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计算题练习答案1

利息计算题练习答案1
利息计算题练习答案1

姓名准考证号等级:初级支取日期:2005年5月19日

储种序

开户日

本金(元)利息计算(列式)

税后利

零存整取1

2000年5月

19日

五年980.00 980*1830*2.25%/12*0.8

2690.1 2

2004年5月

19日

一年50.00 50*78*1.71%/12*0.8

4.45

3

2002年5月

19日

三年370.00 370*666*1.89%/12*0.8

310.49

整存整取4

2004年3月

28日

一年5,900.00

5900*1.98%*0.8=93.46

(5900+93)*51*0.72%/360*0.8=4.89

98.35 5

2005年2月

19日

3个

5,600.00 5600*3*1.71%/12*0.8

19.15 6

2002年7月

28日

三年600.00 600*1011*0.72%/360*0.8

9.71 7

2003年5月

19日

二年4,300.00 4300*2*2.25%*0.8

154.80 8

2000年1月

15日

五年6,000.00

6000*5*2.88%*0.8=691.20

(6000+691)*124*0.72%/360*0.8=13.27

704.47

定活两便9

2002年3月

25日

5,700.00 5700*1134*2.25%/360*0.8*0.6

193.91

活期存款10

2004年7月

23日

8,500.00 8500*296*0.72%360*0.8

40.26

得分标

15分

签名

参考人监考

考评员组长考核日期

姓名准考证号等级:中级支取日期:2005年4月19日

储种序

开户日期

本金(元)利息计算(列式)

税后利

零存整取1 2000年4月19日五年320.00 320*1830*2.25%/12*0.8

878.40 2 2004年2月22日一年580.00

580*78*1.71%/12*0.8=51.57

580*12*57*0.72%/360*0.8=6.348

57.92 3 2002年4月19日三年700.00 700*666*1.89%/12*0.8

587.41

整存整取4 2003年8月28日二年4900.00 4900*591*0.72%/360*0.8

46.33 5 2004年10月25日

3个

3500.00

3500*3*1.71%/12*0.8=11.97

(3500+11)*84*0.72%/360*0.8=4.72

16.69 6 2001年4月19日三年2600.00

2600*3*2.70%*0.8=168.48

(2600+168)*0.72%*0.8=15.94

184.42 7 2004年1月18日一年5100.00

5100*1.98%*0.8=80.78

(5100+80)*91*0.72%/360*0.8=7.54

88.32 8 2000年4月19日五年1400.00 1400*5*2.88%*0.8

161.28

定活两便9 2003年3月23日4500.00 4500*746*2.25%/360*0.8*0.6

100.71

活期存款1

2004年9月10日9100.00 9100*219*0.72%/360*0.8

31.89

得分标

15分

签名

参考人监考

考评员组长考核日期

姓名准考证号等级:高级支取日期:2005年5月19日

储种序

开户日

本金(元)利息计算(列式)

税后利

零存整取1

2000年5月

19日

五年100.00 100*1830*2.25%/12*0.8

274.50 2

2004年3月

10日

一年580.00

580*78*1.71%/12*0.8=51.574

580*12*69*0.72%/360*0.8=7.684

59.26 3

2002年1月

28日

三年80.00

80*666*2.16%/360*0.8=76.723

80*3*12*111*0.72%/360*0.8=5.115

81.84

整存整取4

2004年8月

28日

一年5,200.00 5200*261*0.72%/360*0.8

21.72 5

2004年8月

30日

3个

5,600.00

5600*3*1.71%/12*0.8=19.15

(5600+19)*3*1.71%/12*0.8=19.22

(5619+19)_*79*0.72%/360*0.8=7.13

45.50 6

2001年5月

19日

三年600.00

600*3*2.70%*0.8=38.88

(600+38)*0.72%*0.8=3.67

42.55 7

2002年10

月12日

二年4,000.00

4000*2*2.25%*0.8=144.00

(4000+144)*217*0.72%/360*0.8=14.39

158.39 8

2000年5月

19日

五年6,000.00 6000*5*2.88%*0.8

691.20

定活两便9

2003年2月

25日

5,000.00 5000*804*2.25%/360*0.8*0.6

120.60

活期存款10

2004年7月

16日

8,500.00 8500*303*0.72%/360*0.8

41.21

得分标

20分

签名

参考人监考

考评员组长考核日期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口算练习(10月30日) 55×2=51×3=55×3=56×3= 40×7= 41×9= 42×6=59×4= 59×5= 59×8=50÷7= 86÷6= 口算练习(10月31日) 59×9=44×7=48×7=44×9=48×9=49×6=49×9= 63×3=92×5=96×5=38÷3= 80÷6= 口算练习(11月1日) 52×6= 56×6=64×6=68×6=92×6=96×6=56×7=64×7= 68×7=96×8=52÷8= 64÷6= 口算练习(11月2日) 52×9=56×9=60×9= 64×9=68×9=92×9=96×9=65×2=69×2= 93×2=30÷9= 70÷5= 口算练习(11月3日) 97×2=53×3=57×3= 55×5=87×5=36×7=67×8=79×5=59×8=22×8=96÷4= 89÷7=

口算练习(11月6日) 28×9=89×5=56×3=64×3=42×9=24×0=59×8=23×7=72×7=27×2=72÷7= 83÷5= 口算练习(11月7日) 66×6=88×5=28×0= 18×6=29×4=37×3=16×9=28×2=26×8=34×3=55÷6= 86÷4= 口算练习(11月8日) 48×7=68×3=37×2=17×8=38×3=29×4=19×9=2×29=36×6=14×4= 44÷3= 88÷8= 口算练习(11月9日) 80×6=35×20= 23×3= 27×4=37×6=12×7=27×8=38×6=18×7=39×3=50÷2= 94÷3= 口算练习(11月10日) 37×9=14×7=24×5=60×30=25×40=43×7=11×7= 74×7=24×6= 26×3= 87÷7= 96÷4=

利息理论第一章课后答案

1. 已知A (t ) +5,求 (1)对应的a (t );A (0)=5 a (t )=()(0)A t A =25t +5+1 (2)I 3;I (3)i 4; i 4=4(4)(3)(3) (3)I A A A A -=== 2.证明:(1)()()(m 1)(2).....A n A m I I m In -=+++++ (2)()(1)(1).A n in A n =+- (1) ; ()()()(1)(1)(2)....(1)()1...Im 1A n A m A n A n A n A n A m A m In In -=--+---++-=+-+++ (m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3.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4.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完成计划。 5. %85.011100%8% 110% 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 1.94%%94.101% 103% 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 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 -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个月零 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 -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 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8篇)

直接写得数 160-2= 25X40= 68-2= 12X20= 5.4+2.5= 31 X 30= 90-3= 60X 20= 6400一2= 11 X 25= 800 - 4= 0.3+0.7= 600 一2= 40 X 60= 8.6-3.6= 23 X 30= 二、估算 369 — 9~ 172-3^ 41 X 2 冬39X 3淞 二、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带※的需要验算。 356-7= 43 X 58= 2.4+4.8= 探408-2= 四、脱式计算 45X 9X 7 126-(15 -5) 16X (25+17) 160-5-8

直接写得数 35X 86X 7 180-(18 -3) 68X (3^) 246-3-2 300 — 5= 15X 20= 69-3= 36X100= 1.3+2.3= 210X20= 150-3= 30 X 60= 260-2= 35 X 35= 1600-4= 9.4-2.3= 70-2= 20X 800= 6.1+4.5= 26X 20= 二、估算 452 一 5? 238 一 8? 29X 4卜 63 X 伶 二、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带※的需要验算。 864-2= 56 X 37= 9.2-5.6= <279-8= 四、脱式计算

直接写得数 250 一5= 42 X 10= 78-3= 32 X 30= 2.6+4.1 = 51 X 20= 120-4= 40 X 60= 560 一4=23 X 11 = 520-2= 1.1+5.6= 848 - 4= 50 X 80= 7.9-5.4= 22 X 40= 二、估算 261-5^ 450* 5~ 68 X 52X 3& 三、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带※的需要验算。 428-6= 35 X 84= 7.1-2.9= 探548 - 5= 四、脱式计算 53X 8X 5 848—(3+5) 46X (420 -6) 964-4-2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

一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3 5× 1 2 = 1÷ 2 3 = 4 5 ÷8= 7×2 7 = 3 8 ×12= 1 5× 16 25 = 1 4 - 1 5 = 1 3 + 1 4 9 10÷ 3 20 = 14÷ 7 8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3- 7 12 - 5 12 (2)5 7 × 3 8 + 5 8 × 5 7 (3) 8 15 × 5 16 + 5 27 ÷ 10 9 (4)18×(4 9 + 5 6 ) 3、解方程。(20分) (1)7 8 χ= 11 16 (2)χ×(3 4 + 2 3 )= 7 24 4、列式计算。(20分) (1)一个数的3 5 是30,这个数(2) 比一个数多12%的数是112,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 二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12÷1 2 = 1÷1%= 9.5+0.5= 1 3 + 1 4 = 0÷ 1 5 ×2= 1- 11 12 = 7 8 × 5 14 = 7 12 ÷ 7 4 = 4 5 - 1 2 = 1 9 × 7 8 ×9=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 2 3 ×7+ 2 3 ×5 (2)( 1 6 - 1 12 )×24- 4 5 ) (3)( 5 7 × 4 7 + 4 7 )÷ 4 7 (4) 1 5 ÷[( 2 3 + 1 5 )× 1 13 ] 3、解方程。(16分) (1)χ- 3 5 χ= 6 5 (2)6× 1 12 - 1 2 χ= 1 2 4、列式计算。(24分) 1) 1 2 加上 2 3 的和,等于一个数的 2 3 ,(2)一个数的 3 5 比它的2倍少这个数是多少? 28,这个数是多少 三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 4.9:6.3= 5 4 + 15 2 = 8 7 × 7 4 = 1― 4 1 ― 2 1 = 8 3 + 4 3 = 5 3 ÷ 10 3 = 9÷ 4 3 = 3 2 × 6 1 × 10 9 = 2.解方程。(24分)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500.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93%,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6.84%,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028.87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023.6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73.00%;营业费用4,349.52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4.35%;管理费用21,382.38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21.38%;财务费用-313.3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0.31%。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158.28万元,增长28.46%;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755.04万元,增长15.42%;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0.50万元,

增长1.65%;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912.28万元,增长125.79%;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78.44万元,增长20.02%。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131.1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100.78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755.04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0.50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912.28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78.44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34.89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3.96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85.82万元。????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57.76%,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45.97%,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4.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9.90%,综合净利率为13.4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2.56%。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12%、2.01%、4.19%,平均提高5.11%,说明公司获利能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司获利能力在本期获得稳定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关注,因为获利能力的稳定提高为公司将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迅速发展壮大

《统计学》计算题型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型 (第二章)1.某车间40名工人完成生产计划百分数(%)资料如下:9065 100 102 100 104 112 120 124 98 110110 120 120 114 100 109 119 123 107 110 99 132 135 107 107 109 102 102 101 110 109 107 103 103 102 102 102 104 104 要求: (1)编制分配数列;(4分) (2)指出分组标志及其类型;(4分) (3)对该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2分) 解答: (1)

(2)分组标志:生产计划完成程度 类型:数量标志 (3)从分配数列可以看出,该计划未能完成计划的有4人,占10%,超额完成计划在10%以内的有22人,占55%,超额20%完成的有7人,占17.5%。反映该车间,该计划完成较好。 (第三章)2.2005年9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8分)并分析说明原因。(2分) 解答: (1)x 甲=∑∑m x m 1=24 8.41 6.36.314.24.21246.34.2?+?+?++=30/7=4.29(元) x 乙= ∑∑f xf = 1 241 8.426.344.2++?+?+?=21.6/7=3.09(元) (2)原因分析:甲市场在价格最高的C 品种成交量最高,而乙市场是在最低的价格A 品种成交量最高,根据权数越大其对应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作用越大的原理,可知甲市场平均价格趋近于C ,而乙市场平均价格却趋近于A ,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平均价格。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题(每日一练)

口算(一) 200+180= 56+125= 400-70= 71+28= 6×8= 36-18= 35÷5= 90+150= 78÷9= 45-27= 720-180= 9×9= 910-90= 38÷7= 220+150= 6×9= 6×7= 40÷8= 290-40= 770-160= 600+270= 620+150= 3×7= 7×7= 37÷6= 56÷9= 760+100= 750+125= 4×6= 19÷8= 200+50= 430+27= 720-70= 820-128= 33-17= 71-43= 81÷9= 72÷8= 71-24= 250-60= 28÷7= 33÷6= 66÷8= 5×5= 15+43= 58-36= 6×6= 60+350= 840+90= 5×9= 43÷7= 460-72= 34+23= 34+56= 13÷6= 9×4= 30+540= 620-57= 11÷5= 67-53= 口算(二) 52+81= 9×9= 83÷9= 330-172= 38+52= 5×6= 8×6= 62+52= 41÷5= 75+75= 70+18= 5×4= 36÷6= 70-18= 900-80= 70+450= 58+14= 78-23= 36÷7= 44÷6= 94-46= 7×8= 8×7= 52÷7= 6×4= 500+700= 30+38= 84-12= 4×4= 2×2= 2300-500= 44+23= 7×2= 520-30= 980-400= 6×3= 750+60= 8×1= 8×2= 17÷5= 8×3= 26÷6= 300+70= 760-500= 38÷7= 700-300= 270-80= 7×3= 22÷7= 100-45= 8×4= 2×6= 9×6= 33÷6= 370-230= 69+30= 32÷4= 1×1= 120-30= 5×4=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2014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某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4%,则劳动生产率的任务仅实现一半。(错)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错) 3、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错) 4、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错) 5、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对) 6.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时间序列,季节比率大于1,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由于季.的影响使实际值高于趋势值,(对) 7.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错 8.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错) 9.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 错) 10.和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错) 11.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对) 12.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错) 13.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4.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 对) 15.于资料的限制,使综合指数的计算产生困难,就需要采用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平均数指数。( 错) 16.计量是随机变量。(对) 17.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错) 18.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9.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错) 20.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样本均值是可知的。()答案未 21.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错) 22.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个体的。(对) 23.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错) 24.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25.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错) 26.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错) 27.润这一标志可以用定比尺度来测定。(错) 28.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分,78分,82分,96分,这4个数字是数量指标。(错) 29.术学派注重对事物性质的解释,而国势学派注重数量分析。(错) 30.是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的前提。(对) 31.析中,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水平法和方程两种。(错) 32.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对 33.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错) 34.度具有另外三种尺度的功能。(对) 35.民旅游意向的问卷中,“你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应归属于事实性问题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一、主要术语 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推断统计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观测数据 ....: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实验数据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异众比率 ....: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四分位差 ....: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 显著性水平 .....:假设检验中发生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P-.值.:也称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或实测显著性水平,是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来的概率。 拟合优度检验 ......:根据样本观测结果与原假设为真条件下期望结果的吻合程度,来检验总体是否服从某种分布。一般地,可以用于任何假设的概率分布。 独立性检验 .....: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多个总体比例差异检验 ..........:检验多个总体比例是否都相等。 消费者物价指数 .......: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反映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股票价格指数 ......: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 二.简答和计算P41—P42: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的特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方便抽样、定额抽样、立意抽样、滚雪球抽样和空间抽样。 2.6你认为应当如何控制调查中的回答误差? 回答误差是指被调查者接受调查时给出的答案与实际不符。导致回答误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理解误差、记忆误差及意识误差。 调查一方在调查时可协助被调查者一方共同完成调查,被调查方不了解的调查方可帮助解释、阐明,这样可减少误差。 2.7怎样减少无回答?请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你所考虑到的减少无回答的具体措施。 可通过优选与培训采访人员、加强调查队伍管理、准确定位调查对象、保证问卷的送达率等加以预防,采取物质奖励、消除疑虑、提前告知和事中提醒等加以控制,采用多次访问、替换被调查单位、随机化回答技术等方法来降低无回答率。 2.8如何设计调查方案? 第一步:确定调查目的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第三步: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第四步: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计 第五步: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计算题每日一练

每日练习一张1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长: 一、口算 97-43= 140+40= 50+650= 1200+300= 19÷3= 11×8+4= 20+20÷5= 8+40÷8= 758+198≈ 914—788≈ 489×4≈ 290×9≈ 49 +59 = 18 +28 = 59 -19 = 1-16 = 二、笔算(带★需验算) ★785+189= ★900-345= 4×687= 409×8= 三、填空 1吨-400千克=( ) 千克 9000千克=( )吨 1分40秒=( )秒 5米=( )分米 3分=( )秒 90厘米=( )分米 把15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桃子的( )( ) ,每份有( )个;2份是这些桃子的( )( ) ,2份有( )个。 四、比大小 1 6 15 33 88 33 99 1 7 7 4 9 1 1时15分115分 2000千克1吨800千克

班级:姓名:学号:时长: 一、口算。 121+32= 55+720= 120+340= 89-52= 18÷8= 10+25÷5= 8+24×3= 12×4+4= 819—389≈ 569+179≈ 397×3≈ 291+109≈ +=-=1-=+= 二、笔算(带★需验算) ★866+245=★892-247= 688×7= 580×5= 三、填空 1600千克-600千克=()吨60毫米=()厘米 4分=()秒2米=()厘米 1时20分=()分6分米=()厘米 把24个玩具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些玩具的() () ,每份有()个;3份是 这些玩具的() () ,3份有()个。 四、比大小 3 39 1 7 7 4 9 25秒1分—15秒300米+700米v 1千米

利息理论第一章课后答案

1.已知A (t )=2t+t +5,求 (1)对应的a (t );A (0)=5 a (t )=()(0)A t A =25t +5t +1 (2)I 3;I 3=A(3)-A(2)=2*3+3+5-(2*2+2+5)=2+32- (3)i 4; i 4=4(4)(3)2*445(2*335)43 (3) (3)113113I A A A A -++-++-=== ++ 2.证明:(1)()()(m 1)(2).....A n A m I I m In -=+++++ (2)()(1)(1).A n in A n =+- (1) ()()()(1)(1)(2)....(1)()1...Im 1A n A m A n A n A n A n A m A m In In -=--+---++-=+-+++ (m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课后)

9. (1)工人日产量平均数: 45 60 55 140 65 260 75 150 85 50 660 =64.85(件 / 人) (2)通过观察得知,日产量的工人数最多为 260人,对应的分组为 60~70,则众数在60~70这一组中,则众数的取值范围在 60~70 之间。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众数: n x f i i i 1 n f i i 1 众数M ° (f m f m 1 )

=65.22 (件) (3)首先进行向上累计,计算出各组的累计频数: 10.(1)全距 只=最大的标志值一最小的标志值 =95—55=40 x f ⑵平均日装配部件数x ―」 55 4 65 12 75 24 85 6 95 4 50 =73.8 (个) n _ X i x f i i 1 n 260 140 (260 140 (260 15C) (70 60) 660 1 2 330.5 比较各组的累计频数和 330.5,确定中位数在60~70这一组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中位数: ~~2- S m 1 M e L 壬 60 660 200 2 (70 60) 65(件) 260 ⑷分析:由于x M e M o , 所以该数列的分布状态为左偏。 平均差 A.D

f i i 1 |55 73.8 4 |65 73.8| 12 |75 73.8| 24 |85 73.8 6 |95 73.8 4 4 12 24 6 4 =7.232 (件)

⑷标准差系数V -100% x 9.93 73.8 13.46% X i f i 30 4 50 25 70 84 90 126 110 28 267 =81.16 (件) 乙企业的平均日产量X 乙 xf j 30 2 50 8 70 30 90 42 110 18 2 (X i X) f i i 1 n f i i 1 2 2 2 2 2 (55 73.8) 4 (65 73.8) 12 (75 73.8) 24 (85 73.8) 6 (95 73.8) 4 ⑶方差 4 12 24 6 4 =98.56 (个) 标准差 n (x x)2 f i i 1 n 、、98.56 9.93(件) 13. 甲企业的平均日产量x 甲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

每日计算月日1.口算 7+63= 9×4= 36÷6= 9×7= 56÷8= 28+6= 7×5= 36+46= 30÷5= 63÷9= 64÷8= 38+19= 45÷5= 7÷1= 25+23= 48÷6= 2.脱式计算 6×6÷4 25÷5+69 3.竖式计算 59+28 45÷9 每日计算月日1.口算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9= 41-29=44-9= 72+16= 43+32= 35-8= 56÷7= 8×2= 7+56= 56÷7= 12÷6= 4×2=21-7= 2.脱式计算 54-24÷6 9×5+2 3.竖式计算 75-38 63÷7 每日计算月日1.口算 7×3= 8÷8= 32÷4= 80-9= 42÷7= 35-6=28÷7= 21÷3= 6÷4= 18÷2= 63÷7= 9×6= 9×9= 46+10= 65+40= 81÷9=

2.脱式计算 36-6+42 5×8-27 3.竖式计算 62÷9 41÷5 每日计算月日1.口算 55-20= 9+46= 9÷3= 9÷9= 58+32= 80-28= 33+60= 54÷6= 40÷8= 61-13= 15÷5= 9×3= 42-15= 18÷9= 180-60= 72-40= 2.脱式计算 24÷3+37 56÷9+11 3.竖式计算 36÷5 76÷9 每日计算月日1.口算 47+8= 14+85= 61+27= 170+20= 5×9= 7×7= 73+16= 60+300= 10÷5= 81÷9=56÷7=6×9= 36+58=8×4=12×1=0×8= 2.脱式计算 84-37+59 6×9-36 3.竖式计算 86-29 55÷6

利息理论第一章课后答案

1.已知A (t )=2t+ +5,求 (1)对应的a (t );A (0)=5 a (t )==++1 (2)3;3=A(3)-A(2)=2*3++5-(2*2++5)=2+ (3)4; 4= 2.证明:(1) (2) (1) (m

(b) (c) (d) 11.用级数展开形式确定下列各项: (a)i作为d的函数; (b)d作为i的函数; (c)作为i的函数; (d)v作为的函数; (e)作为d的函数。 解:(a) (b) (c) (d)(e) 12.若, 证明:,其中:o 证明: e 13.假设某人在1984年7月1日投资1000元于某基金,该基金在t时的利息力为=(3+2t)/50,其中t为距1984年1月1日的年数,求该笔投资在1985年1月1日的积累值。 解:=1000e=1000e= 14.基金A以每月计息一次的名义利率12%积累,基金B以利息强度=t/6积累,在时刻t=0时,两笔基金存入的款项相同,试确定两基金金额相等的下一刻。 解:设在时刻t=0两基金存入的款项相同都为1,两基金金额相等的下一刻为t。 = = e = =e t= 15.基金X中的投资以利息力=+ ()积累;基金Y中的钱以实际利率i积累,现分别投资1元与基金X、Y中,在第20年末,它们的积累值相同,求在第3年末基金Y的积累值。 解:e= (20)= 16.一投资者投资100元与基金X中,同时投资100元于基金Y中,基金Y以复利计息,年利率j>0,基金X以单利计息,年利率为,在第二年末,两基金中的金额相等。求第五年末基金Y中的金额。 解:e= 元 17.两项基金X和Y以相同金额开始,且有: (1)基金X以利息强度5%计息; (2)基金Y以每半年计息一次的年名义利率j计息;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舞弊的形式及其审计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舞弊的形式及其审计【摘要】本文对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舞弊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审计方法。 【关键词】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舞弊;审计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要定期地将日常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归类、整理、计算和汇总,编制成各种会计报表。这是因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可以利用会计报表全面、系统、概括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投资者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债权人可以利用会计报表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合理的决策;银行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对借款的使用情况和保证程度,以监督企业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按期归还本息;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相关监督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对有关财经纪律和法规的遵守情况,以便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等的监督管理;国家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到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要的资料,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平衡,调整和制定经济计划,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其会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因为种种原因,会计报表编制者经常会

虚计收益等手段伪造会计报表、粉饰经营状况,对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进行舞弊。

二、利润表舞弊的形式与审计 利润表,亦称损益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税收情况,揭示了企业利润的构成和实现过程,是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窗口。通过利润表可以了解企业某一期间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情况,分析企业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趋势。利润表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利润表是指将所有收入汇总合计,将所有费用支出汇总合计,然后两者相减计算得出本期利润。因为只有一个相减的步骤,故称为单步式。其优点是简明易懂,但所提供信息较少,不便于分析收益的构成等情况。多步式利润表将不同收入与费用项目分别加以归类,按企业损益构成的内容列示,分步反映净收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四步式”。第一步,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即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二步,计算营业利润。即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第三步,计算利润总额。即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十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四步,计算净利润。即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多步式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