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多选题

行政伦理多选题
行政伦理多选题

(第1—3章)

二、多项选择题

1.道德属于精神性的原则,它具有(ACD )。

A.内在性B.客观性

C.主观性D.个体性

E.群体性

2.在一般伦理学的视野中,个人行为的制约力量包括(ACD )。

A.内心信念B.法律规范

C.传统习惯D.社会舆论

E.奖惩制度

3.现代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体现为(ABC)。

A.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B.超然性

C.全局性D.契约性

E.政治性

4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基本要素包括(BCD )

A. 爱国

B.廉政

C. 勤政

D. 行政人

格 E. 爱民

5.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体现为(ABCDE )。

A.理想是理性化了的信念B.理想与信念联系在一起

C.理想生成信念D.信念强化着理想

E.信念是经验性的理想

三、填空题

1.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包括反对腐败之义,而且包括政府机构的精简、廉价,权力运作的(民主与公正),形象的说法就是(当好社会的公仆)。

3. 在“廉政”的基础上,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和国家机关还要提出(勤政)的目标。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4.行政态度的转变,一是(方向的)转变,二是(强度的)转变。

5.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

四、简答题

1.“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

么?

答“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

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它具有内在性、主观性、

个体性。伦理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

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

观性、群体性。

第二,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

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

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

念的检验和反省来行为进行判断。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也往往把伦理

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2. 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

答: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行政人员

行为的正当性,并需要满足善的要求。在开展行政

管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

“好坏”、“善恶”等的判断。因而,也就形成了非常复

杂的伦理关系。对于这些关系的研究,需要有一门

专门的学科即行政伦理学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

道德问题加以研究。这门学科就是行政伦理学。

3. 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

导致什么弊端?

答: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

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

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

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第三,会使人变

成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第四,片面

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因

而,行政效率观虽然是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

要的原则性理念,但它只是公共行政价值理念中的

一个,在坚持行政效率观的同时,也需要拥有其他

行政价值理念。

4、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

的关系。

答: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

政目标或结果。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

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

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

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

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

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

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

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所以,廉政需要

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要求行政人员具

有怎样的行政态度?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

期中,时代精神要求行政人员所拥有的行政态度包

括五个方面:

第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建设者、改革者;

第二,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

时代,行政人员需要采取同社会改革开放相适应的

行政态度,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变革旧观念、树

立新观念;

第三,要立大志,为建设祖国而刻苦学

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成为专门家;

第四,要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和解决

问题的愿望;

第五,要脚踏实地的干事情,用拼搏奋

斗的精神去完成任务。

五、论述题

1.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

必要性。

答题要点:(1)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从整体看,研究行政伦理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

是由于行政伦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和行政管理过程中

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伦理对整个社会伦理以至整

个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政

治状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由于行政伦理

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有待去研究、去深化、去解决。

(2)结合我国现实,具体说明研究行政伦

理学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

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伦理观念;第二,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是行政

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行政

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

侵蚀的能力;第四,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

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2.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

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

的意义。

答题要点:

(1)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行政伦

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

益为出发点。因而,它的基本内涵及对行政人员的

要求是充分认识到:

第一,一切涉入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人在人格

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政治权利都应得到尊重;

第二,行政人员由于社会分工而被定位在行

政管理者的位置上,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对的,

作为被管理者的公众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管理;

第三,行政管理活动程序化和公开化是公众

参与和监督的必要条件;

第四,作为社会公仆,摒除行政职位等级和

行政经验资历的偏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兼容

并蓄才是科学的态度和作风。

(2)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3.简述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

答题要点:

(1)论述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所谓认知阶段,就是行政人员了解和认识行政作风的阶段。所谓认同阶段,就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对于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并在情感上形成相应的道德趋向,从而确立相应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目标。所谓践行阶段,就是将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付诸于实践,扬弃道德原则规范的抽象性与一般性,使之个性化、现实化。这是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

(2)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

(第4—6章)

二、多项选择)

1. 行政良心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心的特点是具有(BCE )。

A. 绝对的自觉性

B. 高度的自觉性

C. 相对独立性

D. 绝对独立性

E. 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2. 行政良知包括(AB )。

A.个人良知B.社会良知

C.组织良知D.群体良知

E.国家良知

3. 行政责任的特点包括(ABCDE )。

A. 行政责任具有政治性

B. 行政责任具有具体性

C. 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D. 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的统一

E. 行政责任具有义务性

4. 组织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别,具体表现为(ABDE )。

A. 基本概念不同

B. 适用对象不同

C. 要求标准不同

D. 处理后果不同

E. 实施部门不同

5、制度规范的主要特征是(ABCDE )

A、稳定性

B、强制性

C、合法性

D、

历史性E、规范性

三、填空题

1. 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

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2. 行政良知有着两种存在形式,一方面,它

是(行政人员个人)的良知;另一方面,它又是(行

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从业者全体)的良知。

3. 行政体系的形成以及内部结构以(有效管

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出发点的,以充分发挥行政管

理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目标。

4. (效率)与(公正)构成了行政体系存在

的最基本的价值。

5. 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功能就是解

决以(行政条例、规章)等形式出现的(伦理道德

禁令)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题。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

系?

答: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

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

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

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

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

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心的外在显现就

是德性。

2. 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三

方面的内容:

第一,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

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

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

履行法定责任;

第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

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

果负责;

第三,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

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

公共利益服务。

3. 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总的说来,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为:

一是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推脱乃

至逃避责任;二是认真地履行公务,一丝不苟地做

好份内的工作;三是勤奋工作,多办实事好事,多

出政绩或业绩;四是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

甘于平庸,积极探索工作的规律,开拓创新;五是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什么是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

答、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是指政府工作人

员应具有的遵循为全体人民提供平等机会的所有法

律和规章的意识。

公正既是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要求,也是

对行政组织、行政体系及其制度的要求。在行政伦

理学中,做到公正首先是行政人员的责任。

5. 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

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

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答: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

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

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

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

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

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

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

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五、论述题

1. 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

系?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

中的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

答题要点: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表现为行

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根据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

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去认真体察、自觉认识

和努力发现行政良心的主观追求;第二,行政良心

是行政良知的根据。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

只要有自觉的道德追求,就会走向形成行政良心的

结果。

(2)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

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主要说明:第一,

行政良心是行政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

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律”,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行

行政管理职业义务的内在精神力量;第二,在行政

人员的行政行为中应该从三个方面注意发挥行政良

心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发生

之前,自觉将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

需求的原则作为自己行为动机,发挥行政良心对行

为动机选择的调控作用;其次,在行政行为中,自

觉发挥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起监督和控

制作用;再次,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

发挥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的作用。

2. 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

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答题要点:(1)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

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

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

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自我节制的

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

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

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

的道德水平。

(2)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行政责任制

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

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

(3)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因为:在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行政人员需要将客观的、外在的行政责任内化为内在于他的行政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整个行政体系中的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外在的、客观的行政责任制度来提供保障。行政责任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而制度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说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答题要点:(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

(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自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第7—9章)

三、填空题

1. 荣誉是对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肯定性评价以及道德行为主体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

2.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

3. 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

4. 行政理性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之中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行政行为过程中达到有机统一,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5.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中,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

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

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

答:责任与行政荣誉有密切的关系。第一,

行政人员担当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就需要承担特定的

责任,责任规定是行政人员的行为底线,而行政荣

誉是更高的境界;第二,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

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

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

夺行政荣誉。

2. 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哪些

心理?

答:行政人员应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

难。或者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

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

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

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

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争取行政荣

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

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

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

卑的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一旦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

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

3.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人

格具有伦理的内涵,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

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2)行政人格是行政人

员个体性的体现;(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

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4)行政人格为

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

格;(5)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

评价的标准之一。

4.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哪几种类型

的行政人格?

答: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

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

格模式。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

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

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后工业

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

人格。

5. 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1)在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为

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

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在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是以规

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

法或成文法出现的;

(3)在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

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

但不像法律规范那么正式;

(4)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通常是由党和政

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

构和人员来实施;

(5)行政伦理规范的实现主要靠社会舆论

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远远不及法律的强制实施程

度。

五、论述题

1. 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答题要点: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

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对此问题,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1)荣誉权是行政

人员的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在民法中,承认公民

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享有保持、支配的

权利。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

的权利。行政荣誉获得者完全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

围内,合理支配使用自己的“荣誉权”,并获取精神、

物质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2)行

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

利益。首先,行政荣誉使行政人员不仅在合乎道德

的选择中获得精神享受,而且能够产生成就感和满

足感,特别是能够给行政人员带来较高的声望,进

而衍生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其次,行政荣誉也会给

行政人员带来物质利益。一般说来,为了激励行政

人员不断重复正确的道德选择行为,行政组织一般

都在授予行政人员行政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

的物质奖励。即使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由于出色的

工作表现和合乎价值观的道德选择,也会使行政人

员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获得优

先权。需要指出,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

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

中的付出和价值。

2. 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答案要点:(1)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根源

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

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

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

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2)制度

保证的发展趋势。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德治成

为政府制度建设的方向,实现德治的途径就是制度

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3)制度的道德化与

道德的制度化是政府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保

证独立人格的真正生成。

3.试论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

答案要点:(1)行政伦理规范及其本质。

行政伦理规范是社会对从事行政伦理管理职业活动

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

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

准。行政伦理规范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

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2)行政

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一,行政伦理规

范作为反映行政管理职业伦理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

行为规范,具有客观性;第二,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客观的社会关系、行政伦理关系和行政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是行政人员及行政体系各部门对行政伦理关系主观认识的结果,具有主观性。在阶级社会中,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特性表现为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3)行政伦理规范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是行政伦理规范内在本质的现实展现,这也是行政伦理规范与社会其他规范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第10—11章)

三、填空题

1. 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是:(内隐性)和(稳定性)。

2. 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3. 从评价的主体方面划分,行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基本形式。

4. 从评价的手段和途径区别,行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

5.行政伦理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行政伦理监督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和指导思想,它对行政伦理监督的实施工作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

四、简答题

1. 简述政府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答:政府信任关系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对社会和公众要求作出回应基础上的合作互动期待。

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

承认,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就行政管理而言,合法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形式的合法律性,一是管理的价值观能得到公民的认同。

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一方面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广泛信任和忠诚。合法性概念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在内。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的建立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2、政府信任关系中,政府应在权力道德方面如何作为?

答:应做到以德用权。所谓以德用权,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由此,以德用权必须强化权力道德意识。第一,强化个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二,强化群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三,强化整体权力道德意识。

3. 简述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的内容及

意义。

答:内容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包括:利

益一致性原则、客观求实原则、公开性原则和整体

性原则。意义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的是指导整

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一方

面,根据正确的原则建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树立

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府与公众之间在利益一致

基础上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一方面,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的组织

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其目标系统能否以社会公众公

认的进步的道德为准绳,并能够有效调节和平衡与

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遵循上述原则建构政府信任

关系,将有利于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实现组织目标,

有利于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4. 简述内部行政伦理监督的主要形式。

答:内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是由行政机关内

部垂直关系监督部门所形成实施行政伦理监督的系

统,在我国内部行政监督包括自我监督、行政监察、

审计监察三种主要形式。自我监察又分为一般监督、

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行政监察三种。而行政监察

是指在政府系统内部设立专门行使监察权的机关,

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实行全面性的监督。审计监

督是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经济资料和国家有关法

规,由国家专门设立的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有

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经法纪的遵

守情况做出评价并提出审议报告,以加强经济管理,

维护法制的监督检查活动。

4. 简述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

径。

答:意义加强行政人员道德修养的目的

是要使行政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把职业

道德责任感带入行政管理活动中去。其意义在于:

第一,行政人员的道德建设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权力

约束机制建设,对健全行政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

要作用;第二,行政人员道德建设是行政体系自身

健康运转的有效保证;第三,行政人员道德建设是

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可以为行政体系的健

全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答:途径行政人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

过程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现的。行政人员在行政

管理过程中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途径可以概括为: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树立良好的行政人员形

象;第二,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充分营造学习和

教育的环境;第三,强化“自重”、“自省”、“自警”、“自

励”的磨炼,其关键点和落脚点在“自觉”。

五、论述题1. 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

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

答题要点:

(1)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评价。主要结

合实际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定历史

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

意识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2)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

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行政人治色彩浓重;第二,

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第三,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

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第四,行政机关

和行政人员固守旧的行为习惯;第五,公共行政缺

乏绩效评价体系,责任机制薄弱。而行政道德的匮

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

(3)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对策。主要说

明: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

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

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德

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

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政府信

任关系作为普遍信任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普遍

信任关系的建立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更广泛

的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性安排和制度性承诺也是政

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2. 如何理解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的

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

答题要点:(1)舆论监督是行政伦理监督

的一种重要形式。社会及舆论监督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直接向各级行政机关提出询问、要求、批评

和建议;第二,申诉、控告和检举国家行政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伦理道德失范行为;第

三,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揭露

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

(2)在重视社会舆论的行政道德评价作用

的同时,我们应区分各种不同舆论在性质和力度上

的差别。在大力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

去旧从新的过程中,总是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面对可能带来甚至是已经形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压

力,行政人员应通过倡导积极的、正确的舆论去抵

制和压倒错误的舆论,努力消除和减少错误舆论在

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

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正是为了解决改革进程中在

社会文化领域、社会舆论评价中由于局部利益和整

体利益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坚持“发展是

硬道理”是我们当前引导社会舆论的主线,同时,只

有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的评价作用,协调好发展过程

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稳

定、健康、全面发展。

3. 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

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答题要点:(1)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

现状。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存在

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

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第二,

评价、监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

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

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

(2)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应从

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是:第

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

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

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

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

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

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

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

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

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