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2008年7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08

第35卷第4期Joum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01.35No.4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

——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梅景辉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德性与良知的关联是中西哲学共同的重要主题之一,但这一主题往往只在伦理学的界域内得到阐明,而未从存在论层次上深入探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良知的生存论分析为我们敞开了一种新的视域,他对于经验与先验良知论的批判使我们有丛要对于中西哲学中的德性与良知的关联予以重新审视。只有从生存论的视角区分经验论、先验论与存在论良知这样三个维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西哲学良知论的思想轨迹并作出比较研究。

【关键词】良知;德性;德行;生存论

【中图分类号】B2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l-4799(2008)04—0031—05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即是以德性与良知的关联取代了思维与存在的辩难。他的“美德即知识”在西方哲学中往往被导向知识论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将

其解释为“德性即理性”【l】舭啪,但结合苏格拉底的致思取向,笔者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所表达的其实是“德性即良知”,此良知只能从生命的内在反省中得到体验,而非在知性的思辨中获得德性的本质。

通过反观生命所致的良知具有生存论的意义。它不是从外在事物的分析中得来,而是人所先天具有的德性之知。苏格拉底常向人提起的“灵异的声音”实际是内心良知的声音,它可谓是德性之知在生命内、在体验中的敞开与澄明。

亚里士多德则在德性与理性的区分中对德性之知作了深入的阐明,他认为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自身及其实践活动臻于至善的品质,理性则是人的灵魂中对应于逻各斯的秉性与能力。由于人的灵魂中还具有非逻各斯的部分(如欲望等),所以人的德性也就相应地区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在理智德性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理论智慧是努斯与科学之知的结合;实践智慧则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品质”…刀,它由人类交往中的道德教化和个人的处事经验凝炼而成。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区分了三种知识:理论之知、实践之知与创制之知。理论之知是对于普遍永恒事物的把握,创制之知是技术的制造与艺术的创作中所获致的经验,而实践之知则是与人的德性相关联的实.践智慧,它根源于一种道德的直觉,使人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明辨是非,择善而处。

由于实践智慧与人的德性品质内在相关它也可称之为德性之知。虽然与苏格拉底的德性之知相比,实践智慧注重于跟随具体的道德情境的变动而变化,而不执着于生命内在的先验良知的约束,但从良知的不同层面上来说。它也可谓是实践经验的良知,即它始终是以善为目的来作出道德判断并扩充人的内在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实践智慧的阐明中致力于德行与良知的融合。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与实践智慧相关的实践“努斯”(理智)也具有良知的意谓。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实践事务中,努斯把握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这些就是构成目的的始点。因为普遍的东西就出于具体,所以我们必定有对于具体事务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努斯。由于这个原因,人的这些品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尽管不是生来就有智慧,

【收稿日期】2008_0l_03

[作者简介】梅景辉(1978一),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32

一个人却生来就会体谅、理解,也就生来具有努斯。”即努斯是一种人所先天具有的道德直觉,它也在具体的实践中主导着人的道德判断。他认为德行是人的德性与实践努斯及具体的道德情境相契合的道德行为,自然的德性品质虽是德行的内在根基,但严格(实践)的德性只能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得以实现,在此意义上,德性与德行在实践智慧的协调中相互分离而又相互生成。他对于德行的关注使他仅从经验论的意义上探讨了良知问题,而与人的生命一体共在的先验良知却为理性所遮蔽,德性之知因而也要屈从于理性的思虑。

在中世纪哲学中,先验论与经验论的良知在概念上得到了区分,托马斯?阿奎那用“syneidesis,syntere—sis”指人先天所具有的良知,用“conscientia”指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辨别是非的经验性良知…蝴,而这一区分恰与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之知的区别相契合。

康德并不赞同良知在概念上不同层次的区分,他运用先验的实践理性对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之知予以批判,认为经验性的实践智慧只是技术性的实践行为,而不合乎实践理性的范畴。他给实践下的定义是“一切通过自由而可能的东西”【3】鲫。因此实践理性的核心是纯粹先验的自由意志;而作为实践的内在法庭意识的“良知”(Gewissen)既是义务的意识自身,也是自我指向自身的道德判断力,它仅受到纯粹实践理性的主导,而不由具体的道德经验所指引。

从根本而言,康德所说的“良知”与“实践理性”内在相通,它们都是普遍德性法则的基点,而非道德准则的综合。他对法则与准则的区分是:“实践的诸原理是包含有意志的一个普遍规定的那些命题,这些普遍规定统率着多个实践的规则,如果这个条件只被主体看作对他的意志是有效的,这些原理就是主观的,或者是一些准则,但如果那个条件被认识到是客观的,即作为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有效的,这些原理就是客观的,或者是一些实践的法则。”【4l21在他看来,德性的法则具有先验永恒的意义,如“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14】39可以放之四海而

皆准;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一条普遍的道德规则,但由于它包含了主观性的内容,仍然只是实践准则,而非德性法则。

康德将良知与德性法则相关联而避免道德经验的限制,这就使他更为重视作为实践动机的德性,而轻视道德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即每个人都应听从内在良知的呼声并遵从绝对的法则行事,而不必为具体的行为后果患得患失。如诚信是一条绝对的道德法则,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保证不说谎言,即便你说真话会导致自身和他人的利益受损,你也必须谨从你内心的良知。

康德无疑只承认良知具有形而上的先验维度,而拒绝将经验性的实践智慧纳入良知的范畴。在他之后,黑格尔则用普遍的道德意识来阐发良知的本质。他认为良知(良心/Gewissen)“是不同于自我意识的公共元素,而这个公共元素乃是行动在其中可以取得持续存在和现实性的实体,它也是被别人承认的那个环节”【5】巧z。作为公共元素的良知是自我意识对于普遍道德意识的理解与确证,因而它能够在自我与他人之间产生共同的标准。

但是与康德的不同在于,黑格尔认为良知的普遍性不是从实践理性的绝对律令中而来,而是对于个别道德意识对象性的扬弃与实现,即良知不是纯粹空洞的内容,而是涵容了具体道德行动准则的总体性道德意识。就此而言,良知可谓是德性与德行的实践性中介。

在黑格尔的思想中,德性是指绝对精神在道德意识中的澄明状态,德行则是私有的个体性接受普遍、自在的真与善的训练、约束的自我意识。良知作为纯粹德性的理解与确证,它知道其真理性就在它自身的确定性那里,而它对于德性的理解本身就已是内在的德行,外在具体的道德行动只是对于良知的解释与翻译,即“只是把它(良知)的个别内容翻译成为对象|生的元素,而在这种对象性元素中,个别内容成了普遍的和得到承认的,而且正是由于内容得到承认,所以行为才成为现实”阎盼塌。黑格尔虽然认为良知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具有对象性的因素,但他并不认为实践智慧对于各种义务及利益的比较、权衡合乎良知,相反,良知的本质正在于除去这种计算和权衡,它不根据任何外在的东西,而直接由自身来作出决定。

海德格尔则在生存论的视域中批判了对于良知的经验论与先验论的探究,而力图从人与存在的关联中理解良知的本质。良知作为一个伦理学主题之所以能够进入存在论的层次,就在于海德格尔认为

第4期梅景辉:在德性与德行之间33

“伦理学”这个词源出于“Ethos”,它的基本意思是“居处”,根据这个意思,“伦理学”这个名称说的应该是它思考人的居处(即存在的真理在人的存在中得以揭示自己的所在),那么将存在的真理视为绽出生存的人的原始之思应该已经是原初的伦理学了【q179。通过对伦理学的存在论转换,良知也就具有了生存论的基础,海德格尔因此将此在世的基本方式“操心”与“良知”关联起来,即“良知公开自身为操心的呼声,呼唤者是此在,是在被抛境况(已经在……之中)为其能在而畏的此在。被召唤者是同一个此在……良知的呼声,即良知本身在存在论上之所以可能,就在于此在在其存在的根基处是操心”Ⅲ埽。操心在海德格尔的生存论阐明中具有原初实践的性质,它既是人被抛于世的存在方式,也是人能向着存在筹划自身的根基。而良知作为操心的呼声,实际上是要将沉沦的此在召唤人自身本己的能在。

生存论的良知专注于人的生存本质的绽出,而并不关注出于某种生活目的的道德行为。在此意义上.良知似乎与德性与德行全无干涉。但如果不是从道德意识,而是从人的生存本质的澄明来理解德性,那么良知的召唤与决断恰是存在论层次的德性的敞开与澄明。牟宗三有见于此,他在发挥其“心体性体”之说时曾评述道:“海德格尔所谓的良知的当下的决断也就是他的‘存在论’中的存在的决断,独一无二的决断,任何人不能帮你作的决断。可是良知的决断原是本良知本体(即性体心体)而来,原是本先天而天弗为的道德性体而来,原不与康德所宣称的格言相冲突,乃是本体以成用。”18】1舛

牟宗三之所以对海德格尔的良知作如此断言,就在于他循着中国哲学心学理路将良知与德性看作是同出而异名,并且在存在论层次上将良知视为心性本体,他这一思想乃是对孟子及陆、王本心良知的发挥。.

一在中国哲学中,“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此处孟子所谓的良知是指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它与作为仁义本心的良心相对应,即良心是良知的明觉本体,而良知则是良心的发用。

张横渠结合孟子的良知说与《中庸》的诚明之道而区分了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他说道:“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9】∞“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9】M他对于天德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源于孟子对良知与思辨心的区分,孟子曾言:“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浩子上》)此处思辨之心与外物相交所得为知性之知,而良心发动所致良知乃德性之知;在《中庸》中也有自诚明与自明诚之分殊,诚明之知只从本心而来,故张横渠谓之天德良知。

陆象山不满前贤对于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区分,而将良知直指心之本体。他说:“孟子日: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下所予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故日:万物皆有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本心也。”110J5由于他从万物皆备于我而体验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因此,作为良知的德性之知并不与知性的闻见之知相对立,而是与之涵容一体。借用西方哲学概念来说,区分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是将物看作我的外在对象,而不加区分则是体认到人与物之间非对象性的存在关联。陆象山将良知扩充到本心及宇宙本体,使中国哲学的良知说具有了存在论的根基。

王阳明发挥陆象山的本心之说,并用致良知统一摄万。在他的思想中,良知具有存在论、先验论及经验论的不同层次;而从根本而言,他所思良知的三个层次决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相互扦格,而是用存在论贯穿了良知的先验与经验的维度。

在存在论的层次上,王阳明认为良知是道,是天理,是造化的精灵,是心之本体与德性。而道、天理、本心其实同出而异名,它们乃形上之道的大化流行,集于人心即为德性与良知。此即所谓“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大学问?悟真录》)。

在先验论层次上,良知是对是非善恶作判断的纯粹形式。王阳明在晚年所悟的四句教中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此处的知善知恶即是良知对于是非的先验判断,而非具体的经验感知。因为良知虽然知是知非却在是非之外,如同耳朵能听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

声音却不是任何声音一般。而良知一旦为是非所染,则成为庄子所言的成心与机心,即不能对善恶作正确的道德判断。

在经验论层次上,本心良知在当下的道德情境中必然有所发用,而呈现为“见在良知”。王阳明为向弟子解释良知为本心一贯,却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理解万殊时说:“吾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传习录?上>)如果用西方解释学的思想,可将本心良知与见在良知比作“世界”与“视界”的关系,世界本为一无限之存在,但因人们对此世界的观看而生无数的“视界”,而随个人所处位置的提升,视界必更为广阔,与世界必更多交合。“见在良知”是从“本心良知”体悟而来,随着自身体验的深刻,见在良知也就不断与本心良知相交融,故“见在良知”虽呈现为多,其实为一。

王阳明之所以要从本心良知中发挥出见在良知,在于他不同于康德仅致力于发现内心良知的先验形式,而不关心这个形式是否与具体的道德情境相契合。他的良知之知最终要落实到道德之行上去,即知行本为一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良知不仅要对是非作先验判断,还要担当将德性贯通到德行上的责任。

牟宗三曾将康德的良知(良心)论与王阳明的良知说作了比较(牟宗三体认到康德与王阳明良知说的差异,所以他用“良心”来译康德作为内在法庭意识的良知Gewissen,笔者认为这实属梁上架屋之举。因为Gewissen与conscientia/conscience的词根皆为“知”的意思,而且良知论虽然在西方哲学中有不同层次,但都能与王阳明的良知说相融通,故而不必刻意在翻译中区分良知与良心)。他认为,康德所说的

良知还只停在主观状态中,尚未进至孟子与陆王所说的实体性的本心之境界。即康德的良知是主观的实践理性,而王阳明的良知之独知虽也是主观性的,但他说良知亦是天理,则良知就不仅是知之活动中的感受性,而且还是实体性的天心…Ⅷs。而在笔者看来,王阳明之所以将良知上推到康德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希望建构却未完成的道德形上学的境域,其根源在于中西哲学对于良知及人之生存本质的不同理解。

(1)在西方哲学良知论的脉络中,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在一定程度上将德性与德行分离开来,即经验论的良知重视的是具体的德行,而先验论的良知则更重视内在的德性。德性与德行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完满的交融,这也正是亚氏的德性伦理学与康德的形式伦理学在现代都遭受批判的根由所在。而德性与德行两难的问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他认为,德性虽是人的天赋之性,但它必须在具体的道德践履中得到表达,即良知作为内在的“德性之知”也必须在实践性的德行中予以扩充。王阳明因此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冲》)。这里所说的“知”是本心良知,而“行”不仅是外在的德行,而且“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传习录?下>)。他是要在源头处使人的意念、行为与良知相契合。在这一点上,他与康德的思想是相通的,即实践的动机已经决定了行为的性质。一个人内心若有所不善,即便权衡利弊而行善也只是伪善而非德行。但他们思想的区别在于,康德只要动机符合于良知就够了,而由动机所产生的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实践后果,那不是他所考虑的。而王阳明则认为“本心良知”若不能在经验性的道德行为中表现为“见在良知”并对行为的后果负起责任,那么它终究不能澄明为明觉的德性本体。

(2)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理性(逻各斯)总是或隐或显地主导着对于人之本质与良知的理解。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解释为“德性即理性”和“德性与理性相伴随”,就在于他认为理性构成了人之生存的本质,因而实践智慧要受实践理性(实践的逻各斯)的主导。康德虽然对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予以批判,但他实际上将亚氏的实践逻各斯的概念发展成为纯粹的实践理性。他所说的良知与德性法则依然是理性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发挥,良知作为内部法庭的意识还是要在理性的统摄中作出决断。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良知虽然超出了认识论的理性范畴,但逻各斯却以“语言”的方式在他的生存论中复活,良知作为呼声与话语实际是逻各斯对于人之生存的召唤与决断。人倾听存在的道说即是对于逻各斯的倾听与领会,生存论的良知依然是在逻各斯的笼罩之下来筹划人与存在的本质关联。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作者:梅景辉, MEI Jing-hui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8,35(4)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1条)

1.亚里士多德.廖申白尼各马可伦理学 2003

2.倪梁康良知:在"自知"与"共知"之间 2000

3.康德.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 2004

4.康德.邓晓芒实践理性批判 2003

5.黑格尔.贺麟.王玖兴精神现象学 1979

6.张汝伦历史与实践 1995

7.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存在与时间 2006

8.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 2003

9.张载张载集 1978

10.陆九渊陆九渊集 1980

11.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 200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成海鹰.唐叶萍.CHENG Hai-ying.TANG Ye-ping媒体的德性良知-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9(1)

随着传媒的兴起发展,媒体消费、媒体过度娱乐化倾向及现代人在信息时代的生存困境使媒体的德性良知考量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感的课题.我们所说媒体的德性一是指媒体是否履行其社会职责,二是履行社会职责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媒体的良知则是指媒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推进行为者和周围人幸福的努力.正是依靠德性良知的制约,媒体的价值取舍方能摆脱利益最大化、逐利、猎奇、媚俗等特性,从而向社会提供种种有益无害的产品,真正服务于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理想.

2.期刊论文赵卫东德性主义的重建--王阳明之良知对朱熹天理的扬弃-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6(2)

朱熹在建立宇宙本体论体系过程中,由于其天理的客观外在性与超验性,导致了道德他律与知性主义倾向,偏离了孔、孟以来的德性主义传统.针对朱熹哲学的不足,王阳明以内在于主体的良知代替了朱熹的天理,否定了天理的客观性与超验性,把理收摄于一心,建立起彻底的儒家心性论,既消解了朱熹哲学的内在理论矛盾,又重建了儒家德性主义传统.

3.期刊论文王友良.付冬毛王阳明“良知”说解读-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16(z1)

"良知"是王阳明的生命智慧、精神家园,是他从传统文化和生死磨难中体认出来的.他认为人人同具良知,良知即是非之心,良知就是天理,良知即明德."良知"是王阳明道德修养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4.学位论文王振华良知与知识之辨——理学视域下良知与知识的关系考察2007

自孟子提出“良知”、“良能”说以来,良知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中庸》提出的“尊德性”与“道问学”正是对此问题的一种说明和处理。北宋,张横渠提出双重知——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便被提高到学理层面上来;张横渠虽然提出了“知”的两种形式,强调了德性之知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但对两种“知”的统一性缺乏系统论述。朱陆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辩,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推进和展开,在为学与为道的主次先后上展开了争辩,但由于理论基础和体系的差别,并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 “良知”一说,经王阳明的大力提倡后,真正得到彰显,自然,良知与知识的关系,也是王阳明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站在良知本体的高度,王阳明从道德理性优先性原则出发,分析了良知与知识的关系。他在高扬良知本体的同时,也兼顾了知识的重要性。“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一句话就概括了阳明在良知与知识之辨上的观点和立场。然而,作为朱学后劲的罗钦顺,并不能理解和接受阳明这一观点,从而引发了他与阳明及其后学之间的争辩。由于对良知本体的理解和定位不同以及体用思维模式的差别,罗钦顺与阳明及其后学之间的论战也没能达成共识。 纵然是阳明学内部,由于良知异见的存在和体用思维模式的不同,在良知与知识之关系问题上也存在分歧,这主要表现在以聂双江为代表的“归寂派”和以王龙溪、欧阳南野为代表的其他阳明后学之间。 本文是以宋明理学中的良知与知识之辨为考察范围,系统分析了良知之所以谓之“良”的内在根据,结合体用观上一元论和二元论思维模式的差异,分析宋明理学中良知与知识之辨难以汇通的原因,梳理良知与知识之辨的发端、展开、高潮及其走向。文章通过对理学视域下良知与知识关系问题的讨论,来揭示道德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的对立统一。这不仅仅是一个学理问题,也是一具有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有重大意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类精神家园枯萎的今天,道德理性处于何种地位?知识作为一工具理性应该如何驾驭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生活?都不得不是一个引起高度重视和反思的时代课题。

5.期刊论文卢盈华道德与知识、事功的一致——由牟宗三"良知坎陷"引发的思考(一)-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9,25(4)

中国文化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和谐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对立.前者主张仁义,后者主张争利.虽然仁义的落实需要知识与事功,但由于道德和知识事功的内在冲突,即德性主体与知性主体、仁义与争利的对立,儒家的内圣之学长期存在轻智与贬功的倾向,不能直接开出外王.牟宗三先生良知坎陷说,为基于中国文化开出科学与民主做出了努力.儒家关注的是人类永恒价值,但现实是残酷的.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传统儒家需要经过曲折和悖论,认可知性主体的独立和争利的价值,方能开出外王.但这种新的学说面临着突破儒学边界的困境,故需要区分理想(终极)的儒家与现实(坎陷)的儒家.

6.期刊论文黄维元.尉浩王阳明"德"范畴论析-理论学刊2007(5)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德"是一个贯通天人,涵盖哲学本体论、伦理观和社会政治理论等多个领域和层面的复杂概念.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德论继承了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视域中的道德伦理观念,并将德范畴与心性联系起来,提出德乃心得之于天命之性的德性本体论,主张通过尽心诚意、致良知以成就德行,因而具有鲜明的心学特征.

7.学位论文刘守政熊十力“新致良知”研究——以《体用论·明心篇》为中心2007

人之为人,有其异于禽兽之独特处,在儒家心性学的话语脉络中,即“良知”之自觉。儒学传统中,王阳明“致良知”教是凸显此心性学道德主体性说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文化传统的情境局限,阳明“致良知”虽直指道德本心,却有明显的遗物去知倾向,以至于阳明后学更流于空泛。随着东渐的西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介入,科学、民主与辨证唯物论等理论或观念纷纷进入熊十力视野,但为学的特殊经历决定了熊十力之固有的儒学情怀不曾改变,对王学的继承与发展正体现了熊十力学说的特色。从“新致良知”说探讨熊十力哲学的心学维度,可以发见和说明熊十力对儒学心性论传统的理论贡献。 本文第一章梳理了熊论与王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对熊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后,笔者提出熊十力“新致良知”的理论轮廓。接着,对比王阳明良知本体,提出并详细分析了熊十力“新致良知”说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德性实体及心物现象虽分本体与大用,但毕竟体用不二,它们都成为“新致良知”立论根基,而更具特色的“本隐之显”法则为保任良知做主提供了理论保障。第三,本文第三章所要阐述的中心是熊论之“良知”及其与王学良知相比有何特别之处。但需知“致良知”是个系统的学说,正如王阳明对朱熹理学系统的扬弃一样,熊论之“新致良知”说,以对儒学之王学与孔学的继承与发展为根基,对佛、道学说和科学的批判与扬弃为两翼,创明了益损兼“致”的日新之论;这便是本文第四、五章的内容。最后,本文对熊十力“新致良知”说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及其不足之处加以分析,总结全文。

8.期刊论文武才娃钱穆的德性知识——读《晚学盲言》札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3)

<晚学盲言>是钱穆先生晚年集中讨论中西方传统文相差异的一部著作.文章仅从先生关于中国人的德性知识出发,阐明其国学精要,即知识从德性起

,知识贵通做人.由此表明先生的一贯主张:中国人的知识主尚德,是融通人志、人事、人心、人生的,中国人的学问是完善人格,培养境界的统一过程,中国人的学术精神是"尊德性而道问学".钱穆先生的为学与做人一致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学者反省学术良知,承担文化伦理责任,具有重大意义.

9.期刊论文林丹.Lin dan生活与世界境域"之中"的良知——王阳明良知说的现象学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7(4) 王阳明良知说内在地包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这两大核心思想.良知不是近代西方形而上学中的"主体性"的"自我立法".它是德性的切身化与世界的境域化的交融合一,是生活"之中"显发出来的生活之"道"、生命之"道".

10.学位论文郭小军走向澄明之境:王阳明伦理思想研究——一种德性伦理的视界2005

本文从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论上,王阳明将天理收摄归拢于人心,以良知心体将天理本体与德性主体融合为一,并肯定了良知包含情感等感性因素;在工夫论上,王阳明改造了朱子的格物致知说,以致良知展开德性修养的工夫,将其理解为化良知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义理上逻辑地关联着知行之辩与本体工夫之辩;在境界论上,作为为己之学,致良知既指向成己与自得的个体德性境界,又以仁民爱物的万物一体为最终指归,从而形成融摄天地人我的澄明之境。 说明了王阳明心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展开修养工夫,以万物一体之仁为境界指归,凸显德性自觉和主体人格,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体现了传统儒家伦理的真精神,具有丰富的德性伦理意蕴,对现代社会伦理建构及当代人的道德生活极具启示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48903363.html,/Periodical_hbdxxb-zxsh20080400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10日

行政伦理学作业答案(完整版)

行政伦理学作业答案(完整版)

2012年春季行政伦理学作业 第一次(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C 2、C 3、C 4、C 5、D 6、C 7、B 8、A 9、B 10、C 11、B 12、D 13、A 14、B 15、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ACD 2、ACD 3、ABC 4、BCD 5、ABCDE 三、填空题(每空2 分,共20 分) 1.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包括反对腐败之义,而且包括政府机构的精简、廉价,权力运作的(民主与公正),形象的说法就是(当好社会的公仆)。 3. 在“廉政”的基础上,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和国家机关还要提出(勤政)的目标。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4.行政态度的转变,一是(方向的)转变,二是(强度的)转变。 5.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 四、简答题(每题8 分,共20 分) 1.“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它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伦理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 第二,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行为进行判断。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也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2. 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行政人员行为的正当性,并需要满足善的要求。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好坏”、“善恶”等的判断。因而,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伦理关系。对于这些关系的研究,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即行政伦理学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这门学科就是行政伦理学。3. 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

中西比较哲学的意义

掀开英语背后的文化纱幕,了结百年误解 田辰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在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关系上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议题,即:英语教学与“中国思想传统-英欧思想传统”比较的极其重要性;中西方思想比较应成为英语学习的必修课,原因是英语后面有一层纱幕尚未掀开。这是个具有深思远虑战略眼光的议题,中国英语教育朝着这个方向改革,势在必行。 生活中,人们之间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发生误解十分常见。同样道理,国家民族之间由于语言不同发生误解更是不可避免。真正理解,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今天全球化条件下,不同国家民族空前频繁接触,为减少误解,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意识,显得尤其重要。中西语言之间(如汉英语之间)存在需深刻理解的结构性差异,它就是那层始终尚未掀开的纱幕。 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我到美国后读了不少英文原著,发现西方、美国中国研究学者有许多,但真正将中国搞得比较准确的极少。我们急需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比较准确地介绍出去。这种介绍必须是在

对中西方思想传统基本结构差异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才能作得可信、准确和适当。 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教授的发言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意见,非常值得认真考虑。这就是他提出的“欧洲中心主义”这个概念。我注意到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很久。重要的是霍布森教授为这个话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实在的历史事实。 我是个政治学或政治理论学者。我的领域是中国和西方现代政治思想比较。文化比较作为英语教育的先决条件。这是我认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题目。因为不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翻译人员,还是学英语的人将来会在他的专业和学术工作岗位派上什么用场,对中国与英欧思想传统的比较都极为重要,都应作为英语教学的必修课程。 正像许多中西方比较研究学者已认识到,而且越来越敏感,西方思想传统的结构性差异(特别是现代“欧洲中心主义”)起到的阻碍作用,给西方人对中国(和东方)了解的努力造成的误解和歪曲。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对中国的理解,而且由于是强势的,它已经渗透到中国的很多话语当中,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其中不仅包括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和解读,也包括中国人对自己的“反思”。

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他认为“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指灵魂方面的优秀,而不是肉体方面的优秀,人的生活是依靠灵魂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德性就在灵魂中”。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欲望)两个部分,与之对应的德性也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类。其中,理智德性是思维,理智的活动通过思维来实现,如,理智、明智等;伦理德性则来自风俗,由习惯养成,如节制、慷慨等。 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德性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它是在灵魂中生成的。伦理德性是在人伦关系中形成的。从亚里士多德要求公民都做城邦中善良的公民开始,这种关系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它培养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规范意识,启发人们追求普遍的、“善”的品质。伦理道德不是指某种知识,而是指要生成优良的品质,使人们行为正当。“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意即,一个人不是先成为有德性的人再去做有德性的事,相反是通过做勇敢、正义等德性的事而成为德性的人。伦理德性不仅在于行为具有某种性质,而且要出于某种心的状态。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他要做的行为,并且自愿地、因其自身的原因、且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而选择它时,这个行为才是德性的。 理智德性是思考、反复思维的德性,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的优秀品质。理智德性又分为理论理性的德性和实践理性的德性。所谓理智德性,就是指理性的这两部分的优秀功能得到了发挥的状态和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在理智德性中居于最高地位,是人的最高等的德性,是对科学中的最初原理和普遍知识的把握,是对宇宙万物的真理性知识的探究;理智处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只追求人自身的好处或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与伦理德性是相互依赖而密不可的,他强调,理智必然是对人的德性,似乎是人的世界中的治理者。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有理智为伦理行为提供德性原理。理智并不要对于人自身来讲,所有的道德都是有理智的,没有理智,道德就不能生成,伦理德性仅仅是天然的品质,只有在理智道德起作用的情况。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关系问题。首先,把人当作偏重动物的人来看,伦理德性就是美德,其标准是中道,由实践智慧所规定;把人当作偏重理性动物的人来看,理智德性就是美德,其基础是明智,由理性智慧所决定。其次,伦理道德只考虑具体环境中的事实,以个别事物为对象,是人们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故能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人的行为合乎中道;理性智慧则追求事实的原因和普遍的本质,它所确定的德性(美德)就是知德,即思辨,为求知而求知,为思考本身而思考。最后,二者相得益彰。没有理智就没有伦理道德(明智是理智德性的品质),因为没有理智就不存在主要的善;同样,除去伦理道德也就不存在理智,因为德性提出目的,理智提出到达目的的选择。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他立足于现实生活,分析人的道德性,其意在于把灵魂的非理性的部分也包括在道德完善的过程中。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2008年7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08 第35卷第4期Joum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01.35No.4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 ——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梅景辉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德性与良知的关联是中西哲学共同的重要主题之一,但这一主题往往只在伦理学的界域内得到阐明,而未从存在论层次上深入探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良知的生存论分析为我们敞开了一种新的视域,他对于经验与先验良知论的批判使我们有丛要对于中西哲学中的德性与良知的关联予以重新审视。只有从生存论的视角区分经验论、先验论与存在论良知这样三个维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西哲学良知论的思想轨迹并作出比较研究。 【关键词】良知;德性;德行;生存论 【中图分类号】B2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l-4799(2008)04—0031—05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即是以德性与良知的关联取代了思维与存在的辩难。他的“美德即知识”在西方哲学中往往被导向知识论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将 其解释为“德性即理性”【l】舭啪,但结合苏格拉底的致思取向,笔者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所表达的其实是“德性即良知”,此良知只能从生命的内在反省中得到体验,而非在知性的思辨中获得德性的本质。 通过反观生命所致的良知具有生存论的意义。它不是从外在事物的分析中得来,而是人所先天具有的德性之知。苏格拉底常向人提起的“灵异的声音”实际是内心良知的声音,它可谓是德性之知在生命内、在体验中的敞开与澄明。 亚里士多德则在德性与理性的区分中对德性之知作了深入的阐明,他认为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自身及其实践活动臻于至善的品质,理性则是人的灵魂中对应于逻各斯的秉性与能力。由于人的灵魂中还具有非逻各斯的部分(如欲望等),所以人的德性也就相应地区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在理智德性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理论智慧是努斯与科学之知的结合;实践智慧则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品质”…刀,它由人类交往中的道德教化和个人的处事经验凝炼而成。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区分了三种知识:理论之知、实践之知与创制之知。理论之知是对于普遍永恒事物的把握,创制之知是技术的制造与艺术的创作中所获致的经验,而实践之知则是与人的德性相关联的实.践智慧,它根源于一种道德的直觉,使人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明辨是非,择善而处。 由于实践智慧与人的德性品质内在相关它也可称之为德性之知。虽然与苏格拉底的德性之知相比,实践智慧注重于跟随具体的道德情境的变动而变化,而不执着于生命内在的先验良知的约束,但从良知的不同层面上来说。它也可谓是实践经验的良知,即它始终是以善为目的来作出道德判断并扩充人的内在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实践智慧的阐明中致力于德行与良知的融合。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与实践智慧相关的实践“努斯”(理智)也具有良知的意谓。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实践事务中,努斯把握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这些就是构成目的的始点。因为普遍的东西就出于具体,所以我们必定有对于具体事务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努斯。由于这个原因,人的这些品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尽管不是生来就有智慧, 【收稿日期】2008_0l_03 [作者简介】梅景辉(1978一),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护理伦理》 试题样题2

《护理伦理学》试题样题2 一、名词解释 10分 1.《南丁格尔誓言》 2. 道德情感 3. 临终关怀 4.生命价值论 5.不伤害原则 二、填空 10分 1.急诊护士首先要同情病人,急病人所急,避免“_____________”的现象。 2. 护士、患者作为社会角色,都是道德权利与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3.护患非技术关系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关系。 4..随着相互____________程度的增加沟通层次逐渐升高. 5.倾听有时可以是治疗性的, ___________是当患者处于紧张需要释放的时候. 6.认识你的患者,得出科学的___________诊断 7.不伤害原则不是______________,是因为很多检查、治疗和护理措施等,即使符合适应证,大多也会给病人带来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伤害. 8. 正确的解释与有效的____________是使病人了解信息的基本要素. 9. 知情同意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弱势人群的保护等密切相关的伦理学概念. 三、单选题 20分 1.( )不属于护理道德意识现象. A.护理道德观念 B.护理道德情感 C.护理道德信念 D.护理道德意志 E.护理道德判断 2.当代医护关系应是一种()。 A.主从关系B.各自独立的关系C.指挥和助手的关系D.并列一互补关系 E.服务和被服务关系 3.( )不是护护关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A互相帮助B.互相尊重,对其他护士与患者的关系不要介入C.共同保守患者的秘密D.在道义上支持同事的合理行为 E.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的下列条件中有伦理问题的是() A.代理人与病人意见不一致,也有权代理 B.只有代理人为病人支付费用,才有权代理 C.精神病患者需要代理人 D.休克、昏迷病人需要代理人 E.未成年有的情况需要按照具体事情来定 5.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是()62 A.解除病人心理痛苦 B.协助医师解释病情 C.推动医学事业发展 D.治病救人 E.以上都不是 6.不属于病人的法律权利主要有()67 A.生命与健康权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 【摘要】幸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问题是主体性的问题,并且与善、德性等问题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他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原则即中道,思辨活动是至上的幸福。他在其伦理学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告诉人们,只有按照德性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的德性幸福观启示我们在追求幸福时应当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重视理智德性,提高实践智慧。 【关键词】尼各马科伦理学;幸福;德性;思辨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渊源及基本思想 1.幸福是最高的善。《尼各马科伦理学》开篇就说:“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个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1】。善被合理地认为是世界万物追求的目的。由于实践形式的丰富性和科学技术的多样性,所以目的也不尽相同。例如“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在于取胜,理财术的目的在于发财”【1】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至善”是一种生活的完满和自我的完善,包括人的才德潜能的充分实现和身体的健康。在这一层面幸福倾向于一种描述状态的称之为“活得好”的幸福。 2.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德性和德性活动是不同的,他在文中讨论的德性是作为行动的主体的运用,并强调幸福在于做德性而非拥有德性。“因为一种东西,你可以拥有而不产生任何结果,就如一个人睡着了或因为其他某种原因而不去运用他的能力一样。但是活动是不可能不行动,有活动的人必定是要去做,并且要做得好。”【1】从这方面我们把幸福理解为德性的实践活动,称之为“做得好”的幸福。 3.思辨活动是最高的幸福。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生活分为三种: 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活动。享乐生活其实是一种奴性的生活,而那些看重名声的人认为幸福是一种荣誉、威望,他们追求的就是政治生活。他认为这两种生活都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西哲学入门》期末试卷(A) 试题纸 适用年级专业:各年级各专业考试形式:提交论文考试时间:随堂 ----------------------------------------------------------------一、课程论文(论题及答题符合下列要求,共100分)【得分:】(1)综述《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并谈谈学习该学科的实际意义; (2)联系实际,就《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某一讲),进行理解性论述; (3)中西哲学本体论比较,或认识论比较、或价值论比较…… 要求: 以上题材,任选其一,独立思考,自拟题目; 观点明确,力争论据有力,逻辑严密; 按范文格式,用A4规格纸打印或手书; 2000 字以上。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认识论概括地说是对人理性地对认识活动的反思形成的学问,也可以说认识论起源于人的理性对于自己的认识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通过对人的认识的本质、能力、结构、来源、途径、方法、普遍可靠性、限度、功能、规律等等的考量,对人获得和应用真理的认识活动给予支持。认识论也是通过哲学的“讲理”和“反思”才能成立。这种反思的目的,是提高认识活动的自觉性。 从内容上看,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内容、方法、功能,以及认识发展的规律的学问。认识论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界定认识及相关的认识的概念、源泉和标准,认识可能的种类和其确定性(正确性)程度,认识者和被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知识的范围,基础和本性,认识的各种方式、真理的性质、以及知识和信仰的关系,甚至认识的社会条件等等。 认识论在构成大哲学的铁三角中是不可缺少的一角。哲学本体论和价值论要通过认识论才能理论地建构起来。认识论也把对本体和价值的认知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在本文中,我首先试图讨论的观点 是:存在着超语言的思想--对这种思想而言,我们必须超越语言才可能获得对它的真正理解;所谓超语言,并非是指它与语言无关,而是说语言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它,而无法真正地触及它,它站在语言的边上。在我看来,这里的“思想”一词的含义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将试图通过对西方哲学中“实体”概念的简略检讨,指出中西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境界论与实体论的不同。 一 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之《新原人》(1943年)中提出了境界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注一】“就大同方面看,人所有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注二】在我看来,冯先生可谓目光如炬,他对中国思想和宇宙人生之觉解也深湛,故其言之也透辟。叹服而外,我只好另寻他途来思考境界问题。在我看来,这种虚实交融、超名言之域的“境界”或“意境”是孔子以降中国哲人的“正眼法藏”。 “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而且我以为是核心概念。王国维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注三】就对象而言,有物镜,有情境,有心境。就性质而言,有实境,有虚境;有幻境,有妄境;有常境,有异境。就层次而言,有佳境,有妙境;有神境,有化境。就旨趣而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注四】就创作而言,有缘境,有取境,有造境。严格说来,“境”不是概念,我们对它可以描绘而不可以定义,因为境中所存在的是象--有气象,有景象,有意象,有兴象;可以体味而不可以分析,因为“境界”并不具备可供分析的结构--主客体的结构、逻辑映射的结构,等等;可以分析的是居于其中的一部分概念。我在下面将谈到,中国哲学的境界说与西方哲学的实体论是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工作平台,在我们对它们分别作出较为清晰的描述之前,先不要随随便便地进行“对接”。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词义的演变。 境界或省作境,《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郑玄笺:“召公于

论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

论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 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怎样才能幸福呢?幸福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的德性相关。德性与幸福在理论上有一致性,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二者经常出现背离。研究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探讨促进德性与幸福一致的措施,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课题。 一、德性与幸福在理论上的一致性 1. 德性与幸福具有一致性,即有德之人必有福德性是指个体良好的道德品性。它是道德在个人自身中内化的结果,是德行的前提。幸福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肯定方面得到实现和否定方面得以避免的心理体验。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得到满足或实现是幸福的客观内容,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因此,关于德性与幸福的一致性,就幸福而言,可以从客观内容和心理体验即幸福感两个方面分析。 德性本身就是幸福的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有丰富而高贵的精神世界。人的本质的精神性决定人对幸福的追求不会仅仅停留在感官物质层面。幸福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幸福来自于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来自于自我德性的不断完善。对道德义务的自愿履行,能够从群体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并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因而就获得了一定的幸福。幸福源于人的迫切需要得 以实现,道德需要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当一个人把德性作

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去追求并得以实现时,便可获得社会舆论的赞赏和自我良心的肯定,内心充满价值感,进而获得具有道德意义的精神幸福,或称之为德性幸福。“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只有道德上的无愧才有正当的幸福,只有正当的幸福才可能有心安理得的享受。如《尚书?洪范》中提出幸福的5个方面的内容,第四个就是“攸好德”。如果把追逐感官物质需要作为人生幸福的根本要义,就会诱导人过花天酒地的生活。然而,整日沉溺于极度的兴奋之中,最终收获的大都是泪水与悲哀。德性带来的幸福是内在的、自足的,它所带来的内心愉悦是长久的。人的理性属性和精神本质使德性自身能够成为幸福的固有内容,甚至成为最高的幸福享受。个体通过满足感性需要来实现自然生命,也以道德精神方式确证其社会生命的价值。在对别人的付出中,通过他人的肯定展现了自我存在的真正价值。 德性与幸福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就是“德——得”相通的辩证法。正如张载所论:“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 [1] 佛教则认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 德性有利于实现幸福的客观内容道德为幸福提供正确的价值指针。道德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之一,能够为人们对待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确定价值导向。政府和社会会通过多种手段(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舆论的措施等)、运用多种力量(法律的、政策的、道义的、文化的力量等)来维护和实现这个价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哲学真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智慧,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哲学大家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思想仍然是不理解。西方那么多的哲学大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基本上不一样,想要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哲学史课就把它理解通透我觉得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淡淡对中西方哲学智慧的看法。 一、中西方哲学的起源差异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追溯世界的本源,弄清楚“是什么”,并逐渐形成了逻辑思维,归纳,演绎。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中国哲学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关怀和规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和谐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可以从老子和孔子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看出。古希腊哲学的重点是“是什么”,而中国哲学的重点是“怎样做”。西方注重的是学以致知,我们注重的是学以致用。 哲学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哲学与宗教的共同点是为人的灵魂找一个安身之所,都是一种人生信仰。西方哲学离不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相信神是唯一的,他们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的宗教,多提倡现世吃苦修行以求得来世的幸福。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不同。 二、哲学的发展方向的差异

论良知四句教之“四有”与“四无”

阳明先生晚年提出良知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龙溪认为,“夫子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钱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二人“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阳明先生说: “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跟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阳明先生虽一再叮嘱:“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但王龙溪或许是受到“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一句的鼓舞,最终还是背离了良知四句教的宗旨而别立一个“四无说”: “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著于有矣。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著于有者,动而动也。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 “无心之心则藏密”四句,确实说得很高明。王龙溪认为,若意是有善有恶之意,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则心、意、知、物四者一齐皆有,此所谓“四有”,“四有说”只是权法,惟“四无”才是“最上一机”。王龙溪提出“四无说”的用意是要直接悟得无善无恶之心体,“若能在先天心体上立根,则意所动自无不善,世情嗜欲自无所容,致知工夫自然易简省力。若在后天动意上立根,未免有世情嗜欲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已过了写论文,但是明年的毕业生还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请根据小编提供的仅供参考哦! 论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 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 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 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 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 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 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 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 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 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行政伦理学》作业2

《行政伦理学》作业2(第4—6章) 一、单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良心是一种(C )。 A.道德责任 B. 道德义务 C.道德意识 D.道德规范 2.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 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C.良心的内容是客观的 D。良心是一种道德范畴 3.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 A.行政人员应该照章办事,而不能讲良心 B.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要讲感情而不是讲政策 C.行政人员制定政策的依据是法律,与良心无关 D.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 4.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B )。 A.内在本质 B.外在形式 C.主观要素 D.客观基础 5.德性的实质是(C )。 A.责任 B.义务 C.良心 D.能力 6.从内容上讲,行政责任中最根本的是(D )。 A.行政职责 B.行政权力 C.行政权利 D.行政义务 7.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宗旨是(D )。 A.忠于党 B.忠于国家 C.为所在组织谋利益 D.为人民服务 8.行政职位属于行政体系的(A )。 A.客观结构 B.主观结构 C.组织结构 D.权力结构 9. 一般而言,行政责任体系中,法律责任属于(B )。 A主观责任 B客观责任 C道德责任 D积极责任 10. 行政人员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C )。 A廉洁奉公 B遵纪守法 C对行政之公共性的信仰 D勤政为民 11、法律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的区别之一表现在(D )。 A. 法律规范具有强制力 B.部分领域内行政人员不受法律规范约束 C.纪律规范包含很多不成文的内容 D.二者的内容规定和约束力层级不同 12、关于法律规范与纪律规范在责任后果关系的正确理解是(B )。 A.行政人员享有法律责任豁免权 B.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如果仅仅违反行政纪律规范而没有突破法律规范的话,只承担行政纪律责任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C.触犯法律规范处罚的制裁比纪律规范严厉 D.法律责任比纪律责任程度轻 13、我国的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都包含的一种形式是(A )。 A.警告 B.记过 C.留观 D.降级 14、最早提出“自律”概念的思想家是(C )。P165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康德 D.费尔巴哈 15.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C )。P166 A经济基础不断发展 B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 C行政人员自律 D依法行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行政良心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心的特点是具有(BCE )。 A. 绝对的自觉性 B.高度的自觉性 C.相对独立性 D.绝对独立性 E.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2、行政良知的内容包括(AB )。

中西哲学比较期末论文

儒家“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摘要: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几乎产生于相同的历史时代,它们在理性精神、思想方法等观点上显示出高度的一致。但是,由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处于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看似相通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又在诸多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内涵。分析比较其中庸思想不但对于理解两人的思想,而且对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中庸、比较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生活在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明古国。一方面,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两人有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中庸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两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及两人不同的生活际遇又使得其中庸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相同还是差异,中庸和中道思想作为中国和希腊传统道德的重要精神,两千多年间,深刻地影响和指导着东方和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他们一个成为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造成了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影响;另一个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物”,在西方思想界也产生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影响。分析比较他们的中庸思想不但对理解两人的思想不无裨益,而且对比较研究深受其思想影响的中西两种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一、儒家“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相同点 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中庸或中道,就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与行动,使之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二人在对中庸和中道的理解上,有相当的一致性。 首先,理性精神的一致,即不走极端路线。 中庸或中道,都要求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了人类的理性精神。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狷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孔子认为,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应当时时保持一种理性状态,既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于两端之间取其中。将行中道作为一种理性精神,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反映得更为明显。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对中道的选择过程,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人们对中道的界限的认识是受人的主观状态影响的,因而按照中道控制情感和选择行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行中道就必须具备相当的理性精神,不能凭感情行事。 其次,德性精神的一致,要求恰到好处。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或“中道”的根本精神是要求人们的言

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哲学的差异 中西方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渐渐形成了迥然各异的文化精神,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哲学思想上体现出来的传统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现实性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主要强调学以致用,哲学上说就是有实用主义的倾向。而西方哲学上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主要强调学以致知,在哲学上它往往表现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而遨游于永无定论的形而上学 问题的倾向。 为什么我们中国可以保持几千年的先进,而在近一百多年却落后于西方世界呢?我个人觉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可以对这个问 题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回答。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是来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第一位哲学家、被称为“哲学之父”的泰勒斯就是希腊人,其中第一个能称得上是哲学观点的思想主张就是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当然,希腊哲学鼎盛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是希腊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去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为西方哲学后来的研究方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西方为学术而学术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态度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当然,哲学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

断发展,每一个现世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中国哲学在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超脱和先进等特点,也许这正是我们没有像西方人那种“学以致知”和“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知态度的原因所在。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我们中国哲学由始至终都追求着实用性,而且很明显地中国哲学和政治有着太密切的关系了。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更适合搞学术,我们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合适搞政治,所以我们中国哲学思想让我们在各方面的学习上少走许多弯路,但是最终正是因为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所以没有了西方人那种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我们中国哲学思想留给我们大众的是完完全全中国化了的哲学思维方式。比如说“中庸”,这个思想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模式,同时还影响着我们做人和做事的过程。 西方哲学思想则不同,我们都知道,科学的逻辑性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主流,逻辑与哲学结合在一起,对于我们后人学习和理解哲学提供了很大的理论帮助和方法上的启迪。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哲学的本性在于爱智慧,哲学是有道理可言的,不是纯粹的诡辩。哲学是对爱智慧的热爱和追求,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从西方哲学史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西方哲学的实践性方面,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才真正成为了哲学的根本依据。西方哲学刚开始时并不重视实践,一直都是关注天上的事物,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才“从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温家宝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全译本) 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译者:谢宗林 出版社:中国编译出版社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

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信息】 第一篇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章论合宜性 第一节同情感 第二节论彼此同情的快感 第三节论通过他人的情感与我们的是否相合来评论他人的情感合宜与否的方式 第四节续前节 第五节论可亲与可敬的美德 第二篇论各种感情合宜的程度 引言 第一节论源自身体的感情 第二节论源自特殊的想象偏向或习性的感情 第三节论不和乐的感情 第四节论和乐的感情 第五节论自爱的感情

第三章论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是否的影响第一节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感通常比对快乐的同情感更为强烈,但悲伤的同情感通常远远不如主要当事人自然感觉到的悲伤那般强烈 第二节论雄心壮志的根源以及地位差别 第三节论钦佩富贵与藐视贫贱的心理倾向腐化我们的道德判断 第二篇论功劳与过失,即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章论功过感 引言 第一节凡是看起来当受感激的对象,似乎都该受奖赏;同样的,凡是看起来当受怨恨的对象,似乎都该受惩罚 第二节论当受感激与怨恨的对象 第三节如果施惠者的行为未获得赞许,则受惠者的感激便很少会有人同情;相反,如果加害者的动机未受谴责,则受害者的怨恨便不会有人同情第四节前几节的重点重述 第五节功过感的分析 第二章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节这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节论正义感、自责感、并论功劳感 第三节论自然女神赋予心灵这种构造的效用 第三章论运气如何影响人类对于行为功过的感觉 引言 第一节论运气所以有这种影响的原因 第二节论运气的这种影响的程度 第三节论这种感觉出轨的终极原因 第三篇论我们品评自己情感与行为的基础,并论义务感 第一节论自许与自责的原理 第二节论喜欢受到赞美及喜欢值得赞美,并论害怕受到谴责及害怕应受谴责 第三节论良心的影响与权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