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湿热蕴结证: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的持续时间、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2、向患者解释疼痛与活动的关系,减少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结石的排出。

3、教会患者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和放松方法。

4、遵医嘱给予解痉和止痛药物,病情较重者遵医嘱输液治疗。

2

2020年4月19日

5、肾绞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肾区,缓解疼痛。

6、肾绞痛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艾灸止痛,常选用的穴位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有止痛,促排石的作用。

7、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选用生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可缓解结石疼痛。

(二)血尿

1、发生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防止发生虚脱。

2、患者虚脱时,立即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迅速遵医嘱补液。

3、向患者解释发生血尿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忧郁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嘱患者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的排出。

5、穴位按摩,点按中级、关元、大横、腹结穴约60~80次,以酸胀为宜,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肾俞穴,以酸胀为宜。

(三)恶心、呕吐

1、观察患者呕吐的次数、量及呕吐物的性状,皮肤弹性,尿量,尿比重,血液浓缩程度,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等。

3

2020年4月19日

2、饮食宜清淡,低盐,忌食辛辣、油腻、刺激之品,戒除咖啡、浓茶、烟酒等。

3、鼓励患者多饮水,适量运动,利于结石排出。

4、呕吐严重者,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解痉、止吐药物,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治疗。

5、患者恶心时可配合穴位按摩,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6、可遵医嘱耳穴埋豆,常选用的穴位有:神门、胃、交感为主穴,肝、脾为配穴,留豆三天左右,每天按压耳豆2~3次,每个穴位2分钟,以耳廓发红为宜。

(四)膀胱刺激征

1、观察患者排尿反应,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砂石排出,有无排尿突然中断。

2、遵医嘱给予中药汤剂口服,也可给予金钱草、车前草煮水代茶饮,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3、按摩小腹部,解除肌肉紧张,利于尿液排出,也可点按肾俞,膀胱俞,阳陵泉等穴位,以酸胀为宜。

4、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可选用神门、皮质下、肾、输尿管等穴位。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4

2020年4月19日

(一)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二)中药灌肠(详见附录2)

特色技术

(一)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二)艾灸(详见附录2)

(三)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中药灌肠(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不喝生水,少食咸菜、火锅及腌制食物。

2、保持心情愉悦,每天进行适量体育锻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 ml以上,稀释尿液,防止结石再次形成。

(二)饮食指导

1、气血瘀滞证:宜选用有行气功能的食物,如白萝卜、生姜、桂皮等;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忌食甘薯、栗子豆类等易胀气的食物及肥肉,油炸等食物。

5

2020年4月19日

2、湿热蕴结证:饮食宜清淡,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苦瓜、冬瓜、空心菜等,鼓励患者多饮水,可选用金钱草、车前草、玉米须煮水代茶饮,以清热利湿。

3、肾气不足证:宜选用温补的食物,如山药、桂圆、牛羊肉、瘦猪肉、动物肝脏等,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三)情志调理

1、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

2、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五、护理难点

患者不良饮食习惯难以纠正

解决思路:

1、向患者及家属解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本病发病及预后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建立好的饮食习惯。

2、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 ml以上,稀释尿液,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3、指导患者给予低盐、低脂、低钙、低草酸、低嘌呤饮食,少食肥肉、菠菜、奶类、甘蓝类蔬菜等。

6

2020年4月19日

4、定期电话回访或门诊复查,筛除危险因素,督促患者维持好的饮食习惯。

5、对病人进行定期追踪、随访及效果评价。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7

2020年4月19日

石淋(尿石症)中医诊疗方案

石淋(尿石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1)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排尿中断。 (2)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结石排出。 (3)尿常规检验有红细胞。 (4)作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解释部位。必要时作膀胱镜逆行造影。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3]、《尿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试行)》[4]。 (1)病史:腰部和(或)腹部疼痛,多为间歇性绞痛,有或无血尿存在。可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并发症。 (2)症状 ①上尿路结石:突发腰部或腰腹部绞痛和血尿。 ②膀胱结石:排尿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终末血尿。 ③尿道结石: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呈点滴状,或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 (3)体格检查:肾区叩痛、输尿管走行区域压痛。 (4)辅助检查:B超、尿路平片(KUB平片)、静脉尿路造影(IVU)作为推荐诊断依据。CT、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放射性核素作为可选择诊断依据。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5]。 1.湿热蕴结证: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气血瘀滞证: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3.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

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4.肾阴亏虚证:腰腹隐痛,便干尿少,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咽燥,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以排石、止痛为主。排石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10mm、外形光滑无尿路梗阻和感染且肾功能良好者。 (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三金排石汤加减。常用药物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石韦、冬葵子、滑石、车前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气血瘀滞证 治法:理气活血、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金铃子散合石韦散加减。常用药物金铃子、延胡索、白芍、白术、滑石、冬葵子、瞿麦、石苇、木通、王不留行、当归、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3.肾气不足证 治法:补肾益气、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黄芪、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丹参、穿山甲、熟地黄、山萸肉(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制)、川牛膝、车前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4.肾阴亏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通淋排石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黄精、女贞子、牡丹皮、川牛膝、金钱草、车前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肾俞、膀胱俞(肾盂、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肾俞、水道(输尿管下段结石);关元、三阴交(膀胱、尿道结石);先弱刺激,后强刺激,共20min。 (三)西药治疗 参照《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3]。 可应用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M型胆碱受体阻断药、黄体酮、钙离子阻滞剂、a受体阻滞剂。排石治疗可应用a受体阻滞剂。 (四)其他治疗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详解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详解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定义 尿有砂石,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石淋即为尿道结石。砂石从小便道出而止痛,石淋并发热淋时无水道等紧急病情发生,则应以先治热淋后治石淋。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法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温热蕴结证:腹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赤黄,或为尿血,口干欲饮,舌红,胎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

实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的持续时间、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2.向患者解释疼痛与活动的关系,减少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结石排出。 3.教会患者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

和放松方法。 4?遵医嘱给予解痉和止痛药物,病情较重者遵医嘱输液治疗。 5?肾绞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肾区,缓解疼痛。 6?肾绞痛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艾灸止痛,常选用的穴位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有止痛,促排石的作用。 7?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选用生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可缓解结石疼痛。 (二)血尿 1?发生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防止发生虚脱。 2?患者虚脱时,立即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迅速遵医嘱补液。 3?向患者解释发生血尿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忧郁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患者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的排出。 5?穴位按摩,点按中级、关元、腹结穴的60~80次,以酸胀为宜,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肾俞穴,以酸胀为宜。(三)恶心、呕吐 1.观察患者呕吐的次数、量及呕吐物的性状,皮肤弹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高热 3 神昏 4 中风 5 中暑 6 急性出血 7 痛证 8 暴泻9 脱证10 中药中毒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风温 3 感冒 4 内伤发热 5 咳嗽 6 哮喘 7 悬饮 8 肺痈 9 肺胀10 胃脘痛11 呕吐12 便秘13 泄泻14 黄疸15 积聚16 水臌17 水肿18 肾衰19 淋证20 癃闭 ... 更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3 疖 4 疔 5 痈 6 发 7 丹毒 8 疔疮走黄 9 流痰10 窦道11 压疮12 脱疽13 乳痈14 乳岩15 石癭16 肠痈17 肠梗阻18 石淋19 噎膈20 烧伤 ... 更多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3 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4 月经不调 5 痛经 6 崩漏 7 绝经前后诸证 8 带下病 9 妊娠恶阻10 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11 异位妊娠12 子痫13 产后发热14 产后恶露不绝15 产后缺乳16 阴挺17 癥瘕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肺炎喘嗽 3 鹅口疮 4 泄泻 5 疳证 6 惊风 7 痫证 8 水肿 9 麻疹10 水痘11 痄腮12 顿咳13 小儿暑温14 疫毒痢15 遗尿16 紫癜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 3 痔 4 肛痈 5 肛漏 6 肛裂 7 脱肛 8 直肠息肉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治疗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泌尿系的各个部位,如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都有可能生成结石,临床多出现腰腹痛,急性发作时易出现血尿、肾绞痛、肾区叩痛,或输尿管行经区域压痛,属于中医的“石淋”、“腰痛”、“血淋”等范畴。目前西医对泌尿结石症的治疗尚无十分有效的办法,而中医治疗却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人所在医院地处山区,常见此病多发于青壮年。本人运用汤药排石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痛苦,总有效率在70%左右。现将临床中医辨治本病的方法浅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湿热蕴结,注于下焦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此种湿热蕴结所致的结石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小腹胀满、尿频、尿急、尿痛、舌红苔白、脉弦滑,西医认为多为下尿路结石或结石合并感染,中医主要治法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1.2 脾肾亏虚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影响水湿输布,膀胱气化而成石,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坠胀,精神困惫,舌淡、脉沉弱,西医认为多为病情持久、肾积水、肾功能受损者,中医主要治法为健脾益肾,扶正排石。 1.3 气滞血瘀尿流不畅,尿液滞留,杂质沉积,结为砂石。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肋隐痛或酸胀、局部有压痛、叩击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涩,中医主要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瘀,通淋排石。 2 辨证治疗 2.1 清热利湿排石湿热蕴结下焦,煎熬津液成石,如《巢氏病源》记载:“石淋者,有如砂石,膀胱蓄热而成,正如汤瓶久在水中,底结白碱也”。清热利湿排石适用于湿热型患者,有腰部或少腹部疼痛持续,恶心呕吐,发热,有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数不畅,灼热刺痛,或有血尿、脓尿,舌苔黄腻,脉滑数或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湿热蕴结证: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 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的持续时间、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2、向患者解释疼痛与活动的关系,减少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结石的排出。 3、教会患者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和放松方法。 4、遵医嘱给予解痉和止痛药物,病情较重者遵医嘱输液治疗。 5、肾绞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肾区,缓解疼痛。 6、肾绞痛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艾灸止痛,常选用的穴位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有止痛,促排石的作用。 7 、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选用生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可缓解结石疼痛。 (二)血尿 1、发生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防止发生虚脱。 2、患者虚脱时,立即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迅速遵医嘱补液。 3、向患者解释发生血尿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忧郁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嘱患者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的排出。 5、穴位按摩,点按中级、关元、大横、腹结穴约60~80次,以酸胀为宜

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肾俞穴,以酸胀为宜

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

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尿石症的住院患者。 一、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TCD编码:BNS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尿石症(ICD编码:N20.9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尿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试行)》。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 石淋(尿石症)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气血瘀滞证 肾气不足证 肾阴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尿石症)。 2.患者病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石淋(尿石症)的患者。 2.结石直径<10mm、外形光滑无尿路梗阻和感染且肾功能良好的上尿路结石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重点注意疼痛和血尿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泌尿系B超或尿路平片(KUB平片)或静脉尿路造影(IVU)、胸片、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T、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放射性核素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2)气血瘀滞证:理气活血、通淋排石 (3)肾气不足证:补肾益气、通淋排石 (4)肾阴亏虚证:滋阴补肾、通淋排石 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疗法 3.西药疗法 4.其他疗法 (1)总攻疗法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结石排出,症状消失或改善。 3.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增加。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湿热蕴结证: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的持续时间、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2、向患者解释疼痛与活动的关系,减少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结石的排出。 3、教会患者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和放松方法。 4、遵医嘱给予解痉和止痛药物,病情较重者遵医嘱输液治疗。 2 2020年4月19日

5、肾绞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肾区,缓解疼痛。 6、肾绞痛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艾灸止痛,常选用的穴位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有止痛,促排石的作用。 7、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选用生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可缓解结石疼痛。 (二)血尿 1、发生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防止发生虚脱。 2、患者虚脱时,立即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迅速遵医嘱补液。 3、向患者解释发生血尿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忧郁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嘱患者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的排出。 5、穴位按摩,点按中级、关元、大横、腹结穴约60~80次,以酸胀为宜,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肾俞穴,以酸胀为宜。 (三)恶心、呕吐 1、观察患者呕吐的次数、量及呕吐物的性状,皮肤弹性,尿量,尿比重,血液浓缩程度,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等。 3 2020年4月19日

石淋中医诊疗方案(2013)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诊疗方案(2013年版) 一、概述 石淋,是以小便不爽、尿道刺痛为特点,常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证,故称之为“石淋”。相当于西医的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结石)。是我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能发病,少数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多经相关检查(如B超及放射等)发现结石。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2010版)。 ①、症状 (1)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2)可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及发热恶寒等。 ②、体征 肾区多有明显叩痛,同侧下腹部可有压痛。少数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 ③、辅助检查 (1)尿常规检查:可有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可有脓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B型超声检查:能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小结石和透X线的结石,也能显示肾结构改变和肾积水等。 (3)排泄性或逆行尿路造影:可显示结石所致之肾结构和功能改变,有无引起结石的局部原因。 (4)腹部平片:多数尿路结石能在平片中发现,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CT检查:能发现平片不显示的结石。 ④、类型 按结石发生位置常分为三个类型:上尿路结石,结石发生在肾及输尿管;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

(二)证候诊断 1、下焦湿热:腰腹绞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解时刺痛难忍,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或数。 2、下焦瘀滞:腰痛发胀,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解时不畅。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3、肾气亏虚: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倦乏力,甚则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脉沉细弱。 4、肾阴亏虚: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咽燥,腰酸膝软。舌红苫少,脉细数。 三、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对于疼痛明显的急性病人,可先给予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慢性或症状 较轻者可嘱其适当活动以利结石排出。 2、应大量饮水,以冲洗尿路;饮食宜清淡,禁辛辣、厚昧、烟酒、咖啡、 浓茶等生热、助湿及刺激性食品;限制含钙、草酸类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胆固 醇和高脂肪饮食,多食用高纤维食物,不宜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等。(二)中医内治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代表方剂:三草排石汤加减(本科经验方) 常用药物:金钱草60g 车前草25g 海金沙(包煎)15g 石苇15g 冬葵 子 15g 川牛夕20g 法内金15g 青皮20g 枳壳15g 六一散15g 茜草15g 白毛根10g 留行子15g 广三七10g 黄柏15g (2)下焦瘀滞 治法:行气化瘀,排石通淋 代表方剂:尿石排石汤加减(本科经验方) 常用药物:连钱草100g 冬葵子15g 车前子15g 青皮15g 枳壳15g 白 毛根10g 三七10g 留行子12g 炮山甲10g 六一散15g 石苇15g 鸡内金 10g 茜草10g 川芎10g 鱼脑石10g (3)肾气亏虚 治法:补肾健脾,温阳溶石 代表方剂:济生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10g 山药15g 山茱萸10g 茯苓10g 泽泻10g 牡丹皮

石淋护理(谷风文书)

石淋业务查房 概念 输尿管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石淋是因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久尿中杂质结为砂石而成。以腰腹绞痛,伴血尿或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输尿管。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做跳跃运动以利结石排出。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疼痛发生时间、部位、性质、次数。 2、观察排尿次数,尿量,量色及有无尿痛,排尿不畅或尿闭,若有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用药护理: 1、遵医嘱坚持服药,特别是尿酸结石患者,勿自行停药或随意增减尿酸药物的剂量。 2、服药后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逆顺变化。 饮食护理: 1、根据患者结石的成分调节饮食结构 (1)含钙结石者,宜适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限制含钙、草酸成分多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含钙高的食物:浓茶,菠菜,含草酸高的食物。 (2)含尿酸结石者,不宜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动物内脏、啤酒。 2、避免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制糖、动物脂肪。 3、湿热下注:饮食宜清淡,清热利湿之品。 (1)多饮水,日饮水量2500-3000ml,或用金钱草煎代茶饮。 (2)可选用有清热利湿作用的蔬菜、芹菜、黄瓜、冬瓜。 (3)戒烟酒,忌辛辣湿燥之品。 4、气滞血瘀:饮食宜行气活血通络之品,如枸杞,木耳,豆等。 5、肾气亏虚:饮食宜温补肾阳、健脾,宜选用山药、黄芪、人参、黑豆、羊肉等,忌寒凉、 生冷食物。 6、临床护理:疼痛剧烈,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 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型 主证:突发腰腹绞痛,痛引小腹或向阴部放射,尿频尿痛,尿涩而余沥不尽,小便浑赤或尿中带血,有时尿中夹砂石。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护理:饮食宜清淡,清热利湿之品。 2、气滞血瘀型 主证:腰酸疼而胀,小腹胀满隐痛,尿频,尿痛,时有砂石排出,舌质暗红或见淤斑,苔薄白,脉沉紧而涩。 护理:加强情感护理,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并嘱其多饮水,也可用金钱草煎代茶饮用,以理气通淋排石。

石淋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1)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排尿中断。 (2)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结石排出。 (3)尿常规检验有红细胞。 (4)作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解释部位。必要时作膀胱镜逆行造影。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3]、《尿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试行)》[4]。 (1)病史:腰部和(或)腹部疼痛,多为间歇性绞痛,有或无血尿存在。可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并发症。 (2)症状 ①上尿路结石:突发腰部或腰腹部绞痛和血尿。 ②膀胱结石:排尿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终末血尿。 ③尿道结石: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呈点滴状,或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 (3)体格检查:肾区叩痛、输尿管走行区域压痛。 (4)辅助检查:B超、尿路平片(KUB平片)、静脉尿路造影(IVU)作为推荐诊断依据。CT、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放射性核素作为可选择诊断依据。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5]。 1.湿热蕴结证: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气血瘀滞证: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3.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4.肾阴亏虚证:腰腹隐痛,便干尿少,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咽燥,腰膝酸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湿热蕴结证: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的持续时间、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2、向患者解释疼痛与活动的关系,减少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结石的排出。 3、教会患者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和放松方法。 4、遵医嘱给予解痉和止痛药物,病情较重者遵医嘱输液治疗。 5、肾绞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肾区,缓解疼痛。 6、肾绞痛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艾灸止痛,常选用的穴位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有止痛,促排石的作用。 7、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选用生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可缓解结石疼痛。 (二)血尿 1、发生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防止发生虚脱。 2、患者虚脱时,立即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迅速遵医嘱补液。 3、向患者解释发生血尿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忧郁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嘱患者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的排出。

5、穴位按摩,点按中级、关元、大横、腹结穴约60~80次,以酸胀为宜,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肾俞穴,以酸胀为宜。 (三)恶心、呕吐 1、观察患者呕吐的次数、量及呕吐物的性状,皮肤弹性,尿量,尿比重,血液浓缩程度,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等。 2、饮食宜清淡,低盐,忌食辛辣、油腻、刺激之品,戒除咖啡、浓茶、烟酒等。 3、鼓励患者多饮水,适量运动,利于结石排出。 4、呕吐严重者,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解痉、止吐药物,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治疗。 5、患者恶心时可配合穴位按摩,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6、可遵医嘱耳穴埋豆,常选用的穴位有:神门、胃、交感为主穴,肝、脾为配穴,留豆三天左右,每天按压耳豆2~3次,每个穴位2分钟,以耳廓发红为宜。 (四)膀胱刺激征 1、观察患者排尿反应,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砂石排出,有无排尿突然中断。 2、遵医嘱给予中药汤剂口服,也可给予金钱草、车前草煮水代茶饮,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3、按摩小腹部,解除肌肉紧张,利于尿液排出,也可点按肾俞,膀胱俞,阳陵泉等穴位,以酸胀为宜。 4、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可选用神门、皮质下、肾、输尿管等穴位。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一)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二)中药灌肠(详见附录2) 特色技术 (一)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石淋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石淋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石淋指因湿热之邪蕴结下焦,煎熬尿浊杂质,结为砂石,停阻于肾系.以腰痛,尿血或尿出砂石,或经检查发现结石为特征的结石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尿路结石。 【病因病机】 湿热下注,煎熬尿浊杂质,结为砂石,淤积水道,而为石淋。积于下则膀胱气化失司,尿出不利,甚则欲出不能,窘迫难受,痛引少腹;影响肾脏司小便之职,郁结不得下泄,气血滞涩,不通则痛,由肾而痛掣膀胱、阴部;损伤脉络则为尿血。病久伤及正气,或为肾气不足,或为肾阴亏虚,然砂石未去,而为虚实夹杂之证。 石淋迁延不愈,有时可导致肾积水,甚至肾衰。 【诊断要点】 1.男多于女,多见于中青年。 2.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发作常持续几个小时,但也有几分钟即缓解者。或表现为尿频、

尿急和排尿终末性疼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而剧痛并放射至会阴或阴头,改变体位又能继续排尿。 3.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4.小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 5.作肾系B 型超声波检查,或X 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可明确结石部位。必要时作膀胱镜检和逆行造影。 【类病鉴别】 1.肾痨:有其他部位的痨病史,多有低热、盗汗等症,X 线检查可资鉴别。 2.肾癌: 40 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血尿,应高度警惕,肾脏B 型超声波、肾断层扫描、肾功能造影检查有助于鉴别。 3.其他砂石梗阻出现腰腹绞痛时,尚应与肠痈、胰瘅、胆石等进行疾病鉴别。 一、非手术疗法 【分证论治】 1.下焦湿热证 证候:腰腹疼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排尿时刺痛难忍,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或数。

治法与主方:清利下焦湿热。石韦散(石韦瞿麦木通前仁滑石灯心甘草大黄桅子)。 优化:常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腰腹痛甚,加芍药、甘草。 2.下焦瘀滞证 证候:腰部作胀、疼痛,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排尿不畅,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 治法与主方:化瘀通络。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川芎官桂赤芍五灵脂蒲黄当归)。 优化:常加金钱草、海金砂、川楝子、牛膝;兼郁热者,去干姜、官桂。 3.肾气亏虚证 证候: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倦乏力,甚或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脉沉细无力。 治法与主方:补益肾气。济生肾气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前仁牛膝)。 优化:常加金钱草、海金砂;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人参。 4.肾阴亏虚证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湿热蕴结证: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的持续时间、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2、向患者解释疼痛与活动的关系,减少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结石的排出。 3、教会患者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和放松方法。 4、遵医嘱给予解痉和止痛药物,病情较重者遵医嘱输液治疗。 5、肾绞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肾区,缓解疼痛。 6、肾绞痛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艾灸止痛,常选用的穴位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有止痛,促排石的作用。 7、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选用生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可缓解结石疼痛。 (二)血尿 1、发生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防止发生虚脱。 2、患者虚脱时,立即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迅速遵医嘱补液。 3、向患者解释发生血尿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忧郁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嘱患者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的排出。

中医药怎样治疗石淋

中医药怎样治疗石淋 *导读:服排石药应注意多饮水、勤活动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每日2000~3000毫升,尽可能使尿量达到每日2000毫升以上。这样可稀释尿液,减少尿盐沉淀,有利于结石排出。要鼓励自己多跳、多跑,常做体操,促使结石移动、下降,以利自行排出。……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统属中医“石淋”范畴。中医多以清利湿热、通淋排石为治疗大法,常用方为石韦散加味,药如:石韦12克、冬葵子12克、瞿麦12克、滑石12克、车前子15克、金钱草15克、海金沙12克、鸡内金12克、芍药12克、甘草6克。若尿中带血加小蓟、生地、藕节以凉血止血。目前有多种溶石排石汤剂及成药,但均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尿结石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把握中药排石疗法的适应症运用排石疗法的条件是:(1)结石 直径小于1。0厘米,形状规则,表面光滑,并且与肾盂肾盏无 黏连而游离于腔内者;(2)泌尿道无明显畸形、狭窄和感染;(3)无严重肾积水,肾功能尚好者;(4)青壮年体质好,能配合大量饮水及参加有利排石的体育活动。只有充分了解用排石药的条件,患者才能对多种治疗手段作出最佳的自我选择。 服排石药应注意多饮水、勤活动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每日2000~3000毫升,尽可能使尿量达到每日2000毫升以上。这样

可稀释尿液,减少尿盐沉淀,有利于结石排出。要鼓励自己多跳、多跑,常做体操,促使结石移动、下降,以利自行排出。 治疗期间不可忽视饮食宜忌尿结石病人的饮食原则倾向于低动 物蛋白、高维生素的素食。对结石合并痛风者应限制肉类,忌食动物内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不超过90克为宜;少食菠菜、香菇、菜花,多进食水果。尿液的碱化在尿酸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宜选食碱性蔬菜和水果,使尿液PH值保持在6。2~6。5的范围内。 高钙尿性结石用低钙食物作为预防和治疗方法,可减少发病和防止复发。有报道,每日服用10~24克脱脂米糠,连服4周~2 个月,并把钙摄入量限制在每天700毫克以内,可利用米糠中含植酸的磷酸盐与钙相结合,使钙的摄入减少。 草酸结石发病率占尿石症中的绝大多数,要求限制摄入高草酸、高乙醇酸及高钙食物。如:菠菜、土豆、甜菜、芦笋、油菜、榨菜、雪里红、核桃、榛子、李子、草莓、橘子、胡萝卜、豆角、芹菜、黄瓜、巧克力、浓茶(红茶)、海带、虾米、带鱼、糖等是高草酸食物。青葡萄、酸橙、香菇、甜菜、核桃、菠菜、梨、西红柿、白薯等是高乙醇酸食物。奶粉是高钙食物。上述所列食物众多,虽非严格禁忌,但在发病时及治疗期间,当以适度限制摄入量为好。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 方案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二〇一八年

目录 肛肠科 (1)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 痔(混合痔)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4) 肛裂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7) 泌尿外科 (11) 石淋(泌尿结石)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1) 癃闭病(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5) 水疝(睾丸鞘膜积液)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9) 普外科 (22) 肠痈(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23) 胁痛(胆道结石)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肠结(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29) 骨伤一科 (34) 骨折病(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35) 骨折病(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39) 骨折病(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42) 骨伤二科 (45) 骨折病(锁骨骨折)中医围手术诊疗方案 (45)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48) 膝痹(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53) 心脑血管外科 (56)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57) 筋瘤(大隐静脉曲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61) 脱疽(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64) 妇产科 (67) 乳核病(乳腺良性肿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67) 堕胎(流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72) 癥瘕(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75) 介入科 (78) 胁痛(胆道结石)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79)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82) 耳鼻喉科 (87) 鼻渊病(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88)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92) 眼科 (96) 圆翳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97) 绿风内障病(急性闭角性型青光眼)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00) 翼状胬肉(胬肉攀睛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03)

中医护理常规测试题

中医护理测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消渴的病理有标本之分,具体是指:(A) A阴虚为本,燥热为标B燥热为本,阴虚为标C津伤为本,湿热为标D津伤为本,痰饮为标E脾虚为本,胃火为标 2、痛痹的治法应为:(D) 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清热通络,祛风除湿C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D温经散寒,祛风除湿E祛风除湿,疏利经络 3、小便热涩刺痛,尿色紫红,夹有血块,苔黄,脉滑数,应诊断为:(C) A尿血B气淋C血淋D癃闭E膏淋 4、呕吐的病位在:(A) A胃B咽C食道D肠E肾 5、下列哪项不属于阴虚火旺型心悸的主证?(D) A心悸不宁B头晕目眩C心烦少寐D下肢浮肿E腰酸耳鸣 6、癃闭的主证无:(C) A排尿困难B小便闭塞不通C尿量正常D小腹胀痛E小便点滴不畅 7、下列哪项不是癫狂病的主证:(E) A语无伦次B躁妄打骂C神志痴呆D喜怒无常E流涎抽搐 8、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胸痹的护治法则:(B) A活血化瘀B滋阴润肺C辛温通阳D通阳泄浊E益气通阳 9、咳嗽的辨证首先应区别:(B) A实证与虚证B外感与内伤C阴证与阳证D在气与在血E寒证与热证 10、护理吐血病人时,下列哪项不相宜?(E) 精选

A静卧少动B情绪安定C忌辛辣食物D食易消化食物E多饮热水11、石淋排尿困难的特征是:(D) A小便涩滞,少腹满痛B迫切余沥,少腹坠胀C热涩刺痛,疼痛满急D突然中断,刺痛窘迫E淋沥不已,时作时止 12、消渴病的预防调养不包括:(E) A戒嗜欲B节喜怒C减滋味D适当锻炼E限制饮水 13、哮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D) A呼吸急促、张口抬肩B咳嗽咳血、潮热盗汗C气急喘促、咳吐浊唾D呼吸急促、喉中痰鸣E以上均不是 14、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肝胃郁热型胃痛的症状:(E) A胃脘灼痛B病势急迫C心烦易怒D口干口苦E舌红少苔 15、下列为内伤发热的表现,除外:(E) A低热B手足心热C自觉发热D潮热E阵寒阵热 16、下列哪项为诊断为黄疸病的重要依据:(D) A齿垢黄B爪甲上黄C小便黄D目黄E身黄 17、肾虚头痛的特点是:(C) A头痛且胀B头痛且晕C头痛且空D头痛昏蒙E头痛如刺 18、痛痹遇何邪气而加剧:(C) A风B湿C寒D热E燥 19、消渴的主要病变脏腑是:(B) A肺肝肾B肺胃肾C心脾肾D肝脾肾E心肝肾 20、反复感冒的小儿预防可按摩穴位( B ) A大椎B合谷C迎香D足三里E人中 精选

石淋中医诊疗常规

石淋中医诊疗常规 石淋是由湿热久蕴,煎熬尿棱成石,阻滞肾系。多见于泌尿系结石。 1诊断 .诊断依据 (1)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 (2)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3)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 (4)作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可明确结石部位。必要时作膀胱镱逆行造影。 证候分类 (1)下焦湿热:腰腹绞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解时刺痛难忍,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或数。 (2)下焦瘀滞:腰痛发胀,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解时不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3)肾气亏虚: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倦乏力,甚则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脉沉细弱。 (4)肾阴亏虚: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咽燥,腰酸膝软。舌红苫少,脉细数。 2 治疗常规 一般处理 了解病史,详细检查,症状明显的急性病人,先给对症治疗。慢性或症状不重者可适当活动,但要劳逸结合,以免过劳加重或复发。饮食宜清淡,禁辛辣、厚昧、烟酒、咖啡、浓茶等生热、助湿及刺激性食品,应大量饮水,以通利冲洗尿路,多食西瓜、葫芦等果菜。治疗期间禁行房事。 辨证论治 (1)下焦湿热;基本治法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汤药选用八正散加减。。

(2)下焦瘀滞:基本治法为行气化瘀,排石通淋。汤药选用沉香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3)肾气亏虚:基本治法为补肾健脾,温阳溶石。汤药选用济生肾气丸加减。. (4)肾阴亏虚:基本治法为:滋阴补肾,通淋排石。汤药选用知柏地黄汤合石苇散加减。 2 3康复指导 石淋临床治愈后.要加强卫生教育及体育锻炼。妇女应注意会阴部卫生,妊娠、经期更应防止毒邪污染。应太量饮水,最好饮用离子水,维持每日尿量在2500m1以上,每次排尿要彻底排空,排尿后立即重复排尿有助尿液彻底排出。饮食要有节制.根据结石成分分析调理饮食。例如尿酸盐结石者.应吃低蛋白,酸性食物;草酸钙结石者,应尽量少吃菠菜、苹果、西红柿、巧克力以及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等,以防再发结石。 附: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砂石排出,症状消失,B超示结石消失。 好转.症状改善,B超示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 未愈:症状及B超检查结石无变化。

石淋,腹痛,癃闭诊疗方案

淋证 1.病名:石淋(肾结石+膀胱结石) 2.概念:一侧腰腹疼痛难忍,伴有尿中夹沙石,排尿涩痛,少腹拒急,或排尿中断 3.病因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炼液为湿,经络阻滞,而成本病 4.诊疗方案 1.内治: 1.热淋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腹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发: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常用药: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大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萆薢2石淋 尿中夹沙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药:石韦散加减 常用药:瞿麦萹蓄通草滑石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韦穿山甲虎杖王不留行牛膝青皮乌药沉香

3血淋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常用药:小蓟生地黄白茅根旱莲草木通生草梢山栀滑石当归蒲黄土大黄三七马鞭草 2.外治 1.针灸穴位:以止痛利尿,(针灸关元,肾俞,足三里等) 2.解痉止痛 3.中药灌肠(大黄30g 芒硝30g 枳实10g 厚朴10g) (围手术期的处理) 4.手术治疗(1.体外冲击波碎石.2.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3.膀胱镜钬激光碎石) 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1.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X线或者B超发现结石消失,肾、输尿管梗阻解除;3.血、尿常规正常。 显效: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X线或者B超发现结石下移或变小,积水改善;3.血、尿常规可正常或异常。 无效:1.临床症状无改善;2.X线或者B超复查结石同前梗阻无改善; 3.血、尿常规异常

肾输尿管结石中西医诊疗方案及优化

肾和输尿管结石通称为上尿路结石。输尿管结石一般来自肾脏,结石易停留在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部,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髂血管处及输尿管膀胱壁段。 诊断标准:1.疼痛和血尿:肾盂内大结石及肾盏结石可无明显症状。巨大结石或继发梗阻、肾积水可有腰部钝痛、胀痛。较小结石如在肾盂内活动,或嵌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刺激输尿管壁引起强烈蠕动或痉挛,可出现绞痛和血尿。2.肾区叩击痛及压痛:在绞痛发作时病侧脊肋角可有压痛和叩击痛。肾绞痛发作静止期,体检可无阳性体征或肾区有轻度叩击痛。3.并发感染:可有尿频、尿痛、脓尿等症状;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4.无尿:常由双侧输尿管结石造成完全性梗阻性肾积水,或一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对侧肾缺如或无功能所致,膀胱呈空虚状态, 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5.尿常规:大多数患者可见到红细胞,伴感染时可见到脓细胞。 6.尿菌培养:伴感染时应作尿细菌培养。 7.24 h尿定量分析:测定钙、磷、尿酸、草酸等含量有助于结石成因的分析。 8.血液检测:血清钙、磷、尿酸、尿素氮、肌酐等,必要时测定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 9.泌尿系X线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90%以上的患者X线平片上显示结石阴影,纯尿酸结石不显影。10.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了解结石位置、肾盏肾盂形态、有无肾积水及对侧肾功能状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X线平片上阴性结石在显影的肾盂内可表现为充盈缺损。显影欠佳时,可采用双倍剂量或大剂量造影剂及延缓造影。血肌酐超过正常值1倍则不能做。11.逆行尿路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m,RPG):逆行造影不作为常规检查,但经KUB、IVU不能确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者,可插入输尿管导管做X 线腹部平片,并可了解结石以下输尿管有无狭窄及通畅程度。12.B超检查:可作为肾结石的筛选检查方法。能显示2 mm以上X线阳性及阴性结石,了解肾实质情况和集合系统形态,积水状况。对没有声影的“强回声团”,X线平片也不能确认时,不能判定为结石。 13.CT:一般不宜作为结石的首选检查,但发现结石的敏感性比KUB、IVU高,尤其对肾绞痛患者诊断,可作为重要补充,因而对X线检查阴性结石或者怀疑合并肾肿瘤者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4.肾图:可了解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提示有无梗阻。15.结石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可作为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中医护理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湿热蕴结证: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的持续时间、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2、向患者解释疼痛与活动的关系,减少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结石的排出。 3、教会患者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和放松方法。 4、遵医嘱给予解痉和止痛药物,病情较重者遵医嘱输液治疗。 5、肾绞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肾区,缓解疼痛。 6、肾绞痛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艾灸止痛,常选用的穴位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有止痛,促排石的作用。 7、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选用生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可缓解结石疼痛。 (二)血尿 1、发生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防止发生虚脱。

2、患者虚脱时,立即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迅速遵医嘱补液。 3、向患者解释发生血尿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忧郁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嘱患者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的排出。 5、穴位按摩,点按中级、关元、大横、腹结穴约60~80次,以酸胀为宜,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肾俞穴,以酸胀为宜。 (三)恶心、呕吐 1、观察患者呕吐的次数、量及呕吐物的性状,皮肤弹性,尿量,尿比重,血液浓缩程度,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等。 2、饮食宜清淡,低盐,忌食辛辣、油腻、刺激之品,戒除咖啡、浓茶、烟酒等。 3、鼓励患者多饮水,适量运动,利于结石排出。 4、呕吐严重者,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解痉、止吐药物,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治疗。 5、患者恶心时可配合穴位按摩,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6、可遵医嘱耳穴埋豆,常选用的穴位有:神门、胃、交感为主穴,肝、脾为配穴,留豆三天左右,每天按压耳豆2~3次,每个穴位2分钟,以耳廓发红为宜。 (四)膀胱刺激征 1、观察患者排尿反应,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砂石排出,有无排尿突然中断。 2、遵医嘱给予中药汤剂口服,也可给予金钱草、车前草煮水代茶饮,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