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摘要:根据二语习得的有关理论,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中的句法和两种语音典型错误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较大,阐明了对今后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负迁移错误分析口语教学

1 引言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Ellis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 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Odlin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Odlin, 1989: 27)。在外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是指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而对目的语的习得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2 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常见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据二语习得有关理论,我们知道学生在习得外语时经历了一个从母语到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的再创造过程。Lado在1957年的著书《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倾向于把母语的特点转移到自己所学习的外语上,所以学习的潜在困难就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而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语言迁移总体上是负迁移大于正迁移。Ellis(1994)调查研究的结论也曾表明“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受母语干扰的错误占51%”。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掌握的英语还未达到熟练程度,在英语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常借助母语知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尤为明显。以下就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常见母语负迁移错误进行分析。

2.1句法结构的负迁移

(1)I very like my mother.

(2) English is hard. If exam, I don’t know to do.

(3)My roommate is tall, honesty, friendly, easygoing.

(4)I think they play too much video games is not good.

从以上病句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不仅在语序上直接套用汉语句式,而且动词缺少必要的形态变化,形容词和形容词之间没有连接词,甚至出现

英语口语中常见的那些问题的回答

1.如何塑造句子的丰富语调? 从技术性上看,说话同唱歌,都是艺术学科的知识技巧,都由音阶、旋律、节奏、强弱等 变化构成。创造语调就是在作曲。从艺术性上看,说话同表演,都是艺术作品,用来表达 人的丰富思想、情感。按表演原理,教大家分析、演绎和表达艺术作品真实情感,从而自 然产生丰富语调技巧,而不是靠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调。过去学生只是羡慕老师、老外,却 模仿不上来。 2.为什么熟悉的单词却不能脱口而出? 崔静 词汇量不少,用时却说不出口。原因是传统教学只教大家“翻译”英语,而没教大家解释 英语。如:good 什么意思,你的回答是“好”。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翻译,首先想到汉语意思,每次都先在心里说中国话,出口时再翻译成英语。老外学英语时从没翻译成汉语。提醒你多练习,按表演原理,直接用情绪、情感、眼神、表情、动作、语气、声调等训练 大家迅速形成直接使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忘记汉语,摆脱“翻译”的漫长、笨拙过程,才 能快速脱口而出。 3.为什么老外声音和我们不一样,模仿不上来? 老外的声音为什么响亮、有底气,好像从口腔后面发出来的,或者像唱歌一样好听,或者 觉得怪怪的,学不上来?华侨孩子的语音为什么听起来是老外?其实去观察学过声乐、表演、台词、播音、戏曲等声音艺术的人,他们同样可以发出这种音质来说话。学会科学的 呼吸、发声习惯让我们终生受益,唱歌时音域加宽,唱出比以前更低和更高的音。说话 有底气,从而让别人听起来你是有信心、有能力的,而让自己形象更高大,同时更促进、增强了自信心。 4.为什么不敢说英语? 事实上,除了英语水平、口语能力,阻碍我们与人交流的更重要原因是:在众人、陌生人 面前,不敢说话;心理素质差,性格内向,不会表达自己,当然更不敢说英语。受惯了“要谦虚,要尊敬家长、老师、领导”的教育,却从没人教我们如何建立自信,结果总觉 得自己比别人差,见着老外更感到在气质、气势、英语口语上低人一等,当然说话时就会 紧张。而紧张的心理、僵化、木讷的表情怎能顺畅地交流?要掌握自信的技巧,拥有健康的心理,建立平等、洒脱、高大的人格高度和气质

母语负迁移

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养成了母语语言行为的习惯,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势必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即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规律的约束。一般认为,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一致时,容易产生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亦称干扰(interference),则往往产生于母语与目的语的结构差异,差异越大,干扰也越大。笔者在承认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的同时,认为学生能够在无意识状态下利用母语迁移的积极作用来促进外语学习,同时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负迁移上,以期能够唤起教师与学生的注意力,使高中学生在二语习得中把负迁移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分类及表现 (一)语言负迁移 在英语学习中,无论学生讲多么流利的英语,都有一点Chinese accent,不可能像本族语使用者那样讲得纯正地道。究其原因,一旦学习者错过学外语的关键期(一般在十二岁以前),学习外语就不可能像学习母语那样能轻松自然。 首先,从发音学角度看,英语是由肺部气流压缩往外送音,感觉比较浑厚;而汉语则一般从口腔发音,感觉比较柔和。所以,中国人讲英语与外国人比,给人一种软绵绵的感觉,从而带上异国口音的标记。这是一种常见的中介语发音特征的僵化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 其次,从语音的语言系统看,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字义的“语调语言”(intonationlanguage),而汉语则属于以声调区别字义的“声调语 言”(tonelan guage),这两种语言在音素的数量及其组合方式上相差甚大。第一,英语既有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词,也有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词,而汉语的字基本以元音结尾。而学生往往在英语辅音后再加一个元音,于是,work被读成了worker,bet被读成了better。第二,有些英语音素在汉语中根本没有,所以,thank,sing,shy常被读成[senk][sin][sai],特别是方言很重的学生。再者,英语中的辅音簇汉语中没有,汉语辅音之间总会隔着一个元音,因此,在读英语辅音簇时,学生倾向于在中间加一个元音。第三,英语中的失去爆破、辅音浊化、连读、重音等,也往往会令学生犯难,容易导致语音方面的迁移。

大学生英语口语

Directions: You are required to answer one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thin 3 minutes. 1.You are going to tell us about a friend who is different from you. Nancy is my favourite friend. She is a beautiful girl. She smiles friendly. I think it’s her smile that makes her beauty. We live in the same city, and we study in the same university, so that we always stay together, no matter going to classroom or having dinners. She likes salad and beef for lunch. She likes chicken and rice for dinner,but I do like all kinds of meat for all of my main course.I love my friend. We have a happy time.Sting Lewis likes sharing interesting things with others. Such as, she likes telling us her funny stories of her childhood . But she's very shy, and at the same time, I am a outgoing person.I always tells she that she should be more extroverted and learn to talk to othe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e, She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more frequently and she find that it feels so great. She told me that she would be glad to have me as a friend. 2.Would you please describe a time when you were in a dangerous or exciting situation? 写的是exciting situation Forty-two horses had taken up their position on the starting line for the greatest race of the season. The course was extremely difficult and few horses were expected to finish. All eyes were on the favourites Sting (马的名字)and Lewis(马的名字). Both horses had won a great many races in the past and they had equal chances of winning now. Though the two horses got off to a good start, it was not long before over half of them were out of the race. As was expected, Sting and Lewis became gradually backward. On a sharp corner,three rider falls, leading to the back of the horse into confusion. As the race progressed, the track became full of horses without riders. Towards the end, there were only three horses left: college boy and sweet seventeen were still leading with an unknown horse, Tom , a very long way behind. The crowd was very disappointed because the riders of both favourite horses failed to keep the saddle. Everybody burst into joy when sting continued but no rider!Tom now took his time and the crowd cheered and applauded as he crossed the finishing line without a rival in sight.

母语迁移现象的标记性阐释

母语迁移现象的标记性阐释 摘要:随着母语迁移研究的发展,母语迁移的理论也从最初的行为主义理论发展到认知心理学框架。标记理论运用了新的研究思路来阐释母语迁移现象,能够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中的困难并作出相应的预测。 关键词:母语迁移标记理论标记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L1 transfer, the related theories have transformed from behaviorist theory to cognitive theory. Markedness theory explains L1 transfer from a new perspective within cognitive framework. It has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can help in forecasting the difficulties. Key words: L1 transfer markedness theory markedness 母语迁移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与目标语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时期母语迁移的研究受到多种不同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趋理性,不再单纯地将母语迁移视为二语习得的巨大障碍,而认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学习策略。近些年来母语迁移的研究发生了认知学的转向,认知学范畴的标记理论对母语迁移的解释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同。 一.母语迁移理论回顾 母语迁移理论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理论,到偏误分析理论,普遍语法理论等,各自都对母语迁移问题有自己的解释,并试图解决母语迁移造成的语言习得中的问题。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夸大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力,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语间差异不一定导致二语学习困难,语间相似也可能引起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而且事实表明,学习者并不需要淡化旧的语言习惯才能学好二语。对比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来预测二语习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困难。这种理论认为语间差异越大,则学习困难越大,错误越多,即语际差异直接导致外语学习困难,且难度与差异度成正比。由于其过于夸大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并且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分析来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而忽略了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因而它无法解释或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偏误分析理论则认为,研究者应该将重点放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而不是语言本身,该理论认为通过对外语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研究就能够找到隐藏在错误后面的学习过程和策略,而忽略了错误产生的社会、认知、文化等因素,在分析方法和研究范畴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普遍语法理论则从一开始全盘否定母语迁移的作用,又逐渐过渡到研究普遍语法与母语迁移的关系,形成了关于迁移问题的几个假设。但是普遍语法理论立足于

母语迁移的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母语迁移一直都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母语迁移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对其的研究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理论的影响,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化,对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机制更加了解。母语迁移的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多学科、多层次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本文将对母语迁移研究的理论变迁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的发展衍变。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1]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

英语口语中的常见错误盘点

英语口语中的常见错误盘点 许多小伙伴们往往会有这么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把“Oh My God”、“Oh Shit”、“What the F”等美剧中经常出现的高频口语挂在嘴边,其实在这些词背后有着不少深层的文化隐喻,它们可不是张口就能用的。有很多时候当你为了显示自己滔滔不绝的口语时,实际上可能已经在老外眼里被打上“不礼貌”甚至“傻×”的标签了。。。 Oh my God!——能不说就别说 大家会说英语了,难免时不时的来一句Oh my God,尤其是碰上什么让我们惊讶、惊喜的事情时。比如说,一年前我离开家时门口正在修路,一年后我回去,居然看到同样的人还在那里修路,我会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语:Oh my God!So slow! 自言自语还好,如果是对老外说那就要小心了,不是因为老外不喜欢我们说他慢,而是一部分老外不喜欢我们把他们信仰的God和那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而且对他直呼其名。 在英语世界,很多老外是不相信上帝的,而且,许多老外看不惯那些相信上帝的人。因此,一些不相信上帝的老外会把Oh my God挂在嘴边,从而对上帝和相信他的人一并讽刺。 很多身在英语直接的中国人也不相信上帝,但是我想我应该配合那些信上帝的人捍卫其权利,所谓信仰自由。这就得从少用、慎用Oh my God做起。 不过少用、慎用的尺度很难把握,因为有时很难知悉周围老外谁信上帝,谁不信上帝,谁半信不信,所以,要避免冒犯别人,对Oh my God最好是能避免。顺便避用Oh my Jesus和Oh my Christ,因为都和上帝有关。 戒了Oh my God后,我们可以用Oh my Gosh和Oh my goodness作为替代,这样既能表达我们的意思,又避免了对上帝及其信仰者的冒犯。 Excuse me,sir!也不能放心用? 我在国内曾经一度认为用中文称呼别人而困惑,尤其是称呼年轻的女子,本来好端端的一个称谓小姐,偏偏被用来特指一部分人了。本来嘴就笨,加上客观上缺乏合适的词,造成了我的称谓障碍。我这一障碍似乎迁移到了英文上,我用英文称呼别人方面至今未能做到得心应口,有时还犯错。比如,前几天我还因为要找个地方,在喧闹的大街上冲着迎面来的陌生老外大声嚷道:Excuse me,mister!出口才反应过来,忙改口:Excuse me,sir!好在老外行色匆匆,可能根本没听见我的话,或者根本不懂英语,就和我插肩而过,根本没看我一眼。我之所以改口,是因为我说出Excuse me,mister!的一瞬间,就感觉自己说的是Excuse me,Mr。。。。!听起来仿佛我知道那位先生的姓名,只是一时记不起来,奋力想说出但是还是没说出的感觉。我想这也许是Mr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用来称呼别人的原因。 我想重点说一下这个sir。这个词很简单,简单到在香港找个不知道阿sir的人都难。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就知道Excuse me,sir!了。几十年过去了,还在这里钻牛角尖,实在是另有隐情。 在我的记忆中,我说Excuse me,sir!的效果大多数不理想。说不理想,是因为我隐约感到老外看我的眼神有点异样,我严重怀疑那眼光中藏着一丝轻蔑。说来你可能不信,偏偏是我忘带sir,只冲他们大喊一声Excuse me!的时候,反而觉得能使他们立刻止步并殷勤的问我:Can I help you? 至此,我对sir的效果已经抱有怀疑态度。有两个老外,使我的怀疑有了突破。这两人的身份均是推销员,谈话中sir不绝口,不顾及我脸上尴尬的表情。 这让我想起我在路上大喊:Excuse me,sir!的时候,对方会不冷不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把

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以《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为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8, 6(3), 511-515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611425457.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611425457.html,/10.12677/ml.2018.63059 Posi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Case Study of Teaching Modern Chinese Ying Sun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Received: Aug. 5th, 2018; accepted: Aug. 15th, 2018; published: Aug. 21st, 2018 Abstract Second language study often involves into learner’s original knowledge, with which they can un-derstand and construct a new knowledge. Meanwhile, Chinese students are influenced and limited by the level of their mother tongue in learning English. This thesis carries out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arner’s Chinese proficiency and English learning by the method of the questionnaire, individual interview and translating test. With the software SPSS17.0, this statistic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level of Chinese proficiency have a positive transfer on learning Englis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hat English major should be offered Modern Chinese, for the key role it plays in im-prov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translating ability of the English majors. Keywor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rn Chinese, Positive Transfer, English Learning 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以《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为例 孙颖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 收稿日期:2018年8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1日

最新关于大学生英语口语对话练习

【篇一】关于大学生英语口语对话练习 Jessica: Wow, those brides are so amazed. 那些新娘们好厉害啊. Tony: The way I see it, they are unsatisfied. 我倒觉得她们是对生活不满意. Jessica: Russian women are the most captivating in the universe. 俄罗斯女人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好不好. Tony: That’s the truth that we can’t deny. 这倒是事实. Jessica: I once heard that Russian women are the most precious resources in Russia. Even one day when Russia was having her down days, she could get back her glory with spectacular Russian ladies. 我听说俄罗斯女人是俄罗斯最珍贵的资源. 即使有一天俄罗斯没落了,她依旧可以靠扎眼的俄罗斯女人重新找回自己的光辉. Tony: So should I get a Russian girlfriend? 我是不是在找一个俄罗斯女朋友? Jessica: Dare you? Look at those brides. Even they wore wedding dresses before, yet they think they should do it again to recall the sweetest memories. 你敢? 看看这些新娘. 虽然穿过婚纱了,可是她们觉得应该再来一次重温曾经的美好. Tony: Honey, will you marry me? 亲爱的,你愿意嫁给我吗? Jessica: I don’t want pity proposal. 我不需要嗟来之求婚.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

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探究 摘要: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或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而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本文试图在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建设性地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从而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关键词:语言迁移;普遍语法理论;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论;语言标记理论;二语习得 一、前言 多年来,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迁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领域的语言学家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Odlin将其定义为母语对目标语影响和母语向目标语的借用,也就是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Schachter则从认知心理学和生成语法角度,把语言迁移看做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即学习者先前所获得的知识都有可能对之后的二语习得产生某种制约,这种制约既是迁移。Faerch和Kasper则重视语言迁移的心理层面,他们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中介语的被激活而最终掌握目的语。 尽管语言迁移的研究是跨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但多数研究还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此语言迁移常被语言学界解释为“母语迁移”。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有利于目标语言学习的迁移;反之,由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某种形式和规则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干扰”被称为负迁移。任何学习外语的人都易于把母语中的表达运用到目标语学习中来,因此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在外语教学中极为常见。 二、语言迁移的理论依据 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理论以及近期的语言标记性理论为依据,先后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中期的心灵主义最低影响度立场论以及近期的认知学迁移制约论。其具体研究理论依据如下: 1、普遍语法理论 普遍语法理论由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提出,该理论使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由对语言的描写转向对语言本质的探究。普遍语法理论强调先天的语言机制及语言共同的规律性对语言习得的作用。Chomsky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智能要素的语言能力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人类天生就继承了一套通用的语言参数和原理,控制着人类语言的形成,这就是人类所共享的基本的语言规则(即核心语法)。20世纪90年代关于母语迁移研究的三个理论----最小树理论、弱迁移理论和全迁移理论均都承认了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所产生影响。最小树理论认为从第一语言到二语习得的语言迁移局限在词汇范畴和词汇的线性扩展,初始状态的迁移只包括词汇迁移,不包括任何功能范畴的迁移。弱迁移假设认为词汇和功能范畴及两者的线性扩展都会迁移到二语习得,但与功能范畴相关的,包括屈折变化在内的一些功能作用不能迁移。全迁移假设认为第一语言的全部语法(不包括语音,词汇和词性)是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就普遍语法理论与母语迁移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将影响到对第二语言的音位、词汇、词法、句法和语篇等各个子系统的学习。本文将回顾语言迁移的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并联系具体的中国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为例,分析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上诉问题提出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所应采取的策略及方法。对今后的外语教学能够正确的认识语言迁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利用正迁移并尽量避免负迁移,使得外语学习能够提高效率,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外语教学 一、引言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处在母语为汉语的情况下来进行第二外语的学习,大部分都是继掌握了母语之后进行的,那么两种语言之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相似之处及差异。“迁移”一词原为教育心理学术语, 指已获得的知识, 技能, 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新知识, 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Odlin(1989)总结了多年来此领域的研究现象后,对“语言迁移”的定义做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总结:“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50 年代, 它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 学习者在用目的语交际时, 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对于学者正在习得的知识产生正面影响,它就是正迁移;反过来,如果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对于学者正在习得的知识产生消极影响,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interference)。二、语言迁移的理论背景 语言迁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50和60 年代,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联系在一起,成为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从60 年代末到70

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摘要:根据二语习得的有关理论,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中的句法和两种语音典型错误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较大,阐明了对今后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负迁移错误分析口语教学 1 引言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Ellis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 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Odlin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Odlin, 1989: 27)。在外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是指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而对目的语的习得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2 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常见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据二语习得有关理论,我们知道学生在习得外语时经历了一个从母语到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的再创造过程。Lado在1957年的著书《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倾向于把母语的特点转移到自己所学习的外语上,所以学习的潜在困难就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而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语言迁移总体上是负迁移大于正迁移。Ellis(1994)调查研究的结论也曾表明“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受母语干扰的错误占51%”。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掌握的英语还未达到熟练程度,在英语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常借助母语知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尤为明显。以下就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常见母语负迁移错误进行分析。 2.1句法结构的负迁移 (1)I very like my mother. (2) English is hard. If exam, I don’t know to do. (3)My roommate is tall, honesty, friendly, easygoing. (4)I think they play too much video games is not good. 从以上病句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不仅在语序上直接套用汉语句式,而且动词缺少必要的形态变化,形容词和形容词之间没有连接词,甚至出现

国内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研究成果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611425457.html, 国内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研究成果综述作者:张湘波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1期 摘要: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母语正迁移是值得语言教学者加以利用的资源。本文对国内学者近年来母语正迁移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研究的语种情况和研究手段,从母语正迁移产生的原因、发生的层面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母语正迁移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者利用母语正迁移进行教学。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171-02 根据母语迁移对语言学习进度的影响效果,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即母语的正迁移和母语的负迁移。在传统的语言学思想中,母语的消极干扰将持续伴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的展开,整个干扰过程体现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但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的时候,就会提高语言学习的速度和精度,我们称之为母语正迁移。母语正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这些积极的影响涉及第二语言习得的各个层面。研究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灵活运用母语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一种有益的第二语言教学调节机制,将母语中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第二语言知识和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研究概况 (一)研究的语种情况 国内以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为重点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一共有119篇。其研究的语种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汉语母语者学习第二语言;2,非汉语母语者学习汉语;3,非汉语母语者学习汉语以外的第二语言;4,不以某一特定语种情况的综合研究。 由表可见,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学生,研究内容集中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影响。其他语种情况的研究凤毛麟角,例如:汉语母语者学习英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国内少数民族学习第二语言、非汉语母语者学习汉语等,因此,除了汉语母语者学习英文的语种情况外,国内第二语言习得的母语正迁移研究还有很大的待研究领域。 (二)研究手段 通过分析中国知网搜索结果中的119篇文献,其研究手段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具体统计情况如表2:

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口语

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口语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最直接的手段,然而,自我介绍内容往往随场合的变化而变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口语,仅供参考。 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口语篇一: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my name is XXX. It is really a great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chance to introduce myself. Generally speaking ,I am a hard working student especially do the thing I am interested in. I will try my best to finish it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Furthermore,I am a person with great perserverence. during the days preparing for the colledge-entrance examination,I insist on running every day, no matter what the weather was like.and just owning to this,i could concentrate on my study and succeeded in the end. well ,in my spare time ,i like basketball, tennis and chinese chess. And English is my favorate subject.I often go to English corner to practise my oral English on every thursday,and write compositions to improve my witten ability .but I know my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 ,I will continue studying hard. Ok, that is all,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口语篇二: Hello, I am * * *, from * * *, * years old. In my university life, I always think that man should be never too old to learn knowledge for me, this professional and meticulous, and thus on the performance has been improved, get third-class scholarship every academic year. In not content to learn theory also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all kinds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hardware. So by the teacher in the fourth semester start trust as the head of the computer room. Have broad hobbies I particularly good at publishing and web design and multimedia production, as this class organization members also joined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表达也就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 判断和认同。当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文化相距甚远时, 会产生来自母语的负向迁移,导致误解和交际失误。因此, 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外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在外语学习的研究中, 从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发生迁移现象。本文试从文化方面探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1.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有些比喻修辞的喻意相同, 但喻体完全不一样. 某些词汇或习语的字面意思非常相近,然而, 它们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却差异极大, 一方可能具有褒义, 而在另一方却可能含贬义。如果学习者望文生义, 以母语知识去理解目的语的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例如,在描写过去10年中, 许多电脑商店像“雨后春笋”般的

涌现出来时, 学生按汉语的喻体写成“like bamboo shoots”.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 在英国没有这种喻体。在表达同样意思时,英国人用“ 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英国的气候十分适宜蘑菇的生长, 春雨过后, 蘑菇长得遍地都是.。又如, 中国人将身强力壮者比作“牛” , 而英国人却比作“马”(as strong as horse), 这是因为牛在英国的主要用途是食用, 传统上把马作为耕田、运输的工具. 2.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往往会从语言中体现出来 中国文化比较突出群体意识, 自古以来倡导团队精神, 它的思 维模式是以群体为中心。个人主义被视为这种精神的对立面而被赋予贬义。然而,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体意识, “个人主义”是美国化的中心。无论在家庭里或在一个团体里, 个人需求总是摆在第一位。因此, 对他们来说, “个人主义”的精神绝无汉语中的贬义。 例如, 中国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Individualism among some people is harmful. (一些年轻人中的个人主义是有害的)。中国的英语教师觉得顺理成章, 但外籍教师就会迷惑不解。这就是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3.中西方文化在礼貌准则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人的“谦虚”是做人的一种优秀品质, 而英语中的“谦虚”只是减少自夸的一种策略。在交往中, 中国人遵循“自卑

最新错误用英语口语怎么表达

【篇一】错误用英语怎么说 1.(不正确) wrong; mistaken; incorrect; erroneous 2.(不正确的事物、行为等) mistake; error; blunder; fault; falsehood; [俚语] booboo 例句: This philosophy has been proved incorrect . 这种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 Mistakes were corrected and gaps filled . 错误改正了,缺点也弥补了。 The church was wrong in silencing galileo . 教会压制伽俐略是错误的。 And suppose you misjudge the occasion ? 假如你们错误地估计了场合呢? It is no use grieving about past errors . 为以往的错误懊悔于事无补。 He makes mistakes , and that very often . 他犯了错误,而且是常常犯。 It will prove his historic mistake . 这肯定是他的一个历史性的错误。 Analogy may be a deceitful guide . 类推方法有时不免导入错误的途径。 The accident was caused by human error . 这一事故是人为错误造成的。

【篇二】错误的英文是什么 错误的英文: error mistake mistaken 参考例句: Incorrectness of reasoning or belief;erroneousness. 错误推理或信仰上错误;错误 Unknown Error 未知的错误 A false ideal 错误的理想 A lapse of memory;a lapse in judgment. 记忆的错误;判断上的错误 Incorrectness of reasoning or belief; erroneousness. 推理或信仰上错误;错误 Garbage in, garbage out. 错误的输入必然导致错误的输出。 The misleading report veiled the facts. 错误的报导掩盖了事实真相。 a forgivable mistake 可原谅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