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练习(含解析)

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练习(含解析)
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练习(含解析)

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练习(含解析)

[要点对点练]

要点一:超重和失重

1.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

D.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总是不变

[解析]物体处于超重或者失重是指视重与重力的关系,并不是重力发生变化,A错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叫失重,但重力并不改变,B错误;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重力完全充当合外力,重力大小不变,C错误;不论超重或失重甚至完全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D正确.

[答案] D

2.跳水运动员从10 m跳台腾空跃起,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达到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进入水池.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

D.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解析]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都是只受到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A、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3.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最小( )

A.电梯匀加速上升,且a=g 3

B.电梯匀加速下降,且a=g 3

C.电梯匀减速上升,且a=g 2

D.电梯匀减速下降,且a=g 2

[解析]电梯匀加速上升,且a1=g

3

时,F1-mg=ma1,F1=

4

3

mg,电梯匀加速下降,且a

2

g

3

时加

速度方向向下,mg-F2=ma2,F2=2

3

mg,电梯匀减速上升,且a

3

g

2

时,加速度方向向下,mg-F3=

ma

3,F3=

1

2

mg,电梯匀减速下降,且a

4

g

2

,加速度方向向上,F4-mg=ma4,F4=

3

2

mg,C正确.

[答案] C

要点二:超重与失重问题的求解方法

4.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盘,A和C(包括支架)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

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给电磁铁通电,在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F为( )

A.F=Mg

B.F=(M+m)g

C.mg

D.F>(M+m)g

[解析]电磁铁未通电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A、B、C三者的重力之和,通电后,B将加速上升,系统处于超重状态,F>(M+m)g,故D正确.

[答案] D

5.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如图甲所示.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如图乙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解析]晓敏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小了,而晓敏的重力没有改变,A错误;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大小一定相等,B错误;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F=ma,解得a=g

5

,方向竖直向下,但

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上,也可能是竖直向下,C错误、D正确.

[答案] D

6.(多选)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当把A、B两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时(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加速度大小小于g

B.B的加速度大小大于g

C.A、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

D.A、B间的弹力为零

[解析] 对于A、B的整体,在抛出之后,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必然为g,方向竖直向下.假定A、B之间的弹力不为零,设A对B的压力为F AB、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 B g=m B g,则F AB=0

AB

所以A、B之间无弹力作用,A、B两物体各自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均为g.选项A、B错误,选项C、D正确.

[答案]CD

[综合提升练]

7.(多选)悬挂在电梯天花板上的弹簧测力计的钩子挂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m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电梯匀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电梯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B.只有电梯加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会增大,只有电梯加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会减小

C.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增大D.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减小[解析]超重是加速度方向向上,示数大于重力;失重是加速度方向向下,示数小于重力,与运动方向无关,因此选项A、B错误、C、D正确.

[答案]C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C.跳高运动员到达空中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蹦床运动员跳离蹦床在空中上升与下降时均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不是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平衡状态,选项B错误;跳高运动员到达空中最高点时,加速度为g,没有处于平衡状态,选项C错误;蹦床运动员跳离蹦床在空中上升与下降时,加速度均为g,故均处于失重状态,选项D正确.

[答案] D

9.(多选)如图所示,小敏正在做双脚跳台阶的健身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小敏起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D.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若忽略空气阻力,小敏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则小敏起跳后,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均处于失重状态,故C、D两项正确.[答案]CD

10.杂技表演魅力无穷,给人美的视觉享受,两位同学在观看空中吊绳表演时,关于吊绳拉着演员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的物理问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向上匀速运动时,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的重力

B.在向上加速运动时,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的重力

C.在向上匀速运动时,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对吊绳的拉力

D.在向上加速运动时,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对吊绳的拉力

[解析]向上匀速运动时,演员处于平衡状态,吊绳对演员的拉力等于演员的重力,故A错误;在向上加速运动时,演员处于超重状态,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的重力,故B正确;吊绳对演员的拉力与演员对吊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D错误.

[答案] B

11.某人在a=2 m/s2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1=75 kg的物体,则此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多大质量的物体?若此人在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2=50 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取g=10 m/s2)

[解析]设此人在地面上的最大“举力”是F,那么他在以不同的加速度运动的升降机中最大“举力”仍为F,以物体为研究对象:

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1=2 m/s2匀加速下降时,对物体有:

m 1g-F=m

1

a

1

,即F=m1(g-a1)

得F=75×(10-2) N=600 N

设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质量为m0的物体,则F=m0g.

m 0=

F

g

600

10

kg=60 kg.

当升降机以a2匀加速上升时,对物体有:F-m2g=m2a2,

a 2=

F

m

2

-g=

?

?

?

?

?

600

50

-10 m/s2=2 m/s2.

故升降机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2 m/s2.

[答案]60 kg 2 m/s2

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长距离电动扶梯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一电子健康秤置于水平的扶梯台阶上,实验员站在健康秤上,相对健康秤静止.电动扶梯由静止开始斜向上运动,整个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先加速、再匀速、最终减速停下.已知电动扶梯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某次测量的三个阶段中电子健康秤的示数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1)画出加速过程中实验员的受力示意图;

(2)求该次测量中实验员的质量m;

(3)求该次测量中电动扶梯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和

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2.

[解析]

(1)加速过程中实验员受到重力mg、静摩擦力F f、支持力F,如图所示.

(2)3~6 s电梯做匀速运动,实验员受力平衡

F

2

=mg=600 N,m=60 kg.

(3)加速阶段,竖直方向

F

1

-mg=ma1sin37°

解得a1=5

9

m/s2=0.56 m/s2

减速阶段,竖直方向mg-F3=ma2sin37°

解得a2=0.42 m/s2.

[答案](1)图见解析(2)60 kg (3)0.56 m/s2 0.42 m/s2

人教版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

《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超重和失重是牛顿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问题,因此本节课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且运用超重和失重现象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力”“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为本节内容的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创造了一些可利用的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法和类比法,总结归纳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和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1.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 【设计思想】 通过实验体会,激发学生兴趣,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过程】 场景1真实体会分析特点

观看录像片《神州六号上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展示了神州六号航天飞船在 起飞中产生了超重现象,在太空中又产生了失重现象。给出了超重和失重现象现象的基本特点。请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经历,谈谈自身体验过超重和失重状态。 学生1:经过教师提示,介绍了他乘升降机上、下楼,在升降机开始启动和停止前一小段时间的感受,并说明了原因。 学生2:受生1的启发,介绍他寒期游玩时,在凤凰山公园玩过山车过程中,当过山车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此运动过程中感到了超重。 学生3:介绍他从电视看到现在很流行的一项运动蹦极,当人跳下来做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有失重的感受。 这是三位同学在生活中的真实体会,给我们分析了几例超重和失重的现象,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现象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概括一下: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现在,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再体会一把超重和失重的感受,我拿出准备好的电子体重计,请一位同学上来做“模特”,让他站在体重计上,让大家记录下他的体重,然后让他在体重计上做下蹲动作,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变小),发生失重现象,然后再让他在体重计上做站起的动作,观察体重计的 示数变化(变大),发生超重现象。给学生真实的体会。 教师:从定义上看,我们能不能说超重和失重就是某一物体增加了重力和减少了重力?为什么? 学生:(教师提示)不能,因为重力大小由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决定,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 【教学总结1】 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生活实例的真实体会,对超重和失重有了体会和初步认识,而且体会很深刻,特别是学生上台体会,班级气氛相当活跃,而且过程中

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案

超重和失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3: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难点: 在超重和失重中有关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拉力的计算。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弹簧秤、钩码、投影仪、投影片、台秤(演示和支持力压力有关的现象)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引入)视频引入;或实验引入(用弹簧测量计和台秤) (若有视频资料)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生成功以来,(若无视频资料)有孔的饮料瓶,当饮料瓶自由下落时水不会流出?这现象就属于超重和失重现象,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那么: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再做一次演示实验) 静止:弹簧测量计的示数等于钩码的重力大小

当释放右边的重物时: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大于钩码的重力的大小 (教师)如果我们此时仍然看弹簧测量计的示数作为钩码的重力大小, 那么“看起来的重力”(叫视重)就比实际重力大,这种现象在物理中 叫做超重。 一、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问1)为什么此时的拉力比静止时拉力要大?让我们一起来分析 (教师)如图中,重物在重力和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做加速度大小相同的 加速运动,重物向下加速,而弹簧测量计和钩码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一起 向上作加速运动。 (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T—G=ma,所以:T=ma+G,因此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所以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大于重力;再从过程分析看,物体加速向上运动,加速度向上,合力方向向上,拉力大于重力。而物体重力未发生任何变化。 (问2)起重机在吊起重物时,有经验的司机都不让物体的加速度过大是什么原因? (过)超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当站在电梯向上启动时,我们有种头晕的感觉,而此时放一台秤在你的脚下时,台秤的示数会比你的体重大,这种现象也是超重现象。能说明这个问题吗? (分析)对电梯上的人受力分析,N—G=ma ,所以N=G+ma ,因此支持力比物体的重力大,所以台秤的示数比我们平时的体重大(注意:物体的重力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是超重现象);从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加速度仍然向上。 我们可以用小台秤演示一下 (演示实验)台秤上匀速和加速测量物体的重力的比较 归纳:物体都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它们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物理中把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 注意:发生超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可能的运动状态(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练习: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教案 教科版必修1

超重与失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2)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2、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难点:在超重和失重中有关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的拉力的计算。 教学仪器:纸带、弹簧秤、钩码、体重计、塑料瓶、水、书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将一条纸带对折后下面挂上钩码,想一想只用一只手能不能把纸带拉断? 生:动手实验。 师:纸带既然能够承受钩码的重力,为什么迅速向上提时纸带会断?

生:钩码对纸带的拉力增大。 师: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当它加速向上和加速向下运动时,观察弹簧秤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生:弹簧秤向上加速运动时,示数变大;加速向下运动时示数变小。 让一学生站到体重计上称体重。 师:当你站在体重计上下蹲时,观察到体重计的示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体重计的示数变小。 师:以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就是本节要探究的课题——超重与失重。 板书:超重与失重 二、新课教学 学生试验::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观察当它静止、缓缓上升、缓缓下降、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钩码运动状态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静止 缓缓上升 缓缓下降 突然上升

突然下降 师:围绕超重与失重,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超重与失重?2)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失重)?3)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失重)? 1 什么是超重与失重? 板书: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 师提问:在超重、失重现象中物体的实际重力变化了没有? 生答:物体的m、g没有变化,则重力G不变。 师解答:物体的实际重力称为实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称为视重。 总结:超重——视重大于实重的现象。失重——视重小于实重的现象。 2 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学生在体重计上做实验,观察人在体重计上下蹲和站立过程中,体重计示数的变化。

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典型例题解析

超重和失重·典型例题解析 【例1】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24-1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 =4kg 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的运动情况(g 取10m/s 2): (1)当弹簧秤的示数T 1=40N ,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秤的示数T 2=32N ,且保持不变. (3)当弹簧秤的示数T 3=44N ,且保持不变. 解析: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 和竖直向上的拉力T 的作用.规定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1)当T 1=40N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1-mg =ma 1,解得这时 电梯的加速度=-=-×=,由此可见,电梯处于a 404104 m /s 012T mg m 1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当T 2=32N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2-mg =ma 2,解得这 时电梯的加速度===-.式中的负号表a 2m /s 22T mg m m s 2232404 --/ 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所选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3)当T 3=44N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3-mg =ma 3,解得这时 电梯的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电梯a 44404 m /s 1m /s a 3223T mg m 3- 的加速度方向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点拨: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亦即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

体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亦即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例2】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 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kg 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运动员能举起质量多大的重物?(g 取10m/s 2) 解析: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 的重物,则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F =m 1g =120×10N =1200N , 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只能举起100kg 的重物,可见该重物超重了,升降机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对于重物,-=,所以==-×=; F m g m a a 120010010100m /s 2m /s 221122F m g m -22 当升降机以2.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重物失重.对于重物, m g F m a m 120010 2.5 kg 160kg 3323-=,得==-=.F g a -2 点拨:题中的一个隐含条件是:该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即举重时对重物的最大支持力)是一个恒量,它是由运动员本身的素质决定的,不随电梯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例3】如图24-2所示,是电梯上升的v ~t 图线,若电梯的质量为100kg ,则承受电梯的钢绳受到的拉力在0~2s 之间、2~6s 之间、6~9s 之间分别为多大?(g 取10m/s 2)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梯的运动情况为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根据v -t 图线可以确定电梯的加速度,由牛顿运动定律可列式求解 对电梯的受力情况分析如图24-2所示: (1)由v -t 图线可知,0~2s 内电梯的速度从0均匀增加到6m/s ,其加速度a 1=(v t -v 0)/t =3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1-mg =ma 1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一超重和失重(含练习解析)

超重和失重 【学习目标】 1.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含义。 2.能通过牛顿定律对超重和失重进行定量地分析。 【要点梳理】 要点一、超重与失重 (1)提出问题 你乘过垂直升降式电梯吗?当电梯开始启动上升时,你会心慌同时也会充分体验到“脚踏实地”的感觉,电梯即将停止上升时,则会头晕同时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这就是失重和超重造成的. (2)实重与视重 ①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②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即a ≠0),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 【说明】正因为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视重不再等于实重,所以我们在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强调应在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下进行. (3)超重和失重现象 ①超重现象:当人在电梯中开始上升时,感觉对底板的压力增大,即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这个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绳的拉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称为超重现象.如用弹簧竖直悬挂一重物静止,当用力提弹簧使重物加速上升时,弹簧伸长,弹力就会变大,这就是一种超重现象. ②失重现象:当人在电梯中开始下降时,感觉对底板的压力减小,即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这个物体对支持而的压力(或悬挂绳的拉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称为失重现象.如果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绳的拉力)等于零,叫完全失重现象.如用弹簧竖直悬挂着一重物保持静止,人拿着悬挂点加速下移时,弹簧会缩短,说明弹力变小,这就是一种失重现象.若人松手,让弹簧和重物一起自由下落,则弹簧的示数为零,此为完全失重现象. 【注意】 a .超重与失重现象,仅仅是一种表象,好像物体的重力时大时小.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支持力或拉力,但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加速运动时,重力和支持力(或托力)的大小就不相等了.所谓超重与失重,只是拉力(或支持力)的增大或减小,是视重的改变. b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不一定是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以是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即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物体都处于超重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同理,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物体既可以做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也可以做竖直向上的减速运动. c .物体不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即y a ≠0时,则当y a 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y a 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念. d .当物体正好以向下的大小为g 的加速度运动时,这时物体对支持面、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即视重为零,称为完全失重. 完全失重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若地球上重力消失,则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所有现象都将消失,如天平失效、体重计不能使用、小球不会下落等等. ③超重和失重的判断方法: 若物体加速度已知,看加速度的方向,方向向上超重,方向向下失重. 若物体的视重已知,看视重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视重大于重力,超重;视重小于重力,失重. 要点二、超重、失重问题的处理方法 超重、失重现象的产生条件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我们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分析到其本质,故对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doc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超重和失重既是一个物理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物理概念,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特别是新课改下的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如,我们讲课时,经常都在讲极限法,学生真的懂什么叫极限法吗?而做题时,却又一般都是老教材应用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这就要求教师在领会探究性课堂教学实质的基础上,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探究性教学,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积累与能力发展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这样就可以使探究性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依据中学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使学生终生受益),本节课采取"情景——问题——探究——结论"的教学方法。情景是通过两个趣味实验引入:一是水平拉书本(利用失重现象),二是钩码断纸袋(利用超重现象)。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自然而然过渡到这节课的主题,什么是超重和失重?通过三个

问题回顾: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2、物体的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有何关系?3、物体做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为后面理解为什么出现超重和失重作铺垫。通过三个探究问题:1,重力怎样测量?2,弹簧秤竖直悬挂、台秤水平放置都向上匀加速运动,求弹簧秤和台秤的读数?3,弹簧秤竖直悬挂、台秤水平放置都向下匀加速运动,求弹簧秤和台秤的读数大小?从理论上理解为什么出现超重和失重。紧接着实验探究,自主体验,分组实验,感受超重和失重现象,组内讨论,组间互评,感知超重和失重的条件,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感悟超重和失重的本质。水到渠成,结论自然得出。 关于教材处理,本节课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选 择与改组,精心设计好适用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方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自身思考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生成"学以致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构特点,结合新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堂课的气氛较好,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虽说整堂课氛围还好,教学目标、效果也达到了,但由于教学经验等方面的种种不足,仍存在许多的缺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探究过程需要留出较多的时间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因而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6 超重和失重

6超重和失重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测量的两种方法.2.知道什么是视重.3.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 4.会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一、重力的测量 1.方法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g. 2.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 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 二、超重和失重 1.视重: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4.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 (2)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 (3)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4)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2.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当电梯以大小为0.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 N(g取10 m/s2). 答案475

一、超重和失重的判断 导学探究如图1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 图1 (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 (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答案(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 (2)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支持力小于重力. 知识深化 1.对视重的理解 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相对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 2.超重、失重的比较

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练习

一物理超重和失重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1.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 B.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 C.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加或减小了 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2.容器内盛有部分水,现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设容器在上抛过程中不发生翻转,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B.下降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C.在最高点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水的重力大小 D.整个过程中对容器底面都没有压力 3.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称一物体的重力,如果读数与物体重力相比有下列偏差,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读数偏大,则装置一定是在向上做加速运动 B.若读数偏小,则装置一定是在向下做加速运动 C.若读数为零,则装置一定是在向下做加速度为g 的加速运动 D.若读数为零,则装置可能静止,也可能是在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 4.电梯内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用细线挂在电梯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3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时,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 ) A.32 mg B.31 mg C.34 mg D.mg 5.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弹簧秤,盘中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当秤的读数为0.8mg 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6.如图所示,试管中有一根弹簧,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压在弹簧上.开始时手握住试管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突然放手,则小球在开始阶段的运动,在地面上的人看来是( ) A.自由落体运动 B.向上升起一定高度后落下 C.向下做加速度小于g 的运动 D.向下做加速度大于g 的运动 7.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质量为60kg 的物体;而在一个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此人最 多能举起质量为80kg 的物体,则此时电梯的加速度应为 m/s 2;若电梯以5m/s 2的加 速度上升,则此人在电梯中最多能举起质量为 kg 的物体(g=10m/s 2). 8.如图所示的装置以加速度2m/s 2竖直上升时,装置中斜面体的倾角α=37°.质量为 10kg 的小球对斜面的压力是 N ;对竖直板的压力是 N(g 取10m/s 2).

高中物理:4.6《超重和失重》教案(粤教版必修1)

超重和失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超重、失重现象及其实质 2.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二)能力渗透点 培养学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在推理中了解现象的本质,体验自然规律的逻辑美. 二、学法引导 1.运用讨论式引人超失重现象,引起学生思考. 2.利用演示实验,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讨论原因. 3.师生讨论视重与重力的辩证关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超重和失重的实质不是物体重力发生了变化,而是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发生了变化. 2.难点 示重,视重与实重的概念及区别. 3.疑点 超重和失重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4.解决办法 在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用事实说话(如弹簧秤提一物加速上升,学生根据实物本身未变化,地球对其引力不变的事实可知,超重并不是物体重力发生变化),使学生掌握超重和失重的本质及现象。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弹簧秤、钩码、重锤、非常细的线、铁架台.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介绍有关超失重现象引入课题. 2.师生共同以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并以讨论的形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来从理论上阐述.3.通过练习来辨析视重与重力的关系,巩固知识.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与失重原因 (二)整体感知 当悬挂物拉着物体加速向上时,由于向上的加速度,悬挂物对物体的作用力大于重力,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悬挂物拉力大于重力出现超重现象.当悬挂物拉着物体向下加速时悬挂物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出现失重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超重与失重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超重与失重》优 秀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是《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更多的探究性实验不仅符合课标中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以此为基础,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来认识物理现象,认知物理过程,让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述观察到的超、失重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再引导学生将生活语言转化成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阐述物理规律。通过实验让学生暴露错误的前概念,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经过构建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形成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避免学生对概念的混淆,教学中不提出“实重”“视重”。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学生对解决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有所了解,但对定律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很难从理论上自主地

得到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容易把生活中说的有些“超重”与物理学上的超重混为一谈,把物理学上的失重误认为是物体“失去重力”;容易把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2.能运用牛顿第 二、三定律定量分析超重与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探究实验发现超重失重现象,通过引导、小组讨沦、再实验寻找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 2.用科学方法探究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成就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从探究中体验科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学案(1)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学案 1.认识超重与失重现象,知道产生超重、失重的条件.(重点) 2.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失重问题.(重点、难点) 3.能够联系实际,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 2.失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 3.完全失重:物体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对悬挂物或支持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现象叫完全失重. 我们常听说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说宇航员在太空中不受重力的作用吗? 提示: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他不会对与他接触的物体产生正压力的作用,但是他仍然受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就是他受到的合外力. 对超重现象的理解[学生用书P80] 1.对超重的理解 (1)物体处于超重时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并没有变化,即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重比原来大了. (2)物体超重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2.超重现象的说明 (1)当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时,设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F(即视重),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所以F=mg+ma. (2)物体不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即a y≠0时,则当a y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1 3 g,g为重力加速度,则人 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多少? [思路点拨] 解此题按以下思维流程 以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并确定加速度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压力 [解析] 电梯减速下降,说明速度向下,但加速度向上,以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a,所以N=mg+ma.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N′为 N′=N=mg+ma=4 3 mg. [答案] 4 3 mg 在超重现象中,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不变,只是测力计的示数(又称视重)发生了变化,好像物体的重力有所增大.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超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所以在分析超重现象时,对加速度方向的分析是关键.

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知识点解析

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知识点解析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6871664.html, 专题辅导: 【例1】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24-1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kg 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的运动情况: 当弹簧秤的示数T1=40N,且保持不变. 当弹簧秤的示数T2=32N,且保持不变. 当弹簧秤的示数T3=44N,且保持不变. 解析: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T的作用.规定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当T1=40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1-mg=ma1,解得这时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T2=32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2-mg=ma2,解得这 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所选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当T3=44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3-mg=ma3,解得这时 的加速度方向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点拨: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亦即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亦即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例2】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kg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运动员能举起质量多大的重物? 解析: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的重物,则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F=m1g=120×10N=1200N,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只能举起100kg的重物,可见该重物超重了,升降机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当升降机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重物失重.对于重物, 点拨:题中的一个隐含条件是:该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是一个恒量,它是由运动员本身的素质决定的,不随电梯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例3】如图24-2所示,是电梯上升的v~t图线,若电梯的质量为100kg,则承受电梯的钢绳受到的拉力在0~2s之间、2~6s之间、6~9s之间分别为多大?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梯的运动情况为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根据v-t图线可以确定电梯的加速度,由牛顿运动定律可列式求解

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学案(1)

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超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2.认识失重现象,理解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3.能用超重、失重的观点分析支持力或拉力的大小.4.了解常见的超重、失重现象. 知识点一重力的测量 1.方法一:先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公式G=mg. 2.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将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知识点二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选填“向上”或“向下”).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 (2)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 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2.加速度始终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3.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的现象.( ) 4.减速上升的升降机内的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大于重力.( ) 5.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运动状态也发生变化.( )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答案] 1.× 2.√ 3.× 4.× 5.√ 6.√ 给一个水瓶底部开一个小孔,当瓶中注满水后水会从孔中流出,若由静止释放这个水瓶,会发现水停止从孔中流出.为什么水会停止从小孔流出? [答案]由静止释放这个水瓶,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不会流出. 要点一超重和失重 1.重力与视重 (1)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视重:当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2.对超重的分析 超重状态下,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不为零.当物体在竖直向上方向上有加速度a,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为F时,在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F=mg+ma>mg,对应的运动状态有向上加速和向下减速. 3.对失重的分析 失重状态下,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不为零.当物体在竖直向下方向上有加速度a,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为F时,在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F=mg-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