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提案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提案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提案

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提案

一、问题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不多。我市虽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当重视,但是由于财力限制,各种优惠政策不是不配套,就是难落实,政策环境不优,对企业激励或支持效果不明显,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是各类资金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而作为投资主体的我市各类工业企业规模较小,难以承受,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投资意愿严重不足,科技平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孵化器建设根本没有,就连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也很不足。随着金融存贷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现象十分严重。据不少企业反映,银行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大批抽走,甚至全无。

三是高新人才引进不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竞争。***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是由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普遍缺乏对人才引进的长远规划和激励措施,重要的岗位都由亲友担任,人才意识不浓。***自身的资源环境、发展环境、社会环境本身就不具备引进或留住高端人才的优势,如果政府不花大气力、高激励,是引进不来高端人才的。

四是创新体系发展不够。从社会层面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观念不足。从政府层面来看,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氛围不浓,支持力度不大。从企业层面来看,由于规模小、效益低的缘故,花大气力搞新产品研发创新意愿不足。2016年4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0.38%,导致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由于各个层面创新观念、创新意愿、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创新体系不够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仍显不强,难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产业规模聚集不快。我市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只是利用一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和升级,产品的附加值并不是很高。不少高新技术项目对下游产品、系列产品及产业链条形成的延伸开发不足,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企业也比较分散,形成不了产业聚积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

对策

一、加快推进发展环境建设。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媒介,开展科技创新宣传,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励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尤其要加大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广大经济界、企业界人士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等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加快营造“创新***”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增强全民及市场主体的创新意识。二是配套出台优惠扶持政策。按照“政策鼓励、法律保障、放手发展、提供服务”的方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来加以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市场准入政策;加快搭建创新平台及建设孵化器;加快出台重大科技专项投入、科技成果奖励、企业研发资助、税收优惠等政策,并切实落实到位;要花大手笔、高激励出台招商引资、招商引智优惠政策等。三是切实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切实加强服务环境建设,简化、简便办事手续和程序,严禁“吃、拿、卡、要”,切实为企业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瓶颈,以优质服务营造高新

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目录 一、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背景 (4) (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4) 1.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开创了新经济时代 (4)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 (5) 3.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 (6)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9) 1.高新产业发展迅速,带动增长作用渐增 (9) 2.高新区间结构趋同,地域分布偏集沿海 (11) 3.高新区三资企业集中,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 (14) 4.高新产业科研能力薄弱,技术创新不足 (15) 5.园区环境营造侧重基础设施和政策,综合环境有待构建 (17) (三)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18) 1.高新产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18) 2.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行业结构高度集中 (22) 3.市场引导研究开发,企业自主技术创新 (23) 4.大型企业作用突出,外商投资带动增长 (24) 5.高新区经济运行良好,但发展空间不足 (26) 二、某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意义 (28)

(一)某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意义 (28) 1.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8) 2.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9) 3.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空间产出效率 (30) 4.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水平 (31) 5.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二)某高新园区在“珠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地位 (33) 1.“珠三角”经济圈产业发展与某高新园区的建设 (33) 2.“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与某高新园区的战略地位 (35) (三)某高新区建设与某经济发展前景 (41) (四)某高新园区与某市高新区的空间组织关系 (44) 三、某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 (47) (一)某区经济发展特点 (47) 1.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地位逐步提升 (47) 2.工业生产地位显著,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49) 3.外商投资占据优势,外资驱动经济增长 (52) 4.企业布局相对分散,集聚效益有待提高 (54) (二)某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55) 1.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快速增长势头良好 (55) 2.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科研开发力量较弱 (56) (三)某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59) 1.突出的区位优势 (59)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别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 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已经成为各地的工作重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既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问题,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从现今段来看,传统产业又是我们发展经济的优势。深入研究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趋势以及传统产业的发展状况,正确认识发展高新技术、传统产业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对于研究制定面向新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和对策,顺利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的概念及其特点。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要用严格科学的定义

来概括高新技术产业还有一定困难。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商务部和日本通产省将高新技术产业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智力密集型产业部门:①研究开发经费超过其价值增加额10%以上的产业部门;②高科技人员超过其职工总数10%以上的产业部门。显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划分了具体的行业标准,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一共涉及11个领域,在工业上包括38个行业。从其本身的含义来看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技术的全面应用。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自身明显特点:一是高度的创新性。高新技术以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为基础,高新技术成果具有更高的知识含量,是人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二是高度的集成性。高新技术发展不是单一学科或技术的发展,而是体现多个学科、多种技术的交叉与综合;体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商品化生产的相互融合;体现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化集成。三是高度的产业关联性。高新技术发展使科技链与产业链融为一体,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速度快、周期短,市场信息反馈及时,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迅捷。四是高度的渗透性。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加速重组,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渗透性。五是高度的竞争性。高新技术竞争较之传统技术领域的竞争,其内涵更为广泛和深刻。它包括: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 调查与思考 海宁市科学技术局 茅伟明、陈霓裳、吴锦芳、陈继彪、王晓丽 近年来,海宁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工作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科技企业培育为抓手,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在年浙江省科技进步监测中,海宁市科技进步规模综合评价保持在全省第位,嘉兴市第位,变化情况综合评价位次列全省第位。年,海宁市全社会经费支出占的比重由年的增加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年的亿元增加到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年的增加到。年,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嘉兴各县(市、区)中设立的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年,海宁市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同时还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年,海宁市成功创建浙江创新型城市。 一、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截止年底,海宁市拥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仅指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不含软件企业等)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实现利税总额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 高新技术产业在海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据了相当重要 的地位,成为推进海宁市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涉及六大行业,形成四大优势领域。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涵盖十三大行业,包括个行业小类,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涉及其中八大行业(包括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按照年行业规模,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位列前四位,且产值规模均超亿元,这四个行业的企业数占海宁市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的%,产值占海宁市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是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领域。专用设备制造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元,成为经济效益最好的行业。(详见下表)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的决定 穗字[2008]1号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 (2008年1月4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现就我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推动广州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1.深刻认识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主导广州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优先战略,是提高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基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强大推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自主创新的主要着力点和集中体现。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 2.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支撑,以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为根本,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创新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强化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形成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在若干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 3.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1)发展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州作为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强化,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率先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形成一批布局合理、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至2010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0000件,科技进步对工业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72823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标准 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特别是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经济的迅速转型,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更为直接和突出。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积极探索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战略。今年初,我局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就下一步如何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我市按照“一区多基地”的构想,把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快自治区级工业区——旺高工业区以及西湾、平桂、信都工业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围绕我市“八大产业、三大重点”的电子、稀土、林产化工、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加强优势资源集约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科技攻关,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引进、开发一批技术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了电力、电子、林产、制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形势及任务

高新企业发展状况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科技规划)强调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把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取得了新成绩,上了新台阶。 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2010年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4924亿美元,是2005年的2.3倍,居世界第一位。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广泛应用与渗透,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占高技术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80%调整到2010年的69%。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93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8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已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延伸,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空间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技术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的研发投入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892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2%。产业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2009年达到41170件,是2005年的6.2倍,年均增长 57.7%。在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涌现出华为、联想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活力的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技术企业超过40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8.6%提高到2010年的31.2%,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随着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开始由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向资本、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变,在国际分工中的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报告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报告一王树海? 2008年,国际经济形势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三全球消费需求出现萎缩,国际资本投资偏向保守,世界经济增长受到抑制三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我国沿海地区以出口导向为主的高新区也受到较大冲击,外商投资规模略有下降,产品出口难度开始加大,但是,从总体上看,面对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54个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在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千方百计寻找出路,大部分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营业总收入二上缴税收等经济指标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三 ?王树海,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统计处处长三 332

一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一)整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突破6万亿元,达到65985.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25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7%三据对高新区52632家企业的统计,2008年,年末从业人员达716.5万人;工业总产值52684.7亿元,工业销售产值实现50382.5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2507.0亿元;实现利润3304.2亿元,实现上缴税额达到3198.7亿元;进出口总额为3308.5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1293.3亿美元,出口创汇2015.2亿美元(见表1)三 表1一2008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单一一位企业 (家)工业总产值 (亿元)营业总收入 (亿元)工业增加值 (亿元)出口创汇 (亿美元)净利润 (亿元)上缴税额 (亿元) 北京184373805.111022.24一719.30207.35604.72503.96天津30711321.901736.78239.8441.75151.0298.28石家庄510648.74822.17175.094.8135.5233.55保定158390.39406.4280.7518.2034.1723.64太原846876.21949.07223.793.7235.0558.43包头559784.19762.27238.115.3215.2727.07沈阳825106.431300.34241.519.8578.1969.40大连18111146.131407.91315.4550.4767.1554.44鞍山443556.45644.09130.821.8929.9730.97长春8711608.961660.90327.431.1694.42142.30吉林712791.06830.45221.172.5528.1741.34哈尔滨4781051.311123.11202.205.2158.2955.98大庆390630.77658.96171.011.0732.7933.68上海8682790.813950.68635.14209.01197.38168.32南京2322354.752480.40276.8072.5930.7477.83常州9751007.231005.62227.3031.01055.3938.91无锡7162327.812351.38470.78173.47107.6364.75苏州7801845.341941.14480.99236.1687.7663.58杭州13251020.111444.34208.3044.5585.0080.31宁波327626.63848.26152.5838.2140.6330.38 43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球经验和中国思考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原子能、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逐步兴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也引起了全球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热潮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以高新技术的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占领国际市场作为基本目标,力争在21世纪取得最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发展经验 世界各国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统,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管理主体视角来看,当前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以自由竞争为主,注重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产业的发展,而是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签订科研合同和采购合同等方式对高技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间接扶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加州的“硅谷”和波士顿的“硅路”(128号公路产业带)。但自克林顿入主白宫以后,开始强调政府对关键产业的直接干预,采取官(联邦政府、州政府)、产(企业)、学(科研

机构和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生产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典型代表为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 二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自主创新为辅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又可以分为科学城和技术园区两种类型。科学城型模式具有行政区域的特点,通常由政府进行规划建设,把大批研究机构和科学专家集中在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实现科研开发协同发展。典型代表为日本的筑波和韩国的大德等;技术园区型模式类似于新型的产业行政区划,更具政府行为色彩。其目标是在某一划定的地区集中兴建一批高新技术公司,以提升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典型例子有台湾的新竹、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里斯和英国的剑桥。 虽然上述两种发展模式的管理主体和运作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许多共性值得关注: 第一,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不可或缺,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行业发展。美国几乎每一任总统都有其独特的政策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肯尼迪的宇宙开发计划、尼克松的十年攻克癌症战略计划、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等;美国对符合其产业政策的企业产品实行保护性购买政策,如国防部购买航空产品、电子产品促进了硅谷和硅路的崛起;美国政府还通过直接资助、信息和网络外部支持的方式培育各类孵化器,促进企业成长。日本在“科技创新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11-08-08 第07版:科学技术 作者:王利政来源:学习时报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全球第一。“十一五”以来我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美国科学和工程指标2010》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落后于美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三,到2007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突破了6万亿元,达到60430亿元。 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随着高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张,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达到3813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首位。 行业规模差异大,产业地理集中度高。从高技术产业的五个行业看,2009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仍然接近

一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规模位居第二,所占比重超过 1/4,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占比仅为2.2%。 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高技术产业呈现很高的地理集中度。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占比达到85.4%,几乎是中西部地区的6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集中地,三个区域产值占全国的81.9%。其中广东、江苏两省产值所占比重,达到全国产值的一半。但两省的规模变化又有所不同,“十一五”以来,广东占比从31.2%下降到28.4%,而江苏占比从18.0%上升到21.5%,这反映了加工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高技术制造工业发展放缓,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向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转移。 产业研发经费持续增长,R&D强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持续增长。2009年,高技术产业R&D经费规模达到892.1亿元,占制造业R&D投入的1/4,同时产业R&D强度提高到1.48%,几乎是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0.75%)的2倍。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强度最高达到4.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强度最低,为0.64%,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 有效发明专利占制造业1/3多,行业和地区分布集中。发明专利是评价科技创新程度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也大幅增加,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4万

(发展战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定的实施细则最全版

(发展战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定的实施细则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 实施细则 第壹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开发区科技发展局是执行《规定》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对《规定》进行解释说明、细则制定、实施推进。《规定》所涉及的各项扶持和资助的申请由科技发展局统壹受理、认定、审核,且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上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高指委)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管委会),获得批准后协调落实,且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 第三条政策兑现申请由科技发展局初审,财政局复核,如未超出政策规定且科技发展局和财政局意见壹致的,报分管科技的副主任批准;如突破政策规定或科技发展局和财政局意见不壹致的,报管委会主任批准。 第四条申请享受《规定》各项扶持和资助的企业、机构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须事先经过开发区管委会的相关资格认定且按规定参加年检。未通过年检以及因故被取消资格称号的,将停止所有相关的扶持和资助。 第五条申请者须保证其所提供的全部申请资料是合法、真实、客观的。如申请者提供虚假文件和情况骗取资助扶持的,开发区管委会有权责令其退仍资助资金,且赔偿经济损失。该申请者三年内不得再享受《规定》中的任何扶持和资助。构成违法犯罪的,提交有关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条享受《规定》中各项优惠支持的申请者,须和开发区管委会签订资助合同,明确双方对于资助项目的权利和义务。如有违反,须承担相应责任。

第七条对于给予申请者的指定用途的扶持和资助,开发区科技发展局和财政局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审计部门将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审计。申请者有义务按照开发区科技发展局的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情况,积极配合检查。如有拒绝配合检查或发现违反资金使用规定的,报开发区管委会批准后停止拨付资助且收回已拨付的资助金或仪器设备,该申请者三年内不得再享受《规定》中的任何扶持和资助。 第二章普惠扶持和资助政策 第八条《规定》第七条所称的“建设扶持”的额度依据如下因素确定:项目所属技术产业领域、项目的技术水平、项目投资额、用地面积、对开发区的预期贡献等。 建设扶持的额度,按如下方法计算: 建设扶持额度=(协议出让价格-P)*购地面积 其中,P=120-0.2r 上述公式中,r为企业的投资密度(r=注册资本/用地面积,单位为美元/平方米);如计算出P<50,则取P=50。 第九条企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建筑容积率(建筑面积/拨地面积)必须不低于0.7;建设项目用地内严禁建造公寓、招待所等商业服务和娱乐设施,以及其他和生产无关的各种服务设施。 第十条企业和研发机构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可向建设发展局提出建设扶持申请,建设发展局按规定时限核准后壹个月内支付(壹般建设项目壹次性支付,分期建设项目分期支付)。 第十一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机构给予房租补贴时,具体的补贴标准参照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前言 (1)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及特点 (1) (一)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 (1)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2)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前景 (2) (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 (2)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前景 (2) 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4) (一)宏观环境 (4) 1.地理环境 (4) 2.政治/法律环境 (5) 3.经济环境 (6) 4.社会文化环境 (7) 5.技术环境 (7) 6.宏观环境机会、威胁分析 (8)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素质评价 (9) (三)SWOT分析 (13) 1.优势 (13) 2.劣势 (14) 3.SWOT矩阵 (15) (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参考建议 (16) 结语 (17) 注释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英文摘要(关键词) (20)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姜宏(学号:2003123098) 化学与化工院化学系化学专业 指导教师:崔世娟 【摘要】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一些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起来的城市的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本论文运用G-PEST、SWOT分析模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素质评价体系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环境的机会、威胁以及产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劣势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思路,为有关部门制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分析;发展战略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市政府抓住机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十多年里创造了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的神话。现在,深圳已形成了以华为、中兴、大族激光、迈瑞、腾讯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原因在于深圳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前瞻性,率先将高新技术产业放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家先后提出了“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给予这些地区许多优惠政策。深圳的特区功能日益淡化,“特区不特”已成为现实。现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除了面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竞争以外,在深化改革中迅猛发展的苏州、杭州、大连以及中西部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构成的威胁也不可小觑。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应该如何获取并保持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这对深圳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运用G—PEST、SWOT分析模型以及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素质评价体系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环境的机会、威胁以及产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劣势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未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参考建议。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及特点 (一)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 目前,由于世界各国国情的差异,国际上对高新技术的定义并不统一。经合组织(OECD)采用R&D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或增加值)的比重来筛选行业(主要是工业制造业中的行业),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R&D密集度较高的飞机及航空器制造业、办公及计算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六大产业界定为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和日本通产省则将高新技术产业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智力

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

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 中共广州市委文件 穗字〔2008〕1号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 (2008年1月4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现就我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推动广州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1.深刻认识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主导广州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优先战略,是提高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基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强大推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自主创新的主要着力点和集中体现。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 2.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支撑,以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为根本,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创新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强化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形成具体强大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在若干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 3.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1)发展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州作为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强化,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率先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形成一批布局合理、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至2010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0000件,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4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3%。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产业、生物产业、信息服务和创意产业、数控装备制造业;着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大力推进数字家庭建设,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重点产业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4.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高新技术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础上,完善和实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意见。抓紧编制和实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XX年,武汉、成都、重庆三地高新技术产业都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武汉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为20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新能源、动漫、集成电路三大产业产值增幅分别高达35%、43%和46%;节能环保、生物、软件服务外包、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都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469.25亿元,增加值575.62亿元。重庆市高技术产业XX年销售产值达1028.2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销售收入987.73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64.3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器材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重庆高新技术的四大支柱产业。 二、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武汉、成都、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主战场。 1、空间布局合理,企业密集度高 武汉市工业空间布局分为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聚区四大块,分别位于武汉市的西、南、东、北面。其中,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区内包括武大、华中科大等4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所科研院所、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55名两院院士。园区拥有8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技、教育实力居全国第三,XX年又被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科技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成都市有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其中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及西区为国家级开发区。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分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截至XX年底共聚集各类企业13000多家,包括863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超过600家的软件类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8家,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及服务外包、通信、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六大产业集群。 重庆市拥有43个工业园区,其中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北部新区成立于XX年,面积130平方公里,截至XX年底累计签约项目3551个,合同投资总额1265亿元。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868户,合同外资82亿美元,世界500强入驻近40家。

21世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21世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21世纪初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取胜的必然选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及其相关政策等各个方面,本文针对现阶段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迈入新世纪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刻不容缓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正席卷全球,世界科技进步速度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而附加值高、渗透性强的高科技产品也成为国际贸易中各国竞争的制高点。支撑经济竞争的产业技术水平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决定性因素,竞争优势进一步向拥有先进科技的发达国家倾斜。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 1世纪初期,为了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也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技术集约化的方向转变,利用产业升级来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矛盾。因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刻不容缓。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把握现状是提出对策的基础。 【内容提要】2l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科技发展的新纪元,高新技术的发展引起的技术革命浪潮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重视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对于中国在新世纪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政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新技术;技术革命;经济社会变革 一、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大趋势 在2l世纪影响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因素主要是:第一,技术自身自主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因素;第二,科学发展状态对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必然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第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将技术发展的速度、方向和规模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以上影响21世纪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因素,我们大体上可以推断高新技术发展的三大领域的大趋势。第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延续到2l世纪初期。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浪潮的兴起将成为“世纪工程”。它将成为全球的神经中枢,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就如同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大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这是因为,其一,预计未来20年,半导体芯片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价格减半的被称之为“摩尔定律”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而与之并行的处理技术难度使计算能力每两年提高一个数量级,预计到2005年计算能力将达到每秒千万亿次级。过去十年间,光纤的传输速率几乎每年翻一番,近两年达到每半年翻一番。其二,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995——1998年,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占l/3以上。据统计,1998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为1.13万亿美元,2000年达到1.3万亿美元。其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全球互联网‘用户从1996年不足4000万户增长到目前的2.6亿户,预计到2005年将超过10亿户。目前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贸易总额已达150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将达到1.3万亿美元。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可能将会有1/3通过电子商务实现。 第二,生物学世纪正处在创新浪潮中,生物技术将得到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发展。生物学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不仅在了解生命,还在改造生命,定向进化成为生物技术的新热点。在自然条件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实现的事情,现在可以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实现。一系列大型计划如《国际地圈及生物圈计划》、《人类基因组作图与预测计划》、《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脑的10年》、《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研究》等的实现,特使生物技术崛起。现在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应用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多年时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大约占国民经济比重12%,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增大。高新技术产业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京津塘地区、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地区,全国约有十多万家。 其中开发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强劲区区域,举世闻名的中关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人才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优势是发展的主要条件。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较发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雄厚。2002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322万人,其中工程师和科学家就有217万人。尤其是,近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高校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2002年在校研究生达50万人,当年招生20万人,毕业8万人。大学本科和专科在校生达1000多万人,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就达300万人。每年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就有数万人。这就说明我国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备资源,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 3、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成果显著。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科技投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措施。近年来,作为国家科技投入最重要最直接的指标之一,我国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有较大幅度提高。20世纪90年代,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一直在 0."6%— 8."3%之间俳徊。2000年突破1%,2001年为 1."09%,2002年为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 (送审稿)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规划组 一九九七年三月 前言 发展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办好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把深圳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是实现深圳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9月,深圳市政府根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扩大到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多园”的管 理体制,并得到国家科委的批准。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迫切要求进行新的统一规划。根据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的要求,在高新区规划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产业规划组从1996年10月开始编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本规划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做到高新区产业规划与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相吻合,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吻合;做到规划是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高新区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高新区产业规划是高新区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本规划,从现在起到2000年,高新区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为2000年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出现在深圳湾畔。

第一部分目的和依据 一、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的,其目的在于: (一)确立高新区的发展目标 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二)确立高新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高新区应成为我市大规模、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企业运行机制的试验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教育区。 (三)确立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 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 二、高新区的现状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北起广深高速公路,南到滨海大道,西临麒麟路、南油大道,东至沙河西路,面积平方公里。北 环大道和深南大道横贯其中,将高新区自然分割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一)北区 北区位于广深高速公路和北环大道之间,包括第五工业区和松坪山生活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1.第五工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