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材料力学史及其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谈谈材料力学史及其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谈谈材料力学史及其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本题满分为10分) 1、拉杆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的存在。( ) 2、圆截面杆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横截面离圆心最远处。( ) 3、两梁的跨度、承受载荷及支承相同,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不同,因而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 4、交变应力是指构件内的应力,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可能是动载荷,也可能是静载荷。( ) 5、弹性体的应变能与加载次序无关,只与载荷的最终值有关。( ) 6、单元体上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必无正应力。( ) 7、平行移轴公式表示图形对任意两个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和惯性积之间的关系。( ) 8、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的动应力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 ) 9、构件由突加载荷所引起的应力,是由相应的静载荷所引起应力的两倍。( ) 10、包围一个点一定有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各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 ) 二、选择题(每个2分,本题满分16分) 1.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A F N =σ的条件是( )。 A 、应力小于比例极限; B 、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 C 、应力小于弹性极限; D 、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2.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之比 ) (m ax )(m ax b a σσ 为 ( )。 A 、1/4; B 、1/16; C 、1/64; D 3、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如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B 、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C 、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D 、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4、火车运动时,其轮轴横截面边缘上危险点的应力有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脉动循环应力: B :非对称的循环应力; C :不变的弯曲应力;D :对称循环应力 5、如图所示的铸铁制悬臂梁受集中力F 作用,其合理的截面形状应为图( ) (a) (b)

“力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力学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界物质有多种层次,从宇观的宇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细观的颗粒、纤维、晶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通常理解的力学以研究天然的或人工的宏观对象为主。但由于学科的互相渗透,有时也涉及宇观或细观甚至微观各层次中的对象以及有关的规律。机械运动亦即力学运动是物质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包括移动、转动、流动、变形、振动、波动、扩散等,而平衡或静止,则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机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基本的形式。物质运动的其他形式还有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及其内部的运动和化学运动等。机械运动并不能脱离其他运动形式独立存在,只是在研究力学问题时突出地考虑机械运动这种形式罢了;如果其他运动形式对机械运动有较大影响,或者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便会在力学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不变,都意味着各作用力在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力学,可以说是力和(机械)运动的科学。 力学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力的科学。汉语“力”字最初表示的是手臂使劲,后来虽又含有他义,但都同机械或运动没有直接联系。“力学”一词译自英语mechanics(源于希腊语μηχανη──机械)。在英语中,mechanics是一个多义词,既可释作“力学”,也可释作“机械学”、“结构”等。在欧洲其他语种中,此词的语源和语义都与英语相同。汉语中没有同它对等的多义词。mechanics在19世纪50年代作为研究力的作用的学科名词传入中国时,译作“重学”,后来改译作“力学”,一直使用至今。“力学的”和“机械的” 在英语中同为mechanical,而现代汉语中“机械的”又可理解为“刻板的”。这种不同语种中词义包容范围的差异,有时引起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周折。例如机械的(mechanical)自然观,其实指用力学解释自然的观点,而英语mechanist是指机械师,不是指力学家。 发展简史 力学知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在生产劳动中的 经验。人们在建筑、灌溉等劳动中使用杠杆、斜面、汲水器具,逐渐积累起对平衡物体受力情况的认识。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对杠杆平衡、物体重心位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作了系统研究,确定它们的基本规律,初步奠定了静力学即平衡理论的基础。古

材料力学研究课题

剪线钳力学分析 12级机械电子一班 叶兴状 3126113024 我做的研究课题是剪线钳使用及其断裂失效原因分析,由于时间紧、期末忙于复习考试难免会有错误,希望老师加以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我们家里都有用过剪线钳这一普通工具,剪线钳用于各种操作,通常用来剪尺寸正常的铜线、铁线等。下图是我找到的一把普通剪线钳,目视检查后,分三步进行分析 并预测其失效的原因。首先进行应 力计算,事先准备一根10TW(直径 0.259cm)的铜线,通过去图书馆查 阅资料知道剪断这种型号的铜线 需要D 的力为F=436N,而且我在 实验过程中发现剪线钳只发生弹 性弯曲,连续完成三个实验后,剪线 钳没有明显的损伤。剪线钳是由Q255钢制成的,施加在剪线钳上的最大外层应力可以用简支梁的计算公式计算: I M y =σ 简单粗略计算得:式中 M ——为力矩=6.4cm*438N y ——为0.34cm I ——为惯性矩=0.0112 cm 4 所以 =σ 8.4*104 Pa

查阅资料得:该型号剪线钳抗拉压强度[σ]=1.24*108Pa 将剪线钳的一边看成外伸梁,如图 d1=14cm d2=3cm F1=436N F2=-F1=-436N 直径d=1.2cm 查表知:E=45GPa 则M A =F1*d1+F2*d2=46.51N/m 抗弯截面系数W=d/2I 其中I=64 d *d *d *d π则W=32 d *d *d π=1.8*10-7cm 3 横截面积A=4d *d π=1.13*10-4 压应力=σA F 1=3.9*106Pa 由M MAX =Fd1 强度条件为 M MAX <=W[σ] 联立解得F<=1.6KN 所以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只要施加在剪线钳上的最大压紧力不超过 1.6KN ,该剪线钳就不会损坏,所以平时要注意,这样就可以保护好剪线钳。

材料力学试卷及答案

成绩 材料力学试题A 教研室工程力学开卷闭卷适用专业班级08机自1、2、3、4班提前期末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工程构件要正常安全的工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除()项,其他各项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A、强度条件 B、刚度条件 C、稳定性条件 D、硬度条件 2、内力和应力的关系是() A、内力大于应力 B、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内力是矢量,应力是标量 D、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3、根据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横截面()。 A、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B、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C、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 D、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 4、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My*,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A、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 B、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C、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 D、平衡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5、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来确定积分常数。 A、平衡条件。 B、边界条件。 C、连续性条件。 D、 光滑性条件。 6、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平均应力m、应力 幅度a分别为()。 A -10、20、10; B 30、10、20; 1 丄 C 3、20、10; D 3、10、20。 考生注意:舞弊万莫做,那样要退学,自爱当守诺,最怕错上错,若真不及格,努力下次过试题共 3页 第1页 (屁力单伸为MP2

材料力学标准试卷及答案

扬州大学试题纸 ( 200 - 200 学年 第 学期) 水利科学与工程 学院 级 班(年)级课程 材料力学 ( )卷 一、选择题(10分) 1.关于材料的冷作硬化现象有以下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于温度降低,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B )由于温度降低,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C )经过塑性变形,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D )经过塑性变形,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2.关于低碳钢材料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 ) (A )比例极限 p σ;(B )屈服极限 s σ;(C )强度极限 b σ;(D )许用应力 ][σ。 3.两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如图,由第四强度理论比较其危险程度,正确的是( )。 (A))(a 点应力状态较危险; (B))(b 应力状态较危险; (C)两者的危险程度相同; (D)不能判定。 4.图示正方形截面偏心受压杆,其变形是( )。 (A)轴向压缩和斜弯曲的组合; (B)轴向压缩、平面弯曲和扭转的组合; (C)轴向压缩和平面弯曲的组合; (D)轴向压缩、斜弯曲和扭转的组合。 5.图示截面为带圆孔的方形,其截面核心图形是( )。 (a) (b)

二、填空题(20分) 1.一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 MPa 40max =τ,则横截面上点A 的切应力 =A τ____________。 1题图 2题图 2.悬臂梁受力如图示,当梁直径减少一倍,则最大挠度w max 是原梁的____________倍,当梁长增加一倍,而其他不变,则最大转角θmax 是原梁的____________倍。 3.铆接头的连接板厚度为δ,铆钉直径为d 。则铆钉切应力=τ____________,最大挤压应力 bs σ为____________。 3题图 4题图 4.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变截面杆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 和A ,受力如图示,弹性模量为E 。截面D 水平位移为____________。 5.阶梯轴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AB 段的最大切应力m ax ,1τ与BC 段的最大切应力 m ax ,2τ之 比 = max ,2max ,1ττ____________。 (a) (b) (c) (mm)

材料力学·随堂练习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材料力学(C)应力的单位是

6.(单选题) 图示桁架中4杆的内力为()。 (A)0 (B)-2F (压)(C)-F(压)(D)F(拉)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A)25(B)15(C)5(D)45 8.(单选题) 梁AB受力如图所示,截面1-1剪力和弯矩分别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0.(单选题) 图示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1.(单选题) 已知变截面圆杆受力如图所示, , ,正确的说法是()。

12.(单选题) 边长为100mm的正方形杆件受力如图示,正确的是()。 (A)最大轴力数值为180kN,最大压应力为 (B)最大轴力数值为300kN,最大压应力为 (C)最大轴力数值为180kN,最大压应力为 (D)最大轴力数值为300kN,最大压应力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13.(单选题) 变截面直杆如图所示。已知。关于杆

(A)AB段的变形量为,AC段的变形量为 (B)AB段的变形量为,AC段的变形量为 (C)BC段的变形量为,AC段的变形量为 (D)BC段的变形量为,AC段的变形量为 14.(单选题) 图示杆系结构中,杆1、2为木制,两杆横截面积相等;杆3、4为钢制,两杆横截面积相等。按强度条件计算,正确的说法是()。 (A)杆2比杆1危险,杆3比杆4危险 (B)杆2比杆1危险,杆4比杆3危险 (C)杆1比杆2危险,杆3比杆4危险 (D)杆1比杆2危险,杆4比杆3危险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材料力学__试卷及答案

适用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签字) 试卷编号 A 考生专业: 年级: 班级: 姓 名: 学 号: 注:(1)不得在密封线以下书写班级、姓名。(2)必须在密封线以下答题,不得另外加纸。 ……………………………………………………… 密 封 线 ………………………………………………………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用“√”表示,错误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用“×”表示,每小题2分,共10分) 1.应力公式A N = σ的使用条件是,外力沿杆件轴线,且材料服从胡克定律。 ( f ) 2.截面尺寸和长度相同两悬梁,一为钢制,一为木制,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两梁中的最正大应力和最大挠度都相同。 ( t ) 3. 卡氏第一定律的适用于弹性体,卡氏第二定律的适用于非弹性体。 ( f ) 4. 悬臂架在B 处有集中力作用,则AB ,BC 都产生了位移,同时AB ,BC 也都发生了变形。 ( f ) 5. 在各种受力情况下,脆性材料都将发生脆性断裂而破坏。 ( f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危险截面是__C____所在的截面。 A.最大面积; B .最小面积; C . 最大应力; D . 最大内力。 2、低碳钢整个拉伸过程中,材料只发生弹性变形的应力范围是σ不超过_B_____。 A .σb ; B .σe ; C .σp ; D .σs 第 1 页 (共 4 页) C ’

考生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注:(1)不得在密封线以下书写班级、姓名。(2)必须在密封线以下答题,不得另外加纸。………………………………………………………密封线……………………………………………………… 3.偏心拉伸(压缩)实质上是____B___的组合变形。 A.两个平面弯曲;B.轴向拉伸(压缩)与平面弯曲; C.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D.平面弯曲与扭转。 4.微元体应力状态如图示,其所对应的应力圆有如图示四种,正确的是___A____。 5.几何尺寸、支承条件及受力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二梁,其__A____。 A. 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B. 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C. 应力与变形均相同; D. 应力与变形均不同; 6.一铸铁梁,截面最大弯矩为负,其合理截面应为___C___。 A.工字形; B.“T”字形; C.倒“T”字形; D.“L”形。 7.两端铰支的圆截面压杆,长1m,直径50mm。其柔度为___C____。 ;;;。 8.梁的正应力公式是在“平面弯曲”前提下推导得到的,“平面弯曲”即___D____。 A.梁在平面力系作用下产生的弯曲; B. 梁的内力只有弯矩没有剪力的弯曲; C.梁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的弯曲; D.梁的轴线弯曲变形后仍为(受力平面内)平面曲线的弯曲。 2页(共 4 页) 河南工业大学课程材料力学试卷

材料力学试卷及答案套完整版

材料力学试卷及答案套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

材料力学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应力和内力有何不同。() a、应力等于内力。 b、应力等于内力的代数和。 c、应力是矢量。 d、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2、实心圆轴受扭,当其直径增加一倍时,则最大剪应力是原来的 ()

a 、21倍。 b 、41倍。 c 、81倍。 d 、 16 1倍。 3、关于剪力、弯矩的正负号与坐标的选择有无关系有以下四种说法,那种方法正确。( ) a 、它们都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 b 、它们都与坐标系的选择有关。 c 、剪力正负号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而弯矩则有关。 d 、剪力正负号与坐标系的选择有关;而弯矩则无关。 4、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条件是:( ) a 、适用所有弯曲问题。 b 、纯弯曲、等截面直梁。 c 、平面弯曲、弹性范围。 d 、平面弯曲、剪应力为零。 5、在压杆稳定问题中,临届力什么时候可以用P cr =π2EI /(μl )2计算。( ) a 、很长的杆。 b 、很细的杆。 c 、弹性模量小的杆。 d 、柔度大于一定数值的杆。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8分) 1、切应力τ正应力σ分别表示什么? 2、试叙述求解静不定梁的变形比较法。 三、两钢杆如图所示,已知截面积A 1=1cm 2, A 2=2cm 2;材料的弹性模量 E=210GPa,线膨胀系数α=12.5×10-61/o C 。当温度升40o C 时,试求两杆内的最大应力。(18分) ·m ,m B =7.20kN ·m ,m C =4.21kN ·m ,许 [θ]=1o /m,剪切模量G =80Gpa 。确定该轴的直径。(16分) 五、绘制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12分) m m m

材料力学试卷及答案7套

材料力学试卷1 一、绘制该梁的剪力、弯矩图。 (15分) 二、梁的受力如图,截面为T 字型,材料的许用拉应力[+]=40MPa ,许用压应力[-]=100MPa 。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20分) m 8m 2m 230 170 30 200 2 m 3m 1m Q M

三、求图示单元体的主应力及其方位,画出主单元体和应力圆。(15分) 四、图示偏心受压柱,已知截面为矩形,荷载的作用位置在A点,试计算截面上的最大压应 力并标出其在截面上的位置,画出截面核心的形状。(15分)

五、结构用低碳钢A 3制成,A 端固定,B 、C 为球型铰支,求:允许荷载[P]。已知:E=205GPa ,s =275MPa ,cr =,,p =90,s =50,强度安全系数n=2,稳定安全系数n st =3,AB 梁为N 016工字钢,I z =1130cm 4,W z =141cm 3,BC 杆为圆形截面,直径d=60mm 。 (20分) 六、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各杆的EI 相同,不考虑剪力和轴力的影响,试求:D 截面的线位移和角位移。

(15分) 材料力学2 一、回答下列各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已知低碳钢拉伸试件,标距mm l 1000=,直径mm d 10=,拉断后标距的长度变为mm l 1251=, 断口处的直径为mm d 0.61 =,试计算其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2、试画出图示截面弯曲中心的位置。 3、梁弯曲剪应力的计算公式z z QS = τ,若要计算图示矩形截面A 点的剪应力,试计算z S 。 a a 4/h

材料力学科技实践题目

序 材料力学科技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对材料力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标是把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创造性思维空间,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观察、思考及总结的方法,并从中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方式: 首先,在传统的授课计划内抽出一定学时,在大学二年级学生可以按时完成工作的前提下,以科研工作的形式要求同学分组选定研究题目。课题的内容覆盖材料力学基本知识点,使用钢铁、有机玻璃、黄铜、铝合金、PVC、塑料、复合材料、混凝土等材料来完成剪切、挤压、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结构失稳、冲击和应力腐蚀等项实验。由于这些材料的机械性质各有差异(有些是目前工程上越来越多使用的新材料),力学响应的规律也不同。目前使用的大部分材力教材没有详细介绍,课堂上也不讲实验中的现象,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结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和数值计算模型。在研究过程中观察各种现象、采集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点,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对研究内容有基本认识。在实验室里,由老师监督安全,可以较好完成实践动手的环节。 其次,为进行数值计算,预先给同学补充有限元的基本概念与使用方法。要求结合有限元软件的教学穿插介绍相关的力学知识和基本理论, 但讲解以形象化、结论化为主, 舍弃大的理论推导过程。结合实际工程间题, 提出计算分析的一般步骤,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实现有效的有限元模拟。在使用有限元程序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系统的有关操作内容,如图形界面、操作过程、功能块等。学生自主完成数值模拟工作,最后写出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内容渋及文献综述、方案描述、制备试样、试验方法和数据采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讨论等内容。最后,以科技报告答辩会的形式完成。在研究报告撰写中,即有写作格式要求,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通过分工查找资料,对实验现象和计算结果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Odeh Engineers, a local company led by David Odeh'93 has a number of projects. 1、One involves the Tabernacle, a historic structure on Marth's Vineyard. They are involved in rehabilitating the structure, and need a nonlinear stress analysis for wind loading.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various wrought-iron (or possibly a mix of wrought iron and cast iron) steel arches (similar to the Eiffel tower on a much smaller scale). They are getting some material samples tested over the next couple of weeks. Building plans would be used to model some of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to try to establish an ultimate strength interaction surface (P-M diagram) using the tensile test results.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回答下列各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已知低碳钢拉伸试件,标距mm l 1000=,直径mm d 10=,拉断后标距的长度变为mm l 1251=,断口处的直 径为mm d 0.61 =,试计算其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答:延伸率%25%100100 100 125%100001=?-=?-= l l l δ 断面收缩率%64%100))(1(%100211=?-=?-= d d A A A δ 2、试画出图示截面弯曲中心的位置。 3、梁弯曲剪应力的计算公式z z QS = τ,若要计算图示矩形截面A 点的剪应力,试计算z S 。 232 3 )84(41bh h h hb S z =+= 4、试定性画出图示截面截面核心的形状(不用计算)。 二、绘制该梁的剪力、弯矩图。(15分) 矩形 圆形 矩形截面中间 挖掉圆形 圆形截面中间 挖掉正方形 4

三、图示木梁的右端由钢拉杆支承。已知梁的横截面为边长等于0.20m 的正方形,q=4OKN/m,弹性模量 E 1=10GPa ;钢拉杆的横截面面积A 2=250mm 2 ,弹性模量E 2=210GPa 。试求拉杆的伸长l ?及梁中点沿铅垂方向的位移?。(14分) 解:杆受到的拉力kN q F N 402 2== m EA l F l N 00228.010 25010210310406 93=?????==?- 梁中点的挠度: m I E ql A E l F w l N c 00739.012 2 .0101038421040500114.0384521214 94 314122=? ?????+ =+=+?=?四、砖砌烟窗高m h 30=,底截面m m -的外径m d 31=,内径m d 22=,自重kN P 20001=,受 m kN q /1=的风力作用。试求:(1)烟窗底截面m m -的最大压应力;(2)若烟窗的基础埋深m h 40=, 基础及填土自重按kN P 10002=计算,土壤的许用压应力MPa 3.0][=σ,圆形基础的直径D 应为多大?(20分) 注:计算风力时,可略去烟窗直径的变化,把它看成是等截面的。 F s M m kN q /20=kN 20m kN ?160A B C m 10m 2112kN 88kN 20kN 5.6m 40kNm 150.3kNm 160kNm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聂毓琴修订 吉林大学 2005年6月

前言 材料力学是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高等学校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力学教材,往往将杆件的变形分成几种基本形式。并针对这几种基本变形形式在各自的范围内分别独立地给予解答。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这种做法的优越性。但同时也感到这种孤立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力学的全貌,更难于利用材料力学的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此,我们试图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不同专业的要求,从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工程实际中选取一些较为复杂的构件,要求学生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予以解答,这样就既可以深化课堂上的知识,使知识系统话,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把所学过的基础课(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系统应用。又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对学生来说,通过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可初步了解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对教师来说,在拓宽知识面,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提高教学水平上都有一定的益处。在总体上可以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作为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我们的工作还只是探索性。我们的目的不仅于课程设计本身,更着眼于材料力学课程本身的建设和改革。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这一崭新的教学环节是我校于1987年率先开始试点,并在以后的几年中进行了集中安排一周另四天分散和分散五周安排等方式的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并在全校产品类专业中逐步推广成为材料力学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做为教改研究项目已于1991年4月通过校级鉴定。得到校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赞扬,1993年3月,获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也得到国家教委理工科院校材料力学课程指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高度评价。并于1993年5月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作为附加项目及创新点,使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2001年获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此为特色,2002年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吉林大学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于2005年获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次修订引入了部分工程实际构件的零件图,抽象的力学简图全部由CAD绘制,采用了最新国家标准规定的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也采用了最新标准。 本书的前期工作有初日德、聂毓琴、刘寒冰、魏媛、卢衍榕、郭学东等老师参加,特别是已退休的初日德及卢衍榕教授对“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这一教改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此表示忠心感谢。 修订者:聂毓琴 2005年6月

材料力学试卷及答案

一、低碳钢试件的拉伸图分为 、 、 、 四个阶段。(10分) 二、三角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 =20kN,拉杆BC 采用Q235圆钢,[钢 ]=140MPa,压杆AB 采用横 截面为正方形的松木,[木 ]=10MPa ,试用强度条件选择拉杆BC 的直径d 和压杆AB 的横截面边长a 。 n =180 r/min ,材料的许用切应 四、试绘制图示外伸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q 、a 均为已知。(15分) 五、图示为一外伸梁,l =2m ,荷载F =8kN ,材料的许用应力[]=150MPa ,试校核该梁的正应力强度。(15分) q a a 22 qa A B F C A B

六、单元体应力如图所示,试计算主应力,并求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10分) 七、图示矩形截面柱承受压力F 1=100kN 和F 2=45kN 的作用,F 2与轴线的偏心距e =200mm 。 b =180mm , h =300mm 。求 max 和 min 。(15分) 八、图示圆杆直径d =100mm ,材料为Q235钢,E =200GPa , p =100,试求压杆的临界力F cr 。(10 σx =100MPa τx =100MPa σy =100MPa l l l F A B D C 4F 100m m 100mm 60mm

分) 《材料力学》试卷(1)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断裂阶段。 评分标准:各 2.5分。 二、 d =15mm; a =34mm . 评分标准:轴力5分, d 结果5分,a 结果5分。 三、 =87.5MPa, 强度足够. 评分标准:T 3分,公式4分,结果3分。 四、 评分标准:受力图、支座反力5分,剪力图5分,弯矩图5分。 五、max =155.8MPa >[]=100 MPa ,但没超过许用应力的5%,安全. 评分标准:弯矩5分,截面几何参数 3分,正应力公式5分,结果2分。 六、(1)1=141.42 MPa ,=0,3=141.42 MPa ;(2)r 4=245 MPa 。 评分标准:主应力5分,相当应力5分。 七、max =0.64 MPa ,min =-6.04 MPa 。 评分标准:内力5分,公式6分,结果4分。 F cr d 3m 1..5qa F S 图 M 图 F S 图 — — + M 图 qa 2 qa 2/2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截面上的全应力的方向( ) A 、平行于截面 B 、垂直于截面 C 、可以与截面任意夹角 D 、与截面无关 2. 脆性材料的延伸率( ) A 、小于5% B 、小于等于5% C 、大于5% D 、大于等于5% 3. 如图所示简支梁,已知C 点转角为θ。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荷载F 减小一半,则C 点的转角为( ) A 、θ B 、θ C 、θ D 、2θ 4.危险截面是()所在的截面。 A 、最大面积 B 、最小面积 C 、最大应力 D 、最大内力 5. 图示单元体应力状态,沿x 方向的线应变εx 可表示为( ) A 、E y σ B 、)(1 y x E μσσ- C 、)(1x y E μσσ- D 、G τ 6. A 、线位移 B 、转角 C 、线应变 D 7. 塑性材料的名义屈服应力使用( ) A 、σS 表示 B 、σb 表示 C 、σp 表示 D 、σ表示 8.拉(压)杆应力公式A F N =σ的应用条件是() A 、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 、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C 、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D 、杆件必须为矩形截面杆 9.下列截面中,弯曲中心与其形心重合者是() A 、Z 字形型钢 B 、槽钢 C 、T 字形型钢 D 、等边角钢 10. 如图所示简支梁,已知C 点转角为θ。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杆长增加一倍,则C 点的转角为( ) A 、2θ B 、4θ C 、8θ D 、16θ x

材料力学发展史

材料力学发展史 姓名:齐春钊学号:201401067 班级:机制本14.1 【摘要】: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他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形状态和破坏规律,为工程设计中选用材料和选择构件尺寸提供依据。 【关键词】:材料力学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史公式种类 材料力学,顾名思义,也就是研究构成工程器件物质内部受力情况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特点是将宏观的问题放到微观世界去解决,从而搭建解决材料变形、扭转等一系列问题。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他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形状态和破坏规律,为工程设计中选用材料和选择构件尺寸提供依据。在固体力学各分支中,材料力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一般说来最为简单,但材料力学对于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起着启蒙和奠基作用。 材料力学作为机械、土木、采矿、航天航空、石油工程、地质勘探、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在设计、制造与生产、技术创新、增产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理工科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材料力学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几乎所有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力学专业的学生和力学科学工作者的基础。 但是,任何一门科学都不是个别人在短期内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几代人经常艰苦探索和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在科学巨匠达芬奇、伽利略、惠更斯、库伦、麦克斯韦、欧拉、柯西、汤姆斯杨、伯努利、纳维叶、圣维南等人的努力下,形成了一门系统的科学。 首先,力学知识最先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而材料力学的起源如果要追溯则应追溯到古代房屋建筑上去。在古中国的宫殿建筑中,由于那是皇权的象征,所以材料的选用在符合审美的需求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要使材料在预定年限内不会出现断裂。只是很可惜,在古中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而在西方世界的意大利,意大利科学家为了解决建筑船舶和水闸所需要的梁的尺寸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于1638年提出梁的强度计算公式。但是受到材料力学的发展限制,他所得到的答案并不完全正确。后来英国科学家胡克发表了重要的胡克定律,这才奠定了材料力学的基础。自从18世

材料力学1

第1讲教学方案 ——绪论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是应用力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以数学、物理、理论力学为基础 的课,又是某些课的基础,如机械零件、结构力学、机床设计——主要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的应力和变形。 第一章绪论 §1-1材料力学的基本任务 一、材料力学的任务: 任何机械,各种结构物,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组成它们的每一个构件都要受到从相邻件或从其它构件传递来的外力——载荷的作用。 例如,车床主轴,切削力,齿轮啮合力 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各种构件抗力性能:承载能力的一门科学 1.几个术语 构件与杆件:组成机械的零部件或工程结构中的构件统称为构件。如图1-1a所示桥式起 重机的主梁、吊钩、钢丝绳;图1-2所示悬臂吊车架的横梁AB,斜杆CD都是构件。 实际构件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所以根据形状的不同将构件分为:杆件、板和壳、块体。 杆件:长度远大于横向尺寸的构件,其几何要素是横截面和轴线,如图1-3a所示,其中横截面是与轴线垂直的截面;轴线是横截面形心的连线。 按横截面和轴线两个因素可将杆件分为:等截面直杆,如图1-3a、b;变截面直杆,如图1-3c;等截面曲杆和变截面曲杆如图1-3b。 板和壳:构件一个方向的尺寸(厚度)远小于其它两个方向的尺寸,如图1-4a和b所示。

块体:三个方向(长、宽、高)的尺寸相差不多的构件,如图1-4c 所示。 在本教程中,如未作说明,构件即认为是指杆件。 ·变形与小变形:在载荷作用下,构件的形状及尺寸发生变化称为变形,如图1-2所示悬臂吊车架的横梁AB,受力后将由原来的位置弯曲到AB′位置,即产生了变形。 小变形:绝大多数工程构件的变形都极其微小,比构件本身尺寸要小得多,以至在分析构件所受外力(写出静力平衡方程)时,通常不考虑变形的影响,而仍可以用变形前的尺寸,此即所谓“原始尺寸原理”。如图1-1a所示桥式起重机主架,变形后简图如图1-1b所示,截面最大垂直位移f一般仅为跨度l的l/1500~1/700,B支撑的水平位移Δ则更微小,在求解支承反力R A、R B时,不考虑这些微小变形的影响。 2.对构件的三项基本要求 强度:构件在外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抵抗断裂破坏的能力。例如储气罐不应爆破;机器中的齿轮轴不应断裂等。 刚度:构件在外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如机床主轴不应变形过大,否则影响加工精度。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轴的扭转剪应力公式τρ=T I P ρ适用于如下截面轴( C ) A.矩形截面轴 B.椭圆截面轴 C.圆形截面轴 D.任意形状截面轴 2.用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若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的是哪个( C ) A. 实心圆轴 B.空心圆轴 C.两者一样 D.无法判断 3.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为( B ) A.不变 B.增大一倍 C.减小一半 D.增大三倍 4.图示悬臂梁自由端B 的挠度为( B ) A.ma a EI ()l -2 B. ma a EI 32()l - C.ma EI D. ma a EI 22()l - 5.图示微元体的最大剪应力τmax 为多大( A ) A. τmax =100MPa B. τmax =0 C. τmax =50MPa D. τmax =200MPa 6.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图示圆轴的强度时,所采用的 强度条件为( D ) A. P A M W T W Z P ++()()242≤[σ] B.P A M W T W Z P ++≤[σ] C. ()()P A M W T W Z P ++22≤[σ] D. ( )()P A M W T W Z P ++242≤[σ] 7.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截面均相同,它 们在纸面内失稳的先后次序为( A ) A. (a),(b),(c),(d) B. (d),(a),(b),(c) C. (c),(d),(a),(b) D. (b),(c),(d),(a) 8.图示杆件的拉压刚度为EA ,在图示外 力作用下 其变形能U 的下列表达式哪个是正确的 ( A ) A. U=P a EA 22 B. U=P EA P b EA 2222l + C. U=P EA P b EA 2222l - D. U=P EA P b EA 2222a +

材料力学发展史

材料力学发展史 姓名:耿翱翔专业年级:10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号:080412010011 材料力学的发展史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结构构件和机械零件承载能力的基础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将工程结构和机械中的简单构件简化为一维杆件,计算杆中的应力、变形并研究杆的稳定性,以保证结构能承受预定的载荷;选择适当的材料、截面形状和尺寸,以便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结构构件和机械零件。 在结构承受载荷或机械传递运动时,为保证各构件或机械零件能正常工作,构件和零件必须符合如下要求:不发生断裂,即具有足够的强度;弹性变形应不超出允许的范围,即具有足够的刚度;在原有形状下的平衡应是稳定平衡,也就是构件不会失去稳定性。 对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这三方面的要求,有时统称为“强度要求”,而材料力学在这三方面对构件所进行的计算和试验,统称为强度计算和强度试验。 为了确保设计安全,通常要求多用材料和用高质量材料;而为了使设计符合经济原则,又要求少用材料和用廉价材料。材料力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为合理地解决这一矛盾,为实现既安全又经济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在古代建筑中,尽管还没有严格的科学理论,但人们从长期生产实践中,对构件的承力情况已有一些定性或较粗浅的定量认识。例如,从圆木中截取矩形截面的木梁,当高宽比为 3:2时最为经济,这大体上符合现代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 随着工业的发展,在车辆、船舶、机械和大型建筑工程的建造中所碰到的问题日益复杂,单凭经验已无法解决,这样,在对构件强度和刚度长期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材料力学。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为解决建造船舶和水闸所需的粱的尺寸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于 1638 年首次提出梁的强度计算公式。由于当时对材料受力后会发生变形这一规律缺乏认识,他采用了刚体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以致所得结论不完全正确。后来,英国科学家胡克在 1678 年发表了根据弹簧实验观察所得的,“力与变形成正比”这一重要物理定律(即胡克定律)。奠定了材料力学的基础。从 18 世纪起,材料力学开始沿着科学理论的方向向前发展。 高速车辆、飞机、大型机械以及铁路桥梁等的出现,使减轻构件的自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新的高强度金属(如钢和铝合金等)逐渐成为主要的工程材料,从而使薄型和细长型构件大量被采用。 这类构件的失稳破坏屡有发生,从而引起工程界的注意,从而成为构件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发展的推动力。由于超高强度材料和焊接结构的广泛应用,低应力脆断和疲劳事故又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促使这方面研究迅速发展。 材料力学的研究通常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或称机械性能) 的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参量不仅可用于材料力学的计算,而且也是固体力学其他分支的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另一部分是对杆件进行力学分析。杆件按受力和变形可分为拉杆、压杆受弯曲(有时还应考虑剪切)的粱和受扭转的轴等几大类。杆中的内力有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杆的变形可分为伸长、缩

材料力学试卷及其答案

《材料力学》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形式: 闭卷) (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专用纸上,并注明题号。答案填写在试卷与草稿纸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 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轴得扭转剪应力公式=适用于如下截面轴( ) A、矩形截面轴B、椭圆截面轴 C、圆形截面轴D、任意形状截面轴 2.用同一材料制成得实心圆轴与空心圆轴,若长度与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得就是哪个?( ) A、实心圆轴 B、空心圆轴 C、两者一样 D、无法判断3.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得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考虑,该梁得承载能力得变化为( ) A、不变 B、增大一倍C、减小一半D、增大三倍 4.图示悬臂梁自由端B得挠度为() A、B、C、D、 5.图示微元体得最大剪应力τmax为多大?( ) A、τmax=100MPa B、τmax=0 C、τmax=50MPa D、τmax=200MPa 6.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图示圆轴得强度时,所采用得强 度条件为( ) A、≤[σ] B、≤[σ] C、≤[σ] D、≤[σ] 7.图示四根压杆得材料、截面均相同,它们 在纸面内失稳得先后次序为( ) A、(a),(b),(c),(d) B、(d),(a),(b),(c) C、(c),(d),(a),(b) D、(b),(c),(d),(a) 8.图示杆件得拉压刚度为EA,在图示外 力作用下 其变形能U得下列表达式哪个就是正

确得?( ) A、U= B、U= C、U= D、U= 9.图示两梁抗弯刚度相同,弹簧得刚度系数也相同,则两梁中最大动应力得关系为() A、(σd) a =(σd) b B、(σd)a >(σd)b C、(σd) a <(σd)b D、与h大小有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材料力学中,为了简化对问题得研究, 特对变形固体作出如下三个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材料与长度相同而横截面面积不同得两杆,设材料得重度为γ,则在杆件自重得作用下,两杆在x截面处得应力分别为σ(1)=_______,σ(2)=_______。 3.图示销钉受轴向拉力P作用,尺寸如图,则销钉内得剪应力τ=_______,支承面得挤压应力σbs=_______。 4.图示为一受扭圆轴得横截面。已知横截面上得最大剪应力τmax=40MPa,则横截面上A点得剪应力τA=_______。 5.阶梯形轴得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其AB段得最大剪应力τmax1与BC段得最大剪应力τ ?之比=_______。 max2 6.图示正方形截面简支梁,若载荷不变而将截面边长增加一倍,则其最大弯曲正应力为原来得_______倍,最大弯曲剪应力为原来得_______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