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文言文中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一、家居生活

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先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作:起身,起来;创作,制作。

糗: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馔:饭食;食用,吃;安排食物。

肴:用鱼肉等做熟的荤菜,也指精美的菜。

膳:饭食,多指王公贵族的饭食;奉食,进食。

羞(馐):精美的食物。

脂膏:比喻人民的财富,也比喻富裕之地。

纨绔:富家子弟,与“膏粱”同义。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

履:鞋;穿鞋;践踏,踩;步履,行走;实践,执行。

绶: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

冠: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

冕:古代汉族冠饰之一,为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巾:佩巾;头巾;车衣。

弱冠:男子20岁。

免冠:脱帽,用以表示谢罪;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

宇:屋檐。

舍:居住的房子;放过;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

馆:接待宾客的屋舍;寓居,住宿;房屋建筑的通称。

宅: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居住。

第:官僚贵族的大宅子。

邸:王侯的住宅;客馆,酒肆;仓库。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二、学习修养

工:擅长。

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劝:勉励,奖励;劝告。

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修:研究,学习;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整治,治理;修建。

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务:致力,从事;事务,事情。

攻:深入钻研。

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游玩,游览;旅行。

售:考试得中;实现;施展(奸计);卖出去;买。

笃:忠厚;坚定;深,甚;(病)重。

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尊敬,尊重。

忠:(做事)尽心竭力;忠于君主。

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宽恕,原谅。

谅:诚信;相信;原谅。

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质:本质纯真朴实。

文:华美,有文采。

忍:狠心;残忍;忍心;忍耐,忍受。

三、人际交往

诣:到……去

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存:看望,问候;抚恤;思念。

劳:慰劳;功劳;费力,吃力;疲劳。

访:看望,拜访;询问;查访,侦察。

问:问候;问,询问;追究,考察(问罪);管,干预。

顾:探望,拜访;关心,照顾;思念;回头看;看;回头;只是,不过。

吊:慰问;悼念死者。

延:邀请;引进,迎接;蔓延,扩展;伸长,延长。

遇:对待,接待;待遇;会见;接触,感触;遇合,逢时,指得到君主的信任。

通:交往;交换;通报,传达;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共同的,通常的。

致:送达;献出,尽;传达,表达;招引,引来;取得,得到;意态,情趣。

遗:赠送,给予;遗失;遗留。

施:给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实行。

怀:安抚;(人心)归向;想念,怀念;关心。

赡:供给,供养;富足,充足。

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赞许。

比:勾结;比较;认为与……一样;并列,挨着;及,等到;接连地。

信:言语真实;讲信用;相信。

微:地位低下,卑贱;衰败,衰弱;如果不是,如果没有;不显露的;暗中伺察。

攻:攻打;抨击,指责。

夺:强取,夺取;强行改变;耽误。

阴:暗中,暗地里;山之北,水之南;阴险。

显:显扬,传扬;显贵,显赫;明显,显著;显露。

蹶:受挫折;倒下,跌倒;竭尽,枯竭。

迨:等到。

用:因为。

稍:慢慢地,逐渐。

竟:穷尽;终究。

四、心理状态

疾:厌恶,憎恨;妒忌。

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

恨:遗憾,不满意。

望:埋怨,责怪;名望,名声;盼望,期望;农历每月十五。

期:期望,要求;一定的时间期限;约定(日期);约会;周(年、月)。

冀:希望。

幸:希望;宠幸,宠爱;特指皇帝到一处,驾幸;侥幸;幸亏。

矜:怜悯,同情;注重,慎重;庄重,如矜持(竭力保持庄重);骄傲;夸耀。

伐:夸耀。

施:夸耀,表白。

耻:耻辱;羞愧,羞耻心;以……为耻。

厚:看重;深,重,优厚;(为人)厚道,不刻薄。

多:称赞。

少:轻视,看不起;稍微。

易:轻视;交换;改变;容易

鄙:看不起,轻视;庸俗,浅陋;边疆,边远的地方;谦称自己。

哀:同情。

贷:宽恕;借出;借入。

患:担忧,忧虑;忧患,灾难;得……病。

尚:崇尚,尊重;尚且;还。

厌:通“餍”,满足;讨厌。

异:惊奇,奇怪;奇特,与众不同。

五、语言对话

说:劝说。

谓:对……说;叫作,称作。

诏:告诉,告诫;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诰:帝王对臣子的命令;告诫、勉励;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如诰敕。

敕:帝王的诏书、命令;告诫;通“饬”,整顿。

白:禀告。

对:回答,答复。

语:告诉;说。

辩: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

谘:同“咨”,征询;商议。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谢:感谢;道歉;辞别;推辞,拒绝;告诉,劝告;衰亡,凋落。

属:嘱托;委托,交给;交给官吏治罪;连接;属文(写文章);……之类。

责;责备,责罚;要求;索取。

让:责备,责怪;辞让,谦让。

谯:责备。

数:列举罪状加以责备;计算;……列举;屡次,如数犯边境;六艺之一,算术;规律,必然性;天命,命运。

非:非难,责怪;不对的,不合理的;不是。

刺:斥责,指责;名帖,名片。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毁谤。

讥:非难,指责;讥讽。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

谕:告诉,使人知道。

喻:告诉;知道,了解,明白;比喻。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指责;折断;弯曲;挫折,损失。

诉:告状;诽谤。

诘:责备,追问。

慎:表告诫,相当于“千万”,用于否定;谨慎,慎重。

可:许可,允许;合适,适合;可以;大约,约计。

许:答应,允许;赞许,赞同。

却:推辞,不接受;退。

趣:催促;趋向,奔向;赶快,急促。

质:质问,问;评判,对质;人质;作人质;质地;质朴,朴实;刑具,杀人时用的砧板。

敢:谦词,冒昧;表反问,岂敢。

六、官职名称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太尉:军事首脑。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侍郎(中):宫廷侍卫。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太史:记史,管文件。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七、官职变迁

1.授与提升

拜:授与官职

拔:提拔,提升,多指没有官职的人;攻下,攻占。

除:任命,授与官职。

举:推荐,推举,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检举;攻下,占领;举起,抬起;提出,举出;发动;全。

辟:征召。

征:召,征召,指君王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员充任官员;出征,远行;征伐;征税;应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授:给予官职;传授;给予。

擢:提拔,提升;拔。

宦:做官;做贵族的奴仆;宦官。

仕:做官。

2.调动官职

迁:调动官职,多指提升调用,降职用“左迁”;迁移。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官职。

改:改任官职。

3.兼职代理

兼:同时掌管,兼任;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兼并,合并。领:兼任;率领,统率;脖子;衣领。

署:代理,暂任;布置,安排;签名,题写;衙门,官吏办公的场所。权:暂代官职;权且;秤量;秤,秤锤。

摄:代理;辅助,帮助;整理,整顿;拘捕。

行:代理官职;主持;执行,实行;做;品行;将要,行将。

知:主持。

主:掌管。

4.降职罢免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指谪,谴责。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罢:罢免,免去官职;停止;通“疲”,疲乏。

免:免官;免除,避免;通“娩”,分娩。

黜:废弃不用,贬退;消除,去掉。

废:黜废,罢官;废弃,停止;衰败;残废。

5.表示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

解官:辞去官职。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上书称病,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八、政事

俸:俸禄;俸秩(俸金)。

禄:俸禄;所得赏赐;授予俸禄。

秩:官吏的俸禄。

饷:军粮;军队的俸给,粮饷;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所送的饭食;送饭的人;馈赠,赠送。

当:掌管,主持;判罪;对着,面对。

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干:治理;求取;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惩处;研究;医治。

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平:社会太平;平定。

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进献;奏乐。

疏:分条陈述;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疏远。

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论:研究,讨论;议论,评论;辩论;判罪。

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案:考察,核实;案问:审问,审查;巡行,巡视;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坐:因犯……罪或错误;判罪,定罪;因为;通“座”,座位。

闻: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见闻,见识;名声,名誉。

罪:惩处,判罪。

置:赦罪,释放;放到一边,放弃;搁,安放;摆,设。

赈:救济。

听:治理,处理;判决;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报: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报告,告知;报应;酬报。

劾:揭发罪状。

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

知、典、主、司:主管。

简:挑选。

籍:登记;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

九、军事

伐:讨伐,进攻;声讨;功劳。

袭:偷袭;继承,随封爵或职;因循,沿袭。

克:战胜,攻破;能够;克制;约定或限定(时间)。

拔:攻取;提拔;突出,超出。

破:打败,攻克。

敌:仇敌,敌人;抵挡,抵抗;相当,匹敌。

距:通“拒”,抗拒,抵御;距离。

次:临时驻扎和住宿。

怀:安抚;(人心)归向;想念,怀念;心意,情怀;关心。

部:统率,指挥;部队;官署,行政机关。

将:带领;扶,持;将要,行将;拿,用;且,又。

间:离间;隔阂,疏远;间或,断断续续地;秘密地,悄悄地;从小路。

引:率领,引导;拉开弓;延长,伸长;避开,退却;取过来;引用。

徇:示众;巡行。

次:驻扎。

勒:率领。

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坚持;固执,顽固;固定,稳固;鄙陋,不知忌讳;本来。

十、农业

决: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堤岸被水冲开。

溃:大水冲开堤岸。

溢:水漫出来;水泛滥成灾,淹没;溢决(水满破堤)。

堰:修筑在内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

芜秽: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污浊,污秽;使污秽,玷污。

粟:即稷,俗称小米。

黍:黍子,去皮后叫黏黄米。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指粟(谷子)。

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菽:豆类的总称。

绢:生丝织成的一种丝织品。

练:白色熟绢。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绫:很薄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

绡:生丝;生丝织物。

缣: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

绸:薄而软的丝织品。

罗:一种丝织品。

缎:比较厚的正面平滑有光泽的丝织品。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义华丽、美丽、精美。纱:轻细的缯绢。

绦: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

缟:未经练染的本色精细生坯织物。本色的缯。缯:对丝织物的总称。

稼穑: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耕耘:翻土除草,亦泛指耕种;借指其它劳动。稔:庄稼成熟。

丰、饶:粮食丰收。

赡:富足,充足;供给。

给:足,丰足。

荒:欠收。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籴:买米;买入。

粜:卖米。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

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1.危、董、耿、鲠、廉、謇(jiǎn)、端、雅、正、直、谠(dǎng)、耿介:正,正直,纠正,端正

2.徒、特、顾、唯、惟、但、乃、第、直、止、只,仅:只

3.典、知、干、秉、莅、掌、董、押、司、提点、知:主管,掌管4.比、及、逮、须、俟(sì)、迨(dài)、洎(jì):等到

5.皆、悉、咸、举、具、俱、胥(xū)、佥(qiān):都

6.按、案、履、考、录、鞫、讯、谳(yàn)、廉:审查,审讯,查办

7.行、披、案、掠、徇、巡、按、巡按、按视:巡视

8.脱、其、使、向、诚、即、苟、令、今、若:如果

9.相乘、相属、相续、相仍、相率、相随属:连续不断,接二连三10.弥、艾、已、寝、息、止、止息、戢(jí):停止

11.类、伦、辈、属、徒、等、曹、侪(chái):同类的人12.穷、殚、竭、罄、极、尽、胜、屈(jué):用尽

13.乌、恶、焉、奚、安、曷、盍、胡、何:怎么

14.穷、厄、困、病、蹇(jiǎn)、蹙(cù):困窘

15.乞身、乞骸骨、致事(仕)、还印绶:告老还乡

16.让、诮、诮诃(hē)、责、谯(qiáo):责备

17.资、赀、币、贿、赂、货、贽(zhì):财产,钱财

18.官、廨(xiè)、公廨、听事、万事:官署、办公处

19.赞、诩、弼、摄、资、辅、佐、助:辅佐,帮助

20.其、即、诚、苟、脱、向、使、今:如果

21.副、辅、弼、摄、相、赞、佐、资:帮助

22.瘳(chōu)、差(chài)、间、愈:病愈,痊愈

23.脏污、赃秽、臧罪、贪污、臧污:贪赃枉法

24.康义、夷晏、安集、清明、安静:太平安定

25.矜、伐、尚、诩、夸、侈(chǐ):夸耀

26.坐、当、论、报、劾、科、具:定罪,判罪

27.庸、宁、独、其、顾、讵、岂:难道

28.权、假、守、署、摄、领、行:代理

29.娴、闲、工、善、擅、习、便:精通

30.课、科、考、稽、计、功课:考核官吏

31.科、课、课程、收敛(liǎn):征税,税

32.凶、荒、俭、饥、馑(jǐn):荒年

33.工、便、善、闲、娴、擅:擅长

34.令、格、科、辟、禁、刑:法令

35.焉、然、尔、乎、若、如: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6.忤、迕、乖、蹇(jiǎn)、悖、枉:违背,不顺37.掾属、掾史、掾吏、掾曹:属官

38.窜、徙、谪、流、放、逐:流放,放逐

39.愿、幸、庶、冀、唯、惟:希望

40.适、诣、造、迄、徂、之:到……去

41.兴、起、起家、就官、解褐:做官

42.备、具、约、虞、治:准备

43.闾里、闾阎、闾巷、草茅:民间

44.布衣、白丁、韦带、黔首:平民百姓

45.小事、卑鄙、卑微、单微:地位低下

46.绐(dài)、欺、诓、骗:欺骗

47.爱、靳(jìn)、吝、惜:吝惜

48.是、雅、然、韪(wěi):认为……是对的

49.升、登、乘、陟(zhì):登上

50.顿、踬、蹶、踣(bó):跌倒

51.逆、候、延、迓(yà):迎接

52.殆、庶、几、庶几:差不多

53.遂、卒、竟、讫:最终

54.振、赈、恤、周:救济

55.才、器、具、干:才华,才干

56.数、屡、骤、亟:多次

57.胜、堪、克、得:能够

58.充、居、为、历:担任

59.短、谮、毁、诋:诋毁,说坏话60.间、潜、阴、窃:暗中,暗地里61.举、辙、浑、悉:全

62.益、愈、弥、滋:更加

63.调、移、徙、转:调任

64.易、薄(bó)、少(shǎo)、鄙:轻视65.常、每、恒、颇:常常

66.奉、呈、奏、进:献给,送给

68.不暇、不及、不遑(huáng):没有时间69.宥(yòu)、贷、贳(shì):宽恕70.致、馈(kuì)、遗(wéi):送

71.阅岁、经年、期(jī)年:一年

72.佚(yì)、逸、弛边:骑马快速奔赴边关73.仓廪、廪、廒(áo):粮仓

74.絷(zhí)、执、系:关押

75.如何、奈何、若何:句首:为什么……呢?

76.如何、奈何、若何:句中:(1)把……怎么办?77.如何、奈何、若何:句中:(2)如何处置、对待……?78.如何、奈何、若何:句末:怎么办,怎么样?

79.车驾、国家、朝廷:皇帝

80.经纶、经营、经理:处理

81.狴犴、岸狱、禁:监狱

82.无何、亡何、寻:不久

83.间、隙、郤(xì):隔阂

84.庵、奄、闇(àn):忽然

85.市、沽、贾(gǔ):买

86.一切、切、率:一律

87.盖、殆、无虑:大概,大约

88.罢、疲、敝:疲惫,不足

89.乡、乃、使:才

90.是、斯、兹:这

91.振、摄、赈:整治,整顿

92.愆、辜、罪:罪过

93.会、属、适:适逢

94.邀、贾、取:求取,希望得到

95.伐、烈、绪:功业,功劳

96.易、薄、少:贬低

97.苟、漫、妄:随便

98.肆、恣、纵:放纵

99.逃、遁、逋:逃跑

100.仗、赖、使托重=持力:依靠101.除、拜、加:授予102.诮、讪、讥:嘲讽103.首、都、元:大

104.明、晰、昭:清晰105.逸、轶、佚:安逸106.婴、周、环:环绕

107.丁忧、丁恨:遭遇父母丧事108.缙绅、搢绅:士大夫,高官109.巾帼、裙钗:妇女

110.黄冠、黄衣:道士

111.便言、辩言:口才好112.诸生、儒生:落榜生113.该详、赅详:完备详细114.隙、郤(xì):隔阂,仇怨115.倜傥、俶傥:洒脱,不拘束116.二千石(dàn)、府君:太守117.屏居、幽居:隐居

人物传记常用词语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 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讲解(精华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讲解 (精华版) 讲解提纲 第一部分:人物传记的文本知识 第二部分:人物传记的题型探究 一、多项选择题(五选二) 二、主观解答题 第一类:理解分析题 第二类:作用分析题 第三类:原因分析题 第四类:特色分析题 第五类:技巧分析题 第六类:归纳概括题 三、鉴赏探究题 第三部分:人物传记的答题策略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讲解(精华版) 第一部分:人物传记的文本知识 一、传记的含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的分类: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1、自传——自述人生经历,抒写人生感悟。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自传的特点——第一人称①作者即传主。②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2、他传——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评论人物思想、作用、地位。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他传的特点——第三人称。展现他人的思想性格、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3、评传——记叙与议论各半,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 评传特点——第三人称①“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 ②传中有评,评中有传。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 三、传记的特征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用形象生动的写人艺术塑造个性化的人物 (1)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叙行录言,重视细节。 (2)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详略得当。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 (3)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四、传记阅读要求 1、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2、传记阅读具体内容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题知识点与考点讲析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题知识点与考点讲析 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 1.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自传、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评传”,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从创作方法看,有的传记以历史性传记为主;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做“大传”或“传略”;篇幅短小、扼要地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主的情感、观点;作者的情感、观点;运用艺术手法)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因为人物传记对当前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小说和诗歌,因而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中单列1个人物传记单元,并单独编辑了选修《传记选读》,所选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名人,包括项羽、苏武、文天祥、徐霞客、谭嗣同、孙中山、华罗庚、邓小平、袁隆平、梁思成、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罗曼罗兰、贝多芬、盖茨等世界级名人的生平事迹或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篇。 高考之所以特别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物传记,往往可以让我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而且可以理解许多素材,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和交流。 1、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高考重点) 2、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这一过程是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 考点考查方向: 人物传记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 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一详解传记的几个常考考点。 ①阅读传记作品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题训练【4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题训练 【4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文(15分)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小题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1分)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与俱入山崖()(2)使为书招张世杰()(3)其末二句云()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如果能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奉宋的心态事奉我们皇上 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皇上 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小题4】“不拜”表明文天祥的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4分) 【小题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 是(4分) 【答案】 【小题1】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2】(1) 一起 (2)写 (3)说 【小题3】B 【小题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小题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知识记忆直接作答即可,此诗源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文言文中人物传记中常用实词 一、家居生活 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先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作:起身,起来;创作,制作。 糗: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馔:饭食;食用,吃;安排食物。 肴:用鱼肉等做熟的荤菜,也指精美的菜。 膳:饭食,多指王公贵族的饭食;奉食,进食。 羞(馐):精美的食物。 脂膏:比喻人民的财富,也比喻富裕之地。 纨绔:富家子弟,与“膏粱”同义。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 履:鞋;穿鞋;践踏,踩;步履,行走;实践,执行。 绶: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 冠: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

冕:古代汉族冠饰之一,为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巾:佩巾;头巾;车衣。 弱冠:男子20岁。 免冠:脱帽,用以表示谢罪;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 宇:屋檐。 舍:居住的房子;放过;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 馆:接待宾客的屋舍;寓居,住宿;房屋建筑的通称。 宅: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居住。 第:官僚贵族的大宅子。 邸:王侯的住宅;客馆,酒肆;仓库。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二、学习修养 工:擅长。 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劝:勉励,奖励;劝告。 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2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 一、人物常用词语 1、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2、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3、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4、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5、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6、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7、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8、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9、表人物地位的:贵、*、卑、官绅、豪 10、表主管的:知、典、主 11、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2、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13、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14、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5、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16、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1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18、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19、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20、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1、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2、表揭发的:劾、讦、揭 23、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 24、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25、表暗中的:阴、间、密 26、表诬陷的:中、谮、诬 27、表朝见的:朝、觐 28、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29、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0、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31、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2、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33、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4、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5、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36、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37、表监狱的:囹圄、狱 38、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9、表告别的:辞、别、谢 40、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实用类阅读中传记阅读的文本特点及高考基本题型。 2.掌握高考实用类阅读中传记阅读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 知识梳理: 【考点解读】 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确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是考生得分较高的题目,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较明显的:要么遗漏要点,要么原文抄录。这充分说明了考生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没有加工,或者说只是粗加工。针对上述问题,复习时要注意吃透筛选标准,确定筛选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规律揭示】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传记阅读必考考点,题型比较稳定,一是客观选择题,二是总结概括题。可单独设题,也可与分析传主形象、评价观点态度、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究等考点结合,综合命题。 【技巧指导】 1.加强化练习,参透高考,提高复习效率。 历年高考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2.加大传记阅读量,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学生可通过加大阅读量,进一步熟悉传记特点,掌握传记中选材组材的方法,了解传记阅读信息筛选常用方法,提高对传记中信息的筛选能力。 3.掌握筛选并整合信息的方法 (1)读,把握全文内容 面对传记文本,不管命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先静下心来,通读全文,观其大略,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对文本作整体感知,弄清楚它写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的写作意图及基本倾向是怎样的等等。这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础。不少考生在解答筛选信息类试题时,往往只题干涉及的信息,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从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2)寻,寻找筛选目标 首先从题干要求出发,明确筛选目标,这是做题的前提。有的题干中的筛选标准暗藏陷阱。其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3)辨,辨析整合材料 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 尤其要注意将那些零散的、描写具体的信息材料,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换。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止一点,一定要分点列举、分条作答。

2018年高考语文之文言文中人物传记的常用知识

文言文中人物传记的常用知识 班级:姓名: 中国古代的人物传记,虽然所写人物繁多,但人物类型相对简单,无外乎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这正应了后人对“二十四史”的嘲讽,是为帝王做家谱。因此,其语言系统相对单一,与官员任免、调动、褒贬相关的词语重复率极高,与古代的觐见、文告、朝廷生活有关的词语重复率极高,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也是读懂古代人物传记所必需的。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趋: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3.斥: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做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词语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于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公: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 (5)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6)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7)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等。 (8)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9)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0)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1)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12)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初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学会了一分不丢! 人物传记答题技巧一、人物传记基础 1.概念 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 2.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倾注了作者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此外,还具有概括性和通俗性。

3.传记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布衣总统”孙中山》。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二、重要考点 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2.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考词语归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考词语归类 一、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征、辟。荐、举、引。仕、仕宦、仕进、任 1、授:授予官职。《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2、拜、除:授予官职,拜官受职。如:①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拜臣郎中。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4、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5、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6.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举臣秀才(举:推荐,选拔)《旧唐书。张九龄传》荐长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引张九龄为学士 7、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8、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9、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10、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2)表提升的:擢、拔、提、陟、升、迁、晋、进、加。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如①《南史·何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超擢:破格提拔。如梁启超《谭嗣同》: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①《汉书·赵充国传》拔之为后将军。②《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提拔。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陟:提升;提拔。《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提升。如梁启超《谭嗣同》:旋升宁夏道。 迁: 晋升或调动。如:上召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士、副知院士。再迁中书侍郎。 超迁:越级升迁。如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迁、放、出、出官。1.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③《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 2、改:改任官职。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太史公自序》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出官: 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并序)》 7.补:补任空缺官职。如①《汉书·萧望之传》: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②《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③《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基础知识+典型例题

人物传记基础知识+典型例题 1.特点: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2.阅读技巧: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3.考查类型及答题方法: 3.1概括传主事迹。“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概括是就具体的内容加以归纳、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概括时要抓住两点。 a抓事件和时间性的词句。传记具有文学性,对材料的取舍是其主要表现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本文所选事迹,按照先后顺序梳理。 b抓基本事实与细节。如果传记所写的是传主的一个主要事件,事件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可以采用抓基本事实和细节的方法,先留心细节,切分层次,然后再概括。 3.2分析传主形象 分析传主形象是传记的常考题型,一般从三个角度解答此题。 a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 b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把握传主形象。 c从作品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把握传主形象。作者在写作时,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会对人物的好坏、功过等进行评价,对传主的把握也要看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的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3.3赏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实用类文本的表现手法同文学类文本有共通之处,像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都会在实用类文本中运用。可是,每一种实用类文本又都有自己的独特手法。

人物传记常用实词.

一、官员到一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执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之间,官员与国君(帝王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省略的人往往就是最高统治——国君(或帝王,如“没死以闻” 12、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3、党:偏袒,伙同,包庇。 14、矫:假托,假传。 15、质:作人质;抵押。 16、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7、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出。 18、当:判刑,判罪, 19、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0、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1、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有一些特殊的单音词,我们不能不引起重视: 1、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另“最”也可表示等级 2、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三、有些相关的复音词,也能给我们带来阅读的方便: 1、下车:刚上任。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表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作色:发怒。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四、表时间的 1、瞬间的: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9人物传记常见词语分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分类列举 现今的文言文高考,以人物传记为主(可以说就考人物传记),在掌握了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的基础上,积累了人物传记涉及到的常见词语,大体上说,应该没多大的问题。反之,若仅仅凭借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来应考,只能捉襟见肘。故此,参阅以往做过的此类练习以及《汉书》《后汉书》《新唐书》等史书,整理出了以下的内容。请同学们用心记忆,不放过一词一句。如此,定能取得佳绩。 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管文收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 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 (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 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 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 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 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 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 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 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 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 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1

高考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很详细哦)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 一、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府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1)官名。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亦称别驾从事。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其地位较高,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⑤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⑥表恢复的:复、还 ⑦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 3、和官职有关的词语 廪锡:俸禄 致仕:退休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初到任 丁忧:遭父母之丧,又叫“丁艰” 归沐:官吏例行休假 休沐、出沐: 用事:执掌政权 当国:当权 处分:处理,处置 3、表人物个性的: 耿、(仁)厚、(仁)矜(庄重)、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孤高)、刚毅、周密、宽厚、正直、梗(正直)、鲠(直,梗直)、骨鲠(正直,刚强,如“骨鲠之臣”)、鲠切、聪、慧、敏(敏捷;聪慧)、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4、表人物品行的: 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技巧讲解】 人物传记阅读是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一类。从近两年课改实验区的高考语文卷来看,涉及人物传记的阅读呈上升趋势,一般设4个题目,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简答题,分值在18-25分。从设题的切入点来看,主要立足于考查考生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意;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掌握传主的形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探究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意。 重要语句即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一般指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统摄全篇的中心句、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丰富的语句等。做此类题,要牢记“答案就在原文中”的原则。寻找答案的途径有:(1)切分挖掘法,即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2)还原法,即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3)瞻前顾后法,就是找出题干中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找出来了。

2.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就是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做此类题,应力求全面、准确。首先,要整体感知全文,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如传主的思想、主张、个性及其相关事件等。其次,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与标准。第三,确定范围,在其范围内找关键句,或提取重组,或概括转述,力求语言简明连贯,忌机械照抄。 3.掌握传主的形象。 掌握传主形象,要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把握其形象,紧扣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认真体味。还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做此类题,要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运用如下方法:(1)提取精要法,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以点带面;(2)综合句意法,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 合归纳;(3)整体透视法,理解“弦外之音”“潜台词”的含蓄表达。整理答案时,要从原文中搜寻相关文字,抓关键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知识点总结资料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知识点总结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冯至 (1)杜甫,字子美,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宗代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 (2)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代表诗集有《十四行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3)文章内容把握(主要掌握杜甫的经历以及其诗歌思想内容的变化) 表1:长安十年 时间社会状况杜甫经历代表作品诗歌特点人格追求 746—755 这时的 政治正显露 出日趋腐化 的征象。长安 被阴谋和恐 怖的空气笼 罩着,几年前 饮中八仙的 那种浪漫的 气氛几乎扫 荡无余了。 初到长安时,漫 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 没有消逝。但随着与 现实的接触渐多,豪 放的情绪逐渐收敛, 随之产生一种矛盾心 理:一方面羡慕自由 的“江海人士”;一方 面又想在长安谋个 官职。 《兵车 行》《丽 人行》《自 京赴奉先 县咏怀五 百字》 ①诗歌常 有这样的对 句:上句说要 脱离使人拘束 的帝京,下句 紧接着说不能 不留在这里。 ②在现实 主义的诗歌创 作道路上迈开 了坚实的第一 步。 忧国 忧民,关心 民生疾苦, 形成沉郁 顿挫的诗 歌风格。 ①解读《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和《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二诗: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杜甫能到他府上走动,多半有某种背景。何人举荐却无据可查。杜甫的袖袋里,可能有几封举荐信的。他进京献诗《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前提是要踏进王府的门槛。经济上的困顿使他追求功名,但改变不了他的病和饥寒的现状。) ②解读《兵车行》:

人物传记常用实词.

一、官员到一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执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之间,官员与国君(帝王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h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9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9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叮崔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吿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吿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省略的人往往就是最高统治——国君(或帝王,如“没死以闻" 12、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3.党:偏袒9伙同?包庇。 14、矫:假托,假传。 15、质:作人质;抵押。 6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9停留(用于个人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兮I 申出。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少:批评9轻视?看不起。 二. 有一些特殊的单音词,我们不能不引起a 视: h 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另“:r’也可表示等级 2、独:若在疑问句中9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厂 三. 有些相关的复音词,也能给我们带来阅读的方便: 下车:刚上任。 用事:掌权?主管; 作色:发怒。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四、表时间的 1、瞬间的: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17. 18. 当:判刑?判罪, 19、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淀罪。 20、 2、 乞骸骨、请辞、吿老、请归:表辞官; 4、 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 听事:办公的地方; 6、 逆旅:旅馆 7、

文言文人物传记中常用词语归类

文言文人物传记类文章中常用词语归类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如: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害其能。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