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欣赏

西方音乐欣赏
西方音乐欣赏

目录一、音乐学基本介绍---2

《西方音乐欣赏》复习材料

一、音乐学基本介绍

音乐学,musicology,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音乐学的总任务就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如研究音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等;研究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点的,有音乐声学、律学、乐器学等;研究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的,有旋律学、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等作曲技术理论;还有从表演方面来考虑的,如表演理论、指挥法等。

从各个方面对音乐进行学术探讨,古已有之,古希腊的阿里斯提得斯·昆提利安(约2~3世纪)即曾在《论音乐》的著作中试将音乐分为理论、技术及演出三大部分。真正考虑将音乐分门别类进行专门研究,并加以体系化,从而形成音乐学这门学科,则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一般以F.克吕桑德于1863年所编《音乐学年鉴》作为西方近代音乐学的发端。克吕桑德在该刊第 1卷的序文中,强调了音乐研究应具有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同样水平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1885年,奥地利音乐学家G.阿德勒发表了论文《音乐学的领域、方法及目标》,将隶属音乐学的各种门类划分为两大部门,第一部门为历史音乐学,包括音乐通史与各种专业史;第二部门为系统音乐学,包括可应用于音乐不同领域的法则,如研究和声、节奏、曲调的法则,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音乐教育学与教学法,对音乐民族学及民俗学的比较研究等。另外又列出这两个部门的辅助学科,如历史部门的文献学、传记学、史学、文学史、哑剧及舞蹈史等;体系部门的音响学、生理学、逻辑学等等。他的分类法成为以后德奥系统音乐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迄今为止,音乐学已出现多种体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H.里曼在《音乐学概论》中将音乐学分为5个部门,即音响物理学、音响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理论及音乐史研究(比较音乐学)。里曼体系的特点是强调了音乐史与音乐理论,认为音乐美学是理论中一种思辨的学科,而音乐理论实际上接近于应用音乐美学。

H.J.莫泽尔(1889~1967)则将音乐学按4个方面的关系来分类,即:①哲学的音乐学,即音乐美学。②自然科学的音乐学,其中包括音响学、音响生理学、音响心理学、音乐工艺学。③民俗学的音乐学,包括比较音乐学与乐器学。④精神科学的音乐学,即西洋音乐史。至于狭义的音乐理论则列为实践方面的理论,与上列各项并列。莫泽尔体系的特点是将音乐学与一般艺术学联系起来,而以音乐史为其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西方最为流行的则是 H.-H.德雷格尔(1909~1968)的体系。他于1955年提出的分类是:①音乐史,包括记谱学、乐器学等;②体系的音乐学,包括音乐声学、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哲学等;

③音乐民族学与民俗学;④音乐社会学;⑤应用音乐学,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音乐评论、音乐工艺学等。此外,美国音乐家协会也曾于1955年将音乐学的对象规定为从物理、心理、审美及文化现象来研究的一门知识,并按此原则来考虑分类的方法。由于着眼点不同,对音乐学的分类方法也各有不同。

二、歌剧诞生的时间、地点

歌剧自1600年诞生于意大利;15世纪从意大利的宗教剧演变而来;17世纪达到成熟阶段;18~19世纪达到兴盛阶段。简单的说,歌剧是结合了戏剧与音乐,并加入舞台艺术元素,集三者于一身的艺术形式

三、音乐剧

所谓的“音乐剧”是指美国发展而成的大众歌舞剧总称,包括音乐喜(MUSICAL COMEDY)以及没有连贯情节的把重点放在音乐上的舞台音乐(music theater)等

※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

音乐剧呢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它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英国和美国是音乐剧的全盛国度,从音乐剧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可称作为音乐剧的发源地。然而音乐剧在英、美两国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美国,它较多地受爵士乐、踢踏舞、戏剧性的话剧和含歌唱的喜剧的影响;在英国,音乐剧更多的与轻歌剧、话剧,特别是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的戏剧背景相关,舞蹈方面则更接近芭蕾。但英国音乐剧自吉尔伯特,一直难以与百老汇的作品抗衡,直到70年代局面才开始扭转;而在美国虽然最初上演的多是英国的舶来品,但不久以后,美国艺术家便创造出完全美国化的音乐剧作品,并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英国启迪了美国创造出音乐剧这种融合通俗戏剧、音乐、歌舞的新型戏剧形式。

关于音乐剧的起源,目前说法甚多:一说起源于欧洲19世纪古典轻歌剧和喜歌剧;一说起源于美国本土的由乡村歌曲、黑人灵歌与爵士音乐和流行歌舞拼装而成的歌舞杂耍;一说起源于19世纪英国人创造的“音乐滑稽剧”和“音乐喜剧”;一说是1866年的《黑钩子》以及后来的“话剧加歌舞”的戏剧类型。另外还有一种“综合起源说”,认为音乐剧这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不大可能仅从单一文化源流中生成,它必须从多种文化成分中吸取养料构筑自己的艺术血肉,因此它的形式来源必须是多元化的。

本文对音乐剧起源这个问题的探讨,认为“综合起源说”比较靠得住。这是因为“综合起源说”不仅接纳了其它各说的成果,而且此说较其它各种说法更接近于音乐剧发展历史的实际状态。

在中国,音乐剧并不为许多人所熟知,甚至有小部分人将音乐剧等同于我们习惯的歌剧或轻歌剧,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音乐剧是本世纪最重要且发展最快的一项文化成果,它是综合了舞蹈、音乐、戏剧的舞台艺术形式,它比传统的表演形式更贴近大众,风格也更多元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音乐剧。

音乐剧的诞生,也许是由于一场“意外”,一场令人庆幸的“意外”——1866年在美国,

由威威廉·惠特里(Wil1iam Wheai1cy)制作了一台音乐通俗剧《黑骗子》,正苦于无人演出时,一个芭蕾舞团在美国作巡回演出时剧场被大火所烧,万般无奈又没有路费回家,只好为威廉上演了《黑骗子》。演出时音乐、戏剧和芭蕾舞在整台演出中交替进行,戏剧与舞蹈没有情节上的联系。尽管如此,这台演出竟出人意料地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这样的一种演出模式便由此确立,有人以此为标志,来界定音乐剧在美国的诞生。

但是,音乐剧的诞生绝不是偶然的。它的诞生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原因:

1、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它的历史不过300多年。而具有美国本土风格的音乐从形成到现在,不过200年的历史。因为美国音乐成熟较晚,在20世纪以前,完全受到欧洲音乐影响,只有在十九世纪末开始,才逐步形成真正具有独特美国风格的音乐。它从本质上来说是本土的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尤其是欧洲音乐的融合,渗透而产生。由于美国音乐在二十世纪才完全成型,所以,美国需要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音乐形式,一种基于美国本土文化的表演形式。音乐剧就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

2、欧洲移民将许多成熟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带入了美国,如歌剧、芭蕾舞剧等等,为音乐剧的出现提供了“硬件”。早期的音乐剧,一方面接受了欧洲的不同风格的轻、喜歌剧甚至在歌厅舞厅表演的歌舞杂剧(Vaudevil1e)的影响;一方面也吸收了当时新兴的流行音乐如Ragtime、Blues的因素,其风格视作曲家的教育基础而定。在美国这一时期的音乐主要特征是消化和吸收欧洲的各类艺术并在内容和表现风格上尽量使其本土化,但有些创作仍带有欧洲文化的影子。在戏剧方面主要是吸收了一些表现美国人日常生活的轻喜剧和通俗剧的内容,包括白人抹黑脸扮黑人的滑稽剧一直深受欢迎。音乐剧与歌剧、舞剧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却是“一脉相承”的。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创作的音乐剧《波吉与贝丝》,就被很多著名的歌剧院作为保留剧目上演。而越来越多的音乐剧中运用到了芭蕾舞剧的形体语言。而音乐剧《西贡小姐》的故事,其实就是改编自歌剧《蝴蝶夫人》。

3、在开发美国的时候,曾有大量的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大陆作为奴隶,他们创造出了一些美国所特有的音乐形式,比如Jazz 爵士乐,Rap 说唱乐等等。还有一些美国特有的表演形式,如踢踏舞等。这些曾被高雅艺术“拒之门外”的“街头艺术”,被音乐剧“收容”了下来,并且将它们与高雅艺术中的一些部分结合,形成了更独特的、通俗易懂的新的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音乐剧是“天时、地利、人和”相配合下所产生的,它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音乐剧开始的时候只活跃于美国的百老汇和伦敦的西区,可是,近年来,音乐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现在,不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瑞士等发达国家有制作、上演音乐剧,而且连埃及、津巴布韦、南非、菲律宾、韩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观众也开始喜欢上了音乐剧。音乐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音乐剧的特点:题材多半取材于人民生活中熟悉、关心的事件,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如《西区的故事》描写美国下层社会不同种族青年之间结下冤仇以至相互残杀的悲剧。《俄克拉荷马》、《安妮》、《音乐之声》等,主人公都是普通人,如流浪儿、农牧民、女教师和黑人等。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的群众化。主创人员的脑子里始终装着观众,时时考虑群众的喜闻乐见,从而在形式和手段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使观众在内容、形式、音乐舞蹈、舞美、表演诸方面都能得到最大满足。音乐优美动听,通俗上口,易于流传。著名音乐剧中都有一二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流传千家万户。在美国,音乐剧唱片十分畅销,销量甚至于超过国际明星演唱大歌剧的唱片。音乐剧有歌、有舞、有道白,以音乐贯穿始终,把三种因素有机揉合起来,不给人以间断、间隙或硬套之感。这种歌、舞、说、演并重的戏剧形式是使音乐剧极受欢迎的重要因素。突破了大歌剧传统上分几幕几场的框框,场是转换极其灵活自由。场次分法无一定之规,完全视剧情和戏剧效果需要而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几句话,一个过场,就是一场。舞台上就像电影一样一场紧接一场,紧扣观众心弦,不容松懈。道白、歌词非常讲究,作者努力挖掘本国语言的美,加以提炼,尤其善于使用人民生活中的日常俚语和生动词汇,使对白和歌词经常具有意想不到的幽默诙谐、寓意深刻的强烈效果。在舞台装置、声光效果方面,尽量采用现代化、电脑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剧场视听效果斑斓多姿、变幻莫测,不断给观众以惊奇感和令人叹服的剧场魅力,有效地推进剧情发展,营造出特定的戏剧氛围。音乐剧是一种年轻的、有生命力的表演形式,它能得到这么大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1、音乐剧具有兼容并包的特性。音乐剧的这种特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表演艺术形式的多样性。音乐剧融合了音乐、舞蹈、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二、音乐艺术形式的多元性。音乐剧中,演唱可能有古典唱法,也可能有通俗唱法;音乐可能有传统的爵士乐、也可能有摇滚乐、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还可能有现代的电子音乐。其三、题材的多样性。一部音乐剧,可以是悲剧、喜剧、正剧;可以是单纯的爱情剧,也可以是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科幻故事;可以是古代故事、现代故事,甚至想象未来的故事。这与传统的戏剧有很大的不同。其四、它可以接受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同台表演。如美籍华人演员王洛勇就在歌剧《西贡小姐》中担任男主角,并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其五、音乐剧与电影、文学之间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很多著名的音乐剧往往就是由一些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比如《猫》就是改编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而音乐剧的故事又会被作为文学作品出版。许多音乐剧被人们搬上银幕并获得成功,如《贝隆夫人》、《窈窕淑女》;而一些受欢迎的电影又被人们搬上舞台,如《狮子王》就是由迪斯尼的一部卡通片改编而成。

2、音乐剧能紧贴时代的步伐,非常具有现代感。它的灯光、布景等都极具现代感,而且,很多曾经用在音乐剧中的歌曲都名列当年流行歌曲排行榜的前列。如《贝隆夫人》中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猫》中的“回忆”等。

3、音乐剧能给从事音乐剧创作、演出的人带来很大的收益。电影《Titanic》在全球的收益为10 亿美元,人们都觉得很多了,而殊不知,到1997年,音乐剧《歌剧院幽灵》在

全球的收益为27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它的唱片的收益和其他与之相关行业的收益。有那么丰厚的报酬作为支持,无怪乎商人们舍得为音乐剧投资了。

4、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而有些古典音乐对很多人来说又晦涩难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欣赏轻松易懂的音乐剧应该是舒缓压力的最佳选择了。所以,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而音乐剧不但没有被潮流埋没,反而越来越走俏。

歌剧跟音乐剧的根本差别在哪里?

音乐剧跟歌剧最大的区别是它有戏剧、有音乐、有道白,这些都是随意的。歌剧先作曲,有独唱曲,二重唱,三重唱,合唱,有一定的规格、形式。歌剧道白也是唱出来的,它必须唱什么咏叹调。音乐剧没有,根据剧情的需要,该说就说,该唱就唱,是根据戏剧的要求来进行的。歌唱也没有什么限制,哑嗓子也能唱。只要你把戏演好了,观众高兴就行了。虽然两者都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但音乐剧不是歌剧,它更接近于歌剧中的轻歌剧,不少人称它为通俗歌剧。我们现在所说的歌剧,大多是指欧洲古典歌剧或正歌剧、大歌剧。这种艺术样式经过近四个世纪的发展(曾在十八、十九世纪达到辉煌的顶峰),至今仍有其生命力。从艺术特征上说,该剧是集文学、音乐、戏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模式,它一般没有道白,音乐贯穿始终,其组成部分有序曲、咏叹调、宣叙调(或称朗诵调)、重唱、合唱,戏剧结构严整,音乐构成复杂,因此对观众欣赏水准有较高的要求。而音乐剧没有既定的艺术程式,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它本身就是在挣脱程式、打破传统束缚的过程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因此是高度自由的艺术。音乐剧生命活水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高度综合性,一个是高度自由性。音乐剧的表现空间和形式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唱、做、念、打俱全,悲剧、喜剧、正剧应有尽有;在题材内容上大至国家兴亡、战争风云,小至日常琐事、悲欢离合;话剧、歌剧、舞剧演员的艺术功底在音乐剧中均大有用武之地;机关布景、魔术、杂技皆能兼容并包;通俗音乐、爵士、美声、摇滚、民族唱法都可熔于一炉,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可以同台献艺……正是这些方面充分体现出音乐剧艺术博大的兼容性和高度的自由住。在我印象中,古今中外还没有哪一种舞台戏剧样式在这一点上能够与音乐剧相比,这也是音乐剧能够久演不衰、拥有最大观众量的秘密所在。

音乐剧的创作过程

一个音乐剧的诞生过程对于剧组,一个音乐剧的诞生是极不容易的,从开始的剧本选择到最后的后期制作,是需要剧组各组员的努力、时间与精力合作完成。毕竟我们不是专业,各组员在线时间不能统一,所以新剧推出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周期。以下以一个音乐剧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大概的诞生过程。

首先是剧本的选择。众所周知,剧本创作人的灵感来之不易,故事本身必须考虑到题材、剧情的合理性与故事的感染力等因素,最后必须通过监制的审核才能采用,所以这里难度是最高的。

然后是音乐的选择。一个感人的音乐剧,与对应的主题音乐和背景音乐是分不开的,这样才能更容易感染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所以音乐的选择需要更多的心思与时间。

第三就是整个音乐剧的设计。根据原始剧本与音乐,对原始剧本在不影响故事主题的情况下作出针对性的修改或编辑,对应背景音效的使用与音乐的编排把剧本编辑为最终剧本。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

选角与录音。根据故事角色,在众演员中选择合适的人员演出,然后给予大家一定的时间去熟悉剧本,了解角色。接着开始录音,录音过程中难免重录,这是很普遍的,譬如拍电影的NG镜头一样,加上各组员的在线时间不能统一,所以到最后所有角色的录音完成,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在演员录音的同时,对剧中使用到的环境音效也必须准备好,搜集合适的音效也是非常费时的。

最后,后期制作,最花时间与精力的部分。由于演员的录音设备都是普通的电脑配套产品,录音质量自然表现一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处理每个角色的人声录音,例如降噪、EQ处理等等。每一句台词的准确位置都需要反复试听确定,台词与音乐之间的过渡,音效的使用等等后期制作的步骤都是需要制作人的时间、耐力与精力认真完成的。经过反复试听与微调后,最后的成品才算完成。

一个音乐剧就此诞生。需要大家的支持鼓励和认同,你的每一个诚意回帖都让我们鼓舞和感动,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投入,继续为大家制作更多动听的广播作品。

百老汇(broadway)简介

百老汇(Broadway),原意为“宽阔的街”,指纽约市中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百老汇大街两旁分布着几十家剧院,在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的剧院称为内百老汇,而百老汇大街41街和5 6街上的剧院则称为外百老汇,内百老汇上演的是经典的、热门的、商业化的剧目,外百老汇演出的是一些实验性的、还没有名气的、低成本的剧目,但这种区分在近年来也越来越淡化,于是又出现了“外外百老汇”,其观点当然也就更新颖更先锋了。

百老汇是纽约曼哈顿区一条大街的名称,其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中心,因而百老汇这一词汇已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同义语。世界上还没有一条街道像百老汇大道(Broadway)那样使人充满幻想。而今百老汇大道是美国现代歌舞艺术、美国娱乐业的代名词。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纽约欣赏百老汇的歌舞剧。百老汇大道英文直译为“宽街”。这条大道早在1811年纽约市进行城市规划之前就已存在,其中心地带是在第42街“时报广场”附近,周围云集了几十家剧院。

【百老汇历史】

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9 世纪初。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建立于公元 1810 年的 Park Theater 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 The Broadway 在 1821 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 (Broadway) 上。百老汇在这期间的戏剧风格受到当时欧洲维多利亚风格 (Victorian Style) 的影响极大。伴随着移民潮及多样文化的冲击,属于美国本土的剧作家及演员才

在这种意识刺激下出现,由于大部分的剧目都是改编自小说或文学品,由于著作翻印再版或改编剧目的纷争不断,第一条关于著作权法的条文于 1856 出现。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I) 的结束,百老汇剧院文化于 1920s 年代开始迅速蓬勃发展,20年代末,是百老汇艺术的鼎盛时期,1925年这里的剧院达到80家至多。但这种好景却被19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而划上句号。

随着历史文化再次演进变迁,现今的 Broadway 不仅是一条贯穿纽约曼哈顿岛 (Manhattan) 南北向的马路,更是剧院或是欣赏戏剧的代名词。

“百老汇”实际上有三个含义:第一个概念是地理概念,指纽约市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内的36家剧院;第二层含义是在百老汇地区进行的演出;第三层含义是整个百老汇这个产业,这样的产业也包括在纽约市以外的地区,主要以演出百老汇剧目为主的这些剧院。总的来说,百老汇是西方戏剧行业的一个巅峰代表,在戏剧和剧场这个行业代表着最高级别的艺术成就和商业成就。

目前所指的“百老汇区” 是指延着百老汇大道 (Braodway) 从位在曼哈顿西41 街 (West 41st Street) 的 Nederlander Theater 剧院往北至西 53 街(West 53rd Street) 的 Broadway Theater 剧院,而真正位在百老汇大道上的剧院只有 Marquis、 Palace、 Winter Garden 跟 Broadway 这 4 家剧院。其实沿著百老汇区周围林立的剧院也都归在百老汇区。

【内容和特点】

“百老汇”上演的是比较高雅的音乐剧,百老汇的表演内容多以经典剧目为主,演员的表演服从剧情需要,以群体的肢体语言和出色的音乐吟唱来表现晚会主题。百老汇表演的基调为黑色,夸张、幽默、风趣、自然、轻松、活泼是百老汇的一贯表演风格。

20世纪初,纽约人在百老汇大街两旁建起戏院,丰富多彩的舞台演出很快就成为这座迅速成型的大都会吸引人的亮点。今天,百老汇演出已经成为纽约主要舞台表演的代名词,它们不再局限在百老汇大街上,有的甚至巡回世界。”纽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艺术中心、娱乐的先锋,“百老汇功不可没”。百老汇的特点很像电影圈的好莱坞,具有极强的商业色彩和娱乐性,数百万美元的制作费、豪华炫目的舞台、功力非凡的超级明星,通俗易懂的剧情,构筑起了其音乐剧长盛不衰的骨架。

百老汇里的每个工种都有自己的演职员协会,只有成为其中一员才能取得在百老汇工作的资格。哪怕只是一个灯光师,也得争取加入灯光工作者协会。因此,在百老汇求生存的演员,经过多番打磨,即便不是主演,出去之后也会是很厉害的角色,这里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正是这种竞争,使得百老汇几代艺术家始终坚持探索,保持了百老汇优雅而健康的发展,并使音乐剧这门古老艺术萌发新活力。

百老汇歌舞艺术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娱乐性强;舞台布景富丽堂皇,加上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配合声响、灯光,使得舞台表演变幻莫测。台上演员载歌载舞,台下观众如醉如痴;气氛热烈,使演员和观众的交流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演员们身着缤纷绚丽的服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热情奔放、酣畅淋漓的舞蹈,使观众亲身感受到美国的文化和音乐。

百老汇没有任何艺术上的框框,也不介意这台戏是否在别的地方已搞过,它只信奉一个准则,那就是任何艺术中只要能让观众视觉得到新的挑战的东西,毫不拘泥,拿来就用。像《猫》、《歌剧魅影》等著名舞台剧,先是在伦敦西区原创,而后在百老汇方才走红。这是因为百老汇的制作人把它们买过来,加以精细再制作的结果,体现出一种绝不拒绝复制的精神。

如今,百老汇歌剧已经成为纽约市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之一。它的表演形式融舞蹈、音乐、戏剧于一体,有些剧目更是融艺术与大众品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观赏百老汇歌剧成为每一个来纽约市参观、访问、旅游的人不可或缺的节目。从目前观众的比例来看,慕名前来的外国人要超过美国人。现在,观众人数以每年3%的比例上涨,观众当中,60%的人来自纽约以外地区;许多来纽约的人的目的之一就是来欣赏百老汇歌剧,否则就是“无功而返”。

【著名剧目】

百老汇上演的剧目有几十种,其中以“悲惨世界”、“美女与野兽”、“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国王与我”等等剧目最为出色。那里上演的剧目,往往是一演就是7~8年,有的甚至10几年。

拿“猫”剧来说,从1982年10月开始上演到2000年6月落幕,上演事件长达18年之久。以199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猫”剧以“从现在乃至永远”(Fro m now to ever)为广告语,为纽约市带来滚滚财源。“猫”剧上演了7397场,售出剧票3000万张,票房收入约3.8亿美元,并带动附近社区相关行业(餐馆业、酒吧业、礼品业等等)的经济增长达30亿美元。而整个百老汇地区,每年的票房总收入为12亿美元左右。每一张剧票的价钱,按照美国的人的收入标准来衡量,并不贵。如果到位于时报广场的售票处(TKTS)购买当日的余票,价格还会更便宜。

近年在百老汇演出的著名剧目有《狮子王》(1998年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得主)、《歌剧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等,《泰坦尼克号》(199 7年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得主)因为同名电影的推波助澜而蔚成一股风潮。

《西贡小姐》系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的越南版,讲述了一个美国大兵对西贡少女始乱终弃的故事。身为男主角,王洛勇自然大力推荐此剧。不过这台剧确有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如剧末满场如假包换的直升机从舞台上起飞,令观众眼花缭乱。该剧剧情通俗感人,即使不懂英语也能了解剧情的发展。女主角弃妇式的哀怨,与其子之间的亲情,很容易打动人心。

※※弦乐器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可见,柔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颤、碎、拨、跳,等)而具有灵动的色彩。

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故发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

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如吉它)。弓拉弦鸣乐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

琴(Double Bass)、电贝司(Electric Bass);弹拨弦鸣乐器:竖琴(Harp)、吉它(Guitar)、电吉它(Electric Guitar)、二胡、古琴、琵琶、筝。

木管乐器

木管乐器起源很早,从民间的牧笛、芦笛等演变而来。木管乐器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常用被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在交响乐队中,不论是作为伴奏还是用于独奏,都有其特殊的韵味,是交响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管乐器大多通过空气振动来产生乐音,根据发声方式,大致可分为唇鸣类(如长笛等)和簧鸣类(如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的材料并不限于木质,同样有选用金属、象牙或是动物骨头等材质的。它们的音色各异、特色鲜明。从优美亮丽到深沉阴郁,应有尽有。正因如此,在乐队中,木管乐器常善于塑造各种维妙维肖的音乐形象,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效果。唇鸣类:长笛(Flute)、短笛(Piccolo);簧鸣类:单簧管(Clarinet)、双簧管(Oboe)、英国管(English Horn)、大管(Bassoon)、萨克斯管(Saxophone)、口琴(harmonica)、笛子、笙、唢呐、萧。

铜管乐器

铜管乐器的前身大多是军号和狩猎时用的号角。在早期的交响乐中使用铜管的数量不大。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交响乐队中只用两只圆号,有时增加一只小号到十九世纪上半叶,铜管乐器才在交响乐队中被广泛使用。铜管乐器的发音方式与木管乐器不同,它们不是通过缩短管内的空气柱来改变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气压变化与乐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来改变音高。所有铜管乐器都装有形状相似的圆柱形号嘴,管身都呈长圆锥形状。铜管乐器的音色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组的共同特点,这是其它类别的乐器所望尘莫及的。铜管乐器: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长号(Trombone)、圆号(French Horn)、大号(Tuba)。

键盘乐器

在键盘乐器家族中,所有的乐器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键盘。但是它们的发声方式却有着微妙的不同,如钢琴是属于击弦打击乐器类,而管风琴则属于簧鸣乐器类,而电子合成器,则利用了现代的电声科技等等。键盘乐器相对于其他乐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其宽广的音域和可以同时发出多个乐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键盘乐器即使是作为独奏乐器,也具有丰富的和声效果和管弦乐的色彩。所以,从古至今,键盘乐器倍受作曲家们和音乐爱好者们的关注和喜爱。键盘乐器:钢琴(Piano)、管风琴(Organ)、手风琴(Piano Accordion)、电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可能是乐器家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员众多,特色各异,虽然它们的音色单纯,有些声音甚至不是乐音,但对于渲染乐曲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打击乐器通过对乐器的敲击、摩擦、摇晃来发出声音。可不要认为打击乐器仅能起加强乐曲力度、提示音乐节奏的作用,事实上,有相当多的打击乐器能作为旋律乐器使用呢!现代管弦乐队里增加了很多非洲、亚洲音乐里的音色奇异的打击乐器,几乎无法完全罗列。有调打击乐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无调打击乐器: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铁(Triangle)、锣(Gong)、铃鼓(Tambourine)、响板(Castanets)、砂槌(Maracas)、钹(Cymbals)、扬琴、编钟、木鱼、云锣。

小提琴(Violin)

乐器名称:小提琴(Violin)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

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1650-1730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阿马蒂和瓜尔内里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完美。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增加腮托,用钢丝和尼龙丝取代肠线琴弦等。

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小提琴在

交响乐队中,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常担任乐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则担任乐曲主要声部的和声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内乐和小品中常用于独奏。近年来,小提琴又成为当代流行乐和爵士乐的当家乐器之一。迄今为止售价最高的小提琴系斯特拉迪瓦里奥斯于1720年制造的。1990年11月以820,000英镑的价格中提琴(Viola)

应用谱号:上中音谱号。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稍大,琴弓较长且稍显粗重,定弦比小提琴低五度。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上中音乐器,音色柔和、深沉,略带些沙哑,因而亦独具特色。

中提琴仅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同样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以及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中。但中提琴通常担当中音声部,为主旋律起伴奏和衬托的作用,极少用于独奏。不过偶尔也以独奏乐器的形象出现,如在柏辽兹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中提琴的独奏就占

了相当比重。中提琴的音质别具一格,近似鼻音的咏叹,非常适合表现深沉与神秘的情调。

大提琴(Cello)

乐器名称:大提琴(Cello)应用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乐器名称: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应用谱号:倍低音谱号。结构组成:类似于大提琴,但琴弦更粗(且通常使用肠衣弦),琴体更大,琴弓更粗更短,定音比大提琴低八度左右。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弦,也有以肠衣为原料;琴弓:马尾。乐器特色: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部分音质纤弱动人倍低音提琴体积庞大,需站立演奏。它有两种基本形制:一种属于六弦提琴一族,肩斜背平(见上图);另一种属于小提琴一族,肩较方,背微圆。倍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的最低音声部,多充当伴奏角色,极少用于独奏,但其雄厚的低音无疑是多声部音乐中强大力量的体现。贝多芬就常用它在交响乐队中演奏重要的旋律。如他在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开始时,用倍低音提琴演奏的宣叙调,有力地回绝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动机。还有圣·桑在他的《动物狂欢节》中,用倍低音提琴生动地塑造出笨重、庄严的大象形象

电贝司(Electric Bass)

乐器名称:电贝司(Electric Bass)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高八度记谱。结构组成:类似电吉它,从外形上看也同电吉它差不多,但只有四根弦,以电吉它的后四根弦低八度定音。乐器特色:属电声乐器,音量变化可以调节。中低音区发音厚实响亮,高音区则较明亮。同吉它一样可以运用多种技巧,演奏出特色旋律来,因此电贝司在合奏中是不仅仅作为低音伴奏乐器而出现的,它往往奏出令人难忘的乐句,音色优美,旋律流畅.电贝司几乎只用于现代电声乐队中,作为整个乐队的低音声部。常使用分解和弦伴奏,在乐曲的经过句中,电贝司常奏出过渡性旋律,能大大丰富乐队的音色。

竖琴(Harp)

乐器名称:竖琴(Harp)乐器本调:降C大调。实用音域:大字组降C-小字四组升F。应用谱号:高声部: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一度半记谱;低声部:低谱号,移调高大一度半记谱。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柱、挂弦板、共鸣箱和底座)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变音传动机件装置和踏板)。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琴弦:通常(即最理想搭配方式)高音区用尼龙弦,中音区用肠衣弦,低音区用金属缠弦;变音传动机件:使用曲型铜板。乐器特色:具有无以伦比的美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阶时更有行云流水之境界;音量虽不算大,但柔如彩虹,诗意盎然,时而温存时而神秘,是自然美景的集中体现。竖琴是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由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和滑奏式的装饰句,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在室内乐中,竖琴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独奏时能奏出柔和优美的抒情段或华彩段,极具感染力。

二胡乐器名称:二胡结构组成:由琴头、弦轴、琴杆、千斤、琴码、琴筒、琴弦和琴弓八大部分构成。使用材质:大部分结构为红木或楠木所制,琴弦多为金属弦或金属缠弦,琴弓为马尾所制乐器特色: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弓拉弦鸣乐器类。音色柔美而深沉,表现力丰富,善于抒发感情。二胡的演奏技法艰难,有分弓、快弓、颤弓、顿弓和跳弓等弓法技巧和颤音、倚音和滑音等指法技巧。多用于独奏,也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主旋律乐器。中国的许多地方戏种、曲艺说唱等艺术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即为二胡以及二胡的“同族兄弟”板胡、京胡以及高胡等等。

古琴

乐器名称:古琴别称雅号:“琴”、“七弦琴”结构组成:型制多样,现今以“仲尼式”最为多见。一般分为琴体(即共鸣箱,由琴面、琴底和琴轸、雁足等部分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七根和岳山、龙龈、琴徽等部分)使用材质:琴身的琴面面板一般为桐木制,琴底板为梓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琴徽多为贝壳或玉石制成。乐器特色:是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历史悠久,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

琵琶乐器名称:琵琶结构组成:由头部、颈部和腹部三部分构成:头部:包括琴头、弦槽和弦轴;颈部:包括山口、相、琴枕和琴颈;腹部:包括品、面板、复手、琴背和琴弦(4根)使用材质:头部、颈部多由红木或牛角、象牙、玉石等原料制作;腹部面板多为桐木或柏木制成,品多为竹制或牛角制,琴弦为钢丝弦或尼龙弦乐器特色:最重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乐器类。琵琶自唐朝时期基本定型以来,还不断经历一些小的

改动,其音色、音量和音域也随之变动。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其演奏技巧相当复杂,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许多声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战场上的人喊马嘶等等),十分逼真。通常为独奏乐器。在中国民族乐队中,琵琶也是极为重要的旋律乐器和伴奏乐器。另外,在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许多中国地方曲艺中,琵琶也是主要的伴唱乐器

筝乐器名称:筝应用谱号:“古筝”结构组成:为一弦一柱、多弦多柱的乐器,分为琴身(由共鸣箱和支架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前梁、后梁和音柱)两大部分。目前筝的弦数在十九弦到二十六弦之间,有多种规格。使用材质:琴身共鸣箱一般为桐木制,支架为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前梁、后梁和音柱多为竹制.乐器特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分布甚广。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类,历史久远,历经演变,发音清脆悦耳,如山泉般流畅。由于按五声音阶定弦,故极具中国民族特色.无论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伴唱),都是特色型乐器。也常常用于中国民族乐队充任声部。此外,筝还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许多种地方曲艺形式,如山东琴书、潮州弦诗等等。

长笛(Flute)乐器名称:长笛(Flute乐器本调:C 调。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实用音域:小字一组C-小字四组C。结构组成:管身(含吹节, 主节和尾节)和音键系统。使用材质:普通型: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乐器特色:清新、透彻,色调是冷的。高音活泼明丽,低音优美悦耳,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长笛的流传已有好几个世纪,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当时它还只是竖吹的上面开孔的粘土管。到了海顿所在的年代(1732-1809),长笛已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19世纪初,随着特奥巴尔德·波姆发明的按键装置(后来亦被用于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等),长笛完成了定型。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中、高音区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低音区婉约如冰澈的月光;而且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独奏乐器。长笛的种类很多,除常见的普通C调长笛外,还有降D、降E调长笛,G调次中音长笛,C调低音长笛等,不过应用较少

短笛(Piccolo)乐器名称:短笛(Piccolo)乐器本调:C 调。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低八度记谱。实用音域:小字二组C-小字五组C。使用材质:普通型: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乐器特色:音域比长笛高一个八度,可达到乐队的最高极限,音色尖锐透明,同音区不如长笛丰满,属装饰性乐器,很少独奏,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短笛是长笛的变种乐器,是交响乐队中音域最高的乐器,通常由第二长笛手吹奏。由于音色尖锐,富于穿透力,有节制,审慎地使用可使整个乐队的乐声更加响亮、有力而辉煌。常用来表现胜利凯旋、热烈欢舞或描写暴风雨中的风声呼啸等

单簧管(Clarinet)乐器名称:单簧管(Clarinet)乐器本调:降B调。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实用音域:小字组D-小字三组F。结构组成:哨头(单簧片),小筒,主体管(两节),喇叭口,和机械音键系统。使用材质:普通型:硬制橡胶、ABS塑料、酚醛树脂等;专业型:经特殊处理的乌木、紫檀、红木或有机玻璃。乐器特色: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单簧管又称“黑管”,是一种音域宽广的簧片乐器。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演变而来。现代的单簧管是德国笛子制作人约翰·丹纳在1690年发明的,此后屡经改进,最终由德国长笛演奏家特奥巴尔德·波姆定型。单簧管除降B调外,常用的还有降E调小单簧管和音区向下延伸的中音单簧管、巴塞特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最低音单簧管等。传统上,单簧管是木制的,考究的单簧管一度是用象牙制作的,但如今已普遍采用塑料制作单簧管的性能十分灵活,可以轻松地演奏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且以能连续吹出琶音著称,用于独奏极富表现力。莫扎特是第一位在交响乐中采用单簧管的作曲家,他觉得这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

双簧管(Oboe)乐器名称:双簧管(Oboe)乐器本调:C 调。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实用音域:小字组B-小字三组F。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包括上下节和喇叭口)和音键。使用材质:管体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硬木制成。乐器特色:音色柔和软丽,有芦笛声,适于表现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绪。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也善于合奏和伴奏。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乐队以双簧管的小字一组的A音定音)。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

萨克斯管(Saxophone)乐器名称:萨克斯管(Saxophone)乐器本调:降B(高音,次中音),降E (中音,上低音)。应用谱号:高音谱号,根据乐器本调移调记谱。实用音域:两个半八度。结构组成:金属制抛物线性圆锥管体,与单簧管类似的哨头(单簧片),波姆体系音键系统。除降B高音萨克管外,均弯成烟斗型。使用材质:铜制。乐器特色:音色丰富,高音区介于单簧管和圆号间,中音区犹如人声和大提琴音色,低音区象大号和低音提琴萨克斯管是法国乐器制造家A·萨克斯于1846年发明的。最常用的是中音和次中音萨克斯管,常与高音和上低音萨克斯管配合,组成萨克斯管的四重奏。萨克斯管的独特音色为现代音乐所推崇,广泛应用于现代爵士乐队中,偶尔也用于管弦乐队

口琴(harmonica)乐器名称:口琴(harmonica)结构组成:非常简单,是体积最小的乐器之一。在长条型琴体上设置双层方格窗口,窗口内设置簧片,通过口吹气流使簧片振动发声。使用材质:琴体外壳多为金属质地,方格窗口内多为朔料或电木所制,簧片多为金属片。乐器特色: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由于上下双层窗口的簧片振动不完全一样,故口琴的音色中有一种特色颤音,十分柔美动听。属于极为大众化的乐器,物美价廉,便于携带,演奏技巧比较简单。很少用于管弦乐队,但广泛流行于民间,深受人们的喜爱。

笛子乐器名称:笛子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结构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1个)、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使用材质:笛身一般为竹制。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般用嫩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据传说,笛子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处都可从中领略。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和参与合奏。笛子实际上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

唢呐乐器名称:唢呐别称雅号:“喇叭”结构组成:在一椎形木管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安装一个苇制哨子,为演奏者吹奏所用;木管下端承接一个铜制“喇叭口”。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唢呐苇制哨子的结构与西洋乐器双簧管的吹口相似,均为双簧乐器,但唢呐的簧片较薄。音色高亢、明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无论用于表现自然事物或者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有其独到之处。唢呐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自明代起已广泛流行于民间。有些民间艺人不但能用唢呐演奏出轻巧的颤音、倚音和滑音,而且能用唢呐模仿出箫的柔美音色是中国民族乐队中的主要吹奏乐器,常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以及地方戏曲、歌舞的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佳节,唢呐更是吹打乐队和锣鼓乐队中的骨干乐器。

箫乐器名称:箫别称雅号:“洞箫”、“竖吹”结构组成:为一根长80厘米的竹管,管径约为2厘米左右。竹管上端用竹节封口,在封口处开一个半椭圆型吹孔,竹管管身上开六个按音孔(前五后一),管身另一面开有出音孔。使用材质:古代的箫多为竹制,但也有玉制或瓷制的;现代箫统一为竹制。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气鸣乐器,音色圆润、浑厚、柔和,但音量较小。箫为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其音色十分独特,有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常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在传统的中国江南丝竹乐中,箫也是重要的乐器之一

小号(Trumpet)乐器名称:小号(Trumpet)乐器本调:降B调。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实用音域:小字组F-小字二组C。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1.355米,机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组成,通过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目的。活塞分为直升式和回转式两种。使用材质:磷铜管。乐器特色: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小号最早是在军队中用来传递信号,17世纪以后成为管弦乐队和独奏的乐器。19世纪以前,小号仅限于吹奏泛音列的各音,而到巴赫时代,许多小号则长于高音区的演奏。基音的音高可以通过安装不同长度的接管(若干节号管)来改变。大约1830年,小号又加上了阀键,以便更容易演奏。小号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也大量用于爵士乐队。除降B调,另外还有C、降E、A等多种调的小号,但使用很少。小号音色嘹亮,富于英雄气概,多用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如威尔第的《阿伊达》中的小号齐奏,气势恢弘,极富煽动性。小号演奏时,还可以在号口塞梨状弱音器,堵住排气量的百分之七十,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以表现抒情、梦幻与神秘。

圆号(French Horn)乐器名称:圆号(French Horn)乐器本调:F调(常见的圆号有F/降E双调,F/降B双调和F/A/降B三调等多种)。应用谱号:高音谱号,按本调F调移调记谱。实用音域:大字一组B-小字二组F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3.930米(F调圆号)管体弯成圆型,整个管体拐弯较多机械部分使用回旋式活塞,通过按下活塞键使活塞回转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作用。常见有三键,四键和五键圆号。使用材质:磷铜管。乐器特色: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圆号又称法国号,在传统上与狩猎有关。19世纪以前,管弦乐队中的圆号大多限于泛音列的各音使用,其基本音高可以通过“附管”改变乐器的长度来改变。1840年以后,阀键逐渐取代了“附管”的作用

长号(Trombone)乐器名称:长号(Trombone)乐器本调:降B调。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实用音域:大字组E-小字一组降B。结构组成:号嘴,U型套管(管长2.75米),里管,调音管,喇叭口等(低音长号还带有一个回转式四度活塞和一根四度附加管)。还有一种活塞长号,现在基本已经淘汰。使用材质:磷铜管。乐器特色:音色高傲,辉煌,庄严壮丽而饱满,声音嘹亮而富威力,弱奏时又温柔委婉。其音色鲜明统一,在乐队中很少能被同化,甚至可以与整个乐队抗衡。能演奏半音音阶和独特的滑音。常演奏雄壮乐曲的中低音声部。军乐队中是用来演奏威武的中低音旋律的主要乐器。管弦乐队中很少用于独奏长号又称拉管,是构造上唯一未经过技术完善,很少改进的铜管乐器。它通过滑管来改变号身的长度和基音的音高。长号的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大约1700年前称为萨克布号。17-18世纪时多用于教堂音乐和歌剧的超自然场面中。到19世纪,长号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长号也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同时还大量用于爵士乐队,被称为“爵士乐之王”。

大号(Tuba)乐器名称:大号(Tuba)乐器本调:降B调。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也有移调记谱的)。实用音域:大字一组D-小字一组F。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组成。有四到六个活塞(回转式较常见)。大号有抱式大号,圈式大号和转口式大号(俗称“苏萨风”)三种,后两种只用于军乐队或管乐队。乐器特色:是管弦乐队中最大的低音部铜管乐器,音色浑厚低沉,威严庄重,与倍低音提琴同是管弦乐队和奏的基

础。大号的形制有多种,除前面提到过的抱式、圈式、苏萨风,还有一种优福尼(次中音大号)。管弦乐队中还使用G,F,C调大号。大号在乐队中主要担任低音部和声或节奏,很少用于独奏。其实大号不但低音浑厚,它的高音区也很优美,所以现代作曲家偶尔也用大号吹奏旋律,如拉威尔配器的《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主题,就是用大号演奏的。

短号(Cornet)乐器名称:短号(Cornet)乐器本调:降B。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实用音域:小字组F-小字二组C。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1.335米,机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组成,通过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目的。使用材质:磷铜管。乐器特色:音色柔和,富有歌唱性,但不够辉煌。短号是小号的变形乐器,通常只用于军乐队和舞厅乐队,很少用于管弦乐队。另外还有降E调短号,使用较少。

钢琴(Piano)乐器名称:钢琴(Piano)应用谱号:高音部: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低音部: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结构组成:由琴弦列、音板、支架、键盘系统(包括黑白琴键和击弦音棰)、踏板机械(包括顶杆和踏板)和外壳共六大部分组成使用材质:琴弦列:高、中音琴弦由钢丝制成;低音琴弦由钢丝加上紫铜缠丝制成。音板:木质结构。木材要求质地柔软、有弹性、易传导振动,以白松或梧桐为最佳。支架:包括铸铁支架和木支架两部分。键盘系统:黑白琴键由象牙或电木制成;音棰常用木制。踏板机械:金属结构。外壳:漆饰木板结构。乐器特色: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变化丰富,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或刚或柔,或急或缓均可恰到好处;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个交响乐队的效果。钢琴的历史已有200年以上,最早是在17世纪末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19世纪的著名钢琴制造家J·布罗德伍德、S·埃拉尔、K·贝希施泰因、J·F·布吕特内尔和H·E·斯坦威等人在许多方面改进了钢琴,增加音量和连续演奏的能力,扩展了音域,并改善了钢琴的机械装置。现代钢琴因形状和体积的不同,主要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音乐会所用的大三角钢琴是乐器中的庞然大物,有9英尺长,最重的可达79吨。迄今为止最昂贵的钢琴是一架1888年生产的斯坦威牌三角钢琴,1980年在纽约以18万英镑的高价被拍卖。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在流行、摇滚、爵士以及古典等几乎所有的音乐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乐器之王”。

管风琴(Organ)乐器名称:管风琴(Organ)应用谱号:高音部: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低音部: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最低音声部:(用于脚踏低音键盘)倍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结构组成:是世界上有史以来体积、重量最大的乐器,构造极其复杂,没有固定的规格。一般由键盘系统和音管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乐器特色:属簧片乐器族中的自由簧乐器,音域最为宽广,有雄伟磅礴的气势,肃穆庄严的气氛,其丰富的和声绝不逊色于一支管弦乐队,是最能激发人类对音乐产生敬畏之情的乐器,也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乐器管风琴是历史悠久的古老乐器,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二百年左右。有多种类型,但其共同特征是风箱将空气注入琴箱,演奏者用手指或双脚操作键盘施加压力,使空气进入不同长度和管径的金属或木制音管中,从而奏出乐音。管风琴曾是纯粹的宗教乐器,在很多欧洲国家,每个普通村镇的教堂里都有管风琴。它是典型的独奏和声乐器,作为伴奏往往只用于宗教歌曲,在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则更少见。管风琴体积庞大,最大的高达十几米,有三万多根音管,七层键盘,演奏时发出宏大壮阔的音响。罗曼·罗兰写克里斯朵夫第一次听到管风琴的声音,“一个寒噤从头到脚,像是受了一次洗礼。”

手风琴(Piano Accordion)乐器名称:手风琴(Piano Accordion)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结构组成:高音键盘、低音键钮和风箱三大部分。乐器特色:具有多种音色,可模拟多种管乐器和弦乐器;和声丰富,可奏出小型乐队的效果;音量宏大,发音持久,不受空间局限;便于携带和演奏,是普及型乐器。最早的手风琴的专利注册于1829年的维也纳。此后虽音质和结构不断得到改善,但基本形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大多为右手演奏高音键盘,左手操纵六排键钮,产生低音与和弦。手风琴多用于独奏或为歌曲、舞蹈等伴奏,较少加入管弦或交响乐队;具有较强的民间风格,特别能体现东欧国家的民族特色。20世纪的一些重要作曲家,如普罗科菲耶夫等曾专门为手风琴创作过乐曲。

电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乐器名称:电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应用谱号:使用钢琴谱,高低音双行记谱。结构组成:电子乐器的结构较为复杂,音源是由晶体管产生的电振动,并通过音色回路而产生各种音色;同时由周波数调制产生颤音效果,由振幅调制产生各种乐器的音效。电子琴的外形很像普通键盘乐器,只是某些种类多一排脚踏键盘,而且手触键盘也往往分为两层。乐器特色:属于电子乐器,发音音量可以自由调节。音域较宽,和声丰富,甚至可以演奏出一个管弦乐队的效果,表现力极其丰富。它还可模仿多种音色,甚至可以奏出常规乐器所无法发出的声音(如人声,风雨声等)。另外,电子琴在独奏时,还可随意配上类似打击乐音响的节拍伴奏,适合于演奏节奏性较强的现代音乐。另外,电子琴还安装有混响回声、延长音、震音和颤音等多项功能装置,表达各种情绪时运用自如。电子琴是电声乐队的中坚力量,常用于独奏主旋律并伴以丰富的和声。还常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但电子琴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旋律与和声缺乏音量变化,过于协和、单一;在模仿各类管、弦乐器时,音色还不够逼真,模仿提琴类乐器的音色时,失真度更大,还需要不断改进

定音鼓(Timpani)乐器名称:定音鼓(Timpani)结构组成:由鼓身、鼓皮、定音系统和鼓棰等部分组成。使用材质:鼓身:金属结构;鼓皮:牛、羊、驴皮均可,或使用合成材料。鼓棰:短木棰。根据演奏需要决定是否在一端包以弹性材料。乐器特色:属单皮膜鸣乐器,造价昂贵。定音鼓可发出固定频率(即音高)的声音,并能够在五度音程范围内改变音高。音色柔和、丰满,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演奏方法分为单奏和滚奏两种,单奏多用于节拍性伴奏,滚奏则可以模仿雷声,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为色彩性打击乐器,其丰富的表现力远非普通打击乐器所能比拟。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纳嘎拉鼓,17世纪传入欧洲以来,就一直是交响乐队中打击乐声部的固定乐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乐器,也适于其他各类乐队。定音鼓在规格上分为大、中、小三种,在交响乐队中通常设置三到四个,由一名乐手演奏,可达到鼓声本身的和声效果。从表面上看,定音鼓几乎算是最易演奏的乐器了,但实际上鼓手需要相当大的自信和时间感才能成功地驾驭它。鼓手经常要默默地静坐若干时间,随后数着章节,在非介入不可的当口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击,稍有差错便会人尽皆知。

木琴(Xylophone)乐器名称:木琴(Xylophone)结构组成:由音条、琴架、共鸣筒和打棰四大部分组成。使用材质:音条:用红木或其他硬质木料制作;琴架:金属质地;共鸣筒:长短不同的圆形薄铝管,装在每个音条的下方,作用相当于弦乐器的共鸣箱,使音条发出的声音增强和延长;打棰:一对勺型小木棰,多用红木制成。用来击打音条以发声。乐器特色:属竹木体鸣乐器类,各个音条都有固定的音高,因而木琴是变音打击乐器,可用于独奏旋律。强奏时,木琴音色刚劲有力,弱奏时则柔美悦耳。木琴发音短促而清脆,多用来演奏轻快、活泼的乐曲,表达一种欢乐的气氛。对于持续音,则必须运用两个打棰迅速交替敲击同一音条以获得连续的效果。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美妙的滑音和动人的震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木琴产生于14世纪,音域为3个半到4个八度。多用于独奏,但需要其他乐器(如钢琴、管弦乐队等)来伴奏方能衬托出其独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

小鼓(Snare Drum)乐器名称:小鼓(Snare Drum)结构组成:类似大鼓,但体积小得多。使用材质:基本与大鼓相同,只是鼓皮为羊皮,且不敲的一面绷有多条响弦;鼓棰使用两条硬木棰,棰头较小,且不包任何外物。乐器特色:属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发音频率高于大鼓。音色清晰、明快,并伴有沙沙的声音,别具特色。演奏方式分为单奏、双奏和滚奏三种,其中滚奏法最具小鼓特色,双棰极迅速地交替敲击,发出颗粒清晰的音响,各种处理效果(如轻、重、缓、急的区别)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绪。小鼓又称“小军鼓”,在各类乐队中与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与大鼓同时使用。但小鼓不象大鼓那样用来加强强拍,而是在弱拍上敲击细小的节奏,以调和音色,增强乐曲的节奏感。小鼓的音响穿透力强,力度变化大,还可以通过在鼓面上盖绒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来改变音色,能奏出各种气氛,表现力非常丰富

大鼓(Bass Drum)乐器名称:大鼓(Bass Drum)结构组成: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组成。使用材质:鼓身:木质或轻金属材料;鼓皮:多用牛皮;鼓圈和鼓卡:目前多用铝合金制成。鼓棰:短而粗的木棰,一端包以皮条、布料或绒毡,呈球状。乐器特色:属于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可控制发音的强弱变化。用鼓棰敲击发音,随用力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其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用于模仿雷声和炮声时恰如其分。现代大鼓起源于古代土耳其,因此又称大军鼓,中世纪时传入欧洲。是军乐队、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几乎不作独奏,而是参与合奏或衬托乐队和声的伴奏乐器,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使乐队的低音声部更加充实、丰满,而且为整个乐队带来一种气势,增添了活力。

※※※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古典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古典早期复杂的准备过程。

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经历了一场广泛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它是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面貌出现的,然而它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化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方面。启蒙思想家反对传统的宗教,提倡自然神论;反对形而上学,提倡科学和常识知识;反对专制的权威和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和普遍教育的口号。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法国百科全书派正是身体力行地要以先进的哲学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黑暗愚昧的社会。

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布瓦洛在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经典《诗艺》中强调“良知”或“理性”,痛斥想象和飘忽无常的情感。他认为,凡是天生的事物总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实的。文学家要爱理性,永远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启蒙时期流行的文体是更富于理智的散文,优秀散文的清晰、生气、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也成为评判其他艺术的准则。音乐艺术中,古典主义的几代大师,则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逻辑的庞大的音乐构思形式,最终使情感在其中得到适度的完满表现。

古典主义时期是知识大众化的时代。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开始面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公众。小说、戏剧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音乐家也走出宫廷深院的大门,为音乐会的听众构思创作,于是音乐的愉悦性、易解性和动人等品质,成为音乐美的准则。

在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欧洲形成了一个开明君主的统治时期。社会改革的同时,文化艺术获得发展。欧洲君主的广泛联姻削弱了国家民族的界限。艺术,特别是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欧洲一体化的倾向。然而这终究是一个行将灭亡的社会,法国革命敲响了旧社会政体的丧钟,也预示了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

一、古典主义早期的奏鸣曲和交响曲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声乐艺术长期占主导地位,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获得独立发展,与声乐音乐并驾齐驱,而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时代。

巴洛克音乐一百多年的发展,作曲家们已积累起无需依赖歌词的纯音乐的创作经验。古典主义时期人们已厌弃繁复的复调音乐风格,提倡明晰的主调音乐,这便使音乐的旋律与和声两大要素愈为突出。清晰对称的音乐旋律句法和段落结构取代了巴洛克音乐动机加变奏的装饰性旋律方法。古典音乐结构形式中,带有抽象辩证思维的奏鸣曲式(sonataform)成为作曲家不倦探寻的,几乎是无处不在的音乐形式。私人客厅里的独奏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作为宴会、婚礼背景音乐的五人以上的合奏:小夜曲、嬉游曲都兴盛起来,而最为重要的是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曲。当交响曲逐渐从宫廷的娱乐转向音乐会听众时,它融入时代精神的内涵,使器乐音乐获得了升华。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18世纪上半叶最主要的意大利古钢琴作曲家。作为著名歌剧作曲家A·斯卡拉蒂的儿子,他受意大利歌剧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于古钢琴音乐,创作了近六百首单乐章钢琴曲,后人称作《奏鸣曲》。它们采用带再现因素的古二部曲式,结构已接近古典奏鸣曲式。D·斯卡拉蒂的钢琴奏鸣曲主题生动,多变的织体发挥出了钢琴的性能,其中还采用了大幅度跳跃、双手交叉、快速重复音及和弦等新颖技法。他使键盘乐器演奏风格进入了新的自由天地。他的古钢琴艺术体现巴洛克向古典主义新风格的过渡,至今仍是音乐会常常演奏的曲目。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nel Bach,1714—1788)是J·S·巴赫的次子。长期在柏林和波茨坦任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早期具有重要意义。他受德国北部文学艺术中的“感伤风格”(或称为表现风格)影响,在音乐中追求主观的、敏感的情感表现。他的奏鸣曲中对比调性的主题已渐成熟,为古典奏鸣曲式形成作了准备。伤感的行板乐章和宣叙性的音调明显地吸取了歌剧的风格。C·P·E·巴赫喜欢演奏的不是比较流行的羽管键琴而是声音柔和、亲切而且能表现出细致力度变化的击弦古钢琴。他最后五集奏鸣曲是为表现幅度更大的钢琴(Pianoforte)而创作的。C·P·E·巴赫的器乐音乐表现风格直接影响了古典维也纳乐派。巴赫另外两个儿子中,长子W·F·巴赫(WilhehmFriedemann,1710—1784)的音乐风格保持了他父亲的传统,因而被认为不合时宜。小儿子J.C.巴赫(Johann ChristianBach,1735—1782)长期定居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是第一位为近代钢琴创作协奏曲的作曲家。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音乐的流畅风格曾给莫扎特留下深刻印象。

早期的交响曲

18世纪初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渐渐脱离歌剧,成为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体裁形式在音乐会上演奏。它为快——慢——快的形式,即快板乐章、简短抒情的行板乐章、有舞曲节奏的乐章(小步舞曲或吉格舞曲),这就是最早的交响曲(英:symphony;意:Sinfonia;德:Sinfonie)。意大利作曲家萨马丁尼(Giovanni Battista Samartini,1698—1775)写有大量早期的交响曲。

18世纪中叶,德奥各地宫廷纷纷兴起管弦乐队,其中曼海姆、维也纳和柏林成为交响乐发展的中心地。

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领导下的曼海姆管弦乐队,以出众的演奏享誉欧洲。他们能演从极弱到极强的各层次的丰富力度表情,尤以渐强的演奏产生出激动人心的效果。斯纳米茨还在交响曲快板乐章动力性主题之后引入抒情、优雅或幽默的对比性的主题。巴洛克时期音乐在乐章内一般采用统一的力度,而古典主义时期,渐强、渐弱的大量运用,拨弦的羽管键琴向能演奏丰富表情的近代钢琴的进化,这些追求音乐力度表情变化的倾向,标致着音乐风格的重要进步。

二、维也纳古典风格的形成——海顿与莫扎特

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西方音乐在这里获得高度的凝聚发展,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音乐大师海顿是古典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他不仅确立了古典主义体裁和形式,而且树立了古典主义的精神风范。另一位大师莫扎特以其多面的杰出才能推动了古典风格趋于完美。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最终完善了古典主义风格,然而同时他那高度个性和充满时代斗争精神的音乐超越了古典主义精神范畴,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引路人。

海顿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出生于奥地利东部与匈牙利临近的罗劳镇的车匠家庭。8岁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8年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为了能从其上几次作曲课,他曾短期当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波波拉的贴身男仆。1761年加入埃斯特哈齐家族宫中的乐队,后成为乐长,在宫中的近30年的时间里,写出了他的大部分作品。1790年尼科劳斯亲王去世,宫中的音乐组织解体,海顿移居维也纳。1791年、1794年他两度访英创作演出获极大成功,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音乐博士。晚年仍以旺盛的精力创作出两部著名清唱剧《创世纪》(1798)和《四季》(1801)。

海顿是最后一位仍然长期安命于旧的音乐赞助制度下的作曲家。在埃斯特哈齐宫中,他身穿白色长袜头戴假发,听命主人创作演出。身处乐仆地位的悲哀,与外界隔绝的孤独,都曾给他带来烦恼。可是宫中优越的创作演出条件,为他的长期潜心艺术探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他曾说:“我与世隔绝,无人搅扰,不得不成为…独创者?。”

海顿写有108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及协奏曲、嬉游曲等其他器乐作品;声乐作品有26部歌剧和4部清唱剧。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为古典维也纳乐派的体裁风格奠定了基础。

海顿进入埃斯特哈齐宫的第一年开始了在交响曲方面的新探索,创作了第6首D大调《早晨》、第7首C大调《中午》、和第8首G大调《晚上》三首交响曲。这些并非真正的标题交响曲,作品题材和整体上往往不受标题的限制,只是一些音乐细节与标题有关

西方音乐赏析

论《西方音乐赏析》 这一个学期开始了,也到了选择选修课的时候了,每一次选课就像是在打仗一样,而在这一个学期的选修课争夺战中,我选择了《西方音乐赏析》这一门课。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门课程,主要是因为我看到了“音乐”这两个字,于是我就在想,选修课嘛,就不要再让自己受罪了,选一个轻松的课就好了嘛。照我想的话,这一门课就是听听音乐啥的。听什么音乐呢就是一些老掉牙的音乐。在原来我完全不理解西方音乐的魅力,虽然我喜欢的是现代的流行音乐,在后来我才明白,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不懂,不了解他的内涵,以及它所包含的情感。自从学习了这一门课程之后,总算明白了西方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一种不分国界的东西,你或许听不懂他的语言,但是你完全可以听懂他里面所包含的感情,起伏的音调是可以感染其他的人的感情的。虽然喜欢现代流行音乐的人很多,但是有几部作品能历经时间的冲刷经久不衰的。反而那一些我们认为是老掉牙的西方音乐,往往历经几百年的时间而俞显辉煌,就像一些美酒,愈陈愈香,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正是这一门课给我们了一个了解西方音乐的机会。 科学证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有强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分为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不同的音乐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心灵感受,好的音乐能改善人的心情,不好的音乐会影响人的情绪。音乐史无私的,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王公贵族们可以享受奢华的宫廷音乐,而平民百姓也有民间小调来述

说自己。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在这一门课开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大体分为几个时期,还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西方音乐的种类。但是这些东西给我的冲击力远远不够,就仅仅在我的脑海里过了一下,不久我就忘光了。留下一些依稀证明他存在字句,巴赫、莫扎特、斯特劳斯、圆舞曲、歌剧……之后我就找了一些西方的音乐听。我找了贝多芬的曲目第五交响曲《命运》,这一部作品给我了很大的冲击,在作品的开头“当当当当”四个重音就有一种悲愤不屈的情绪产生,说的通俗一点就像是当头一棒,很有节奏,很有气势。这是一种让人恐惧的、充满震撼力的开头,接着仿佛狂风暴雨般的后续弦律接连不断,让人有一种就要窒息的感觉,是一种震动人心的旋律,激荡的弦律里充满了不屈的意味。我结合贝多芬的背景仿佛可以明白一些,让人不禁在想,这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在困难来临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弃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究竟是命运让你放弃,还是你自己放弃了自己究竟是命运打败了你,还是困难和挫折打败了你贝多芬凝练他的苦难成就了这一乐章,了解了他,在听这一曲目的时候,就越容易与音乐产生一种共鸣,容易被这一个曲子感染,告诉我们不应该放弃。贝多芬的音乐给我很大的震动。《月光奏鸣曲》、《致爱丽丝》等一些听起来也比较有感觉,但是其他的音乐人的音乐,我就有一种不是很听得懂的感觉,尽管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伟大音乐家,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我没有深入了解他们创作音乐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所包含的深刻情感。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四气和五昧 一、A1 型题 (1) 中药的作用包括:答案 A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B.药物的副作用C.药物的治疗作用D.药物的不良反应E.以上均不是 (2) 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答案 B A.用药部位B.用药后的反应C.药物的加工方法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E.以上都不是 (3) 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 A.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B.脏象理论C.脏腑、经络学说 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E.以上都不是答案 D (4 )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答案 E A.消除病因B.扶正祛邪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E.以上都不是 (5) 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 D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6) 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E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D.性味甘淡的药物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7) 五味是指药物的: A A最基本的滋味B五类基本作用一味药不止一类基本作用C.全部味道D.五种不同的滋味E.部分味道 (8) 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辛。甘。淡属于阳,辛味能芳香化湿;苦酸咸属于阴。 B

A.辛、甘、酸B.辛、甘、淡C.甘、淡、苦D.辛、苦、酸E.酸、苦、咸 (9) 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C A温中止痛B活血止痛C缓急止痛D祛风止痛E行气止痛 (10) 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苦能通泻、降泄,还能坚阴、清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E A行气、活血B软坚、泻下C和中、缓急D收敛、固涩E.通泄、降泄(11) 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B A甘味B苦味C咸味D酸味E辛味 (12) 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B: A甘味B苦味C 咸味D. 酸味E.辛味 (13) 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 甘味 B. 苦味 C. 咸味 D. 酸味E.辛味答案E 归经 一、A1 型题 (1)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少阴头痛用细辛,阳明用白芷,厥阴用吴茱萸答案 C A.羌活B.柴胡 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2)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E A.独活B.柴胡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3)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D 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 升降浮沉 一、A1 型题 (1)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C 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甘、淡,寒E. 酸、咸,热 (2) 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D A,明朝时代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金元时代E.宋朝时代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四音音列 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Tetrachord)。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完整音列体系 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体系或是八度体系。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音音列的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调式 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古希腊的调式体系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混合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排列方式自上而下。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多里亚调式富有男子气质,能使人安静、坚强;弗里几亚调式狂野而具有酒神精神,能激发人的热情;利第亚调式使人柔弱;混合利第亚调式易使人悲伤 音乐社会功能学说 在古希腊人心中,音乐有一种神秘的魔力,认为音乐可以除邪防病,也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非常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等人都对这一问题有过著述。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军队中配有军乐队、乐师和歌手,以炫耀军威,鼓舞士气。音乐在古罗马统治阶级的手中,成为炫耀权势或纯粹娱乐的工具。在古罗马文化生活中,有深刻伦理道德意义的古希腊悲剧也被豪华的马戏演出或血腥的角斗士格斗场面所取代。 与古希腊音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音乐的职业化。职业音乐家到处巡回演出,待遇优厚,被人们奉为偶像。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情绪:情绪肃穆、超脱,采用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排斥人世激情。 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进行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节奏:自由而无固定节拍,依照歌词韵律长短抑扬而定。 织体:和希腊音乐一样,单声部音乐。 歌词:以拉丁文为歌词,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演唱方式:大致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 较固定的音乐形式: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赞美诗。 调式体系:教会调式。 中世纪的常用乐器有弦乐(拨弦、击弦、弓弦)和管乐两类。 英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1、和声方面 a、使用不省略三音的完全三和弦; b、常用相同节奏的和弦进行; c、运用协和的和声,避免强拍上的不协和音程。 2、织体方面 a、多采用和声式的织体; b、常将两个声部的旋律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并创造出“福布尔东”的复调音乐手法。 福布尔东 从乐谱上看,是一种二声部音乐,高声部与低声部构成以平行六度为主的进行,偶尔出现八度,每个乐句总结束在八度上。 演唱时在高声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往未写明。

最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期末考试题(A卷) 得分评分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 0分) 解题说明:每小题有四个答案,请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序字母填入 题干后的括号内,以示回答。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最早由国家组织编篡的本草是( C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2、辛味药物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发汗解表 B 疏肝解郁 C活血祛瘀 D补气健脾 3、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恶寒发热,喘咳实证,首选( A ) A麻黄 B桂枝 C白芷 D生姜 4、功能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C ) A防风 B羌活 C紫苏 D桂枝 5、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首选( C ) A细辛 B白芷 C羌活 D藁本 6、功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C A薄荷 B菊花 C葛根 D升麻 7、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口苦咽干者,首选( B )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蔓荆子 8、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者,首选() A石膏 B知母 C黄芩 D金银花 9、长于清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C )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连翘 10、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的清热解毒药是( A ) A连翘 B大青叶 C板蓝根 D青黛 11、具有凉血、养阴、解毒作用的药物是( B ) A生地黄 B玄参 C牡丹皮 D赤芍 12、具有截疟作用的药物是( C ) A地骨皮 B白薇 C青蒿 D银柴胡 13、治热结便秘,首选( A ) A大黄 B芒硝 C芦荟 D巴豆 14、木瓜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舒筋活络 C消食 D强筋健骨 15、五加皮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强筋骨 C利水 D安胎 16、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浊生冷,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首选( A )A藿香 B苍术 C白豆蔻 D砂仁 17、厚朴的功效是( C )

西方音乐赏析

西方音乐赏析 第一编资本主义前音乐发展概况 一、引言 二、氏族社会音乐的特征 三、奴隶社会音乐的特征 四、封建社会音乐的特征 第二编资本主义时期音乐发展概况 第一章向往自由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二)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水上音乐等〕 (三)克利斯托夫·威利巴尔德·格鲁克〔阿尔赛斯特序曲等〕 第二章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期 一、交响乐的出现 二、交响乐队的编制 三、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一)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小夜曲等〕 (二)沃尔夫冈·阿马杜斯·莫扎特 〔弦乐小夜曲等〕 (三)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 四、浪漫派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一)弗朗兹·瑟拉富·彼德·舒伯特 〔小夜曲等〕 (二)艾克多尔·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三)菲里克斯·门德尔松 〔小提琴协奏曲〕 (四)罗伯特·舒曼 〔梦幻曲等〕 (五)约翰尼斯·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等〕 (六)乔亚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 〔威廉·退尔序曲等〕 (七)朱瑟贝威尔第 〔饮酒歌〕 (八)贾科莫·普契尼 〔歌剧:蝴蝶夫人等〕 (九)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十)乔治·比才 〔歌剧:卡门等〕 (十一)弗朗茨·雷哈尔 轻歌剧〔风流寡妇〕 (十二)费德里克·法朗索·肖邦 钢琴作品:〔练习曲、即兴曲、夜曲、前奏曲等〕(十三)弗朗茨·李斯特 〔爱之梦等〕 (十四)小约翰·斯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等〕 (十五)别德里奇·斯美塔那 〔沃尔塔瓦河〕 (十六)安托宁·德沃夏克 〔斯拉夫舞曲等〕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一必做110道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一必做110道试题及答案 一、 A1 型题 (1) 细辛的性味是:答案 C 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2) 细辛的功效是:答案 C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细辛可以通关开窍醒神,内服量很少答案 D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4)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麻黄用来治水肿兼表者答案 C A.黄芪 B.木通. C.麻黄 D.茯苓 E.白术 (5)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答案 C A 温通经络B.温经散寒C.温经通阳D.温通血脉E.行气化痰 (6)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桂枝可以治痛经、经闭答案 D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 桂枝 E.郁金 (7)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紫苏可以发表行气,安胎答案 D 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 (8)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答案 D A,麻黄B.桂枝C.荆芥D.紫苏 E.防风 (9)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香藿治暑湿/表证有呕吐泄泻 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答案:D (10)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答案 E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11)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荆芥治风热之咽喉肿痛答案 E A.细辛 B.羌活 C.桂枝 D.白芷 E.荆芥 (12) 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羌活治风湿上半身答案 D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羌活 E.紫苏 (13)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羌活治太阳头痛答案 D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 (14) “风家润剂”指何药? 答案 E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 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 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当音乐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叶落、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 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琴声乃心声, 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乐器的特有魅力。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长远。在现代重金属流行音乐盛行的喧嚣声中,来听听具有 传统风味的丝竹乐器,相信您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如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又怎能体会到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境。 古典音乐用纯净、朴素洗去这世界的纷繁复杂,用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淡

2020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单选50题(含答案

2020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单选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制备时需加崩解剂的片剂是 A润滑剂 B吸收剂 C黏合剂 D稀释剂 E崩解剂 答案:B 稀释剂与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前者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浸膏黏性太大,或含浸膏量多而制片困难者;后者适用于原料药(含中间体)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单选题 2、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的药材是 A萝摩科 B茄科 C木犀科 D芸香科 E五加科 答案:A

本题考查药材来源。香加皮来源于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单选题 3、木香的主产地是 A甘肃 B河南 C四川 D云南 E吉林 答案:D 木香主产于云南省。四川、西藏亦产。为栽培品 单选题 4、下列哪些药材,《中国药典》中是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 A麻黄碱 B小檗碱 C氧化苦参碱 D乌头碱 E番木鳖碱 答案:C 黄连含有的生物碱:《中国药典》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苦参:《中国药典》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川乌:《中国药典》以含有乌头碱、

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马钱子:《中国药典》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单选题 5、鉴定生物碱的试剂 A三氯化铁 BMolish CGibb’s D硼酸络合反应 E碘化铋钾 答案:E 生物碱沉淀反应主要用于检查中药或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的有无,在生物碱的定性鉴别中,这些试剂可用于试管定性反应,或作为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显色剂(常用碘化铋钾试剂)。 单选题 6、亚硫酸氢钠可作为偏酸性中药注射液的 A金属离子络合剂 B乳化剂 CpH调节剂 D抗氧剂 E矫味剂 答案:A

最新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 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答案:D A.《本草纲目》B .《证类本草》C .《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E .《本草经集注》 3. “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答案:B A.《本经》B .《证类本草》C .《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答案:D A.《海药本草》B .《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E .《本草纲目拾遗》 7. 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 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 .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答案:C A. 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答案:B

A.酒 B. 土 C.醋 D.姜汁 E .盐水 淡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 .泻下 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E A.苦 B.甘 C.咸 D.酸E .辛 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急止痛 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A A.苦 B.涩 C.咸 D.淡E .辛 咸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C A.活血行气 B.降逆止呕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 急止痛 苦味药可以治疗( ) 答案: E A.自汗证 B.盗汗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E.便秘证 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 ) 答案: D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 .相恶 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 答案: A 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瓜蒌与黎芦 E.白及与瓜蒌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3. A.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贝多芬的《月光》 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 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 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 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 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 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 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当 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 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 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幻想奏鸣曲》 《月光》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幻想奏鸣曲》、《幻想朔拿大》,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吴旺维创作的成熟期。这 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 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 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 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

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 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 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 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 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 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 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 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 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 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 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绕着《月光》,有一段误传的轶事。上半世纪,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 “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于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 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 旧房窗前,发现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常喜欢 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动,在月色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 光曲……”。 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 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 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 “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QuasiunaFantasia)。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及药剂人员调配中药处方培训试题 科室: : 成绩: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17.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18.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药物是( )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赏析论文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201001020204 董硕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摘要:在音乐中,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大学生影响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雨果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伴随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的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派。它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广泛多样,作品与史料丰富详实。它所承载的异域的人文风情,给听者以启发、震撼、感动。了解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会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更上一层楼。 欧典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特点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时期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得彪西、舒曼、舒伯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二、A2型题 (4)患者女35岁,腹胀、食少、便溏,气短、神疲无力、面浮而色不华,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苔薄白,脉细。宜选:B A苍术B白术C猪苓D泽泻E车前子 (5)患者22岁,男恶寒发热,咳喘肢体酸楚、水肿起于面目、迅即遍即全身,舌苔薄白,宜选:(A) A白术配生姜B白术配茯苓C太子参配白术D木通配灯心草E车前子配滑石 (6)患者38岁,胸闷,纳呆,泛恶,身体困重,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苔白而腻,脉沉缓。宜选B A白术配生姜B白术配茯苓C太子参配白术D木通配灯心草E车前子配滑石 (7)患者男59岁,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宜选:A A 枸杞B石决明C草决明D蜜蒙花E地骨皮 (8)患者男,42岁,口干口渴,目昏目暗,遣精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宜选:C A 石决明B牡丹皮C枸杞D当归E地骨皮 (9)患者,男,50岁,口干口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不荣,肌肉消瘦,舌淡少苔,脉细弱。宜选: A A 枸杞配熟地B枸杞配甘草C菊花配甘草D地骨皮配枸杞E地骨皮配当归 (10)患者,女,62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少寐,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而干,脉细数,宜选: B A 枸杞配熟地黄 B 知母配地黄C枸杞配桑叶D枸杞配甘草E薏苡仁配枸杞 (11)患者男,47岁,干咳短气,痰少且稠,甚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骨蒸潮湿,五心烦热,颧红躁怒,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D

A 牡丹皮 B 地骨皮 C 柴胡 D 百合 E 连翘 (12)患者35岁,女,干咳少痰,短气乏力,口干咽燥,头昏目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 C A 地骨皮配柴胡B牡丹皮配秦艽C百合配熟地D百合配银柴胡E百合配川芎 (13)患者,女,65岁,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干枯,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宜选: A A 熟地黄 B 当归C草决明D地骨皮E牡丹皮 (15)患者女49岁,干咳短气,痰少且稠,口干咽燥,头晕目眩,声音嘶哑,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淡少津,脉细数,宜选: A 牡丹皮B地骨皮C青蒿D熟地黄E麦冬 答案 D (16)患者,女,36岁,口干口渴,五心烦热,面白少华,毛发干枯,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宜选:B A 熟地黄配甘草B熟地黄配枸杞C菊花配甘草D地骨皮配熟地E地骨皮配赤芍 (17)患者,男,33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少寐,潮热盗汗,遗精阳痿,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 B A百合配熟地黄B熟地黄配知母C地黄配地骨皮D牡丹皮配玄参E柴胡配地骨皮 (18)患者女,31岁,烦渴不止,口干舌燥,小便频数,舌边尖红,脉洪数无力,宜用:D A 北沙参 B 南沙参 C 明党参 D 麦冬 E 玉竹 (19)患者男,35岁,烦渴不止,口干舌燥,燥咳痰粘,劳嗽咯血,肠燥便秘, 舌边尖红,脉洪数无力,宜用: E A 南沙参配明党参 B 北沙参配明党参 C 明党参配天冬 D 天冬配玉竹 E 天冬配麦冬 (20)患者,男,30岁,全身瘦削,阳痿遗精,两目昏花,腰膝酸软,宜选:C

最新古典音乐赏析

懂得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也是很重要的。最容易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就是官能欣赏,即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也就是说你觉得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或者有一定的振罕力,给人以力量,振奋精神。你认为是好的声音、好的音乐不必考虑其他的内涵。如果有一套较好音响,你就更爱听,听得轻松听得舒服,时间长了你就很快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再一进步就是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就是通过感受音乐的各要素,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加以了解分析,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奏是音乐中重拍弱拍的周期性,有规律的重复进行,基本的节奏所表现的音乐风格我们应该要了解,如慢三、慢四一般表现抒情、优美,圆舞(快三)表活泼,进行曲表现有力量等;旋律也称曲调,高低起伏的音乐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我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思想一定要跟着旋律走,基本的感觉一定要找到,如水平进行时表现的是柔和和优美、宁静、级进和跳进时就是主题推向高潮,下行一般表现激烈转为平静;和声也称和弦的运用,一般欧洲古典音乐都是多声部的音乐,如果说旋律是横向进行,和声就是纵向进行的,如此以来,音乐就丰满起来,也有了气势;音乐力度、速度等这些要素我们可以适当学习一些音乐常识得以掌握,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曲式、和声、织体是十分规范严谨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体验理解,再加自兴趣进入欧洲的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是不难实现的。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最高层次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不仅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还能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特征、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作出分析和评价。要想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必须了解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的三元素,即创作背景、演奏者的再创作;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欧洲古典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弟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个时期是浪费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曼、舒伯特、拉威尔、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作曲形式多样化,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第四个时期是近代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

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C ) 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D ) 答案:D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 答案:B A.《本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 答案:D A.《海药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 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 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 答案:C A.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 答案:B A.酒 B.土 C.醋 D.姜汁 E.盐水

11.淡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泻下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E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缓急止痛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A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4)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首选的药物是 A.羌活 B.柴胡 C.白芷 D.紫苏 E.香薷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A.柴胡 B.木香 C.枳实 D.厚朴 E.升麻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长于清下焦湿热,尤善治湿热下注之脚气、足膝红肿的药物是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栀子 E.金银花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知母的性味是 A.苦、咸,寒 B.辛、苦,寒 C.苦、酸,寒 D.苦、甘,寒 E.甘、涩,寒 答案:D 题型:单选题 长于清肝胆湿热,泻肝胆实火的药物是A.黄芩 B.黄连 C.龙胆草 D.苦参 E.穿心莲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既退虚热,又清肺热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桑叶 D.青蒿 E.黄芩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既能泻下攻积,又能逐水消肿的药物是A.芦荟 B.牵牛子 C.大黄 D.番泻叶 E.芒硝 答案:B 题型:单选题 治热结便秘,大黄常相须为用的药物是A.干姜 B.

巴豆 C.枳实 D.芒硝 E.厚朴 答案:D 题型:单选题 既能祛风湿,又能利尿的药物是A.青风藤 B.雷公藤 C.丝瓜络 D.海风藤 E.千年健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既能祛风通络,又能定惊止痉的药物是A.徐长卿 B.桑寄生

C.络石藤 D.蕲蛇 E.川乌 答案:D 题型:单选题 治湿热痹证,筋脉拘急,宜选用的药物是A.独活 B.羌活 C.威灵仙 D.木瓜 E.秦艽 答案:E 题型:单选题 既能化湿,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A.苍术 B.厚朴 C.白豆蔻 D.砂仁 E.草豆蔻 答案:A

浅淡对西方古典音乐鉴赏的感受

浅淡对西方古典音乐鉴赏的感受 音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音乐犹如宇宙般浩瀚缥缈,同时又离我们很近。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升华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妙的动听的世界,随时随刻的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无时无刻都能体会到音符的美妙。 而古典音乐作为音乐的一种重要的类型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发展,并且长盛不衰。对于欣赏古典音乐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一个心态,也许有的人觉得古典音乐温文尔雅,寓意深刻;也许有的人觉得古典音乐枯燥无味,涩昧难懂;也许有的人视古典音乐为音乐的全部,也许有的人只偏爱周杰伦,EXO,本兮等快餐音乐。本学期选这门课开始是抱着拿学分、打酱油的心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音乐不仅仅是用来听的,更是需要用心感受的一种艺术,一种发展内心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潜意识,我似乎感受到了在那一个个看似悬奥的音符背后所隐藏的力量。那是一种震撼人的心灵,涤荡人之灵魂的一种力量,它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所触及,但是如果你真的走进了这个世界,即使你做不到深刻的理解,那无处不在流淌着的优美旋律也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某种的升华。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是人生的艺术;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音乐,它能够表达出人的喜怒哀乐,能够表达出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也能表现出曲径通幽的安静祥和。它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承载人的思想,描绘人的生活体验,表达人的思想情怀;它也能通过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展现纯粹的声音之美。西方的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有各种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课堂上我们欣赏了欣赏了巴赫、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大师的音乐,这些音乐或轻愉欢快,或深沉浩瀚,从中可以感受到西方古典音乐的那种独特的魅力。在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中,“音乐天才”莫扎特、“乐圣“贝多芬、巴赫、肖邦等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巴赫被普遍认为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精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精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新修本草)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证类本草)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三七)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矿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蜜)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土) 11.淡味药的功效是(利水)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甘)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收敛固涩)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苦) 16.咸味药的功效是(软坚散结) 17.苦味药可以治疗(便秘证) 19.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相杀) 20.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甘草与芫花) 23.入汤剂应当后下的药物是(白豆蔻) 24.入汤剂应当先煎的药物是( 石决明) 25.入汤剂应当包煎的药物是( 车前子) 26.下列应当冲服的药物是( 蜂蜜) 27.治疗风寒表实证,首选的药物是(麻黄) 28.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紫苏) 29.具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荆) 30.素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生姜) 32.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荆芥) 33.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羌活) 35.下列可以熄风止痉的药物是(蝉蜕) 37.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之要药是(石膏) 38.既清虚热,又清实热的药物是(知母) 39.黄芩、黄连与黄柏的共同功效是(泻火解毒) 41.“乳痈要药”指的是(蒲公英) 43.下列属于生地黄与玄参共同功效之一的是(养阴) 44.既清虚热,又解暑热的药物是(青蒿) 45.泻下攻下,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大黄) 47.独活既可散风寒又可(祛风湿) 49.防己能够治疗的病证是(水肿) 51.肝肾亏虚,胎动不安,首选的药物是(桑寄生) 53.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宜首选的药物是(广藿香) 54.既温中化湿,又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 55.行气消胀满的要药是(厚朴) 56.治疗脾经湿热,口中甜腻的药物是(佩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