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9世界文明史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9世界文明史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9世界文明史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909世界文明史

适用专业: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简答题(简述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世界文明史》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2门历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世界近代史

第一章工业文明的曙光

1.西欧的原初现代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

2.全球化的开始: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第二章工业文明的来临

1.工业文明在欧美大陆的确立:工业革命、现代民主政治的拓展、社会主义运

动的兴起

2.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向工业文明艰难迈进的诸文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部分:世界现代史

第一章转型期的震荡与探索

1.转型期的震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2.转型期的探索: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欧美资本主义现代

化模式的改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土耳其、墨西哥)赶超型的资本主义现

代化模式的创立

第二章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

1.推动现代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联合国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殖民体系的瓦解

2.现代化的扩大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扩大、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

进一步调整、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成就

3.整体世界的发展和两极格局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冷战的兴起第三章走向21世纪的人类文明

1.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的兴起:新技术革命、“新经济”的兴起

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苏东剧变和冷战的结束、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区域化的迅猛发展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四、样卷(参见往年试卷)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世界文明史》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20002 (二)课程英文名称:World Civilization History (三)开课对象:全校学生 (四)课程性质: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文理基础人文类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目的 通过?世界文明史?的学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有初步的概括了解,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6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滥觞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1、使学生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 2、使学生领会农业的诞生。 3、使学生充分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一、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 二、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 三、氏族文明的兴衰 第二节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 二、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 三、文化艺术的萌芽 考核要求: 1、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1.1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了解) 1.2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掌握) 2、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2.1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掌握) 2.2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掌握) 2.3文化艺术的萌芽(了解) 第二章西方文明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文明、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近代欧洲文明,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1、使学生充分理解西方古典文明。 2、使学生准确掌握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 3、使学生准确掌握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 4、使学生理解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 5、使学生理解近代欧洲文明。 6、使学生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教学时数:18学时

心得体会-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精品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海北中支谈岩莹 在12月初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团委"悦读"活动第三期书单新鲜出炉后,看完书单后被《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本书深深吸引,便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它的厚重与华丽惊到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选用了最具中亚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的纹饰,华美绝伦又极具品味,来展现丝绸之路上中亚、中东各民族独有的宗教和文化特性,如果用一句成语形容它,我想一定是精妙绝伦。 说起丝绸之路,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读书时候。 个头儿不高的历史老师一遍一遍在讲台不厌其烦地讲述丝绸之路,并不忘再三叮嘱同学们一定要牢记,这是考试必考内容。 于是,我和同桌默默在书本上打一个星号,算是做记号。 然后晨读的时候开始阅读背诵。 那时所了解的丝绸之路是狭隘的,大多仅限于课本。 它是这样定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但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你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南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

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对其历史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开启近代化探索历程 C . 开创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 适合填入表中“?”处的是() A . 手工业 B . 民用工业 C . 轻工业 D . 矿冶业 3. 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历史上它被割占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4.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应谋求制度的变革。这时期先进中国人的代表人物是() A . 洪秀全洪仁玕 B . 曾国藩李鸿章 C . 康有为梁启超 D . 陈独秀李大钊 5. “一个旧制度终于在20世纪的晨曦中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民国。”这里的“旧制度”是指()

A . 封建制度 B . 封建帝制 C . 君主立宪制 D . 共和制度 6. 如下图所示毕业时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A . 1907年 B . 1917 C . 1918年 D . 1919 7. 清末状元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此举践行的思想是() A . 民主共和 B . 实业救国 C . 民主科学 D . 和平建国 8.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转折点,对“转折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确定了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B .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 . 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D .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 “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10. 综合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 .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共同御侮的民族解放战争 C .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 . 抗日战

历史人教版必修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练习题

第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希腊文明的摇篮 1.《希腊简史》中写道:“所有这些城邦的共同之处是,在各城邦之间的关系上,城邦是独立自主的。城邦对城邦都划定了边界,可以宣战或议和,互派大使,签订条约,缔结同盟。??这就赋予了希腊历史的特殊重要性。”由此可见,古希腊的社会状况是() A .城市兴起B.列国分立 C.海洋文明D .战乱频繁 答案:B 解析:由题干材料分析可知,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各个城邦 都是独立自主、边界分明的,故B 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城邦的特点,A 项不全面;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但C 项与题干无关,排

除;D 项与题干材料反映的主题不符。 2.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 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A .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答案:C 解析:雅典城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小国寡民,由于国家小,人口少,而且公民人数更少,这才使得直接民主能够实施。故选C。 3.公元前8~前6 世纪,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兴起了上千个城邦。在当时,这些城邦实际上是指() A .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古希腊的一个区域城市 C.古希腊的一些基本村社 D.古希腊的一群殖民据点 答案:A 解析:公元前8~前6 世纪,希腊出现了很多个独立自主的小 国, 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知识点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4.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贵族与王权的矛盾 B.王权与平民的矛盾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贵族与议事会的矛盾 答案:C 解析:梭伦改革前,贵族在政治、经济上拥有特权,广大平民政治上无权,经济处境不断恶化,为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当选为执政官的梭伦推行改革。 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 (他)采取曾是最优秀的立法,拯救国家,消除了过分专横的寡头政体,解放平民,使其免于 奴役,并建立了平民政体的祖制。”材料中的“他”指() A .伯里克利B.克利斯提尼 C.柏拉图D.梭伦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消除了过分专横的寡头政 体”“解放平民”“建立了平民政体的祖制”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D 项正确。 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全校通选课周学时 2 学分时间 任课教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孝远 课程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514408002.html,/pkujpk/course/xfwms 西方文明史导论是一门全校性的通选课,为2006年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精品课程。旨在用中国人眼光来分析、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教材:(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这是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由北京大学世界史教师为主撰写的一部教材,任课教师朱孝远、颜海英为《世界文明史》(上册)的分册主编。 (2)教材:[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上、中、下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简介:在当代的西方历史研究上,社会文化史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是整个历史研究的一个基础和一种发展。展开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西方社会史》,就是当代西方这方面研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这是一补介绍西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本书以社会史为核心,从普通人的兴趣点出发,重现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内容和图片资料极其丰富,所述自古至今,深受读者欢迎。 译文采用的原版是读书1987年的英文修订本,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三位最为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翰·P·麦凯、贝内特·D·希尔、约翰·巴克勒编撰而成,该书出版不久就成为众多美国大学相继采纳的通用教材。作者们把历史置入于时空发展的框架之中,表现出动态的历史经验、生命的模式以及智觉、情感、情绪等的复杂形式,通过“历史的理解”和“历史的叙述”来把人类的经验转化成为一个个直接、具体和生动的故事。这部作品并不一定立即告诉读者各种历史结论或历史因果,但却引导你进行历史思考。《西方社会史》对于历史结构的探讨是有独创性的,作者们亲身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观察,并且利用这些经验材料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见解,特别是他们从文化根源和社会基础出发分析历史演化的因果,无疑为解释历史现象提供了一种客观主义的新视野,对后来的历史学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10.19 第4版) 讲课的内容 (时间安排/讲课重点/难点/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第一周) 讲课的重点:旨在说明什么是“西方”,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通选课的基本要求。 难点:(1)文明的概念如何理解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如何把握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_读后感.doc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_读后感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一) 《世界文明史》一书将第二次布匿战争写史诗一般。很享受八这一章看完了。 汉尼拔在九岁时候,就被父亲名将哈米卡尔带到巴力神面前,让他发誓,不要忘记向罗马复仇。我难以想象,邪恶巴力神面前还有如此集智慧、坚定、美德于一体完美人。而迦太基则是败坏、贪婪过度,一如他们在迦南。 汉尼拔26岁离开父兄经营新迦太基(西班牙),带着4万名士兵进入意大利。在征战15年中,他战无不胜。或者说,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取得了所有可能胜利。 但是,汉尼拔没有攻克罗马。罗马有几十万可以动员兵力,但他始终只有四万士兵而已。由于迦太基贪婪和惧怕,他几乎没有得到来自母国任何援助。 汉尼拔没有失败,他靠自己意志品质在意大利坚守。但是他祖国和迦太基都遭到了罗马打击。45岁他返回迦太基,失去了很多部队,然后在对抗罗马时战败。 57岁汉尼拔在迦太基想要除掉他时候去了东方安条克,继续与罗马为敌。但是安条克还是失败了。他又逃往克里特,但是仍然是罗马孜孜不倦想要获得人。最终他来到了黑海南岸城市,那是当时希腊化世界尽头了。罗马人仍然不放弃抓到他,最终汉尼拔在67岁时候为了不落入罗马人之手,自杀。 迦太基为什么失败?作者杜兰特看清楚:这是自由人罗马对雇佣军迦太基胜利。罗马人富有爱国心、团结、沉着,而迦太基则堕落败坏,甚至赔款时候还要克扣百姓钱款。战略重要吗?当然。但是战争背后总是民族性格对决。过去如此,现在还是这样。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二)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起源,世界文明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文明理论。 按照时期划分世界文明史可以分为上古前期上古中期上古后期古典时期中古时期 近代前期近代后期当代前后。古典时期随着中东列国争霸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波斯人也在远征希腊中遭到毁灭性打击世界文明中心由中东逐步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进入中古时期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爆炸般崛起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是公元7―8世纪,穆斯林统一国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行动。在这其中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场影响着人类文明战役――西亚弯刀。在这场战役中阿拉伯远征军征服北非迦太基和摩洛哥。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灭亡了西哥特王国占领西班牙。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统治者计划初战告捷,他们欣喜若狂。于是他们目标已经不仅仅只是原来君士坦丁堡。而是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阿拉伯统治者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将欧洲基督教世界“异教徒”彻底纳入自己宗教势力范围。整个西方文明再次面临来自东方亚洲文明威胁。这是欧洲自公元452年匈奴人入侵后再次遭到最严重威胁!()整个西方世界再次面临生死存亡考验!在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统治者看来,这是轻而易决。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进入“异教徒”心脏罗马城去参观。可他们没有想到是,他们入侵迎头碰上了一个在欧洲地区新兴强有力对手。这个对手是阿拉伯人以往所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强大对手就是当时西欧高卢地区正在崛起由日尔曼族法兰克人建立――法兰克王国。法兰克是欧洲日耳曼族一支兰克历史上一代英雄克洛带

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

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 通过一个学期对世界文明史的学习,我对世界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加了很多人文知识,丰富了思想。 课堂上主要教授了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爱琴海文明,犹太文明使我对各种文明有了充分的认识,老师还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加入了许多神话故事,体现了各种文明的特色,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各种文明。 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世界文明中,相比之下,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古代埃及文明。 一、金字塔 说到埃及,大家一般都会想到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文字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呈梯形分层的,因此金字塔又称作层级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在最早的时候,马斯塔巴是埃及法老死后的永久性住所。到了后来,埃及人产生了国王的灵魂要升天成为神的观念。 “为他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明文》) 金字塔就是把法老送上天的阶梯。 与此同时,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的光芒,金字塔的角锥体形式所象征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光芒,表示了埃及人民对太阳神的崇拜。 “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金字塔明文》)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作为统治者的法老们不仅想在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还想在死后成为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将内脏取出,浸以防腐剂,再填入特制香料,制作成木乃伊,将尸体长久保存。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于约公元前2664~前2180 年,在古埃及之都孟菲斯之北不远的吉萨、塞加拉、拉苏尔,梅杜姆以及阿布西尔等地都有大量的遗址。 在众多金字塔中,最为著名的是吉萨大金字塔,它位于开罗西南约13公里的吉萨地区。这组金字塔共有3 座,分别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胡夫、第四代法老卡夫勒和第六代法老孟考勒所建。 金字塔十分宏伟壮观,巧夺天工,有人觉得仅凭古代埃及人的技术是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的,他们怀疑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来的,或者是更远古的人类留下的。 二、宗教 要了解古代埃及的文明,就必须知道古代埃及的思想,知道古代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赫利奥波利斯、孟菲斯、

第4讲 精练习题 高效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联考)启蒙学者们认为,按照他们的思想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艺作品是() A.《红与黑》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 解析:选D。由材料“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表明是对启蒙学者理想王国的失望,这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选D项。 2.(2020·南宁二模)一位诗人在其文学创作中,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材料表明这位诗人() A.反对肤浅的抒情 B.擅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C.追求理想的世界 D.强调文艺创作应遵从理性 解析:选C。根据材料“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可知,这位诗人属于浪漫主义流派,浪漫主义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追求理想世界,故选C项。

3.(2020·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法国大革命前的画家与小说家,或着墨于父子关系的紧张,或从“父亲不在”写起,不啻对“父亲的权力”打了一个大问号。而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就是在这种文艺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材料表明() A.法国文人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文艺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 C.文艺作品是大革命的思想根源 D.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 解析:选B。“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就是在这种文艺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体现了文艺作品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故选B项;题中所述现象并不能代表所有法国文人,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根源启蒙思想,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是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受到文学的影响,不能说明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排除D项。 4.(2020·滨州高三期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家大卫的作品风格是“考古式地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他创作出《马拉之死》(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拿破仑加冕》等作品,被誉为“历史的见证者”。这表明大卫的作品() A.深受现代主义影响 B.推动历史革命进程的发展 C.反映社会重大题材 D.属于浪漫主义美术的范畴 解析:选C。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马拉”“拿破仑”等信息可知,大卫的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故选C 项。 5.(2020·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笔下“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D.对西方文明的忧虑 解析:选D。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到19世纪欧美各国开始工业革命,自然环境也开始遭到破坏,所以一些作家借作品表达对西方文明的忧虑,故D项正确;作家的认识也是感性的,他们并没有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深入思考,因此不会涉及科学发展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作家只是对工业革命下自然状态的破坏感到担忧,并没有提出

二十世纪世界史

“二十世纪世界史”教学大纲与参考书目一、教学大纲 第一讲导言20世纪的性质与发展动力 一、时代性质 二、20世纪世界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动力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二讲20世纪初的西方文明 一、20世纪初西方文明的成就 二、西方文明的扩张 三、西方文明的动力——自由资本主义 四、西方文明面临的挑战 五、西方文明的评价 第三讲改革与革命:20世纪初的东方 一、改革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土耳其、墨西哥、中国 二、改革成为革命替代物:印度宪政改革 三、东方改革与革命的历史地位 第四讲大国争霸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火药桶:巴尔干危机 三、一战过程 四、大战的后果 第五讲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国的革命传统与列宁主义 二、战争与革命 三、1917年: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四、关于十月革命评价的几种观点 第六讲亚非拉现代民族解放运动 一、帝国主义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的加强 二、传统社会的解体与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七讲法西斯运动与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一、意大利法西斯运动与墨索里尼上台 二、希特勒与德国法西斯上台 三、日本法西斯运动与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四、法西斯政权的特征与性质 第八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终结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九讲合作、对峙、缓和:1945—1975年美苏关系 一、美苏合作与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二、美苏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

三、冷战的逐步缓和与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四、两极关系之下的世界和平 第十讲中东问题 一、中东地理与历史概况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一战后阿拉伯地区新国家的形成 三、犹太复国主义与以色列国的成立 四、五次中东战争 五、海湾战争与美国入侵伊拉克 六、中东问题的实质 第十一讲欧洲统一进程 一、欧洲历史与文化 二、欧洲一体化过程 三、欧盟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历史地位 第十二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斯大林“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辉煌与问题 四、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苏联解体 五、有关苏联改革及其命运的思考 第十三章艰难前进中的发展中国家 一、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问题与发展过程 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与理论范式 第十四章东亚的崛起 一、东亚的革命与东亚的政治崛起 二、东亚的改革与东亚的经济奇迹 三、东亚的合作与东亚的未来 第十五章21世纪初的中国与世界 一、21世纪:历史的终结还是美国时代的终结? 二、经济全球化和一个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 三、形形色色的冲突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四、我们应有的心态 二、参考书目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二十世纪的历史巨变》,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天新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当代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英]霍布斯鲍姆著,郑明萱译:《极端的年代》,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阿拉伯文化,还是希腊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光彩夺目的明珠,这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也是共同的骄傲,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的信息工具,文字是它的载体。总是好奇古代的文字到底是怎样的,有蕴涵着怎样的秘密;总是想看看甲骨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什么样子,通过查看资料和图片终于可以近距离了解他们,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小时候好奇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只可以这样表达想法,为什么有那么多好看的不同字体,像隶书、楷书、行书。大了又看到不同国家的字体,看着就猜想是不是用它的人也在小的时候和我一样对自己国家的文字充满好奇。一个个充满离奇色彩的故事,伴我们度过美好童年;一个个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前行;一件件在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成果被记录下来,助我们闯过一个个难关,过上更好的生活,心得体会《学习《世界文化史》的心得体会》。有着文字的陪伴,生活就充满了色彩。人总是想住在按自己的想法设计的地方,不时会想像自己会住在不同风格的地方。住的只有一个,但是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可是可供参观的建筑物有好多,都有代表性的建筑,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但是还有一些建筑,像埃及的金字塔、雅典的卫城、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让人感受到庄严的氛围。这些建筑的存在就是不同时代的审美观的体现,可以助我们更好了解那个国家。西方文化绘画中有着各种不同的派别,也都有各自最杰出的画家。通过鲁本斯可以体验到对生命的活力的礼赞;通过华托可以感受一下浪漫,悠闲的快乐。东方同样也有着杰出画家,像吴道子,张大千等。从各种画中,细心观看,细细体会,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还可以同时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徘徊在各种色彩中,让生活不再单调,不再那么呆板,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不是买几本关于绘画方面的书看看,有条件就看看画展,也是乐事一桩。文字,建筑,绘画都只是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小小部分,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了解的地方。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当一个人面对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学习这本书就是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同时,为自己国家拥有灿烂文化而自豪的同时,也了解他国的文化,更好的了解他国的一切。历史的天空何其辽阔,我们要尽力去飞翔,留下自己的寻找痕迹。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2【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 1.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楔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2.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一文明属于A.印度河文明 B.尼罗河文明 C.两河文明 D.地中海文明 3.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爱琴文明 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 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4.图2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中古时代的欧洲 D.古代欧洲文明 5.《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 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6.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7.古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是以民主政治著称的雅典。雅典民主政治() A.体现了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 B.适用于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 C.在梭伦当政时期发展到顶峰 D.是在雅典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中形成的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5课开辟新航路 一、选择题 1.(2017·太原高一检测)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答案 A 2.下图中,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3. 1992年许多国家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纷纷举行500周年纪念活动,但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与该纪念活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答案 C 4.(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D.经济贸易活动取代殖民战争 答案 B 5.(2017·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 A 6.(2017·11月浙江学业水平测试)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答案 D 7.如图是《万国宇宙图》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造成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A.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B.新航路开辟前对东方人的丑化 C.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感到恐惧 D.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未进化完毕 答案 A 8.(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知()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 B.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 C.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 D.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 答案 A 9.15世纪末,下图中卡里库特的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葡萄牙国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这位航海家是()

《中外历史》教学大纲

《中外历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中外历史》是2010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拓展课。 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专业性和趣味性,对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文明史均有实际的意义。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 (一)使学生掌握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发展历程; (二)使学生掌握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三)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进程及各朝代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四)使学生了解西方文明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二、本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结构 《中外历史》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的辉煌成就、西方文明的源头及发展等知识,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将知识切实转化为能力,能熟练地掌握秘书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从事秘书工作的实际办事能力,具备专业秘书需要的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秘书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神话 教学内容:中国神话的由来、内容及特点。 教学要求: 1、了解神话的由来; 2、了解中国神话的内容; 3、了解中国神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神话的特点。 第二章希腊罗马神话 教学内容:希腊神话的起源、内容及特点,罗马神话的内容。 教学要求: 1、了解希腊神话的起源;

2、了解希腊神话的特点; 3、了解希腊神话的内容; 4、了解罗马神话。 教学重点:讲述希腊神话的特点、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希腊神话所反映的社会状态。 第三章先秦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先秦时期的概念及特征,先秦时期文化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先秦时期的概念及特征; 2、了解夏、商、周朝的社会状态; 3、了解先秦时期文化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影响。 教学重点:讲述先秦时期特征及春秋战国时期文化。 教学难点:理解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第四章西方古典文明 教学内容: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希腊城邦制、古希腊文明及罗马文明。 教学要求:1、了解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 2、了解希腊城邦制及古希腊文明; 3、了解古罗马文明。 教学重点:讲述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及古希腊、罗马文明。 教学难点:理解希腊城邦制。 第五章秦汉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儒家文化的确立,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 2、了解秦朝的文化成就; 3、掌握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4、了解汉朝的文化成就。 教学重点:讲述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及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教学难点:理解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第六章罗马帝国及中世纪欧洲 教学内容: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西欧中世纪修道院的作用。教学要求:1、掌握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 2、了解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 3、了解西欧中世纪修道院的作用。 教学重点:讲述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 教学难点:理解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魏晋风骨,“竹林七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读《世界文明史》产生的几点思考和涟漪 五一期间选读了威尔·杜兰的著作《世界文明史》的部分章节,我不禁由衷地钦佩杜兰博士的对工作细致的精神与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觉得该书文字通顺流畅、言简意赅;内容明晓流畅、栩栩如生,资料翔实、细致;评价客观;读起来觉得通俗易懂,毫无疲倦之感,真不愧为史学界的一大力作。 我拜读了这部著作“东方的遗产”、“凯撒与基督”、“卢梭与大革命”这些篇章的部分内容,这弥补了我在历史上的许多不足,实在使我感触良多,几乎读过每一章都有许多感想,激发起思维上的涟漪,无奈时间有限,加上自身认识和手头其他相关资料有限,我也不敢在老师面前造次,于是十分功利地选了关于对“中国与远东”中部分章节的读后感作为此次作业。 哲学家的时代 (一)关于诸子百家的缘起 威尔·杜兰评价东周时期的社会动乱时说到“在四分五裂,异常混乱的情形下,中国的精神生活表现出了蓬勃的活力,困扰了历史家的通则。因为在这失秩的时代里,树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及艺术等的基础;建立了新生活,即经济组织和规定而获致新的安定;以及产生了新文化,这种文化尚未将传统的暴虐与帝国政府溶解于一炉,但却为中国精神史中最富创造性的时期的社会架构。”([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P453,东方出版社,1998年)在

威尔·杜兰博士看来春秋战国时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动乱,然而恰恰正是这个动乱的社会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发展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似乎有违历史通则。这不禁让我对其产生了些许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诸子百家的兴起无疑是社会文化多元性的表象。然而缘何东周时期的社会动荡会成就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呢?最早对“诸子百家”的缘起作出解释的是西汉史学家和文化大家刘向,后来经其子刘歆的继承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说: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前,吏与师不分。换句话说,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便负责把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传下去。这些官吏和贵族诸侯一样是世袭的。按照这个理论,当后来周朝皇室失去权力时,官吏们也失去了原来的优裕地位,而散落民间,他们便以私人身份招收学生,传授他们知识。这时,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成为“师”。就在教师与官吏分化的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28,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刘歆甚至将各家具体出自于何种官吏都作了细致的划分,诸如:道家出自于史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等等。刘歆关于各家来源的解释和分类虽然有许多任意牵强之处,但是他在归类的过程中充分观察了政治和社会环境,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却是十分先进的,故我们不妨把刘歆的理论加以修正:周朝时周王室——诸侯——庶民构成了其社会权力结构层次,而只有特权阶级即周王室和诸侯才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综合检测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政策的引导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社会的剧烈变动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 孔子曾说,用麻布制礼帽,符合传统的礼;现在用丝料,比较省功,我赞成。又说,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礼,与其注重仪式的完备,不如真正悲戚。这表明孔子主张() A.调整礼的形式以适应现实需要B.严格遵守周礼,反对变革 C.重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统一D.人与人之间应该仁爱和谐 3. 《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 A.知行合一B.致良知C.人悦易从D.随材适性 4. 明代文人徐渭说:“乾之健也,天之命也,人心之惶然而觉,油然而生,而不能自己者也。非有思虑以启之,非有作为以助之,则亦莫非自然也……今夫目之能视,自然也,视而至于察秋毫之末,亦自然也。”由此可见徐渭() A.反叛儒家伦理道德B.恪守陆王心学的主张 C.强调人的自然本性D.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权 5.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C.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6. 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 C.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D.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含答案

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 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北大历史系本科《世界史通论》教学大纲及课件(2010年)

《世界史通论》教学大纲及课件(2010年) 第1讲导论:历史·世界史·文明史 1、什么是历史? 2、什么是世界史? 3、文明在交往中演进——我们的世界史观 基本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致读者及推荐序)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第5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导言》 参考阅读: 马克垚,“困境与反思:‘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3-22页) 张芝联,“中国大学世界史教学及观念的变化”(张芝联《二十年来演讲录》第150-6页) 课件:上古史通论 (中间部分待补充) 第8讲1500年前后的世界 1、中华文明 2、印度文明 3、中东文明 4、欧洲文明 5、其他边缘文明 基本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6、7章,第9-19章 参考阅读: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11章 第9讲新文明晨曦初现 1、所谓“资本主义”的兴起 2、地理大发现及其意义 3、若干现代观念的发生 基本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20-23、25章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第二编第5章 参考阅读: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12-13章 第10讲国际社会的诞生

1、欧洲的统一与分裂 2、王权国家之间的战争 3、国际法的创生及其现代意义 基本阅读: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第二编第4、6章 参考阅读: 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15章 第11讲17世纪中后期的世界 1、民权国家取代王权国家的初步努力(世界政治民主化第一次浪潮) 2、这个时期的东方世界 基本阅读: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第二编第7章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第1章第1、2节 参考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8、19章(重温) 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第4、5章 第12讲现代文明诸原则的确立 1、科学革命与科学化观念 2、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观念 3、民主革命与民主化观念 基本阅读: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第2、3、4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26(第1-5节)、27(第1-7节)章参考阅读: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16-20章 第13讲世界交往关系的大拓展 1、英国称霸海洋的历程 2、俄国与美国的大陆扩张 3、全球交往关系网络的初步形成 基本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24、25(重温)、30、35章 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第11章第一节(一) 参考阅读: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第二篇第3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