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

第5课《风儿轻轻吹》教学设计

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唐朝

一、教材分析

《风儿轻轻吹》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本课从寻找风儿入手,让学生发现并认识风的存在,从而引出在生活中风给我们带来的帮助,感知不同级别的风和由风带来的自然灾害。在活动中,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情感上为本单元的后三课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部分学生在户外玩耍的时间相对较少,对于风这种自然现象了解得不多。部分学生对风有自己的认知,但对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不了解,脑海里充满了许多的问题。而且学生并不了解当风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当面临极端天气时,他们也不知如何自我保护。因此,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风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风的存在,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感知风的级别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在活动中观察与思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重点

充分体验在大自然中活动的美好与乐趣。

五、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观察与思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形状、颜色不一样的手工纸,带橡皮头的铅笔,画笔,大头针等。

教师准备:风力小玩具制作方法,学生桌子上准备表情牌。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风这种自然现象以好朋友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风之间的距离。

师:今天课上,老师请来了一位老朋友,你看看,它是谁呀?

教师课件展示风的图片。

生:风姑娘。

【环节一】“风“在哪里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课前对大自然中风的观察,引导他们发现风感受风,并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对风这个比较抽象的自然现象有了感性的认识。

师:你们了解风吗?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吧!

生:看不到,摸不着,只能感受到。

师:在课前的观察中,你在哪里可以感受到风?

生1:水面上的波纹;

生2:花香;

生3:树叶随风飘动。

师:在生活中,虽然我们看不到风,但它时时刻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春天,风姑娘为我们送来了花香,夏天,风姑娘为我们送来了凉爽,秋天,风姑娘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冬天,风姑娘让世界变得寒冷。

【环节三】和“风”一起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动手实践中,教师将做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学生汇报自己制作的过程就是对自己活动的反思,在反思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做的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那么好,想一想,我们都能跟风姑娘玩什么游戏?

生1:玩纸飞机

生2:玩风车

生3:玩风筝

生4:吹泡泡

……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和风姑娘一起玩,那咱们今天就先来制作风车,一起玩风车吧!

教材上第19页有制作小风车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材上的风车制作方法一起制作风车。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开动脑筋,认真阅读制作方法后再动手。

师:请每组来展示你们组的作品,并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做的?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有什么小妙招?

生分组展示并汇报:

(1)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画出两条斜线。

(2)接着在正方形纸的中心处画一个中心圈。

(3)将正方形纸沿斜线依次裁开,裁到中心圈处即可。然后挨个将一个角、第二个角、第三个第四个角放在中心圈处。

(4)用一根竹签将按好的四个角穿好。竹签的前尖要用透明胶带固定一下,以防风车四角脱出。

师总结:同学们做得都非常成功,下课后,我们就一起去操场上比一比,看谁的风车转的最快!

【环节四】“风”能帮我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捉迷藏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充分回忆生活中风的功能,进一步了解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风。

师:风姑娘又跟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叫捉迷藏。风姑娘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吗?在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风姑娘,她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怎样作用?

生:夏天的风扇;

生:吹风机;

生:船的风帆;

生:晾衣服;

生:风力发电;

……

师:风可以使我们感觉到凉爽,吹干我们的头发,加快帆船航行的速度,吹干我们晾晒的衣服,提供能源。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风的帮助。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果树开花时,需要风帮助传授花粉;风能使大范围的热量和水汽混合、均衡,调节温度和湿度。

师总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姑娘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风无时无刻都在帮助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和舒适。

【环节五】了解“风”的脾气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风的级别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风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风姑娘也是有脾气的,请你根据画面判断风姑娘的心情,并举起你的表情牌。

情境一:画面中阳光和煦,微风拂面,操场上的红旗随风飘扬。

师:请举牌。

学生举起开心的表情。

师:风姑娘这么开心,此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可以去户外玩耍。

情景二:画面中风力强劲,树枝都被吹弯了腰。

师:请举牌。

学生举起悲伤的表情。

师:风姑娘不开心了,此刻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生:尽量少出门,戴上口罩,做好保暖。

情景三:画面中风雨交加,风声雨声呼啸。

师:请举牌。

学生举起生气的表情。

师:风姑娘生气了,此刻我们应该做什么?

生:在屋里不能出来,关上门窗。

师:风姑娘发“脾气”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同的风力等级,会带来不同的后果,我们可以通过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者通过气象网站了解风力的情况,根据不同的风力,选择不同的方式保护自己。

【环节六】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提出希望。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风的知识,风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无时无刻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且,风也有自己的“脾气”,在风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希望在课下,大家可以继续查找资料,了解雨、云、雷、雾等更多的自然现象。

八、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应该把孩子带到户外,亲身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或者把孩子带到科技馆,亲身体会到风的不同等级,用学生最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自然灾害模拟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一年级地方课下册教案(DOC)

1、苗族民间文化的风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苗族的民间文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让了解学生了解苗族文化有那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苗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并学会尊重少数民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苗族的历史 教学过程 导入 苗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大家想知道有那些吗?(想) 师:苗歌苗拳和苗鼓等,一直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日,记者随同湘西民族民间文化采风团,来到湘西古丈县默戎镇的九龙村,体味了苗族民间文化的风采。 师:先来讲一讲苗歌 苗歌是苗族文化的经典,其对仗工整、押韵整齐,唱起来抑扬顿挫;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唱。他们那时侯在“七月七”、“三月三”、“赶秋节”(立秋那天)时都会成群到山里唱苗歌,有时通宵达旦。 九龙村是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的一个行政村,默戎镇是古丈县最大的一个镇,辖十九个村一万四千人,是一个苗族人民聚居的镇。据了解,这里的人民大多仍说苗语,着苗装,崇尚苗族节日,沿袭苗族习俗。每年立秋日均举行赶秋盛会,对歌、赛歌、听歌至通宵达旦,歌声不绝,三日不散。苗歌的内容多样,往往由主唱者随口道来,可为情歌,可庆丰收,可赞扬,也可讥讽,不一而足,灵活多变。 师:再来讲一讲花鼓 花鼓,亦称跳鼓。分庆年鼓、庆神鼓两类。庆年鼓俗称年鼓,每逢春节至元宵期间,苗族人民相约相聚,击鼓表演,庆祝丰收,自娱自乐,其鼓点自由、奔放、欢快、活泼。庆神鼓简称神鼓。秋后,苗岭七村八寨的人民邀约集会,隆重祭典行法,椎牛、椎猪、跳鼓,锣鼓齐奏,其韵律庄重、肃穆、雄壮、舒缓。 默戎镇的苗族花鼓,历史悠久,厚重纯朴。1955年,该镇的苗族女青年龙彩莲就把花鼓打到了北京、打到了呼和浩特,也打到了波兰首都华沙。1992年,默戎镇又被文化部授予了“苗族花鼓之乡”的称号。现在,该镇的苗族男女仍然经常在空闲时间,击鼓娱乐。

小学阅读分享课教案

小学阅读分享课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阅读交流课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四、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阅读活动是——好书大家看(教师板书课题) 板书:好书大家看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发兴趣。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2)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我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下,听了部分同学的推荐发言。发现了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并且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指名,随着介绍而让学生板书书名。) 4)小结。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大家的确读了一本好书。你们都愿意读吗?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课上轮流借阅,但要注意,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同学的书,记得爱护这些书籍!刚才大家介绍的真好。我也想向你们介绍一本好书。 五、拓展阅读——开启阅读途径 1、推荐同类美文。 2、了解阅读途径。 3、口号: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增添力量。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年第二学期一(2)班地方课教案 一、《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二、《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年级阅读与积累兴趣课教案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文章,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2.听后,师问: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歌?(春天) 3.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你们在哪看到了春天的痕迹呢?(生自由谈)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字能把我们看到的春天描写下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春天,阅读几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春暖花开”的二段文字。

1.翻开书24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两段文字。 2.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觉得春天给你了什么感觉?带着自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你会读得更美! 3.这两段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记一记。 4.交流所画的词句,有感情朗读。 (二)走进“童话城堡” 1.过渡:阅读完春天的美文,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童话城堡。2.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花孩子找颜色》想一想:花孩子们分别找到了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个花孩子? 3.分角色朗读。 4.交流。 (三)感受“春的使者” 1.是谁带来春的消息,春天的使者是谁呢?听老师读《迎春花》。2.学生朗读《春天》。(配乐)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春天的几篇文章,感受了春天的美好,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快乐的分享活动(小班综合观摩课教案)

快乐的分享活动(小班综合观摩课教案)助孩子初步懂得分享是快乐的,并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情绪往往不够稳定,不断转换,因此,要让不善于用言语表达的幼儿通过动作、图象等非言语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表达的机会。 活动准备: 1、通知幼儿带一些食物或玩具来园。(如一包饼干,一只橘子等) 2、把故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3、在操作区投放一些心形叶子,供幼儿制作情绪树用。 活动过程: 一、快乐的欣赏

教师:“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全送给了别人,猜猜它的心里会怎样想?”“可是它却很快乐呀,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欣赏动画故事《小兔真快乐》。” 2、放映多媒体课件,分段欣赏和表演,理解分享是快乐的。 重点:理解两种不同的分享型快乐。 (1)理解:有了好东西和别人一起吃,会更快乐! 欣赏第1、2两节故事。 教师:“小兔把萝卜送给羊妈妈和小猪时,羊妈妈和小猪说了什么?小猪是怎样说的?”“小兔把萝卜都送掉了,可是它为什么却很快乐?”

(2)理解把快乐的事说给别人听,别人也会感到快乐! 欣赏课件的后半部分。提问:“小兔回家后,对妈妈说了什么话?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复述小兔和兔妈妈的话,一起表演他们快乐的样子。 提问:“妈妈听了小兔的话,为什么很快乐?” 二、快乐的分享活动: 1、分享快乐情感 教师:“老师有一件快乐的事要告诉你们:南南小朋友以前总爱把积木抢到自己的面前,不许别人碰。可是昨天老师看到他和东东一起看书,玩得可好了。老师看到他进步了,觉得很快乐。你们听了一定也很快乐吧?那你们有没有快乐的事,也说出来给好朋友听听?”(幼儿互相说后,请两位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14 《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15 《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活动三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 (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 (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喜怒哀乐》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第六课喜怒哀乐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册第六课《喜怒哀乐》。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本节课是采用“情境观察”的教学模式,以人物表情表现为主线、以创设情境为契入点、以多媒体演示为手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创设的栏目内容链接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友情,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表现人物表情变化的形象,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对于本课的设计,我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想的: “两个改变”既:一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成为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二改变传统表情教学,只是“就表情”“画表情”为由心情体验到表情感受,更强调心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三个唤醒”既:一唤醒学生的色彩情感性元体验。儿童用色彩对喜怒哀乐的独特的理解和运用表现是最本真、最天才、最富有个性的,教师要诊视和保护并唤醒。二唤醒学生对表情的认识由无意的感受到有意的观察再到富有创意的表现创作。三唤醒学生只是对造型的技术关注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在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学习表情的刻画还要延伸到对万千世界喜怒哀乐的关注懂得和谐共存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习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变化了的人物形象。 2.能简单的画出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的相貌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感知力。 2.通过感受教师创设的说话过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交流,形成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科的乐趣。 2.体验人物绘画、造型活动带来的欢乐。 3.感受音乐的温馨,培养同学之间友爱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人物的心情、喜、怒、哀、乐。 2.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四、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通过让两名学生喝醋和盐水,通过他俩的表情,即让学生猜他们喝了什么水,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示范指导法 本科以画为主,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引导欣赏法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阅读复习教案

四、阅读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词语的意思。(重点) 2.能借助文章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重点) 3.能正确数出段落中一共有几句话。(重点) 4.能在阅读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5.能借助文章中的插图进行阅读。(难点) 6.能简单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难点) 课前准备 1.准备阅读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在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和家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点对应讲解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感受更多的乐趣,不用出门也可以知道外面广阔的世界。那么,怎样阅读才是有效阅读呢?让我们一起踏上今天的复习之旅吧。 二、阅读专项讲解 (一)能联系上下文了解文章中词语的意思。 1.引言: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我们该怎样弄懂它们的意思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读句子。 元元非常后悔。(《一分钟》) 3.讲解:我们要想理解“后悔”的意思,就可以联系上文。课文中,元元因为贪睡,晚起了一分钟,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元元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不应该贪睡那一分钟,这种感受就叫“后悔”。 4.课件出示“专题训练一”,学生自己完成。 小松鼠找花生 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小松鼠问鼹鼠:“这么多花啊!它们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他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1)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一朵朵”的意思是( )。 A.一朵B.两朵C.很多朵 “等啊,等啊”的意思是( )。

最新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1 一年级地方下册教学计划 2 3 一、指导思想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长大”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孩4 5 子们将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担负大大小小的责任,品尝酸酸甜甜6 的滋味,需要给予特别的滋养与呵护。 7 二、学生情况分析 8 本班级共有学生32人,这些学生均来自于农村,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9 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10 11 三、教学内容分析 12 本学期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我选择了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13 14 2、识别危险,帮助学生认识危险,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15 3、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16 四、教学目标 17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18 2、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五、教学措施 19 20 1、在教学中,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21 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 22 23 是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24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25 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26 六、教学进度安排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说课稿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喜怒哀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一课是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六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科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开始,便陪伴着他们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的手段,五年级的学生属小学高年级,心里上已渐渐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对生活细节感受较深刻,对绘画则更显谨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画,而一课恰好接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与夸张的用线。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以及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和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任务头像造型手法与用线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 3、教学重点:学会描绘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4、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表情特真,大胆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 二、说教法 依据本科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便出示自己的头像表情,让学生猜可能发生了什么,即让学生猜“情景”,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示范指导法 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引导欣赏法 美术史上很多大师作品值得借鉴,也值得学生去欣赏,我例举了《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幅典型的名画,对人物表情分析,感受名画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 三、说学法 1、问题讨论法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让学生带着难题相互讨论,不但意义深刻,也颇有成效,我组织学生讨论多种表情的特点,为他们画表情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法 本校现提倡“先学后教”,让学生先学,产生疑问,如书中的技法点击部分,我会先让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再带着疑问看教师示范,这样才能逐个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四、说教学过程 1、亲近学生,激趣导入

2017新版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 介绍课外阅读的方法。 2. 学会阅读,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全班同学对读书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读故事给学生听,如《白雪公主》。 (二)教师:你们喜欢读书吗?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收获?(生汇报交流) (三)教师:同学们,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可以让我们越来越聪明。 二、图文结合,体会阅读的快乐。 (一)教学第一幅图。

1. 出示第一幅图,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2. 提问:在家里,除了和妈妈一起看书,还可以和谁一起看书?除了读故事书,还可以读什么书?你是怎么读书的?和家人一起看书,快乐吗? (二)教学第二幅图。 1. 出示第二幅插图,全班说图意。 2. 教师:这位同学讲的故事精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为什么这位同学会被评为“故事大王”? 学生自由想象汇报。 (三)教学第三幅图。 1. 出示第三幅图,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图意。 2. 教师:在书店里如何看书? 教师在学生回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 (四)教学第四幅图。 1. 出示第四幅插图,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2. 教师小结:在家里,我们主要是看图听家人读书,上学了,我们学会了汉语拼音,认识了很多生字,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 三、讲故事比赛。 (一)小组推荐一位学生上台讲故事。 (二)师生点评,评出“故事大王”。 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后我们班每个月都要举行讲故事 比赛。你

们要利用课外时间多看书、多读书,为下一次的讲故事比赛作准备。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我利用ppt 直观的引入了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名篇,让学生试着复述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不足:对于开展比赛的方案自己还没有完全想好,正在思索如何行之有效的让学爱上阅读而并非硬性的去要求、去逼迫。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主题:课程纲要分享课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二一班学生 设计者:任晓雯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旨在让学生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激发对语文的兴趣。课堂介绍了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的封面、目录、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学习方法以及评价方案。通过了解评价方法,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分享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学生的写话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写一段较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1.在阅读中,有一部分同学不能结合短文内容拓展到实际中。2.学生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有待加强。3.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4.在训练学生做题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的能力。 今后改进的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还要指导学生根据短文内

三下课程分享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课堂上老师要和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就像一位导游,会提前告诉我们这学期的数学课要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内容,以及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进步。它就是《课程纲要》板书课题。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本册书的章节内容和课时安排。 看目录,本册书共6个单元。每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内容。 (二)了解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每单元分别有几个不同的知识点。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快速的浏览课本,看第一单元都有哪些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共同找出单元的主要内容。 问:你能自己找出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选一个或两个你最感兴趣的单元,总结出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 小组讨论,汇报,课件出示。 (三)了解学习目标 我们将在以后的大概4个月的时间里学习这些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要达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呢?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描述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第六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1、多彩的榆林 教学目标 1、寻找能够代表榆林色彩的物品和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3、拓展讨论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教学难点 讨论拓展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榆林的实景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级有关家乡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榆林风光务图和物产图) 2、说说观后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一课《多彩的榆林》,一起去了解家乡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吧。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学习了解红色榆林的基本内容。 1、学生畅谈对红色榆林的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革命历史。 榆林是革命老区,1923年初,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传播到榆林;1924年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央党组织,1934年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2万多榆林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过渡:是啊,我们的家乡榆林如此美,我们能生活在这么一片富饶的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具体的认识我们的家乡吧。 三、学习了解黑色榆林的基本内容。 1、学生畅谈对黑色榆林的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丰富的矿产资源。 榆林有54%的地哉域含煤,预测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居全世界七大煤田之首,榆林的煤具有低硫,低磷,低灰的特点,并且发热量高,是理想的环保用煤。 榆林还有黑色的金子——石油,绿色的能源——天然气,榆林石油储量有3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阅读教材进步感受文本。

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版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第二课形体的组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

草房子》分享课教案

一、图片导入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一个美丽的地方,你能一两句话描述一下这个地方吗? 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真希望能去看看美丽的小村庄,但此地只应书中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但有一位作家——曹文轩,就以“草房子”为名写了一部小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曹文轩叔叔一起走进《草房子》 二、走近作家知作品。 (一)、介绍作者。 师:你对曹文轩有什么了解吗? (引导学生阅读“作者简介”,学习读小说的方法。) 师补充:曹文轩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他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所以,他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反映中国农村孩子的生活。 (二)、闪亮在《草房子》上的光环。 师:《草房子》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用一两个词评价。(生:了不起、厉害、受人欢迎、畅销小说、优秀等) 三、感受《草房子》的环境美。 师:老师还发现,封面上还有一行文字(生:安徒生奖得主,纯美小说系列)师:你认为怎样的书才能称为“纯美”?你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小说的美了吗? 师:作家曹文轩用诗一样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一个纯美、温情的画面,每每读起他的文字,就仿佛那古朴、温馨的草房子就在我们眼前展现。 出示: 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这个校园,原本就是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但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师:谁愿意来读这清新典雅、富有诗意的文字?这真是油麻地一道美丽的风景。 四、感受《草房子》的人物美 曹文轩以他饱蘸深情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纯净、自然,让人时时感动的场面,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们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跟着他们一路成长。 (一)、猜人物 师:下面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大家听我读一段文字描述,猜猜她(他)是谁,怎么样? 通过这个游戏。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2 《走路的安全》[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最新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目录 第1课形的魅力 (2) 第2课形体的组合 (4) 第3课抽象的雕塑 (6) 第4课学构图 (8) 第5课静物写生 (10) 第6课喜怒哀乐 (12) 第7课夸张的脸 (14)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16) 第9课写意蔬果 (19) 第10课写意动物 (21) 第11课学画松树 (23) 第12课十二生肖 (25)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27) 第14课微观世界 (29)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31) 第16课小布偶 (33) 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35) 第18课旅游节 (37) 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39)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41)

第1课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优 秀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课外独立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有关童谣或儿歌的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2.导学: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体会童谣

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一)学习童谣——《摇摇船》。 1.导入: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谁在摇船? 他要摇船去哪儿? 他是怎么摇的呢? …… 3.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童谣。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4.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 5.教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 8.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 3.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5.汇报交流。 (1)指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

《分享的快乐》教案

快乐共享 教学目标: 1、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 2、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快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 3、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愿意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分享。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带来。 过程设计: 师:大家回忆一下,你还记得哪些快乐的事?(学生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激活课堂气氛,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享受同学们带来的快乐 (过渡语)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们班的“分享日”。你知道为什么称今天是“分享日”呢? 学生汇报(就是每个人把自己喜爱的物品带来,让大家共同分享。) 我看见很多小朋友都带来了很多好东西。请你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请两位学生介绍一下,让其他同学来欣赏。(提示:介绍它的名称、怎么来的、特点、用途)学生评价,谁介绍的好?(请两位学生)以鼓励为主。 现在,我们共分为六个组,向其他同学介绍你的物品,介绍它的名称、怎么来的、特点、用途。组长评选出一名全班交流,我拍手就停止讨论。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师:刚才在交流中,当别人欣赏你的物品,并发出赞叹时,你感受如何? (学生汇报) 师:当你欣赏别人的东西时,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汇报) 师引导感悟:对呀,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另一个同学分享,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出示小黑板或纸条)齐读。假如有三个甚至更多的同学与你分享,就变成了更多人的快乐。 活动二: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分享,掌握帮助别人的方法

一年级语文《和大人一起读》教案

和大人一起读 科目:语文班级: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课 教学目标: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教学重难点: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课件链接:无 教学过程:一、聊聊“我”的课余生活 师生谈话,交流平时在家里做的事。 二、“我”这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1. 出示情境图一,读懂图画和文字的内容。 (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读故事书很有意思。 2. 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外阅读情况。 (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 (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 (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 (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 三、交流读书的好处 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读书有什么好处。学生展示阅读的收获,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肯定和鼓励,颁发“故事大王”“儿歌大王”等荣誉卡片。 2. 出示情境图二,观察图画,听老师朗读文字,明白情境图的意思。小结:读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成为“故事大王”,就能交到很多朋友了! 本环节立足学生真实的生活,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体验阅读的成就。 四、交流书从哪里来 1. 出示情境图三,讨论图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2. 引导学生讨论,书还可以从哪里来。 3. 鼓励孩子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读书、买书、借书。

五、交流学习拼音的作用 1. 交流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过什么烦恼。 2. 出示情境图四,看图,说说学习小伙伴们的好办法是什么。示范读“学了拼音,我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 3. 学生自由说说,马上要学拼音了,自己将准备怎么做。 板书设计 和大人一起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