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必备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简表及其他文言知识)

2021中考必备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简表及其他文言知识)
2021中考必备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简表及其他文言知识)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

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⑤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

(1)故

故虽有名马。——《马说》(所以)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学过的知识)

公问其故——《扁鹊见蔡桓公》(原因、缘故)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特意)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因此)

广故数言于亡。——《陈涉世家》(故意)

(2)间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隔开)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夹杂)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中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暗中)

(3)绝

以为妙绝。——《口技》(极点)

群响毕绝。——《口技》(停止、消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

(4)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观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景象、景观)

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看)

(5)病

君之病在肌肤。——《扁鹊见蔡桓公》(疾病、大病)

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

(6)书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信)

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写)

(7)上

上使外见兵。——《陈涉世家》(皇上)

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身体上的)

(8)见

昨日见军帖。——《木兰诗》(看见)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拜见)

才没不外见。——《马说》(通“现”,显露)(9)比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核舟记》(靠近)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等到)

(10)少

宾客意少舒。——《口技》(稍微)

少时,一狼径去。——《狼》(一会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年轻的)(11)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随从,跟随)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顺从,听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顺从)

(1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分给,分配)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这里指八分挂零,说明很

小)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隆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分内,名分)

(13)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14)世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父子相继为一世)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时代,朝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世上)

(15)业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事业,功业)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职业)

(16)犯

作奸犯科。——《出师表》(触犯)

(17)达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达到)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做官,显贵)(18)当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抵充,相抵)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对着,面对)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当)

(19)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在……之后)

(20)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砍伐)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攻打,讨伐)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讨伐)

(21)阴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水的南面,南岸)

朝晖夕阴。——《岳阳楼记》(阴暗)

(22)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用言语规劝)

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同上)

(23)极

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极点,极端)

此乐何极。——《岳阳楼记》(尽,穷尽)

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到)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极其,非常。这是副词

用法)(24)国

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国家)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国都,京城)(25)备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完备)

众妙毕备。——《口技》(具备,齐备)(26)径

少时,一狼径去。——《狼》(径直,一直)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直径)

(27)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扶,持)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率领,统率)

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将帅,将领)(28)顾

顾野有麦场。——《狼》(看见)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看望、访问)

(29)胜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陈涉世家》(尽,全部)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

(30)复

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又)

(31)称

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称赞,赞许)

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号称)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称呼)

不能称前时之能。——《伤仲永》(符合)

(32)乘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量词,辆)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同坐(一辆)战车〕(33)章

又用篆章一。——《核舟记》(印章)

(34)惊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口技》(受惊)

波澜不惊。——《岳阳楼记》(振起)

(35)属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一类)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隶属,管辖)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类似)

(36)策

执策而临之。——《马说》(鞭子)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记载)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驱使)

(37)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口技》(奇异)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零数)

(38)许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上下、光景)杂然相许。——《愚公移山》(赞同、答应)(39)舍

便舍船。——《桃花源记》(丢下)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房屋)

(40)志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记)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志)

(41)寻

寻向所志。——《桃花源记》(找)

寻病终。——《桃花源记》(不久)

(42)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道路)

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正道)

(43)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固执)

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本来)

(44)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衰亡)

今亡亦死。——《陈涉世家》(逃跑)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

(45)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发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举用)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推荐)

死则举大名矣。——《陈涉世家》(成)

(46)坐

众宾团坐。——《口技》(坐着)

但坐观罗敷。——《陌上桑》(因为)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同"座")(47)食

谨食之。——《捕蛇者说》(喂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吃)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通“饲”,喂)

二、通假字归纳:

(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陈涉世家》

(2)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陈涉世家》

(3)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

(5)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上)——《木兰诗》

(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

(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还有)——《核舟记》

(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核舟记》

(10)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

(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放)——《核舟记》

(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

(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

(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6)汤熨之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

(19)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陷)——《出师表》

(20)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出师表》

(2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马说》

(2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本领)——《马说》

(23)系向牛头充炭直。("直"通"值":价值、价钱)——《卖炭翁》

(24)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

(25)百废具兴。("具"通"俱":都,全都)——《岳阳楼记》

(2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公输》

(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公输》

(28)公输盘诎。(“诎”通“屈”:折服)——《公输》

(29)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始得西山宴游记》(30)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峡江寺飞泉亭记》

(3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2)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4)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6)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口技》

(37)持其赀去。(“赀”通“资”:资材)——《越巫》

(38)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吗)——《陈太丘与友期》(39)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40)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闲情记趣》

(41)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晏子故事两篇》

(42)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晏子故事两篇》

(43)圣人非所熙也。(“熙”通“嬉”:开玩笑)——《晏子故事两篇》

(44)辑以翡翠。(“辑”通“缉”:连缀)——《寓言四则之买椟还珠》

(45)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寓言四则之滥竽充数》

(4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4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

(48)屏弃而不用。(“屏”通“摒”:摒弃)——《为学》

(三)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1)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候。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

(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复习虚词时要掌握虚词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语言环境中辨别词性和用法。如"公与之乘"这个"之"是涉及的对象,是曹刿,"之"是代词。二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了什么成分。如果没有充当成分,只起组合作用或表语气,就是助词。

(3)在复习中,可以从虚词功能的角度作分类,以便于系统归纳掌握。

A. 起指代作用的虚词。包括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吾"、"余"等词。

第二人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还有"汝"、"尔"、"乃"等词。

第三人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中的“其”是“他们”的意思,此外还有"之"、"彼"、"伊"等词。

指示代词: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此外还有"此"、"斯"、"夫"、"或"等词。

疑问代词: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孰”作疑问代词“谁”讲,此外还有"何"、"安"、"药"等词也是疑问代词。

B. 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包括

程度副词:

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中的“愈”作“更加”讲。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

以为妙绝(《口技》)中的“绝”作“极点”讲。

此外还有"殊"、"稍"、"益"等词均可充当表程度的副词。

范围副词: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

众妙毕备(《口技》)中的“毕”作“全”讲。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讲。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但”作“只”讲。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讲。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围。

此外还有"悉"、"俱"、"举"等词都可以作表范围的副词。

时间副词: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已”作“已经”讲,表时间。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既”作“已经”讲,表时间。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中的“向”作“从前”讲,表时间。

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说》)中的“囊”作“从前”讲,表时间。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中的“会”作“适逢”讲,表时间。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常”讲,表时间。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中的“忽”作“忽然”讲,表时间。

情态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

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

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

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

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

C. 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

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

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

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

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

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

D. 表结构的虚词。

结构助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

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

E. 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

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

(四)文言虚词举例

①、之

(1)结构助词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的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语气助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

②其

作副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还是

○3以

作介词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凭借

作连词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因为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由于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用来

4. 而

作连词分别表顺承关系、判断关系和修饰关系。例如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表顺承关系,不译

5. 乃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作“于是、就”讲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表判断关系的动词,作“是”讲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表人称的代词,作“你的”讲

6. 于

作介词用,根据语言环境不同,意义各不相同。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

“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比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

7. 为

作介词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替、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被

作助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表句末语气,不译

⑨所

所与“以”结合表原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表原因

作介词结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⑩乎

作语气助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吗

作介词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相当于“于”,作“对”讲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得:(1)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达到。

汉语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等。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

中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

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 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⑤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 (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 (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 (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 (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 (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 6.出: (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 (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 (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 (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 (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9.从: (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 (4)形容词,从容。 10.道: (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 (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文言文实词与虚词总结

专转本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 归纳整理 作者:姜晓艳阅读:1181 时间:2010-9-30 11:54:14 总校首页新闻速递案例剖析法制纵横学科辅导专业讲坛专家讲坛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实词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养) 2、卑 非天质之卑(低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3、备 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 犹得备晨炊(准备) 4、被

被于来世(影响) 皆被绮绣(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6、毕 毕力平险(尽) 群响毕绝(全部) 7、薄 薄暮冥冥(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狐裘不暧锦衾薄(厚度小) 8策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记录) 束手无策(计谋) 9、长ch d 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死者长已矣(长远) Zh a ng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头领) 10、称 称其气之小大(相当,配合)ch e n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配合) 先帝称之曰能ch e ng (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12、惩 惩山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岀酒食(拿岀)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每岁京尹岀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岀(产生) 15、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16、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17、箪 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⑤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

精选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 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⑤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 (1)故 故虽有名马。——《马说》(所以)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讲课教案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 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⑤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 (1)故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虚词理解汇总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虚词理解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019年高考语文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虚词汇编(完整版)

2019年高考语文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虚词汇编(完整版)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1.爱,ài (1)名词,恩惠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②喜爱 ③怜惜,同情 ④吝惜,舍不得 ⑤通“薆”,隐蔽,躲藏 (3)形容词,吝啬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②安稳 ③安定,舒适 (2)动词 ①安身 ②安置 ③抚慰,安抚 ④使……安定 ⑤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2)动词 ①覆盖 ②遭受 (3)介词,表示被动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 ②披散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②违背,背叛 ③加倍 (2)数词,一倍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4)副词,更加,倍加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②根本,基础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④书本,稿本,版本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 的奏章或书信 (2)量词 (3)动词,推究本源, 考查 (4)副词,本来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 远的地方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 邑) ②轻视,瞧不起 (3)形容词,鄙陋, 见识浅,庸俗 7.兵,bīng (1)名词 ①兵器 ②士兵 ③军队 ④战争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 略 8.病,bìng (1)名词 ①重病 ②弊病,缺点 (2)动词 ①生病 ②使……成病态 ③担心,忧虑 ④责备,羞辱 (3)形容词 ①困苦 ②疲劳 9.察,chá (1)动词 ①观察,仔细看 ②看清楚 ③详审,考察 ④了解,弄清楚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2)形容词,精明 10.朝,读音一:cháo (1)动词,朝见,朝 拜 (2)名词 ①朝廷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 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读音二:zhāo 名词,早晨 11.曾,读音一: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 曾经,已经,才 读音二: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 隔着两代的亲属 (2)动词,通“增”, 增加 (3)副词,表意外, 竟然,居然,简直 12.乘,读音一:ché ng (1)动词 ①驾,坐 ②升,登 ③冒着 ④连接,一个接一个 (2)介词,趁着,凭 借 读音二:shèng (1)名词,一车四马 的总称 (2)量词,辆 (3)数词,四 13.诚,chéng (1)名词,诚心诚意 (2)副词,表肯定, 确实,的确 (3)连词,表假设推 论,果真,如果 14.除,chú (1)名词,台阶 (2)动词 ①去掉,除去。 ②修治,清理 ③拜官授职 15.辞,cí (1)名词 ①诉讼的供词 ②言辞,文辞 ③托辞,借口 ④命令 ⑤一种文体 (2)动词 ①告别,辞别 ②推辞,不接受 ③计较 16.从,读音一:cóng (1)动词 ①跟随 ②依顺,听从 ③参与,参加 ④追赶 ⑤依傍,紧挨着 (2)介词,由,自 读音二:zòng 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 ②通“纵”,南北方向, 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17.殆,dài (1)形容词 ①危险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副词 ①表测度或不肯定。 大概,恐怕 ②表约略,几乎,接 近,差不多 18.当,读音一:dāng (1)动词 ①两者相抵 ②抵御,抵挡 ③占据,把守 ④主持,执掌 ⑤判决,判罪 ⑥应当 (2)介词 ①表处所,对着,面 对 ②表时间,值,在, 正在 (3)副词 ①表必然,必定,一 定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 将要 读音二:dàng (1)动词 ①符合 ②当作 (2)形容词,适宜,

新课标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词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 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word完整版)初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初一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一词多意 提问者:沉入湖心的眼泪- 四级 最佳答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