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仔细选一选(30分)

1. 0是()

A.正有理数 B.负有理数 C.整数 D.负整数

2. 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其中36属于()A.计数 B.测量 C.标号或排序D.以上都不是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0的绝对值是0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4. 在数-2 , 0 , 4.5, |-9|, -6.7中,属于正数的有( )个

A.2 B.3 C.4 D.5 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那么这个数是()

A.3 B.-3 C. D.

6.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2>0>-4>-1 B.-4>-1>2>0 C.-4<-1< 0<2 D.0<2>-1<-4

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这个数是()

A.1 B.±1 C.0 D.-1

8. 把数轴上表示数2的点移动3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

A.5 B.1 C.5或1 D.5或-1

9. 大于-2.2的最小整数是()

A.-2 B.-3 C.-1 D.0

10. 学校、家、书店依次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西边20米,书店在家东边100米,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5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7 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 )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

D. 不在上述地方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共30分)

11.若上升15米记作+15米,则-8米表示。

12.举出一个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

13.计算:

①312 +(-12 )-(-13 )+223

③(23 -14 -38 +524 )×48

14.计算5.24÷6.55,结果用分数表示是______;用小数表示是________。15.绝对值大于1而不大于3的整数是。

16.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

17.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用“<”,“>”,“=”)

(1) -3 -2; (2)-0.4 -0.3;

18.如果点A表示+3,将A 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则终点表示的数是。

19.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__。

20.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第2013个数是。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5个小题,共4 0分)

21、(8分)把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数集内:

①1 ②-2.6 ③+3.2 ④0 ⑤5.2 ⑥-6.5 ⑦+108 ⑧-4 ⑨-6.7。. (1)正整数集合{ }

(2)正分数集合{ }

(3)负分数集合{ }

(4)负数集合{ }

22、(8分)求0,–2.5,3.5的相反数并把这些数及其相反数表示在数轴上;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23计算:(6分)

(1)8.5-(-11.5)

(2)7+(-4)

24、(8分)云云的爸爸驾驶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且以A为原点,向东为为正方向。他先向东行驶15千米,再向西行驶25千米,然后又向东行驶20千米,再向西行驶40千米,问汽车最后停在何处?已知这种汽车行驶100千米消耗的油量为8.9升,问这辆汽车这次消耗了多少升汽油?

25、(10分)为参加2012年奥运会,某体育用品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接到一批生产比赛用的篮球业务,而比赛用的篮球质量有严格规定,其中误差±5g符合要求,现质检员从中抽取6个篮球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单位:g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 -2 +4 -6 +1 -3

(1)有几个篮球符合质量要求?

(2)其中质量最接近标准的是几号

球?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仔细选一选:

1 C

2 B

3 D

4 A

5 B

6 C

7 A

8 D

9 A 10 B

二、仔细填一填:

11.下降8米

12.答案不唯一;

13. 10;

14. ,0.8;

15.±2,±3

16. 1 ﹣1

17. < <

18. ﹣1

19.0,零或正数,(非负数)

20.

三、全面答一答

21.(1)(①,⑦)

(2)(③,⑤)

(3)(②,⑥,⑨)

(4)(②,⑥,⑧,⑨)

22.解:0的相反数是0;﹣2.5的相反数是

2.5;的相反数是﹣;(3分)

画数轴略(2分)

从大到小排列:,2.5, 0,﹣2.5,﹣(3

分)

23.(1)20,(2)3

24.①+15-25+20-40=-30(千米)答:在A 地西30千米处

②15+25+20+40=100(

千米)

因为这种汽车行驶100千米消耗的油量为8.9升,所以本次耗油为8.9升。25.(1)①②③⑤⑥

(2)⑤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第 一章测试题 一、选一选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 的长度 C .线段AB 的中点C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 D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2)延长射线MN 到C (3)延长线段MN 到A 使NA==2MN (4)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A .1 B .2 C .3 D .4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4,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CB 上一点,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 A .CD=AC-BD B .CD= 2 1BC C .CD=2 1 AB-BD D .CD=AD-BC 5.如果线段AB=13cm,MA+MB=17 cm,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点在线段AB 上 B .M 点在直线AB 上 C .M 点在直线AB 外 D .M 点可能在直线AB 上,也可能在直线AB 外 6.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 7.已知点A 、B 、C 都是直线l 上的点,且AB=5cm ,BC=3cm , 图4

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 A.8cm B.2cm C.8cm或2cm D.4cm 二、填空 8.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9.如图1-4,A,B,C,D是一直线上的四点,则 ______ + ______ =AD-AB,AB+CD= ______ - ______ . 10.如图1-5,OA反向延长得射线 ______ ,线段CD向______ 延长得直线CD. 11.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______ 个交点. 12.经过同一平面内的A,B,C三点中的任意两点,可 以作出 ______ 条直线. 三.解答题 13、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0,7,10, -2,-7,2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 14.读下面的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点P在直线AB上,但不在直线CD上。 (2)点Q既不在直线l 1 上,也不在直线l 2 上。 (3)直线a、b交于点o,直线b、c交于点p,直线c、a交于点q。 (4)直线a、b、c两两相交。 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 (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以用m/n(其中m,n是整数,n≠0)表示有理数。 2.数轴 (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 一动点问题的应用 1.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C=16,AB=DC=12,点P 和点Q分别是两个运动的点.动点P从A点出发,沿线段AB,BC 向C点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动点Q从B点出发,沿线段BC向C点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P,Q同时出发,从两点出发时开始计时,设运动的时间是t(秒). (1)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下面线段的长度; 当点P在AB上运动时,AP=_________;PB=_________;当点P运动到BC上时,PB=_________;PC=_________;(2)当点P在AB上运动时,t为何值时,线段PB与线段BQ的长度相等 (3)当t为何值时,动点P与动点Q在BC边上重合 2.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a+3|+(b-2)2=0(1)求线段AB的长;(2)如图1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1=1/2x-5的根,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1/2BC+AB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2,若P点是B点右侧一点,PA的中点为M,N为P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当P在B的右侧运动时,有两个结论:①PM-3/4BN的值不变;②1/2PM+3/4BN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判断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3.已知多项式中,含字母的项的系数为a,多项式的次数为b,常数项为c.且a、b、c分别是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1)求a、b、c的值,并在数轴上标出A、B、C; (2)若甲、乙、丙三个动点分别从A、B、C三点同时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它 们的速度分别是,2,(单位长度/秒),当乙追上丙时,乙是否追上了甲为什么? (3)在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到A、B、C的距离和等于10若存在,请直接指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已知在纸面上有数轴(如图),折叠纸面.

初一数学第一单元教程文件

初一数学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 既没有增加又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增长率是0. 增长1就是增加1.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 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1.2.2 数轴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 (1)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 分数或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 3x 2 y 的系数是 _____,次数是 _____. 2 2.多项式- 3x 2y 2+6xyz+3xy 2- 7 是 _____次 _____项式,其中最高次项为 _____. 3.在代数式 3 , x ,y+2,-5m 中 _____为单项式, _____为多项式 . a 4 4.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 n ,第一个是 _____,第三个是 _____,这三个数的和为 _____. 2 2 3 5.( -x )(- x) ·(-x) =_____. 6.( )3=- (7 ×7×7)(m ·m ·m) 7.( )2=x 2 - 1 x+_____. 2 8.( -102) ÷50÷(2 ×10)0- (0.5)- 2 =_____. 9.( a - b)2=( a+b) 2+_____. 10. 化简: 4(a+b)+2( a+b)- 5(a+b)=_____. 11.x+y=- 3,则 2 - 2x - 2y=_____. 3 12. x y x - y =_____. 若3=12 , 3 =4,则 27 13. [ 4(x+y)2 -x - y ] ÷(x+y)=_____. 14. 已知 (9n )2=38 ,则 n=_____. 15.(x+2)(3 x -a)的一次项系数为- 5,则 a=_____. 16.( ) ÷(- 6a n+2b n )=4 a n - 2b n - 1- 2b n - 2. 17. - 4 用小数表示 6.8 ×10 =_____. 18.0.0000057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 19. 计算:[ (- 2)2+(- 2)6 ] ×2- 2=_____. 20. 2 4 3 ] 2 [- a (b ) =_____. 二、选择题 21.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 A.4 x 2·5x 2=20x 4 B.5y 3·3y 4=15y 12 C.(ab 2)3 =a 3b 6 D.( - 2a 2)2=4a 4 22. 若 a+b=- 1,则 a 2+b 2 +2ab 的值为 ( ) A.1 B.- 1 C.3 D.- 3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一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班级: 座位: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从生活中找出三个物体的形状与圆柱类似的例子、、。 2、图形由、、构成的;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3、从七边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各个顶点,可以把七边形分为 个三角形。 4、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可围成种不同的圆柱。 5、圆柱的侧面面展开图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 6、把右图所示的平面图形折叠,围成的立体图形是。7 有n(n>1)盆花设每个图案的花盆总数为s,则s与n之间的关系是 。 ………… n=2,s=3 n=3,s=6,n=4,s=9 8、已知某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 9、用一个平面去截某一几何体,若截面是圆,则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 10、用一个平面去截某一几何体,无论如何截,它的截面都是一个圆,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下面各个图形中,旋转其中一个能与另一个重合的是( ) 12、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13)

14 ( ) ) 15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柱 ( D )圆锥 16 ( ) (A) (B) (C) 17、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 (A ) (B ) 18、已知正方体的各个侧面分别标上字母a ,b ,c ,d ,e ,f 在下面,c 在左面,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d 在上面 (B )e 在前面 (C )f 在右面 (D )d 在前面 三、解答题(21、22小题各5分,其余每小题各6分,共4619、已知三棱柱、四棱柱和五棱柱的顶点数、棱和面数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把六棱柱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填在上表中;(2出n 棱柱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 20、请你画出右图的三视图。 21、下列A 组图形中的每个平面图形,折叠后都得到B A 组: B 组:

2017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2的相反数是() A.1+B.1﹣C.2D.﹣2 【考点】相反数.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 【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2.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 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 【考点】认识立体图形.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棱锥的定义分析即可求解. 【解答】解:埃及金字塔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所以是棱锥.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棱锥的概念的掌握情况.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做棱锥.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9.06×105,则原数是() A.9060B.90600C.906000D.9060000 【考点】科学记数法—原数.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由9.06×105的形式,可以得出原式等于 9.06×100000=906000,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9.06×105=90600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化为原数,得出原式等于9.06×100000=906000是 解题关键. 4.利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15°B.80°C.105°D.135° 【考点】角的计算. 【分析】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解:A、利用45°角与30°角,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副三角板无法画出80°角,故B符合题意; C、利用45°角与60°角,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45°角与90°角,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利用了角的和差,熟悉一副三角板的各角是解题关键.5.下列调查,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想知道一大锅汤的味道 B.要了解我市居民节约用电的情况 C.香港市民对“非法占中”事件的看法 D.要了解“神舟6号”运载火箭各零件的正常情况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初一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 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 则BC∥B′C′;理由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 为 . C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 位角是( ) (A )∠AMF (B )∠BM 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BC 与C ,CD⊥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图9) N M F E D C B A 5 2 1 (图11) O E D C B A B (图10) D C A 2 1 1 2 1 2 2 1 (图8)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过程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复习)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1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小题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3.设,则A=() A. 30 B. 60 C. 15 D. 12 4.已知则() A. 25. B C 19 D、 5.已知则()

、 B 、 C 、 D 、52 6. .如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给出了四 种表示该长方形面积的多项式: ①(2a +b )(m +n ); ②2a (m +n )+b (m +n ); ③m (2a +b )+n (2a +b ); ④2am +2an +bm +bn ,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 7.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 –3 B 、3 C 、0 D 、1 8.已知.(a+b)2=9,ab= -121,则a2+b 2的值等于( ) A 、84 B 、78 C 、12 D 、6 9.计算(a -b )(a+b )(a 2+b 2)(a 4-b 4)的结果是( ) A .a 8+2a 4b 4+b 8 B .a 8-2a 4b 4+b 8 C .a 8+b 8 D .a 8-b 8 10.已知 (m 为任意实数),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 A 、 B 、 C 、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将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处! 11.设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_______。 12.已知,那么=_______。 13.方程 的解是_______。 14.已知,,则_______。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班级: 座位: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从生活中找出三个物体的形状与圆柱类似的例子、、。 2、图形由、、构成的;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3、从七边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各个顶点,可以把七边形分为 个三角形。 4、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可围成种不同的圆柱。 5、圆柱的侧面面展开图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 6、把右图所示的平面图形折叠,围成的立体图形是。7 有n(n>1)盆花设每个图案的花盆总数为s,则s与n之间的关系是。 ………… n=2,s=3 n=3,s=6, n=4, s=9 8、已知某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 9、用一个平面去截某一几何体,若截面是圆,则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 10、用一个平面去截某一几何体,无论如何截,它的截面都是一个圆,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下面各个图形中,旋转其中一个能与另一个重合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图形中,属于圆锥的是( )

(A) (B) (C) (D) 14 ( ) 15、下列几何图形中,它的三视图有可能相同的是( )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柱 (D )圆锥 16、下列平面图形中,哪一个是右边几何体的左视图( ) (A) (B) (C) (D) 17、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 (A ) (B ) 18、已知正方体的各个侧面分别标上字母a ,b ,c ,d ,e ,f ;其中a 在后面, b 在下面, c 在左面,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d 在上面 (B ) e 在前面 (C ) f 在右面 (D )d 在前面 三、解答题(21、22小题各5分,其余每小题各6分,共4619、已知三棱柱、四棱柱和五棱柱的顶点数、棱和面数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把六棱柱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填在上表中;(2)请你根据表中反映的规律,写出n 棱柱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 20、请你画出右图的三视图。

初一数学上册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试卷及答 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七年级数学期中调考试卷 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 -的绝对值是( ). (A) 12 (B)12 - (C)2 (D) -2 2.武汉长江二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该桥全长16800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 (A)1.68×104m (B)16.8×103 m (C)0.168×104m (D)1.68×103m 3.如果收入15元记作+15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 )元. (A)+5 (B)+20 (C)-5 (D)-20 4.有理数2(1)-,3(1)-,21-, 1-,-(-1),1 1 --中,其中等于1的个数是 ( ). (A)3个 (B)4个 (C)5个 (D)6 个 5.已知p 与q 互为相反数,且p ≠0,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1p q = (B) 1q p = (C) 0p q += (D) 0p q -= 6.方程5-3x=8的解是( ). (A )x=1 (B )x=-1 (C )x=133 (D )x=-133 7.下列变形中, 不正确的是( ). (A) a +(b +c -d)=a +b +c -d (B) a -(b -c +d)=a -b +c -d (C) a -b -(c -d)=a -b -c -d (D) a +b -(-c -d)=a +b +c +d

8.如图,若数轴上的两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a>0(B) a -b>0(C) ab >0(D) a +b>0 9.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1022.0099取近似值是( ). (A)1022.01(精确到0.01) (B)1.0×103(保留2个有效数字) (C)1020(精确到十位) (D)1022.010(精确到千分位) 10.“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若设这数是x ,则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 ( ). (A)x=-x+4 (B)x=-x+(-4) (C)x=-x-(-4) (D)x-(-x )=4 11. 下列等式变形:①若a b =,则a b x x =;②若a b x x =,则a b =;③若47a b =, 则74 a b =;④若74 a b =,则47a b =.其中一定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等于-4的2次方,则式子 1 ()2 cd a b x x ---的值为( ). (A)2 (B)4 (C)-8 (D)8 二、填一填, 看看谁仔细(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2分, 请将你的答案写 在“_______”处) 13.写出一个比12 -小的整数: . 14.已知甲地的海拔高度是300m ,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m ,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_________m . 15.十一国庆节期间,吴家山某眼镜店开展优 惠学生配镜的活动,某款式眼镜的广告如图,请你 为广告牌补上原价. 16.小方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下列各组量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 ) A、收入200元与赢利200元 B、上升10米与下降7米 C、“黑色”与“白色” D、“你比我高3cm”与“我比你重3kg” 2.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 198 000 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 A 元 B 元 C 元 D 元 3.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4. 对于近似数0.1830,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 B、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 分位 C、有四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 D、有五个有效数字,精确到 万分 5.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 A. 一定是负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不是负数 D 一定是负数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6. 若0 7.若那么2a 8. 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

则间的距离是 .(用含的式子表示) 9. 如果且x2=4,y2 =9,那么x+y= 10、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6行,第5列的数字 .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1.① (-5)×6+(-125) ÷(-5) ② 312 +(-12 )-(-13 )+223 ③(23 -14 -38 +524 )×48 ④-18÷ (-3)2+5×(-12 )3-(-15) ÷5 四、解答题: 12. (本小题6分)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对应的集合里. (1)正数集合:{ …}; (2)负数集合:{ …}; (3)整数集合:{ …}; (4)分数集合:{ …} 13. (本小题6分)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 14. (本小题6分) 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 (1)若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 2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2)若-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 5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完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5.1~§5.2)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 ⊥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 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则BC ∥B ′C ′;理由 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o ∠, F E D C B A R Q P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图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是(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 ⊥BC 与C ,CD ⊥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 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AOC=42°,则∠AOE 的度数 为( ) (A )126° (B )96° (C )102° (D )138° 1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不确定 17.如图12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A )∠2=∠3 (B )∠1=∠3 (C )∠4+∠5=180° (D )∠2=∠4 (图9) N M F E D C B A (图12) 2l 1l 5 4 3 2 1 (图11) O E D C B A B (图10) D C A 2 1 1 2 1 2 2 1 (图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既没有增加又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增长率是0. 增长1就是增加1.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 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有理数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数轴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 (1)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 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 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 方法依次表示-1,-2,-3,….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 分数或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 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相反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 关于原点对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 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例如: 当a=1时,-a=-1, 1的相反数是-1;同时,-1的相反数是1.

(完整版)初一数学上册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期中调考试卷 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 的绝对值是(). 2 (A)1 2 (B)-1 2 (C)2 (D) -2 2.武汉长江二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该桥全长16800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A)1.68×104m (B)16.8×103 m (C)0.168×104m (D)1.68×103m 3.如果收入15 元记作+15 元,那么支出20 元记作()元. (A)+5 (B)+20 (C)-5 (D)-20 4.有理数(-1)2,(-1)3,-12, ). - 1 ,-(-1),-1 -1 中,其中等于 1 的个数是( (A)3 个(B)4 个(C)5 个(D)6 个 5.已知p 与q 互为相反数,且p≠0,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p.q = 1 (B)q = 1 p (C) p +q =0(D) p -q = 0 6.方程5-3x=8 的解是(). (A)x=1 (B)x=-1 (C)x= 13 3 (D)x=- 13 3 7.下列变形中, 不正确的是(). (A) a+(b+c-d)=a+b+c-d (B) a-(b-c+d) =a-b+c-d (C) a-b-(c-d)=a-b-c-d (D) a+b-(-c-d) =a+b+c+d

8. 如图,若数轴上的两点 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 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b -a>0(B) a -b>0(C) ab >0(D) a +b>0 9.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 1022.0099 取近似值, 其中错误的 是( ). (A)1022.01(精确到 0.01) (B)1.0×103(保留 2 个有效数 字) (C)1020(精确到十位) (D)1022.010(精确到千分位) 10. “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若设这数是 x ,则可列出关于 x 的方程为 ( ). (A)x=-x+4 (B)x=-x+(-4) (C)x=-x-(-4) (D)x- (-x )=4 11. 下列等式变形:①若a = b ,则 a = b ;②若 a = b ,则a = b ;③若4a = 7b , x x x x 则 a = 7 ;④若 a = 7 ,则4a = 7b .其中一定正确的个数是( ). b 4 b 4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2. 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 c 、d 互为倒数, x 等于-4 的 2 次方,则式子 (cd - a - b )x - 1 x 的值为( ). 2 (A)2 (B)4 (C)-8 (D)8 二、填一填, 看看谁仔细(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12 分, 请将你的答案 写在“ ”处) 13. 写出一个比- 1 小的整数: . 2 14. 已知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300m ,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m ,那么甲地比乙 地高 m . 15. 十一国庆节期间,吴家ft 某 眼镜店开展优 惠学生配镜的活动,某款式眼镜的广 告如图,请你 为广告牌补上原价. 16. 小方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 a 的相反数是( ) (A )a (B )-a (C )a 1(D )1a - 的绝对值是( ) (A )5(B )-5(C )15(D )15 - 3. ()3---????化简后是( ) (A )-3(B )3(C )3±(D )以上都不对 4.若5a =,则a 的值为( ) (A )5(B )-5(C )5±(D )10 5.若23x -=,则x 的值是( ) (A )5(B )-5(C )5或-1(D )-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小的有理数是0 (B )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C )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负数 (D )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7.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的数是( ) (A )(B )(C )或(D )7 8.数轴上点A 表示的的数是-3,把点A 向右移动5个单位,然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到A ′,则A ′表示的数是( ) (A )-5(B )-6(C )-7(D )-4 9.数轴上A 点表示5,B 点表示-3,则A 与B 的距离是( ) (A )-8(B )8(C )2(D )-2 10.若3,2a b ==,且0,0a b f f ,则a b +的值为( ) (A )-5(B )5(C )-1(D )1 11.若a b =,则a 与b 的关系式是( ) (A )a b =(B )a b =-(C )a b =±(D )无法确定 12.向东为正,那么向西走-30米表示( ) (A )向东走30米(B )向西走30米(C )向南走30米(D )向北走30米 13.若1243 x ≤p 且x 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共有( )个 (A )2(B )3(C )4(D )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0、-3、12-、π、12 、、4、···中,整数有 ;分数有 ;有理

初一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初一数学单元检测试卷 姓名 学号 得分 说明:1、本卷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第一章; 2、本卷考试时间45分钟; 3、卷面分基础题100分,提高题20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6分) 1. 如果高出海平面20米,记作+20米,那么-30米表示 ( B ) (A)不足30米;(B)低于海平面30米; (C)高出海平面30米;(D)低于海平面20米 2.仔细思考以下各对量: ①胜二局与负三局;②气温上升30 C 与气温下降30 C ;③盈利5万元与支出5万元; ④增加10%与减少20%。其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 ( B ) ﹙A)1 对 ﹙B ﹚2 对 (C)3 对 (D)4对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B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C )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D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整数。 4. 零是 ( C ) A.最小的有理数。 B.最小的正整数。 C.最小的自然数。 D.最小的整数。 5.下列数轴的画法中,正确的是 ( C ) 6.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C ) (A )21-和0.2 (B )32和23 (C )—1.75和4 31 (D )2-和2 7.大于—2.6而小于3的整数共有 ( B ) A. 7个 B. 5个 C. 6个 D. 4个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若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数必相等 B.若两数不相等,则这两数的绝对值一定不相等 C.若两数相等,则这两数的绝对值相等 D.两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9.冬季某天我国三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10°C ,1°C ,-7°C ,把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 确的是 ( C )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初一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 ⊥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则BC ∥B′C′;理由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F E D C B A R Q P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图7)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是(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 ⊥BC 与C ,CD ⊥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 的线段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AOC=42°,则∠AOE 的度数为( ) (A )126° (B )96° (C )102° (D )138° 1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不确定 17.如图12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图9) N M F E D C B A (图12) 2l 1l 5 4 3 2 1 (图11) O E D C B A B (图10) D C A 2 1 1 2 1 2 2 1 (图8)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