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规格表

地膜规格表

农用薄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用薄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用薄膜是继种子、化肥、农药之后 的农业重要生产资料,它的应用为农业生 产带来了一场革命,对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主要是棚膜和地膜、 饲草用膜、遮阳网、防虫网等现代农用覆 盖材料。 据了解,中国农膜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2007年农膜产量达96.06万吨,是世界其他 国家总和的1.6倍。目前,中国各种棚膜年 使用量约150万吨,年更新需求量约70万 吨。 数据显示,全国适宜农膜覆盖的种植 面积有一多半尚为空白;功能膜比重仅占 30%,而国外达到80%;高中档农膜产量均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可见,中国农膜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地膜覆盖面积平均每年增长66.67万公顷左右,目前地膜覆盖面积已达1300多万公顷以上,每年地膜的实际消费量约45万吨,居世界首位。中国适宜推广地膜覆盖的农田面积约3700万公顷。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地膜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长。目前,中国高档农膜仅占农膜总产量的2%,中档农膜占20%,低档产品占78%,低档农膜产品供过于求,与发达国家中高档产品占20%、中档农膜占50%、低档产品仅占30%的水平距离甚远。 常使用的薄膜为普通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无滴膜、普通聚乙烯薄膜、聚乙烯无滴膜、聚乙烯多功能复合膜以及EV A多功能复合膜等。此外,新型农膜如稀土转光农膜、新型环保液态膜、PLA膜、纸地膜、多功能可降解液态膜、改性农用塑料大棚膜正 稀土转光农膜高压聚乙烯中添加稀土螯合物(转光添加剂)吹制而成,将日光中的紫外线转化为红橙光,提高光合作用 新型环保液态膜以甲壳素为主要原料,兑水后直接喷施于土壤表面,其中的高分子与土壤颗粒结合后,可在土表及土表以下的土壤团粒表面固化成极薄的透气膜,对提高地温、减少土壤蒸发和养分流失,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显著作用。该膜在田间可自行降解,不仅不会对土壤产生污染,反而可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另外,该产品还可用于叶面喷施、枝干涂抹或作为农药、化肥的添加剂使用。 PLA膜“玉米塑料”膜是从玉米中提取“液态乳酸”,再转化为“聚乳酸”颗粒后加工制成。该材料为全降解生物环保材料,利用该材料制成的农用地膜,可有效解决传统的化学塑料农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 纸地膜完全由植物纤维制成。其突出优点,一是使用后不需回收,可与肥料一起翻埋入土;二是制造成本低廉,仅为塑料地膜造价的1/3;三是保温性和透光性适当,即使是在盛夏高温季节,农作物也不会因为地表温度过高而灼伤幼苗,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四是该膜既有蒸发功能,又有吸水性,干湿调节作用明显,可有效抑制大棚中因过度潮湿而带来的菌核病和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因而在特殊环境中,更有应用价值。 多功能可降解液态膜该地膜是以褐煤、风化煤或泥炭对造纸黑液、海藻废

(完整版)农用地膜知识大全

农用地膜知识大全 以下是关于农用地膜知识大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农用地膜知识大全 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一般厚度为0.008~0.015毫米,基础树酯为聚乙烯。近年来,各种有颜色的农膜纷纷上市,由于不同颜色的农膜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规律不同,对农作物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不一样。现代地膜已由普通地膜发展到各种有色地膜及除草、防虫等多功能专用地膜。因此在使用中要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特点和种植季节,选择不同颜色的农膜。 1、普通地膜:厚度0.015毫米,幅宽80~300厘米不等,可根据畦宽选择不同的规格。地膜覆盖后,可以提高地温、保墒、护根以及提高肥效等。还有一定的反光作用,以改善植物中下部叶片的受光条件。适合春秋两季使用。 2、黑色农膜:厚度0.015~0.02毫米不等。透光率低,能有效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抑制杂草的生长,但增温性较缓慢,不及透明膜,地面覆盖可明显降低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主要适用于杂草丛生地块和高温季节栽培的蔬菜(夏萝卜、白菜、菠菜、秋黄瓜、晚番茄)及果园,特别适宜 ·

于夏秋季节的防高温栽培,可以为作物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提高产量。目前,大棚草莓栽培已广泛推广黑色地膜覆盖,这样不仅有明显促进草莓还苗及生长的作用,而且使草莓果实不接触土壤,提高了产品质量。 3、银灰色地膜:厚度0.008~0.015毫米,幅宽70~200厘米不等。透光率在60%左右,能够反射紫外线,地面覆盖具降温、保湿、驱避蚜虫的作用,能增加地面反射光,有利于果实着色。可驱避蔬菜、瓜果类蚜虫和白粉虱,减轻病害,保持水土和除草等功能。适用于夏秋季蔬菜、瓜类、烟草的防治病虫及抗热栽培。实践证明,夏秋季节用于覆盖黄瓜、西瓜、番茄、菠菜、芹菜、莴苣、棉花等作物,不但有良好的防病虫作用,还能改善这些农作物的品质。 4、黑白二面地膜:此为正反面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地膜。地面覆盖时,一般让黑色面朝下,白色面朝上。它不但具有黑色地膜覆盖的作用,同时还有白色膜面反光的效果。适于秋冬茬大棚蔬菜地面覆盖栽培,尤其对茄果类蔬菜,栽培效果最理想。厚度0.02毫米,成本价较高。 5、蓝色农膜:在弱光照条件下透光率高于白色农膜,而在强光照条件下透光率又低于白色农膜,保温性能良好。适用于育秧、育苗,不但成秧成苗率高,而且苗粗壮,能抑制十字花科蔬菜的黑斑病菌生长,有明显的增产保质作用。非常适用 ·

地膜知识

据有关农业专家介绍,有色农膜具有苗齐、苗壮、早熟、增产、保水、增光、灭草、抗病、避虫等效果。不同颜色的农膜对光的吸收、折射和反射不同,对各类农作物的影响也不同,其经济效益相差悬殊。因此,农民在使用中要针对不同农作物,选准不同颜色的农膜,才能收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下面介绍常用的10种不同用途的有色农膜,供农民朋友在生产中选用。 1、红色膜:适于水稻、甜菜、韭菜、黄瓜、西红柿等作物,可促早熟,能增产。 2、蓝色膜:主要用于水稻,还可用于棉花、土豆、茄子、甜椒、草莓等,透光率高,成苗率高、苗壮。 3、黑色膜:能有效地防止土壤中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生长,适于夏萝卜、白菜、菠菜、秋黄瓜等。 4、紫色膜:适用于冬春季温室或塑料大棚的茄果类和绿叶蔬菜,可提高质量、促早熟。 5、绿色膜:增加绿色光照,抑制杂草生长,主要用于茄子、草莓和瓜类作物。 6、黄色膜:适用于茶树、芹菜、莴笋、矮秆豆类、黄瓜等作物。生长旺、早熟、增产。 7、银灰膜:光的反射率可达40%,能反射紫外线,驱避蚜虫、白粉虱,有减轻病虫害,保持水土和除草等功能,适于黄瓜、西瓜、西红柿、芹菜、菠菜、棉花、烤烟等作物。 8、黑白双面膜:覆盖时白色在上,黑色在下,主要用于夏秋季蔬菜、瓜果类的防病抗热栽培,具有降温、保水、增光、灭草等功能。 9、银黑双面膜:覆盖时银面朝上,黑色朝下,有反光驱避蚜虫、防病和除草保水等多种功能,主要用于夏秋蔬菜、瓜类等防病抗热栽培。 10、银色反光膜:具有隔热反光和降地温的作用,反光率达80-100%,用于果园覆盖,能使果树生长良好,增产明显;如悬挂在温室栽培畦北侧,可改善温室内的光照条件,促早熟增产。 大棚膜的种类及性能 我国目前常用的大棚膜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聚氯乙烯(pvc)棚膜;第二种是聚乙烯(pe)棚膜;第三种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棚膜;第四种是调光性农膜。 这几种棚膜在性质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而使用效果也有差异。 (1)聚氯乙烯(pvc)棚膜保温性、透光性、耐候性好,柔软,易造型,适合做为温室、大棚及中小拱棚的外覆盖材料。缺点是薄膜比重大(1.3克/立方厘米),一定重量的棚膜覆盖面积较聚乙烯膜(pe)减少1/3,成本增加;低温下变硬、脆化,高温下易软化、松弛;助剂析出后,膜面吸尘,影响透光,残膜不能燃烧处理,因有氯气产生。目前聚氯乙烯棚膜的主要产品有: ①普通pvc棚膜制膜过程中不加入耐老化助剂,使用期仅为4-6个月,可生产一季作物,浪费能源,增加用工和投资,目前在逐步被淘汰。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标准版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欣 指导老师:赵腾飞 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日期:2015年7月

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调研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废旧地膜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研,对省内以及国内废旧农膜的回收及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调研了废旧农膜回收工艺,废旧农膜普遍回收分类和方法,废旧地膜回收和加工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循环处理 前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瓜菜、油料等作物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墒、增温、除草、防虫及增产等效果,是发展现代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寒、旱农业区更成为保粮增收的主要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农膜使用量的增大,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大量的废旧农膜随意弃置,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的贯彻落实相关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政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对部分地区地膜使用和废旧地膜回收利

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提出来一些具体方法。 1、调查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市地膜使用量和面积不断扩大,造成了农田土壤中的废旧地膜量逐年增加,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明显阻碍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同时废旧地膜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土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另外就是废旧地膜堆到或刮倒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纷纷扬扬,造成环境污染。如此下去,废旧地膜今后必然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抓紧时间治理其蔓延与危害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件大事,其工作刻不容缓。2、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参考文献 3、调查对象 山东省内

地膜覆盖作用及其相关地理试题

地膜覆盖的作用与温室效应相关习题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后可以改善土壤和近地面的温度及水分状况,起到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率,改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 1. 保温增温,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 2.保湿,提高成活率:农田的土壤水分,除灌溉外,主要来源于降雨。盖膜后,一方面因地膜的阻隔使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散失缓慢;并在膜内形成水珠后再落入土表,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地膜还可在雨量过大时,防止雨水大量进入垄体,可起防涝的作用。 3. 促进生长发育:应用地膜覆盖,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增高,有利于早生快发,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覆膜比不覆膜的大田生育期缩短到一周左右。 4. 减少杂草和蚜虫的危害:地膜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一般覆膜的比不覆膜的杂草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如结合施用除草剂,防除杂草的效果更明显。喷施除草剂后,盖膜的比不盖膜的杂草能减少89.4~94.8%。地膜具有反光作用,还可以部分地驱避蚜虫、抑制蚜虫的滋生繁殖,减轻危害及病害传播。 5.地膜覆盖的负效应:地膜覆盖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例如:地膜覆盖虽具有保水的作用,但是却阻碍了外界降水进入垄体,部分地区若不采取相应的垄型或其它措施可能会导致烟株在旺长期发生水分亏缺,影响正常生长;若遇到连续降雨时则易造成严重的水渍,使土壤通透性变坏,水分蒸发受阻,同样影响烟株的生长。因此,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趋利避害,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膜覆盖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好地膜的作用,采取相应地配套技术措施是地膜覆盖种植成功的基础。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

地膜覆盖的作用

地膜覆盖的作用 一、提高土温。地膜覆盖在冬春季节有提高地温和保墒的作用。地膜覆盖的土壤耕作层的温度,一般比露地提高土温2℃~3℃,可促进蔬菜早出苗、早发育,使春提前播种或提前定植10~20天。应注意的是,不同颜色的地膜增温效果不同,以无色膜增温效果最好,而银灰色膜基本不增温。地膜覆盖在春秋冬季应用较多,在夏季应用时要注意覆盖时间,防止地温过高损伤作物。 二、抑制土温。夏季覆盖薄膜,可抑制土壤温度上升。如使用白黑及银黑双面薄膜等材料覆盖后,均可对土温的上升起抑制作用。 三、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营养。地膜覆盖可防止日晒雨淋,使肥料不致流失,同时可提高土温,加强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由于土壤温度、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利于促进土壤有机物和矿物质的分解,土壤养分增多。因此,地膜覆盖可以充分发挥肥效。 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地膜覆盖的土壤容重比不覆盖的小,降雨使土壤中氧含量比露地的高,从而有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同时由于水土流失少,可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五、减少水分蒸发,有明显保水作用。 六、增加光效应。透明地膜本身及附着在地膜下的小水珠的反射作用,使近地表的反射光增加,有效地改变了作物生育期的光照条件,使蔬菜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光合作用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光和产量和有机物质的积累。 七、防止土壤盐渍化。地膜覆盖后,由于土壤水分的运动是由下往上移动,表土的水分含水量高,相对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从而起到抑盐的作用。 八、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危害。由于地膜有反光的特性,具有驱避蚜虫和减轻病毒病的作用。试验表明,地膜覆盖可减轻瓜类蓟马的为害,明显地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九、促进作物早熟。由于地膜覆盖对植株地下部分及地上部分的调节作用和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使栽培蔬菜进入产品形成期提早,增加了春季栽培作物的前期产量,因而也提高了总产量。

农地膜市场分析

第二章市场分析 一、行业发展状况 1、可降解农地膜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化学农业种植工业程序化也是有其先列的。在前进路程中出现的某些负面影响,如对土壤盲目大量施用无机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有机物质含量逐年减少,有益微生物繁殖环境遭到破坏,土壤保肥、水、氧、能力降低,病虫害随之而来,造成农产品质量无保证和农业投入成本逐年上升,增产不增收等不良现象。现在使用的不可降解农地膜是以聚乙烯(俗称塑料),为原料吹泡工艺制成白色热塑性复合物。不但不可降解,留在土壤、大自然中的残体对土壤、植物有害并污染环境,特别是其残体燃烧时的大量毒性气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为了解决塑料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可环境降解的塑料应运而生。面对日益绿色化的国际市场,消除由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保问题。农膜生产企业必须瞄准市场,适应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更多的适应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据了解,欧洲可环境降解塑料的需求量以每年59%的速度递增;在日本,2000年可环境降解塑料已占全部消耗量的10%。据专家预测,绿色环保型产品将是未来市场的主导产品,可环境降解塑料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2007、2008年可降解农膜行业有加速发展的态势,生产快速增长。到2008年工业总产值超过了43亿元。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同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2010年我国可降解农膜行业持续发展,产值增幅为22.8%左右。2011年产量将会保持增长趋势,可降解农膜市场就将基本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销售收入达到77.9亿元,同比增长23.3%;利润总额为6.15亿元,同比增长24.0%。2012年我国可降解农膜行业销售将稳步提高,可降解农膜项目的收益率也会有所提升,同时,可降解农膜行业也会获得较高的盈利。

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

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 地膜覆盖是利用很薄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进行蔬菜等农作物的栽培,以改善作物地下部分生态环境的一种简易保护地形式。 用于地面覆盖栽培的“地膜”是一种专用的聚乙烯膜,厚度仅有 0.015-0.02毫米,故成本较低。 地膜按颜色分有无色透明膜、黑色膜、绿色膜、黑白双面膜、银灰色膜、银色反光膜等;按用途分有普通膜、除草膜、光降解膜等;此外,还有最近试制成功的高强度、厚度为0.005-0.007毫米的高分子低压膜,以及国外新开发的红外膜(比普通膜增温效果提高20%)等。 一、地膜覆盖产生的环境效应 蔬菜的生长于发育出售地上部环境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地下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蔬菜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的能力,以及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而需要微生物的活动等,都受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地膜覆盖是改善作物地下部生态环境的有效技术措施。 1、增温与保温效应 地面覆盖地膜后,白天太阳光的短波辐射可以顺利地透过薄膜,使土壤温度增高,夜间当土壤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散发热量时,薄膜可以起到阻拦保温的作用。所以,无论白天或夜间,覆盖地膜的土壤温度都高于不覆盖薄膜的露地,其增温幅度一般为3-6oC。 2、保墒效应

覆盖地膜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据试验,沙田覆盖地膜比不覆盖地膜的土壤含水量高6.1%。同时,覆盖地膜后,地表温度增高,加大了土壤的热梯度,使土壤水分的上移量增加,即增加了耕作土壤的含水量。 3、土壤改良效应 由于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故可防止土壤表面的板结、保持土壤的疏松和增加土壤中氧的含量。这样不仅有利于蔬菜根系的发育,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据测定,地膜覆盖土壤中消化细菌含量比露地高10倍。 4、除草效应 地膜覆盖可有效的抑制杂草生长,其中以除草膜和黑色膜效果最好。即使是普通膜,只要保证覆盖严格、紧贴地面,地膜下的杂草由于高温和不透气环境,大部分会逐渐枯死。 二、地膜覆盖形式 地膜覆盖主要有平畦覆盖、高垄覆盖和改良式覆盖三种形式。 1、平畦覆盖:地膜覆盖在平畦上,四周用土压实,这种覆盖形式整地做起比较省工,适于栽培密度较大的芹菜、大蒜、胡萝卜等蔬菜生产应用。 2、高垄覆盖:地膜覆盖在中间略高、梁变成缓坡状的高垄畦床上,垄高一般为10-15厘米。由于高垄畦比平畦的地表面积大,故这种覆盖形式对土壤的增温效果比平畦覆盖高,它适于黄瓜、番茄、甜椒、茄子等多数蔬菜生产应用。 3、改良式覆盖:栽培畦宽度为80-90厘米,畦的两侧做20厘米底宽、25厘米高的土垄,地膜初期由土垄支撑对秧苗进行近地面覆盖,断霜后将地膜落于地面进行覆盖。这种改良式覆盖始于早春甜椒等蔬菜的生产应用。

液态地膜的应用及前景

液态地膜的应用及前景 侯有信 一、地膜覆盖技术的历史回顾 20世纪中叶,随着高分子化合物的发展,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将塑料薄膜应用于农业生产。用极薄的聚乙烯薄膜取代了传统的稻草、马粪、篙草、沙石等覆盖材料盖于地面,以达到保水、保肥、增温的目的,从而形成了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技术。由于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防虫、防草等功能,该项技术的使用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我国1978年冬通过技术交流自日本引进地面塑料薄膜覆盖技术,并在应用实践中,开展了地面覆盖栽培高产机理的研究及覆盖技术适应性观察:表明塑料地膜覆盖技术,能起到保温护根、防冻、保墒、调节光照、节水、除草,以及控制土壤盐碱度的作用,进而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面积越来越大。2004年地膜覆盖面积己达1500万公顷。 塑料地膜的广泛应用给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带来了一次技术性变革,为农业大幅度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功不可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石油资源的日渐匮乏,以及塑料薄膜给土壤、环境造成的危害,塑料薄膜散落在土壤和自然环境中的降解时间长达200-300年,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对土壤和环境的白色污染。当年的“白色革命”变成了今天的“白色污染”。因此,尽快研制出易降解、无污染的新型地膜换代产品己成为全球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可降解农膜的研发历程 目前世界上解决塑料薄膜白色污染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回收塑料薄膜,二是开发可降解农膜。但由于我国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大,企业生产的薄膜厚度太薄,回收起来异常困难,经济上得不偿失,因此,对降解地膜的产品开发与应用,一直是近二十年来农用地膜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对可降解农用薄膜的研究,主要经历有生物降解、光降解、植物纤维和液态喷洒等薄膜产品。简介如下: 1. 生物降解地膜:分为化学合成高分子基地膜和天然高分子基地膜两大类。天然高分子基地膜主要有淀粉基地膜,由于其降解性仅限于其中的淀粉部分,而不能降解其中的塑料成分;国内外也曾有采用纤维素来制膜、或用纤维素与甲壳素水溶液采用直链淀粉或高直链淀粉及其它天然高分子材料制膜。但是,尽管这些薄膜能够降解,但都存在加工困难、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等问题,均难以推广应用。生物降解淀粉薄

农膜详细介绍

一、生产情况说明: 山东寿光龙兴农膜有限公司小型吹膜设备,主要生产农业用PE耐老化膜,耐老化流滴膜,耐老化灌浆膜,工业包装膜,工业包装袋,农用地膜,拱棚膜等,厚度在0.004—0.06mm,0.06mm---0.20mm,宽度在50---95cm,1m-----4m,长度任意,卷装、箱装或吨袋装。 中型吹膜设备,主要生产农业用PE耐老化膜,耐老化流滴膜,耐老化流滴消雾膜,耐老化灌浆膜,工业包装膜,工业包装袋,拱棚膜等,厚度在 0.04mm---0.20mm,宽度在4.5m-----7m,长度任意,卷装、箱装或吨袋装。 大型吹膜设备,三层机、五层机,主要生产农业用三层共挤、五层共挤EVOH、PO、EV A和PE耐老化膜,耐老化流滴膜,耐老化流滴消雾膜,耐老化涂覆膜、灌浆膜等,厚度在0.06mm---0.30mm,宽度在5m-----24m,长度任意,卷装、吨袋装或箱装。 二、产品学名、种类、使用说明: 1、学名:EVOH,乙烯-乙烯醇;PO,聚烯烃环氧丙烷;EV A,乙烯-醋酸乙 烯;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 2、种类: 3、农膜功能性:

耐老化:长寿功能,抗风雪、抗晒 流滴、消雾: PE耐老化膜:属单防耐老化膜,具有耐老化性能,蓝色,建议覆盖、禽类养殖使用,正常寿命1年,可根据客户需要订做不同厚度、使用寿命2--3年的 产品。 EV A茂金属耐老化覆盖膜:属茂金属功能性耐老化膜,蓝色、黑白色,具有抗风、防穿刺、抗拉伸、韧性好、耐老化期长等性能,建议覆盖、养殖使用, 正常寿命2--3年,可根据客户需要订做不同厚度、使用寿命3--5年的 产品。 PE/EV A耐老化流滴膜:属双防流滴性功能膜,本身具备耐老化流滴的性能,流滴期3个月,无消雾性,使用寿命正常1年,建议拱棚种植普通蔬菜使 用。 PE/EV A耐老化流滴消雾膜:属三防消雾性功能膜,本身具备耐老化流滴消雾的性能,流滴消雾期3个月,使用寿命正常1年,建议拱棚种植中档蔬菜使用。中档三层EV A耐老化流滴消雾膜:属中档三层EV A功能膜,本身具备EV A耐老化流滴消雾的优良性能,流滴消雾期4--6个月,使用寿命正常12个月 以上,建议温室大棚种植中高档蔬菜使用。 精品高档三层进口EV A耐老化流滴消雾膜:属高档三层EV A、茂金属功能膜,本身具备EV A、茂金属耐老化流滴消雾的优良性能,流滴消雾期6---8个月, 使用寿命正常18个月,建议温室大棚种植高档经济蔬菜使用。 五层共挤EVOH尼龙膜,EV A膜,PO膜,连栋温室专用膜,液体包装膜,工业包装膜 三、特点、用途及成本分析: 1、EVOH膜:

(完整版)旱作农业发展特点及策略

旱作农业发展特点及策略 摘要: 在对凉城县旱作农业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应以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增加饲草料作物比例,压缩粮薯作物比例;引进和推广抗旱省水的作物和品种;集雨补灌技术;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抓好传统的抗旱耕作措施,逐步推广免耕少耕技术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凉城县;旱作农业;现状;发展对策

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难点。张蓉 等提出应以种植结构优化、科技措施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地膜覆盖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以政府为引导、科技为支撑、区域治理为基础、产业化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对策1。康志文提出旱作农业十项技术,。旱地农业必须走传统蓄2其核心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水农业与现代节水技术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旱地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低的实际问题,采用节水技术可明显提高产量。发展集雨农业,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旱地水源的主要途径3。以秸秆覆盖、少免耕加表土作业组成的保护性耕作体系,适合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条件,可以取代翻耕为主的传统耕作体系,有力地推动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6。施肥能够促进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在旱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8。本研究从凉城县实际情况,探索了凉城县旱作农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1凉城县旱作农业特点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处于中温带,属于半干旱典型的 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3023h,年平均气温5.3℃,≥10℃

有效积温2430℃,无霜期90~125d,年平均降雨量427mm,年蒸发量1938mm,是降水量的4~5倍,且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份。凉城县是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大县。 1.1旱作农业比重大凉城县是以旱作为主的地区,全县总土地面积3458km2,总播种面积6.4万hm2,旱地4.8万hm2,占75%,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 2.08亿kg,其中旱地生产粮食1.5亿kg,占总产的72%,旱作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气候十年九旱,旱作区植被稀疏,地形起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60以上,水土流失地区的人口占全区人口的2500km2失问题,面积达 以上,主要集中在旱作区。降水量427mm,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特别是春旱成为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1.2水资源短缺全县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调查资料表明,虽然近年来水浇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用水范围增大,但大面积的水浇地还在大水漫灌,水分利用系数为0.35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粮食降水利用效率只有3.29~9.32kg/(hm2mm),其中小麦3.03~8.32kg(/hm2mm),玉米4.34~13.72kg

地膜的防治与危害

地膜的防治与危害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使用地膜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极易造成地膜污染。 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保水保肥、保持湿度,有效地增加和延长作物生长期,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然而,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熔融指数(MI)高,极难降解,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其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三四十万吨,残膜率达40多,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隐患。随着使用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回收,必然给后人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一、残留农膜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另外,残农

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2是对农作物的危害。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具有残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则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据兵团环境部门测定〔1〕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5.17,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棉苗死亡1.19,子叶期棉苗死亡3.08,现蕾期推迟3~5天。株高降低 6.7cm~12.9cm,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残膜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每公顷有187.5Kg残膜的土地,生产9420kg玉米,比无残膜的对照田减产玉米909kg。减产率8.8。 3是对农村环境景观的影响。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 4是对牲畜的危害。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二轮练习地膜专项解析版

地膜、大棚、反光膜、鹅卵石在农业中的应用 在我们高三测试中,经常会遇到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果树下铺设反光膜等试题,竟然还有在果树下铺沙铺鹅卵石等现象,想不通呀想不通。二模在海南岛上还搞了大棚,为什么会这样呢,铺这些东东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本专题将会让你彻底明白,请耐心学习哟。 一、含义及作用:不同区域的温室大棚和地膜覆盖功能不同,注意区分。 1.温室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①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区: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不能进行越冬栽培。在南方地区: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叶菜类)外,还可更换成遮阳棚,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塑料大棚一般室内不加温,靠温室效应积聚热量。②“南沙温室”具有防台风、防暴雨、防高温、防腐蚀作用。2.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①在旱沙地、贫瘠土地、重粘质土地上,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因为旱沙地盖膜后土壤在中午时易产生高温,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反而会造成减产。地膜覆盖的方式依当地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生产季节及栽培习惯不同而异。②(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和雨水富集的效果。其特点:一是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减轻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二是雨水的集流作用。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玉米根部,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危害。 二、区别与联系 1.共同点:同是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起到保温作用,用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延长作物生长时间及上市时间(早熟和晚熟市场),其目的是为了经济效益。 2.不同点 (1)应用地域:在我国地膜覆盖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塑料大棚南方北方均可应用。 (2)应用时间:地膜覆盖一般应用于春季,塑料大棚一般在北方应用于春秋,南方应用于夏冬。 (3)所起作用:a.地膜覆盖:春季一般起增温、保土、保水作用;夏季果园里一般起增加光效的作用;夏季田地里也可以起到减少土壤水分,固根、增产的作用。b.塑料大棚:冬春季节主要起到保温作用兼有保水作用;夏秋季节(黑色)一般起到保水作用防雨、防风、防雹。 (4)农作物品种:个人觉得大棚中的农作物附加值更加高,且集约化水平更高。 (5)保温差异:地膜覆盖主要是对地温的提高,塑料大棚主要是对气温的提高。 (6)危害:地膜覆盖易破、不易回收,影响土壤结构、土壤水肥运动,大棚危害较小。 三、知识来源及拓展 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2.地表覆盖物对地温气温的影响。例如:稻草覆盖、石头覆盖、烟雾、地表积雪、地表土壤对地下土壤、冰层等。 3考点分析 (1)地膜与大棚垂直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有同学竟然在苹果树上建大棚你觉得合适不? (2)地膜、大棚、双层膜、鹅卵石对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的影响; (3)农业发展中铺设地膜、大棚、鹅卵石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等。 4知识恶补(见ppt) 有同学还对地膜、大棚、反光膜、铺鹅卵石还不能正确理解,咱们先看一下图片,恶补一下有关知识。先来进行图示判读,分别说出下图依次是什么?

地膜种类及特性9.20

常用地膜种类及应用 地膜种类很多,随着塑料工业科技发展,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种类不断更新和扩大。根据塑料薄膜的制造方法不同,分为压廷薄膜、吹塑薄膜;根据塑料薄膜所具有的某些特殊性能,有育秧薄膜、无滴薄膜、有色薄膜、超薄覆盖薄膜、宽幅薄膜等。根据塑料薄膜的不同厚度和宽度,又有各种不同规格。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塑料地膜主要是无色透明地膜、有色地膜和特种地膜等。 (一)无色透明地膜 无色透明地膜是应用最普遍的地膜,因此也称为普通地膜,厚度0.005㎜~0.015㎜,幅宽80~300㎝不等。其透光率和热辐射率达90%以上,保温、保墒功能显著,还有一定的反光作用,广泛用于春季增温和蓄水保墒。缺点是土壤湿度大时,膜内形成雾滴会影响透光。 根据使用塑料原料不同,无色透明地膜分为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聚乙烯塑料薄膜。由于聚氯乙烯薄膜的机械强度较大,抗老化性能较好,弹性好,拉伸后可以复原,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一种。聚乙烯薄膜是近年推广应用的品种,由于它的制造工艺简单、透气性和导热性能好,比重较小(为聚氯乙烯薄膜的76%左右),用量正在大幅度增长。 (二)有色地膜 有色地膜是根据不同染料对太阳光谱有不同的反射与吸收规律,以及对作物、害虫有不同影响的原理,人们在地膜原料中加入各种颜色的染料制成的地膜。主要有黑色膜、银色膜、黑白条带膜等,根据不同要求,选择适当颜色的地膜,可达到增产增收和改善品质的目的。 表 有色地膜特性一览表 1、黑色地膜 黑色膜是在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的碳黑,经挤出吹塑加工而成,地膜厚度0.01~0.03mm 。黑色地膜透光率只有1%~3%,热辐射只有30%~40%。由于它几乎不透光,阳光大部分被膜吸收,膜下杂草不能发芽和进行光合作用,因缺光黄化而死,覆盖后灭草率可达100%,除草、保湿、护根效果稳定可靠。黑色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增温快、湿度高,但传给土壤的热量较少,故增温作用不如透明膜,夏季白天还有降温作用,因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性能比无色透明膜强。黑色地膜一般可使土温升高1~3℃,但自身也较易因高温而老化。黑色地膜适用于杂草丛生地块和高温季节栽培的蔬菜及果园,特别适宜于夏秋季节的防高温栽培,可以为作物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提高产量。如在烟草定植后,地膜 种类 合成材料、厚度 作用 适应地区 适用作物 黑色及 半黑地 膜 在聚乙烯中加2%~3%的炭黑母料,0.01~0.03mm 灭草、保温、护根 多草而劳力紧张的高温季节或区域 番茄、莴苣、马铃薯、圆葱、食用菌等 绿色 地膜 在聚乙烯中加入一定量绿色母料,价格较高,易老化0.01~0.015mm 抑制杂草、增温 湿润杂草多的地区 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或设施栽培 银灰色地膜 在聚乙烯中加入含铝的银灰色母料,0.015~0.02mm 驱避蚜虫、防病、抗热、提高烟叶品质 普遍适应 烟草、棉花、蔬菜 银色反光地膜 在挤出吹塑过程中,混入含铝母料,镀铝或复合铝箔制成 反光隔热,降低地温、除草、改进果实品质 普遍适应 番茄、苹果、葡萄 等 黑色双面地膜 由乳白色膜和黑色膜二层复合而成,0.02~0.025mm 增加近地面反射,降低地温,保湿、灭草、护根等 夏季高温地区 蔬菜、瓜类的抗热 栽培 银黑双面膜 由黑色及银灰色两种地膜复合而成,0.02~0.025mm 反光、避蚜、防病毒病、降低地温、灭草、保温、护根 夏季高温病虫害多发地区 蔬菜、瓜类等多种 作物

中国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中国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尝试对蔬菜、棉花等作物覆盖废旧普通农膜,并进行小面积栽培试验,但是由于经济、技术不成熟的原因,此项技术未能得到推广。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一整套包括作业方法、专用地膜和覆盖机械在内的地膜覆盖技术,经过几年的改进与整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40 a 来,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多种作物大幅度增产增收。1979年我国以蔬菜为主开始进行小面积试验,1983年各种作物地膜覆盖面积猛增至62.9万公顷。1982—1992年,地膜覆盖面积增加了2 506.7万公顷。1996年地膜覆盖面积超过亿亩,达到700万公顷,其中面积在38万公顷以上的作物有玉米、棉花、水稻育秧、花生、西甜瓜、烟草。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膜的使用量和覆盖面积都呈持续增长趋势,详见图1-1、图1-2。

地膜覆盖技术能有效提升地面积温量,克服低温干旱、生育期短等不良自然条件,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地膜覆盖技术成倍增加了干旱、高寒山区及边远地区的晚熟优质玉米产量,深受农民欢迎。1989-1991年间,我国实施了“温饱工程”,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使3 200余万农民达到了温饱。1993-1996年,共推广玉米育苗移栽及水稻育苗抛秧栽培2 866.7万hm2,其中地膜覆盖2 333.3万hm2,实现了各种农产品总增产量超过1亿t,增产值达到1 143.12亿元,增加了971.65亿元的纯收入。地膜覆盖大棚蔬菜技术的推广,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到各种新鲜的“反季节”蔬菜,人们的餐桌日益丰盛,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目前,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迅速应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膜覆盖面积和地膜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而且覆膜作物种类多,即使在新疆、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甘肃等高寒地区、干旱及半干旱地区,覆膜作物已达40余种,尤其是在蔬菜、棉花、玉米的种植方面应用广泛,地膜覆盖面积和地膜使用量都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一、地膜覆盖技术的优势 地膜因为透光性好,保温性强,不透水,在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增产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功能性塑料薄膜种类及性能

功能性薄膜种类及性能 软包装行业是一个加工制造行业,其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市场,下游为终端用户市场。随着国内软包装薄膜市场的迅速增长,薄膜供应商对软包厂的销售量亦不断攀升, 但是利润额却没有成相应的上升趋势。 是什么导致了表面繁荣背后平淡的局面?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目前薄膜市场愈发细分,国内厂商由于受到技术、原材料、市场需求、价格、环保等方面的限制, 薄膜生产企业的产品利润极剧压缩。 自2002年初至今,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也相应导致软包装原材料成本上升。当采购价格急速挤压赢利空间时,广大原材料供应商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 价格提高之后,下游的市场能否维持,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同样地,薄膜制造商也需要不断创新来为自己和软包厂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为终端用户带来最大使用价值。本期特别关注,编辑部试图从功能性薄膜入手,对原材料的特性与在软包装行业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勾勒出差异化薄膜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对薄膜应用较多的一些终端用户进行研究,分析其对薄膜市场的需求与想法以及薄膜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预测薄膜在软包 装行业的发展空间。 功能性薄膜速递 目前,高阻隔性、多功能性薄膜正在向新的技术水平发展。关于功能性薄膜,因其特殊功能,能更好地满足商品包装的要求,或能更好地满足商品使用方便性方面的需求,因此效果较佳,也更具市场竞争能力。近几年涌现出一批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包括镭射膜、热封膜、PET高亮膜,易开封薄膜等功能性薄膜,原有的复合薄膜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这里,我们将聚焦用于软包装的高功能性薄膜。 一、PET薄膜 (1)PET高光亮膜 该薄膜除具有普通聚酯薄膜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外,还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如透明度好、雾度低,光泽度高。它主要用于高档真空镀铝产品,该薄膜镀铝后呈镜面,具有很好的包装装饰效果;它也可用于镭射激光防伪基膜等。高光亮BOPET薄膜市场 容量大,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明显。

功能性薄膜材料

功能性薄膜材料前景良好 发表时间:2011-8-25 浏览:608 所属分类:材料知识标签:平板显示薄膜功能膜材料所属专题:模切材料专题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功能膜材料被列入新材料“十二五”重点扶持专项工程,可以预计,水处理膜、太阳能电池膜、平板显示薄膜、半导体及微电子用薄膜等领域,将涌现出一批成长前景良好的公司。 其中,平板显示产业的许多上游关键基础材料都是与真空薄膜材料和薄膜技术紧密相关的,例如:ITO 导电玻璃、彩色滤光片、背光模组材料、增亮膜、手机面板材料、PDP屏幕表面防辐射薄膜等,都要采用薄膜材料。 平板显示行业和触控面板行业蓬勃发展,资料显示,全球LCD面板今年6月份销售额达到72亿美元;触控面板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订单应接不暇;各种显示膜材料如ITO导电膜、PET薄膜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AMOLE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材料,成长速度惊人,2010年OLED年收入10亿美元左右,201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 相关公司包括长信科技、万顺股份、彩虹股份、莱宝高科等。 TFT-LCD光学薄膜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8.5亿美元。我们预测2012年全球TFT-LCD(LED)光学薄膜的需求量将超过4亿平方米,其中偏光片的需求量接近2.5亿平方米,棱镜膜的需求量超过8000万平方米,扩散膜的需求量超过1.5亿平方米;按照目前产品价格计算,我们预计,2012年全球光学薄膜的产值约78.5亿美元。 LCD背光模组和偏光片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扩散膜、棱镜片和偏光片关键材料的毛利率超过30%。同时,光学薄膜的关键技术和市场基本掌握在全球少数企业手中,如扩散片被SKC、SBK和惠和等垄断;棱镜片被3M和LGE等垄断;偏光片主要被日东电工、LG化学和住友化学等垄断。我国的光学薄膜行业为高度垄断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国内光学薄膜企业将受益于国内液晶显示行业的快速崛起。2009年以来,我国进入大尺寸LCD面板的投资高峰。预计2012年能量产的LCD生产线就多达8条,参与投资的企业有京东方、夏普、TCL等。随着我国面板和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上游光学薄膜等配套产业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机遇。 我们最看好棱镜片,其次看好扩散膜和偏光片。首先,目前光学薄膜产能大多集中在美日韩少数厂商手中,价格较高,占应用产品的20%左右成本。随着大尺寸LCD面板的投资高峰的到来,光学薄膜将产生大量的需求,如果光学薄膜长期依赖进口,国内光学薄膜行业将沦为简单加工制造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光学薄膜的国产化必将是国内光学薄膜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其次,棱镜片是光学薄膜行业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环,由于生产棱镜片的设备要求较高,这导致棱镜片领域具有相对高的进入壁垒,从而保证产品的高毛利率。 我们建议战略性看好光学薄膜生产和研发的公司。最看好棱镜片,推荐正在进行研发棱镜片和扩散膜的康得新;建议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具备偏光片生产业务的深纺织A和佛塑科技。 http://wenku.baidu.com/view/3ff6b2d53186bceb19e8bb33.html

地膜的作用

地膜的作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地膜的作用 地膜自兴起到现在,它的作用已经非常的明显,通过地膜覆盖后的土地,能够提高土壤温度、还可以保持湿度,对作物的生长有很好的效果,夏季是很多蔬菜生长的季节,天气热,用地膜覆盖方法非常的保湿,有利于作物的健壮生长。 近年来,各种有色的农膜纷纷上市,由于不同颜色的农膜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规律不同,对农作物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不一样。 因此在使用中要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特点和种植季节,选择不同颜色的农膜。 1 无色透明地膜 通常也称为普通地膜,厚度0.015毫米,幅宽80~300厘米不等,其透光率和热辐射率达90%以上,还有一定的反光作用。 广泛用于春季增温和蓄水保墒,此外,还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作用。 2 黑色地膜 透光率低,能有效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抑制杂草的生长,但增温性较缓慢,不及透明膜,地面覆盖可明显降低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 杂草严重的地块或高温季节栽培夏萝卜、白菜、秋黄瓜、晚番茄,选用黑农膜效果最好。 3 银灰色地膜 透光率在60%左右,能够反射紫外线,地面覆盖具降温、保湿、驱避蚜虫的作用,能增加地面反射光,有利于果实着色。 适用于夏秋季蔬菜、瓜类、烟草的防治病虫及抗热栽培。 4 绿色地膜 绿色地膜覆盖能使植物进行旺盛光和作用的可见光透过量减少,而绿光增加,因而能抑制杂草叶绿素形成,可降低地膜覆盖下杂草的光合作用,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它对于土壤的增温作用强于黑色膜,但不如透明膜。因此,绿色地膜的作用是以除草为主、增温为辅。 可替代黑色地膜用于春季除草,对茄子、甜椒、草莓等作物也有促进地上部生长和改进品质的作用。但绿色地膜价格较贵,且易老化,使用期缩短,所以可在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上或设施栽培时用于地面覆盖。 5 黑白双面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