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趋向动词系统

汉语趋向动词系统
汉语趋向动词系统

汉语趋向动词系统

〔韩国〕辛承姬

提要本文在分析趋向动词语义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察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借以确

定判断趋向动词的检测条件,从而勾画出现代汉语的趋向动词系统。

0 引言

现代汉语里,趋向动词系统究竟是什么样的?哪些动词属于这一系统?本文试图寻求答案。

一般语法著作里所谓趋向动词,指表示趋向的动词。(1)但若是光凭“趋向”这一语义特征来确定趋向动词,比较容易引起争论。语义本身是个抽象的概念,难以琢磨。实际上根据这条定义归纳出来的结果,各家不大一致。各家所列的趋向动词的范围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张志公、胡裕树、邢福义、高更生等先生归纳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开、起”。第二类是李临定先生所列出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第三类是以吕叔湘及刘月华先生等举出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开、起、到”。其中,第二类不包括“开、起”,第三类在包含“开、起”之外,又将“到”归入趋向动词系统。这点与前两者不同。那么,象“退”“入”“往”这样的动词也都表示趋向,它们是否也应该算作趋向动词呢?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动词?

本文在兼顾语义特征的同时,重点考察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借以确定判断趋向动词的检测条件。

一语义特征

虽然就语义特征来认定趋向动词不太可靠,但在语义上动词是否具有位移趋向性特征仍然是辨别趋向动词的基础性条件。一个动词,如果它具有位移趋向性,它就有可能是趋向动词;相反,如果它根本没有位移趋向性,它就不可能是趋向动词。比如“笑”,比如“骂”,比如“想”,它们都跟趋向动词无关。

所谓位移趋向,可以分成两类:

(一)向背位移趋向

这是以说话人为参照点的向背趋向。典型的例子是“来”和“去”两个。“来”是朝向说话人的位置位移的动作趋向;“去”是背离说话人位移的动作趋向。以下我们把趋向动词标记为q,其中“向背趋向动词”标记为q1。

(二)非向背位移趋向

这是以甲乙两位置为参照点的位移趋向。典型的是“上”和“下”。就基本语义而言,“上”是由低处到高处的动作趋向;“下”是由高处到低处的动作趋向。此外还有“进、出、回、过、开、起”等等,构成可讨论的相对封闭的类。以下我们把这类趋向动词标为q2。

有的趋向动词,单纯表示向背位移趋向,或者单纯表示非向背位移趋向,它们是单纯趋向动词,如q1和q2。有的趋向动词,同时表示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的复合趋向,它们是复合趋向动词。比方,“你进来”的“进来”,既表示由外面向里面的趋向,又表示向着说话人的位置位移

q2q1。

趋向的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有客观事实上的可验证性,即以“说话人”为参照点。然而,从语法上说,不能按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的语义理解来确认趋向动词的范围。因为,所谓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特别是非向背位移,理解上存在开放性,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凭语义,很难框定。比方,“拉”和“推”,“吞”和“吐”,“吸”和“呼”,“放”和“收”,不能说根本不存在向背位移或非向背位移的语义,那么,它们是否也是趋向动词?如果不是,为什么?这就需要用语法特征来控制,或者说,需要依据语法条件来判别。

二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到趋向动词显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V与q:凡是q,都能用在V的后边。

V指一般动词。q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以用在V的后边,作趋向补语。凡是不能用在V 后边,作表示趋向的补语的,不是趋向动词。

V与q的组合,可以分成三类:

(1) Vq1:V后用q1“来”“去”作补语。“来”“去”不仅可以充任V的表示趋向的补语,如“爬来”和“爬去”,还可以用在其他趋向动词后边,形成复合趋向动词,如“上来”、“上去”。这点与q2不同。

(2) Vq2:V后用q2“上、下、进、出”等作补语。要用典型的“上”和“下”来举例的话,有“爬上”、“爬下”,这里的“上”“下”表示“爬”这个动作的运动趋向。虽然用在V的后面,但不是表示明显趋向的补语,就不是典型趋向动词,只能算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窗户关上了”的“上”也是用在V的后面的补语,但它不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而表示动作的结果,所以它不能算是典型趋向动词。

(3) Vq2q1:V后用q2q1“上来、上去”等作补语。复合趋向动词可以放在V的后面,表示V 动作行为的复合趋向。如“爬上来”、“爬上去”、“爬下来”、“爬下去”,其中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是表示复合趋向的补语。

(二)q1和q2:凡是q2,都能用在q1前边,构成规约性很强的“q2来/去”格式。

一个“q2X”的格式,如果q2已被确认,而其中的X是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那么,这个X 肯定是q1(“来”或“去”)。如“上X”“下X”“进X”“出X”。这就是说,q2规约了q1的后显。

然而,一个“Xq1”的格式,如果q1已被确认,那么,即使其中的X是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这个X也不能肯定是q2。比方“进”和“退”经常连用(“进退从容丨进退两难”),二者都有位移性和趋向性,但“进去”才是q2q1,“退去”却不是q2q1。这就是说,q2不能规约q1的前现。

那么,如何断定是不是“q2q1”? 办法就是,看“Xq1”能否一起作V的补语。

q2q1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补语。能够作补语的,才是复合趋向动词。如“爬上来”、“爬上去”、“爬下来”、“爬下去”等等都是动补结构,其中的“上来”、“上去”之类都充当了V的补语。至于“退去”、“往来”、“往去”、“到来”之类,尽管它们也表示复合趋向意义,但它们不能充当V的补语,因此不是复合趋向动词。这是判断复合趋向动词的重要标准。

表示趋向的动词常常与“到”组合,如“来到、去到、上到、下到、进到、退到、回到、开到”等等。这些组合所表示的意义也是前项动词表示的趋向意义加上后项“到”的移动到某一处所的趋向意义。不过它们不能算是复合趋向动词。因为它们不能作别的动词的补语,即没有“V 来到/去到…”形式。除了这种差别以外,“X到”组合在它的语法功能上与复合趋向动词不同:第一,“X到”类大部分不能单说,必须带而且只能带方所宾语。而q2q1能够单说,甚至用来作为祈使句。它可以带方所宾语也可以不带。

“‘五·一’节来到了,全国人民乔装打扮。”(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丨我下到剧场里,已黑了灯。(王朔,《浮出海面》)丨虎子听从命令退到了小树下边。(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

(陈染《无处告别》)丨云薄了,雾又上来。(高中语文第一册二《长江三峡》)丨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高中语文第一册十六《蝉》)丨一年到头,出来进去总是她一个人。(小学语文第五册十七《亲人》)丨“过来!”丨“回来?”

第二,带方所宾语的时候,二者的语序不同,分别为“X到+方所宾语”和“q2+方所宾语+q1”。

回到北京回北京来回北京去

第三,“X到”不能带施事宾语,而“q2q1”能带施事宾语。如:

“那边过来一只船。(孙犁《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 | …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高中语文第四册十七《明湖居听书》)”。

(三)方所宾语与q:方所宾语与q二者相互规约。我们以《动词用法词典》(2)的1328个动词为材料,对其中能够以优先形式来带狭义处所宾语(3)的动词进行考察,得到了如下的结果。在语义上具有“趋向性”的动词共有33个,列举如下:

来去上下进退入出回过起到往蹦沉抄(从侧面或较近的小路过去)串凑(接近)倒(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或颠倒)登1([人]由低处到高处)翻2(爬过)飞滚接近经过流落冒(向外透;往上升)爬1(向前移动)爬2(攀登)跑1(逃走)摔投(跳进去)

以上的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有些动词除了方所宾语以外可以带施事、致使、时间、杂类等等宾语。如“来客人了”“去电话”“起五更”“蹦高儿”。有些动词只能带方所宾语,如“上”“下”“出”“登1”“爬2”“投1”等等。(4)不管能带多少种宾语,凡是q,都可以自由地带方所宾语,并且方所宾语是q所带的必要成分。反之,有些动词虽然可以带方所宾语,但是不太自由。请看下面的例子:

?上山?上山顶 | ?爬山 * 爬山顶 | √登山* 登山顶

“山顶”本身具有“高处”的意思,因此动作趋向在水平线上移动的“爬”不太适合于带这样的方所宾语。“登”与“上”一样表示“从低处到高处”语义,不过它所能带的方所宾语没有“上”自由。q与方所宾语之间如果插入介词成分,这是很受限制的。不过别的动词与方所宾语之间可以插入“到、在”等介词成分,而且插进去以后更是明确、自然一些。例如:

?他来到北京 * 他来在北京 | ?他去到北京 * 他去在北京 | ?沉到水井里?沉在水井里

同“他来到北京”、“他去到北京”一样,除了强调“到达某处”的情况以外,一般q与方所宾语之间不可以加上介词成分。而“沉”类动词可以直接带方所宾语,不过“沉水井里”格式产生歧义,因此动词与宾语之间插进介词去可以表达更加明确的意思。趋向动词与方所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比较明确,而能带方所宾语的非趋向动词与方所宾语在语义上相对来说联系比较松散。趋向动词与它所带的方所宾语之间一般有两种语义关系:①动作与目的地关系,如“上山”、“下二楼”。

②动作与出发点关系,如“出国”。这是由趋向动词本身具有的动作趋向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一般趋向动词与方所宾语之间不用插进补充趋向意义的介词。而有些动词虽然可以直接带方所宾语,但是方所宾语到底是动作进行以后达到的目的地,还是动作进行的所在地,必须加一个介引方所的介词以后才显得更明确一些。

凡是复合趋向动词的合成形式都不能带方所宾语,如果复合趋向动词带方所宾语,它必须出现在q2与q1之间,如“上楼来(*上来楼)”“下楼去(*下去楼)”等等,而且不一定都能带方所宾语,如“起来”没有找到这样的例子。

(四)Vq1/Vq2与方所宾语:凡是q,用在V的后面,作V的趋向补语。Vq可以带F。Vq1带F 的时候,一般把它嵌在V和q1之间,即“V+F+q1”,而Vq2可以直接带F,即“Vq2+F”。

(1)先说Vq1带F的情况。

Vq1带F的一般句式是“V+F+q1”,不过有少数例子Vq1格式可以直接带F。例如:

跑这儿来;跑那里去;跑教室来(>跑来教室)丨当头裹白毛巾、身穿黑棉袄的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进门时,总理指指自己右侧的座丨位说:“老吴同志,坐这里来。”(《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选自《人民日报》1978年3月14日)

[2] 天空放晴的一天,张欣飞来杭州,给阿眉带来很多东西,里面不少还是阿眉给我买的烟和饮料。(王朔,《空中小姐》)

[1]稍多见;[2]比较少见。其实[1]的“跑”后面隐含着“到”,“跑到这边来”、“跑到那里去”、“跑到教室来”应是更自然、准确一些的说法。

方所成分大部分都用“从/向、往、朝~Vq1”的形式来表现,例如“从家里搬来”、“向牧场跑去”、“往家里走来”、“朝太阳飞去”等等。“从家里搬来”的“家里”是“搬来”这个动作的起点,“向牧场跑去”的“牧场”是“跑去”动作的终点。“往、朝”也跟“向”一样后面带表示位移终点的词语。从这些介词所带的词语来看,“从”和“向、往、朝”又不一样。“从”后面必须带表示方所的词语,而“向、往、朝”没有这种限制。如“√从他那里跑来”、“*从他跑来”、“√向我追来”、“√往人群那里走去”。还有“向、往、朝~Vq1”的V都具有[+位移]的特征,如“走、飞、奔、跑、追”等等,而“从~Vq1”的V既可以是[+位移],又可以是[-位移]。具有[-位移]这一语义特征的“学、吸收、搜集、望”等动词进入“从~Vq1”格式后有了趋向意义,例如“从先生那里学来的”、“从外国吸收来的”、“从民间搜集来的”、“从高处望去”。它们表示的较弱的趋向意义是“从~Vq1”这种格式提供的。不过有些[-位移]动词即使出现在“从~Vq1”格式,也不能表示趋向意义。例如,唐代诗圣杜甫在他《春望》一诗中,所写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只是因为作者生活在唐代颠沛流离的乱世,他自己“感时”“恨别”,从他眼里看去,花也会“溅泪”,从他耳中听来,鸟也会“惊心”,这都是很自然的。”(冰心,《自然、生活、哲理》序)这里的“看去”、“听来”不表示趋向意义。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动作行为主、客体有关系。如果“从”后面的方所词是V的客体源,这时的“q1”表示趋向。如果这种格式只表示主体本身的行为活动,就是说不存在主体活动以外的客体,这个时候的“q1”比较抽象,不表示趋向。

“向、往、朝~Vq1”格式中,有时可以把向后面的方所成分移到V和q1中间。请看例子:向我们这边飞来→?飞(到)我们这边来→飞来我们这边

向我们移来→*移(到)我们来→*移来我们

“向我们移来”的人称代词“我们”与介词“向”结合以后才表示“移来”运动的目的地。反之,“向我们这边”的“我们这边”本身就是方所成分,因此可以说成“飞我们这边来”,但不能说“移我们来”或者“移来我们”。因为“移”和“移来”不能直接带人称代词宾语。不过可以说“移向我们”,却不能说“移向我们来”。实际上,“飞我们这边来”是“飞到我们这边来”的隐含形式。有趣的事实是可以说“向我们这边飞来”,但不能把“到我们这边”移到“飞来”前面,说成“*到我们这边飞来”。

由此可见,我们想用与Vq1有关的方所成分的时候,一般用“向(朝、往)~Vq1”格式,很少用“V+F+q1”或“Vq1+F”。即“向(朝、往)~Vq1”格式是常式。

在实际语言运用上Vq1一般不直接带方所宾语。不过可以带别的名词性成分。“V来”大部分带受事宾语,如“送来姑妈的回信”,间或带施事宾语,如“跑来一只狐狸”。而“V去”所带的名词性成分都是受事宾语,如“送去今天的报纸”等等。“V来”带受事宾语的时候,一般“V来+受事宾语”可以换成“V+受事宾语+来”。不过有的不能换成“V+受事宾语+来”。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变换呢?先看例子。

[3] 大家向小光投来责备的目光。→*投责备的目光来

[4] 他们给我寄来了所需的资料和登有“英语学习文章”的《电视大学》杂志三本。

→*寄了所需的资料和登有“英语学习文章”的《电视大学》杂志三本来

例[3]“投责备的目光”不是有意识的动作行为,就不能变换。因为“V+受事宾语+来”格式具有主观意志性在里面。它用来表示有意识地通过V来处理受事的意思。因此不是表示有意识处理

来+受事”就不能换成“V+受事+来”。还有一点,按理说可以变换,不过由于受事宾语太长,就不好说成“V+受事+来”,如[4]。

(2)再说Vq2带F的情况。

与Vq1不同,“Vq2”后面直接可以带F,如“跑上三楼”“走下楼”“搬进新楼”“走出办公室”“送回家”“走过天安门广场”等等。Vq2的q2表示动作行为的实际趋向,因此“Vq2+F”里的“q2”一般不能省略。例如,能说“走出树林”,却不能说成“走树林”。但是当q2是“进”或者“回”的“Vq2”例子当中,有些可以把q2省略说成“V+F”。据我们所考察的例子,如“跑、走、飞、流、跃”等动词本身不表示具体运动趋向的位移动词,它后面的q2不能省略。但当“送、搬、扔、陷、拉、塞”等本身含有从起点到终点的目的地趋向的动词充当V的时候,如果F是以表示具体趋向的“里(面)”这样的方位词来构成的方所宾语的话,这里的“q2”(以“进”、“回”为主)就可以省略。这是因为这些动词自身的“动作趋向性”正好跟q2或者F的词汇意义有相同之处,因此把q2省略也可以说通。例如“陷进坑里”的“进”可以省略说成“陷坑里(了)”。在词汇意义上,“陷”表示“掉进”;“进”表示“从外到里”;“里”表示“里面”。这样,“陷”、“进”和“里”在语义上互相联系,因此可以省略“进”。不过如果把“坑里”换成“泥坑”的话,“泥坑”与“陷”没有语义上的联系,就不能省略趋向动词“进”。

由此可见,一般V只有带上趋向补语之后,才能够带方所宾语,即是Vq2整个结构带方所宾语。根据李冠华(1985)的考察(5),“Vq2+F”格式中的“V”都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她所考察的例句中占72%的V是既具有[+位移]特征,又都是与施事成分和方所成分相联系的二价动词。例如,“走上”“滚下”“跳下”“奔进”“跑出”“飞回”等等。事实上,V不一定都表示[+位移]语义特征,如“办进北京”“画进密林深处”里的“办”“画”是[-位移]的动词。这些例子的语义负载于“进”上面,因此“进”不能省略。不过这样的例子占少数。

(五)Vq2q1与宾语:复合趋向动词做补语,“Vq2q1”带宾语时有四种不同语序。

如果宾语是表示方所的话,只有“Vq2+方所宾语+q1”格式。而Vq2q1与非方所宾语组合的时候,就会有三种情况:①Vq2q1+O ②Vq2+O+q1 ③V+O+q2q1。“Vq2q1”里的“q2q1”有时表示结果意义,如“生下我来”“弄出好结果来”。有时表示状态意义,如“沉下心来”“写起信来”。本文不讨论“Vq2q1”中“q2q1”表示结果、状态意义的情况,只限于讨论它表示趋向意义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Vq2q1里的“q2q1”不表示趋向意义的时候,Vq2q1不能带方所宾语。有的Vq2q1甚至不能用来表示“非趋向意义”,如“V进来”、“V出去”、“V回来/回去”、“V开来”等等,它们只用于表示趋向的动趋式。

先看“Vq2q1”带方所宾语的情况。如果“Vq2q1”带方所宾语,这方所宾语嵌在q2和q1的中间。例如:

一群孩子跑上山来 | 一纵身跳上马去 | 走下飞机来 | 跑下楼去 | 有人从外面跑进车间来 | 先把器材搬进楼去 | 一路走出城来 | 把行李搬出门去 | 把箱子拿回家来 | 信退回原处去了 | 汽车开过桥来 | 他把小车推过桥去了

“Vq2q1”的“q2q1”是复合趋向动词,因此方所宾语只能出现在q2与q1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起来”和“开去”无疑是个复合趋向动词,但是它与别的复合趋向动词做补语的情况不同,就是说没有“V起+方所宾语+来”·“V开+方所宾语+去”格式。

如果“起来”想表示动作发生进行的立足地的话,只能采取两种格式:a.处所词+V+起来+数量词+施事名词,如“这时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个人。”。b.处所词+V+起+数量词+施事名词+来,如“夜幕降临的时候,平原上遍地漂起野火来,鞭炮声连连响起”(梁斌,《红旗谱》)。再说,可以进入这两种格式的动词也有限,一般是表示躯体或物体自身运动的动词,如“站、立、坐、爬、跳;飞、升、飘”等等。(6)“V开去”表示趋向意义的例子在实际语言中少见。它带宾语的时候,用“把字句”来表示,即“施事主语+把+受事宾语+V开去”。(7)还有一点,表面上看来“V到+方所宾语+来(去)”格式与“Vq2q1”带方所宾语的语序一样,不过实际上它不属于这

“V到…来(去)”只能够带方所宾语。第二,没有“V到来(去)+O”或者“VO到来(去)”格式。第三,“V到…来(去)”的“到…来(去)”只表示趋向意义,没有例子用来表示结果、状态意义。

再看“Vq2q1”与非方所宾语组合的情况。共有三种不同语序:①Vq2q1+O ②Vq2+O+q1 ③V +O+q2q1。

根据刘月华(1998)的实际考察(8),“Vq2q1”带施事宾语的时候,可以分两类。第一类是“V 上来”“V下来(去)”“V进来(去)”“V出来(去)”和“V起来”。第二类是“V上去”“V回来(去)”和“V过来(去)”。第一类带施事宾语时,有两种格式:“Vq2+数量词+施事宾语+q1”和“Vq2q1+数量词+施事宾语”。第二类只有一种格式:“Vq2q1+数量词+施事宾语”。“Vq2q1”带受事宾语的时候,除了“V回来”以外,都是同构,即①Vq2q1+O ②Vq2+O+q1 ③V+O+q2q1格式。只有“V回来”未出现直接带受事宾语的情况。

三检测条件

趋向动词各方面的语法特征,规定了趋向动词的检测条件。检测的内容,包括是不是趋向动词,是不是典型趋向动词。检测条件可以归纳为五点:

条件1:能不能用在V的后面,作表示趋向的补语,即Vq1、Vq2、Vq2q1。

条件2:能不能构成复合趋向动词,即q2q1。

条件3:能不能带方所宾语,即q+F。

条件4:Vq1/Vq2能不能带方所宾语,即V+F+q1、Vq2+F。

条件5:Vq2q1能不能带宾语,并且带宾语的时候,它的语序只有三种情况,即Vq2q1+O、Vq2+O+q1、V+O+q2q1。

条件1和条件2是判断趋向动词的基本条件,条件3、条件4和条件5是次要的条件。因为趋向动词能带F,不过能带F的不一定都是趋向动词。而且条件4和条件5是在条件1成立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的条件。

根据以上五个条件,就单音节词而言,包含趋向义的动词可以区分为三个类型:典型趋向动词,准趋向动词,趋向义非趋向动词。

(一)典型趋向动词

完全符合上述五个条件的,是“典型趋向动词”。包括:

“来、去”一类和“上、下、进、出、回、过”一类。“来、去”类有三个特点:第一,生成能力很强。总跟表示趋向的动词组合成为复合趋向动词。第二,既可以作V的补语,也可以作其他趋向动词的补语。第三,Vq1不能直接带F。

除了以上八个词,还需要提到一个“入”。检测这个词,可以知道“入去丨跨入丨入海丨跌入陷阱丨爬入洞去”都可以说。“入”应该也属典型趋向动词,即q2。但是,这个词书面语色彩较重,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远不如“进”,因此,可以附属于典型趋向动词。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义上这些典型趋向动词各个都表示它的核心语义。比如说“上”表示它的核心意义“由低处到高处”的时候,就全部符合以上五个条件。但除此之外,即使是表示趋向的义项“到[某个地方]”或者“向前进”的“上”也不完全符合这五个条件。“下、进、出、回、过”都是一样的情况。核心语义与检测条件相合;非核心语义不能完全覆盖检测条件。请看下面的表

准趋向动词指的是表示趋向,而且符合基本条件,但又不符合某些次要条件的动词。包括:

意义不变。例如“把锅盖揭开(来)看看”、“幕布已经拉开(来)了”。这点告诉我们,“V开来”的“来”是相当虚化了,几乎不表示趋向意义。有时“V开来/去”只有抽象的虚化趋向的意义,如“说开来/说开去”。

“开”不能满足条件3和条件4。条件5只能部分满足。

“起”也大体能满足条件1和条件2。“起来”常说;“起去”在特殊场合,也不一定不能说。比方,乙睡在床上,甲站在旁边说:“起来!”假若甲乙一起睡在一张床上,有人敲门,甲用手推乙:“起去!你起去看看,是谁来了!”正因如此,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湖北教育出版社1980)在复合趋向动词里不仅列了“起来”,也列了“起去”。

“起”不能满足条件3和条件4。条件5只能部分满足。《动词用法词典》(9)里把“起床”看成是“起”带F的例子,不过“起床”已经整合成为一个单独的词。而且除了“起床”以外找不到“起”带方所宾语的例子,因此不符合条件3。“V起来”不能带F,没有“V起+F+来”格式。

(三)趋向义非趋向动词一些动词有趋向义,但不符合基本条件,只有部分符合次要条件,

以上几个词在语义上与典型趋向动词有相关关系。比如“到”“往”是跟“去”相似的;“退”是跟“进”相对的。不过它们不符合趋向动词的基本条件,因此不能算是趋向动词。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V到”的例子,不过它们不是复合趋向动词(参看“二.语法特征”的(二)),并且没有“V到来”或者“V到去”。“往”也是一样的情况。因此“到”和“往”不符合条件1。

虽然可以说“V到+方所宾语+来(去)”,但它跟“Vq2q1带F”却有所不同(参看“二.语法特征”的(五))。有一些“V往+F+去”的例子,比如“运往扶桑三岛去”、“赶往西大校场去”,不过比较少见,而且没有找到“V往+F+来”的实例,就不大能说“*开往上海来”、“*飞往北京来”。这是因为“往”本身具有的词汇意义“向某处去”跟“来”的趋向是相对的,因此“往”不能与“来”搭配。由此可见,“到”和“往”都不符合条件5。

此外,“退、吞、落、返”等等都具有趋向意义,但它们不符合基本条件,只符合条件3。许多并不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也可以满足于条件3,如“照胸部”“改下半部分”“盖湖边上”等等,因此,条件3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四系统面貌图示

附注

(1) 参看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26页)和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全一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71页)。

(2) 孟琮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这本书把1328个动词据不同的义项来分为2117条。如果有个动词有两个义项,一个能带方所宾语,一个不能。我们对于这种情况采取分别处理的办法。

(3) 所谓狭义处所宾语,专指表示趋向或位置的动词性成分后头所带的由处所词或处所词组充任的宾语。参看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4,113页)。

(4) 1328个动词中只能带处所宾语的动词共有23个。如“上,下,回,往,包(围绕),抄,乘,出,串,闯,凑,搭,到达,登1(由低处到高处),登2(踩;踏),蹲2(蹲家里),翻2(爬过),逛,滚,靠2(接近;挨近),落3(归属),爬2(爬山),守,跳(跳班),贴,投1(跳进去),推,褪。

(5) 《处宾动趋结构初探》,安徽师大学报,1985.第四期.101~105页。

(6) 刘月华主编,《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341页。

(7) 刘月华主编,《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98页。.

(8) 参看刘月华主编,《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9) 参看《动词用法词典》(孟琮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的576页。

参考文献

胡裕树主编 1993 《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冠华 1985 《处宾动趋结构初探》,安徽师大学报第4期

刘月华主编 1998 《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孟琮等编 1987 《动词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邢福义 1980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湖北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主编 1994 《现代汉语》(全一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 1984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辛承姬,女,韩国汉城人,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已在《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通讯地址: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 43007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