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工程技术哲学》课程思考题

(建筑学院)《工程技术哲学》课程思考题

《工程技术哲学》课程

思考题

1、简述亚里士多德将关于知识的分类。

2、简述“哥白尼革命”。

3、简述近现代科学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作用。

4、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近代工程技术。

5、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近代工程技术。

6、简述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现代工程技术。

7、简述生态文明中工程技术的特征。

8、简述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视域下的工程观。

9、试论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0、简述“荷兰学派”关于技术人工物“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双重属性的分析。

11、试分析工程的行动结构。

12、试分析工程共同体的复杂构成。

13、简述分析技术知识的本质特征。

14、试分析工程知识的本质特征。

15、试论工程知识构成的科学技术维度与人文社会维度。

16、简述工程思维的特点。

17、试述工程活动的综合集成方法论。

18、简述工程活动的软系统方法论。

19、简述工程活动的硬系统方法论。

20、简述工程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21、简述何为“技术创新”。

22、简述工程活动中的“非技术”创新。

23、简述何为“国家创新体系”。

24、简述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25、简述约纳斯的技术“责任伦理学”。

26、试论建筑师的伦理责任。

27、试论加强工程伦理学教学的重要性。

28、简述“道德敏感设计方法”背后的“道德物化思想”。

29、试论黑格尔美学的主要思想。

30、简述技术美学的兴起及特征。

31、简述“模式二美学”的特征。

32、试论现代主义建筑中的“机器美学”。

33、简述后现代主义建筑观的问题与贡献。

34、简述新现代主义建筑观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建筑观的挑战

35、试论现代工程技术与勒?柯布西耶“光辉城市”规划思想的关系。

36、试论科学、技术、工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7、简述索卡尔事件引发的“科学大战”。

38、试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工程技术中的融合。

39、简述当代绿色建筑设计的地域主义思想。

40、试论科学、技术、工程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 课程代码:1031xk31 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筑学 课程总学分、总学时: 2.5学分、48学时 一、课程教学总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依托广阔的世界历史背景,解读国外建筑产生的根源、民族特点、历史发展动态、建筑流派及其理论、技术进步的表现和呈现出的特征与本质。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比较国内外建筑的造型和室内外环境改造的艺术特征与风格;重点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形制、空间、造型、构造、技术、文化等的特点和艺术特征;了解当今外国建筑发展情况与学术思潮。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学习外国建筑史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外国建筑史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性质;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与需要补充的知识。 2、外国建筑历史的学习方法与意义。 3、外国建筑体系及其分支、分类。 4、不同类别的国外建筑的差异特征,西方建筑的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外国建筑史的发展特点 参考教材: 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 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第一部分: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西方建筑体系 第一章古埃及建筑 本章教学目标: 1、握古埃及金字塔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熟悉古埃及建筑特征 2、了解古埃及建筑史分期 3、掌握古埃及太阳神庙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2、府邸和宫殿 3、金字塔的演化 4、峡谷里的陵墓 5、太阳神庙 6、希腊化时期 本章重点: 1、金字塔的形成的步骤,太阳神庙的形制。 本章难点: 1、建筑形式和材料结构的关系。 参考教材: 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 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两河流域及波斯建筑类型和典型遗存 2.熟悉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特征 3.了解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史分期

建筑史思考题

1中国古代城市往往方整清晰,西方古代城市则形状自由;而园林似乎相反,西方古代园林条理整饬,中国古代园林则自由婉转。你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请思考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 有道理 1东西方是不同的哲学体系,而美学是依赖于哲学的。中国在魏晋时期,思想再次迸发,崇尚天人合一,园林追求自然美。园林是释放个人的情感而非理性,而西方园林体现的是西方对理性的崇拜,故而是几何型的美。 2就城市而言。中国古代长时间处于封建农耕社会,需要有序而安稳的氛围,人口和粮食才能增加。相应需要合理的土地制度及军队制度。尤其是在确立了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唐朝,对于人口的控制是国之根本。国家利用里坊制,确定每坊人数,便于分田、征兵、收税,维护统治。西方在多次思潮中推崇古希腊,而古希腊文明是追求民主、自由,也相应在城市上有所体现。 2北京四合院如何体现儒家思想当中的“礼”。 1四合院中的居住分配上。正房是为最尊贵,厢房次之。而正房住长辈或宅主,厢房住晚辈。 2垂花门将前院与后院分开。前院、内院互不干扰,体现男女有别、内外有别宗法礼制。 3院内主仆的交通路线有别。 4人的社会等级不同,对四合院的装修、规模等都会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以求门当户对。 5包括大门、便门在内的细节,在四合院的使用中亦有严格的礼教规范。(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便是入的东便门,而非正门) 3不同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如何造就不同的建筑。气候:北方墙厚,屋顶厚、重视南向、争取日照,如四合院。南方屋檐深挑,天井狭小,以利通风而屏蔽强烈日光辐射,如徽居不重视坐南朝北。藏区降水少而平顶。

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对民居空间的制约小,布局较为宽松;山地则对民居的布局产生较大影响,山地建筑顺自然地形,智取空间,如山西悬空寺。湘西的水边住宅吊脚楼。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窑洞民居。 生活习俗:氏族而居的客家人造就了遍重防御的客家土楼;游牧习惯的牧民造就了易拆的毡房、帖房。 4中国产生了“锢窑”这样的建筑类型,为什么没能发展出中国的拱券建筑体系? 1砖石的完全成熟较晚,在明代。 2拱券建筑时间较长,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比木构要多。 3砖石拱券建筑无法表现木构带来的亲盈,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审美不相符。石质冰冷而木温馨,木长于土。 4锢窑只局限与在黄土高原,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没有发展到全国。 5明清北京紫禁城如何组织院落空间序列以形成皇权至尊的空间效果? 1利用在中轴线上组织空间院落序列。前殿有千步廊的狭长、太和殿前广场的开阔。人经过压抑、小放松、再压抑而到开阔。后殿是嫔妃、皇子的各种住所以众星拱月的形式围绕着后三宫。 2院落空间中代表着皇权的建筑无论是体量、等级上都是顶级。 3紫禁城整体以中轴线左右对称,而非唐大明宫中宫殿园林错落,强化封建礼教,强调皇权至尊。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406349 学分:2分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 适应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 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研究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一般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运动员选材的任务及生物基础;训练周期的类型、改变负荷的形式;体、战术训练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参赛准备的内容及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评估与对策。 理解训练方法的意义和操作过程及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竞技战术、战术能力的概念;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运动智能与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关系;各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以及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提高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掌握技术、战术能力训练的方法;各类运动训练计划结构和组织及控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学时)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了解竞技体育的构成、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2、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内容,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二)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2学时) 1、了解运动训练管理的含义及其管理的层次结构; 2、明确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竞赛管理; 3、了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三)运动员选材(2学时) 1、明确运动员选材的任务; 2、了解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方法实施。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问答题:(作业1) 1、试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出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各种球类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手在比赛中出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在分析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时,仍然只单方面地考虑决定运动员个人竞技水平高低的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这实际上是将运动成绩和个人竞技能力二者的决定因素混淆在一起。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例子是,近二十几年来电动计时装置的表现,消除了手计时员的视觉反应空间判断等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计时成绩的准确性。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关键时刻,裁判员有意无意的一个错判,往往会决定着整个比赛结果。 2、运动训练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地不间断的进行? 答: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3、试论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的科学基础。 答:(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外国建筑史复习题

外国建筑史复习题 一、古希腊雅典卫城群体局部的特色 答:1.雅典卫城的局部和祭祀雅典娜女神的祭典密切相关 2.考虑到山下游行观赏,建筑物大都沿周边布置,为了照顾山上人的观赏视点,建筑物不是机械的平行或对称的布置,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将最好的角度朝向人群,这是根据使用功能进行流线动作而设计的尤其是胜利女神庙的设计,考虑到了人们的心理活动,利用建筑群体间的均衡,形成完整统一的外部空间形象 3.卫城上的建筑物有形制和大小的变化,柱式也不同,每个建筑都有个性,但是整体建筑群很统一。 二、文艺复兴的成就与特点 1.城市与广场: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改变,追求庄严对称,涌现出许多理想的城市方案,比如斯卡摩齐的环形加放射形道路系统方案,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取得了很高成就,这个时期的广场类型多,而且每个广场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四周有附属陪衬,典型的实例有圣·马可广场和卡比多梯形广场 2.在单体建筑方面有许多创新的创造,平面设计严谨,讲究对称均衡,按轴线发展,立面也趋于规律化,在教堂的设计中,古典柱式取代了象征性神权的哥特风格成为建筑造型的主要手段,此外迭柱,券柱,双柱,巨柱也被广泛使用,这时候的教堂需要表现集中和团结,因此半圆形券,厚石墙等被用来表现合乎理性的稳定感,他们取代了哥特教堂中的尖券和尖拱,所有的这些都使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有了崭新的面貌。 3.技术:梁券系统和拱券结构混合使用,大型建筑外墙用石材,内墙用砖料,方形平面上加鼓形座和圆底,穹顶用双层以及肋料的做法 4.理论:出现了不少重要的理论著作,如阿尔伯蒂的《建筑论》 三、哥特建筑的特点与成就 1.教堂色彩:哥特建筑大都有宗教色彩 2.建筑类型:最主要的建筑是教堂,此外还有优美的住宅及市政厅 3.城市与城堡:城堡具有防御性,城市自发形成缺乏规划 4.雕刻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但比较呆板 5.教堂在结构上使用了骨架券,飞扶壁,扶壁,尖券杰出的结构组成了伟大的 形象,此外还采用了玫瑰窗,钟楼等等,表达了强烈的宗教氛围

运动训练学思考题

运动训练学思考题 第一章 1、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举例说明)P1(借笔记抄) 2、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变化P4 3、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P8 4、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P11 5、运动训练理论的划分层次P13 6、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P15 第二章 7、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P29 8、训练实施系统P32 9、制定程序化参赛方案应注意P40 10、选拨体系应注意P41 第四章 1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P96 12、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及症候P107.108 13、连续负荷及其效应P107 14、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P109 15、信息的运用(借笔记抄) 第五章 16、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训练手段的关系P117 17、运动训练方法的五个发展阶段(5是混合训练阶段)P124 18、现代训练方法发展方向P125 19、运动训练方法基本分类P128 20、怎样操作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P131 第六章 21、体能训练的意义P164 22、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P165 23、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P167 24、力量训练方法P171(借笔记抄) 25、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P173(借笔记抄) 26、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或要素P175(借笔记抄) 27、速度素质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特征及任务P179 28、速度素质的重要意义P181 29、速度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P184 30、耐力素质分类P190 31、发展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P198 32、处理有氧无氧耐力的关系应注意P201

第七章 33、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P207 34、运动技术评价P208 35、运动技术评价常用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P209 36、协调能力是技术能力的重要基础P212 37、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关系P220 38、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P223 39、运动技术创新的目的P226 40、运动技术创新的意义P226(借笔记抄) 41、运动技术预见的三个层面P231 42、运动项群技术的训练要点P233 第八章 43、举例说明战术在所修专业中的运用P242 44、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P252 45、抓住战术意识培养这一核心环节P256 46、着重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P257 第九章 47、运动员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与战术能力的关系P261 48、目标设置技能P264 49、注意技能P272 50、运动智能的训练P281 51、运动员心理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285 第十章 52、运动训练计划实例P288(借笔记抄) 53、运动训练过程基本结构P289 54、运动训练计划基本内容基本部分P291 55、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高原现象P319 56、提高球队集团竞技能力应注意P321 第十一章 57、年度训练计划周期类型的选择P335(借笔记抄) 58、训练计划安排应注意P342 59、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P342 60、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安排应注意P352 第十二章 61、训练内容交替安排原理P368(借笔记抄) 第十三章 62、赛前准备的训练工作P414

【课程大纲】《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外国建筑史 (英文):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编号:14241020 课程学分:2.5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 该课程以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分为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前者主要内容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和美洲的建筑,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资本主义初期的建筑,伊斯兰教国家的古代建筑,印度、东南亚国家及朝鲜和日本的古代建筑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具体生动的叙述和阐释建筑的发展;后者主要内容为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建筑文化发展的概况,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建筑历史精华体现在今日时空之中。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 1)解读历史:深层次阅读从古代到当代历史上出现的代表性建筑、建造活动、建筑思想等各种建筑成就,识别各种时期的建筑特征,剖析形成这些建造活动与建筑成就的社会、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 2)阅读理论:通过丰富的建筑历史脉络的展开,将各个历史时

期有深远影响的建筑理论引入阅读,并解剖建筑理论所包含的观念与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知识体系建构之间的关联性。 3)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建筑的语言,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建筑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4)形成史观:形成关于建筑历史与传统关系的基本观念,历史不是目的,传统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未来。 2、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2)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 3)重点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风格、特点及在建筑历史中的意义; 4)了解当今外国建筑发展情况与学术思潮。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2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学习外国建筑史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外国建筑史的 主要内容;要求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性质,了解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了解外国建筑史的学习方法 和意义,了解不同类别的建筑的特征及相互差异性。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外国建筑史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外建筑史之间的差异。 第一节学习外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方法的异同(1学时) 第二节外国建筑历史的分支、分期及分类(1学时)第一部分:十九世纪末叶以前的西方建筑体系(20学时)

外建筑史论述题

外国建筑史课程-思考题及作业 1、外国建筑史绪论 社会环境以何种方式影响建筑? 外建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引起建筑发生变化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主流建筑风格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特征? 何为主流建筑文化与非主流建筑文化?它们的关系如何? 学习外建史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 2、古代埃及和西部亚洲的建筑 玛斯塔巴主要模仿哪种建筑? 吉萨金字塔群主要是由那些内容所组成? 阶梯式金字塔的名称是什么? 哈特什帕苏墓建造于什么时期? 克阿蒙神庙和鲁克索阿蒙神庙建造于何时期? 两河流域、伊朗高原的建筑有何特色? 山岳台建造于哪个地区? 亚述王国时期的宫殿建于何年代? 帕赛玻里斯是哪个王朝的宫殿? 伊什达城门建造于哪个城廓? 3、爱琴文化和古希腊的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有哪些? 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雅典卫城主要由哪些内容组成?它的建筑成就和空间特色各是什么? 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奖杯亭各是什么柱式的建筑? 古希腊建筑有几种柱式?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希腊化时期创造了哪些种类型的建筑? 4、古代罗马和古代美洲的建筑 古罗马对世界建筑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古罗马的建筑有哪些特点? 古罗马创造了哪些种建筑类型? 《建筑十书》的作者是谁?主要论述了哪些容? 代表古罗马最高建筑成就的是哪种类型的建筑? 罗马大角斗场下部三层为何种柱式? 古罗马的帝王广场有哪几个? 古罗马万神庙穹顶的直径与高度各是多少? 画出古罗马大角斗场的透视图(钢笔画)。 古代美洲的建筑有何特点? 5、拜占庭的建筑 拜占庭的建筑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帆拱技术产生于什么时期?怎样建造?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造于哪个时期?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它的内部空间有何特点?主要建筑特色是什么? 拜占庭建筑的装饰艺术有哪些? 东欧小教堂的建筑特色有哪些? 6、西欧中世纪的建筑 西欧中世纪主要有哪几种建筑风格? 哥特式的教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学时:54学时 课程学分:3分 一、课程性质、任务 性质: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必修课程。 任务: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明确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以及具有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版本信息:《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教材适用评价:本教材被国家教育部立项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并作为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适用。由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教授主编。 适用的参考资料:安朝臣:《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运动训练学对于其它实践课程,如散打、跆拳道、篮球等技能型科目的教学及其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三、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竞技体育形成与发展,理解竞技体育特点与社会价值。掌握运动训练的任务及内容。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第二节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六、技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七、技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八、技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项群得科学意义,理解项群理论的应用,掌握各项基本特征 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一节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第三节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一、状态诊断和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运动成绩,竞技能力的基本涵义及其决定因素,理解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掌握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运动训练学章节总结习题集

运动训练学习题集 体育科学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搞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1运动训练原则: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集群训练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4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与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3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4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5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第八章 1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2想象训练法:是在运动员大脑内部语言和套语的指导下进行战术表象回忆,能过帮助运动员在大脑中建立丰富而准确的战术表象。

外国建筑史13-16章 作业题 2(1)

试分析古希腊的的建筑特点及典型事例? 1.建筑物类型增多除住宅陵墓,庙宇外观出现了大量的公共性建筑 2.神庙具有雄伟庄严简洁明快的风格 3.建筑中的柱式逐渐发展起来 4.视觉校问题帕提农神庙 5.雕刻装饰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帕迦码的宙斯祭坛 6.是欧洲建筑的开拓者 7.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形式美:雅典卫城 简述雅典卫城群体布局特色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代表,宗教的圣地,是大众聚会社交的主要场所,它达到了雕刻柱式和布局在当时的最佳水平,是古典盛行的最杰出的的作品,他因地而建考虑到忍心地形和周边环境的等各方面因素不是机械的重复堆成而是以最好的角度示人 卫城的山门作为唯一的入口实出于西端由南面的胜利神庙作为平衡,帕提农神庙作为主体没设置于山势最高的地方再起北面是伊瑞克提翁神庙 简述其特色 1.发展民间自由活波的布局方式,顺应地势照顾山下和山上人们的欣赏 2.强化主体把圣地神庙出现于山顶的边缘之外

3.布局合理引人入胜雄踞与陡坡智商的山门进入之后,照面就是雅典娜的铜像,强化主体视觉也随之开阔 4.根据动态观赏条件而布局人们在每段路程中都能看到有没的建筑景观,他们相继出现前后呼应 5.建筑在形式形制大小柱式浮雕均有变化 伊斯坦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与罗马城万神庙的穹顶在结构形式的区别 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穹顶下的空间同南北两侧是明确隔开的,而侧半穹顶下的空间是完全连续的,这部分的平面纵深68.6m宽32.6m穹顶的中心高55m比古罗马万神庙的更高敞宽阔 哥特式教堂的特点与成就 1.形制平面为拉丁十字横翼很短,东端圣坛常委半圆形的平面,西端大门西侧有一对高塔,十字焦点处室内用穹窿顶或助架券,外观为一瘦高的尖塔 2.结构:1使用骨架券作为2 使用独立的飞券(飞扶壁哥特式特有)3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3.内部处理中厅窄长高且结构裸露有很强的升腾攻势 4.彩色玻璃窗 5.外部处理结构裸露装饰丰富有蜂拥向上升腾的强烈攻势,华丽的生气勃勃的窗子凌空的飞券玲珑剔透的尖塔强进的扶壁极轻快华丽热烈

【外国建筑史】【重点】外国建筑史复习题

外国建筑史重点思考题 [古代埃及和西部亚洲的建筑] 玛斯塔巴主要模仿哪种建筑? 梯形坟墓 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吉萨金字塔群主要是由那些内容所组成?(图)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哈夫拉前的大斯芬克斯 阶梯式金字塔的名称是什么? 昭赛尔金字塔 (多层台阶式) [爱琴文化和古希腊的建筑] 雅典卫城主要由哪些内容组成?它的建筑成就和空间特色各是什么? A 组成:卫城山门胜利神庙雅典娜铜像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B 建筑成就:继承了古代希腊优秀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希腊艺术高贵的纯朴和壮穆 的宏伟精神,达到了圣地建筑群的最高水平,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骄傲。 C 空间特色:相继出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条理井然,构图变化起伏大,建筑 和雕塑交替成为构图的中心,建筑群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则。 古希腊建筑有几种柱式?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种。多立克柱式:特点是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 爱奥尼柱式:特点是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科斯林柱式: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纤巧精致、高贵华丽,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 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奖杯亭各是什么柱式的建筑? A. 帕提农神庙: 多立克柱式 B. 伊瑞克提翁神庙: 爱奥尼亚 C. 胜利神庙: 爱奥尼柱式 D. 奖杯亭: 早期科林斯柱式 (古罗马) 替度斯凯旋门(81 年) 赛维鲁斯凯旋门(204 年) 君士坦丁凯旋门(312 年) 7.古罗马的庙宇 继承了希腊的宗教和型制,以矩形为主,前柱廊式,建在城中。 代表作: 罗马万神庙(公元120—124 年) 单一空间,集中构图,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圆形平面,穹顶直经43.3 米,高43.3 米。 几何形状,单纯和谐,开朗庄严,尺度恰当,曲线饱满,含蓄有力,稳定安祥,构图连续,整体感强。

《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2016—2017第一学期《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本课程共讲授十四章内容,分别就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训练、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训练同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项群训练理论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学期,通过运动训练学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运动训练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研究状况和发展动态,培养了学生对运动训练学的兴趣和能力,为毕业生能够胜任体育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门课程为指定选修课,共32学时,2学分,授课对象为体育系2011级1—6班,体育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该班每周授课2学时,共16周。授课形式主要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讲授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性形式,来完成运动训练学的内容,并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完成。 本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该班共有学生26人。整体上看,上课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认真思考问题,课下基本按时完成作业。在本门课程学生试卷的分析中,参加考试10人,考试人数占总人数的100%,缓考同学均是参加学院的顶岗实习的同学;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通过了考核,没有不及格学生。从学生考试试卷看,学生答题有一定的条理性、清晰性以及全面性。虽然部分同学在案例分析题的回答上不够全面,判断题上知识运用还不灵活,但重点知识把握较好。总体而言,成绩较理想。

厦门建筑史作业

外国建筑史·复习思考题 2009版 古埃及 1、名词解释:玛斯塔巴(Mastaba),斯芬克斯(Sphinx),牌楼门(Pylon) 2、金字塔的演变——形制历史(立、剖面简图) 3、吉萨金字塔群的组成、名称;朝拜仪式路线(平、剖面简图) 4、新王国时期庙宇的形制及其艺术效果;朝拜仪式路线的变化(卡纳克—卢克索神 庙群及神道总平示意图) 5、柱式特点(纸草花束) 6、纸草画与象形文字 7、神庙浮雕、神灵图像——正面法则 古西亚(两河流域) 1、名词解释:五腿兽(Winged bull),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巴别塔(Babel) 2、在地图上表现出各阶段历史的更迭 3、高台建筑与饰面技术的发展(陶钉——沥青+石子沥青——琉璃) 4、山岳台(塔庙、月神台) 5、亚述(浸染在鲜血里的土地)帝国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萨尔贡王宫:布局(朝向)、设防特点、墙体结构、大门形制(雉堞、人首翼牛像);庙宇(君、神合一)四层色彩的象征意义。 6、波斯(杂糅的风格、炫耀财富)帝国最著名的宫殿——波赛玻里斯宫:组成、平 面简图。(大流士百柱厅、万邦之门、三门厅、柱头装饰) 爱琴文化 1、名词解释:大力神式砌筑,狮子门 2、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城的米诺斯王宫——“迷宫”特点 3、迈西尼卫城(城门)狮子门的特点(技术、艺术) 古希腊 1、名词解释:柱式(Order),圣地 2、古希腊地理、历史范围 3、地位、成就与局限性 4、圣地建筑群的演进 5、神庙形制的演进 6、柱式的演进 7、雅典卫城建筑群艺术特色(平面图) 8、帕提农神庙特点,画出平、立、剖简图

9、围廊式艺术作用 10、两种柱式的特点及所反映的美学观(立面简图) 古罗马 1、名词解释: 天然混凝土,明厅(Atrium),巴西里卡(Basilica),筒形拱,交叉拱 2、古罗马地理、历史范围、地位、成就与局限性 3、广场布局形式的演变(形制演变反映皇权力量的加强) 4、大角斗场的建筑结构设计及艺术处理(立面设计) 5、万神庙建筑特点,画平、立、剖简图 6、简述古罗马的建筑技术成就 7、柱式的发展与定型 8、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成就与缺点 【作业一】 从古埃及、古代西亚、爱琴文化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中分别选取一、二个你感兴趣并能代表该建筑历史时期某方面最高成就的实例,徒手画出相关平、立、剖简图和外观钢笔画。要求写出建筑名称、年代、地点,并用一句话概括其特点。5~8个实例,A3白纸横幅,装订,封面及每页注明姓名、学号。 注意:1、鼓励运用自己的观点将图形有机串联起来; 2、不许复印或各种方式的描图; 3、鼓励采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4、铅笔辅助线不要擦掉; 5、字体要工整,书写汉字建议采用仿宋字体; 6、注意排版,版面设计应简洁大方,简单装订。 中世纪 A拜占庭: 1、名词解释:集中式,帆拱(Pendentive),湿壁画,镶嵌画,小料厚缝 2、拜占庭建筑平面布局、结构、装饰各有哪些特点 3、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技术、艺术特点 4、列举拜占庭建筑实例 B早期基督教: 1、时代、特点、实例 2、巴西利卡 C罗马风: 1、定义与特点 2、比萨主教堂建筑群的建筑艺术特色 3、名词解释:拉丁十字式,(盲券)、比萨斜塔

外国建筑史 教学大纲

《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JZZB5180【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Foreign architecture 【总学时】65【学分】4.5 【理论学时】65【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建筑学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2、教学目标: ①了解外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基本史实,了解当代外国各主要建筑学派的理论及主 张;②了解建筑历史的研究方法包括综合地观察和思考,辨证地比较及分析等; 3、教学要求: 理解各种自然条件、文化形态、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建筑发展的影响;理解建筑发展的规律及趋势;理解过去及现在城市和建筑的风格是怎样发展形成的;有能力把历史理论及历史实例中吸收到的知识用于研究、考察建筑,并用于建筑设计 【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掌握外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熟悉《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外国建筑史课程学习方法与参考书。 第一章古埃及建筑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古埃及金字塔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熟悉古埃及建筑特征,了解古埃及建筑史分期;掌握古埃及太阳神庙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及重要的金字塔实例。 2、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石窟陵墓 3、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第二章古代西亚洲的建筑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两河流域及波斯建筑类型和典型遗存;熟悉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特征;了解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史分期。 二、主要教学内容

外国建筑史思考题

思考题 现代建筑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由哪几种建筑派别组成? 什么是理性国际主义?它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为哪几座? 何为粗野主义?它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 什么是典雅主义?它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 何为有机功能主义?它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 何为“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它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 何为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它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 何为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它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 钢笔建筑画 -美国驻印度大使馆;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 -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候机楼; -密斯克郎楼立面; 思考题:(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 格罗皮乌斯在现代建筑运动中起到了哪些主要作用?他的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是什么? 画出包豪斯校舍的总平面及各层平面图。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现代建筑运动中起到了哪些主要作用?他的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是什么? 萨伏伊别墅的作者是谁?有何特建筑点? 野性主义有何风格?代表作有哪几座? 朗香教堂为何种建筑风格的作品,有建筑何特点?画出它的透视图? 思考题:(密斯、赖特和阿尔托) 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在现代建筑运动中起到了哪些主要作用? 他的的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有哪些? 理性国际主义风格是谁创造的?有何特点? 何为“皮包骨”的精细建筑? 画出伊利诺工学院建筑馆的透视图。 现代建筑大师—赖特在现代建筑运动走了何种独特的道路?他的主要作用、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有哪些?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画出流水别墅的透视图,它有何建筑特色? 帝国饭店与西塔里埃森有何不同风格? 阿尔托的主要建筑思想是哪些?他的主要作品有何为哪几个? 何为“地方化、民族化和人情化”建筑? 画出萨依诺萨罗市政府中心的透视图,它有何建筑特色? 赖特和阿尔托建筑作品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 思考题:(高层和大跨度建筑)

运动训练学习题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员选材: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将有潜质的运动员选拔出来从事运动训练的竞技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5.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6.教绪员:是从事竞技运动训练工作,培养运动员并指导他们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绩的专业人员。 7.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竞技活动中竞技能力的直接体现者和运动成绩的创造者。 六、简答题 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国有哪些? 答: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2)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 2.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从不同实践过程看,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部分。(1)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2)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3)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4)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下才能获得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3.现代竞技体育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竞技体育表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2)竞技体育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事; (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群体件;(5)公开性;(6)观赏性。 5.简述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答:(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5)促进社会和竞技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6.简述现代运动训练具备哪些特点。 答: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代运动训练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与劣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与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 7.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答: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动成绩。

外国建筑史作业任务书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作业任务书2013 一题目 西方古典建筑界面形态流变研究 二设题背景 西方古典建筑树立了西方建筑审美标准,在其发展历程中,理性思维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即通过严谨数字将古典柱式、线脚等构件及其组合加以规范,并确立起秩序明确的关系,使之实现尺度、比例、均衡、对称、和谐的美学标准。然而,在当前建筑语境下,“古典”已泛化成不言自明的概念,任何线脚、柱式建筑都被囊括其中,以至越发觉得我们距离古典的遥远。基于此,本次作业以古典建筑界面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文献阅读、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加强对西方古典建筑形态理性关系的理解,消除误读,修正认识。 三作业要求 ■明晰界面概念,选择西方建筑史中一个经典案例进行研究,辨析古典建筑界面形态构成的基本逻辑; ■选择浙江近代折衷风格建筑典型案例(杭州、宁波、南浔等地都可,数量不限)进行调查,明确其形态构成特质; ■对上述所选案例进行比较研究,辨析西方古典与中国近代折衷建筑界面形态构成的异与同,进而把握古典建筑形态构成一般规律; ■自行结组进行研究,每一研究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人数超过者,将酌情扣分),在最后提交成果中需注明本小组成员及各自分工。

■结合实例调查与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体会与见解;分析过程明确,逻辑性强,尽可能对界面形态某一层面做详尽分析,鄙视人云亦云的肤浅应付。 四成果提交 ■调研分析报告:包括文字分析、分析图、实景照片等 形成电子文件:依据A3 幅面排版,存成JPG格式,精度不小于300dpi 文件夹命名形式:班级-姓名 ■2013年5月27日(第14周)用于自行调研,其余时间课后自行安排;交图时间为2014年6月3日中午1:30前由各班长收集交至邵科馆312,过时按迟交处理,将在最后成绩中酌情扣分。 五评分标准 分析过程理性深入;(占本次作业的55%) 成果表达形式精良;(占本次作业45%) 本次作业将占课程总成绩的30% 六参考书目 萨默森《建筑的古典语言》 亚历山大.仲尼斯《古典主义建筑——秩序的美学》 刘大平《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的窗形态研究》 刘松芙《哈尔滨松浦洋行的构图分析》 赵国权《西方文化对温州近代建筑形态的影响》 章臻颖《杭州近代建筑史及其建筑风格初解》 其他关于浙江近代建筑、近代折衷风格建筑研究的期刊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