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各专业设计实施方案

一、建筑专业: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最终确认的建筑方案。

2、现行国家及河北省的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9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二)项目概况:

1、建筑名称:如意商务大厦。

2、建设地点:石家庄市中山东与休门街交叉口东南角。

3、建筑性质:高层综合楼。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4、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25层。建筑高度:99.65m。

5、防火设计建筑分类: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为一级,地下室为一级。

6、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

7、建筑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三)节能设计:

1、外墙采用30厚阻燃型挤塑聚苯硬质泡沫板外保温。

2、地下室顶棚粘贴30厚阻燃型挤塑聚苯硬质泡沫板保温。

3、屋面采用60厚阻燃型挤塑聚苯硬质泡沫板外保温(30Kg/m3)。

4、所有外窗均采用铝塑复合窗,中空玻璃,总厚度为22(5+12+5)mm。玻璃幕墙为Low-E中空玻

璃,气密性等级为Ⅱ级。

5、楼梯间、电梯及前室靠近采暖房间一侧的内墙面为30厚胶粉聚苯颗粒墙面。

(四)建装标准:1、地面:

地下二层设备房:

Ⅰ.C20细石砼从门口处向地漏找泛水,最高处60厚, 最薄处不小于30厚.

Ⅱ.柔韧性K11防水浆料涂刷两层.

Ⅲ.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角.

Ⅳ.100厚C15细石混凝土垫层.

2、楼面:

(1)地下一层车库及坡道(100厚):

Ⅰ.8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平,即将初凝时撒耐磨骨料1~2厚(含向地漏找1%坡).

Ⅱ.柔韧性K11防水浆料涂刷两层.

Ⅲ.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Ⅳ.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清理平整干净.

(2)一层大堂(70厚):

Ⅰ.20厚磨光花岗石铺面灌浠水泥浆擦缝

Ⅱ.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Ⅲ.3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Ⅳ.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Ⅴ.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Ⅵ.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清理平整干净.

(2)七层及以下办公,一层商铺(50厚):

Ⅰ.10厚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

Ⅱ.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Ⅲ.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Ⅳ.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3)厕所(110厚):

Ⅰ.10厚防滑地砖面层,干水泥扫缝。

Ⅱ.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Ⅲ.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Ⅳ.1:2:4细石砼从门口处向地漏找泛水,最高处60厚. 最薄处不小于30厚.

Ⅴ.1.5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面上撒黄砂,四周沿墙上翻150高,门口处铺出300宽。

Ⅵ.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角.

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清理平整干净.

(3)设备层(80厚):

Ⅰ.60厚C20细石混凝土从门口处向地漏找泛水, 最薄处不小于30厚.随打随抹光。

Ⅱ.1.5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面上撒黄砂,四周沿墙上翻150高,门口处铺出300宽。

Ⅲ.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角.

Ⅳ.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清理平整干净.

(4)七层以上办公 (80厚):

Ⅰ. 10厚铺地砖地面,干水泥擦缝。

Ⅱ. 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Ⅲ. 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Ⅳ.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

Ⅴ. 50厚水泥焦渣垫层.

Ⅵ.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清理平整干净。

(6)楼梯间及前室部分

a.楼梯间:水泥砂浆楼面(05J1-26-1, 厚改为30)。

b. 电梯机房:100厚细石混凝土楼面。

c. 水箱间: 80厚细石混凝土楼面(有防水)

3、踢脚

a.楼梯间,前室:水泥砂浆踢脚(05J1-59-4,6)。

b.商铺,走廊,办公:地砖踢脚(05J1-61-22,24)。

c.地下室、电梯机房、水箱间:水泥砂浆踢脚(05J1-59-4,6)。

4、内墙面:

a.楼梯间:白色内墙涂料墙面(05J1-39-内墙4,5,刷白色内墙涂料)。

b. 商铺,办公:乳胶漆墙面(05J1-39-内墙4,5,刷白色乳胶漆)。

c.卫生间:釉面砖墙面(05J1-40-内墙8,9)。

5、顶棚

a. 楼梯间:白色内墙涂料顶棚(05J1-67-顶3,刷白色内墙涂料)。

b. 商铺,办公:矿棉板吊顶(05J1-71-顶17,刷白色乳胶漆)。

c. 卫生间:铝塑板吊顶(05J1-72-顶20)。

6、外墙面

住宅外墙:采用挤塑聚苯板外保温, 挤塑聚苯板采用30厚阻燃型钢丝挤塑聚苯硬质泡沫板,水泥砂浆抹面,真石漆墙面

7、屋面

(1)20厚水泥砂浆保护层。

(2)300g/m2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一道。

(3)20厚1:2.5水泥砂浆一道。

(4)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

(5) 1.5厚聚氨酯涂料防水层。

(6)35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光。

(7)1:6水泥焦渣找2%坡,最薄处30厚。

(8)保温层为6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30Kg/m3)。

(9)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

8、客用电梯采用800kg标准客梯。速度选用105m/min,

消防电梯采用800kg标准梯。速度选用120m/min,

二、结构专业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主体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钢筋采用HRB400,HRB300,H PB210钢筋。

(二)设计依据

1、主要设计规范及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局部修订 GB50010-2002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75988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1?200)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9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41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北京首钢设计院 46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47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重庆市设计院 75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商业建筑设计要求规范

商店建筑设计规: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商店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全国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商店建筑(含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 第1.0.3条商店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合理地组织交通路线,方便群众和体现对残疾人员的关怀。 第1.0.4条商店建筑的规模,根据其使用类别、建筑面积分为大、中、小型,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商店建筑的规模表1.0.4 第1.0.5条商店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和规定。 商店建筑设计规: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一节选址和布置 第2.1.1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小区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 第2.1.2条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合防火规的有关规定。 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第2.1.5条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第2.1.6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在基地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设停车库。 第二节步行商业街 第2.2.1条步行商业街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消防、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2.2.2条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近道路能负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 第2.2.3条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根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 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2.2.4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第2.2.5条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的通知

关于转发《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的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要“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要求。为了更好地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保护发包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应对勘察设计行业收费标准发生变化的准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已于2014年5月初步拟定了《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征求大家的意见。 由于该《收费标准》今后将作为行业收费指导的重要文件,与大家息息相关,现将该《收费标准》转发给各位领导,望大家高度重视,仔细阅读,并于7月11日18时前将相关意见和建议(比如收费标准的操作可行性、有无缺项漏项等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生产经营部汇总。 生产经营管理部 2014年7月8日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 2014年编制 (试行) (5月8日定稿)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一总则 1设计收费原则 1.1为了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保护发包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收费标准。 1.2本收费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项目的建筑设计收费。 1.3发包人和设计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本收费标准,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1.4建筑设计费应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本收费标准未涵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或其它科技成果,或显著提高了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设计,发包人和设计人可以在上浮50%的幅度内协商确定收费额。 1.5设计人承接建筑设计时,发包人有权利了解有关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工期、服务质量以及收费标准。 1.6建筑设计费应按以下方式支付: (1)合同签订时,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支付合同额的20%作为定金; (2)实施方案设计文件提交时,发包人应向设计人再支付合同额的10%;

主要智能化系统设计国家规范

一、建筑智能化类 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二、综合安防类 1、安全防范 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 70-200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T9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2、视频监控 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7401-87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入侵报警 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要求 GA/T 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 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6677-1996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4、出入口控制 GA/T 761-2008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269-200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GA/T 72-2005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5、其他 GA/T 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 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6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A 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T 514-2004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三、综合布线类

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1、商品房的楼层空间高度标准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第六节层高和净高 第 2.6.1 条住宅层高不应高于 2.80m 。 第 2.6.2 条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 2.40m ,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3 条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 2.10m ,其余部分最低处高度不宜低于 1.5m。 第264条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 2.20m,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5 条卫生间、厕所内采用蹲式大便器时,其蹲位处地面距上部存水弯的净高不应 低于 1.90m。 以上谈到的层高的国家标准只是层高的最低标准,如果购房合同中买卖双方对层高另有约定(该约定必须高于国家标准,否则无效),则开发商交房时应当达到约定的标准 2、国家商品房交房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住宅应满足下列条件,方可交付用户使用: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认合格;取得当地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小区道路畅通,已具备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 弱势群体的权利:十种情况下可依法拒绝收房根据《住宅建筑规范》、《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等相关法规,消费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可不收楼: 1、不具备小区道路畅通,已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2 条 2、未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表》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1 条 3、不提供《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的: 依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 4、开发商无故比原合同约定延迟交楼,经购房人催告后超过三个月交房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5、开发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及合同中约定的配套环境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 6、开发商经批准改变商品房规划设计未经买家认可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 7、不能提供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房屋面积实测数据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8、合同没有约定,且房屋实际交付面积比原合同规定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不含3%)的,可拒绝收房,并解除购房合同: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9、经符合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核验,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确实不合格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二条 10、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三条 3、《商品房买卖合同》逾期履行违约金标准 一般原则:按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为标准来计算违约金;合同没有约定的,按逾期履行的天数依逾期贷款利息标准来确定。 4、容积率、绿化率国家标准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 低于30% 。

中国建筑行业百强设计院、百强设计大师名单。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名单央企院组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CDI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总后勤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方院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重庆市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设计院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高校院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人工智能在建筑行业应用概述

人工智能在建筑行业应用概述 摘要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又可把它看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随着该学科的不断发张,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从传统运作走向现代管理和经营。本文首先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五个方面对该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人工智能;建筑领域;计算机应用。 1、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又可把它看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AI的出现及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甚至有人把AI与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一起誉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技术成就。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智能计算机)或智能系统并使它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或者说人工智能就是要研究如何使机器具有听、说、看、写、思维、学习、适应环境变化、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等功能的一门学科。人工智能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动定理证明、自动程序设计、机器人学、博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但由于研究者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存在差异,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其主要有三种,分别如下: 1.1、以符号处理为核心的方法——符号主义 计算机具有符号处理的推算能力,这种能力蕴涵演绎推理的内涵。因此,可

中国建筑设计单位排行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 重庆市设计院 75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82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 83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84 绍兴市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85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86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1)咨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2)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项目管理及总承包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4)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5)境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1.1.4建筑设计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2建筑设计行业经营环境分析 1.2.1建筑设计行业经济环境 (1)我国GDP运行分析 (2)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2.1.2工程设计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分析 2.1.3建筑设计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1.4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5建筑设计发展水平分析 (1)纽约中央火车站

(2)纽约帝国大厦 2.1.6建筑设计行业成功关键因素 2.2英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况 2.2.1英国建筑设计市场准入门槛 (1)建筑设计市场的准入管理制度 (3)古埃尔公园 (4)加泰罗尼亚音乐宫 (5)蒙锥克体育场 (6)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2.4德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况

2.4.1德国建筑设计市场准入制度 (1)德国联邦及各州都设有建筑设计协会自律组织 (2)德国注册建筑师资格不通过考试获取,而是通过高校文凭和工作经验证明获取。 2.4.2建筑设计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3.1.5商品房建筑设计市场容量分析 3.2居住建筑设计市场容量及投资潜力 3.2.1商品住宅建筑建造规模分析 3.2.2商品住宅建筑投资规模分析 3.2.3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市场容量

3.2.4居住建筑设计市场投资主体 3.2.5居住建筑设计领航企业分析 3.2.6居住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2.7居住建筑设计经典项目分析 3.2.8居住建筑设计市场发展趋势 3.4.3办公建筑设计市场现状 3.4.4办公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1)办公建筑的分类 (2)项目决策者的确定 (3)项目建设目标的确定

最新智能建筑工程标准及规范目录(2015.5)

最新智能建筑工程标准及规范目录(2015.5) 一、设计标准与规范 1.通用标准与规范 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786-2012《建筑电气制图标准》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79-2009《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 2.安全防范系统 GB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115-2009《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165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A/T76-96《保安电视监控工程技术规范》 G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3.有线电视系统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4.综合布线系统 GB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导则(试行)》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版)》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行业发展方向 1、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服务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需求,建筑设计行业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升级不断进步。“十三五”时期,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传统建筑设计市场空间保持稳定,“一带一路”、城市改造升级等新兴市场空间正在成型,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建筑设计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未来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分化,一是提倡精品设计、专项设计,打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品牌,一批有特色的建筑设计企业将会得到成长;另外,部分建筑设计单位综合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工程总承包业务,探索全生命周期业务。 (1)专业化发展趋势 建筑的类别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建筑存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目前

住宅类建筑、办公类建筑等传统建筑设计领域竞争较为充分,诸多细分领域给建筑设计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如医疗、养老、康复等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铁路、港口,新兴产业中的数据中心、电商物流、保税物流、新型能源等。建筑设计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要求建筑设计企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服务能力。未来各类型设计企业将根据自身特点,在某些具体领域上深入研究,完成技术积累,形成该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凝聚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设计总承包趋势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型综合体项目逐步增多,建筑品质越来越受重视。建设方迫切需要有一定实力的设计企业承担整体建筑设计工作,并对整个建设过程负责,总体把控设计质量和品质,以设计单位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目前,国内一批大中型设计企业已经具备开展设计总承包业务的实力,能够有效整合本企业以及社会的各项技术资源,并组织协调各专业团队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设计质量,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等附加价值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学院 专业 研究方向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姓名 2013年6月23 日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摘要: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其涉及的各个方面、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也涉及很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建筑行业得到更多的发展,同时阐述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各专业领域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人工智能建筑业专家系统神经网络 1.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三大尖端技术之一。除了计算机科学以外,人工智能还涉及信息论、控制论、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 机器翻译,智能控制,专家系统,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机器人工厂,自动程序设计,航天应用,庞大的信息处理,储存与管理,执行化合生命体无法执行的或复杂或规模庞大的任务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机器翻译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和最先应用领域。不过就已有的机译成就来看,机译系统的译文质量离终极目标仍相差甚远;而机译质量是机译系统成败的关键。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教授曾在论文《机器翻译五十年》中指出:要提高机译的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本身问题而不是程序设计问题;单靠若干程序来做机译系统,肯定是无法提高机译质量的;另外在人类尚未明了大脑是如何进行语言的模糊识 别和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机译要想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①。 人工智能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三种,分别介绍如下: (1)以符号处理为核心的方法——符号主义 计算机具有符号处理的推算能力,这种能力蕴涵演绎推理的内涵。因此,可通过相应的程序体系来体现出某种基于逻辑思维的智能行为,达到模拟人类部分智能的目的。 该方法的特征是:立足于逻辑运算和符号操作,适合于模拟人的逻辑思维过程,解决需要进行逻辑推理的复杂问题;用一定的符号表示知识,在已知基本规则的情况下,无需输入大量的细节知识;便于模块化,易于修改;能与传统的符号数据库进行很好地连接;可对推理结论进行解释,便于对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2)以网络连接为主的连接机制方法——联接主义 联接主义根据对人脑的研究,认为人类智能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网络中大量神经元的整体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串行方式,而是以并行分布方式进行的,区别于符号主义,人工神经网络中不存在符号的运算。它的代表性成果是1943年由生理学家麦卡洛克和数理逻辑学家皮茨创立的脑模型,即MP模型,开创了用电子装置模仿人脑结构和功能的新途径。它以神经元开始进而研究神经网络模型和脑模型,开辟了人工智能的又一发展道路。虽然经过众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神经网络研究中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由于神经网络研究的复杂性,目前还是处于基础性的研究阶段,还有待于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共同努力,使神经网络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系统集成方法——行为主义 人类的智能活动中既有逻辑思维又有形象思维,单独使用符号主义方法或连接机制方法都不能完整地解决智能模拟问题。因此,把二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研究,是模拟智能研

全国10大民营建筑设计公司

浙江城建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城建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总部设在杭州,现有正式职工800余人。公司专业配备齐全,有规划、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动力、道路、桥梁、建筑经济、室内外装饰、园林、岩土等专业,设计内容包括民用和工业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市政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深基坑围护及地下工程设计。 CCDI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CCDI(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隶属于中建国际建设公司的股份制设计顾问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总部设于上海。公司下设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纽约五个区域公司,并拥有体育、医疗、交通、环境、室内设计等专项事业部,以及服务于万科等优秀企业的大客户事业部。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于1980年由一群致力于推动建筑设计走向市场,走出国门的有识之士创建,目前已发展成为以深圳为中心,延伸全国的跨地区、一体化经营的国内知名设计机构。目前,华森在香港、广州、南京、杭州设立了分支机构,业务范围涵盖建筑与工程设计的全部内容,包括建筑与小区规划、结构、给排水、空调通风、建筑智能化、电力电讯、民用动力、环境景观和建筑消防、人防工程的设计、咨询,以及施工图审查,是技术实力雄厚、专业配套齐全、拥有现代化设计和管理手段的甲级(综合)设计公司。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厦门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03年6月由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原厦门市建筑设计院改制成立。公司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设计资质、工程咨询甲级资质以及工程总承包、代建、规划、园林景观资质等,2000年元月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五日,作为一家以人才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建筑设计机构,筑博经过十年的发展,通过整合优秀人力资源逐步形成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创造出一大批与城市、人文、环境相协调的优秀项目,建立了一定的规模并打造了一相当的品牌知名度。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由美国及中国建筑师共同创立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的设计公司,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公司从事广泛的设计服务项目,包括全面的建筑、工程、设备以及相关服务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和美术设计等。上海联创曾为许多地产开发商、跨国公司、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完成了众多成功的作品。其作品遍及中国和美国, 表现出十分国际化的特色。

中国六大建筑设计院薪酬及员工概况大爆料

中国六大建筑设计院薪酬及员工概况大爆料 —、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 简介 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中国建筑”是中国建筑在京津冀地区唯一直属设计企业,办公地点位于中国建筑总部大厦,具 有国家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建设监理甲级资质,同时具有城市规划编制、风景园林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等资质。 薪酬及员工概况 (1)薪酬指数: 与全国的同行相比,超过%的公司 与北京市同行相比,超过%的公司 (2)具体岗位平均月薪: 结构工程师:14399元/月 建筑师/ 土建工程师:17674元/月 土建预算工程师:8727元/月 (3)员工毕业高校: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 强”之一。 薪酬及员工概况 (1)薪酬指数: 与全国同行相比,超过%的公司 与上海市同行相比,超过%的公司 (2)具体岗位平均月薪: 建筑师/ 土建工程师:10354元/月 结构工程师:7686元/月 给排水工程/暖通/制冷工程:11545元/月工程监理/质量工程师:3715元/月 项目管理/招投标:8073元/月 施工员:4597元/月 造价师/预算师:9276元/月 BIM工程师:8166元/月(3)员工毕业高校 测绘/测量/制图:5785元/月 结构设计师:14561元/月 CAD设计/制图:4820元/月 岩土工程师:13328元/月 三、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介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TJAD)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全国知名的大型设计咨询集团。依托百年学府同济大学的深厚底蕴,经过半个多世 纪的积累和进取,TJAD拥有了深厚的工程设计实力和强大的技术咨询能力。TJAD的业务范围涉 及建筑行业、公路行业、市政行业、风景园林、环境污染防治、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咨询、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以及岩土工程、地质勘探等,是目前国内资质涵盖面最广的设计咨询公司之一。薪酬及员工概况 (1)薪酬指数: (2)具体岗位平均月薪: 结构工程师:11831元/月 建筑师/ 土建工程师:10758元/月 给排水工程/暖通/制冷工程:16600元/月项目管理/招投标:13527元/月 工程监理/质量工程师:5599元/月道路工程师:9000元/月 (3)设计员工毕业高校: 测绘/测量/制图:5336元/月 助理建筑师:5579元/月 水暖施工员:5000元/月

面向人工智能的建筑计算性设计研究

面向人工智能的建筑计算性设计研究 摘要:梳理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实践需求交织作用下,计算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历史演化,提出建筑计算性设计并解析了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和流程特征;面向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从信息集成、映射建模和决策支持3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计算性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对建筑计算性设计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信息集成;映射建模;决策支持 一、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流程与技术特征 1.1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的系统化与动态化特征 建筑计算性设计在发展演化中受到科学思想推动,融合了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思想,形成了系统化的思维体系。基于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思想,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将人居环境系统解析为建筑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温度、湿度、天空亮度、日照辐射变化等环境子系统扰动会改变人居环境系统平衡状态,并通过两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物质交互逐步回归于平衡状态。因此,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具有鲜明的系统化和动态化特征,其系统化特征推动了建筑设计过程从建筑单系统主导向建筑环境双系统协同转型,深化了建筑设计过程对人居环境系统的权衡响应。 人工智能致力于实现非生物体人工系统对人类智能行为的仿真,旨在模仿、应用人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展开创造性工作。人工智能在大脑扫描与心电感应方面的技术发展,推动了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由物理场域下的系统化协同向涵盖心理、文化等多场域层次的复合系统化协同转型;同时,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发展,加强了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对自组织与自适应过程的解析,使建筑计算性设计由设计阶段的动态化响应向全周期与即时性动态响应拓展。可见,人工智能语境下,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的系统化特征将日趋多维度复合,动态化特征将日益多频度综合。 1.2建筑计算性设计支撑技术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特征 建筑是人居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自组织与自适应演化受建筑性能诉求推动与人居环境系统约束。建筑计算性设计需集成、分析人居环境系统大数据,并自动化、程式地展开方案生成与性能优化。在建筑计算性设计思维与流程特征的双重要求下,建筑环境系统信息集成、建筑性能映射建模和性能导向决策支持是建筑计算性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 人工智能作为建筑计算性设计的支持技术,其在大数据分析、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方面的技术发展将突破建筑计算性设计支技术在建筑环境系统信息集成方面的大规模数据建模瓶颈,提高建筑计算性设计支撑技术信息化水平;突破建筑计算性设计支撑技术在性能映射建模方面的技术瓶颈,权衡多性能目标展开设计决策制定,提高建筑计算性设计支撑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二、建筑计算性设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2.1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建筑环境信息集成 建筑环境系统信息集成是基于人居环境系统中建筑与环境交互作用机理,结合建筑子系统形态空间构建逻辑,建立建筑环境信息参数化关联关系的过程。其将建筑和环境子系统信息转译为可计算数据,使之成为设计参量与边界条件,为工程实践问题的计算性求解奠定了数据基础;同时,所建立的关联关系可保证建筑计算性设计过程中建筑与环境子系统信息的协同演化。可见,建筑环境系统信息集成是建筑计算性设计展开的科学基础与先决条件。

智能化设计技术规范

设计技术规范分类: 国家标准(GB) 机械行业标准(JB) 电子行业标准(SJ) 化工行业标准(HG) 国家专业标准(ZB) 轻工行业标准(QB)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船舶行业标准(CB) 国家计量标准(JJ) 商检行业标准(SN) 农业行业标准(NY) 通信行业标准(YD)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交通行业标准(JT)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冶金行业标准(YB) 纺织行业标准(FZ)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煤炭行业标准(MT) 电力行业标准(DL)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医药行业标准(YY) 林业行业标准(LY)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烟草行业标准(YC) 水产行业标准(SC) 商业行业标准(SB) 汽车行业标准(QC) 教育行业标准(JY) 水利行业标准(SL)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卫生行业标准(WS)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地方标准(DB) 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LD)粮食行业标准(LS) 邮政行业标准(YZ) 海洋行业标准(HY)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测绘行业标准(CH) 稀土行业标准(XB)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 包装行业标准(BB) 气象行业标准(QX) 档案行业标准(DA) 安全行业标准(AQ)

物资行业标准(WB) 金融行业标准(JR)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外经贸行业标准(WM)文化行业标准(WH) 民政行业标准(MZ) 旅游行业标准(LB) 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体育行业标准(TY) 其他行业标准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1 总则 1.0.1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1.0.8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dwelling size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起居室(厅)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厨房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卫生间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使用面积usable area 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标准层typical floor 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层高storey height 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1室内净高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2阳台balcony 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 2.0.13平台terrace 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2.0.14过道passage 住宅套内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2.0.15壁柜cabinet 住宅套内与墙壁结合而成的落地贮藏空间。 2.0.16吊柜wall-hung cupboard 住宅套内上部的贮藏空间。 2.0.17跃层住宅duplex apartment 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 2.0.18自然层数natural storeys 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2.0.19中间层middle-floor 底层和最高住户入口层之间的楼层。 2.0.20单元式高层住宅tall building of apart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