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毛巾、棉布玻璃板

实验设计:

(1)改变平面摩擦力的措施:改变平面的粗糙程度。

(2)保证小车到平面时速度相同的措施: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原因:使小车到达底面的速度相同)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停下的距离越远,也就是说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实验结论的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要点:

(1)牛顿第一定律是分析事实,由概括、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2)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物体本身就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知识点3:惯性

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理解要点:

(1)一切物体(固、液、气)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2)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3)惯性有利也有弊。

知识点4:平衡力与二力平衡

1、平衡力:合力为零的几个力就是平衡力

(1)物体受到两个或几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或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候物体处在平衡状态。

2、平衡状态:

(1)物体处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在平衡状态。

(2)物体处在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2)二力平衡的应用:平衡的两个力,知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知识点5: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1、二力的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1)方向相同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

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知识点6: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有挤压;接触面粗糙;发生(或要发生)相对运动。

3、方向:与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作用点:在产生摩擦的接触面上,但力的示意图中,可将摩擦力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

5、分类:

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接触面滚动时产生产生的摩擦力。

理解要点:

(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也就是说摩擦力不一定都是阻力。例:汽车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是动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例:人行走时,脚受到的摩擦力向前,与运动方向相同。

知识点7: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过程: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方法:转换法

具体操作: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物体,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度数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一对平衡力)。

实验结论: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赵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理解要点:(1)本实验仅限于滑动摩擦力;(2)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3)静摩擦力总与使其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大小相等,其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有最大值。

知识点8:

1、增大有益摩擦:使接触面粗糙;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接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