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单单CPU方面就有可能通过“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等等技术来实现。不过性能的大幅提升并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路线,计算机的发展还应当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要注重环保等等,计算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趋势有:模块化、无线化、专门化、网络化、环保化、人性化、智能化、个性化。未来的计算机将沿着多条发展路线继续前进,不但强调性能的大幅飞跃,而且还将提高计算机的人性化,加强人机交互能力。同时还注重环保性,为承受巨大压力的地球减压。

一台微型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性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大体评价计算机的性能。(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一般说来,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

Pentium Pro,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大多是32位,现在的大多装人都装64位的了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运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至少需要16 M的内存容量,Windows XP则需要128

M以上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4)外存储器的容量。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性能指标外,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例如,所配置外围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所配置系统软件的情况等等。

另外,各项指标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而且还要遵循“性能价格比”的原则。

参考资料:网中央

方方回答采纳率:17.1% 2009-07-24 13:06 cpu 主频前端总线架构二级缓存制作工艺比如65nm

与45nm

主板用料芯片组

内存的大小与主频

显卡的芯片显存类型与大小还有位宽流处理器数量

不管是集成显卡还是独立显卡芯片都很关键但独立显卡一般要好于集成的

匿名回答采纳率:10.1% 2009-07-24 13:15 简单说来就是,处理速度,存储容量,显示效果,功能应用等。

至于说CPU主频总线,内存,还有显卡等,这些都是以上指标的体现!

骑士。向前!回答采纳率:31.0% 2009-08-01 19:00 电脑常见性能指标

一、CPU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CPU从雏形出现到发展壮大的今天,由于制造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的晶体管数达到几百万个。虽然从最初的CPU发展到现在其晶体管数增加了几十倍,但是CPU的内部结构仍然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机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

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

(1)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

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 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我们通常说的赛扬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频而言的。

(2)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路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

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 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3)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发展到奔腾586时,已经是3.5V/3.3V/2.8V了,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重要。

(4)协处理器或者叫数学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

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

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 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5)流水线技术、超标量。流水线(pipeline)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

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是指某型

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

pro的流水线就长达14步。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数越多,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 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这是因为现代的CPU越来越多的采用了RISC技术,所以才会超标量的CPU。

(6)乱序执行和分枝预测,乱序执行是指CPU采用了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

分支是指程序运行时需要改变的节点。分枝有无条件分支和有条件分支,其中无条件分支只需要CPU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支则必须根据处理结果再决定程序运行方向是否改变,因此需要“分支预测”技术处理的是条件分支。

(7)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采用回写(Write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可提供缓存。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计算机中基本采用了回写式高速缓存。

(8)L2高速缓存,指CPU外部的高速缓存。

Pentium Pro处理器的L2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所以Pentium

II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容量为512K。为降低成本Intel公司曾生产了一种不带L2的CPU名为赛扬。

(9)制造工艺。

Pentium

CPU的制造工艺是0.35微米,PII和赛扬可以达到0.25微米,最新的CPU制造工艺可以达到0.18微米,并且将采用铜配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频率。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发展 现代计算机发展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发展现代计算机发展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制成了最早的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进制数的乘、除运算。1884年,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也相应地蓬勃发展。 社会上对先进计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现代计算机诞生的根本动力。20世纪以后,各个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的计算困难堆积如山,已经阻碍了学科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赛最先采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开拓过程,经历了从制作部件到整机从专用机到通用机、从“外加

式程序”到“存储程序”的演变。1943年,英国外交部通信处制成了“巨人”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专用的密码分析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台完全采用电子线路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伊曼领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1945年3月他们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价格比,平均每10年提高两个数量级。计算机种类也一再分化,发展成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包括巨型、大型和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专用机(如各种控制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等。 计算机器件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从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以至微处理器,促使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飞跃。 在电子管计算机时期(1946~1959),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的硬件是由有形的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它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早起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CPU(中央处理器)。目前的CPU包含了存储器,因此称为中央处理器。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是CPU自动工作的关键。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有硬件、软件组成的多级层次结构,它通常由微程序级、一般程序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组成,每一级上都能进行程序设计,且得到下面各级的支持。 习题: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那些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主要组成部分有: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 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称为指令字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而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按 对阶操作。 直接使用西文标准键盘输入汉字,进行处理,并显示打印汉字,是一项重大成就。为此要解决汉字的输入编码、汉字内码、子模码等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 1第三章内部存储器 CPU能直接访问内存(cache、主 存) 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 cache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并且发展为多级cache体系,指令cache与数据cache分设体 系。要求cache的命中率接近于1 适度地兼顾了二者的优点又尽量避免其缺点,从灵活性、命中率、硬件投资来说较为理想,因而得到了普遍采用。 习题: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

智慧树知到《计算机组成原理》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计算机组成原理》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特点的是。 A:计算速度快 B:具有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C:计算可靠性高 D:能完成任何工作 正确答案:能完成任何工作 2、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小型机 D:微型机 正确答案:微型机 3、微型机的发展以技术为标志。 A:微处理器 B:磁盘 C:操作系统 D:软件 正确答案:微处理器 4、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正确答案:第二代计算机 5、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只与机器的主频相关。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存储器的容量应该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控制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输入设备将机器运算结果转换成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9、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0、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 1、若十六进制数为B5.4,则相应的十进制数为。 A:176.5 B:176.25 C:181.25 D:181.5 正确答案:181.25 2、一个 C 语言程序在一台32 位机器上运行。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x、y和z ,其中x 和z 是int型,y 为short 型。当x=127,y=-9 时,执行赋值语句z=x+y 后,x、y和z的值分别是。 A:X=0000007FH,y=FFF9H,z=00000076H B:X=0000007FH,y=FFF9H,z=FFFF0076H C:X=0000007FH,y=FFF7H,z=FFFF0076H D:X=0000007FH,y=FFF7H,z=00000076H 正确答案:X=0000007FH,y=FFF7H,z=00000076H 3、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是通过实现的。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96209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2.计算机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 和输出设备。其中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组成主机运算器和控制器可统称为CPU。 3.基于存储程序原理的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5.系统程序是指用来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调度、管理、监视及服务的各种软件,应用程序是指用户在各自的系统中开发和应用的各种程序。 6.计算机与日常使用的袖珍计算机的本质区别在于自动化程度的高低。 7.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效率和方便用户,20世纪50年代发展了操作系统技术通过它对计算机进行管理和调度。 8.指令和数据都存放在存储器中,控制器能自动识别它们。 9.计算机系统没有系统软件中的操作系统就什么工作都不能做。 10.在用户编程所用的各种语言中与计算机本身最为密切的语言是汇编语言。 11.计算机唯一能直接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2.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计算机类型不断推陈出新但依然保存存储程序的特点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冯·诺依曼。 13.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对机器依赖性很强,用汇编语言编制的程序执行速度比高级语言快。 14.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为固件。 15.计算机将存储、运算逻辑运算和控制三部分合称为主机,再加上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16.1μs= 10-6 s,其时间是1ns的 1000 倍。 17.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文本处理属于应用软件,汇编程序属于系统软件。 18.指令的解释是由计算机的控制器来完成的,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数和逻辑运算。 23.存储器的容量可以用KB、MB和GB表示,它们分别代表 2 10字节, 2 20字节和2 30字节。 24.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

购物中心概念及开发变化趋势

概念 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是指一群建筑,是组合在一起的商业设施,按商圈确定其位置、规模,将多种店铺作为一个整体来计划、开发和经营,并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从严格意义上讲,购物中心不是一种商业业态,而是一种有计划地实施的全新的商业聚集形式,有着较高的组织化程度,是业态不同的商店群和功能各异的文化、娱乐、金融、服务、会展等设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有计划地聚集在一起。它通常以零售业为主体。与自发形成的商业街相比,购物中心在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中,均是作为一个单体来操作:一般是物业公司建楼、出租场地,专业商业管理公司实行统一招租、管理、促销,承租户分散经营。 购物中心的种类 根据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对购物中心的分类,按规模对购物中心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邻里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超级区域型购物中心 按业态特色对购物中心进行分类,可分为能量中心、奥特莱斯、生活休闲型、娱乐中心由商

务部主导、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受委托组织起草的《购物中心等级划分规范》于2015年3月开始实施,将购物中心划分为都市型购物中心、社区型商业、地区型商业和奥特莱斯。 发展: 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产生于二十世纪初,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盛行,掀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新浪潮,并逐渐以其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性经营模式与完美的环境配套设施而风靡欧、美、日及东南亚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没有购物中心,常见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供销社、百货大楼。 90 年代中期,随着上海港汇商城、广州天河城、北京国贸中心的陆续建成开业,开始拥有了一批业态复合度较高、规模面积也较大且经营也较成功的真正的购物中心。2003年底,中国省会以上城市购物中心总体数量为236家,2011年底,全国大型购物中心数量达到2795家。国内购物中心正呈现蓬勃发展势头,近年来每年新建数量近300家。

现代计算机应用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把信息定义为“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的人是谁?仙农 2、一个字符的ASCII码占用的存储空间为几个字节? 3、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4、一个汉字的点阵所占用的字节数是多少? 16×16点阵为2×16=32字节、24×24点阵为3×24=72字节 5、数的补码表示。 6、一个任意数制的数值中,某位数的权是多少? 1904)10中9的权为102,10111)2中0的权为23。 7、各种数制的下(右)标表示。 D-十进制、B—二进制、O—八进制、H—十六进制 8、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9、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哪些部分? 10、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有哪些?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麦克风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喇叭等 11、运行一个计算机程序,必须将程序装入计算机的哪一部分?内存 12、中央处理单元(CPU)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13、Windows中的回收站属于计算机中哪一部分的一块区域。 14、在微型计算机中,一般会将一个物理硬盘划分为多个逻辑硬盘,第一个逻辑硬盘的名称是什么? 15、通常说的Windows系统是什么类型的软件?系统软件 16、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若选中了C盘上的一个文件,并用鼠标左键将其拖曳到D盘中,其结果是复制文件还是移动文件?如果用鼠标左键将一个文件拖曳到同一盘中的不同文件夹中,其结果是复制文件还是移动文件? 17、在Windows中,切换当前窗口可使用的快捷键是下列的哪一种? A. Alt+F4 B.Ctrl+TabC.Alt+Tab D.Ctrl+F4 18、在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中,按AIt+F4键会执行下列那种操作? A.关闭应用窗口? B.关闭文档窗口 C.使应用程序窗口最小化为图标D.退出Windows,进入命令提示符 19、在Window“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若要按文件创建的日期顺序显示文件目录,应选择“查看”菜单中的哪个命令? A.“大图标”命令B.“小图标”命令C.“详细资料”命令 D .“列表”命令 20、在windows系统的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中,共有哪些属性? 21、在资源管理器中,要同时选择不相邻的多个文件,需使用什么键来配合鼠标? A.Shift B.Alt? C.Ctrl D.Space 22、Word编辑状态,对文档中的图片设置环绕方式有哪几种?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C__。 A.立即数和栈顶; B.暂存器; C.栈顶和次栈顶; D.累加器。 2.___C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B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 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B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A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B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C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C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后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p.19 1.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或逻辑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1.2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实际机器M1向上延伸构成了各级虚拟机器,机器M1内部也可向下延伸而形成下一级的微程序机器M0,硬件研究的主要对象归结为传统机器M1和微程序机器M0,软件研究对象主要是操作系统及以上的各级虚拟机 1.3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及其联系。 机器语言是可以直接在机器上执行的二进制语言 汇编语言用符号表示指令或数据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使程序员可以不再使用繁杂而又易错的二进制代码来编写程序 高级语言对问题的描述十分接近人们的习惯,并且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1.4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对程序员可见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 计算机组成对程序员透明,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 1.5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一形式(二进制形式)存于存储器中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氏机) 1.6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硬件各部件 运算器:ACC, MQ, ALU, X 控制器:CU, IR, PC 主存储器:M, MDR, MAR I/O设备:设备,接口 计算机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存储容量:主存: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 运算速度:MIPS, CPI, FLOPS 1.7解释概念 主机: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MM(主存或内存)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现代计算机原理练习题

计算机原理练习题 分数: 1 在计算机中,有符号数是用_____表示的 选择一个答案 a. 原码 b. 二进制编码 c. 补码 d. 反码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2 分数: 1 已知A=10101111,B=01010000,则A∧B、A∨B、A⊕B的结果分别为选择一个答案 a. 00000000,11111111,11111111 b. 00000000,11111111,00000000 c. 00000000,11110000,00000000 d. 00001111,11111111,11111111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3 分数: 1 数制转换(1F3D)H=_____BCD 答案: 错误 这次提交的分数:0/1。 4 分数: 1 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 选择一个答案

a.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接口、外部设备 b. 微处理器、硬盘、总线、I/O接口、外部设备、系统软件 c.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接口、外部设备、软件 d.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接口、外部设备、应用软件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5 分数: 1 三输入与非门的输入端A、B、C的状态分别为1、0、1,则其输出状态为答案: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6 分数: 1 给字符“A”的ASCII码加奇校验后的8位二进制编码是_____B 答案: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7 分数: 1 数制转换(10010110.1001)B=_____D 答案: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1。 8 分数: 1 用16进制来表示,32位二进制补码可表示的最大数为_____H 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__。 A.立即数和栈顶; B.暂存器; C.栈顶和次栈顶; D.累加器。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 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 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 B.机器周期; C.时钟周期; D.存储周期。 10.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 B.毫微程序; C.动态微程序; D.微程序。 11.隐指令是指______。 A.操作数隐含在操作码中的指令; B.在一个机器周期里完成全部操作的指令; C.指令系统中已有的指令;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唐朔飞 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知识总结(一) 2017-04-19马辉安阳师院mh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了硬件和 软件两个子系统。 硬件部分按冯诺依曼观点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 备五大功能部件。它们之间用系统总 线进行连接。系统总线按传输内容分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它们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汇编语 言和高级语言三种计算机语言进行编写。由于机器硬件电路只能识别用0、1编写成的机器语言程序,所以用汇编或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运行前需 使用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 进行翻译。 软件的狭义观点是:软件是人们编制 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序,广义观 点是: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 维护程序需要的所有文档。 为了简化对复杂的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层次结构划分, 通常分为微程序机器、传统机器语言 机器、操作系统虚拟机、汇报语言虚 拟机、高级语言虚拟机等。从不同角度、层次理解机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简化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 虚拟机:依赖于一定的系统软件,所 体现出的具有某种结构、功能和使用 方法的计算机。计算机组成原理关注传统机器语言机 器M1和微程序机器M0,它们是实际机器,所看到的机器功能与结构由硬件 电路直接实现。 冯诺依曼关于计算机结构的观点: 1、计算机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中。 3、存储器按地址进行访问。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 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被顺序执行,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 运算结果或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 完成。 现代大部分机器仍采用“存储程序” 思想构建,仍属于冯诺依曼结构的计 算机。 典型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以运算器为中心,现代计算机转化为以存储器为中心。 现代计算机可认为由三大部分组成:CPU(包含了运算器和控制器、及高速缓存)、I/O设备及主存储器。CPU和主存合起来称主机(及电源、总线与 I/O接口),I/O设备也称外设。

计算机组成原理(肖铁军2010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肖铁军2010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1 .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解: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数字量(离散量)来 表示,;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解:分类:数字计算机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分类依据: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通用机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3.数字计算机有那些主 第一章 1.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解: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是连续的 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数字量(离散量)来表示,运算按位进行。两者主要区别见P1 表1.1。 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解:分类:数字计算机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又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六类。

通用机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因素。 3.数字计算机有那些主要应用? (略) 4.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解: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将解题的程序(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器中; 程序控制:控制器顺序执行存储的程序,按指令功能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运算任务。主要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解: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数量,通常用单位KB、M B、GB来度量,存储容量越大,表示计算机所能存储的信息量越多,反映了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 单元地址:单元地址简称地址,在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数据字:若某计算机字是运算操作的对象即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数据字。指令字:若某计算机字代表一条指令或指令的一部分,则称指令字。 6.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

1.刷新存储器的重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24位,帧频(刷新速度)为72Hz,求: 1)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多少 2)刷新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 1)刷新存储器的容量= 1024*768 * 24bit= 2)帧频(刷新速度)为72Hz指的是:每秒钟读72次, 所以,刷新存储器的带宽=1024*768 * 24bit *72 次/秒=162MB/s 2.试推导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要的总时间 读写一块总时间TB=平均找道时间Ts+平均等待时间Tw +读写传输时间Tt 读写一块总时间TB=平均找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读写传输时间=Ts+Tw+Tt 1)Tw 设磁盘每秒r转,每条磁道N个字,则数据传输率=rN个字/秒 转一周的时间=1/r,所以 Tw =1/2*(1/r)=1/(2r) 2)Tt 又设每块的字数是n,一旦读写头定位在该块,则Tt≈n/(rN)秒 所以TB=Ts+ 1/(2r)+ n/(rN) 秒 3.采用串行接口进行7位ASCII码传送,带有一位奇偶校验位、一位起始位和一位停止位,当波特9600波特时,字符传送率是 9600波特=9600bit/秒 =9600 bit*(1字符/10bit)/秒 =960字符/秒 4.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8个字节的信息,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70MHz,求总线带宽 Dr=8字节/T秒=8*70*10^6≈420MB/秒 5.某机器CPU中有16个寄存器,运行某中断处理程序时,仅用到其中的2个寄存器,请问响应中断而进入该中断处理程序时是否将通用寄存器内容保存到主存中去需保存几个寄存器 要将通用寄存器内容保存到主存中去。 只要保存中断处理程序用到的那2个寄存器的内容。 1.已知cache的存储周期是40ns,主存存储周期200ns, cache/主存系统平均50ns,求cache的命中率访问n个字,设命中率为H 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 =命中cache的时间+不命中cache的主存访问时间 =H*Tc+(1-H)*Tm =H*40+(1-H)*200 =50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第1代(19461963年)第2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电子原件,第2代计算机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说是存储器的革命。1951年,当时尚在美国哈弗的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华人留学生王安发明了磁心存储器,这项技术彻底改变了继电器存储器的工作方式和与处理器的连接方法,也大大缩小了存储器的体积,为第2代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时代计算机软件配置开始出现,一些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相继问世。如科学计算用的FORTRAN,商业事务处理用的COBOL,符号处理用的LISP等高级语言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操作系统也初步成型,是计算机的使用方法由手工操作改变为自动作业管理。3、第3代(1964—1970年)第3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有了显著减小,计算速度也显著提高,存储容量大幅度增加。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同时,计算机的软件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出现了更多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的应用开始进入到许多领域。1964年由IBM公司推出的IBM360计算机是第3 代计算机的代表产品,4、第4代(1971年至今)第4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使用了集成度更高的半导体存储器,计算机运算速度高大几亿次甚至

数百万亿次每秒。在这个时期,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了较大发展,并行处理、多级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都已进入实用阶段。软件方面更加丰富,出现了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实用软件。这一时期,超级计算机是通过使用大量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有些超级计算机干脆就是由组成的集群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的典型机器有美国IBM公司制造的BLUE GENE/L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它有数个服务器机柜连接而成。在1个1、8m高的机柜中可以安装32个主板,每个主板上安装32个CPU芯片,芯片内部集成有4个时钟频率为850MHz的POWERPC450的CPU内核,机器中CPU内核的数量达到了13万个以上。BLUE GENE/L超级计算机达到了478万亿次每秒基准计算,成为xx年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精品】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

一、简答题 1、试述浮点数规格化的目的和方法。 答:浮点的规格化是为了使浮点数尾数的最高数值位为有效数位。当尾数用补码表示时,若符号位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相等,则被定义为已规格化的数,否则便是非规格化数。通过规格化,可以保证运算数据的精度。 方法:进行向左规格化,尾数左移一位,阶码减1,直到规格化完毕。 2、简述循环冗余码(CRC)的纠错原理。 答:CRC码是一种纠错能力较强的校验码。在进行校验时,先将被检数据码的多项式用 生成多项式G(X)来除,若余数为0,说明数据正确;若余数不为0,则说明被检数据有错。 只要正确选择多项式G(X),余数与CRC码出错位位置的对应关系是一定的,由此可以 用余数作为判断出错位置的依据而纠正出错的数据位。 3、DRAM存储器为什么要刷新?有几种刷新方式? DRAM存储元是通过栅极电容存储电荷来暂存信息。由于存储的信息电荷终究是有泄漏的,电荷数又不能像 SRAM存储元那样由电源经负载管来补充,时间一长,信息就会丢失。为此必须设法由外界按一定规律给栅 极充电,按需要补给栅极电容的信息电荷,此过程叫“刷新”。 ①集中式---正常读/写操作与刷新操作分开进行,刷新集中完成。 ②分散式---将一个存储系统周期分成两个时间片,分时进行正常读/写操作和刷新操作。 ③异步式---前两种方式的结合,每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保证在刷新周期内对整个存储器 刷新一遍。 4、CPU中有哪些主要寄存器?简述这些寄存器的功能。 (1)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2)程序计数器(PC):用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4)缓冲寄存器(DR): <1>作为CPU和内存、外部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中转站。 <2>补偿CPU和内存、外围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别。 <3>在单累加器结构的运算器中,缓冲寄存器还可兼作为操作数寄存器。 (5)通用寄存器(AC):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全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6)状态条件寄存器:保存由算术指令和逻辑指令运行或测试的结果建立的各种条件码内容。除此之外,还保存中断和系统工作状态等信息,以便使CPU和系统能及时了解机器运行状态和程序运行状态。 5、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哪些操作步骤? 关闭中断标识,重要数据入栈, 处理中断服务功能, 数据出栈, 恢复中断标识, 开中断.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章带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章 带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四章 1.一个容量为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多少?当选用下列不同规格的存储芯片时,各需要多少片? 1K×4位,2K×8位,4K×4位,16K×1位,4K×8位,8K×8位 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 = 14 + 32 = 46根; 选择不同的芯片时,各需要的片数为: 1K×4:(16K×32) / (1K×4) = 16×8 = 128片 2K×8:(16K×32) / (2K×8) = 8×4 = 32片 4K×4:(16K×32) / (4K×4) = 4×8 = 32片 16K×1:(16K×32)/ (16K×1) = 1×32 = 32片 4K×8:(16K×32)/ (4K×8) = 4×4 = 16片 8K×8:(16K×32) / (8K×8) = 2×4 = 8片 2.现有1024×1的存储芯片,若用它组成容量为16K×8的存储器。试求: (1)实现该存储器所需的芯片数量? (2)若将这些芯片分装在若干块板上,每块板的容量为4K×8位,该存储器所需的地址线总位数是多少?其中几位用于选板?几位用于选片?几位用做片内地址? 16K×8=2^14×8,地址线为14根.4K×8容量的板,共需要4块板子.则14根地址线的最高2位用于板选(00~11,第1块板子~第4块板 子),4K*8位=2^12*8位=12*1K*8位,也就是在每块板子内需要4*8个芯片,而每8个芯片组成8位,也就是位扩展.也就是说需要4组,则除了

5大特点概括全球购物中心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购物中心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按照这种商业项目的开 发主体、开发理念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购物中心自身位置、规模、功能组合、专业化程度等特征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将中国的购物中心发展历程概括 为探索、尝试、发展和繁荣的四个阶段。而在全球大环境下,购物中心同样经 历了从满足顾客日常需求的传统购物场所向综合性购物场所演化的过程。在未来,不变的看法是购物中心将成为以顾客体验为重,拥有自身特点的定制化购 物中心。 未来消费趋势 全球层面Z世代已长大。Z世代指的是1990年至2010年间出生的人群,他们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巨大影响,消费观念与前人有很大差异。另外,全球智能化生活的演进已改变无数人 的生活,比如APPLE PAY、HUAWEI PAY等闪付方式的出现,金钱的概念已变成 了数字的变动;线上购物享受足不出户购遍全球的生活方式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因此,全球的购物中心都在加强互动体验的购物环境,更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高品质生活的概念宣导等,目的是吸客与留客。

中国层面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宽,婴童类或者亲子类业态在购物中心的比重越来越大,儿童与青少年的消费影响力日益增强,是商家瞄准的重要目标。而“环保”这个词语在近几年已深入人心,衍生词“绿色”“健康”更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大家的消费观念也向这一领域靠拢。 网上有资料对分布于美、欧及亚太地区的80个购物中心进行分析,规模涵盖城市型、超区域型、区域型、社区型四大类型,总结出以下观点:1、约80%的购物中心把“个性化的主题定位”、“独特体验的建筑设计”、“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业态品牌”作为主要发力点。2、约30%的购物中心把“面向新一代的定位和品牌”、“注重健康的建筑设计和品牌”、“体现便捷服务的商业模式和 科技应用”作为次要发力点(如下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字长为4,采用补码表示,则表示范围为() A.-8至8 B.-7至8 C.-8至7 D.0至15 B 2. 计算机中进行定点加减运算基本上都是采用()。 A.补码 B.原码 C.反码 D.以上都是 A 3. 通过选择组合逻辑网络可以实现多钟功能的算数逻辑运算。 A.正确 B.错误 A 4. 数值数据和逻辑数据机器内部都表示成为二进制数串。 A.正确 B.错误 A 5.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第一台通用计算机的特征() A.用离散符号表示数据 B.使用电子运算装置 C.不可编写程序 D.图灵完备

6. 在位片式运算器AM2901中,通用寄存器含有()个4位字长的寄存器,用双口RAM实现,具有双端口输出功能。 A.4 B.8 C.16 D.32 C 7. CPI是处理器每秒处理指令条数的指标。 A.正确 B.错误 B 8. 处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低层的是() A.汇编语言层 B.机器语言层 C.微程序设计层 D.操作系统层 C 9. 第四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典型特征是使用(),所以也被成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A.电子管 B.晶体管 C.集成电路 D.大规模电路 D

()是计算器实际完成数据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A.计算单元 B.运算器 C.加法器 D.算术逻辑单元 D 1. 两数补码的和等于两数和的补码。 A.正确 B.错误 A 2. ()组成了计算机的“大脑”。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运算器和存储器 C.控制器和I/O D.存储器和控制器 A 3. 在位片式运算器AM2901中,通用寄存器含有()个4位字长的寄存器,用双口RAM实现,具有双端口输出功能。 A.4 B.8 C.16 D.32 C 4.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单单CPU方面就有可能通过“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等等技术来实现。不过性能的大幅提升并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路线,计算机的发展还应当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要注重环保等等,计算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趋势有:模块化、无线化、专门化、网络化、环保化、人性化、智能化、个性化。未来的计算机将沿着多条发展路线继续前进,不但强调性能的大幅飞跃,而且还将提高计算机的人性化,加强人机交互能力。同时还注重环保性,为承受巨大压力的地球减压。 一台微型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性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大体评价计算机的性能。(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一般说来,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 Pentium Pro,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大多是32位,现在的大多装人都装64位的了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运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至少需要16 M的内存容量,Windows XP则需要128 M以上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4)外存储器的容量。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性能指标外,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例如,所配置外围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所配置系统软件的情况等等。

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微程序设计

课程实验项目目录 (该表格根据实验项目数适当增减)

实验八微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二、预习要求: 1.复习微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 2.预习本电路中所用到的各种芯片的技术资料。 三、实验设备: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连接线若干。 四、电路组成: 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图见图4-1(a)、4-1(b)、4-1(c)。 图4-1(a)控制存储器电路 图4-1(b)微地址形成电路

图4-1(c)微指令译码电路 以上电路除一片三态输出8D触发器74LS374、三片EEPROM2816和一片三态门74LS245,其余逻辑控制电路均集成于EP1K10内部。28C16、74LS374、74LS245芯片的 技术资料分别见图4-2~图4-4。 图4-2(a)28C16引脚图4-2(b)28C16引脚说明

图4-2(c)28C16工作方式选择 图4-3(a)74LS374引脚图4-3(b)74LS374功能 图4-4(a)74LS245引脚图4-4(b)74LS245功能 五、工作原理: 1、写入微指令 在写入状态下,图4-1(a)中K2须为高电平状态,K3须接至脉冲/T1端,否则无法写入。MS1—MS24为24位写入微代码,在键盘方式时由键盘输入,在开关方式时由24位微代码开关提供。uA5—uA0为写入微地址,在键盘方式时由键盘输入,

在开关方式时由微地址开关提供。K1须接低电平使74LS374有效,在脉冲T1时刻,uAJ1的数据被锁存形成微地址(如图4-1(b)所示),同时写脉冲将24位微代码写入当前微地址中(如图4-1(a)所示)。 2、读出微指令 在写入状态下,图4-1(a)中K2须为低电平状态,K3须接至高电平。K1须接低电平使74LS374有效,在脉冲T1时刻,uAJ1的数据被锁存形成微地址uA5—uA0(如图4-1(b)所示),同时将当前微地址的24位微代码由MS1—MS24输出。 3、运行微指令 在运行状态下,K2接低电平,K3接高电平。K1接高电平。使控制存储器2816处于读出状态,74LS374无效因而微地址由微程序内部产生。在脉冲T1时刻,当前地址的微代码由MS1—MS24输出;T2时刻将MS24—MS7打入18位寄存器中,然后译码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如图4-1(c)所示,控制信号功能见实验五);在同一时刻MS6—MS1被锁存,然后在T3时刻,由指令译码器输出的SA5—SA0将其中某几个触发器的输出端强制置位,从而形成新的微地址uA5—uA0,这就是将要运行的下一条微代码的地址。当下一个脉冲T1来到时,又重新进行上述操作。 4、脉冲源和时序: 在开关方式下,用脉冲源和时序电路中“脉冲源输出”作为时钟信号,f的频率为1MHz,f/2的频率为500KHz,f/4的频率为250KHz,f/8的频率为125KHz,可根据实验自行选择一种频率的方波信号。每次实验时,只需将“脉冲源输出”的四个方波信号任选一种接至“信号输入”的“fin”,时序电路即可产生4种相同频率的等间隔的时序信号T1~T4。电路提供了四个按钮开关,以供对时序信号进行控制。工作时,如按一下“单步”按钮,机器处于单步运行状态,即此时只发送一个CPU周期的时序信号就停机,波形见图4-8。利用单步运行方式,每次只读一条微指令,可以观察微指令的代码与当前微指令的执行结果。如按一下“启动”按钮,机器连续运行,时序电路连续产生如图4-9的波形。此时,按一下“停止”按钮,机器停机。 图4-8 单步运行波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