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1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1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1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

一、判断题

1、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老师。()

2、16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3、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是校园欺凌。()

4、孩子回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5、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造成校园欺凌的原因之一。()

6、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不是校园欺凌。()

二、选择题:

1、()是校园欺凌

①打架、斗殴②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③不借物品

2、校园“小霸王”是()出现的。

①长得壮②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③暴力影片、游戏引起模仿

3、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是()

①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不负刑责。③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4、遇到校园欺凌()

①沉着冷静,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②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③

同坏人拼命

5、发现同学()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①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②不同某同学玩③不愿上学,逃学、装

病请假

三、简答题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

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

1.加强各方面教育。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2.建章立制。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

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3.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欺凌教育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欺凌教育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班级:15会计2班 活动时间: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 活动目标:1.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现象; 2.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3.掌握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关注校园欺凌现象》视频,引入新课。 二、思考: 1、什么是校园欺凌?你遭遇过校园欺凌吗?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以及生活实际回答。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欺凌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2、讨论: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并归纳: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想一想: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哪些对策? 首先引导学生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要忍着不吭声,告诉家长或

者老师;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 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 其次引导学生从施暴者的角度想:反思一下,值得吗?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处分甚至法律处罚,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这么做,值得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观看中学生消除校园欺凌专题教育片。 加强教育管理预防校园欺凌伤害事件加强教育管理预防校园欺凌伤害事件 针对近期发生的学生欺凌伤害事件的发生,学校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针对此种现象作了深刻的分析,并为了预防此种现象在我校发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教育措施。 一、充分发挥沟通的潜能。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等。通过沟通,灌输给了家长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协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 二、加强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班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打架斗殴极易触犯法律,是青少年犯罪的常发案件,后果严重;同时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避免“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 本次测试是了解我校教师进行校园欺凌相关培训后的掌握情况,希望老师们认真答题,切实知道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提高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度,更好地采取措施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谢谢大家的配合! 您的姓名: 一、选择题 (多项选择)1、()是校园欺凌 A打架、斗殴B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C抢夺物品 2、校园“小霸王”是()出现的。 A长得壮B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C暴力影片、游戏引起模仿D司法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制教育缺失。 3、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是() A 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不负刑责。 C 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4、遇到校园欺凌() A沉着冷静,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B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C同坏人拼命D保证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不要意气用事激怒对方。 5、发现学生()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A 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 B 不同某同学玩。C不愿上学,学生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D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学生的鞋子、书本、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 6.校园欺凌的处理--对受欺凌的学生 A.发现学生间欺凌行为采取措施及时制止; B.对受欺凌学生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伤害加重或再次发生(学校护送、同学、家长陪伴) C.心理安抚和帮助,避免对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D.必要情况通知监护人,共同帮助、保护。 7 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

A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B 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C 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D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二、判断题 8、处理校园欺凌时,对施害者依据“宽容不纵容,关爱又严管”的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害者进行教育管理、惩戒,可以进行适当体罚。( ) 9、学校不得对欺凌行为“捂盖子”( ) 10、学生间并无预谋、一时性冲突,后果不严重也无后续伤害,错误一方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并能彼此谅解,不宜按校园欺凌处理。( )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一)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 二、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 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 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三、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1.打:打架、斗殴 2.骂:侮辱、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3.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4.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5.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四、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1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3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4司法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制教育缺失。 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让不少孩子有恃无恐。 五、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责。 4.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六、这些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热天常穿长袖,可能是想遮掩。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就要留心了。 3.如厕习惯改变,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成为暴力场所。 4.自尊心受挫,孩子回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伤害。 5.自我伤害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6.不愿上学,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7.睡眠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七、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小学生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word版本

小学生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班级:xxx 活动时间:XX年9月12日星期一 活动目标:1.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现象;2.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3.掌握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关注校园欺凌现象》视频,引入新课。 二、思考: 1、什么是校园欺凌?你遭遇过校园欺凌吗?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以及生活实际回答。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欺凌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2、讨论: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并归纳: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想一想: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哪些对策? 首先引导学生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要忍着不吭声,告诉家长或者老师;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 其次引导学生从施暴者的角度想:反思一下,值得吗?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处分甚至法律处罚,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这么做,值得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观看中学生消除校园欺凌专题教育片。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由电脑高手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活动过程:

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杜绝校园欺凌手 校园是同学们读书的地方,是一个充欢笑声的地方,校园不应该出现暴力欺凌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反对校园欺凌事件,创造和谐校园!本文是杜绝校园欺凌手抄报内容资料,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一、校园欺凌资料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二、校园欺凌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 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画侮辱画。 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 1、厌学现象。受害者让校园里的暴力现象吓怕了,因此不敢去上学,上课也不敢主动提问题,胆子更小,最后导致辍学。 2、学习效率下降。学生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回避、逃避、躲避状态,学习精力分散,学习效率自然下降。 3、学校正气受压抑,邪气上升。学生不是在团结的气氛中,比学习、比智慧,而是在霸道的环境中比拳头、比地位,班级风气、学校风气无形中自然偏离了方位,邪气不除,正气难正。 4、学生人格扭曲。当学生受到无端欺辱时,其他同学由于害怕报复,不敢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正义感被泯灭。周围都是冷漠的眼神,“打去吧,打死偿命,与我何干。”同情心、团结协作精神都一刹那转变为倚强欺弱,人际关系淡漠,相互勾结、利用,一旦被坏人利用,将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5、爆发恶性事故。由于多次受到欺辱,受害者压力很大,等压抑达到不能承受时,就会产生报复心理,宁肯鱼死网破,铤而走险。小者找上更多的人打击对手,大者致人死命。这些事件的发动者,往往都是平时的受害者,由于一时的冲动,闯下了大祸。冲突中,如果双方的社会关系、家庭势力参与进来,将会酿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中小学生防止校园欺凌常识

中小学生防止校园欺凌常 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小学生防止校园欺凌常识 1、给孩子的穿戴和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如果情形继续,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8、如果遇到,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

2020年小学生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内容

2020年小学生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内容 不能“怕”字当头 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要勇敢说“不”。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要及时报告 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

的伤害。因此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会在无形中助长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要搞好人际关系,慎重择友 要对孩子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学生要多安慰,但不应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家长和学校都应言传身教,对待问题都不应该用暴力解决,而是以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对施暴学生不要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敢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以此方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学校平时除了要多教学生们一些校园安全知识之外,还有多告诉他们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主题教育教案班级:计算机三一班、三二班 班会日期: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 校园欺凌主题教育 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联动班会活动过程: 一、了解校园欺凌 按照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定义,欺凌指的是既非亲戚也非恋人的单个或数个年轻人之间不应有的过激行为,通常会反复出现。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校园欺凌各国普遍存在,2011年,韩国大邱一名中学生因为无法忍受同学的欺凌,留下遗书后自杀。从遗书中得知,这名学生在自杀前3个月内遭受了多达300次的暴力和威胁。这一事件引发韩国社会震惊和集体反思,从而使校园欺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韩国9岁到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每3人中就有1人曾遭受过欺凌,每5人中有1人曾实施过欺凌。另外,韩国

教育部去年发布的校园欺凌实态调查显示,语言暴力在校园欺凌中占比最高,达到35.3%,被集体孤立占16.9%,身体暴力占11.8%。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剖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4*6=24分) 1、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老师。() 2、16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3、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是校园欺凌。() 4、孩子回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5、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是造成校园欺凌的原因之一。() 6、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不是校园欺凌。() 二、选择题:(6*8=48分) 1、()是校园欺凌 ①打架、斗殴②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③不借物品 2、校园“小霸王”是()出现的。 ①长得壮②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③暴力影片、游戏引起模仿 3、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是() ①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不负刑责。③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4、遇到校园欺凌() ①沉着冷静,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②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③同坏人拼命 5、发现同学()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①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②不同某同学玩③不愿上学,逃学、装病请假6.2018年3月1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 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表示,校园暴力或者校园欺凌各地都有发生,有的行 为非常恶劣,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 会也广泛关注。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予以拘役处罚 ②.校园欺凌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③.人民法院要公开审理校园欺凌案件,以示警戒 ④.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 7.2018年5月28日,青岛全市两级法院集中开展“远离校园欺凌,法律护我 成长”活动。活动中,少审庭法官为同学们播放了由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制作 的防治校园欺凌法治教育微电影《韶华叹》,然后结合影片对同学们开展应对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平罗县城关第五小学黄彦春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过程: 一:走近校园暴力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暴力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杜绝校园欺凌手 校园是同学们读书的地方,是一个充欢笑声的地方,校园不应该出现暴力欺凌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反对校园欺凌事件,创造和谐校园!本文是杜绝校园欺凌手抄报内容资料,欢迎大家学习参考。一、校园欺凌资料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二、校园欺凌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 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画侮辱画。 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 1、厌学现象。受害者让校园里的暴力现象吓怕了,因此不敢去上学,上课也不敢主动提问题,胆子更小,最后导致辍学。 2、学习效率下降。学生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回避、逃避、躲避状态,学习精力分散,学习效率自然下降。 3、学校正气受压抑,邪气上升。学生不是在团结的气氛中,比学习、比智慧,而是在霸道的环境中比拳头、比地位,班级风气、学校风气无形中自然偏离了方位,邪气不除,正气难正。

防范校园欺凌安全教育

防范校园欺凌安全教育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 二、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 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三、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1.打:打架、斗殴 2.骂:侮辱、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3.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4?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5?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四、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1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3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4司法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制教育缺失。 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让不少孩子有恃无恐。 五、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责。 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六、这些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热天常穿长袖,可能是想遮掩。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

校园欺凌防范常识

校园欺凌防范常识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主要指学龄期(7岁至18岁)青少年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暴力行为。梳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现,“女生暴力”渐成公众关注的焦点,旁观者大多较为冷漠。其次,“网络暴力”流行,施暴者将暴力事件上传网络,暴力通过网络还会达到“二次传播”,对受害者加重伤害。 治理措施: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二、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司法: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制教育缺失;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不少孩子有恃无恐。 三、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责; 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四、这些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1.身体伤痕。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淤伤、抓伤及其他伤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要注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广播稿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广播 一、什么是校园暴力: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 二、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杜绝校园暴力,自我防护的方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

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②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1.是找机会逃跑。2.是大声呼救。3.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4.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5.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6.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

预防校园欺凌培训(教师)

防范校园欺凌知识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 二、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 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 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三、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1.打:打架、斗殴 2.骂:侮辱、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3.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4.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5.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四、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1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3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

年的是非观。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4司法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制教育缺失。 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让不少孩子有恃无恐。 五、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责。 4.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六、这些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热天常穿长袖,可能是想遮掩。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就要留心了。 3.如厕习惯改变,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成为暴力场所。 4.自尊心受挫,孩子回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伤害。 5.自我伤害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6.不愿上学,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7.睡眠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

防范校园欺凌防自杀安全教育

防欺凌防自杀安全知识 四(2)班 (一)预防校园欺凌安全知识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 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1.打:打架、斗殴 2.骂:侮辱、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3.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4.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5.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三、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1.保持镇定。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2.求救。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保证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不要意气用事激怒对方。 4.一定要告诉家长。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四、家长应该怎么做 1.稳定孩子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无条件的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2.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借助专业人士,从心里层面给予帮助。 3.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 (二)预防学生自杀心理教育 一、学生自杀的原因 学生正处于青春花季,正是身体强健、求学就业的好时机。为什么要产生自杀轻生的念头呢主要原因有: (1)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如考试失败、交往受挫、失恋等,而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又过低。选择轻生之路的中学生往往自尊心很强。 (2)家庭危险因素。有些父母管教过严,家庭中缺乏交流,孩子时常处于不被人理解、看重的地位,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有可能以自杀方式唤起父母的关注;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常感到自己是一个包袱,再活在世上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使孩子任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很低,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批评,就可能自杀。另外有些父母自身关系不好,对孩子感情上的关注很少,孩子从小感到“世态炎凉”,可能变得自卑、抑郁,在遇到挫折时,可能采取轻生方式。 (3)社会媒介的影响。 (4)精神障碍。 二、对自杀的认识 有自杀企图的人经常会有孤独感、自卑感以及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被排斥感并伴随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失去自尊,以及羞耻感和失去所爱等。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 (1)倒霉。命运似乎专门与他们作对。一系列消极事件连续发生,而且似乎不可避免。 (2)无助。处于孤独和个人困难之中时,无助感一般会相继而生。 (3)绝望。绝望是终止生命的信号,如果一个人经受了一系列的坏运气,并伴有无助和绝望,那么其自杀的危险就很高。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主题教育教案 班级:计算机三一班、三二班 班会日期: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 校园欺凌主题教育 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尝试用温和和 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 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联动班会活动过程: 一、了解校园欺凌 按照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定义,欺凌指的是既非亲戚也非恋人的 单个或数个年轻人之间不应有的过激行为,通常会反复出现。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 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 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校园欺凌各国普遍存在,2011年,韩国大邱一名中学生因为无法忍受同学的欺凌,留下遗书后自杀。从遗书中得知,这名学生在自杀前3个月内遭受了多达300次的暴力和威胁。这一事件引发韩国社会震惊和集体反思,从而使校园欺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韩国9岁到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每3人中就有1人曾遭受过欺凌,每5人中有1人曾实施过欺凌。另外,韩国

教育部去年发布的校园欺凌实态调查显示, 语言暴力在校园欺凌中占比最高, 达到 35.3%,被集体孤立占16.9%, 身体暴力占11.8%。 2010年9 月30 日下午3 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 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0 年11月 2 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剖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资料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自觉抑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进行斗争。 2、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能够勇敢地与校园 暴力做斗争。 3、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掌握与校园暴力做斗争的方 法。 教学重点:掌握与校园暴力做斗争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学会巧妙地处置校园暴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情境体验、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学生思考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思考:1、什么是校园暴力?你遭遇过校园暴力吗? 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和课文介绍回答:校园暴力是发生 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 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板书) 2、学生讨论:校园暴力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并归纳:校园暴力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 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 感,产生恐惧和焦虑。(板书) 3、校园施暴者的构成主要是些什么人?学生: 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爱歧视的学生;在 家庭中缺乏温暖、关爱的学生;性格孤僻、心理压制,无处 发泄的学生……  4、社会、学校、我们对校园暴力的态度? 校园暴力必须被制止。

想一想: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哪些对策? 学生回答。 (一)对策一:从受害者的角度想: ◆不要忍着不吭声: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 ◆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 小讨论: ◆暴力容易发生的时间:上学或放学学生回家途中。 ◆暴力容易发生的地点:偏僻地角落。 ◆容易遭暴力袭击的对象:低年级学生,弱小的学生。 ◆暴力发生后自助的方法:告诉老师、学校、家长或者公安机关;伤势严重的立即打120急救。 (二)对策二:从施暴者的角度想: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 六3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欺凌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