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设备的技术参数

光伏电站设备的技术参数
光伏电站设备的技术参数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工程名称:白城市引嫩入白光伏发电提水抗旱工程项目

光伏组件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逆变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汇流箱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电力变压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10kV进线隔离兼PT柜性能参数一览表

10kV出线柜性能参数一览表

出线柜AH2电流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进线兼PT柜AH1电压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20MW光伏电站设备清单

20MW 光伏电站设备清单 一、35kV 箱变 1 35kV 双分裂美式箱变20 台 1.1 油浸式双分裂绕组变压器S11M-1000/38.5 38.5/0.315/0.315kV 1 台 单台箱变设备配置 1.2 负荷开关+熔断器40.5kV/630A ,25kA 1 台 1.3 高压避雷器1 组 1.4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1 组 1.5低压框架式断路器0.4kV In = 1600A 2台 1.6 低压浪涌保护器配熔断器32A 2 组 1.7 低压电流互感器1600/5A 0.2 2 组 1.8 箱变测控装置电站智能监控单元1 套 1.9 UPS 设备1kVA 1 套 1.10 低压多功能电度表2 台 1.11 辅助变压器SG10-5/0.38 1 台 1.12 其他附件1 套 1.13 光端盒1 套二、计算监控系统 (一)站控层设备(不少于以下设备) 1 计算机监控系统 1.1 主站兼操作员站工业服务器2 套 1.2 液晶显示器2 台 1.3 黑白激光打印机1 台 1.4 音响及语音报警装置1 套 1.5 系统软件、数据库2 套 1.6 支持软件、应用软件、通信接口软件等2 套 1.7 配置工具软件,(SCD、ICD )工具软件,网络管理软件 2 套 2 主控室控制台1 套 3 五防工作站 3.1 五防主机1 台 3.2 显示器1 台 3.3 激光打印机(A4) 1 台 3.4 五防软件1 套 3.5 操作票专家系统软件1 套 3.6 五防锁具 1 套 3.7 电脑钥匙 2 把 3.8 电脑钥匙充电器2 套 3.9 其他 4 屏蔽双绞线(含RJ4 5 接口,以工程实际用量为准)1 箱 (二)间隔层设备(不少于以下设备) 1 站用测控装置 1.1 公用测控装置施工图设计阶段若新增通道或装置,不应引起价格变动 1 套装于远动屏内 2 35kV 保护部份 2.1 35kV线路保护屏1屏 2.1.1 35kV线路光差保护装置1套与对侧变电站一致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规定了并网光伏电站运行指标统计的内容不方法。 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可参考此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丌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丌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297-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诧 GB/T 20513-2006_光伏系统性能监测_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IEC 61724:1998,IDT) GB/T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IEC 61277:1995,IDT) GB/T 16895.32-2008/IEC 60364-7-712:2002 建筑电气装置第 7-712 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能光伏(PV)电源供电系统 宁电调 2011【82】幵网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光伏电站幵网运行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试行)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试行) 中电联科技[2008]8 号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试行) 光伏幵网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 幵网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要求(讨论稿)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能源项目对标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太阳能资源 Solar energy resource 可转化成热能、电能、化学能等能够直接或间接被人类利用的太阳能。 参考《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 3.2 总辐射量 Global radiation 指通过总辐射仪测量的光伏电站内太阳能辐射的单位面积总辐射量,总辐射仪应当 水平放置,科学维护,单位:kWh/㎡(或 MJ/㎡)。 参考宁电调 2011【82】幵网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光伏电站幵网运行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试行)。 3.3 日照时数 Sunshine duration 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或超过 120W/㎡的时间总和,单位:h 参考《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 3.4 峰值日照时数 peak sunshine hours 将当地的太阳辐照量折算成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 1kW/㎡)下的小时数。 出自《光伏幵网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规范》。

(方案)光伏电站施工清单.doc

一、监理范围包括: 光伏场区部分:1、光伏阵列基础;2、箱、逆变器室基础;3、光伏支架组件安装; 4、汇流箱安装;5、箱式变压器安装;6、逆变器室设备安装;7、电缆敷设;8、电缆防火及阻燃;9、场区道路 升压站建筑工程部分:1、综合楼;2、车库、材料库、电子设备间;3、35kV配电室; 4、35kV户外装置;5、变压器、架构及设备支架;6、附属设施 升压站电气安装:1、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2、变压器系统附属设备安装;3、主控室设备安装;4、蓄电池组安装;5、35KV配电装置安装;6、35KV配电装置电气设备安装;7、就地控制设备安装;8、站用配电装置安装;9、SVG无功补偿装置安装;10、SVG无功补偿装置带电试运;11、电缆管配置及敷设;12、电缆架制作及安装;13、电缆敷设;14、电力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15、控制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 16、35KV及以上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17、电缆防火及阻燃;18、全站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19、接地装置安装;20、通讯系统设备安装;21、水工设备安装 光伏电站工程资料清单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 卷册号1 生产综合楼/升压站建筑工程 001工程施工测量记录 002建(构)筑物施工定位测量、高程测量和测量复核记录(包括定位依据、控制网和基准点) 003建(构)筑物测试、沉陷、位移、变形观测站记录(施工中补测的基础资料及主厂房各类位置标高图)004土壤干密度及用水水质报告 005土、岩试验报告、地基处理(包括打桩)记录 006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及试验报告 007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见证记录、试验委托单 008砂浆试块强度报告、见证记录、试验委托单

光伏发电站设计技术要求

光伏发电站设计技术要求 A、厂房电气设计要求 一、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 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8 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 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0343-2004 10. 建设单位的有关意见和各专业所提供的工艺要求 11.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标准 .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太阳能超白钢化玻璃厂厂房,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地上平方米,本工程结构型式为钢结架结构,建筑高度为米。变配电所设在;消防中心设在。 。 三、设计范围: 1.强电部分: a). 10KV变配电系统. b) 220V/380V配电系统. c) 电气照明系统. d) 防触电安全保护系统.

e)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 2. 弱电部分: a) 通信系统(宽带,电话). b) 有线电视系统(CATV). 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CCTV) 四、10KV/变配电系统: 1. 本工程用电负荷分级如下: 一级负荷为: 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喷淋泵,,保安监控系统,应急照明,弱电用电、生活泵。 三级负荷为: 一般照明及普通动力用电。 2. 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本工程采用1路10kV电源供电; 3. 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 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集中方式运行,设置母联开关。 按相关容量设计低压配电柜。 4. 功率因数补偿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 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变压器侧功率因数在以上。 5.变压器出线:设计与光伏阵列电源容量相符的变电所及开闭所,以及相应的供电线路。 五、低压配电方式及线路敷设: 1. 低压配电方式: a). 本工程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b). 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 C)三级负荷,采用单电源供电。 2.导线选型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征求意见稿)

目次 前言............................................................................................................................................II 1 适用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总则 (2) 5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识别 (3) 6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4) 7 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 8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9 光伏电站公众参与 (9) 10 光伏电站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9) 11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光伏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格式和要求 (13)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减缓光伏电站环境影响,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电站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包括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 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影响 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3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GB/Z 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评EIA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环境影响评价”的缩写。 3.2 报告表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Form

最新渔光互补光伏电站PC范围及技术要求标准

一、工程范围及界定 (1) 1.1 工程范围 (1) 1.2 工程界限 (2) 二、项目管理要求 (3) 2.1 承包单位管理人员要求 (3) 2.2 项目工期的要求 (3) 2.3 项目文件要求 (3) 2.4 项目验收流程要求 (4) 三、项目技术要求 (6) 3.1 总则 (6) 3.2 基本要求 (7) 3.3 工程验收技术标准 (8) 3.4 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1) 3.5 设备和系统调试 (15) 四、组件验收标准 (17)

技术规范书 一、工程范围及界定 ,工程承包范围主要包括****光伏区(含渔业改造)土建安装、升压站建筑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临建房、临水/临电、设备材料采购供应(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电缆、汇流箱、管桩等主材采购除外)、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及工期控制、工程管理、调试、试运行、功能试验、直至竣工验收交付生产以及在质量保修期内的保修等全过程的施工总承包工作,并按照工期要求和合同规定的总价达到标准并移交投产。以便项目尽早投入移交甲方。乙方应为达到上述合同目标而履行协议。 1.1 工程范围 工程承包范围包括****工程的建筑土建、设备材料采购(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电缆、汇流箱、管桩等主材采购除外)、机电安装、检测试验、其他手续和相关专项验收(并网验收、竣工验收等等)协调配合,全部工作完全由乙方完成,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工作内容:(1)建筑类:升压站围墙及大门、警卫室、35kV配电室、主控室、房建装修(含必要照明、空调、消防)等等; (2)土建类:渔业改造(场地清理、捕捞区开挖及倒运土方或淤泥、底排污等)、永久进场道路、场区道路、电缆沟、场平、光伏支架基础、箱变(含集中式逆变器)基础、升压站变配电设备基础、站区道路、站区广场、站区绿化、站区给排水系统和防洪沟、集水井等; (3)设备材料类:桥架、电缆保护管、电缆终端、电缆防火堵料、接地材料、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需完成方阵和升压站监控,采集数据汇总到升压站监控系统并能够上传到甲方集团集控系统。集控系统软件由甲方提供,乙方需配合完成上传数据准确性调试;视频监控系统全部由承包方来完成,且系统技术方案需经过甲方运维部审核后方可执行。以上费用包含在本合同价款中,由乙方承担)、火灾报警系统、消防器材、升压站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升压站广场外照明系统、抽水水泵等等; (4)机电安装类:光伏组件安装、组件支架安装、场区内电气一次二次接线调试、电缆敷设及接线、电气设备安装及接线、防雷接地部分、光伏场区系统的联调,光伏场区所有甲供设备材料现场卸货、抽检及保管、倒运; (6)检测及试验:箱变、电缆等涉网设备材料的试验,桩基、防雷接地等电力行业规程规范所要求的全部试验项目;

光伏电站技术方案(整理后)

光伏电站技术方案 1.系统概况 1.1项目背景及意义 系统由室外太阳电池组件阵列系统、室外太阳能电池组件汇流系统、室内控制储能系统、逆变配电装置与布线系统、室内光伏发电综合测试系统组成。用于研究不同材料电池组件的光伏阵列,采取跟踪模式和固定模式时发电的情况,以及5种相同功率不同方式的太阳能电发电的对比。本系统建成后可以作为学校光伏科研方向的重点实验室,为学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1.2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 系统是一个教学实习兼科研项目,根据要求设计一个5kWp的小型光伏电站系统,包含3kWp的并网光伏系统,2kWp的离网光伏系统,共计平均每天发电约9.5kWh,可供一个1kW的负载工作9小时左右。 2.项目概况 2.1光伏系统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资源和环境条件,系统设计采用独立型离网光伏系统和离散型并网光伏系统方案。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 (1)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专用固定支架; (2)光伏阵列汇流箱; (3)光伏并网逆变器; (4)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

(5)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 (6)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 (7)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 太阳能光伏离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 (1)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双轴跟踪逐日支架; (2)光伏阵列汇流箱; (3)光伏控制器; (4)光伏离网逆变器; (5)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 (6)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 (7)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 (8)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 3.设计方案 3.1方案介绍 将系统分成并网和离网两个部份。并网和离网系统中用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有3种,一是175Wp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工作电压为35.9V,开路电压为43.6V,经过计算,6块此类电池板串联,构成1个1KW的光伏阵列。二是175Wp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工作电压为33.7V,开路电压为42.5V, 经过计算,6块此类电池板串

光伏发电项目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

光伏发电项目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一、技术参数 (一)采购清单:1、光伏组件; 2、10千瓦光伏并网逆变器; 3、交流配电箱; 4、其他配件。 (二)技术参数要求 1、光伏组件

1.2组件认证要求 太阳光伏组件作为光伏电站的主要设备,应当提供具有专业测试机构出具的符合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测试报告(有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应给出标准号)、具有CQC认证证书。如果该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亦应出具专业测试机构出具的可以证明该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符合技术规范中提供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报告。如果设备已经取得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认证,则应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 a)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215:1993标准进行设计,并经过充分的试验论证,确保组件的质量、电性能和寿命要求; b)采用绒面低铁钢化玻璃 (又称为白玻璃),厚度3.2mm, 透光率达91.5%以上,电池组件整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经受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冲击、震动和其他应力,并具有优良的防腐、防风、防水和防雹能力; c)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优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和与玻璃、TPT之间的连接剂。具有高透光率(胶膜固化后透光率≥89.5%)和抗老化能力; d)TPT(聚氟乙烯复合膜):用于太阳电池组件封装的TPT至少应该有三层结构:外层保护层PVF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层PVF 需经表面处理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电池组件的绝缘强度大于100MΩ; e)专用太阳能电池组件优质密封硅胶,增加组件的绝缘性能和防止湿气进入组件,保证组件寿命; f)太阳能电池片:多晶硅,质量是A级;组件在-40℃的低温下和85℃的高温下可正常工作; g)密封防水多功能接线盒,防护等级达到IP65,内装旁路二极管,有效防止热斑效应造成的电池烧毁等质量事故;

光伏电站领跑者计划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光伏电站领跑者计划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一、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 (一)光电转换效率定义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是指标准测试条件下(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照射在该组件上的太阳光功率的比值。 (二)光电转换效率的确定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由通过国家资质认定(CMA)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按照GB/T 6495.1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必要时可根据GB/T 6495.4标准规定作温度和辐照度的修正。 计算公式为: (其中组件面积为光伏组件含边框在内的所有面积) 批量生产的光伏组件必须通过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且每块单体组件产品实际功率与标称功率的偏差不得高于2%。几种常用标准规格晶体硅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对应峰值功率技术指标如下表:

对于非标准晶体硅光伏组件(如双玻组件),转化效率可不以上述公式计算,但其使用的电池片效率应和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中对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一致,且必须通过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 对于聚光型光伏组件,其标准测试条件为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组件面积为相对应的透镜面积。 二、光伏组件衰减率 (一)光伏组件衰减率定义 光伏组件衰减率是指光伏组件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标准测试条件下(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最大输出功率与投产运行初始最大输出功率的比值。 (二)光伏组件衰减率的确定 光伏组件衰减率的确定可采用加速老化测试方法、实地比对验证方法或其它有效方法。加速老化测试方法是利用环境试验箱模拟户外实际运行时的辐照度、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加倍或者加严等控制,以实现较短时间内加速组件老化衰减的目的。加速老化测试完成后,要标准测试条件下,对试验组件进行功率测试,依据衰减率公式,判定得出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衰减率。 实地比对方法是自组件投产运行之日起,根据项目装机容量抽取足够数量的组件样品,由国家资质认定(CMA)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按照GB/T 6495.1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其初始最大输出功率后,与同批次生产的其它组件安装在同一环境下正常运行发电,运行之日起一年后再次测量其最大输出功率。将前后两次最大输出功率进行对比,依据衰减率计算公式,判定得出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衰减率。 计算公式为:

分布式光伏电站EPC范围及技术要求标准模板

EPC合同技术标准 一、EPC承包范围 1.1承包内容 1)项目所需开工手续办理包括不限于土地合法手续、土地规划手续、建筑物合法证明文件、建筑物荷载证明、并网方案及并网方案批复、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审批、项目发改委备案、环评、安评、图纸审核、消防报审、气象报审、并网验收等手续收集,办理等;(根据项目情况确定具体范围) 2)光伏电站所有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具体包括:前期项目踏勘,电站初步设计方案,设备技术规范书,施工图设计和竣工图的绘制; 3)光伏电站设备和材料的供货、监造、催交、运输、保险、接车、卸车、验收、仓储保管(设备的供货不包括组件); 4)光伏电站施工包括:场区围栏施工,原有建筑物的结构和原有电气设备设施的加固和改造施工(如果需要),施工引起的建筑物防水的修补,新增建筑物或构筑物建设,光伏电站的支架基础、支架、组件、逆变器、汇流箱、交直流柜、并网柜、环境监测仪、通风空调、消防、桥架、防雷接地、电站清洗系统、屋面上人设施施工、监控系统等供货、安装和调试工程(监控系统硬件部分由承包方负责供货安装及数据连通调试,采集无需具备展示功能,数据需采集到当地监控中心并负责将采集数据上传到发包方集控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集控系统软件由发包方提供,集控的电站数据调试由发包方负责,承包方配合完成调试);(根据项目情况确定具体范围) 5)为完成电站项目施工而采取的施工措施包括:环境保护、安全文明、临时设施、冬雨季及夜间施工、二次搬运、脚手架、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施工、成品保护施工以及仓储保管以及房屋发包单位的设施因施工造成损坏的修复和赔偿; 6)负责收集整理电站各项建设和施工资料,经验收合格后装订成册,竣工验收时提供4套竣工图纸和施工资料; 7)电站并网及竣工验收涉及到的电力公司及相关各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以及为完成验收而进行的电力试验、调试,消防检测、防雷检测工作,进行电站的各项验收工作; 8)系统的单机调试和联合调试工作,无故障运行240小时后移交发包单位; 9)负责对发包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电站操作、设备维护等);

光伏电站建设有效标准规范规程及主要技术文件清单(报审版)(X页)全解

光伏发电工程有效 规程、规范、质量验收、 标准清单 目录 (2015年度) 二〇一五年九月

说明 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对光伏发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行为管理,规范项目单位、设计、监理、施工、质量、调试等建设各方行为,促进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特整理、汇编现行有效规程、规范、标准及主要技术文件清单目录,供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正确使用有效版本,以后会定期进行补充、更新。 二零一五年九月

序号规程规范名称版本号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正版) 主席令第46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第15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21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主席令第50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主席令第42号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第60号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二、综合管理类主要标准、规范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1版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2012版 4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质〔2003〕162号 5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监督规定(2000)建设部令第81号 5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 电建质监〔2005〕52 号 6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 8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5434-2009 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SO9001:2008 1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SO9000:2005 11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 号 1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第160 号 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14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第158号 1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 16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光伏电站240小时试运行达标技术要求

. . 240小时试运行达标技术要求 一、术语: 1、240h试运运行时间: ⑴一、二类地区:现场实测当天太阳辐照度超过400W/㎡的时间累计超过6h以上计为有效发电天,每天只计10个小时为有效试运行时间,共累计240h(24天)。 ⑴三、四类地区:现场实测当天太阳辐照度超过400W/㎡的时间累计超过4h以上计为有效发电天,每天只计6个小时为有效试运行时间,共累计240h(40天)。 2、240h试运行设备: 1)单元发电机组:500kW组件(含汇流箱、直流配电柜)+1台逆变器为发电单元机组。2)一次设备:主变或单元箱变、高低压电缆、母线、高低压开关柜、断路器、隔离开关、SVG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含降压变)、互感器、避雷器、站用变、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或消弧线圈(含接地变)和送出外线。 3)二次设备:继电保护及测控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故障解列装置、公用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器、AGC/AVC、直流电源及UPS、监控主机(工程师站)及五防、调度及通信设备等。 3、系统效率 指光伏电站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辐射能转化成电能的综合效率。倾斜面总辐射量(kW?h):当天投入试运行光伏组件装机容量 ×光伏组件倾斜面当天等效满发小时数。(注:组件倾斜面当天等效满发小时数取自场内环境检测仪站数据换算) 实际发电量(kW?h):当天投入试运行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量。实际发电量取自站内计量考核电表。 系统效率= 实际发电量÷倾斜面总辐射量×100% 二、同时满足下列要求后,即可以宣布和报告机组满负荷试运结束。 1、单元发电机组须连续完成240h满负荷试运行。 2、箱变等一次设备须连续完成240h 满负荷试运行。 3、非有效试运行时间内,所有机组和设备须连续无故障运行。 4、继电保护装置投入率100%、动作正确率100%。 5、电气自动化装置投入率100%。 6、主要电气测点投入率100%,指示正确率100%。 7、通信装置投入率100%。 8、直流电源及UPS等投入率100%。 9、系统效率≧81%。(只作测评) 10、电能质量(谐波、波形畸变、直流分量、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须满足GB/T14549、GB/T12325、GB/T12326、GB/T15543及《国网技术规定》要求。 三、其他 1、单元发电机组内任意设备出现一般性故障,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2h内能及时排除则不影响其整体试运行。但相同故障在同一处不得重复出现2次。 2、出现重大故障的机组,经整改消除故障后再重新计时投入240h试运行。但出现重大故障机组的总容量不得超过电站总容量的5%。 3、其它设备如出现影响总体运行安全隐患故障(如箱式变压器渗油漏油)经全面整改消缺后,全站重新计时投入240h试运行。

光伏电池片技术参数

太阳能光伏组件典型技术参数 型号。一般由生产厂家自行制定。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为10%、11%、12%、13%、14%、15%、16%等。 尺寸结构。光伏组件大小与结构各有不同。 使用黏合胶体类型:标称胶体类型。 电气参数。光伏组件电气参数有标称输出功率、峰值电压、峰值电流、短路电流、开路电压、系统电压。串联电阻r s和并联电阻r sh 温度范围:标称温度使用范围。 功率误差范围(±%):标称级别。 承受冰雹能力:标称级别。 接线盒。接线盒的参数有电气参数、防护等级、连接线长度等参数。 典型产品技术参数。 20W(M-多晶硅)参数表 组件系列20W(M-多晶硅) 规格4W 5W 10W 20W 开路电压( OC V/V)21.3 21.3 21.3 21.3 短路电流( OC I/A)0.26 0.31 0.65 1.3 最大功率电压( mp V/V)17.2 17.2 17.2 17.2 最大功率电流( mp I/A)0.24 0.30 0.59 1.17 峰值功率( P P/W) 4 5 10 20 填充因子(FF)>72% 实际光转换效率(η)11% 12.8% 14% 14.3% 外形尺寸(mm)336×156×26 536×246×26 615×280×26 安装孔尺寸(mm)208× 112 208×112 330×202 379×232 安装孔径(mm)Φ6 Φ6 Φ6 Φ6

重量(kg)0.5 1.6 2.23 除以上参数外,常用的参数还有细胞类型、细胞数目、电池工作温度范围、通过认证、质量等级标准等参数。 常见的组件系列还有50W(M-多晶硅/S-单晶硅)、80W(M-多晶硅/S-单晶硅)、120W(M-多晶硅/S-单晶硅)、160W(M-多晶硅/S-单晶硅)、140W(M-多晶硅/S-单晶硅)、150W(M-多晶硅/S-单晶硅)等系列。 组件参数的测试环境和条件如下表所示: 标准测试条件:AM1.5,辐照度1000W/㎡,环境温度25℃电池温度25℃边框接地电阻≤10Ω 绝缘测试电压3000V 迎风压强2400 P a 即以上组件参数均要在此条件下测试所得。 质量等级标准 根据国内电子行业标准SJ/T9550.30-1993规定,结合GB 6495、GB 6497、GB/T14007、SJ/T9550.30-1993中的相关规定,地面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质量等级标准如下: 优等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详细规范规定,美观、无缺陷;AM1.5转换效率不低于9.0%。 一等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详细规范规定;AM1.5转换效率不低于8.0%。 合格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现行标准。 伏电池、组件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换算方法 PV001光伏网资讯频道2010-04-13 14:49:48阅读:939我要投稿手机看新闻 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的转换效率是由其输出功率和面积大小决定的。同输出功率的,面积越大,转换效率越低;同样面积的,输出功率越高,转换效率越高。这三者之间满足简单的换算关系。现介绍如下: 提供两种换算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方法如下: 1、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带负载测得的电压*电流)/当时测量的条件下的辐照强度值。 (非晶一般为6%,单晶一般为14%,多晶一般为13%) 2、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输出功率/(组件长*宽*1000)

光伏组件参数

ZHSHINE SOLAR 正信太阳能(江苏常州金坛正信太阳能有限公司) Mode Type ZXP6-60-250/P型号 Maximum Power (Pmax)250W(0-+3%)最大功率 Maximum Power V oltage (Vmp)30.15V最大工作电压 Maximum Power Current (Imp) 8.29A 最大工作电流 Open Circuit V oltage (V oc) 37.89V开路电压 Shot Circuit Current (Isc)8.61A 短路电流 Maximum System V oltage 1000V最大系统电压 Maximum Series Fuse 15A最大串联熔断器 Cell Technology Si Poly电池技术多晶硅 Standard Test Condition (E=1000W/m2,Tc=25℃,AM=1.5) 标准测试条件(辐射值=1000瓦/平方米,环境温度=25摄氏度,大气因子=1.5 Nominal Operating Cell Temperature (NOCT)47+-2℃电池标称工作温度 For field connections, use minimum NO.12 AWG copper wires 现场连接,采用最小12号美规铜线。AWG(American Wire Gauge)美国线规 Insulated minimum 90℃绝缘最低温度90摄氏度 Weight/Demension 19.5kg/1640mm*992mm*40mm重量/尺寸 Hazardous electrici ty can shock, burn, or cause death. Don’t touch terminals. 电力危险,会导致冲击,灼伤甚至死亡。不要触碰接线端子。 Module Application: Class A 模组应用程序:A级 Japan: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China: #1, Zhixi Industry Zone, Jintan, Jiangsu, 213251 中国江苏金坛zhixi工业园1号,邮编213251

华为光伏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华为光伏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深圳恒通源 1、输出电压的稳定度 在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先由蓄电池储存起来,然后经过逆变器逆变成220V或380V的交流电。但是蓄电池受自身充放电的影响,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如标称12V的蓄电池,其电压值可在10.8~14.4V之间变动(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对蓄电池造成损坏)。对于一个合格的逆变器,输入端电压在这个范围内变化时,其稳态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应不超过额定值的±5%,同时当负载发生突变时,其输出电压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2、输出电压的波形失真度 对正弦波逆变器,应规定允许的最大波形失真度(或谐波含量)。通常以输出电压的总波形失真度表示,其值应不超过5%(单相输出允许l0%)。由于逆变器输出的高次谐波电流会在感性负载上产生涡流等附加损耗,如果逆变器波形失真度过大,会导致负载部件严重发热,不利于电气设备的安全,并且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 3、额定输出频率 对于包含电机之类的负载,如洗衣机、电冰箱等,由于其电机最佳频率工作点为50Hz,频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设备发热,降低系统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所以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应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通常为工频50Hz,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偏差应在±l%以内。 4、负载功率因数 表征逆变器带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的能力。正弦波逆变器的负载功率因数为0.7~0.9,额定值为0.9。在负载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较低,则所需逆变器的容量就要增大,一方面造成成本增加,同时光伏系统交流回路的视在功率增大,回路电流增大,损耗必然增加,系统效率也会降低。 5、逆变器效率

逆变器的效率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其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情况下,光伏逆变器的标称效率是指纯阻负载,80%负载情况下的效率。由于光伏系统总体成本较高,在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先由蓄电池储存起来,然后经过逆变器逆变成220V或380V的交流电。但是蓄电池受自身充放电的影响,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如标称12V的蓄电池,其电压值可在10.8~14.4V之间变动(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对蓄电池造成损坏)。对于一个合格的逆变器,输入端电压在这个范围内变化时,其稳态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应不超过额定值的±5%,同时当负载发生突变时,其输出电压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6、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容量 表示在规定的负载功率因数范围内逆变器的额定输出电流。有些逆变器产品给出的是额定输出容量,其单位以VA或kVA表示。逆变器的额定容量是当输出功率因数为1(即纯阻性负载)时,额定输出电压为额定输出电流的乘积。 7、保护措施 一款性能优良的逆变器,还应具备完备的保护功能或措施,以应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使逆变器本身及系统其他部件免受损伤。 (1)输入欠压保户:当输入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5%时,逆变器应有保护和显示。 (2)输入过压保户:当输入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的130%时,逆变器应有保护和显示。 (3)过电流保护:逆变器的过电流保护,应能保证在负载发生短路或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及时动作,使其免受浪涌电流的损伤。当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的150%时,逆变器应能自动保护。 (4)输出短路保户逆变器短路保护动作时间应不超过0.5s。 (5)输入反接保护:当输入端正、负极接反时,逆变器应有防护功能和显示。 (6)防雷保护:逆变器应有防雷保护。 (7)过温保护等。

光伏施工技术规范-范本

XXXXXX 分布式发电项目施工分包技术 规范书 *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须经招标方认可后方具有效力。如未经过招标方认可,招标方完全有权对已施工部分进行整改处理,所有产生费用均由投标方承担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1.1 项目名称 (3) 1.2 项目概况 (3) 第二章施工招标内容 (3) 2.1 总则 (3) 2.2 施工基本要求 (4) 2.3 施工调试范围 (4) 2.4 物资供货范围 (4) 2.5 备品备件、易耗品和专用工具 (4) 第三章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6) 3.1. 一般规定 (6) 3.2. 组件及设备安装要求 (7) 第四章工程质量 (12) 4.1. 工程监理 (12) 4.2. 质量监督 (12) 4.3. 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 (12) 4.4. 计量和测量管理 (14) 4.5. 不符合项、质量事故事件管理 (14) 第五章验收与交付 (14) 5.1. 材料验收 (14) 5.2. 设备验收 (15) 5.3. 工程验收 (16) 5.4. 并网、竣工验收 (16)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项目名称 XXXXXXX二期5MW分布式发电项目。 1.2 项目概况 XXXXXXX国际XXXXXXX位于XXXXXXX,XXXXXXX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利用新屋顶(1、2、3、4)顶部建设光伏发电工程,并在XXXXXXX能源中心停车区建设光伏车棚,接入系统光伏装机容量约10MW。本期接入系统的光伏容量为1 屋顶2942.5kWp, 3 屋顶1859kWp,车棚光伏容量100kWp,并适当考虑远期2 屋顶2942.5kWp 屋顶光伏,远期4 库2100kWp 屋顶光伏,接入110kV XXXXXXX站供电区域。本期项目10kV 并网侧采用500kW 逆变器,逆变器交流输出电压315V,由2 台500kWp 逆变器交流输出接入1 台1000kVA 升压变压器,将电压从315V 升至10kV,形成1 个1MWp 光伏发电10kV子系统。0.4kV 并网侧采用5 台20kW 逆变器,由一回380V 线路接入低压母线,形成1 个100kWp 光伏发电0.4kV 系统。本期接入系统项目共5 个1MWp 光伏发电10kV 子系统,1 个100kWp 光伏发电0.4kV 系统,并适当预留远期5 个1MWp 光伏发电10kV 子系统。电站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原则,通过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方式运行。 第二章施工招标内容 2.1 总则 项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XXXXXXX二期5MWp项目除组件、支架、逆变器、汇流箱、箱变、开关站、电缆、综合继保、视频监控以外的所有设备、材料和相应备品备件的采购、项目工程的建安、调试施工;办理项目开工的行政许可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消防报建和防雷报建等;负责本项目的所有设备及材料的卸货、场内运输、保管、管理及剩余材料和备品备件的移交工作;所有站内工程的施工准备与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包括消防系统;并网调试和并网验收工作及相关协调工作;光伏电站安全稳定可靠性试运行、预验收;组织工程各类专项验收(含消防、防雷、电网接入、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及相关手续办理),配合生产移交;购买建设期工程保险以及质保期内的相关服务等;完成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光伏组件及其辅助材料的功能、性能、结构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光伏组件均采用多晶硅形式,采用固定支架安装运行方式,供货范围不含固定式安装支架。 1.3 本技术规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保证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技术规范要求并且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4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方应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将根据需要,招标方与投标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招标方、投标方双方协商确定。 1.6 投标方应协同设计方完成深化方案设计,配合施工图设计,配合逆变器厂家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承担培训及其它附带服务。 1.7 本技术规范经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同等效力。 1.8 本技术规范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5米要求提供,投标方应根据本工程实际海拔高度进行修正。 l.9 投标方提供的主设备、附件、备品备件、外部油漆等材质都满足本工程所处地点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如:高寒、风沙影响等。

1.10合同签订后,投标方将按本技术规范要求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确认。 1.11本设备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标方、投标方共同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 2.1 工程项目名称:山东爱特电力有限公司115MWp屋顶、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2 工程项目地点: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青州市。 2.3 项目规模:均为115MWp 2.4 工程项目概况 1)气象条件 根据昌邑市气象站多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如下所示。 表2.1 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 2)工程概况 本期工程总装机容量约为115MWp,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发电系统。 3)太阳能资源: 该项目所在地区的年太阳能总辐射值为5144.4MJ/m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数为2318.7h。按照《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本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资源很丰富”地区。

光伏并网电站技术要求

光伏发电设备 技 术 要 求 一、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福州市台江区(东经119°18′,北纬26°6′) 年平均太阳能辐照量:4400兆焦/平方米 技术类型:光伏建筑屋顶一体化 项目容量:5.5kWp 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方阵、直流汇线盒、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部分构成。

光伏阵列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光伏阵列安装在福州电业局调度中心大楼裙楼五楼屋顶。同时,光伏阵列按照合理的组串方式接入汇线盒,然后接入直流配电柜,汇线盒和直流配电柜中包括防雷保护装置以及短路保护等功能。经过直流部分的汇流调整之后,直流输出接入逆变器。本建设项目采用并网技术,不设置蓄电池组。 二、相关规范和标准 1)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2)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建质〖2003〗4号《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3月1日起执行 4)GB12632-90《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总规范》 5)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6)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7)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 8)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三、设备及工程建设 1.基本要求及程序 a)美观性:依据建筑结构图,进行光伏阵列铺设的初步设计。需提出光伏 阵列的安装施工方案,根据现场的日照数据,合理选择光伏阵列的倾角, 提供约5.5kW的最大功率。进行支架强度设计,提供必要的力学计算依 据。 b)开放性:设计系统详细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通讯协议开放,便于整体 系统数据汇总监控,且系统要求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充性。各子系统的投 入退出应留有自动/手动/通讯控制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