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1122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学分:3学分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54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践18学时

适用对象:适合新闻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采用教材: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采用主要参考书:

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复旦大学出版社

2、申凡:《当代新闻采访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刘明华,徐泓,张征著:《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美)特德怀特著:《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新华出版社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

新闻采访与是新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知识的主要课程。通过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新闻采访是新闻业务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新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与掌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因此,该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新闻学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以适应现代新闻工作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时数] 1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危机

(2)新闻传播的责任

掌握:(1)新闻采访的定义

(2)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

教学重点和难点:(1)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1学时)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责任(0.5学时)

一、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危机

新闻传播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真实客观性,一层是渗进了人的主观性。

1、神圣严肃的新闻娱讯化。

2、另一种危机出现在那种视新闻传播为简单搜索事实的观念及其行为里。

二、新闻传播的责任

1、对不公平现状进行抗争;

2、对污浊心态进行抨击与鞭挞;

3、高扬爱与人情味,健全社会。

第二节理解新闻采访的可能理论空间(0.5学时)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二、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

1、人人是演员

2、剧班

3、前台与后台

4、演员品性

三、在新闻采访中验证

1、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社会互动在两种角色进行

2、新闻采访中的双主都会以较为理想的方式展开对话

四、欧文?戈夫曼的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

1、采访是一种互动性的活动

2、采访中的“表演”因素永远存在

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采访?

2.简述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

第一章记者纵横

[教学时数] 2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记者的历史和记者的类型

掌握:(1)记者的职责和素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记者的历史和记者的类型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一节记者的历史(1学时)

一、泛新闻时期的“记者”

二、近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出现

三、现代职业记者的出现

第二节记者的类型与职责(1学时)

一、记者的类型

1、按照新闻传播手段划分

2、按活动场所与工作之别划分

3、按采访领域来划分

4、按采访地域来划分

二、记者的职责

1、采集新闻信息

2、选择与汰弃材料

3、制作新闻作品

4、联络编辑

三、记者的素能

1、记者的人生观

2、记者的智能结构

复习与思考题:

(1)简述记者的职责和素能。

第二章新闻采访概述

[教学时数] 3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采访的历史起源

(2)采访的定义、特点

(3)采访常用的实施方式

掌握:(1)隐性采访

教学重点和难点:(1)隐性采访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3学时)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历史起源(1学时)

一、采访的历史渊源

二、可提供的历史借鉴

第二节新闻采访的定义及特点(1学时)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报道新闻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

2.时间的限制性

3.项目的突发性

4.内容的广泛性

5.结果的公开性

第三节新闻采访常用的实施方式(1学时)

一、从形式上分

二、从性质上分

三、是否公开身份与采访目的

四、隐性采访(讨论)

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采访?

2.新闻采访的特点?

3.常用的采访实施形式有哪些?

4.如何看待与评价隐性采访?

第三章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

[教学时数] 5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1)新闻界的行业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1)新闻界的行业规则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5学时)

第一节坚持新闻采访的真实性(2学时)

一、真实性问题的提出及其内涵的发展

1.真实性问题在西方:在西方即使是以搞黄色新闻闻名的普利策在主持《世界报》期间也一再强调新闻的真实与准确。在法制社会中,新闻真实性常常是新闻界在面对各种法律纠纷时得以“自卫”的手段。

2.真实性问题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二、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1.新闻基本要素的真实准确

2.新闻中所涉及的各种背景资料的真实准确

3.新闻报道中的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思所想

4.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

三、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分析:

四、防止新闻失实

1.新闻从业队伍的自治与内律

2.法律手段

第二节坚持新闻采访报道的思想性(1学时)

一、坚持思想性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二、如何坚持思想性:

1.传播信息是思想性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

2.抓准问题是思想性实现的关键

3.增强可读性是思想性实现的业务手段

第三节坚持采访的时间性(1学时)

一、我国新闻界对新闻报道时效性认识的变化及中西新闻实践界对新闻时间性的认识与把握。

二、我国新闻时效性差的原因分析:

1.新闻观念的落后

2.新闻机构的管理体制

3.交通及通讯设备的落后

三、提高新闻时效的几个环节

1.新闻从业人员观念的转化

2.新闻从业人员的作风急需改变

3.采编人员的有机运作

4.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

5.简化审稿制度

6.更新物质技术设备及手段。

第四节坚持用事实说话(1学时)

一、新闻为什么用事实说话

1.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2.事实胜于雄辩

二、不善于用事实说话的表现

三、用事实说话的常用方法

作业:市场经济中的党报如何增强可读性?

复习与思考题:

1.新闻真实性有哪些具体要求?

2.如何处理新闻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关系?

3.在我国增强新闻的时效有哪些可行性途径?

4.如何处理新闻的“抢”与“压”问题?

5.用事实说话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第四章采访意识

[教学时数] 5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采访意识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的作用

掌握:(1)信息意识、受众意识、监督意识、未来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含义(2)五种采访意识在新闻采写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五种采访意识在新闻采写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5学时)

第一节信息意识(1学时)

一、“信息”一词的渊源和涵义

二、树立信息意识涉及新闻采访报道的几个理论性问题

1、新闻和信息的联系与区别

2、传播信息是新闻的基本功能

3、开发与传播信息资源的关系

三、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

1、广辟新闻信息源

2、增大新闻信息量

3、传播正确的信息

4、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

5、让信息增殖

6、快速传递信息

7、重视信息反馈

8、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受众意识(1学时)

一、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要解决为受众服务和服务得更好的问题

二、为受众服务得更好的几个基本点

1、报道要看受众对象

2、报道要满足读者正当需要

3、报道要对读者负责

4、报道要引导读者

5、报道要重视读者参与

第三节监督意识(1学时)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性报道,其突出特点是公开性、揭露性、扩散性

二、要知难而进,迎着矛盾上

1、采访难,要知难而上

2、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揭露和解决矛盾

四、要掌握批评报道艺术

1、抓典型报道

2、抓对比报道

3、抓追踪报道

第四节未来意识(1学时)

一、树立未来意识,重点要落实在搞好预测侄报道上,给受众展示个人来世界

1、与回眸性报道不同

2、区别于预告性新闻

二、预测性新闻的种类

1、就预测的范围而分为宏观与微观预测新闻

2、就预测的时间长短而言,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新闻

三、预测性新闻的采访与写作

1、重根据

2、重比较

3、重辨证

第五节竞争意识(1学时)

一、竞争的日的与态势

1、目的:占领市场,争取更多的受众,发展自己,状大自己

2、态势:愈趋激烈

二、记者竞争的舞台

1、有形

2、无形

三、竞争的方面

主要是独家新闻

四、竞争要注意的问题

1、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

2、形成合力

复习与思考题:

1.采访意识有哪些类型?

2.如何在新闻采访中运用采访意识?

第五章发现和识别新闻

[教学时数] 3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采访的历史起源

掌握:(1)新闻敏感

(2)新闻价值

(3)新闻政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1)新闻政策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3学时)

第一节新闻敏感及其内涵(1学时)

一、新闻敏感的定义

二、新闻敏感的内涵:

三、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

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

2.要立足全局看问题

3.广泛接触实际生活

4.知识广播有助于新闻敏感

5.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第二节新闻价值(1学时)

一、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

1.主观说

2.客观说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新闻政策(1学时)

一、新闻政策的含义: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1.历史上的不良倾向:偏重新闻政策,忽略新闻价值;只求新闻价值,不顾新闻政策。

2.遵守新闻宣传纪律,按新闻规律办事。

三、新闻政策与新闻法

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敏感?其具体内涵有哪些?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有什么?

3.如何理解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关系?

第六章采访前的准备

[教学时数] 5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采访前的准备

掌握:(1)报道形式的选择

(2)在采访计划的制定方面熟练应用了解采访前的物质准备和发稿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采访计划的制定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5学时)

第一节新闻线索及其特点(1学时)

一、什么是新闻线索

二、新闻线索的特点

1.新闻线索表现形式的零碎、不具体。

2.新闻线索只是一种表象。

3.新闻线索有可能是鱼目混珠。

第二节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2学时)

一、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

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3.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4.记者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来源网

5.查阅各种资料

二、媒体间新闻线索的共享和互动

三、运用新闻线索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验证与反复核实

2.尊重新闻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3.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

4.注意合理安排多个线索的使用

第三节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学时)

一、静态采访的定义:平时准备临时准备

二、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新闻策划

三、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

1.熟悉采访对象,缩短彼此间距离

2.掌握和采访对象有关的各种知识

3.搜集有关背景资料

4.准备详细的采访方案

第四节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1学时)

一、为什么要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

二、如何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

1.商定适宜的访问时机

2.设计得体的仪表风度

3.讲究文明的言谈举止

4.调节融洽的访问气氛

5.摆正合理的相互关系

6.注意形体语言的使用

7.掌握灵活的注意转换

作业:要求学生自拟采访对象设计一采访方案。

思考题:

1.新闻线索的定义和特点?

2.新闻线索的来源有哪些?

3.新闻联动有什么积极意义?

4.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的辨证关系。

5.如何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

6.如何摆正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相互关系?

7.设计采访方案应包括那些内容?

8.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内容?

第七章采访的方式

[教学时数] 2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直面采访与书面采访的定义

掌握:(1)直面采访的方法

(2)书面采访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直面采访与书面采访的具体运用教学方式:(课堂讲授2学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