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doc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doc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doc

常规 +生化检验项目 - 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作者:————————————————————————————————日期:

项目标本参考值临床意义

一、常规项目

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RBC 男( 4.4-5.7 )×10 12 /L

女( 3.8-5.1 )×10 12 /L RBC↑,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

新生儿( 6-7)×10 12/L 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

儿童( 4.0-5.2 )×10 12/L 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

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血红蛋白Hb 、 Hgb 男 120-165g/L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女 110-150g/L

红细胞压积PCV 或 HCT 男性 0.39-0.51 PCV↑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

女性 0.33-0.46 等。

PCV↓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80-100fL MCV 、MCH 、 MCHC 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 27-32Pg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c·成人 0.5%-1.5% Ret ·见c↑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Ret · c肾↓脏疾病,分内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计数PLT BPC ( 100-300 )×109/L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

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

)、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

性肿瘤、大手术后(2W 内)等。

血小板计数PLT BPC ( 100-300 )×109/L 减少①遗传性疾病。② 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

物过敏等。

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 4-10 )×109/L 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

儿童( 5-12 )×109/L 、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

新生儿( 15-20 )×109/L 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

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

切除后为甚等。

WBC 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

伤寒、回归热、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

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

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

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

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

尿病药物等。

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

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日光浴、紫外线照射、神经过

度紧张、恐惧、恶心、呕吐。

白细胞分类计数WBC 、 DC 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

杆状核 1%-5% 、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

分叶核 50%-70% 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

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

、放疗。某结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

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

0.5%-5.0% 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

0%-1% 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4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

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

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减少见于多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

3%-8% 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出血时间BT 1-3min 延长见于血管壁结核或功能有缺陷,血小板量或质缺陷

大于 4min 为延长,血管性血友病等,以及多种药物副作用、偶见于阻塞

性黄疸,维生素 K 的缺乏症及抗凝治疗过量。

一氧化碳性试验阴性出现阳性应立即报告,从速抢救

红细胞沉降率ESR 男性小于 15mm/h 增块:①生理性、运动、月经期、妊娠3月以上(直至

女性小于 20mm/h 分娩后 3W )60 岁以上高龄。

②病理性:各种炎症。风湿热活动期、结核活动期、组

织损伤及环死持续 2-3W ,以肌梗死发病1W 左右,恶性

肿瘤,其它各种高球蛋白血症,稀血症(贫血),高胆

固醇血症。

减低:主要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低纤维蛋

白原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多症,小红细胞低色素性

贫血,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恶液质,抗感染治疗药物。

尿比重SG 1.003-1.030 晨尿大于 1.020 尿比重增高大于 1.025 为浓缩尿,见于急性肾炎,肾病

24 小时尿为 1.015-1.025 、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体克及未控制的糖尿病。

婴儿 1.002-1.006 比重减低小于 1.005 为低渗尿,见于尿毒症,原发性或

心源性崩症,慢性肾衰、恶性高血压病。尿液含放射线

造影剂时可使比重大于 1.050 。

酸碱反应PH 4.5-8 多数 PH 约 6夜间尿较昼尿液 HP 值升高见于进食大量植物性食品,尤其柑桔类

间尿为酸水果,无缺钾的代谢性碱中毒,持续呕吐,呼吸性碱中

毒、尿路感染,餐后,肾小管酸中毒等。

PH 值减低见于饮食大量动物性食品,缺钾性代谢性碱

中毒,呼吸性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

尿蛋白质定性Pro 阴性㈠如化验报告出现尿蛋白为 +~ ++++ 者为蛋白尿。尿蛋白

除功能性体位之外,病理性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早

期而易被忽视的指标。

许多药物可使尿蛋白出现阳性。

尿酮体定性KET 阴性㈠增加,糖尿病、酮酸症、丙醇或乙醇中毒、饥饿、禁食

、脱水等。

尿潜血试验BLO 阴性㈠参考尿沉渣红细胞。

尿胆素URB 阴性或弱阳性增加: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在肝炎对尿胆红素

阳性可早于出现黄疸。

尿胆元URO 健康人尿胆元含量为(+)或增加:血管内溶血性贫血,组织内出血、肝细胞损伤、

UBG 小于 1:20 或 <4.0Ehrlicho/L 胆管部分阻塞并伴发胆管感染,缺氧、铅中毒、恶性贫

血。

减少:胆管阻塞,广泛肝细胞损伤、肾功能不全、酸性

尿。

尿沉渣镜检:0-3/HPF 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肾炎及外伤,

红细胞RBC 亦见于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症或肿瘤、直肠、

子宫

的肿瘤累及泌尿道时。此外,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

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如过敏性紫癜、白血病、

血友病等,亦可在尿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

白细胞WBC 0-5/HPF 白细胞增多大部分为脓细胞,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

、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等。妇女可因白带

混入尿液而致白细胞增多。

上皮细胞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

管型出现管型结合临床

编辑本段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

做尿常规检查所得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这张纸就叫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

:酸碱度( pH )、尿比重( SG )、尿胆原( URO )、隐血( BLO )、白细胞( WBC )、尿蛋白( PRO )、尿糖( GLU )、胆红素( BIL )、酮体( KET )、尿红细胞( RBC )、尿液颜色(GOL )。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下以表格来说明各指标的意

义:

名称正常异常

酸碱度( pH ) 4.6~8.0(平均值 6.0)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酸碱度( pH ) 4.6~8.0(平均值 6.0)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 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 SG) 1.015~1.025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 URO )<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 BLO )阴性( -)阳性( +)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 WBC )阴性( -)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 PRO)阴性或仅有微量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 GLU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 BIL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 KET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 RBC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颜色( GOL )浅黄色至深黄色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项目名称参考值简要意义

ALT 氨谷丙转0~40单位/ 升高见于肝炎、心肌炎及多发性升肌炎

60克~ 80

克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障TP 总蛋白/ 升(6 克~8克/ 碍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丢失过多

分升) ,如肾病综合征、烧伤等

35克~ 55

克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脏合成ALB 白蛋白/ 升(3.5 克~ 5.5 功能障碍,尿中大量丢失,如肾病综

克/ 分升) 合征

20克~ 29

升高,见于结缔组织疾病,肝脏GLO 球蛋白/ 升(2 克~2.9 克

纤维化,骨髓瘤

/ 分升)

白蛋白

A/G 与球蛋白比 1.5 ~2.5:1 降低,见于肝脏纤维化值

1.7 ~17.1

总胆红微摩尔 / 升(0.1 升高,见于溶血、肝损害及胆道TBIL 素毫克~ 1.0 毫克/ 阻塞

分升)

直接胆0~3.4 微摩

DBIL红素尔/ 升(0 ~0.2 毫升高,见于肝损害及胆道阻塞

克/ 分升)

生化项

目报告单

样本号:

姓名:性别:男年龄:008

标本:血

科别:外科床号:住院号:清

送检医生:

目地:生化分析张医生诊断:

测量项目测量结果单位参考值备注

ALT/GPT 谷草转氨酶U/L 0-40

AST/GOP谷丙转氨酶U/L 0-40

ALP 碱性磷酸酶U/L 42-128

GGTr谷氨酰转肽酶U/L 7-50

LDHL乳酸脱氢酶U/L 109-245

HBDH@羟丁酸脱氢酶U/L 72-185

CK磷酸肌酸激酶U/L 24-195

D-BIL 直接胆红素umol/L 0-5.1

T-BIL 总胆红素mol/L 5.1-17.1

I-BIL 间接胆红素umol/L 0-12

TP总蛋白g/L 60-80

ALB 白蛋白g/L 35-55

GLB球蛋白g/L 25-45

A/G 白/ 球 1.5-2.0

BUN/Urea 尿素umol/L 1.7-8.3

cer 肌酐umol/L 44-97

UA尿酸umol/L 140-415

CHE胆碱酯酶U/L 4250-12500

GLU血糖mmol/L 3.89-6.11

CHO总胆固醇mmol/L 3.88-5.7

TG甘油三酯mmol/L 0.4-1.7

HDLC高脂蛋白胆固醇mmol/L 1.15-1.55

LDLC低脂蛋白胆固醇mmol/L 2.07-3.1

APOAⅠ载脂蛋白 AⅠg/L 1.2-1.6

APOB载脂蛋白 B g/L 0.8-1.2

K 血清钾mmol/L 3.5-5.5

Na血清钠mmol/L 135-145

CL血清氯mmol/L 95-108

Ca血清钙mmol/L 2.15-2.55

Co2二氧化碳结合物mmol/L 21-29

AMS淀粉酶U/L 40-180

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 阴性

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 阴性/阳性

HBeAg乙肝 e 抗体HBeAg 阴性

HBeAg乙肝 e 抗原Anti-HBe 阴性

HBcAb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阴性

谷丙转氨

ALT 0~40 谷丙转氨酶偏高可能是肝脏受到损害造成的,如患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酶

谷草转氨

AST 0~40 肝功能检查中谷草转氨酶升高意味着肝脏损害严重。

谷草 / 谷丙 AST/ALT 0.80~1.5 谷草 / 谷丙比值偏高说明肝存在实质的损害

谷氨酰转

GGP 7~32 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GGT增高。

移酶

碱性磷酸

ALP 53~128 常见于骨病、肝病

总胆红素TBILI 5.1~19.0 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胆红素偏高

直接胆红

DBILI 0.0~5.1 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素

间接胆红

IBILI 5.0~12.0 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

总蛋白TP 60~80 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呕吐、大量出汗

白蛋白ALB 35~55 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

球蛋白GLB 15.0~35.0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 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敌人)时, 球蛋白就升高。

白球比ALB/GLB 1.00~2.00 白球比值偏低、倒置,可能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预后较差

总胆固醇CHOL 3.35~6.45 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高血压等** 三酯TRIG 0.48~1.17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肝功能严重低下。

尿酸UA 202~416 常见于痛风、白血病、恶心肿瘤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血清(浆)

5~34U/L

增高:肝胆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中毒性肝炎、阿米巴性肝病、脂肪肝、细菌性

肝脓肿、肝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管炎、血吸虫病等。严重肝损伤时出现转氨酶与黄疸分离

的现象,即黄疸日益加重,而ALT 却逐渐下降。重症肝炎及肝硬变有肝细胞再生者,可有AFP 升高

,而 ALT 下降。其他 ALT 升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瘀血、脑出

血等)、骨胳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重症糖尿病、甲脏腺功能亢进)

、服用能致ALT 活动性增高的药物或乙醇等。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血清(浆)

9.0~ 48.0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 6- 12小时内显著升高, 48小时内达到峰值, 3- 5天恢复正常。急性或慢性肝

炎、肝硬变活动期等肝胆疾病。胸膜炎、心肌炎、肾炎、肺炎、皮肌炎、服用肝损害的药物等。

碱性磷酸酶(ALP )

血清(浆)

31~ 115U/L

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等。ALP 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

疸的鉴别。阻塞性黄疸,ALP 显著升高,而转氨酶仅轻度增加。肝内局限性胆管阻塞(如肝癌) A

LP 明显升高,而胆红素不高。肝细胞性黄疸,ALP 正常或稍高,转氨酶明显升高。溶血性黄疸ALP

正常。骨胳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软化、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期。ALP 可作

为佝偻病的疗效的指标。

乳酸脱氢酶(LDH-L )

血清(浆)

89~ 221U/L

增高:见于心肌梗塞、肝炎、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溶血可致LDH 假性升高。

谷氨酸转肽酶(GGT )

血清(浆)

0.0~ 53.0U/L

增高:原发性肝癌、腺癌、乏特氏壶腹癌等,血清Υ-GT 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

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 90%。嗜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

安替比林等。口服避孕药会使Υ- GT值增高 20%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阻塞性黄疸、胆道感

染、胆石症、急性腺炎等。

淀粉酶( Ams )

血清(浆)或尿液

血: 47~ 200U/L

尿: 100~ 1200U/L

增高:急性胰腺炎:血清高于500Iu/L 有诊断意义,达到350Iu/L 应怀疑此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

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性穿孔、注射吗啡后血清Ams 可升高,但低于500Iu/L 。尿淀粉酶下降较血清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减低:胰腺组织速坏死、肝

炎、肝硬变、肝癌、急性胆囊炎,淀粉酶可降低,甲脏腺功能亢进、重度烧伤、妊娠毒血症、急性

酒精中毒时,淀粉酶亦可降低。

胆碱脂酶 (ChE)

血清(浆)

1.6~ 6.0 KIU/L

增高:维生素B缺乏、甲脏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等。降低;有机磷中毒、肝脏疾病(黄疸性肝炎、

肝硬变等)。胆碱脂酶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

肌酸激酶(CK )

血清(浆)

25.0~ 170.0U/L

增高:主要用于心肌梗塞诊断,但此酶总活性持续时间短,下降速度快,故对心肌梗塞后期价值不

大。各种类型进行性肌萎缩、骨胳肌损伤、肌营养不良、急性心肌炎、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

腺功能减退、剧烈运动、使用氯丙嗪、青霉素等药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血清(浆)

2.0~ 25.0U/L

增高:在急性心肌梗塞2- 4小时升高, 24小时达到峰值, 48小时恢复正常。 CK - MB 是诊断及监测

AMI 病人病情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总胆红素 (TBIL)

血清(浆)

2.0~ 20.0 μ mol/L

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

血清(浆)

0.3~ 6.0 μ mol/L

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间接胆红素(IBIL)

血清(浆)

1.5~ 15.0 μ mol/L

增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总蛋白 (TP)

血清(浆)

60~ 80g/L

增高:脱水和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球蛋白合成增加)。降低:肝脏疾病、消耗性疾病、

营养不良、广泛烧伤、肾病综合征、大量反复放胸腹水、溃疡性结肠炎、水潴留使血液稀释等。

白蛋白 (ALB)

血清(浆)

35~ 50g/L

增高:脱水和血液浓缩。降低:白蛋白合成障碍: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白蛋白

消耗或丢失过多:消耗性疾病、恶病质、肾病综合征、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腹水形成等。其

他:妊娠晚期、遗传性无白蛋白血症。

球蛋白 (GLO)

血清(浆)

20~ 40g/L

增高:主要以Υ-球蛋白增高为主。

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变。多发性骨髓瘤。

减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先天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白蛋白/球蛋白(A/G)

血清(浆)

1.5~

2.5:1

减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类脂质肾病、低蛋白血症等。

纤维蛋白原(Fb)

血浆 (肝素抗凝 )

2.0~ 4.0g/L

减低:原发纤维蛋白原减少极其罕见,常见原因是由于纤溶酶原溶解纤维蛋白增加所致,见于: DI C、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严重的肝实质损害: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坏死、慢性肝病晚期、肝硬化等,

常伴有凝血酶原及七因子缺乏。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往往是机体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见于:感

染: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局部炎症。无菌炎症:肾病综合征、风湿

热、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其他:外科手术、放射治疗。

葡萄糖 (GLU)

血清(浆)

3.9~ 6.0mmol/L

病理性增高:各种糖尿病。其他各种内分泌疾病:甲脏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嗜酸细胞腺瘤、肾上腺

皮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功能亢进。颅内高压: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

等。脱水引起高血糖。病理性减低: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细胞增生或肿瘤,注射或服用过量

胰岛素或降血糖药。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严重肝病:肝调节机能下降.

乳酸 (Lac)

血清(浆)

0.5~ 2.0mmol/L

增高:组织严重缺氧: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酵解作用增加,此高乳酸血症往往是不可逆的,见于休

克的不可逆期、无酮中毒的糖尿病昏迷和各种疾病的终末期。在休克、心失代偿、血液病、肺功能

不全时,常见低氧血症同时有高乳酸血症。在肝灌流量降低的病例,乳酸由肝移除显著减少,也会

出现乳酸中毒。

尿素氮 (BUN)

血清(浆)

1.78~ 6.80 mmol/L

血尿素氮减少较为少见,常表示严重的肝病,如肝炎合并广泛的肝坏死。

增高:肾前性因素: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肾供血减少)及体内蛋白代谢异常。肾性因

素: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结核、肾肿瘤、肾孟肾炎等。肾后性因

素:尿道阻塞,如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

肌酐 (Cr)

血清(浆)

44.0~ 97.0 μ mol/L

增高:肾病初期肌酐值常不高,直至肾实质性损害,血肌酐值才升高。其值升高3- 5倍提示有尿毒症的可能,升高 10倍,常见于尿毒症。如果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升高,提示肾严重损害,如果尿素氮升高而肌酐不高

常为肾外因素所致。降低:肾衰晚期、肌萎缩、贫血、白血病、尿崩症等。

尿酸 (UA)

血清(浆)

90~ 420μ mol/L

增高:血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最有帮助,痛风患者血清中尿酸常增高。核酸代谢增加:如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急性或慢性肾炎时,血中尿酸显著增高,其增高程

度较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更显著,出现更早。由于肾外因素对尿酸的影响较大,故血尿酸升高

程度往往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其他: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铅中毒、子痫、妊娠反应、

饮食中脂肪过多、肥胖、糖尿病等。减少: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

项目

标本

参考值

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 (TCH)

血清(浆)

3.1~ 5.7 mmol/L

增高:高总胆固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常由遗传因素引起,继

发的见于肾病综合征、甲脏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胆总管阻塞、粘液性水肿、妊娠等。减少:低总

胆固醇也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常由遗传因素引起,后者如甲脏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

耗性疾病、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甘油三脂 (TG)

血清(浆)

0.4~ 2.0 mmol/L

增高:一般认为,高甘油三酯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伴以高总胆固醇、高LDL - C和低HDL -C等因素才有临床意义。高甘油三酯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者多由遗传因素引起,继发

的见于糖尿病、糖元积累病、甲脏腺功能不足、肾病综合征、脂肪肝、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

等。减低:低甘油三酯见于甲脏腺功能亢进、肝功能严重衰竭。

载脂蛋白 A1(ApoA1)

血清(浆)

1.00~ 1.6 g/L

ApoA1( 和 ApoA2 一起 )占 HDL 蛋白的 80%- 90% ,因此,血清中ApoA1 可以代表 HDL 水平,与 HDL -C呈明显正相关。冠心病患者 ApoA1 偏低,脑血管患者 ApoA1 也明显低下, ApoA1 缺乏症、家簇性低α脂蛋白血症、鱼眼病等血清中ApoA1 和HDL -C极低。家簇性高TG 血症患者HDL -C往往偏低,但ApoA1 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的危险。

载脂蛋白 B(ApoB)

血清(浆)

0.55~ 1.10 g/L

ApoB 是 LDL 的主要蛋白质,因此,血清中ApoB

主要代表 LDL 水平,与 LDL - C成显著正相关。在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中已确认,高的危险因素。同时ApoA1 也是各项血脂指标中较好的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在冠心病高的药物干预实验中,表明降低ApoB 可以减少冠心病及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ApoB 是冠心病ApoB 血症

载脂蛋白 A1 /载脂蛋白 B 比值 (ApoA1/ApoB)

血清(浆)

1.0~

2.0:1

测定测定 ApoA1/ApoB 的比值较测定 HDL - C/LDL - C比值更有意义,已证实该指标有预测动脉粥样

硬化危险中最有价值。此外该指标也可用于其他引起脂类代谢紊乱疾病的辅助诊断。

脂蛋白( LP(a))

血清(浆)

<200 mg/L

LP( a)水平主要决定于遗传,家族性高~与冠心病发病倾向相关。男女之间不同年龄组间

环境饮食与药物对~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吸烟也无影响,但严重肝病可使它下降,急性时相反应可

使它上升。

现在将高 ~水平看作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 较高时,高~的危险性就更高。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血清(浆)

男: 1.16-1.42 mmol/L

女 :1.29-1.55 mmol/L

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 HDL-C 低于 0.9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其下降也多见于脑血管病糖尿病肝

肝硬化等。高 TG 血症往往伴以低 HDL-C 。肥胖者 HDL-C 也多偏低。吸烟可使其下降,饮酒及长期体

力活动会使其升高。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血清(浆)

<3.36 mmol/L

LDL 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过去只检测TCH 估计LDL-C 水平,但平也受

HDL-C 水平的影响,故最好采用 LDL-C 代替 TCH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指标。

TC水

钾 (K)

血清(浆)

3.5~ 5.5 mmol/L

增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休克、组织挤压伤、重度溶血、口服

或注射含钾的液体、高渗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等。减低: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功

能亢进、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钒盐和棉籽油中毒、碱中毒、长期禁食等。长期注射青霉素钠盐时

肾小管会大量失钾。

钠 (Na)

血清(浆)

136~ 146mmol/L

降低:临床上较为多见。胃肠道失钠:腹泻、呕吐、幽门梗阻和胃肠道、胆道、胰腺手术后造瘘、引

流等。尿路失钠:严重肾孟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应用利尿剂治疗

等。皮肤失钠: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份、大面积烧伤或创伤。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右心

衰时有效血容量减少,引起抗利尿激素(ADH) 分泌过多,血钠被稀释。大量放胸腹水。升高:临床上较为少见。潴钠性水肿 (血清钠浓度往往正常,而总钠增高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由于皮质激素的排钾保钠作用,合血钠升高。脑性高血钠: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肿瘤等。中枢性尿崩症时 ADH 分泌减少。高渗性脱水。

氯化物 (Cl)

血清(浆)

90~ 110 mmol/L

降低:临床上较为多见,常见原因是氯化钠异常丢失或摄入减少,如:腹泻,呕吐,胃液、胰液或

胆汁大量丢失,长期限制食盐用量,亚狄森氏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糖尿病酸中毒,各种肾病

引起的肾小管重吸收氯化物障碍等。升高:临床上较为少见,常见于氯化物排泄减少、氯化物摄入

过多、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钙 (Ca)

血清(浆)

总钙:

2.0~ 2.5mmol/L

游离钙:

1.12~ 1.33 mmol/L

增高:甲脏旁腺功能亢进(包括增生、腺瘤和癌肿)、骨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维生素过

多症等。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手术后。佝偻病和软骨病。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移植或

进行血透析患者。吸收不良性低血钙:严重乳糜泻时,钙与不吸收的脂肪形成钙皂排出。大量输入

柠檬酸盐抗凝血后、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低血钙症等。

无机磷 (P)

血清(浆)

0.96~ 1.6 mmol/L

增高: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本病常因手术不慎伤及甲状旁腺或其血管,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对

磷的重吸收增强。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也伴有血清磷增高。维生素 D 过多症。维生素 D促进钙磷吸收。肾功能不全或衰竭、尿毒症或肾炎晚期磷酸盐排出障碍。多发性骨髓瘤血磷可轻度升高。骨折愈合期。

减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肾小管重吸收磷受抑制。佝偻病或软骨病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注

入过多的葡萄糖或胰岛素,或胰腺瘤伴有胰岛素过多症,使糖利用增加,消耗大量的无机磷酸盐。肾

小管变性病变,使肾小管重吸收磷障碍。乳糜泻时肠内大量的脂肪存在,抑制磷吸收。

镁 (Mg)

血清(浆)

0.70~ 1.20 mmol/L

增高: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衷竭、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严

重脱水等。减低:长期丢失消化液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使用利尿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

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血液酸碱度(PH)

动脉血

7.35~ 7.45

增高( PH>7.45 ):碱血症。减低(PH<7.35 ):酸血症。注:PH 正常不能排除酸碱失衡,单凭PH 值不能区别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酸碱失衡。

二氧化碳分压(PCO2)

动脉血

4.66~ 6.38 Kpa

指物理溶解在血浆中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见于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或代谢性碱中毒呼吸代偿后。减低:表示肺通气过度,见于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代偿

氧分压 (PO2)

动脉血

11.04~ 14.36Kpa

指物理溶解在血浆中的氧气所产生的张力。减低:氧分压低于55mmHg 说明有呼吸衰竭存在。

二氧化碳总量(TCO2)

动脉血

23.0~ 28.0mmol/L

指血浆中所有各种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其意义与二氧化碳结合力相同。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动脉血

22.0~ 32.0mmol/L

指血浆中碳酸氢根的含量,它基本上代表了血浆中碱储备的情况。

标准碳酸氢根(HCO3-Std 或 SB)

动脉血

21.0~ 27.0 mmol/L

HCO3 的含量。它主要反映代

SB是指在体温 37℃、 PCO2为 40mmHg 、 Hb 在 100%氧饱和条件下所测

谢因素。

增高:代谢性碱中毒。

减低:代谢性酸中毒。

实际碳酸氢根(HCO3-act 或 AB)

动脉血

21.4~ 27.3mmol/L

HCO3 实际含量。

AB 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取血分离血浆测得的

正常人: AB=SB 。

如果: AB>SB ,为呼吸性酸中毒。

AB

AB 、 SB均低于正常,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

AB 、 SB均高于正常,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

缓冲碱 (BB)

动脉血

45~ 55 mmol/L

BB 是全血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总和。它有血浆缓冲碱(BBp) 、全血缓冲碱(BBb) 、细胞外液缓

冲碱 (BBecf) 和正常缓冲碱(NBB) 四种形式。正常情况下BBp=NBB ,如果 BBp>NBB ,表示代谢性碱

中毒,如果BBp

因素及电解质影响,因此,目前认为,它不能确切反映代谢酸碱内稳情况。

碱剩余 (BE)

动脉血

-3~ +3 mmol/L

BE 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将一升全血或血浆滴定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量。如果用酸

滴定,说明碱剩余,用正值表示,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如果用碱滴定,说明碱缺失,用负值表示,

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是,由于肾脏的代偿作用,BE 也可增加或减少。BE 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客观指标。

氧饱和度 (O2SAT)

动脉血

92.0~ 99.0%

SatO2是指在一定氧分压下,氧合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它是了解血红蛋白氧合程度

和血红蛋白系统缓冲能力的指标,受氧分压和PH 值的影响。

阴离子隙 (AnGap)

动脉血

8~ 16 mmol/L

AG 是指血清所测定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现多采用以下简化公式: AG(mmol/L)=Na+ - (Cl -

+HCO3)AG 是近年来评价体液酸碱状况一项重要指标,它可鉴别不同类型的酸中毒,并对许

多潜在的致命性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液

0.024~ 0.133g/24 小时尿

分为功能性、体位性、病理性蛋白尿,后者见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脑脊液蛋白

脑脊液

临床情况含量(mg/L) 脑脊液蛋白

正常 150~450 球菌性脑膜炎1000~30000

结核性脑膜炎500~3000 偶可达 10000

浆液性脑膜炎300~1000

脑炎 500~3000

癫痫 500~3000

神经梅毒500~1500

多发性硬化病250~800

脊髓肿瘤1000~20000

脑瘤 150~2000

脑脓肿300~3000

脑出血300~1500

脑脊液氯化物

脑脊液

120~ 132mmol/L

正常:亦可见于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减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

炎、梅毒性脑炎、脑出血等。

脑脊液葡萄糖

脑脊液

1.5~ 4.5mmol/L

增高:病毒性脑膜炎、脑肿瘤、脑水肿、脑出血、糖尿病、尿毒症等。减低:代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炎、脑脓肿、低血糖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一:红细胞记数RBC: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0.37-0.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参考值:82-92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320-360g/L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正常参考值:11.6-14.8 八:白细胞记数WBC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正常参考值:4-10G/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 单核细胞MID 3-8% 十:血小板记数PLT 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正常参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正常参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压积PCT 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正常参考值:15.5-18.0% 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正常参考值:0.5-1.5%

生化全套43项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43项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为方便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查阅,现将“生化全项”共43个检测项目临床意义整理如下: 1、总蛋白 2、白蛋白 3、球蛋白 4、总胆红素 5、直接胆红素 6、间接胆红素 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天冬氨酰基转移酶9、AST:ALT 10、γ-谷氨酰基转移酶11、乳酸脱氢酶12、羟基丁酸脱氢酶 13、钾14、钠16、氯 17、磷18、镁19、二氧化碳结合力 20、阴离子间隙21、渗透压22、尿素 23、肌酐24、尿素25、总胆固醇 26、甘油三酯27、高密度脂蛋白28、低密度脂蛋白 29、极低密度脂蛋白30、载脂蛋白A1 31、载脂蛋白B 32、碱性磷酸酶33、肌酸激酶34、CK-MB 35、空腹血糖36、胆碱酯酶37、腺苷脱氨酶 38、胆汁酸39、肌红蛋白40、岩藻糖苷酶 41、脂蛋白42、前白蛋白43、肾小球滤过率

一、总蛋白 升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某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 降低:体水份过多;各种渠道的血清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结核、甲亢、肿瘤;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变,肝功能受损等。 二、白蛋白 升高: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 降低:与总蛋白原因大致相同。急性降低见于大量出血与严重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腹水形成、肠道肿瘤与结核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消耗性疾病等。白蛋白如低于20g/L,临床可出现水肿。 三、球蛋白 升高: 1、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增强: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性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马蜂、亚急性细菌性心膜炎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时的机体免疫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 3、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部分恶性肿瘤等。 4、肾病综合征、过敏反应、肺炎、丝虫病。 5、生理性:血清水分减少、血液浓缩。 降低: 1、合成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

生化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项目 标本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血清(浆) 5~34U /L 增高:肝胆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中毒性肝炎、阿米巴性肝病、脂肪肝、细菌性肝脓肿、肝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管炎、血吸虫病等。严重肝损伤时出现转氨酶与黄疸分离的现象,即黄疸日益加重,而ALT 却逐渐下降。 重症肝炎及肝硬变有肝细胞再生者,可有AFP 升高,而ALT 下降。其他ALT 升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瘀血、脑出血等)、骨胳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重症糖尿病、甲脏腺功能亢进)、服用能致ALT 活动性增高的药物或乙醇等。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血清(浆) 9.0~ 48.0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6-12小时内显著升高, 48小时内达到峰值,3-5天恢复正常。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等肝胆疾病。胸膜炎、心肌炎、肾炎、肺炎、皮肌炎、服用肝损害的药物等。 碱性磷酸酶(ALP ) 血清(浆) 31~115U/L 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等。ALP 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阻塞性黄疸,ALP 显著升高,而转氨酶仅轻度增加。肝内局限性胆管阻塞(如肝癌) ALP 明显升高,而胆红素不高。肝细胞性黄疸,ALP 正常或稍高,转氨酶明显升高。溶血性黄疸ALP 正常。骨胳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软化、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期。ALP 可作为佝偻病的疗效的指标。 乳酸脱氢酶(LDH-L ) 血清(浆) 89~221U/L 增高:见于心肌梗塞、肝炎、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溶血可致LDH 假性升高。 谷氨酸转肽酶(GGT ) 血清(浆) 0.0~53.0U/L 增高:原发性肝癌、腺癌、乏特氏壶腹癌等,血清Υ-GT 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简介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生化全套检查用途 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 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 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 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4.血清碱性磷酸酶 5.血清白蛋白测定 6.血清白蛋白测定

7.球蛋白 8.A/G 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 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13.ALT/AST 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 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 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 21.尿素测定 22.肌酐测定 23.尿素测定 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 25.乳酸脱氢酶测定 26.血清肌酸激酶 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

29.钾测定 30.钠测定 31.氯测定 32.钙测定 33.葡萄糖测定 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2014-01-17 360doc个人图书馆 1、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AL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AST 正常参考值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GG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ALP 正常参考值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LDH 正常参考值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6、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TBIL 正常参考值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7、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DBIL 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IBIL 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9、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TP 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10、检验项目白蛋白

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的名称

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的名称、缩写及组合情况

注:ADA,腺苷脱氨酶; PA,前白蛋白; MYO,肌红蛋白; FRA,果糖胺; LPS,脂肪酶; CHE,胆碱酯酶; P-AMY,胰腺淀粉酶; hs-CRP,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生化检验中常见套餐组合模式 肝功能检测项目: 肝功能五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 肝功能十四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腺苷脱氨酶、总胆汁酸、胆碱脂酶 肝功能十八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腺苷脱氨酶、总胆汁酸、前白蛋白、甲胎蛋白、5-核苷酸酶、胆碱脂酶、a-L-岩藻糖苷酶 肾功能检测项目: 肾功能五项:肌酐、尿素氮、尿酸、二氧化碳、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九项:肌酐、尿素氮、尿酸、二氧化碳、β2-微球蛋白、胱胺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微量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a1微球蛋白。 血脂检测项目: 血脂七项: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 血脂八项: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 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全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同型半胱胺酸。

血脂类及心血管类检测项目: 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全量程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胺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糖尿病检测项目: 葡萄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β-羟丁酸。 胰腺疾病检测项目: 淀粉酶、脂肪酶 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 D-二聚体 风湿三项: 抗‘O’、类风湿、C-反应蛋白 微量元素及电解质: 铜、铁、锌、无机磷、镁、钙、CO2-CP 其他项目: 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免疫球蛋白IgA、补体C3、补体C4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 床意义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简介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 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 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 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4.血清碱性磷酸酶

5.血清白蛋白测定 6.血清白蛋白测定 7.球蛋白 8.A/G 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 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13.ALT/AST 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 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 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 21.尿素测定 22.肌酐测定 23.尿素测定 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 25.乳酸脱氢酶测定 26.血清肌酸激酶

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 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 29.钾测定 30.钠测定 31.氯测定 32.钙测定 33.葡萄糖测定 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一、肝功全项 (一)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A/G 1—2、5 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与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 (二)球蛋白 1、增高 (1)、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2)、肝硬化。 (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红斑狼疮。 (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炎等。 2、降低 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2、低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Y-球蛋白血症。 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与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 (三)间接胆红素IBIL 1、5-18、0umol/L 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见于阻塞性黄疽。 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 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总胆红素TBIL 5、1-20、0cmol/2 1、增高见于 (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她: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 (五)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六)丙氨酸转氨酶ALT 0-40u/L 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她:某些药物与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 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0-40u/L 增高: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 血常规了解机体有无炎症、感染、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高及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尿常规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粪常规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前列腺液常规用于前列腺炎、结石、肿瘤和前列腺肥大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精液常规评价男性生育功能及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 白带常规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 血沉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如结核病、风湿热、组织严重破坏、恶性肿瘤等 尿TT 用于早孕诊断 肝功能了解肝脏功能情况,是否有肝功能损害、胆道梗阻等 肾功能提示肾脏的代谢、排泄功能情况是否正常 血糖了解血糖情况,诊断糖尿病 血脂观测血脂代谢是否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 电解质五项诊断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是否紊乱 心肌酶谱对心脏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诊断 肌钙蛋白确诊心肌梗塞,监测血栓溶剂疗效,是缺血性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淀粉酶作为胰腺炎及腮腺炎的初步诊断 血凝四、五项凝血因子筛选检查,了解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作为术前准备、预防术中出血过多 AFP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畸胎瘤及胎儿畸形的诊断 CEA 肿瘤初筛检查,结肠癌、大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肿瘤标志物,筛选前列腺癌 Β-HCG 用于宫外孕、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 风湿三项辅助诊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链球菌感染 乙肝五项了解是否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评价目前状况 免疫三项了解是否有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 望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检验科 丙氨酸转移酶(ALT) 增高: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中毒型肝炎、胆管炎、胆囊炎等)、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组织受损、药物性肝损害(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抗癌药、四氯化碳、酒精、铅、汞等)。 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等)、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r-谷氨酰转移酶(GGT)又称为r-谷氨酰转肽酶(r-GT) 增高:胰腺癌和泛特氏壶腹癌、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避孕药等。 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变活动期、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胆道阻塞、肝癌等。 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心肌梗塞、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肺梗塞、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及肺癌等。(由于各组织中LDH含量较血清高上千倍,微量损伤也足以引起血清LDH升高,故该项检查敏感性较高,正因为如此,其特异性就相对较差,但这一特点可以用于分析无明显原因升高的LDH及其同工酶,可以为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病人提供线索)。(同工酶有:LD1—LD5) 胆碱脂酶(CHE) CHE是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胆碱酯酶在肝脏中合成,然后分泌到血液中。 增高: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等。 减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中毒时,其活性明显降低;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阿米巴肝炎),肝脓肿和肝硬化病人中,约有50%患者ChE活性降低,各种肝病时病情越差,其活性越低,持续降低无回升迹象者多预后不良;肝、胆疾病都会引起ALT、r-GT升高,往往难以进行鉴别,如果增加ChE测定,可以发现ChE活性降低者均为肝脏疾病,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营养不良时亦可减低。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肝功能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 TP 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检验项目白蛋白 英文缩写 ALB 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检验项目球蛋白 英文缩写 GLO 正常参考值 15-35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检验项目白/球比值 英文缩写 A/G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一、总胆红素T-BIL 2.0-20.0cmol/2 1、增高见于 (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 二、直接胆红素D-BIL 0.0-6.0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三、间接胆红素IBIL 1.7-13.0umol/L 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于见阻塞性黄疽。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 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0-40u/L 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五、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0-37u/L 增高: 1、肝脏疾患: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2、胆道疾患: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 3、心脏疾患: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4、一些感染性疾患:如肺炎、伤塞、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六、总蛋白TP 60.0-80.0g/L 1、增高 (1)常见于高度脱水症(腹泻、呕吐等)。 (2)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3)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病等。 2、减少: (1)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肾病综合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2)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症、肝功能受损等。 (3)水钠潴引起的血浆被稀释。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AL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AST 正常参考值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GG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ALP 正常参考值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LDH 正常参考值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

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6、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7、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DBIL 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IBIL 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9、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TP 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检验项目白蛋白 英文缩写ALB 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

临床生化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1、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0-40IU/L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参考值0-40I/L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转肽酶——GGT:正常参考值0-40IU/L 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考值30-115IU/L 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参考值90-245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6、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TBIL=DBIL+IBIL 7、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游离胆红素——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9、总蛋白——TP: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TP=ALB+GLB 10、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

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质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 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 8.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TG值2.26mmol/L以上为增多;5.65mmol/L以上为严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 (3)CHO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当CHO值在5.17-6.47mmol/L时,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边缘;6.47-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水

生化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项目标本参考值 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血清 (浆)?5~34U/L 增高:肝胆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 癌、中毒性肝炎、阿米巴性肝病、脂肪肝、细菌 性肝脓肿、肝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管炎、 血吸虫病等。严重肝损伤时出现转氨酶与黄疸分 离得现象,即黄疸日益加重,而ALT却逐渐下降。 重症肝炎及肝硬变有肝细胞再生者,可有AFP升 高,而ALT下降。其她ALT升高得疾病:心血管 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瘀血、脑 出血等)、骨胳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 内分泌疾病(重症糖尿病、甲脏腺功能亢进)、服 用能致ALT活动性增高得药物或乙醇等。?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浆) 9。0~4 8.0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6-12小时内显著升高,48 小时内达到峰值,3-5天恢复正常。急性或慢性 肝炎、肝硬变活动期等肝胆疾病。胸膜炎、心肌 炎、肾炎、肺炎、皮肌炎、服用肝损害得药物等。 碱性磷酸酶(ALP) 血清 (浆)?31~11 5U/L? 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 肝炎、肝癌等。ALP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 疸得鉴别。阻塞性黄疸,ALP显著升高,而转氨酶 仅轻度增加、肝内局限性胆管阻塞(如肝癌)ALP 明显升高,而胆红素不高。肝细胞性黄疸,ALP正 常或稍高,转氨酶明显升高。溶血性黄疸ALP正 常。骨胳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 骨软化、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期、ALP可作为 佝偻病得疗效得指标。 乳酸脱氢酶(LDH—L) 血清(浆) 89~221U/L 增高:见于心肌梗塞、肝炎、肺梗塞、某些恶性肿 瘤、白血病等。溶血可致LDH假性升高。? 谷氨酸转肽酶(GGT)?血清 (浆)? 0。0~53、 0U/L? 增高:原发性肝癌、腺癌、乏特氏壶腹癌等,血清Υ -GT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 有无肝转移与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 达90%。嗜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 苯妥因钠、安替比林等。口服避孕药会使Υ-GT 值增高20%。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阻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项目标本参考值临床意义、常规项目

尿沉渣镜检: 红细胞RBC 0-3/HPF 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肾炎及外伤,亦见 于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症或肿瘤、直肠、子宫的肿 瘤累及泌尿道时。此外,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感染 性心内膜炎。血液病如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亦 可在尿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 白细胞WBC 0-5/HPF 白细胞增多大部分为脓细胞,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膀 胱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等。妇女可因白带混入尿液 而致白细胞增多。 上皮细胞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 管型出现管型结合临床 编辑本段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 做尿常规检查所得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这张纸就叫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 标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 )、隐血(BLO )、白细胞 (WBC )、尿蛋白(PRO)、尿糖(GLU )、胆红素(BIL )、酮体(KET )、尿红细胞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下以表格来说明各指 标的意义: 名称正常异常 酸碱度(pH) 4.6?8.0 (平均值6. 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酸碱度(pH) 4.6~8.0 (平均值 6. 0)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 <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阴性(-)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阴性(-)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1 尿蛋白(PRO) 阴性或仅有微量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尿糖(GLU)阴性(-)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阴性(-)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RBC )、尿液颜色(GOL )。

生化检验指标相应缩写及所代表意义21117

1、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AL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AST 正常参考值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GG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ALP 正常参考值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LDH 正常参考值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 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6、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7、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DBIL 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IBIL 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9、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TP 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10、检验项目白蛋白 英文缩写ALB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常见的医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检验 ㈠血常规检验 ㈡贫血及溶血检验 ㈢止血及凝血检验 凝血四项血管壁、血小板功能及相关抗体检查外源性凝血系统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检查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凝分子标志物检查 ㈣肝、胆、胰腺疾病检验 ㈤肾脏、风湿及免疫性疾病检验 肾脏疾病检验体液免疫学检验细胞免疫学检验免疫血清学检验自身抗体检验 ㈥心脏及代谢类疾病检验 血糖、脂类代谢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㈦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检验 无机离子微量元素血气与酸碱分析 ㈧内分泌疾病检验 ㈨肿瘤标志物检验 ㈩过敏性疾病的检验 (十一)感染性疾病检验 二、尿液检验 ㈠尿液干化学分析 尿沉渣定量检查尿液其他检查 三、其他检验 ㈠粪便检验 ㈡精液及优生优育免疫学检验 ㈢脑脊液检验 ㈣浆膜腔积液与关节腔积液检验 浆膜腔积液检验关节腔积液检验 ㈤痰液检验 ㈥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胃液检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㈦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淋球菌检查

一、血液检验 ㈠血常规检验 白细胞(WBC,LEU)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儿童:(5.0~12.0)×109/L。 【临床意义】 1、增多: ⑴生理性增多:新生儿白细胞最高,儿童略高于成年人;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寒冷及情绪激动时等白细胞数都可增高。一个人的白细胞总是下午比上午高一些,因此对白细胞处于临界值者,应注意定时检查,尤其是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观察中的病人。 ⑵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如大叶性肺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阑尾炎、脓肿、脑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⑶急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急性铅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 ⑷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心肌梗塞等。 ⑸急性失血、出血和溶血:如外伤大出血,肝、脾等破裂,脑出血,血型不合输血等。 ⑹白血病及某些肿瘤。 ⑺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⑻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急性发作等。 ⑼少数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⑽应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的几天内,白细胞常超过正常范围。 2、减少: ⑴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感染、病毒(如流感、麻疹病毒) 感染、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感染等。 ⑵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⑶过敏性休克、重症恶病质。 ⑷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斑替氏综合征、门脉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⑸化学药品及放射损害:如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严重砷、镁、汞、苯中毒等。 ⑹其他:如营养不良、极度肾衰竭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粒细胞 【正常参考值】成人:0.50~0.75(50%~75%),绝对数为(1.8~6.4)×109/L;幼儿:0.35~ 0.50(35%~50%);新生儿:0.70~0.90(70%~90%)。 【临床意义】同白细胞计数。 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胞浆中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ohle小体(白细胞包涵体)、核变性等中毒性变化是在一些理化及生物学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见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严重传染病(如猩红热)、重金属或药物中毒、放射线治疗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2、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和右移:末梢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同时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等早期细胞称为核左移,分为再生性核左移和退行性核左移,常见于多种严重感染。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核以上者超过3%)的粒细胞象称为核右移。 核左移再生性核左移多见于大叶性肺炎、化脓性阑尾炎、类白血病反应、缺氧、低血压等。 退行性核左移多见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的严重感染,如伤寒、伴中毒性休克的败血症。 核右移 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和中性粒细胞的相对增多,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尿毒症、脚气病、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及使用抗代谢药物后. 嗜酸性粒细胞(E,EOS) 【正常参考值】百分率:0.005~0.05(0.5%~5%);绝对数: (50~300)×106/L。 【临床意义】 1.增多: ⑴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肺炎、神经血管性水肿等。 ⑵某些皮肤病:如牛皮癣、湿疹、疱疹样皮炎、霉菌性皮肤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