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

建立胸痛中心

一、胸痛都是些什么病?

该急救系统的倡导者之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表示:胸痛或胸闷是许多重要疾病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也有食管疾病、带状疱疹等疾病,随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急救的第一步就要分清病人的疾病种类,以便对症施治。

二、建立“胸痛中心”的必要性

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linical Pathwa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China,CPACS)显示,我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二是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三是治疗欠规范,只有1/3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治疗,而2/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四是临床预后差。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

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二级医院尤为明显,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

另一项北京市关于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STEMI治疗存在明显不足。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0.9%。其中15.4%接受了溶栓治疗,65.5%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平均开始溶栓时间(Door-to-needle,D2N)为83分钟,入门-球囊时间(Door-to-baloon,D2B)为132分钟。只有7%接受溶栓患者D2N时间<30分钟,只有22%的患者D2B时间<90分钟。

2009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急诊胸痛注册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市17所二、三级医院急诊患者5666例,结果显示,胸痛患者占急诊就诊患者的4%,所有胸痛患者中,ACS患者占27.4%,主动脉夹层占0.1%,肺栓塞占0.2%,非心源性胸痛占63.5%。急诊胸痛收住院比例12.3%,未收住院的胸痛患者在本次就诊的30天后随访的无事件率为75%,其余25%包括了院外死亡、再次入院和失访等可能为漏诊误诊的情况。该调查提示,ACS在我国急诊致命性胸痛疾病中占绝对多数,在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中,可能漏诊、误诊包括ACS在内的胸痛疾病比例非常高。

上述的研究数据提示,我国急性胸痛和ACS的治疗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治疗规范亟待改善。“胸痛中心”的概念正是为改善治疗流程中的不足、优化治疗流程而设计,在

我国推广胸痛中心概念非常必要。

三、建立“胸痛中心”的可行性

目前我院拥有的硬件已经具备建立胸痛中心条件:院前急救(EMS)同120联动,还有DSA、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以及超声心动图,12/18导联心电图,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查,D-二聚体等检测项目。胸痛中心的难点在于在急诊科的背景下,协调其他相关学科,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检验科、影像科,当然还包括医院的后勤保障。“胸痛中心”区域化医疗模式一方面需要各级医院医学专家的通力合作,更需要结合先进的IT信息化技术,通过快速的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来为患者提供及时、快速和恰当的医疗救助,这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在达到要求时在网络上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认证。(详见附录: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第一版)。

建立胸痛中心的软件体系:人员培训(包括对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全院及基层医疗人员培训),社区教育均按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严格操作,有完善的持续改进计划和良好的质量控制及监督机制。

四、建立胸痛中心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由于胸痛中心覆盖面广,包括观山湖区、白云区以及部分云岩区、南明区。胸痛中心成为广大患者首选,更短的治疗时间,更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收益人多,社会效益良好。从而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初步估算:每年5万。

附录

(第一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认证的组织机构

第三章认证的组织程序及实施规则

第四章认证标准

第一章前言

胸痛中心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提出的概念,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和影像学科等)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达到

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地(的)摩St.ANGLE医院建立,至今美国“胸痛中心”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在医院内设立有“胸痛中心”。美国胸痛中心协会通过对胸痛中心的认证工作大大推动了美国胸痛中心的标准化进程,推动了专业指南尤其是ACS相关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实,使美国对ACS的整体急救水平大大提高。除美国之外,德国心血管病学会也启动了德国胸痛单元的认证工作,德国胸痛单元的认证对推动全德甚至部分欧洲其它国家的ACS的救治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ACS救治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及指南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延误和就诊以后医疗系统内的延误过长,使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从而导致ACS的死亡率较高和长期预后较差,这与我国尚未广泛开展胸痛中心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2010年发表的《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对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先后有十余家胸痛中心挂牌成立,并有两家胸痛中心通过了美国胸痛中心协会的认证。总体来看,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刚刚起步,各家胸痛中心的运作模式、管理机制和实际运作效果差别很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自己的认证标准,多数是按照自己对美国

胸痛中心的认识结合自身条件而设计。为使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急需建立中国自己的认证标准。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牵头制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以指导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

胸痛中心的认证是一个复杂、系统和持续性的工作,主要目的是推动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必须有权威性的常设机构负责认证工作,引导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

胸痛中心的建设涉及到多学科,因此应当由多个学科共同组成的机构负责胸痛中心的认证。但是鉴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多学科的联合实施条件尚不成熟。为尽早推动认证工作的开展,现阶段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成立专门的《胸痛中心认证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国的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待时机和条件成熟时,将成立更具有代表性的多学科联合的全国性胸痛中心组织及认证机构。

认证专家委员会下设认证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工作委员会负责认证标准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常设办公室负责认证工作的日常事务,其人员组成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任命,实行动态管理。

第三章组织程序及实施规则

凡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医院所建立的胸痛中心在实际运行至少6个月后可以申请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申请认证的基本程序如下(见图1):

1.拟申请认证的胸痛中心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用网站()上注册获得认证申请编号;提交申请认证的基本要求(表格);

2. 经认证办公室在线初步审查合格后,申请者在线提交正式的认证申请书及认证所要求的相关材料;形式审查合格后提交纸质材料;

3.认证工作办公室负责进行申请书及(和)认证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资料齐全后提交认证工作委员会三名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评估;

4.评估专家应在2个月内完成对认证材料的全面评估,对照认证标准和评分细则进行量化评估,并作出以下三种结论之一:①基本符合认证标准,同意进行现场核查:是指申请单位已经满足认证的基本条件和资质以及其它要素中要求必须达到的条件;②需要补充相应材料后再次评估(需明确指出补充的材料种类),提交补充材料后再次评估;③不符合认证基本条件;

5.由认证工作办公室汇总三名专家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核查,两名以上专家同意进行

现场核查者启动现场核查程序,与三名专家协调确定具体现场核查时间,并提前1个月通知申请单位;

6.三名认证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原则上现场核查的时间是两天,核查的内容包括认证标准中的所有评审项目,并进行细化评分,按照三名专家的平均分作为最后评分。总分390分以上者为通过认证的标准,但需要将考核情况及评分提交认证工作委员会进行讨论,至少需要7名以上工作委员会成员(含参与资料审核和现场核查的3名专家在内)参与讨论,经投票(超过半数以上同意)决定是否通过认证。

7.对于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授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志,未通过或材料审查不合格者可以在整改至少半年后再次提出申请。再次认证时申请单位可以要求1-2名认证专家回避。

8.认证有效期为3年,申请再认证的胸痛中心应在最后有效期达到前4个月在线提交再认证申请,再认证费用减半,再认证通过者继续使用认证标志,再认证的有效期延迟至5年,未通过者收回认证标志。

9.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用网站实时公布获得或取消认证资格的胸痛中心名称,并同步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认证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标准共包含五大要素,分别是: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对ACS 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培训与教育。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

胸痛中心申请认证之前必须满足此要素的全部条件。

一、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㈠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

由于胸痛中心是通过整合院内外相关优势技术和力量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的机构,既可以是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基础之上实体运作的虚拟机构,也可以是重新组建的实体机构。但不论何种方式,胸痛中心的建设均要涉及到医院内外许多部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可以因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基本要求和任务是相同的。

1.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

1)由医院院长或副院长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

2)书面文件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3)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具有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为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权力。

2. 胸痛中心医疗总监

1)指定一名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且该医师经过专业认证,具备对 ACS 患者进行急救和诊断的能力;

2)书面文件正式明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的职责。

3. 胸痛中心协调员

1)指定一名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协调员,协调员必须具备正确处理ACS的能力;

2)书面文件明确协调员的具体工作职责;

3)协调员每年至少参加ACS和胸痛中心相关的培训310学时;

㈡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

健全管理制度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必备内容之一,其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各类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如下。认证时除了提交上述管理制度外,应有实际落实管理制度的客观记录,如各类会议记录、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及照片、培训材料等。

1.联合例会制度:是胸痛中心为协调院内外各相关部门的立场和观念、共同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而设立的专门会议,要求在提交认证材料和现场考查时均要有胸痛中心与

院前急救系统(120或999)以及其它具有转诊关系的单位的联合例会制度和会议记录。

2.质量分析会制度:通过对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的阶段性数据分析,肯定取得的工作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改进的措施是质量分析会的主要内容,为胸痛中心委员会提供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质量的评价依据。该制度必须为质量分析会制定出标准的规则。

3.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分析会是改进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最有效的工作形式之一,可与质量分析会同时举行,但主要是针对急诊科、心内科等胸痛中心的实际工作人员。一般是从质量分析会中发现宏观问题,再将存在问题的典型病例挑选出来作为剖析的对象,将所有与执行胸痛中心流程相关的人员集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就是为病例分析会制定规则,主要内容包括会议主持人的界定、参与讨论的人员范围、举行会议的时间间隔、会议流程等。

4.培训制度:教育和培训是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建立培训制度是胸痛中心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培训制度应就培训对象及范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每次培训时间、培训周期以及培训授课人员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5.其它制度:如与质量分析会制度配套的奖惩制度、各类人员值班制度等。

㈢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

1.由院主要领导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的第一责任人,并主持委员会的工作;

2.医院书面承诺全力支持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承诺分配相应人力、设备和财政资源,确保认证成功,并做好监察、考核、质量控制等工作,确保胸痛中心规范化运行;

3.授予总监(主任)和协调员的充分授权,以保证工作顺畅;

4.医院与院前急救系统(120和999)签署联合救治胸痛患者的书面协议,并定期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5.医院与基层转诊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签署联合救治ACS的协议,并定期对基层医院、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培训;

6.医院承诺对胸痛中心在优化诊疗流程改进过程中所涉及的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优化的诊疗流程;

7.医院应为胸痛中心作出专门资金预算:在合理分配内部资源的前提下,对每个项目作出具体预算,包括内部培训、基层和社区教育、固定资产支出、技术支持、机构职能规划设置和标识、人力资源、急救单位报酬等;

8.承诺不能因无床位、人力紧张、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将ACS转诊到其它医院,以防延误救治;

9.支持并协助胸痛中心对医院进行全员培训,使在院内任何地方发生ACS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救治。

二、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1.在医院周边地区设置醒目的胸痛中心或急诊标引指示牌,并注明急救电话;

2.在门诊大厅、普通门诊或其它所有通往急诊科的入口设立醒目的路牌;

3.在急诊科的周边区域要设置显眼的外部入口标志;

4.从急诊科有地面标示线指引到导管室,以方便不熟悉的人能从急诊科快速到达导管室;

5.对其内部和外部路牌标识进行评估,寻找反馈并进行改进,以方便急性胸痛患者更快地进入急诊区域;

6.通往急诊科的入口或停车场等处应设置应急电话或标识急救电话号码,以便紧急呼救;

7.急诊科应设置急诊分诊区、胸痛门诊、急诊抢救室(或EICU)、胸痛观察室等功能区域,上述功能区应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设施(例如心电图机、氧气、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以及急救药品);

8.急诊分诊区应易于识别且靠近抢救区,方便步行患者进入时发现;

9.急诊分诊区应配备轮椅和担架车,方便进入急诊入口

的患者使用;

10. 急诊分诊区配置多路电话、有传真机、无线通讯系统和相关的网络系统,以便同时接受多线呼入/呼出,并进行院内外的沟通协调;

11.急性胸痛患者达到分诊区后分诊护士应优先接诊,并进行初步评估和需要时的紧急救助;

12.分诊区有标准的胸痛分诊流程图,指引分诊护士在初步评估后将患者分流到胸痛门诊、急诊抢救室、胸痛观察室或直接送入导管室。

13.抢救室或EICU应有专人(护士或医疗辅助人员)负责胸痛患者的急救、办理手续等相关事宜。

三、急诊介入诊疗基本条件

㈠导管室基本条件

1. 具备能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导管室基本设备(状态良好的数字血管影像设备、监护设备——含无创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护设备、呼吸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等生命支持系统);

常备冠状动脉急诊介入诊疗所需的各类耗材;

具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资质;

导管室过去3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平均200例/年;

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

导管室从启动到开放时间<30分钟;

如果心导管室暂时不可用,应启动相应方案和程序。有时心导管室会出现设备故障、进行维护或有占台现象,此时需要制定相应备用计划,确保高危患者能立即治疗。

㈡人员基本资质

1.至少2名以上具备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资质且能独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副高级以上介入医师,且每人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不低于75例;

2.具有3名以上经过专门介入辅助技术培训、熟悉导管室工作流程的导管室专职护士;

3. 具有经过专门培训且获得大型放射设备上岗证书的放射技术人员;

4. 所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4学时以上的介入诊疗和ACS的新知识培训,并获得证书;

㈢救治STEMI患者的院内绿色通道

1. 有针对不同来院途径的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图;

2. 急诊科医师直接或院前急救医师通过传输院前心电图后由心内科医师启动导管室;

3. 从启动导管室到导管室接收STEMI患者的时间以及介入医师到达导管室时间均<30分钟,若当前无法达到则应有具体改进措施;

4. 有指引针对STEMI患者实施先救治、后收费(先手术、后补办住院手续)的专用流程图;

5. 对自行来院的STEMI患者,有缩短从首次医疗接触到实施再灌注时间的具体措施;

6. 对于经救护车入院或转诊入院的STEMI患者,有旨在缩短再灌注时间的绕行急诊方案;

7. 有传输院前心电图的相应途径(远程实时心电图或手机照片等)以及与之配套的心电图会诊机制,若当前尚无传输院前传输心电图的能力,应有逐步实现的计划;

8. 制订并落实了从首次医疗接触开始直至完成STEMI 关键治疗手段结束的时钟统一方案;

9. 完善的ACS数据库,并且必须包括所有ACS患者在内。

㈣ STEMI患者的住院治疗

1.应设有开放床位不小于30张的胸痛中心病房或心脏专科病房;

2.应配有不少于6张床位的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或EICU)。

四、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

㈠学科要求

1.心血管内科的诊疗技术水平具有区域性优势,所有医生(师)每年接受有关ACS的新知识培训不低于4学时,护士不低于2学时;

2.急诊科人员均要接受胸痛及ACS的全面培训,以后每年接受新知识培训不低于2学时;

3.心血管内科与急诊科具有良好的协作关系;

4.胸痛相关的其它学科如呼吸科、心脏外科、胸外科、消化科、皮肤科学科齐全或者在需要时能得到相应的学科支持;有支持急诊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及时会诊机制。

㈡必备的辅助检查条件

1.具备多排螺旋CT及全天候开放能力,能随时接受急诊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的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等图像处理,从接到启动CT室的指令到接受患者进行CT检查的时间<30分钟;如果目前无法达到,则应有具体的改进措施;

2.具备随时进行超声诊断的条件,包括心脏超声及主动脉超声;对于急性胸痛患者,从接到启动超声检查指令到实施超声检查的时间<30分钟;

3.运动心电图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时可用于对低危

胸痛患者的评估;

4.快速检验: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所需要的肌钙蛋白、D-二聚体、BNP等检验项目应可以在20分钟内获得检查结果,且为全天候开放项目。

要素二院前医疗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提高胸痛患者的诊治效率是胸痛中心运作的直接目标,这要求整个胸痛中心的运作高效、流畅、有序。面对不同来源的胸痛患者,例如来自急救系统、其他医院转送、自行就诊等,胸痛中心应该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整合急救系统、转诊或急救网点医院、医院内各临床科室等医疗资源,使医务人员在遇到突发胸痛患者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选择最优、最高效的分诊与转运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妥善安置患者,从制度上优化流程,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与机会。

一、与当地医疗急救服务系统建立正式合作关系,须符合下列至少四项条件:

1、定期举行联席会议(早期至少每3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并详细记录讨论的内容和达成的协议(应有具体的讨论内容:如制定流程、改进工作、协调冲突、区域合作等);

2、胸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共同进行病例回顾,总结

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有改进措施,和取得的进步;

3、为简化和规范ACS患者的救治流程,医院应评估和分析现有的急救模式和调度方案,对急救系统的现有急救模式提出改进建议,提供正式的(医院胸痛绿色通道与EMS无缝连接的)书面材料,包括流程图、文字、表格等,列出具体的部署和双方要共同达到的目标;

4、以书面形式列出根据不同地域、距离和再灌注策略确定运送ACS患者到能实施PCI的医院的方式和标准,制定快速转诊和接收患者的方法和流程;

5、与医疗急救系统合作,共同制定和完善各项流程,尽早实施或完善远程传输院前心电图至胸痛中心的能力和设备,若当前无法实现实时传输院前心电图,应每年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心电图培训,提高其识别ACS心电图的能力;

6、急诊调度中心应参与认证工作及胸痛中心建设方案的制定,需提交正式合作文件;

7、在救护车、急诊科及心内科值班医师之间部署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立相应流程,将转诊来的所有STEMI患者直接送入心导管室;

8、急救人员从接诊现场能直接启动心导管室或通过传输院前心电图后由院内心血管医师启动导管室。

二、与急救中心制定相互服务、合作和交流的正式条款,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实用标准(第五版)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2015年11月修订) 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过对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现状的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所确立的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能力的医院为核心,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为实现此目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含五大要素,分别是:基本条件与资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 胸痛中心申请认证之前必须满足此要素的全部条件。 一、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10分) 由于胸痛中心是通过整合院内外相关优势技术和力量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的机构,既可以是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基础之上实体运作的虚拟机构,也可以是重新组建的实体机构。但不论何种方式,胸痛中心的建设均要涉及到医院内外许多部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可以因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基本要求和任务是相同的。 1.医院发布正式文件成立胸痛中心及胸痛中心委员会,要求:

1)由医院院长或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2分,资料)(1.10) 2)书面文件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1分,资料)(1.11) 3)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具有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为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权 力;(1分,资料)(1.12)4)胸痛中心成立并实际运作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申请认证。(1分,资料)(1.13)说明:1.10-1.13 需上传医院正式文件的扫描件。 2. 任命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要求: 1)医院正式任命一名具有心血管内科专业背景的高级职称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且该医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必须具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紧急救治能力;(1分,资料)(1.14) 2)正式文件明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的职责;(1分,资料)(1.15) 说明:1.14-1.15需上传以下材料: 1医疗总监任命文件的扫描件 2明确医疗总监职责的正式文件 3 医疗总监的专业资质文件: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 任命胸痛中心协调员,要求: 1)指定一名具有急诊或心血管内科专业背景的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协调员,协调员必须

指挥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指挥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论 (5) 一、项目概况 (5) 二、业主简介 (12) 三、编制依据 (5) 四、编制内容 (6) 五、结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 第二章项目背景 (7)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 一、是创造稳定消防安全环境的需要 (14) 二、符合整个某某市的消防规划 (14) 三、是适应某某市公安消防部队建设的需要 (15) 四、是促某某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17)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内容 (19) 一、建设规模 (19) 二、建设内容 (19) 第五章建设条件 (20) 一、项目建设地址 (20) 二、自然条件 (20) 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 (21)

四、交通条件 (21) 五、水电及通讯供应条件 (21) 六、前期工作 (22)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 (23) 一、总图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筑工程 (24) 三、结构工程 (26) 第七章公用工程方案 (31) 一、给排水工程 (31) 二、电气设计 (33) 三、消防系统 (39) 第八章节能措施 (42) 第九章环境保护 (44) 第十章项目进度计划及招投标 (44) 一、项目进度计划 (47) 二、项目招投标 (47)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 一、投资估算 (49) 二、资金筹措 (51)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54) 一、结论 (54) 二、建议 (54)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某某市某某区119消防指挥中心 (二)项目代建业主:XX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三)项目地址:某某市某某区港城工某某区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建项目占地面积103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20.78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建、设备安装、室内外装饰装修、绿化、道路广场及公用工程等。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49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0万元,基本预备费268万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资金由某某区政府解决,上级财政适当补助。 (七)项目建设周期:2007年9月—2008年12月 二、编制依据 中共某某市委办公厅、某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某某市某某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项目分解》的通知 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

有关开展透析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报告

***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可行性报告 第一部分开展本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1.1血液透析的目的 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入尿毒症期的时候,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除非肾移植成功。 1.2血液透析的意义 目前,全世界血液透析已经非常成熟,临床开展的极为广泛,我省、市各级医院都有不同规模的开展,唯独我区的医院还没开展本项目。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慢性肾功能衰竭自然人群年发病率约为98-198人/每百万人口,且患者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患者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这意味着肾衰竭业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病种所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已占慢性肾衰竭患者总数的73%。而肾透析作为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能够有经济能力采用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所以我院开展血液透析项目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肾透析及肾透析机概述

2.1肾透析基本概述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肾衰竭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而引发。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肾脏功能逐渐下降而造成肾衰竭。 肾透析又称洗肾,是利用净化技术从机体内去除废物和过多水分的过程,对减轻患者肾衰竭症状、延长其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肾透析指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难治性心衰、肺水肿、肝硬化、肝肾综合症、肾病综合征、电解质紊乱、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等。 肾透析有两种方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2.2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将血液从体内移出并在体外通过透析器进行循环的过程。通过外科手术人为地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作一连接(动静脉瘘),患者的血液通过连接动静脉瘘的管子流动并被泵进透析器。透析时须使用药物肝素以防止血液凝结。透析器内的人造膜把血液与相似于正常体液的透析液分开。血中的液体、废物和有毒物质,可通过膜过滤进入透析液。而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于太大而不能通过人造膜小孔滤出。净化后的血液再返回人体。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

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设可行性报告 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合作单位: 县区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 论证时间:

市科学技术局编制 填报说明 1、本论证书与申报书为配套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经专家论证修改完善。 2、主持单位指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3、项目编号由市科技局统一安排。 4、文本规格为A4开,封面格式不变。

目录 一、基本情况 (5) 1.1 中心名称 (5) 1.2 中心摘要 (5) 1.3 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基本情况 1.3.1 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1.3.2 合作单位基本情况 二、组建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2.1 组建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 建成后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国外技术发展趋势和地区技术需求 3.1 国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2 省的现状及技术需求 四、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现有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4.1 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及成果转化情况 4.2 有关人员队伍、基础设施、实验装置等情况 五、“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5.1 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5.2 社会经济效益

5.3 人员培训和对外开放服务 六、“中心”的总体设计和布局 6.1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之间的职责和分工 6.2“中心”的基本结构、各单位的职责和关系 6.3 “中心”拟采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6.3.1 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 6.3.2 中心采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6.4 人员配备情况(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简介) 七、“中心”组建计划进度 八、经费预算与支出 8.1 投资总额与资金来来源 8.2 分年度的经费预算 8.3 经费支出明细(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新增仪器设备清单) 九、依托单位意见及保障承诺 十、合作单位意见及保障承诺 (40)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承办单位概况 (2) 1.3项目建设内容 (2) 1.3.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3) 1.3.2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4) 1.3.3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转运工程项目 (6) 1.3.4辅助设施 (9) 1.3.5 分期建设内容 (9) 1.4编制依据 (11) 1.4.1法律、法规及有关资料 (11) 1.4.2 环境标准 (14) 1.4.3 其他相关资料 (17)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7) 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 1.5.2项目建设的意义 (19) 第二章区域概况 (21) 2.1自然环境概况 (21) 2.1.1地理位置 (21) 2.1.2地质、地貌 (21) 2.1.3气候条件 (21) 2.1.4水系特征 (22) 2.1.5植被与土壤 (22) 2.1.6自然资源 (23) 2.2社会环境概况 (24) 2.2.1历史沿革 (24) 2.2.2行政区划 (24) 2.2.3人口现状 (25) 2.2.4经济概况 (25)

2.2.5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6) 第三章某某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28) 3.1工业固体废物环境规划 (28) 3.1.1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28) 3.1.2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29) 3.1.3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方案 (31) 3.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5) 3.2.1 工业及生活源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5) 3.2.2 电子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8) 3.3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39) 3.3.1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39) 3.3.2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41) 第四章厂址选择与评价 (43) 4.1选择原则 (43) 4.1.1 一般性原则 (43) 4.1.2 特殊性要求 (43) 4.2场址评价 (44) 4.2.1 有利条件 (44) 4.2.2 不利条件 (45) 4.3场址评价 (45)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46) 5.1总流程 (46) 5.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 (47) 5.2.1环保矿渣砖生产项目 (47) 5.2.2环保钢化砖生产项目 (48) 5.2.3包装废料回收利用项目 (50) 5.2.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填埋项目 (51) 5.3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 (53) 5.3.1 有机肥料生产项目 (53) 5.3.2 电镀/线路板污泥综合利用项目 (55)

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系统指导原则

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胸痛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疗机构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和管理。 一、三级医院胸痛中心 (一)基本条件。 1.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设置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胸外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与胸痛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 3.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4.设置重症监护室(ICU)或收治危重胸痛患者的病床。 5.具备开展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张力性气胸紧急持续性引流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相关条件。 6.具备开展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急诊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相关条件,或与具备条件的医院建立转诊机制。

7.具备胸痛患者的综合抢救能力。 (二)组织管理。 1.成立由院长或分管医疗业务的副院长负责、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参与的胸痛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工作制度并负责胸痛中心的日常管理。 2.成立针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救治小组,按照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制定各类胸痛相关疾病的救治预案和工作协调机制。 3.与所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区域内院前急救中心(站)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胸痛患者协同救治协议,建立分工协作机制。 4.建立专人负责的胸痛患者信息登记、诊疗数据记录、随访管理、健康宣教制度,并对胸痛患者诊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改进措施。 (三)建设要求。 1.建立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见附件1)。 2.建立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及时接诊胸痛患者。 3.急诊科设置胸痛诊室,建立急性胸痛优先就诊机制。对于需要紧急救治的胸痛患者,实施“先救治、后付费”。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 2016年8月 为了促进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使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更好地了解胸痛中心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提前做好胸痛中心申请和被认证的准备工作,推动广泛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区域医疗机构参与胸痛中心建设的工作,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和《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特制定下列两项建设标准,并为符合下列两项标准之一的胸痛中心建设单位提供进一步支持。 一、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本建设标准专门针对已经具备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条件且能够全天候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而设置,凡具备以下基本条件者可以开始进行胸痛中心建设工作。 1.医院领导层理解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明确承诺支持胸痛中心建设,为胸痛中心 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金、流程优化、院内外协调等方面的行政支持。 2.成立了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包括医院层面的胸痛中心委员会以及任命了总监和 协调员。 3.制订了胸痛中心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数据库管理制度、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 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 4.心血管内科专业基本条件要求:①心血管内科在区域内为优势学科,能为本地区 其它医疗机构提供心血管急危重症抢救、复杂疑难病例诊治以及继续教育等服务 和支持;②配备有不少于6张的冠心病监护室(CCU);③具备急诊PCI能力,导 管室基本设备能满足急诊PCI的需要,并常备急诊PCI所需的各类耗材;导管室 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④导管室过去1年PCI手术量不少于200台, 急诊PCI(包括直接PCI及补救性PCI)不低于50例。 5.急诊科基本要求:①急诊科主任愿意承担胸痛中心建设任务;②设置了胸痛中心 的功能分区:包括分诊台、急性胸痛诊室、抢救室、急性胸痛观察室等区域;③ 建立了指导急性胸痛快速分诊、快速诊疗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规范诊疗的流 程图,并已经开始执行上述流程图;④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 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⑤开展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议书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申请报告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评报告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商业计划书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总论 第一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背景 一、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名称 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承办单位 三、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主管部门 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仅供参照)

建立胸痛中心 一、胸痛都是些什么病? 该急救系统的倡导者之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表示:胸痛或胸闷是许多重要疾病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也有食管疾病、带状疱疹等疾病,随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急救的第一步就要分清病人的疾病种类,以便对症施治。 二、建立“胸痛中心”的必要性 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linical Pathwa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China,CPACS)显示,我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二是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三是治疗欠规范,只有1/3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治疗,而2/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四是临床

预后差。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二级医院尤为明显,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 另一项北京市关于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STEMI治疗存在明显不足。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0.9%。其中15.4%接受了溶栓治疗,65.5%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平均开始溶栓时间(Door-to-needle,D2N)为83分钟,入门-球囊时间(Door-to-baloon,D2B)为132分钟。只有7%接受溶栓患者D2N时间<30分钟,只有22%的患者D2B时间<90分钟。 2009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急诊胸痛注册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市17所二、三级医院急诊患者5666例,结果显示,胸痛患者占急诊就诊患者的4%,所有胸痛患者中,ACS患者占27.4%,主动脉夹层占0.1%,肺栓塞占0.2%,非心源性胸痛占63.5%。急诊胸痛收住院比例12.3%,未收住院的胸痛患者在本次就诊的30天后随访的无事件率为75%,其余25%包括了院外死亡、再次入院和失访等可能为漏诊误诊的情况。该调查提示,ACS在我国急诊致命性胸痛疾病中占绝对多数,在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中,可能漏诊、误诊包括ACS在内的胸痛疾病比例非常高。 上述的研究数据提示,我国急性胸痛和ACS的治疗流程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2: □认定□组建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心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推荐部门: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填报时间: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编制

一、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3、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 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内需求状况 1、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 2、国内需求状况 3、省内需求状况 4、本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 5、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 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 企业规模(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在行业的位次;市场占有率;单位占地面积等等;) 企业特质(企业获得的称号;经过的认证) 企业主导产品和装备水平(国内外比较) 其它按申报要求应具备的条件 2、科研成果

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在研项目情况 3、科研队伍情况(所有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 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科研基地面积、中试基地面积、仪器总值、中试生产线等) 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总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 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 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2、近期目标 科研开发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

数据中心可行性报告

数据中心可行性报告 一数据中心现状和背景: 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企业发展、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IT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发展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撑。尤其在金融、电信、电力、政府、互联网服务等 领域,IT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正呈现出数据集中化、系统异构化、应用多样化的大规模发展趋势。如何对IT基础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IT基础设施的可靠稳定的运行?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成本 开支?如何整合资源,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快速响应能力,保证服务质量?又如何构筑安全可信赖的运行环境?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大组织机构在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严 峻挑战! 二数据中心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平台 随着IT基础设施应用的不断深入,范围不断拓宽,IT基础设施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以往单一简单的管理运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数据中心发展的需要。面对复杂的IT基础设施管理现状,迫切要求数据中心建立一套针对IT运维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各项运维工作更加有序,运维过程更加安全,从而保障运维管理不会因环境复杂、运维要 求的不断增加而失控。

因此,当前数据中心迫切需要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工具来简化操作,提升运维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个管理平台要能够简化管理人员的运作,使其不必苦恼于异构系统间的频繁切换,能够让系统的部署有着更强大的兼容性与可延展性,以满足不同时期系统扩展的需要,另外,它要能支持若干系统间的数据共享,进而可以帮助数据中心进行更全面的规划与调整——这样的管理平台. 三组建数据中心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热潮扑面而来,计算机变的越来越强大,而应用软件 使计算机变的越来越容易使用,它们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人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总之整个世界正进行 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什么都在变,作为其它行业基础的教育当然也要变,而且应该变的更早变的更快。社会变的很快,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尽早的建设数据中心好处将是显著的和长远的。它们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人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总之整个世界正进行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什么都在变,作为其它行业基础的教育当然也要变,而且应该变的更早变的更快。数据中心特点就是把分布在单位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通过服务器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王乾坤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 1)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相关职能 部门、临床科室、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明确各委员职位及职责并制定承诺函。 2)网站注册,成为会员:登录网站(中国胸痛中心)填写医院信息 并上传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扫描件或照片完成机构注册。 3)制定胸痛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如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讨论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规范胸痛中心的运行。 4)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认证前至少在云平台上有六个月的数据。 认证要求对所有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录入不低于75%,ACS病例录入为100%。如果数据不足6个月,建议补填。 1. 先对STEMI病例根据病例进行补填,尤其是做了急诊PCI的病 例进行认真填写并进行统计分析,如:急诊PCI手术量、D2B时间、FMC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的时间,溶栓人数与比例等。 2. 其次对NSTEMI/UA患者数据进行补录,尤其对做了紧急PCI患 者进行重点补录。 3. 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病例进行补录。

4. 对其它胸痛患者适当选择录入。 从今天起,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维护的相关规定,对每天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数据要及时进行填报。 5)流程制定及优化: 1. 根据患者来源分类有四个主要通道,具体包括:自行来院患者, 120转运患者,基层医院或其他非PCI医院转院患者,院内因非心源性疾病住院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每个通道每个重要的病种都有对应的流程。 2. 根据病种分类主要有STEMI,NSTEMI/UA,以及其他非ACS患 者(包括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以及其他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胸痛患者)。 3. 在定义流程的时候要关注不同的角色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之 间的协同。 4. 在有主要参与方参加的情况下,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 心医院的核心流程图(推荐使用Visio画图工具)。制定流程时应当考虑简化步骤、提高效率,有效控制风险点,优化配置等要素。 制定好的流程应当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 5. 将制定好的核心流程以会议培训、印刷材料、上墙张贴等形式, 对主要参与方进行相关流程培训,尤其对于新入职员工要进行必要的流程培训。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可行性论证报告 拟组建名称:水产品健康养殖与精深加工研究开发中心申请单位(盖章): 编写日期:2016年 12 月 8日 二零一七年一月制

目录 一、组建中心的必要性及目的和意义???????????? (3) 1、组建中心的必要性???????????????????..3 2、组建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4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4 1、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4) 2、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5 三、依托单位技术优势和现有的基础条件???????????6 1、技术优势???????????????????? .??? .6 2、现有基础条件????????????????????...?7 四、“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9 1、主要目标??????????????????????..?9 2、主要任务??????????????????????..?11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 六、计划进度安排???????????????????..?14 七、项目的总体设计、布局及运行机制??????????? ...15 1、项目的总体设计、布局????????????????? 15 2、运行机制???????????????????????16 八、设备购置经费预算?????????????????..?17 九、组建中心领导小组??????????????????..18 十、工程中心主要负责人?????????????????..18十一、中心建成后的预期成果及对行业的带动作用???????19 十二支撑条件和后勤保障???????????????? ..?20 1、支撑条件???????????????????????20 2、后勤保障???????????????????????20 十三、依托单位意见?????????????????? .. ?21

四川省某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省某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项目概况 (5) 1.2承办单位概况 (5) 1.3项目建设内容 (5) 1.4编制依据 (7)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7) 第二章区域概况 (8) 2.1自然环境概况 (8) 2.2社会环境概况 (8) 第三章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9) 3.1工业固体废物环境规划 (9) 3.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9) 3.3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9) 第四章厂址选择与评价 (9) 4.1选择原则 (9) 4.2场址评价 (10) 4.3场址评价 (10)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10) 5.1总流程 (10) 5.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 (10) 5.3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 (11) 5.4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中转 (11) 5.5主要原材料、资源消耗 (12) 第六章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 (12) 6.1总图布置 (12) 6.2公用工程 (13) 6.3辅助设施 (13) 第七章主要工程量 (14)

第八章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安全 (15) 8.1污染物产生与控制 (15) 8.2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15) 8.3环境监测 (16) 8.4安全与职业卫生 (16) 8.5消防 (18) 第九章节能降耗 (19) 9.1物耗指标 (19) 9.2节能措施 (19) 9.3节水措施 (19) 第十章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19) 10.1建设与运营模式 (19) 10.2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 (19) 10.3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 (19) 10.4人员来源和培训计划 (19) 第十一章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19) 11.1实施原则与步骤 (19) 11.2项目分期实施说明 (19) 11.3计划主要履行单位的选择 (19) 11.4招标投标 (20) 11.5勘察、设计、施工与安装 (20) 11.6调试与试运转 (20) 11.7运营 (20) 11.8项目实施进度 (20)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0) 12.1投资成本估算 (20) 12.2资金筹措 (20)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21) 13.1财务编制说明及依据 (21) 13.2经济效益分析 (21)

广州科技项目申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模版(2013年版本)

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可行性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气辅式交通工具注塑模的研究 所属领域:塑胶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 中心名称:广州市环保气辅式交通工具模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申请单位:广州市百年科技有限公司(盖章) 通信地址:广州市***蓬莱路美的工业城 编写日期:2010年4月 广州市经济促进局 二〇一〇年制

填表说明 1、《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专家论证评审和组建中心的 一个重要依据,要在组建中心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填写。 2、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按顺序装订以下补充材料,包括区工程中心组织手册(草案)、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拥有专利及软件版权的证明材料复印件、企业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纳入科技计划、获得奖励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3、区工程中心组织手册(草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程中心的发展目标、组织架 构(架构图)、各组成部分的职责、运作规程、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绩效考评、人才招聘、对外合作等方面。 4、表四、表五和表七中过去三年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开展的研究开发项目清单 的“批准部门”和“立项部门”的填写,如果已经纳入国家、省、市、区科技计划的填写所批准部门。若是企业自行立项研发,在批准部门中填写“企业”。5、“组建工程中心计划进度”是指工程中心在今后两年时间里的硬件建设和管理、 机制等方面的软环境建设的计划安排,以及计划开展的研究计划项目。重点是搭建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目录 一、组建“中心”的目的及意义 二、组建“中心”的背景、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需求 三、依托单位现有条件及组建中心的可行性过去三年来新产品清单 四、过去三年来新产品清单 五、过去三年来高新技术产品清单 六、企业拥有专利、软件版权情况 七、过去三年来开展的研究开发项目清单 八、主要研发设施 九、“中心”建设的目标、水平和能力 十、“中心”建设的主要工作 十一、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十二、工程中心新增经费投入使用计划 十三、新增仪器、设备和经费预算 十四、组建工程中心计划进度 十五、中心的运作机制 十六、组建中心领导小组成员 十七、工程中心主要负责人 十八、工程中心主要技术员 十九、依托单位意见 二十、专家论证意见 二十一、区经济促进局、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意见

马鞍山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马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承办单位概况 (2) 1.3项目建设容 (2) 1.3.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3) 1.3.2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填埋处置工程 (4) 1.3.3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贮存转运工程项目 (6) 1.3.4辅助设施 (9) 1.3.5 分期建设容 (9) 1.4编制依据 (11) 1.4.1法律、法规及有关资料 (11) 1.4.2 环境标准 (14) 1.4.3 其他相关资料 (17)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7) 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 1.5.2项目建设的意义 (18) 第二章区域概况 (21) 2.1自然环境概况 (21) 2.1.1地理位置 (21) 2.1.2地质、地貌 (21) 2.1.3气候条件 (21) 2.1.4水系特征 (22) 2.1.5植被与土壤 (22) 2.1.6自然资源 (23) 2.2社会环境概况 (24) 2.2.1历史沿革 (24) 2.2.2行政区划 (24) 2.2.3人口现状 (25) 2.2.4经济概况 (25)

2.2.5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6) 第三章某某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28) 3.1工业固体废物环境规划 (28) 3.1.1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28) 3.1.2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29) 3.1.3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方案 (31) 3.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5) 3.2.1 工业及生活源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5) 3.2.2 电子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38) 3.3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39) 3.3.1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39) 3.3.2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41) 第四章厂址选择与评价 (43) 4.1选择原则 (43) 4.1.1 一般性原则 (43) 4.1.2 特殊性要求 (43) 4.2场址评价 (44) 4.2.1 有利条件 (44) 4.2.2 不利条件 (45) 4.3场址评价 (45)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46) 5.1总流程 (46) 5.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 (47) 5.2.1环保矿渣砖生产项目 (47) 5.2.2环保钢化砖生产项目 (48) 5.2.3包装废料回收利用项目 (49) 5.2.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填埋项目 (50) 5.3严控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 (52) 5.3.1 有机肥料生产项目 (52) 5.3.2 电镀/线路板污泥综合利用项目 (54)

XXXXX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 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心名称:XXXXXXX超临界萃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签章)推荐部门:XXXXXXXXXXXXXXXXXXXXX(签章)所属领域:□工业□农业□社会发展 填报时间:年月日 XXXXXXX科学技术厅编制

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很多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植 物及天然产物资源,如红豆杉、黄莲、冬虫夏草等,随着人类对其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不可重复利用的宝贵资源遭到了破坏,植物资源不断减少。且很多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都具有热敏性,用传统分离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容易破坏其结构,大大降低了产物质量和提取效率。如何对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在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后发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分离手段。与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相比,超临界萃取可在近常温条件下提取分离不同极性、不同沸点的化合物,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而且更利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超临界萃取还具有传质速度快、渗透能力强、溶解萃取效率高、提取温度低、无溶剂残留、无污染、操作方便、快速、低廉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 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写SCFE)是一种较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投入工业应用,并取得成功。过去,分离天然的有机成分一直沿用水蒸汽蒸馏法、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等。水蒸汽蒸馏法需要将原料加热,不适用于化学性质不稳定成分的提取;压榨法得率低;有机溶剂萃取法在去除溶剂时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或有机溶剂残留;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则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分离方法的不足,它利用在临界温度以上的高压气体作为溶剂,分离、萃取、 精制有机成分。 — 2 —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7) 1.1概述 (7) 1.1.1项目名称 (7) 1.1.2 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 (7) 1.1. 3编制依据及标准 (7) 1.1.4编制原则 (8)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1.3项目建设条件 (10) 1.3.1自然条件及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厂址位置的确定 (10) 1.3.2技术条件 (10) 1.3.3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艺 (11) 1.3.4经济条件 (16) 1.4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组成 (17) 1.4.1项目建设规模 (17) 1.4.2主要工程组成 (17) 1.5主要经济指标 (18) 第二章工业危险废物现状调查 (19) 2.1危险废物现状调查 (19) 2.1.1行业分布 (19) 2.1.2危险废物产生类别 (20) 2.1.3分类统计 (21) 2.2发展趋势 (22) 2.3处理规模的确定 (22) 2.4分期建设规模的确定 (23) 第三章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场址选择 (25) 3.1服务期限及场地面积 (25) 3.2场址的选择 (25) 第四章危险废物处理工艺 (26) 4.1工艺路线的确定 (26) 4.2预处理工艺 (26) 4.2.1综合利用 (30) 4.2.2物化处理 (30) 4.2.3固化处理 (30) 4.2.4废水处理 (30) 4.2.5危险废物预处理分类 (31) 4.3焚烧处理 (33) 4.3.1焚烧规模 (33) 4.3.2可燃固体焚烧处理工程 (42) 4.4安全填埋 (43) 4.4.1填埋处置场设计规模 (43) 4.4.2填埋场主体工程及其环境因素 (43) 4.4.3集排气系统 (49)

建设40万吨城市废物处理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 页 XXXXX 有限公司建设40万吨城市废物处理中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2516997692.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负责人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1)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4)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项目提出缘由 (8) 2.3项目必要性分析 (9) 2.3.1顺应我国“十二五”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 2.3.2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10) 2.3.3提高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需要 (10) 2.3.4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 (11) 2.3.5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11) 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1) 2.4.1政策可行性 (11) 2.4.2市场可行性 (12) 2.4.3技术可行性 (12) 2.4.4管理可行性 (12) 2.5可行性分析结论 (13)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4) 3.1我国废弃资源再利用现状分析 (14) 3.2我国资源综合再利用产业前景分析 (16) 3.3城市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危害分析 (17) 3.4城市废弃物处理的发展分析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