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外用的方法

藿香外用的方法
藿香外用的方法

藿香外用的方法,我是跟一个病人学来的。病人男性,六十多岁,与我很有些缘分。我最早出来上门诊,患者就因大拇指虎口侧肢端皮炎,请我诊治,我见其唇暗,舌边有瘀斑,处以补阳还五汤而收奇效。后来患者头上起疮,烂的血糊糊的,我以清震汤加味一剂即愈其大半,患者很是激动。他儿子一家,以及他儿子的小姨妹一家,都在我处看病,因为效果都很好,对我信任有加。

老人家平常爱看电视上一些养生保健类疾病,也爱看一些中医书籍,我病人少的时候就与我聊天。今年春末夏初,患者原来皮炎处又有点痒,有点干燥不适。患者就叫我给他开点藿香熬水外洗,我当时当然是有点诧异,藿香煎水外洗能治疗肢端皮炎,闻所未闻。我问他咋知道这个功效的呢?老人说在电视上看到的,决定试一试。因为我没有看到过这个节目,也不知道出自何人之口,当然更不知道这个经验来源于何处。考虑到藿香也是很平和的中药,外用再怎么也搞不出什么大问题,于是给患者开了100克藿香让患者回去分两天熬水,先熏后洗,还可以毛巾浸湿敷患处。

果然有很不错的疗效,患者说用了两次,患处首先是不怎么痒了,其次是干燥的感觉好多了。后来我就给加了几味药,处方组成为:藿香50g、白芷20g、桑枝30g、白鲜皮30g、徐长卿20g。又洗了三四次,居然就再也不干不痒,患处与其他地方的皮肤差异也不是特别明显了。于是这就是我的临床经验了,后来又遇到一个患者,三十一岁,体型胖,两手第二指节处全白色,又干又痒,久治不愈。舌体大苔厚腻,脉弦滑有力。内服药以化痰除湿佐以宣肺为主,外用药:藿香50g、白芷20g、桑枝30g、白鲜皮30g、徐长卿30g、苦参30g、黄柏30g。熬水,先熏后洗,然后用毛巾浸湿敷患处半小时。这位患者也有极佳的疗效,两三次后就不干不痒了,甚至患处与周围皮肤看起来一样的润泽。

藿香外用治疗皮肤病,《包会应验方》有用藿香叶、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上贴之治冷露疮烂;《滇南本草》有用土藿香、龙骨,少许为末,外敷治刀伤流血;还有《江苏中医》治疗手足癣的记载。可见也不是空穴来风的治法,但是治疗肢端皮炎一类的,我没有查到什么记载,或许这本身就是民间经验。但是疗效就是硬道理,或许还有其他治疗皮肤病的作用,尚需我们继续探索。

1. 我老家东北的镇上有一位卢姓能人,自己开了一家农机修理铺。其人吹拉弹唱、缝缝补补、煎炒烹炸、维修家电,样样精通。尤其绝者,他手中有三个祖上不知道从哪里掏弄来的药方子,专门治疗烧烫伤和瘊子,据说是百治百验,视为秘方而从不传人。其为人聪明倔强,很难接近相处。

那时我已经工作了许久,注射输液,开方抓药,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手中已经积攒了不少治疗烧烫伤的好方子,但处于对中医的嗜好和迷茫,还是沉迷一些什么神方、秘方、偏方、效方,一听说哪位有此,便茶不思饭不想的想尽一切办法搞到手。我想现在的不少中医和我当年是一个样子。

卢师傅的女婿小王和我是前后邻居,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喝酒,喜欢交朋友。我那时酒量也不错,号称“一斤先生”。一来二去和小王成了朋友。后来这小子忽然间患了鬼剃头(斑秃),我用红花生姜斑蝥酒精液配合内服汤药治愈了,而且还没有收钱。耍了点小心眼。从此后我们成了莫逆之交,也就是酒友加朋友。我便请求他偷来他丈人的秘方。他笑着告述我:什么狗屁秘方,简单的不得了,等我有机会拿来他的小日记本你一看就明白了。熟话说家贼难防,时过不久这小子就笑眯眯地拿来了,我迅速的扫描了一遍,结果大失所望,原文如下:“烧烫伤没皮,速取松树皮。治疗烧烫伤,头发油炸香。瘊子怎么办?鸦胆子涂上”。

松树皮烧碳存性研面,香油调涂治疗烧烫伤效果很好;鸦胆子捣碎取仁,碾碎外敷瘊子上,效果也非常好,但都不算是秘方,很多人都在用。头发治疗烧烫伤确实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考头发,中医学称之血余,又名乱发。生者不入药,须洗净炒碳后始供药用。《名医别录》云:“血余碳主咳嗽而疗五淋,并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治鼻出血,烧之吹鼻内立已”。现代研究其止血,并有较强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的作用。都未言及能治疗此病。因此也就没有当回事,渐渐淡忘了。

一天晚上,小王请大家吃火锅。这火锅很简单,使用高压锅做的菜汤一锅出,但不幸发生了,由于菜叶堵住了高压锅的排气孔,气没有排干净。小王一开锅盖,砰的一声,菜汤满厨房飞舞,小王的脸上,前胸,手臂,手都烫伤了,不一会红斑和水泡叠起,疼得呲牙咧嘴。其妻迅速拿来一瓶(罐头瓶)黑乎乎的油膏,一一涂抹,一会就止住了疼。我拿来闻了闻,没有香油的味道。小王告诉我是豆油。过了几天,这家伙好了伤疤忘了痛,又请大伙吃火锅喝酒。我仔细看看了他,好了,没有什么伤疤,只是有些色素沉着。

鉴于此,我开始重视此方,研究应用了多年,基本上是百治百效。后来为了防腐和加强止痛的效果,里面又加了点冰片。一般不能太多多,一般3克左右就可以。

头发30至50克,豆油50至100克;头发最好是自己去理发店搜集,要成年人的黑发,但必须是没有染发的。回来洗净晾干。先把豆油烧的滚开,然后把头发一点一点投入,并搅拌至融化。然后再下其余的。不能太多,多了炸不透而溶解不好。制好后储瓶备用。最好放在放在阴凉处,当然现在条件好的可以放在冰箱中保鲜。治疗的时候直接涂抹,随干随涂,不能包扎,开放式治疗。一定要保持伤处清洁,有白色的稠脓不要担心,这是偎脓生肌。如果有黑色稀脓而臭,说明已经感染了,速上抗菌消炎类。严重的可以输抗生素治疗,例如头孢类、奎诺酮类,氨基苷类都可以。烧烫伤最怕的就是感染。

后来我有幸借读到老版《新中医》,其中有一篇写的就是关于血余治疗烧烫伤的文章,配方方法基本上一样,作者也说疗效非凡。,望大家遇到轻微的烧烫伤时能想到此方子,进一步验证研究。

2. 中医实践录.序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吾从医十七年欲把实践体会书之与大家共享互勉。

首先贡献大家一个我经常用的方也是我以前密不传人的方:蒲黄2 姜黄2桃仁2琥珀2赤勺1泽泻1郁金1枳实1白术1。此方功用:健脾化淤,利胆利尿。

治疗:肝硬化,脂肪肝,血管硬化,高血脂,冠心病,脑梗,脑血管病后遗症,心衰,跌打损伤等还有以后在实践中发现的意想不到的许多疾病。

我再介绍以下此方的来历。此方来历于《徐灵胎医书全集》治疗胀满的一个方,方名通淤煎,原方没有姜黄有五灵脂,为什么要换,这因为我用此方在治疗慢性肾炎时,感到五灵脂含尿素,尿肌酐高加重肾的负担,所以把它换成了同样具有活血化淤且有利胆健胃功能的姜黄。以此方为基础加味而来的还有:

解毒活血汤通淤煎散50克忍冬藤100克甘草10克

功用:解毒活血

主治:四时感冒,咽喉肿疼,气管炎肺炎咳喘,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肠胃炎,急慢性肾炎,脉管炎,无名肿毒,过敏性紫癜,风湿热,关节红肿等。

活血通痹汤:通淤煎50克徐长卿20克威灵仙20克鹿衔草20克甘草10克

功用:祛风湿,活血化淤,通络止疼。

主治:风湿类风湿

3. 赵某,女,32岁,2010年5月17日,因乳腺增生前来就诊。刻见:乳房通向腋窝之间用手按压,有杏核大小疙瘩两枚,平时亦疼痛,经期前或生气后加重,二便正常。舌体稍胖,质红,脉滑数。断为:肝郁气滞,痰火淤血凝结。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散瘀,化痰清火,软坚散结。处方:自拟乳腺增生方加味。

柴胡6克香附10克浙贝母15克牡蛎24克僵蚕10克露蜂房9克海藻15克生甘草15克白芥子9克郁金10克莪术15克全蝎3只大蜈蚣3条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石菖蒲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黄连6克

3付水煎服

另:全蝎、蜈蚣研末吞服,日三次,每次各一。

服后自觉痛轻,疙瘩变软,又服至半月,芥蒂全消,无任何症状,痊愈。

张某,女,27岁,2010年6月9日因乳腺增生前来就诊。刻见:用手按压乳房通向腋窝之间有黄豆粒大小疙瘩,疼痛,经前期生气后加重,有时腰酸腰痛,舌可,无甚异常,脉弦,左尺细小。断为:肝郁气滞,痰瘀凝结,肾阴不足。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滋补肾阴。处方:自拟乳腺增生方加味。

柴胡6克香附10克浙贝母15克牡蛎24克僵蚕10克露蜂房9克海藻15克生甘草15克白芥子9克郁金10克莪术15克全蝎3只大蜈蚣3条枸杞子2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川芎6克

三付水煎服

另:全蝎、蜈蚣研末吞服,日三次,每次各一。

服后症轻,继服7付,痊愈。

2009年4月8日,王某,女,56岁,因乳腺增生治疗多时无效,前来就诊。刻见:用手按摩乳房近中央部有鸡蛋大小疙瘩,劳累生气后疼痛难忍,平时疲乏无力,畏寒怕冷,腰膝酸痛,不敢食凉,大便日3-4次。舌质淡白,有瘀斑,脉沉细无力。断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脾肾阳虚。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活血,软坚散结,温补脾肾。处方:自拟乳腺增生方去浙贝母加味。

柴胡6克香附10克牡蛎24克僵蚕10克露蜂房9克海藻15克生甘草15克白芥子9克郁金10克莪术15克全蝎3只大蜈蚣3条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干姜15克制附子10克(先煎)补骨脂15克川断15克仙灵脾15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

3付水煎服

另:全蝎、蜈蚣研末吞服,日三次,每次各一。

服后见轻,后因效不明显,制附子加至30克,效大显,服至20付时,鸡蛋大增生明显变软变薄,惜农村人挣钱不易,见病大见轻,心痛花钱,不在治疗。

孙某,女,51岁,2009年11月2日,因乳腺增生前来就诊。刻见:乳房中央部右手按压有核桃大一疙瘩,接近乳头处溃破一小孔,向外流入白色脓水,秽臭。平日易怒,疲乏无力明显,食后腹胀,便溏。舌质稍淡,脉弦偏细。断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中气不足。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活血,软坚散结,补中益气。处方:自拟乳腺增生方加补中益气汤加减。柴胡6克香附10克浙贝母15克牡蛎24克僵蚕10克露蜂房9克海藻15克生甘草15克白芥子9克郁金10克莪术15克全蝎3只大蜈蚣3条黄芪30克党参15克炒

白术15克升麻3克

3付水煎服

另:全蝎、蜈蚣研末吞服,日三次,每次各一。

服后稍轻,继服7付,脓水渐少,又服至一月痊愈。

按:乳腺增生自拟方乃我2007下半年在石家庄中医学院学习时,结合李可老中医和朱良春老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经验和合而成的。自成方之后,应用修改多次,时经一年多渐成今天的样子。其基本组成为:

柴胡6克香附10克浙贝母15克牡蛎24克僵蚕10克露蜂房9克海藻15克生甘草15克白芥子9克郁金10克莪术15克全蝎3只大蜈蚣3条

然后,随辨证论治而加减。

自2009年此方成形以来,用之屡屡,获效无数,可谓屡试不爽者也。

组方原则是按照乳腺增生的基本病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来选择药物的。其中,海藻甘草的相反配伍,疗效卓著,已被临床所证实,许多老中医都已如此应用多年,无不良反应发生,更无中毒现象产生,望应用者切莫狐疑。

第三案因加用制附子而去掉了浙贝母,是因为无此用药经验而小心行事。有此经验的同行网友,多指点。

4. 八、风寒挟湿案。

家嫂,来电云其肩背强硬,项不能转动,极为酸痛,后背正中部也极痛,腹略胀。余曰:此当为葛根汤证。遂口授方如下:葛根30克,麻黄6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羌活6克,法夏20克,生姜15克,红枣6枚,甘草6克。三剂。自以为三剂药后,其病当汗出而愈。孰料服第一剂后,不见汗出,反见腹泻,泻出颇多积滞之物,次日腹泻止,继服二剂,反见头晕重,后背更痛,仍不见汗出,但小便增多,自仍以为方证无误,去电令其于原方中加麻黄至10克,继服三剂。第四剂药后,仍不汗出,但项强,后背痛皆减轻,自以为药已中病,嘱继服药。六剂药服后,仍不得汗,且症状时轻时重,余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服药后未温覆,然家嫂则谓药后温覆也不得汗。余遂以为此或为其人正气虚故,或当如张锡纯先生之法,重加黄芪以温养其肌肉。孰料,时隔不久,家嫂即来电去其头晕头重,眩晕不可久视,且背痛更甚,余即知前药或不对症,或病有兼症也。遂令其坐车前来就诊。及至,察其舌,其舌极胖大,白腻,脉细。至此,余始恍然明前药所以不得汗者,乃中阳不振,内湿停滞故也,其后背痛,肩僵硬而痛也为兼有湿阻故也。遂改用下方:柴胡20克,葛根20克,麻黄6克,桂枝15克,泽泻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双勾藤12克,秦艽15克,法夏20克,北芪30克,知母12克,甘草3克。三剂。一剂后,腹痛泻出大量粪水,全身漐漐汗出而畅,头眩晕,肩背痛诸证皆减。二剂后,诸症大减,三剂后,病于近愈。因无暇复诊,遂嘱其上方更服二剂后,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调理。

(它案待续)

九、梅核气

陈某,同事,上周五中午诊。咳嗽不甚,咳出极黏粘之白色痰涎,自觉喉部不舒,每有痰咳不尽、痰滞于喉部之感;询知其小便正常,有时略黄,大便偏软,间有溏泻,视其舌极胖大,有齿痕,脉略细数。此水运不行,滞于喉部也,以其舌极胖大,方用苓桂术甘汤加泽泻。方用: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术15克,泽泻30克,甘草3克。三剂。今天上班,他带另一同事来找我诊治,自谓服药后极为舒服,诸证皆愈,特别是喉部通畅,甚为舒适。

十、

岳母,腹痞胀痛,嗝气稍舒,大便时干时溏,或初硬后溏,喉部有粘痰,每天晨早起床后必咳数十次,咳出少许黑色粘痰块后,喉部方觉舒适而不咳,天天如此,兼见项强,额部胀痛。

痦胀,大便不正常,此为半夏泻心汤证,喉部粘痰不舒,此为半夏汤证,项强不舒,此为桂枝加葛根汤证,额部胀痛,又属少阳。现合以上三方加减以治。方用:柴胡10克,葛根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姜夏20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大枣4枚,黄连3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五剂。服第一剂后,即觉腹痛,大泻,身体胀痛不舒,然第二天后,即觉喉中粘痰大减,诸证稍瘥。五剂服完,间有腹泻,然腹已不痛,喉间粘痰消失,晨起已不咳也。

此方药极为平和,然服药却见腹痛大泻,颇为意外,是以特为记之。

5. 十一、风寒泻案。

小女,五岁。天气骤然转冷,夜间不慎受凉,次日即发烧腹泻,热38。9 度,日腹泻十六、七次,大便略粘滞,有沫、带血,里急后重,腹略胀。此风寒泻也,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5克,白芍5克,葛根10克,双勾藤5克,茯苓10克(捣),阿胶10克(分二次烊服),生姜3小片,红枣4枚,甘草2克。服一剂后,大便次数减少,已不带血,仍发热,加服臣功再欣半包。当夜热退安卧,次日晨,大便一次,质稀,未见有血,上方减有阿胶,更服一剂,诸证皆愈,至晚间又大便一次,便质已基本正常。

十二、肩背酸痛案

同事曹某,一侧肩背酸痛已数月,经盲人按摩及服本地人民医院中医师之中药无效,遂于一天中午来要求为其推拿,推拿完毕,余即问其是否同意试用吾方,经其同意后,遂为其诊视,其人舌质暗红,口略苦燥,便汗正常,只是一侧肩背酸痛强硬,遂疏方用柴胡桂枝汤加葛根。方用:柴胡20,黄芩10,桂枝10,白芍10,葛根30,党参10,法夏15,红枣6枚,生姜3大片,甘草5。五剂。

二诊:五剂药服后,肩背部症状大减,只是自觉喉部有轻微肿痛,大便便质粘滞,且言其到药铺买药时,配药师谓其曰柴胡之量过大,宜减半,故心有疑虑,余即谓其无妨,喉部有轻微痛者,当为天气转变所致,且本方本有治喉痛之功,非服药所致也,便质粘滞者,为里有湿浊也,至于配药师言柴胡量过大者,余遇之屡也,不以为怪,遂于原方加入茯苓30克,继服五剂。余临床运用,遇便质粘滞者,即加茯苓用之,其效极佳。

三诊:肩背酸痛已基本痊愈,头部活动自如,喉已不痛,便质也已正常,问是否能再服五剂,余曰本方极为平和,再服五剂根治之也无不可。遂令其原方再服五剂。

十四、腮腺炎案。

小女,五岁。周四幼儿园回家后,即见发烧,38.2度,自言耳下部疼痛,察其处轻微肿起,遂诊为腮腺炎。其症又见轻微咳嗽、痰多、舌淡苔腻、口臭、口渴喜饮。故方宗四逆散、排脓散、苓桂术甘汤方意,并加清热解毒之品。方用:柴胡8克,枳实5克,白芍5克,桔梗3克,茯苓10克,桂枝5克,白术5克,卜子5克,葛根10克,板蓝根8克,银花8克,黄芩2克,生姜2小片,甘草3克。水煎分二次服。服完一剂后,发烧、咳嗽等症皆愈,口臭、口渴大减,腮部痛减,不按不痛。继进原方二剂,愈。

十五、肩痹案。

家母,晚间忽然右肩尖疼痛,当夜痛剧,至第二天手即不能上举过肩,状类“五十肩”。家母素体肥胖,其舌极胖大,苔腻微黄。以夜间痛剧,故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泽泻汤、活络灵丹加减。方用:北芪4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泽泻3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丹参20克,乳没12克,山楂15克,柴胡20克,法夏15克,卜子12克,生姜3大片。一剂痛减,二剂而愈。

十七、太阳如疟案。

侄,11岁,感冒,经本村医生治疗数日无效,刻下,发热恶寒,先则发热38。5度左右,继则大汗出,继而恶寒,一日三次,咽喉肿痛,咽干,大便燥硬,四肢厥冷,此表郁里热,治当先解表后攻里。方用:葛根12克,麻黄3克,桂枝6克,白芍5克,杏仁6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5克。二剂。二剂后,寒热除,然咽喉仍痛甚,喉间白腐,改用下方:麻黄3克,牛子6克,石膏30克,杏仁12克,甘草6克。另用西瓜霜一支外喷。上方服用三剂,愈。

此数年前之医案,因见熊猫版主提及该问题,遂翻出以前随手记的医案。余治疗此例之后,又遇数例,皆依样而治,只不过药量略有增减而已。

二十、喉源性咳嗽。

老婆,喉痒,呛咳不止,喉痒即嗽,喉不痒即不嗽。因嫌服用中药麻烦且以前病时服中药效果不佳,遂自购服中西成药,甚至一天服完一瓶佩夫人也毫无效果,不得已只能要求再服中药试试。其症状除见喉痒呛咳不止外,又见喉干、痰白,喉部自觉有粘痰难以咳出,舌红,便硬,腹胀,遂试用二陈汤加味,并用廿四味含咽。方用:陈皮10,法夏15,茯苓30,杷叶10,桔梗10,丹参15,牛子10,黄芩10,桑白皮10,当归15,杏仁15,枳实15,银花10,沙参10,生姜3片,甘草5。服用一剂后,效果之好,出乎意料,本来打算若服药无效后,将加入防风、蝉衣之类的药物,谁知效果极好,遂原方更进一剂,竟然好了。老婆也觉得意外,立马让我把方子记下来备用,因为这个毛病对于老婆属于老毛病,经常要拖很久,而且最后常要靠佩夫人才能止住。

二十七、夜汗

以前治盗汗,我比较喜欢用桂枝汤或桂枝加龙牡汤,效果也相当不错,曾用桂枝汤原方治愈老婆的产后盗汗,觉还比较得意。去年读了老中医魏龙骧的书,书中提到用桑叶治夜汗效果极佳,因不明其理,故一直将信将疑。过年前,刚好一个同事闲聊的时候问我有没有治夜汗的方子,说他入睡即汗,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我就想起这个方子,让他到药店买些霜桑叶,研末冲服。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来问我其它的病,我就问他夜汗好了没有。他说,还真神奇,吃几次就好了。我就开玩笑说这可是秘方。

正在考虑为一位类风湿患者使用桂枝附子汤治疗其自汗、盗汗的问题,见此文章,可与其一试。其止汗道理可于下文窥见一斑:

霜桑叶又称冬霜叶,在秋季落霜后采集加工。初霜后,桑叶老化干硬、呈黄绿色时,即可采集。

《神农本草经》说:桑叶“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本草纲目》云:“经霜桑叶,除寒热盗汗,末服。”《得配本草》:载,桑叶“甘,寒。入手足阳明经。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可见,单用桑叶研末服用,可治出汗。《本草备要》不但有相类的记载,而且还记录有生动的病案:桑叶“末服止盗汗,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而愈。”

盗汗多因阴虚热蒸,桑叶甘寒化阴,除热,一箭双雕。

十八、足背肿痛案。

家父,上周一晚间,自觉左脚足背处疼痛,初不以为意,仅外用张权破痛油数次,孰料次日左足背迅速肿胀、疼痛,足背肿处发热,足不敢着地。舌暗红,略有齿痕,二便可,小便偏黄赤。方用排脓散合排胀汤加茯苓苡仁,一剂,其效不佳,左足肿胀蔓延到足踝处,疼痛增到数处;改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合排脓散加茯苓苡仁,一剂,其效仍不佳,仅见肿胀不蔓延,左足背数处仍痛甚,痛处为足厥阴肝经及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处,余思虑再三,以为此病为脾虚湿热下注之辩证当为无误,何以用药其效不显?再三思索,改方用消跗散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排脓散加减。方用:茯苓30,薏苡仁40,泽泻10,汉防已10,茵陈4,炒栀子4,木瓜10,牛膝10,当归15,贝母15,苦参15,枳实15,白芍15,桔梗15,生姜3片。改用此方后,效果明显,服药一剂后,肿胀疼痛皆减,小便转清,效不更方。连用上方至今日,足背已不痛,下地行走自如,足背之肿也近愈。至此,余以为:初所以用药其效不佳者,一为病初起,来势较猛,二为所用之药中,除湿之药较少,第三方后加入防已、泽泻、木瓜数药后,其效方始明显,所以一直合用排脓散者,防其热盛化脓,且桔梗也有提肺行湿之功也。

6. 该病确实属于痛风。因家父平素胃寒,用龙胆泻肝汤恐过于苦寒,故不敢用。后来我用此方治痛风,常重加土茯,效果更佳。

二十八、左胸闷痛案。

同事,郑某,上周四中午到宿舍闲坐时,提及其左胸部闷痛不舒,且为时已久而未加治疗,询知其平素多汗,知为汗多损心阳,方用桂枝甘草汤原方,即桂枝20,甘草10。三剂。今天上班相遇,其人颇为喜庆,谓药到病除云云。

二十九,小儿感冒咳嗽案

小女,七岁,夜间睡觉因开空调受凉,次日即见感冒咳嗽,症见:鼻流清涕,时打喷嚏,轻微腹痛,咳嗽痰白,舌质淡,舌中部及根部之舌苔白腻,大便不爽。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5,白芍5,茯苓10,陈皮3,牛子4,百部5,杏仁8,红枣4枚,生姜3小片,甘草3克。三剂而愈。

时值夏令,天气炎热,小孩多喜食寒凉之物,如雪糕、西瓜、菊花水、蛇舌草水之类,故多致胃肠虚寒,加上夜间开空调,若不慎则多致受凉而见感冒咳嗽。本方用桂枝汤温胃肠而解表,用茯苓、陈皮健脾燥湿,用牛子通肠止嗽,用百部、杏仁开肺止嗽,方证对应,故效果颇佳。

三十、烦热案

老婆,自觉五心烦热,头晕痛,项强硬,齿龈肿痛,舌红无苔,小便黄,自用牛黄上清丸,其效不佳。方用黄芩汤加减,10剂而愈。方用:葛根30,双勾藤15,黄芩30,柴胡15,白芍15,红枣10枚,甘草10.

黄芩汤的辨证要点为烦热,舌质红,小便黄,因本症头晕项强,故加入葛根、钩藤,因其牙痛,本拟加入石膏,因前次过服石膏,有晨起脚麻之弊,故不加。

民间有用新鲜紫背苏叶擦扁平疣法,但时处冬日,无药可寻。处:紫苏叶50克,荆芥20克,苦参20克,蛇床子10克一剂几元钱搞定。煎取三百毫升,用洗澡搓身子的小手套

(上有小毛刺)蘸药汁洗脸,稍用力擦洗约一刻钟,至皮肤微热微红为止,下次烧热再用,一日二次可用二日。同时取薏米仁一至二两熬粥吃,一日一顿。此法治约半月时,有疣的地儿都发红,小瘊子都变大了,微痒,似炎症反应,续用药几日,疣渐脱落,最后掉的是那个大家伙,至今日皮肤上还留有一小坑儿。

糖尿病灵验效方西洋参150g僵蚕150g水蛭100g 三七100g(打粉装胶囊) 附子理中丸黄连素

用法:每日三次每次服糖立消胶囊5粒附子理中丸10粒(浓缩丸) 黄连素1.5g【方中用量为我经验用量】

主治:2型糖尿病兼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

【验证病案】:2010年12月,薛某,男,42岁,高级酒店老总,经人介绍找到我,拿出近期医院体检报告叫我看,血糖26摩尔,胆固醇(TC)18 三酰甘油(TG)8.6 血压190/110,严重的三高症。病人一副恐惧之容,要求我给予治疗,并言要吃中药,不用西药降糖药。刻诊:身体魁梧,一米八五左右的个子,声音宏亮,面现油光,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滑实,平时应酬频繁,二天一小吃,三天一大吃,酒肉不拒,活动稀少,偶有头晕乏力,饮食二便俱正常。中医辨为痰郁火盛,气机不畅。

我告之,此乃营养过盛,脾伤湿盛所造成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幸好发现时间短,还未见虚症显现,好治。即配上药一料,嘱先服两月再说。病人心急问多长时间再化验检查,告之,一个月后化验。保证血压、血糖下降,病人听后欣喜而去。

谁知病人比我还着急,吃了10天就去化验血脂、血糖,报告一出来,连亱就给我打电话,晚上11点了,我一看是薛某电话,以为出了什么事,心中一惊,接通电话就听到他说:王大夫,我的血糖、血压都降到了正常了,血脂还有点高,谢谢你了,问剩余的药还要不要吃了,我一听是这消息,紧张的心情才放下去。连忙告诉他药还要继续吃,坚持三个月。

实际上,对这样的结果我是早有预料的。因为用的多了,知道它的效果显著。之所以接电话心惊,乃职业病也,乃年龄大了生怕用药不合适,引起病人不良作用,加之社会风气不古,医闹频发,又是亱间,故有此虑。这真应了老话,医生越老越胆小。

言归正传,此方之所以用大量黄连素,乃本意是用黄连的,此症的基础方是小陷胸汤,瓜蒌、半夏、黄连清热化痰,其中黄连我一般用30g--50g,由于汤药太苦,病人长时间服不下来,故逐渐改为上方,用黄连素代替黄连,效果仍就斐然。方中之所以用附子理中丸,是为了防止黄连大量使用苦寒伤胃,这个道理不用讲,学中医的都明白。要强调一点,在运用上方时,切不可忽视附理中丸的作用,否则容易出现伤胃气之现象,这也是我在临床中观察体会到的。有此药护胃,万事大吉,无此药护胃,害处多多。切记!切记!

上述病人,在血糖、血压降至正常后,坚持服完三个月药检查一切恢复正常,病痊愈告终

夏某,女,44岁

小腹胀痛一周。

患者半年前体检,被查出患有卵巢囊肿。当时体积仅有葡萄粒大小,没有症状,故未予治疗。一周前因家庭琐事而忧郁寡欢,随即小腹胀痛隐隐。经B超检查,体积已增大到4.5*5.3。经输液抗炎,无效,遂改中药治疗。病人体略胖,面有黄褐斑,小腹胀满不舒,按之疼痛,

尿频而短,白带清稀而多,舌暗淡苔白腻,脉沉滑尺弱。病人平素内向,遇事易忧郁,不爱运动,曾患子宫肌瘤,已手术切除。

诊断:卵巢囊肿

处方:川楝子20g,路路通30g,川芎15g,乌药30g,王不留行15g,土鳖虫15g,乌贼骨30g,肉桂15g,海藻20g,白芥子10g。

3剂后症状消除,共服10剂。至今半年余,未复发。

病人性善忧郁,常使肝气不舒,气血不畅。因女性盆腔居肝经,故该处较易生出事端,引发诸病,此案即属于此。病人问我:切了肌瘤又长囊肿,为什么我身上总长东西啊?我回答:都是你善忧郁的性格导致的。这种性格最易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一旦发生气滞血瘀水停,自然就会生湿长瘤。这就好比“封闭”“潮湿”环境内的木头容易腐烂,生苔藓,长蘑菇一个道理。所以若要从根本上治疗此病,就要从“流通气血”和“改善环境”两方面入手。方中川楝子、路路通疏肝,川芎、乌药行气,王不留行、土鳖虫活血,从而使气血流通。乌贼骨可以收湿治带下清稀,还可以纠正湿盛体质,结合肉桂、乌药温煦下焦,更可改善局部环境。海藻、白芥子软坚散结,化痰消瘤,直治囊肿。全方用药直取其本而获显效,说明此法可行。

小儿过敏性鼻炎多见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症状不急不重,但是反复不愈。有些家长听说此病不能治愈,压力很大,甚至不乏母亲为此私下哭泣的。有些小孩会合并大便数日一解,甚至一周才解一次。可见纳差、口气重等伴随症状。舌象多见腻,或者舌苔结得很紧,有些会见黄腻或黄白相兼而腻,很多小孩可见舌边尖有红点,或在腻苔下隐约可见散在红点。脉象偏弱,或脉象一天不同时候不一样。这种让人对“湿热之脉,脉无定体”有真切的感受。患过敏性鼻炎的小孩,多是患感冒、咳嗽或发烧时,失于宣散、化痰、祛湿等,或用上述方法治疗时,脾虚小儿未佐用适当的健脾药。过用抗生素、激素或中药清热、解毒、凉血药。导致小孩脾胃内虚,痰湿内聚,甚至湿遏热伏。所谓过敏,我的理解,常见气虚、湿热,或者气虚夹湿热。小儿过敏性鼻炎主要与气虚夹湿热夹痰有关,因为补脾则易壅滞湿热,去湿热则易伤脾,所以治疗棘手,反复不愈。

治法上,我现在一般不用辛荑、苍耳子之类的药。湿气闭得不重的,或不见舌边尖有红点的,一般用调中益气汤合温胆汤加藿香,有比较快的疗效。但是有很多病例,用此法效果欠佳。甚至会加重病情,使小孩口气加重,大便更难解,舌苔变黄腻,而鼻炎的症状不见缓解。因为研究叶天士的医案,学习了叶氏运用栀子豉汤、温胆汤和半夏泻心汤的手法,启发很大。考虑这种疾病上焦湿气闭郁,用栀子豉汤轻苦微辛开上焦,舌苔不黄腻的,或不甚干的,用温胆汤分消走泄,畅通三焦、化痰祛湿,可加藿香芳香化浊,另加南沙参、炒白术、神曲健脾化食;舌苔黄腻的,或舌苔甚干的,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打通中焦,合并外感的,干姜换为生姜,口气重的加佩兰。不意用此思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小孩病例,无一不效,让人大为欣慰。

案例1:杨某某,男,4岁。我的侄儿,以前感冒咳嗽不是输液,就是雾化,阿奇霉素经常服用,素体脾虚指纹淡。过敏性鼻炎数月,晚上咳嗽,晨起喷嚏、流涕,咳嗽。大便两三日一解。舌淡红苔腻,边尖有红点,脉一日不同时摸,或沉或浮,或濡或细。以栀子4g、淡豆豉8g、橘红6g、法夏10g、茯苓15g、枳壳6g、竹茹6g、藿香10g、南沙参8g、炒白术

8g、神曲10g。服三周愈。

案例2:徐某某,女,3岁。过敏性鼻炎数月,晚上咳嗽,晨起喷嚏、流涕,咳嗽。大便三四日一解。舌淡红苔腻,边尖有红点,六脉沉细。以栀子3g、淡豆豉8g、橘红6g、法夏10g、茯苓15g、枳壳6g、竹茹6g、前胡5g、南沙参10g、炒白术10g。服三剂即愈,大便也能每日解。

案例3:唐某某,男,3岁。既往得过毛细支气管炎,经常咳嗽,晨起喷嚏、流涕。来诊时发烧至39.5°,神昏,疲倦面容,口气重。大便四五天至一周解一次。舌淡苔黄腻,边尖有红点。脉左弱右弦细。以栀子4g、淡豆豉8g、黄芩4g、黄连2g、法夏10g、枳壳6g、佩兰10g、南沙参8g、生姜如小孩拇指大一块。一剂体温降至37.5°左右,再剂解大量大便,体温正常、咳嗽缓解。将生姜换为干姜4g服一周,诸症皆愈,每日能正常大便。

四川地区,此类患者甚多。而抗生素、激素、清热解毒凉血之品在儿科的滥用,加之饮食结构的改变,我相信其他地区此类患者也不少。此病其他清轻之品宣上焦的治法,疗效不如栀子豉汤轻苦微辛之法。温胆汤的神奇作用及其深刻的作用机理,让人回味无穷,近一年来本人广泛使用本方,愈觉顺手。而半夏泻心汤经叶天士化裁,让人目眩神迷,《温病条辨》中即有七八种化裁方法,治疗中焦各型湿温病。温病中处处可见伤寒法,中医的魅力,实不能一言道尽

3:神奇之药话竹沥

淡竹和青杆竹的新鲜茎,经火烤所沥出的淡黄色澄清汁液即为竹沥,乃一寻常之物。其性寒味甘,临床上一般作为清热化痰之用,此人人皆知。但是治疗败血症和严重性感染者少为人知,而且一般人很少想到用鲜竹沥一药。

2006年5月,齿轮厂一于姓妇女经人介绍找到我,说请我出个诊到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看一个重症病人,她说是外阴癌。我说这病恐怕看不了,她说,别人都说你中医看得好,西医现在没办法,撵着出院,你就给看一看吧。盛情难却,只得硬着头皮跟她去了。到了医院,在重症监护室看到病人,系一老年妇女,约七十多岁,高个白胖,处于半昏迷状态,其女儿为我介绍了病况,两次外阴手术,现经过植皮外观巳愈合,但腹腔内感染,少腹胀大,靠近腹股沟处有一小口,经查看,溃口不红肿,但稍一动就从里往外流脓,最近每天都要排出一小碗脓液,西医给予大量进口抗生素乃控制不住,曰:癌细胞巳扩散,无法救治,动员家属叫病人出院。我仔细做了检查,外阴部刀口缝合都很好,仅是腹腔内严重感染,发烧流脓不止,脉象略为小滑,舌质干红,苔白厚,呼吸缓慢,痰多,旁边的呼吸机紧忙活,神志半清醒,虽说问话不能答,但从眼神能看出来,明白我所说的话。吃饭喝水能喂进去。总体给我的感觉是只要控制住感染,人就有希望。此时我已心里有底了,根据我的结验,我觉得采取补气清热化痰排脓就可以,脓也是痰嘛。首先我就想到了鲜竹沥,用其清热化痰一举两得。隨即处方;生黄芪120g 当归l5g 高丽参30g 桔梗15g 生薏米100g 鲜竹沥20mL一支规格的,每次10支(一日四次) 共三付药,水煎服。第二天,其女儿打电话告之,现已不烧了,伤口脓明显少了,人也有点精神了,简单的问话能答。我说有门了,只要不拉稀,除其它中药外照服,加大鲜竹沥的量,二个小时一次,每次100毫升,一天五次。结果,一周后,肚子里的脓排干净了,半月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后出院了。

记得,当时医院的大夫问小于,你婆婆吃的什么中药竟然能把溃烂之癌控制住,小于说:除了人参黄芪外,王大夫就让我们天天喂鲜竹沥口服液,西医非常讷闷,鲜竹沥不是治咳嗽吐痰的么?真是不可思议。该病人出院后,又生存了三年,去年因外阴癌转移而去世。如果当时不是鲜竹沥控制住感染就不可能有其后的三年生存,这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有人要问,你怎么能想到用鲜竹沥口服液治重度感染呢?实话告诉大家,这并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厚积薄发,平时脑子里就装了大量的名医医案,临床上只要碰上同样的病人或类似的病人就可以套用,照猫画虎。这个病人的治疗方案就是十年前学习四川巳故名老中医江尔逊的经验。江老在《豁痰丸抢救痰热伤津危证的体会》一文中反复谈到用鲜竹沥治疗重症感染的神奇作用,尤其是治疗一位涂姓青年妇女,因急性兰尾炎穿孔导致全腹膜炎,高烧40C,阴道流脓性分泌物一案,经用豁痰丸加大量鲜竹沥治愈,对我印象极为深刻。以致以后我在临床中反复单独大量地验证其清热化痰解毒的作用,基本上不用参加其它清热解毒药,照样收到佳效。

从上述案中也可以看到未加银花连翘野菊花之类的效果。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学中医不需要读太多的理论书,也不需要迷信辩证施治那一套,只要做到三个一百就行了。即熟记一百种药(烂熟),一百个名方,一百个精典医案。兵不在多在于精。一百种药即可独当大任,也可隨证加减;一百个方子,同理即可单独用,也可多方联合,组成上干上万;一百个医案就是具体模式,光有抽象的理论没有形象具体的案例是很难认证看病的。我临床多年得窍于脑子事里装了大量病案,不会辩证时或遇到疑难病时就想类似病案,照猫画虎一打一个准。

跑题了,言归正传。在平时治疗小儿痰多气管或肺部感染不能喝中药的,就开一种鲜竹沥口服液令其多喝,大人亦然,每每收药到病除之效。各位同道不妨一试神奇妙药鲜竹沥

生活中经常遇到有的病人,因饮食不洁或胃凉受寒,上吐下泻,胃脘疼痛。对此的处理一般情况是,病人自已到药店买些胃复安和氟派酸胶囊一吃了事,有的有效,有的无效,不行的上医院挂几天吊针。其实此种病,洽疗起来很容易,只要不是严重脱水,一开始就用藿香滴丸加654一2,很快就解决问题,即省钱,又少遭罪。遗憾的是作为医院和医生不赚钱,哈哈,其具体方法是,发现呕吐、腹泻证状就用藿香滴丸10粒,外加2片654一2,芳香化湿,解痉止痛。前几天,我连续碰到几例这样的病人,均是这个办法一天搞定。其中,一位中年妇女,因外出就餐,可能吃有不洁食品,上吐下泻,腹中疼痛,急忙到社区医院挂了三天吊针,仍未止呕停泻,电询于我,告之上法,当天就起效,泻止呕停,后以附子理中丸善后。类似此类病,大不可非用中药汤方和西医吊瓶,小方能解决问题的尽量从简、从快、高效处理,一切以解除病人痛苦为是。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哉

这是我的祖父传下来的方子已三世也,我的祖父曾任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的少校军医官,该方主治跌打损伤,我们后代主要用于骨折,效果显著,现本人主要从事中医内妇儿科,不主治伤科,故献出此方,以便诸位同道使用。

土元12g 血竭12g(优) 页虫(螃蟹)12g 红花12g 自然铜12g 制没药各12g 儿茶12g 甜瓜子15g 广三七15g 岷当归12g 川怀牛膝各6g 骨碎补15g。研末黄酒冲服每次3g 每

日2次

古道瘦马按:徐长卿这味药是种不错的药,我临床常用于祛风止痛、风湿口疮,疗效显著,怎奈读书中,发现贵卅名医石恩骏先生用其治疗皮肤病之顽证荨麻疹乃一绝,方精药简,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故录之扬也。

主方:徐长卿25g 蜂蜜15g。

主治:急、慢性荨麻疹。

用法:一般急性者用水蜜煎剂,水煎每天分3次服。慢性者多用徐长卿粉碎以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天3次,温开水服。

荨麻疹中医有“风疹”、“赤面游风”、“风丹”等病名,乃过敏性疾病,其准确之过敏原难寻之。其症乃皮肤突现风团,瘙痒莫名,急性者骤起而骤消,慢性者反复发作颇为顽固。

荨麻疹固然为风邪夹寒热袭之,内蕴肌表而疏泄不利所致,也可因肠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所发,其瘾疹红多白少,红者固然多与风热有关,白者未必为风寒所客,血虚血瘀及气虚者,常见于慢性荨麻疹。

临床上一般用防风通圣散治荨麻疹即有效,后发现以此方加入徐长卿则疗效可增一成,又以单味徐长卿水煎服疗效亦好,再加蜂蜜水煎服,则疗效大增,徐长卿以蜂蜜为丸,对于慢性荨麻疹疗效尤佳。

考徐长卿辛温,具祛风解毒,止痛活血之力,各书有将其列、人麻醉止痛药,因其可止各类疼痛;或将其列入妇科用药,因其可以通经;或将其列入化瘀药,因其可以活血。而20世纪70年代贵阳医学院所编《中草药资料》将其列入皮肤科用药之首,似从实践中研究得来,有其独到之见解。

徐长卿祛风解毒之力略胜其活血止痛之力,故一般皮肤瘙痒、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皆可用之,尤以荨麻疹疗效最好,多因其祛风解毒之力也。荨麻疹虽病在肌表,然或本有瘀滞或反复发作,每致脏腑失其常度,久则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亦可借徐长卿活血行气之力而取效,所谓血行风自灭也。徐长卿治过敏性哮喘亦有效,故可能具抗过敏之直接作用,固虽其性辛温,均可用于临床寒热不同辨证之患。

临床若见热象偏重,心烦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脉弦滑数者,此方无论何种剂型,应加适量熟大黄为宜。

蜂蜜和营卫,润肠肺,通三焦,调脾胃,并有清热解毒之功用,而荨麻疹必有营卫不和,脏腑滞涩,三焦不利,脾胃邪壅之病理,风热邪毒自然稽留于肌腠为病也。蜂蜜或入煎剂,或为蜜丸,皆为治疗之药,非仅调味赋型之剂也

低血压治疗的思考低血压症和高血压症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大家都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治疗经验文章也比较多,相对的谈低血压治疗的经验文章到不多。实际上低血压的人也相当多,在这方面,我这些年遇到的也不少。在治疗方面也是先走了一段弯路,后来慢慢才摸索出一些结验,现谈一谈。

低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全身无力,血压收缩压常低于90毫米汞桂,舒张压常低于60毫米汞柱。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常是气虚、阳虚、或气血两虚。早年在治疗低血压时,常首先选补中益气汤,气血两虚常选归脾汤,按理说应该是正确的,但是临床疗效不给面子,病人服了一段时间,血压仍然上不来,仅乏力心悸症状有所改观。对此,思索了很长时间,不得其解。

后来,在年年温习《伤寒论》的过程中,看到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理中汤时,突然醒悟,

应从阳气虚衰,中气不足入手,不能仅局限于气虚上,应大力温阳,温通血脉。于是,在以后的临床上,再遇到低血压病人,就将上述三方合并,组成现代称的附子理中丸为主进行治疗,很快就收到了明显效果,病人血压在服三、五付药后就开始上升,头晕,乏力、怔忡等症状隨之消失。

临床上一些病人除了血压低还伴有西医称的贫血,中医称的血虚证侯,这时,我往往加入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效果就更全面。用这个方子治疗低血压,虽说升压快,但有时药一停个别人易反复,针对这个情况,我又参考了又关资料介绍的经验,加入了大量枳实、五味子等药,组成新的升压方子:

生黄芪30g 当归15g 枳实60g 附子15g 干姜15g甘草10g 五味子10g(辽宁名医彭静山曾用枸杞子五味子两药泡水喝治低血压)。经过临床验证效果可靠而且稳定,基本上解决了低血压的问题。

方解: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四逆汤回阳救逆,治四肢冰凉,低血压归女常见。甘草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29条,主治虚人外感误用桂枝汤发汗,致使阴阳两虚而见厥逆、脚挛急、烦躁不安等危症。先用甘草干姜汤温中以复其阳,阳复则厥回足温,再用酸甘化阴养血的芍药甘草汤,阴血得养,则脚挛急自伸。本条之厥逆是阳气不能达于四末,低血压之头晕是阳虚不达于头脑,其实两者都是低血压,只不过血压低的程度轻重而已。现代药理证明,干姜辣素,口服后能刺激口舌及胃黏膜,可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而抑制副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上升,血液循环加快,达到抗休克的目的,这便是干姜温中救逆的药理基础。枳实是益气升压药,味苦性微寒,有破气行痰、散积消痞之效。这一说法已成为历代本草书籍共识。但据现代药理研究。枳实能收缩平滑肌,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胃扩张、胃下垂、脱肛、疝气、子宫脱垂。这些病病机是中气下陷,应当用补中益气汤,而枳实也能治之。说明枳实不但不是破气下气药,反而是补中益气药。藏医藏药将枳实和人参归为一类,都当补益药用,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其实,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枳实有“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的作用。所以大剂量枳实治疗低血压也是有理论基础的,临床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五味子,孙思邈谓:“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因困乏无力,无气以为,与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柏煎汤服,使人精神倍加,两足筋力涌出”,“六月常服五味子……。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现代药理证明五味子有强壮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总之该升压汤具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升高血压的作用。下举一例示之:

2010年7月10日,一彭姓老者,男,72岁,找到我说头晕的厉害,心慌,混身没劲。我用血压计测了一下血压为:BP:60/40,我告之血压太低缘故,他说,我已经吃了好几盒人参方的生脉饮了,怎么不见效呢?我答之,现伪劣药太多,他说那就开几付中药吃一吃吧。刻诊:舌淡苔薄白,脉双寸沉弱关尺濡细,面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腰稍痛。

辨证:心肾阳虚、气血不足。

出方:生黄芪20g 当归15g 附子10g 干姜15g 甘草15g 枳实60g 桂枝10g 五味子10g 麦冬15g

杜仲30g 三付水煎服。

三日后,该患者复诊,曰:头已不晕了,心亦不慌了,腰稍好些。测血压BP:110/80毫米汞柱。要求再服,多巩固几天,续服10剂,痊愈。

另:低血压不仅有上述偏虚偏寒的证,而且临床上大多数低血压也属这一类。但不可太过于死板,临床上偏热偏实的火郁证低血压也能见到。我最近治疗的一例刘姓妇女就属于这类。该妇,姓刘62岁,以头晕为主述求诊,血压BP:70/40毫米汞柱,说姑娘给买了好多盒生脉饮,喝完还是这样,(临床上常遇到这种情况,说血压低,不分什么情况,西医就是生脉饮补血露类。怪哉!)刻诊:舌尖边红,苔黄腻,口干苦臭,脉弦滑微数,能食,大便偏干,小便赤热,一派火郁三焦,气机不利之证。

出方:黄连10g 黄芩15g 黄柏15g 制大黄20g

栀子15g 白蒺藜30g 勾丁15g 生甘草10g 三付水煎服。

三日后复诊,告之,吃药后,日大便了三次,头脑清醒多了,头也不晕了,现测血压为BP:110/70毫米汞柱。上方减大黄,略为调整,又服五剂,一切恢复正常。从上案看可以得出一个认识,用中医看病,切不可胶泥于西医病名,一定要用中医的辨证方法,有是证用是药,尽管低血压病大多数相当于中医的阳虚、气血虚,但是还是有不同的。死板教条是临证的大忌。切记!

再录一案以证之:

治疗低血压眩晕:李某,男,36岁。1992年5月7日初诊。自述血压偏低已近2年,迭服补剂而愈重。现头目眩晕,神疲乏力,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心慌气短,饮食无味,大便偏干,舌红苔厚且干,脉沉细滑数,血压BP:10/7kPa。证属湿热郁滞,气机不畅。治以芳香宣化,疏调气机。方药:蝉衣、片姜黄、川棟子各6g,僵蚕、藿香、佩兰、大腹皮、槟榔、焦三仙、水红花子各lOg,大黄lg。嘱其停服一切营养补品,饮食清淡,每天散步2小时。服药7剂后,诸证减而大便偏稀,血压13/9kPa,原方加荆芥炭10g,防风6g,灶心土30g(先煎),以此方加减服用20余剂后,精神爽,纳食香,血压维持在13~16/9~lOkPa,而告病愈。(《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主方:白蒺藜30g 勾丁30g 菊花30g 茺慰子30g 川芎10g 怀牛膝30g 白芍30g 元参50g 炙龟板15 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水煎服日三服。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此方乃是我学习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镇肝熄风汤的变通方。

张氏在书中谈到此方:所谓脑充血证(亦名类中风,即西医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痰多者,加胆星二钱。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一两。

张氏这张方子是个名方,很多名医都爱用,我也学之,但是在运用中感觉,张氏之方治高血压时有效时无效,总是不理想,于是萌生在镇肝熄风汤基础上加减,后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效果较好,所以固定为自己的效验方。

《验案示之》李某某,男,65岁。高血压多年,长期服用西药,不能停,致使胃口大减,胃酸烧心,求诊我处,要求中医治疗,并达到以后不再用西药。刻诊:人偏瘦面黑,头晕,胃酸胀,眼雾,腿无力,舌红苔粘腻,脉弦硬有力,左尺不足。辨肝胆湿热,肝阳上亢,处方:

白蒺藜30g 勾丁30g 菊花30g 茺慰子30g 川芎10g 怀牛膝30g 白芍30g 元参50g 炙龟板15 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败酱草30g 公英30g 生蒲黄30g 七剂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头已不晕,胃巳不酸胀,血压BP:130/80mg。效不更方,去败酱草、公英又服20余剂,血压平稳,另配以胶囊巩固二月,停药而愈

说起蒲公英,自小我就认识和喜欢。小时候,文革前,不像现在小孩要玩什么有什么,各种玩具琳琅满目,动画节目满世界都是,我们那时可没有什么可玩的。由于我们家所在的单位处于郊区,城乡结合部,闲时经常到农田里去玩,经常见到一种草,成熟的时候,一根茎上长出一个园形的花蕊,特别好看,掐下来,对着天空一吹,一个个小伞,就象空降兵一样飞向天空,看的人心神旷怡。听大人讲这种草叫蒲公英。长大了,学医了,才知道这不是一般的小草,而是中药园地里的一个很知明的中药。清热解毒,活血散结。自从我从事中医后,对这味中药格外的青睐。最早是从名方五味消毒饮中认识它的,而后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其进一步的加深了解,以至达到了偏爱的地步。“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泻之剂也。所治病位主在肺、肝胆、胃、膀胱、肌肤、经络,而入气血。所治病性主热、湿(热)、郁、瘀、毒、结聚等实证。药效以清散通利为特点。清者,清热泻火凉血,善清肺胃、肝火,亦清利湿热,清散毒热;散者,散热结,溃坚肿.消结核痈肿,散滞气,散热毒;通利者,通经络,行瘀滞,通内达外,通上行下,清消全身内外上下之郁热肿结痈毒,且能通利二便。证治主热毒郁结。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之功效。主治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目赤咽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蒲公英具有抗菌、抗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抗肿瘤、抗溃疡、保护胃黏膜、保肝、抗内毒素等作用。针对其特性,我除了用在一般外科病证上,如乳痈、痤疮、丹毒等等,这个大家一般都会用,特别爱在治疗胃病时重用它。对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症上,重用其为主药,轻则30g,重则60g,屡建卓效。这些胃病凡是经胃镜捡查,呈现病灶红肿溃烂,一律加用重量蒲公英,消炎生肌。此做法,来源于巳故著名中医胡希恕和东北名医李玉奇的认识,这类胃病一律按胃痈处里,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和可靠的。下面举两个例子示之:例一,蔡某,女,45岁,患胃病多年,主症:胃脘胀痛,不能食,兼有返酸,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大小便尚可,月经正常,巳育二子。胃镜捡查,糜烂性胃炎,镜图观粘膜红肿,散性溃点。先用西药奥美拉唑四联治三个月不效,转求一老中医治疗,仍然解决不了胃脘胀痛,经人介绍要求我予以治疗。吾从胃痈治之,用甘草泻心汤加减,处方:甘草30g 黄连15g 公英50g 败酱草30g 生地榆30g 半夏10g 党参15g 干姜6g 生蒲黄30g 煅瓦楞30g 厚朴10g 莪术10g 炒谷麦芽各30g 吴茱萸6g 九香虫15g 七剂水煎服日三次。一周后复诊,胃脘胀痛,大大减轻,上方去吴茱萸,干姜,加香橼佛手各15g,续服十五剂,痊愈。按:此类病人我治疗甚多,其中加不加蒲公英大不一样,我曾观有些中医治疗此类病的方子,其它方药基本雷同,大同小异,就是效果不明显,其中缺少的就是蒲公英。我之所以治疗此病有效,实际上蒲公英起了很大作用,其清热消炎,生肌止痛作用尤为明显,这不仅在治疗胃痈上显示,而且在治疗其它痈证上也是表现突出。诸位同道不可小视。例二,曾治一武姓青年妇女,生完一女,满月后一日喂奶不及,右侧乳房外上侧红肿憋胀,疼痛难忍,同时伴有高烧38.5度,不愿打针用西药,害怕乳孩有影响,故求中医治疗。我接诊后,辨证为乳痈(西医称为急性乳腺炎)也,处方:

生黄芪15g 当归10g 公英50g 野菊花30g 二花150g 连翘30g 地丁30g 皂刺15g 穿山甲6g 三付水煎服。一服后热退,三服后痊愈。按:此案用的是五味消毒饮,其中也是大量用蒲公英和二花,取其清热散结,个中道理明者可见。再强调一点,蒲公英要用大量,不得小于30克。此是关键。附群贤见智录

1.湖南中医学院教授谭日强用蒲公英、白芍各15g,当归、柴胡、瓜蒌、薤白、法半夏、煅瓦楞子各IOg,枳实6g,陈皮5g,甘草3g,治消化性溃疡。2.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陆长清用蒲公英、太子参各15g,黄连、乌梅各9g,法半夏12g,干姜3g,苏梗IOg,甘草6g,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肝胃不和等病证。3.杭

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杨少山用蒲公英20g,配太子参、杭白芍、川石斛各15g,川棟子、鸡内金、延胡索、绿梅、佩兰各1Og,吴茱萸lg,生甘草5g,炒川连3g,治胃阴不足夹有郁热之慢性萎缩性胃炎。4.江苏南通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袁正刚用蒲公英30g、生白芍1Og、生甘草6g、红花8g、徐长卿12g、陈皮8g、大母12g,治胃脘痛、滞胀纳呆属气滞络阻者(慢性胃炎、胃窦炎)。5.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李友余用蒲公英治疗慢性胃炎、痤疮、急性结膜炎、急慢性肝炎。蒲公英30g,配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等查到幽门螺杆菌者疗效肯定;蒲公英30g,配银花、白芷、野菊花、赤芍等,治疗痤疮;鲜蒲公英1OOg,煎水熏洗患眼,治疗急性结;配银花,治急慢性肝炎。6.蒲公英清胃定痛: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载:本品“炙脆存性,火酒送服,疗胃脘痛”,其效甚佳。从蒲公英之性味分析,其所主之胃痛,当属火痛之类,王氏之应用,炙脆存性,火酒送服,则其寒性已去,只存定痛之用矣。近代章次公先生治疗胃溃疡病,具小建中汤证者,以此汤加入蒲公英30g,疗效甚高。蒲公英的镇痛作用不仅在于它能清胃,而且还能清瘀,凡胃脘因瘀热作痛,用其最为相宜。而胃溃疡之疼痛,配合养胃之品,又可奏养胃清瘀、镇痛医疡之功。如选用其根,晒干研末吞服,效果更佳。 [四川中医,2004,22 (9) ]上文摘自《中药临床妙用锦囊》楼锦英编

男性早泄一证说起来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治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我是汤方医,习惯开汤方,碰到要求治疗早泄的病人也是首先开知柏地黄汤一类方子,滋肾阴,降相火,但是屡屡失败,好不恼火,苦无良策。一日在翻看一本什么中医杂志时,看到一偏方,甚是简单,出于好奇,就拿到临床上检验。不想一试就灵,从此就用此方治疗早泄,一发不可收也。今贡献给大家。

辛香酊早泄灵

组成细辛、丁香各20克,90%乙醇100毫升。

用法将两药浸泡入乙醇内半个月即可;使用时以此浸出液涂擦阴茎之龟头部位,经1.5-3分钟后即可行房事。

验案举例:2005年,8月,曾治一吴姓患者,汽车司机,时年35岁。闻名找到我,悄悄地给我说,性功能不好,我说阳痿,其摇摇头说不是,早泄,治了好多地方了,钱花了一河滩,也没治好。听说你看病水平高,特来找你。刻诊:舌红苔腻,脉象滑实,饮食二便正常。同房不到一分钟就射精了。我辨证为湿热郁阻,相火过旺。处方四逆散合龙胆泻肝汤加黄柏知母。五剂,水煎服。一周后,复诊说变化不大。我一看不行,又走到老路上。正方不行用偏方,就配制了一料辛香酊早泄灵,怕病人嫌便宜,说糊弄人,就收了80元,说是秘方,肯定有效。患者高兴持药而去。一周后告知,好用,每次同房都能坚持十几分钟才射精。问是不是以后每次都用,我说不用了。哪天不好使时再用。神药可要放好哦。以后该病人又介绍了几个同类病人,均用此药此法治愈。特灵。

按:早泄的产生90%是因精神因素使然,本方对由精神因素所致之早泄疗效更佳,单用本方即能治愈。对由其他因素所致者,结合辨证内服汤、丸,亦能缩短疗程,加速治愈。据药理研究,细辛所含之挥发油甲基丁香油酚、丁香所含之挥发油丁香油酚,均具有表面麻醉作用,用于早泄病证,可以抑制阴茎龟头部性兴奋传导,推迟排精时间,圆满完成性交,并通过性交的成功,可增强治病信心,消除精神因素,提高远期治愈率,且对双方性器官无明显刺激作用,却有抑菌消炎和简、便、廉的良好特点

主方:柴胡疏肝散(陈皮12g 香附15g 川芎15g 枳壳12g 赤芍12g 柴胡15g 甘草10g 生麦芽30g 皂刺60g 浙贝母15g 元参12g 生牡蛎30g)+平消片(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制)、枳壳(麸炒)、马钱子粉)

主治:乳腺增生(中医称乳癖)。

乳腺增生,中医称为“乳癖”,是指乳房出现形体各异、大小、数量不等的硬结肿块,不痛不痒,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的一种乳疾。本病包括西医的“乳房囊性增生病”,俗称“乳腺小叶增生”和“乳房纤维腺病”。

乳腺增生临床较为常见,多为25~40岁妇女,其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可能为黄体素与雌激素比例不平衡所致。常表现为患侧乳房周期性疼痛,随月经周期变化,来月经后症状减轻;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可扪及结节状肿块,质地中等或稍硬韧,边界不清,与皮肤和胸肌筋无粘连,偶尔乳头有黄色或淡血性溢液。必要时活检与乳腺癌鉴别。

此种病治疗西医无特别疗效,中医却治疗起来疗效较好。我早年治疗此病坚守疏肝理气,活血散结,以逍遥散为主加减,疗效不高,治疗很长时间,乳癖变化不大,心中甚为郁闷。看来光有法,无良方妙药,亦是无奈小包块。后经勤求古训,留心效方,终于找到一个好方。即柴胡疏肝散合平消片,运用临床颇收大效,现举一例示之:

杨某,女,38岁,平时来月经前时,双侧乳房胀痛,经妇科红外线检查,发现两乳上外限各有一核桃大小包块,系囊性增生。西医予以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和乳癣消片治疗,三个月无效。又听人说秦岭终南山有一老中医擅治此病,去了几次吃药不少,亦无多大效果。经人介绍转治我处。刻诊:多高1.7之多,人胖,面白,脉弦滑有力,舌淡红苔薄白,性急躁,来月经时乳房胀痛厉害,过后即不痛。饮食二便正常。辩证肝气郁结,痰浊积滞,处上方加瓜萎半夏青皮。十四剂乳块消去一半,效不更方,又续十四剂消无踪影,痊愈。

按:此案治疗乳腺增生以上述基本方为主,略事加减即可,需要提示的是皂刺一药不可太少,我临床一般用60-120g,量太少无济于事。平消片更是主药不可减去,更不要因是治疗癌症之药而忌讳,中医历来有异病同治一说,就和逍遥丸男性一样用的道理一样,一种药治多种病常见。勿怪之

生大黄100g 川黄连100g 穿山甲100g 上等血竭30g将上述中药打粉装胶囊。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

功效:专治各种中轻型内外痔疮,一个月一疗程。疗效简便可靠。

【验证病案】:我临床上治疗痔疮一般分两种方法,一种是口服中药汤剂(具体方药已有另文介绍);一种是口服自制胶囊。因有些病人不愿服汤药,嫌难已下咽,所以我又研制了上述专治痔疮的胶囊,经多年的使用效果显著,深受患者欢迎。曾治一朱姓男子,45岁,因经常吃辛辣烧烤,肥甘厚味,烈性白酒,而导致肛门内l厘米处长了两个小痔疮,便血疼痛,找到我治疗。我说那就开些汤药吃吧,其说,苦不苦?我答曰:清热解毒的药肯定苦,他说我实在喝不下去。能否给点简便办法。我说那就服胶囊吧。药贵一些,因要用到穿山甲。他说不要紧,只要能治好病。于是我给其配了二个月的药,服了一个月痔疮就好了,经检查肛门内一圈光滑无恙,病人甚为高兴。还把未吃完的一半药又转卖给了别人,连自己的药费都省了。这是后话,患者当笑话学给我听的。把我笑得上不来气,感叹现代人真聪明。

2009年10月,曾治一陈姓女子,50岁,系一电子市场小老板,因是老患者,经常调理妇科

病,相识。一日打电话给我,说痔疮犯了,时间长了,痛苦不堪,请我帮忙找一个痔瘘科大夫,想做手术治疗。我问是什么情况。告之,内外混合痔,已经十来年了,一直不想手术,现在是痛的实在没办法了,又肿又疼又便血。我说这样吧。我有一秘方,你先用着看看,不行我再给你找人做手术。她说行。我即为她配了三个月的药。后来再无消息了。半年后,又来找我看更年期综合症一病,说到你那个治痔疮的药真好,我吃了一大半就好了。真谢谢你,使我免除了动手术之苦。

按:生活中经常听广告宣传,十个男人九个痔。但是,我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妇女得这种病的反而多,尤其是青年女性,这也许是妇女产育导致盆腔易瘀血的原因。对此,我多数情况是用这个方法治疗,效果非常好。十几年我用此法治疗一二期痔疮不下百十例,即方便有保险。故把这个方子写出来,请诸位不妨一用

主方: 夏枯草30g 香附子25g 桑叶15g 薄荷10 g 菊花15g 元参15g 甘草10g 水煎服日三次。

主治: 结膜炎,眼红,眼疼,眼肿等。

结膜炎为一种由病毒、细菌或过敏物质引起的结膜炎症。当结膜受到刺激时,表现为结膜充血,眼珠有的疼有的不疼,常常伴有分泌物。在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可以很稠,呈白色或奶油状。在病毒性或过敏性结膜炎,分泌物则常常为清水样。眼睑可肿胀、发痒,过敏性结膜炎眼痒更甚。中医称为上火,属肝肺两经郁火上炎。一般治疗点些眼药水,不效就点滴输液。但效果还是比较慢,尤其是复发性眼结膜炎,西医治疗更不易,中医却很容易,用此方一般3-5剂就收效解决,其速度之快确实令人惊讶。现举二例以示之:

例1·一8岁小女孩,患眼结膜炎,双眼结膜布满红丝,痒涩流泪难受。其家长先是买氯霉素眼药水点之不效,又带其到社区卫生站打抗病毒点滴,具体药物不祥,三天仍然不见好转,其祖母因经常在我处看病,即问我中医能治否?我说这没有什么难的,几付药就搞定,其祖母露出惊讶,再问,是么?我说先给你开三剂吃吃看。随即书写上方三剂,叫拿回去自己煎,多放些冰糖当饮料喝。三日后,其祖母将该女孩领来,告之,好了。我观眼结膜洁白无瑕,眼珠黑亮,确实巳愈。家长又叫我给其治疗弱视一证,我以益气聪明汤为主加减治之,此为后话。

例2·一中年妇女,湖北人,35岁,近半个多月,左眼睑红肿,眼结膜略红,流泪,发痒,西医予消炎药一周,不见好转,听人说我看中医疗效好,转求我予治疗。我望诊如上,按脉寸浮滑数,察舌尖边略红,大便干燥。出上方加生大黄10g元明粉10g,五付即愈。

按:此方我用之多年,治风热火眼疗效确切,如有兼证,稍作加减即可。近期阅读《杏林集叶》发现,郭永来先生早已用此方治疗上证,两方大致相近,而且论述验案更祥细,真乃慧者相见亦通。在此,一并转录:

吾妻病目疾,经常复发,犯则白睛满布红丝,眼内如有砂粒或烟熏,涩痛难忍,自此每遇劳累或情绪波动必犯,或几日或十几日一犯。各种眼药膏及激素都无良效,深以为苦。1974年1月,一次又犯,我正好在看《本草纲目》,见夏枯草条下曰:黎居土《易简方》用治目

痛,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日: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一男,至夜目珠疼连眉棱骨,及半边头肿痛,用黄连膏点之反甚,诸药不效。灸厥阴、少阳,疼随止半日,又作月余。以夏枯草二两,香附二两,甘草四钱,为末,每服钱半,清茶调服。下咽则疼减半,至四五服愈矣……我遂为她用夏枯草25g,香附25g,甘草lOg,玄参25g,连服3剂而愈。到现在我整理这篇文章时,已近30年,再未复发。

夏枯草汤治复发性眼结膜炎,药简效宏,原方只前三味,只要药证相合,投之辄应。虽不能像原书所说覆杯即愈,然多在3-6剂收功,远期疗效也甚佳。于此之后,我曾治数人皆愈。如表嫂张守花,邻居袁华,都是3剂而愈

笔记1. 开络涤饮煎

功效:苦辛开络,健脾涤饮。

主治:悬饮(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难消者)。

方药:生香附15g 旋覆花12--15g 广陈皮12g 生半夏15g 云茯苓30g 生薏米30g 葶苈子15 --20g 白芥子12g 生黄芩15g 紫丹参20g 生姜3片大枣4枚。

注:倒取药汁时,必须用纱布过滤。

歌诀:胸液难消胸膜炎,半夏薏香生药先;陈旋苓芥葶苈子,姜枣丹参芩共煎。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属“悬饮”之类。主方为十枣汤,因药力猛峻,副作用大,长期以来医家不敢轻用,病家亦难接受,是为弊端。本人仿《温病条辨》“苦辛淡合,芳香开络法”,取香附旋覆花汤加减之,拟订开络涤饮煎。重症可配服香戟胶囊(大戟40g(醋炒)、木香10g,研至细粉,装O号胶囊(每粒含净药0.42g),服法:初服2-4-6粒递增、退后酌减:6-4-2粒递减至停。慢性胃炎、溃疡病患者慎服,孕妇忌服),同样具有破癖逐饮、消坚行水的作用,服药全过程很少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病人的水饮不知不觉地消于无形之中,且能控制渗出。

方中香附生用是保全其辛燥化湿,行气开结的固有疗效,用以加大推动旋覆花消痰、下气、通络、行水的力度。旋覆花、葶子、香戟胶囊等均为性猛耗气,味恶伤正之品,遵循“衰其半而止……”的准则,当胸腔积液显著消退后,酌情减量,或用旋覆花全草——金沸草,加大剂量,比较稳妥。临证接诊此病,一般已是用大量抗结核(抗痨)药或胸穿的经治病例。其一,胸腔积液不多,但难以消除者;

其二,胸腔积液泛滥每抽每渗者;

其三,少量胸腔积液或包裹性积液久久不能吸收者。

一般10-20剂,每见奇功。不过包裹性积液,非常顽固,必须配服水蛭胶囊,方见消水散结之功。

《临证碎金录---张琼林张善堂著》

古道瘦马按:此方是治疗胸膜炎及积水的有效方,最初是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的,上方是张琼林先生以此方为主进行加减而成,四川名老中医余国俊先生亦是运用吴氏方的高手,余氏师徒两代运用此方治疗悬饮也是屡取佳效。我临床运用治疗多例结核性胸膜炎积水全部治愈。

我曾治一中年男子,汪姓,系蹬三轮车夫,以右侧胸胁掣痛求诊于我,我先以柴胡疏肝散合活络效灵丹治之半月不效,经仔细问诊,得知还有微咳症,乏力。感觉应是肺病,令其到

医院拍个胸片再治。结果证实为肺结核性胸积水引起的悬饮证,于是改方为香附旋复花汤加减,治疗一个月,痊愈,右胸胁不在疼痛。

上方张琼林先生说:倒取药汁时,必须用纱布过滤。是因为旋复花有纤维毛,滤不净易刺激咽喉,引起呕吐,此点不可不注意。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是运用此方的关键处:吴鞠通认为此种胁痛,即《金匮》水在肝而用十枣汤之证。因其为患尚轻,仅用香附旋覆花汤涤饮通络即可。为了准确无误地使用本方,最关键的是要掌握这种胁痛的特征---掣痛。注意不是胀痛、刺痛或隐痛,而是牵掣作痛。即体位固定时不痛或仅微痛,一旦移动体位,如翻身、转侧、俯仰、走路等,便牵掣疼痛不已。一方有一证,一证有一方,方证对应才能取效。这一点尤为重要,故识证为先,否则方再好,不对证也枉然

笔记2. 女子以肝为先天

回忆初涉临床时观摩某位何姓医生诊病,所治的门诊病人中以20—50岁左右的妇女为多。问其服药之后的效果则常说:“服何医生的药舒服。”后留意于何医生处方,大多是疏肝理气药如柴胡、青皮、枳壳、香橼、香附、陈皮、木香等,养血活血药如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等。另一部分必用之药,乃养肝肾、益肝阴、补肝血之品,如何首乌、桑寄生、鸡血藤、夜交藤、川断、枸杞、怀牛膝等。由此而明白:治妇人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调肾,但重要之处,必须用养肝、柔肝之品。

《临证指南医案》说:“女子以肝为先天。”妇女以血为重,行经耗血,妊娠血聚养胎,分娩出血,以致女子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医学真传》说:“盖冲任之血,肝所主也。”故冲任二脉与女子生理机能紧密相关,肝主疏泄,可调节冲任二

痔疮偏方藿香正气水

痔疮偏方藿香正气水 痔疮,中医认为是由于湿热而成,虽有内、外痔之别,理则一也。用白芷等活血化瘀之药外洗,内外痔同治,痔消无形。方用:白芷川芎青黛红花。白芷,味辛,可外治各疮痈痔漏,消毒生肌;川芎,味辛,功专补血。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青黛,味苦,气寒。能消赤肿疔毒。红花,活血。以上诸药各20克煎水坐浴外洗,内外痔均可治,屡用屡效。外用“白芷汤”,内服“破甲散”,痔疮轻松除痔疮是常见病,其发作甚苦。由于所患部位在肛门私处,患者往往因为害羞心理而不积极治疗,以致痔疮反复发作,越来越严重,到最后痔瘘生,长年流脓流血水,则更难治。听说藿香正气水是治疗痔疮的偏方,是真的吗? 藿香正气水是中医防暑常用药,另外对外感风寒、腹胀、腹泻、呕吐等也有良效。但临床应用发现,藿香正气水外用对内外痔、混合痔也有较满意的疗效。 方法是:先将患处洗净,再取藿香正气水20毫升兑入500毫升的温开水中,坐浴,每日一次,每次可十分钟。在痔疮的炎症发作期使用此法可起到消炎止痛、促使痔核萎缩的作用。 药理研究表明,霍香正气液中的有效成分能解痉镇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8种细菌有抗菌作用。它对治疗痔疮十分有效,药物吸收途径是局部皮肤或肠粘膜,有吸收快、发挥效力时间长的特点。此外,该方法治疗痔疮无任何副作用,用药单省钱易于接受,适合各种年龄的人使用。 另外,藿香正气水的用途十分广泛,体现了中医中“异病同治”的特点,对外寒内湿的病症十分有效,甚至对痔疮也有消炎止痛之用,以下是藿香正气水的各种用途。 1、空调病:夏天冷风吹多了,往往出现都市空调病,表现发热、头痛、头昏、乏力、关节疼痛、胃疼、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每人表现不尽相同,可以出现上述一种或几种症状,均可服用藿香正气制剂。 2、水土不服:夏天是旅游的高峰期,往往飞机火车上过凉,外出游玩炎热,再加上饮食不规律等,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表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适量服用藿香正气水(液)往往能够缓解症状。 3、夏季腹泻:夏季食用冷饮、瓜果过的容易导致腹泻,藿香正气是最常用的正确治疗。 4、湿疹和汗疹:用藿香正气水外涂皮损处,每天3—5次,连用3—5日。 5、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夏季常易复发,而组成藿香正气水的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也可每日多擦几次。5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6、晕车晕船:这也是旅游时经常遇到的小麻烦。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7、治婴幼儿腹泻:取干净纱布一块,折叠成4~6层置于患儿肚脐处,将藿香正气水置水中预热,待药温适宜时倒在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3小时后取下,每日2~3次,一般2日即可见效。对于腹泻较重、中度以上脱水者还需及时补液。 8、小儿痱子: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9、女性白带过多: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天2-3次,连服5—7天。 10、蚊虫叮咬:用适量的藿香正气水外搽患部3—5分钟,很快就能消除瘙痒。 11、外阴瘙痒:外阴瘙痒者,可将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

药物剂型与正确使用

药物剂型与正确使用 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剂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气泡消失后再饮用,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3.舌下片①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②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①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②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①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②尿素,涂后封包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6.含漱剂①不宜咽下或吞下,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 ②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7.滴眼剂①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滴后闭眼1~2min轻按压眼内眦; ②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 ③一般先滴右眼后滴左眼,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 ④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再用,白天宜用滴眼剂,临睡前应用眼膏剂 8.眼膏剂超过1个月的眼膏不要再用 9.滴耳剂用手捂热,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 10.滴鼻剂①适当吸气,使药液尽量达到较深部位,瓶壁不要接触到鼻黏膜 ②滴后保持仰位1min,后坐直,如滴鼻液流入口腔,可将其吐出 ③同时使用几种滴鼻剂时,首先滴用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剂,再滴入抗菌药物 ④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 11.鼻用喷雾剂将尖端塞入一个鼻孔,同时用手堵住另一个鼻孔并闭上嘴,同时慢慢用鼻子吸气,用嘴呼吸,用毕后可用凉开水冲洗喷头 12.栓剂①阴道栓:保持仰卧姿势约20min,给药后1~2h内尽量不排尿,经期停用

②直肠栓:深度距肛门口幼儿约2cm,成人约3cm,用后1-2h内尽量不大便 13.透皮贴剂不宜热敷,皮肤有破损、溃烂、渗出、红肿的部位不要贴敷,不要贴在皮肤的皱褶处、 四肢下端或紧身衣服底下 14.膜剂 15.气雾剂含激素类制剂用温水漱口 16.吸入粉雾剂都保 类 药物:福莫特罗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布地奈德粉吸入剂 勿对喷嘴,喷嘴放在齿间,温水漱口,期用干纸巾擦拭吸嘴的外部准纳 器 药物:舒利迭,为多剂量型;一开、二滑、三呼、四吸、五漱 吸 乐 药物:思力华,属于单剂量吸入器;重复使用至吸完,每月清洁一次 17.缓、控释制剂SR、ER 一般应整片或整丸吞服,严禁嚼碎和击碎分次服用服药时间宜固定

广藿香病虫害如何防治

广藿香病虫害如何防治 广藿香在种植过程中危害藿香的病虫害较多,对生产影响较大。为了促进藿香生产的健康发展,应注意防治以下主要病虫害: (一)病害防治 1、根腐病。发生在根部,地下茎根交界处发生腐烂,逐渐延至植株地上部分,皮层变褐色腐烂,萎蔫而枯死。在盛夏酷暑高温多雨季节,排水不良的地方,发病尤其严重。防治方法:及时挖除病株烧毁,撒施石灰消毒,暑天要种植作物遮荫或用草覆盖,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不能连作;发病后可以及时将健壮枝条压埋入土,让它萌生根系后,再把病株清除,撒上石灰消毒;可以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浇根部,防止病菌扩撒、蔓延。 2、角斑病。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开始时呈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成为多角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此病多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没有荫蔽或荫蔽过小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植株生长不良,发病更严重。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积水,种植荫蔽作物,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喷施1:1·5:120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3、枯萎病。此病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最初病株叶片及叶梢

部下垂,青枯状,最后根部腐烂,全株枯死。防治方法:藿香收获后,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结合叶面喷药,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7天一次,连喷2—3次。 (二)虫害防治 1、蚜虫。蚜虫又叫藿香虱,属同翅目蚜科,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梢嫩枝上吮吸营养物质,危害叶片、嫩梢,影响生长,严重时把植株叶片,甚至连同茎杆吃光,造成减产。防治方法:用40%乐果,或80%敌敌畏乳油1200—1500倍液喷洒,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亦可用2·5%鱼藤精乳油800—1000倍液喷杀;也可用烟筋骨水喷杀,效果均好,后两种属无公害农药,宜大力推广。 2、卷叶螟。卷叶危害叶片,以幼虫在幼芽、幼叶上吐丝卷叶,藏于其中咀食叶片。防治方法:用敌百虫稀释300—400倍喷杀。 3、红蜘蛛、光头蚱蜢光头蚱蜢吃食叶片,红蜘蛛吐丝藏于植株生长点和叶片上,吃食叶肉,最后只剩叶脉,形成秃顶,影响光合作用,致使植株生长不良。防治方法:红蜘蛛可用40%乐果乳油1200—1500倍液、或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喷杀;光头蚱蜢可用90%晶体敌百虫400—500倍液、

藿香正气水外用新功效

藿香正气水外用新功效 藿香正气水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软胶囊。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皖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病症。近年,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了它的外用新功效,尤以皮肤科疾病疗效极为显著。 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 疖中医一般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方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中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故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用法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 白癜风中医认为是风湿两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癌滞、毛窍闭塞而成。而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气归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其用法是,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正气水涂擦患部,微微用力,反复蘸擦至皮肤微红为度,一日2次。 外阴瘙痒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治疗外阴痞痒有较好的疗效。用法是以藿香正气水1克:50克兑凉开水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不但有止痒疗效,而且有一种清爽感。因此,藿香正气水的稀释液也可以充作性器官的保健清洗剂。 外痔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缩之作用。

药品外用剂型使用方法

药品外用剂型的使用方法总结 一、定量喷雾剂(MDI) 1.先确定铁药管是否正确的放置入了塑料外壳内。 2.去掉口盖,上下摇晃喷雾剂约10次,确保药物在喷雾剂药管中平均分 散。 3.如果是首次使用,或者超过一周未使用该喷雾剂,需要先预喷4次,确 保喷雾剂使用时药品的正确剂量。 4.垂直摆放喷雾剂, 防止喷雾剂外漏。病人应在坐立或站立状态使用喷雾 剂,确保正确剂量的药品到达肺腔内。 5.向上看头向后仰,确保药品雾剂能有一个较直的通道直达肺腔内部。 6.为了保证吸入时缓慢而深入,先正常呼气。 7.然后用嘴唇包紧喷头,喷头应处于舌头上,通过牙床后的位置。如此可 预防喷雾药品外泻而达不到药品剂量。 8.缓慢的深吸气,约3-5秒后,释放喷雾剂。如果吸气过快,则大部分药 品无法达到肺腔内部。 9.喷雾完后,建议屏息10秒,为确保喷雾后呼气不会将吸入药物呼出。 10.如果需要,建议等待30秒后,再使用第二次。(使药管内压力平衡) *使用前应检查喷口内是否有异物。 *如药管内已无药品,晃动喷雾剂时无声响。 *取出铁药管,用肥皂水一周清洗塑料外壳一次,风干,不要清洗铁药管。 优点: 1.便携 2.轻便 3.可多次使用 4.耐潮 缺点: 1.不易使用 2.需要计算使用次数 3.每次预喷都会浪费药品 常见使用方法问题: 1.使用前忘记摇晃喷雾剂 2.喷雾剂上下拿反 3.喷雾与吸入时配合不好 4.因用口吸气,不能用鼻吸气 5.吸入时速度太快 6.吸入后没有屏息10秒 7.药品喷入口腔后,没有吸入肺内 8.忘了去掉口盖 9.牙齿,舌头,嘴唇阻挡喷出药品 10.雾喷到喉咙有感觉后,就停止吸气

11.多次喷雾,但只吸入一次 12.使用已用完的喷雾剂 二、旋转式定量干粉吸入剂(Turbuhaler) 1.旋松并拔出瓶盖。 2.拿直药瓶,吸嘴向上。 3.握住底部红色部分和药瓶中间部分,先向右旋转底部红色部分,当转到 不能再转时原路返回,当听到“咔嗒”一声时,表明一次剂量的药物已 装好。 4.尽力呼气, 但切忌不可对吸嘴内呼气, 因为湿气会使干粉集结, 使药品不能 平均分配。 5.将吸嘴平置于齿间,用双唇包住吸嘴,用力快速深吸气,可以重复多次 吸气,确保装置内已上好的药品全部被吸入。 6.吸气后尽力屏息10秒。 7.需吸入二次时,中间不需要等待,可直接重复步骤3上一次药,再次吸 入。 8.吸入时,因为药品的干粉粒非常微小,所以没有任何感觉和味道。 9.上药后, 吸嘴不可朝下, 装置本身不能倒转, 因为药品会被倒出, 如果一但 出现倒转或者吸嘴向下的情况, 须重新按步骤3上药。 10.清洁此类装置时不能用水清洗,直接用干纸巾擦拭瓶盖即可。 *装置上有计数器,可看到已使用次数。 *装置因存放在干燥处。 优点: 1.病人可以自己控制吸气。 2.只有少量的药品会在吸入时附和在口咽腔内,口腔内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降低。 3.不需要配合喷雾动作和吸气过程。 4.病人可以多次吸气,从而确保所有药品都被吸入。 5.便携 缺点: 1.无味,感觉不到是否已吸入药品。 2.干粉可能对某些病人有刺激性。 3.需要用力深呼吸,不是所有病人都能达到要求的吸气量。(如幼年儿童, 和严重COPD或哮喘病人) 常见使用方法问题 1.忘记拔掉瓶盖。 2.只向一个方向旋转了,没有听到“咔嗒”声。 3.上药时,装置非直立状态,有倾斜或倒转。 4.吸入前没有全力呼气。 5.咬住吸嘴时,位置或方向错误。 6.吸入时速度过慢。 7.吸入已经用完的装置。 8.不确定是否需要剂量已全被吸入。

药物剂型分类

药物剂型分类 药物剂型就是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就是临床使用得最终形式。剂型就是药物得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一般来说一种药物可以制备多种剂型,药理作用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得疗效,应根据药物得性质、不同得治疗目得选择合理得剂型与给药方式。常用剂型有40余种,英分类方法有多种: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得剂型作为一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1、经胃肠逍给药剂型就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作用得剂型,如常用得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容易受胃肠道中得酸或酶破坏得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口腔粘膜吸收得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就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得所有其她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 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 (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得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得要求,甚至一种剂型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 1、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藹子状态(质点得直径小于lnm)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形成得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汕剂、酷剂、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主要以髙分子(质点得直径在1?lOOnm)医'学教冇网搜集整理分散在分散 介质中所形成得均匀分散体系,也称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得非均匀分散体系, 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 4、混悬型: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得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型: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得分散体系,如 气雾剂。

藿香种植的注意事项

藿香种植的注意事项 藿香也叫合香、山茴香,是藿香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是在六到九月份之间开花,就九到十一月份之间结果。由于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所以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但其中最主要的种植地是我国的四川、湖南、江苏以及广州和浙江等地。那么今天小编主要和大家介绍的是在种植藿香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种植时间 藿香可进行两季播种,分别是在春季和秋季。那么我们要注意的是,春季播种的时间一般是三月底到四月初左右,其中播种的时间不能晚于四月中旬,秋季播种则是在九月到十月份。春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播种的时候要开浅沟播种,穴深一厘米左右,而秋播的时候,穴深三到四厘米左右。

2、生长温度 藿香具有喜高温、喜光照的特点,一般种植藿香全年的平均温度要达到十九到二十六度左右。而适合藿香生长的温度是在十八到二十五度,在出苗的时候,种植地的温度要保持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后期生长的温度不能低于十六度,同时也不能高于三十五度,否则会影响生长的速度,甚至会导致藿香停止生长。

3、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在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藿香施肥一般是以全肥的效果最佳,也就是说每次施肥施肥要施全,其中包括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农家肥等,按照一定的量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施肥。其次在施肥的时候要结合浇水和中耕进行,这样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同时保持土壤的湿度,维持植株正常生活藏所需的水分供给。最后要注意的是在降雨量较多的时候,及时的排水,防止水灾危害。

4、植株密度 一般春季播种的话,每亩的播种量一般是五百到八百克,而秋季播种,每亩的播种量则是五百到六百克。从上面的播种量也就可以看出,秋季播种的密度会比春季要大。春季播种的行间距一般是二十五到三十厘米之间,而秋播的行间距一般是三十到三十五厘米之间。

藿香正气水巧治八种皮肤病

藿香正气水巧治八种皮肤病 1.藿香正气水治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2.藿香正气水治蚊虫叮咬夏日若被蚊虫叮咬,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 3.藿香正气水治外阴瘙痒外阴瘙痒者,可将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洗后不但瘙痒等症状缓解或消失,而且局部有清爽感。 4.藿香正气水治慢性荨麻疹口服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周为1疗程。若伴有喉头水肿、休克、发热者,近2周来曾用过皮质激素治疗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5.藿香正气水治白癜风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用法: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正气水涂擦患部,微微用力,反复蘸擦至皮肤微红为度,1日2次。 6.藿香正气水治足癣将患足用温水洗净擦干,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足趾间及其他患处,早晚各涂1次,治疗期间最好穿透气性好的棉袜、布鞋,

保持足部干燥,5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7.藿香正气水治小儿痱子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个月~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8.藿香正气水治疖中医一般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藿香正气水方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中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故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用法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

藿香正气水的24种妙用及使用注意

藿香正气水的妙用 对于很多人的家庭药箱来说,藿香正气水是长期“住客”之一,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白芷、陈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及甘草。在临床上,由于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所以,一般多用它治疗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导致的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胸膈满闷及脘腹疼痛等症。 藿香正气水的日常用途 1、水土不服夏天是旅游的高峰期,外出时如果水土不服,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带上一盒“藿香正气”有备无患。藿香正气水(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出现上述症状时,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能够缓解症状。 2、晕车晕船这也是旅游时经常遇到的小麻烦。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空调病夏天冷风吹多了,也会受寒感冒,或腹痛、腹泻。内服各种剂型的藿香正气均可。 4、美尼尔综合征(眩晕、耳鸣、耳聋)可用10毫升藿香正气水(液),每天服3次,连用3—5天。症状改善后,再用六君子丸调理。 5、小儿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常与“湿病”有关。为消食和胃药加点健脾化湿药,事半功倍。方法是:取山楂、神曲各6克,麦芽10克,水煎去渣,再加入藿香正气水20毫升,分3次服,连用3天。 6、女性白带过多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天3次,连服5—7天。 7、蚊虫叮咬用适量的藿香正气水外搽患部3—5分钟,很快就能消除瘙痒。 8、湿疹和汗疹用藿香正气水外涂皮损处,每天3—5次,连用3—5日。对带状疱疹也有效。最后要提醒,酒精过敏者、糖尿病、高血压、孕妇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藿香正气水的16种新用途 1、感冒咳嗽:用杏仁10克,水煎送服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克,1日3次,连服3日。 2、失眠:可用藿香正气丸,每次1丸,1日2次,连服10日,疗效显著后再用归脾丸作调理。 3、腰痛:杜仲、狗脊各10克,水煎,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2丸,1日3次,连服5日。 4、治外阴瘙痒:外阴瘙痒者,可将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洗后不但瘙痒等症状缓解或消失,而且局部有清爽感。 5、胎动不安:当归、白芍、杜仲、艾叶各10克,加水煎成汤,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1~2丸,1日3次。 6、妊娠呕吐: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1日3次,连用5~7日,疗效很好。 7、妊娠腹痛:砂仁6克,当归10克,水煎,每次送服藿香正气丸1~2丸,1日次,连服3日。

藿香正气口服液说明书

《藿香正气口服液》说明书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藿香正气口服液 商品名称:藿香正气口服液 拼音全码:ZuoXiangZhengQiKouFuYe 【主要成份】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苍术、厚朴(姜制)、生半夏、茯苓、陈皮、大腹皮、甘草浸膏。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澄清液体;味辛,微甜。 【简介/商品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型号】10ml*10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注:服用时,取吸管锐角一头对准易捅盖中央凹陷处,稍用力插入,即可吸用。) 【不良反应】 1、近年来,应用藿香正气水出现的过敏反应,应引起医生重视。 2、有报道服用藿香正气水致荨麻疹样药疹、上消化道出血、过敏性紫癜以及低血糖。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招商代理信息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10ml*10支每盒 【有效期】24 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药物剂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药物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黄桂华 第一部分概述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临床用药要求的新剂型应运而生,不同的药物剂型具有不同的释药特性,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药效,包括载药数量、运转过程、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部位、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等。实践证明,药物的最佳疗效取决于合理的剂型设计、科学的给药方式及准确的用药剂量等。不同的药物剂型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十分重要。 一、基本概念 药物(drugs)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以及对机体生理功能有影响的物质,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活性,故在药物研发的上游阶段又称之为活性物质(active ingredients)。根据来源,可将药物分为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来源的药物)、化学药物(包括人工合成的和抗生素)、生物技术药物三大类。 药物剂型(简称剂型)是根据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指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无论哪一种药物,都不能直接应用于患者,它们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都必须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药物剂型,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使用与保存等。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主要由药物的性质、医疗需要及应用、保管与运输等方面的要求决定,同一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用于多种途径给药,如氧氟沙星片、注射剂、滴眼剂等。剂型是药物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是所有基本制剂形式的集合名词,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针剂、软膏剂、栓剂等。 剂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品种称之为制剂(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如阿司匹林片剂、胰岛素注射剂、红霉素软膏等。药物剂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好的剂型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方便使用和贮运。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药物剂型从广义上讲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剂型,即按照传统医药学理论研制生产的成方制剂,如丸、散、膏、丹等;一类为现代剂型,即利用现代高科技、新工艺研制生产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由于常用的剂型有40余种,有必要按照适当方法将其进行分类以便于学习和掌握。

藿香栽培技术

藿香栽培技术 藿香别名排香草、广藿香、大叶薄荷等。为唇形藿香属植物。藿香茎叶均可用为药用,是一种用量大、经济效益高的常用中药。它具有清凉解热,行气和胃的药效,主治风寒感冒,呕吐泄泻,胃寒疼痛,恶心作呕。人们都较为熟知的藿香正气水、正气丸等都是治疗由暑热引起的发热头痛胸闷等症的良药。藿香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我国多数省份都有分布。主产长江以南的广东、海南、云南、四川,湖南等等地区。藿香最主要且最为优良的品种是广藿香。它因在广东栽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故称广藿香,在我国栽培广泛。近年来,藿香以其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受到种植农户的欢迎,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下藿香是如何进行栽培管理的。 生物学特性 外部形态 藿香为唇形科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30~120厘米,全株长有浓密而短的小细毛。有芳香气。茎直立多分支,分支多对生。支上有节。叶对生,具长柄,叶片心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8~13厘米,宽1~10厘米,先端短、渐尖或锐尖,边缘具钝锯齿。轮伞花序、多花,果为小坚果。卵状呈褐色。广藿香多数不开花结果。 生长习性 温度 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26℃的地区较宜生长。温度高于35℃或低于16℃时生长缓慢或停止。 湿度和降水量 喜水性强,苗期喜欢较多的浇灌和降水,成株后喜欢多雾、湿度的的环境。空气湿度大于80%以上、年降水量大于1300毫米生长有利。及时浇灌能使藿香生长茂盛,提高产量。 光照 藿香较为喜光,在阳光下比荫蔽下生长粗壮,但幼苗期要适当遮荫。 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层深厚肥沃田地坡地均能生长,以砂质壤土为好,但忌低洼地。育苗技术 在实际生产上,藿香采取扦插育苗的方法最佳,扦插育苗不仅节约成本及生长周期。而且 植株长势较好。 育苗时期 春秋两季是藿香育苗的最适宜时节。最好在每年3——4月份,此时气温回升、雨季开始、植物体内液体流动较为旺盛,成活率高。也可在秋季9——10月气温不太高时进行。 育苗地选择及整理 选择避风的坡地、梯田、水田、旱田、河旁冲积地均可,只要土质松软、湿润、肥沃都适合育苗。土壤宜选透性好的沙壤土,尤其是富含腐殖质的棕色土或黑色砂壤土为好。育苗前将地深耕细耙,疏松细化土壤,可亩施积肥1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并撒施石灰消毒,然后整平搂匀。作成宽60——100厘米、高20—30厘米的畦。畦长视地形而定。其中间挖宽30厘米排水沟。

藿香正气水的禁忌

藿香正气水的禁忌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药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此在使用藿香正气水的过程中,也是有一定的禁忌的,比如说服用之后不能开车,乙醇过敏患者不能服用,不能与先锋霉素共同使用等等。此外,藿香正气水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在食用之前,对此要有一定的认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藿香正气水的禁忌及副作用。 ★一、注意事项 1、服用后不要立即驾车。 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其中的乙醇没有挥发,如被交警检测,会检出乙醇超标,误认为酒后驾车。因此服药后至少半小时再驾车,并多张口呼吸,尽快使乙醇挥发。 2、乙醇过敏者慎服藿香正气水。 对乙醇过敏的人服用了藿香正气水会出现过敏反应,出现全身发热、心跳加快、皮肤潮红、丘疹、瘙痒、烦躁不安、血压降低等症状。

3、用先锋霉素时慎用藿香正气水。 先锋霉素和乙醇会产生双硫醒样反应,出现脸部发热、潮红、头痛、出汗、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休克、惊厥。 ★二、副作用 1、在服用藿香正气水时要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个别患者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使用本药时要注意用药安全。 5、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乙醇,驾车出行或正处于

室外高危险工作(入高空作业)者,此时不宜服用藿香正气水。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用藿香正气水时严格按说明的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以为喝藿香正气水有用。 ★三、忌用人群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慎用;孕妇、小儿、老年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中暑后别忙着吃藿香正气类药物。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姓名:11级公管2班吴山 摘要: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服用时间及原因。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外用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外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事项。 关键词:常用药物,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文: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朝着快速、高投入、不断更新换代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各种新药、仿制药不断涌现,在充分满足人们防病、治病需求的同时,也导致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如何保障大众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执业药师应该在合理正确使用药物方面起指导作用。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必须对药物的特点、性质、适应性、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等有完全的了解和掌握。 合理正确使用药物首先要了解、掌握国家基本药物。早在1979年,我国就已开始实行基本药物政策。只有了解、掌握基本常用药物,进一步学习基本常用药物,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大众合理用药。本文叙述了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对常用口服药物、常用外用药物、常用注射的药物进行阐述。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提出的,其英文名称为Essential Medicine。2002年1月,WHO将基本药物定义为:能优先满足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是按照一定的遴选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确定的、数量有限的药物。我国对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应用方便、中两药并重”。1979年,我国政府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迄今为

止已修订了4版。除此之外,还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手册》及《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制剂临床指南》。

藿香正气水工艺规程

目录 1.药品名称 (1) 1.1.品名 (1) 1.2.汉语拼音 (1) 2.剂型 (1) 3.产品概述 (1) 3.1.性状 (1) 3.2.功能与主治 (1) 3.3.用法用量 (1) 3.4.规格 (1) 3.5.贮藏 (1) 3.6.有效期 (1) 4.处方和依据 (1) 4.1.处方 (1) 4.2.制法 (2) 4.3.标准依据 (2) 4.4.批准文号 (2) 4.5.生产处方 (2) 5.工艺流程图 (2) 6.操作过程及工艺要求 (4) 6.1.操作过程 (4) 6.1.1.原药材的前处理 (4) 6.1.2.配料 (4) 6.1.3.浸渍 (4) 6.1.4.渗漉 (4) 6.1.5.水提 (4) 6.1.6.浓缩 (5) 6.1.7.配液 (5) 6.1.8.灌装 (5) 6.1.9.灯检 (6) 6.1.10.包装 (6) 6.2.工艺要求 (6) 6.2.1.前处理 (6)

6.2.2.制剂 (7) 6.3.生产地点及生产设备 (8) 6.3.1.前处理 (8) 6.3.2.制剂 (9) 7.生产过程取样指南 (9) 8.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9) 8.1.前处理 (9) 8.2.制剂 (10) 9.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0) 10.消耗定额 (11) 10.1.原料消耗定额 (11) 10.2.辅料消耗定额 (11) 10.3.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1) 11.物料平衡 (12) 11.1.技术指标 (12) 11.2.工序物料平衡 (12) 11.3.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12) 1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生产周期 (12) 13.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3) 14.工艺卫生 (14) 15.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4)

各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药品各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1、滴丸主要供口服用,亦可供外用和局部如眼、耳、直肠、阴道等使用。滴丸剂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服用滴丸时:①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②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③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剂泡腾片应用时宜注意:①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 凉开水或温水侵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②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③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④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不宜服用。 3、舌下片舌下片应用时宜注意:①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②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③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④含后30min 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咀嚼片常用于维生素类、解热类和治疗胃部疾病的氢氧化铝、硫糖铝、三硅酸镁等制剂。服用时宜注意:①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如氢氧化铝片,咀嚼后进入胃中很快地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内容物对胃壁溃疡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粘性物质较多,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粘性团块,影响药物的作用;②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③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应用软膏剂和乳膏剂时宜注意:①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②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如急性湿疹,在渗出期采用湿敷方法可收到显著的疗效,若用软膏反可使炎症加剧、渗出增加。对急性无渗出性糜烂则宜用粉剂或软膏剂;③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④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即用塑料膜、脚步包裹皮肤)可显著地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⑤涂敷后轻轻按摩可提高疗效;⑥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6、含潄剂含潄剂多为水溶液,使用时宜注意:①含潄剂中的成分多为消毒防腐药,含漱时不宜咽下或吞下;②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③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浓溶液;④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7、滴眼剂使用滴眼剂时,宜注意:①清洁双手,将头部后仰,眼向上望,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一钩袋状;②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一次滴1-2滴。滴药时应距眼睑2-cm,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③滴后轻轻闭眼1-2min,用药棉或纸巾擦拭流溢在眼外的药液;④用手指轻轻按压眼内眦,以防药液分流降低眼内局部药物浓度及药液经鼻泪管流入口腔而引起不适; ⑤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⑥若滴入阿托品、氢溴酸毒扁豆碱、硝酸毛果芸香碱等有毒性的药液,滴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区2-3min,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泪囊和鼻腔,经粘膜吸收后引起中毒反应,对儿童用药时尤应注意;⑦一般先滴右眼后滴左眼,以免用错药,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角膜有溃疡或眼部有外伤、眼球手术后,滴药后不可压迫眼球,也不可拉高上眼睑,最好使用一次性滴眼剂;⑧如眼内分泌物过多,应先清理分泌物,再滴入或涂敷,否则会影响疗效;⑨滴眼剂不宜多次打开使用,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

藿香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

藿香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 藿香别称合香、苍告、山茴香等,为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广泛分布,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入药具有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等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藿香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吧!

藿香种子多少钱一斤? 藿香种子的价格大约在150~180元左右一斤,但因种子的质量、品种、产地及市场等不同价格差异较大。藿香多用种子繁殖,种子寿命2~4年,故隔年籽可以播种,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发芽适温18~22℃,发芽天数7~10天。当年播种,当年收获为新藿香,叶子多,叶片质量好,在生产上也可宿根繁殖(老藿香)。

藿香种子的播种方法 1、播种时间:藿香在北方春季播种在4月中下旬育苗,播种前将苗床每平方米施腐熟人畜粪水2.5~3千克,湿润畦面作基肥,整平耙细后播种。 2、播种方法:藿香可以才用撒播或条播,2~4克/平方米,每亩本田用种量500~800克,最后畦面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①撒播:将种子拌细沙或草木灰,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用薄板轻轻拍打畦面,使种子与畦面紧密接触,覆土厚度1厘米。 ②条播:顺畦按行距25~30厘米开浅沟,沟深1~1.5厘米,浇透水,将种子拌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

藿香的种植方法 1、间苗补苗:藿香播种后在气温13~18℃土壤湿度适宜时,10~12天出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条播可按株距10~12厘米,两行错开定苗。穴播的每穴留壮苗3~4株。 2、适时定植:藿香苗高12~15厘米、4~6片真叶时按株距25厘米、行距40厘米,选择阴天浇稀薄粪水定植,每亩定植6~7千株,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成活后发现缺株,应选阴天进行补苗。 3、追肥管理:藿香第一次追肥在苗高3厘米松土后每平方米施腐熟稀薄人畜粪水1.5~2千克,以后分别在苗高7~10厘米、15~20厘米、25~30厘米时进行,施肥后应浇水,封垄后不再追肥。 4、排水抗旱:藿香喜微潮土壤环境,在播种、移栽后如遇干旱无雨,应注意及时浇(灌)水抗旱护苗。多雨天气及灌水后应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引起烂根。 5、适时采收:藿香4~6月份采摘嫩茎叶、幼苗或7~8月份盛花期收获,选晴天齐地面割下后晒干、炕干或阴干,每公顷产4500~7500千克,以茎枝色绿、干燥、叶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1根据不同的皮疹使用不同的药物剂型。如急性渗出期,使用溶液较好。亚急性期伴少量渗出时用糊剂或水粉剂。慢性皮损可用软膏等,有苔癣样变时还可用涂膜剂等。有糜烂,渗出时不能用酊剂。 2低浓度到高浓度使用。 3先局部再全面使用。 4年龄和部位不同使用药物不同,如婴幼儿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多毛部位不使用糊剂或水粉剂等。 治疗皮肤外用药物很多,从剂型上分类大致有:溶液剂、软膏剂、油剂、霜剂、洗剂、糊剂、酊剂和外用散剂等。从药物作用分类有:清洁药、保护药、止痒药、收敛药、角质溶解药、角质增生药、消毒抗菌药等。成人的皮肤总面积约1.5-2平方米,可发生多种皮肤病。选用皮肤外用药时,应根据病因和病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加以选择。用药适当,能使症状减轻,促其痊愈,否则应用不当,反使病理过程加剧,增加病人痛苦,因此应用皮肤外用药时,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根据发病的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程度,正确选择药物及剂型 1、急性期:炎症表现有红、肿、丘疹、皮疹、水泡而无外溢者,用粉剂或洗剂为宜,因这类剂型有安抚、冷却、止痒及蒸发作用,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患

处的肿胀与炎症,使患者感觉较舒适。 急性时不能用糊剂及软膏剂,因能阻滞水分蒸发,增加局部的温度,可使皮疹加剧。 急性开放性皮炎,则宜用湿敷,如大片糜烂渗液则选用适当的水溶液湿敷,促其炎症消退,如3%硼酸溶液具有散热、消炎、清洁作用,可用于急性皮炎,但配成软膏只能用于治疗慢性皮炎,否则阻碍局部散热,使渗出液更多,炎症更重。 2、亚急性期:炎症表现为小片的糜烂,伴有少量渗出,也有为分散的丘疹或出现鳞片和痂皮,一般用糊剂,如无糜烂渗液,可用洗剂、霜剂等,有痂皮时先涂以软膏,软化后拭去,再用外用药物,使药物易吸收。 3、慢性期:表现为干燥、增厚、粗糙、苔藓样变或角化过度,此期应选用软膏或霜剂、硬膏等。苔藓样变也可用酊剂,能保护滋润皮肤,软化附着物,使其渗透到病损深部而起作用。 感染化脓性皮肤病,应选用适宜的抗感染药物。 皮肤瘙痒病,由于皮肤病大多有瘙痒的症状,应注意选择使用止痒药物。止痒药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挥发性物质,如樟脑、薄荷脑、冰片等,另一类为有局部麻醉作用的药物。如石炭酸、地卡因、苯佐卡因等。可配成粉、搽、洗、酊、溶液剂等,用于皮肤的瘙痒性治疗。 有的病人将肤氢松软膏看作是止痒的特效药,任意使用,这是不妥的。 二、根据皮肤发病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 外用药的用法,一般有涂擦和贴敷两种方法,不同的个体和皮肤的部位,对各种外用药的适应性常有一定的差异,用药的原则应根据药物的浓度由低→高,面积由小→大,应视病情病损程度而定,如无副作用,再逐渐普及全身用药,不同部位的皮肤渗透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吸收药物的量,随药物在赋形剂中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如甾体类

藿香正气水的24种功效和作用

藿香正气水的24种功效和作用 藿香正气水的24种功效和作用 1、头癣、手足癣、灰指甲 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 可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5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2、疖 中医一般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而藿香正气水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此外,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 3、白癜风 中医认为,白癜风是风湿两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癌滞、毛窍闭塞而成。而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气归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 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正气水涂擦患部,微微用力,反复蘸擦至皮肤微红为度,一日2次。 4、外阴瘙痒

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治疗外阴痞痒有较好的疗效。 以藿香正气水1克:50克兑凉开水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不但有止痒疗效,而且有一种清爽感。因此,藿香正气水的稀释液也可以充作性器官的保健清洗剂。 5、外痔 先将患处洗净,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缩之作用。 6、调整肠胃 藿香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而为本方主药。 紫苏、生姜、陈皮,均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积气排出,故可加强主药藿香行气健胃之力。 紫苏尚可增强胃肠蠕动;陈皮则可缓解胃肠平滑肌之痉挛;白术所含挥发油少量时亦能缓和胃肠蠕动;半夏则有较为明显的镇吐效能。 诸药配合,以纠正胃肠功能紊乱,有利于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缓解。 7、发汗、解热 藿香及生姜均具有促进发汗之功;紫苏有解热之效,合而能解表祛湿。 8、利尿作用 白术利尿作用较为明显;茯苓亦有一定利尿效果,合而又能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