大家,他们传承下来的是不朽的经典,他们的思想既可以救世,也可以爱人,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8课 百家争鸣说课稿

第8课百家争鸣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中国以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宝贵的历史遗书和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平民有了学习的机会,学术思想得以勃兴,政治方面,各诸侯国相争,为争霸中原礼遇人才,经济方面,出现了繁荣景象,交通日益发达,有利于学术交流,社会方面,出现了一个言论自由,讲学之风盛行的景象,所有这些背景孕育出春秋战国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从而出现了思想上,文化上的繁荣局面,——“百家争鸣” 学法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有很大的可塑性,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故需要教师正面引导. 教学目标: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

3、学习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在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 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中国历史,除了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外,我们还要学思想史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曾经有三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一是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为明朝时期。这三个时期对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春秋战国时期,了解思想的百家争鸣 二、新授 1、老子 (1)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边阅读边标画有关于老子的相关知识。 2.阅读后:请你介绍一下老子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章儒墨之争(全六集)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章儒墨之争(全六集) 雨中笠翁欢迎您!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 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 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 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 哲学、职场创业、饮食文化、体育武术、医疗救护、养生保健。百科常识、悬疑揭密、政治军事历史、奇闻异事、空间 美化、朗诵经典、音乐音画、戏剧舞蹈、曲艺小品、美图雷 照、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视、等内容谢谢光临百家讲坛】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章儒墨之争(全六集)

主讲人简介】 易中天,生于1948 年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 年毕业于 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 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 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 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 年起开始在CCTV-10 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 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 国》。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 俗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 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很多媒体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还有一点:有许多人评价易中天,不过世人只会记住易中天而不会记住那些人!易老师已经成为了种文化。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 一.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共6集)夫子何人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 出身、为人、治学及处世态度,由此使观众认识孔子是何许人。(百家讲坛2008年第287期)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中,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解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从中评价孔子思想的伟大价值,并分析了培养一个优秀的领导的重要意义等。(百家讲坛2008-10-..君子固穷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向我们讲解先秦时期孔子的君子做官之道,孔子周游各国宣传自己思想的经过,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百家讲坛2008-10-18 16:23:10)头号教书匠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述孔子,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样一种道德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政治。实际上孔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他不做官了,.. 谁是好学生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在孔子三千弟子中,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在孔门之中,孔子和学生除了师生关系之外,还会给人留下什么感觉。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谁..伤心事与玩笑话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介绍了孔子是最守礼的一个人,他一辈子维护的就是礼,他一举一动都不越礼的雷池一步。甚至在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上,他也遵守礼的约束。但同时孔子又是一个性情中人,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从.. 二.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部儒墨之争》(共6集)儒与侠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1课时)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2.通过随堂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主动性,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学习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

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方法指导二: 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3题的知识点。第3题知识点相对较多难度较大,几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总结,对比记忆。要求学生学会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的内容。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老子 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恶乎往而不可》教学设计

《恶乎往而不可》教学设计 探究目标: (1)归纳、展示本课文言知识点。 (2)培养学生在诵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庄子对待苦难、死亡的人生态度,深刻理解庄子“安时处顺”的哲思及其启发意义。 探究重点: 培养学生在诵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难点: 了解庄子对待苦难、死亡的人生态度,深刻理解庄子“安时处顺”的哲思及其启发意义。 探究方法: 诵读法、预习自学成果展示法、自主提问、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死亡是千古以来人人都害怕面对的问题,因此人们总是想尽办法希望延长自己的生命。但是人迟早要面对人生终极的问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与其徒劳恐惧死亡,不如安心享受生存的时光,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劫难,让生,更精彩。 其实,庄子在《恶乎往而不可》当中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 恶乎往而不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翻译:到哪里去不可以呢? 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深意?带着问题,解读课文。 三、诵读、预习展示: 1、自由诵读,感知文意。 2、归纳展示文言知识点。 字音: 恶.乎往而不可()相与语.曰()句赘 ..()沴.()鸮.炙() 岂更.驾哉()镆铘 ..()蘧.然觉.() 文言知识: (1)通假字 颐隐于齐:“齐”通“脐”,肚脐 亡,予何恶:“亡”通“无”,没有 予因以求时夜:“时”通“司” 县解之苦:“县”通“悬”悬挂 不翅于父母:“翅”通“啻”,只 (2)特殊句式 伟哉夫造物者:主谓倒装句 莫逆于心:状语后置 肩高于顶:状语后置 予何恶:宾语前置 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宾语前置 唯命之从:宾语前置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判断句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判断句 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状语后置句

第8课百家争鸣

宁国市河沥溪初中“五航远行”教学模式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航 课堂练习: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3、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子 4、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远航5、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6、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 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张 儒家 战 国 《孟子》提出“”,要求统治者用“ 还主张自然资源利用。 荀子主张按去办事墨家战国主张“”、“”,支持正道家战国要顺其自然,“”。 法家战国末期主张,反对,提 提出建立国 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护达标检测: 1、以下是小丽同学对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2、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列举各学派的名称及代表人物。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阅读后,请回答: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一) 一开始通览书单,我最先决定读的书便是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的名声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里就听到过,因此对他很感兴趣。我最讨厌的历史教师就是那种在课堂上一副老气,总是照本宣科,把我们看得到的文字再复述一遍,甚至为了只是考试而划重点,我喜欢那种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走近我们学生的历史老师。高中时期虽然学的理科,但有幸遇到了一位年长学识渊博的历史老师,他就能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生动的展现,历史课上的很有味道。 而易中天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他的睿智和他的幽默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最先看的篇目是有关老子和庄子部分的,因为高中时期曾经对庄子的“上善若水”这句话极为喜爱,而老子也似乎成为了“智慧”的代名词。老子给我的智慧是指弱者生存。大家可能会想到我们都知道进化论,进化论的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老子的似乎可以说是物竞天择,弱者生存。而易中天就可以把类似思维含量高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比如,“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这句话很吊人的胃口,我立马想去了解怎么就“老、大、难”了。他后面的文章语言也很幽默诙谐,很能够吸引我的注意力,至少在看的时候不会太累。老子的“弱者生存”理论着实能够让一些出于劣势的人得到些许安慰。同时我觉得强者同样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每个人都会有处于劣势的那一天,以退为进,才是大道。易中天谈到了要能忍能装,现实生活中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的并不少,可是真正能够做到遇事不冲动的人又有几个呢?于我而言,我需要学习的就是在各种情况下学会冷静,只有冷静了才能正确权衡利弊,才能继续去“装”。 至于庄子,如他所说,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却又不与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善,说话善于恪守信用,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如果为政者如此,就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吧。“润物细无声”是我想到的一句话,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这里,水就成为了所有人身边不可或缺的一个东西。“以柔克刚”也是极为高明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写照。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只有如水一般的人会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明净、清澈的朋友关系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我自己对“水”极为推崇,这或许和我的性格亦有关系。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二) 近一段时间借调省联社工作后,利用午睡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了易中天先生所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在易先生极富逻辑而又幽默风趣的阐述中,对这些中华民族先贤哲人们的思想脉络、争鸣焦点和前因后果等有了大致了解。 老庄的自由、辨证、无为,墨子的平等、兼爱、非攻,孔孟的仁爱、正义、自强,法家的公平、公正、公开等思想足以闪烁古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优秀思想文化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 人物简评引入: 逍遥的神人——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孟庄和孟叟。 庄子曾做过漆园(今安徽蒙城县)小吏,生活很穷。据《庄子?外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庄周管理楚国政事。庄子以宁为泥里嬉戏的龟而不为庙堂之龟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始终;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教学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八课《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区级获奖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不文明行为。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社会问题,2500多年的中国先贤也有他们的独到见解,就让我们今天进入第八课百家争鸣,看看先贤的智慧。 (板书)第八课百家争鸣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39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完成导学案学习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 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分享导学案学习成果,老师展示标准答案归纳总结。 自学完成后,这里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几大学派制作诸子名片,分学派上台介绍本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内容,最后由老师汇总,以表格方式展示。具体流程: 1、儒家:孔子(展示孔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孔子的基本资料,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论语》。展示《论语》的句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现“仁”;《礼记》中: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体现“以德治国”。《论语》:子曰:“有教无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展示孟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孟子的基本资料,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展示《孟子》内容: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体现“仁政”;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民贵君轻”。 2、道家:老子(展示老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老子的基本资料,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代表作《道德经》。 然后展示《道德经》的内容,分析老子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无不为。”——体现无为而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展示庄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庄子的基本资料,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展示《庄子》中的句子:“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3、墨家:墨子(展示墨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墨子的基本资料,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展示《墨子》内容:“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

最好的学习资料网站

强烈推荐一个上网以来见过的最好的学习资料网站,全部免费![原文地址] 强烈推荐一个上网以来见过的最好的视频学习资料网站,全部免费!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网站,这个网站好东东超级多!里边内容非常丰富,有好多视频资料,还有人文、管理、计算机、健康等视频资料,全都是免费的!我下了好多!对我帮助好大,现在发上来和大家共享希望大家喜欢!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RMVB清晰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曾仕强主讲]《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15集全集)RMVB 清晰讲座视 [健康] 中医养生完全手册: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金秋话健康视频)[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全集)MP3下载|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曾仕强主讲]《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15集全集MP3)下载 [百家讲坛] 《新解三十六计》(乔良主讲)(正在播出...)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 [健康]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第2部):名家论坛第40部(曲黎敏) [百家讲坛] 《太平公主》(蒙曼主讲)(18集全集)MP3下载|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新解三十六计》(乔良主讲)(正在播出...)MP3下载|百家讲坛 [健康] 黄帝内经-养生十二说(曲黎敏) [百家讲坛] 于丹《论语》感悟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百家讲坛] 《金正昆谈现代礼仪》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 [国学商道]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翟鸿燊师说讲座清晰视频下载) [百家讲坛]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23集,全集更新完成)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 [百家讲坛] 《汉代风云人物之汉武帝--王立群读史记》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 [百家讲坛] 《太平公主》(蒙曼主讲)(18集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 [健康] 名家论坛: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MP3 [国学商道] 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 [健康] 名家论坛: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P3下载|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于丹《庄子》心得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健康] 国学堂:中医太美--徐文兵、梁冬对谈《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国之 [百家讲坛] 《我读经典》(曾仕强、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钱文忠、阎崇年、纪连海 [百家讲坛] 《易中天品三国》第一部:魏武挥鞭、第二部:孙刘联盟|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汉代风云人物之汉武帝--王立群读史记》MP3下载|百家讲坛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 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设计 一、总述: 学习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上《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上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上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上这门课程,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所以,上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说明 1、《先秦诸子选读》是以专题的形式编排的,比如“论语选读”。因此便于对作者在比较集中的充裕的时间内结合选文充分深入的学习。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是注重对诸子所处的时代、经历及其思想的理解。 2、通过学习、研读先秦诸子,掌握一批古文常用的基本词汇,掌握相关的基本语文知识,培养自己对古文的语感,从而提高阅读其他古文篇章的能力。吕思勉先生说:“中国文学,根柢皆在经、史、子中,近人言文学者,多徒知读集,实为舍本而求末;故用力多而成功少”。 3、先秦诸子不是冷冰冰的道德教诲,不是抽象枯燥的思想学术,不是迂远疏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