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95至9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2、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

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5、教学预备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去店里买东西,发现老板说的4元5角和价签的4.5元,渗透学生转化小数为整数的思想。

二、说教法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在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

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买两本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书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买书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奖牌榜联想数学问题,带这问题观看比赛,寻找其中隐含的数学信息,然后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的特色:(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四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四、说教学程序

为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一个整数加法算式:80+74=

师:同学们,你们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一道我们早已学过的整数加法算式,你们能很快列竖式计算吗?

算出结果后,你怎样证实你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独立计算,并选其一展示。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点一名学生说说算理。

【设计意图】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复习导入为学生后面利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扫清了障碍。

师:好,在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任务非常明确。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大家看,这是书店购买两种图书的画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从决赛的各轮成绩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交流信息,课件出示学生提的信息。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把问题写在预备好的纸条上)

随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显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不仅培养了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感,渗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哪些是用加法解决的,哪些是用减法解决的?

1、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会解决吗?同组合作,从这些问题里先选择一个加法问题,再选择一个减法问题试着列竖式算一算。算完,说一说怎样算的。开始吧。

(1)探索尝试。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过程体验,明

确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2)汇报交流。

①小数加法

师:先说一说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吧,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53.40+58.20=111.60

53.40

+58.20

111.60

首先要把数位对齐,再从低位加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写6,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师:他算得对吗?谁有补充?

师:大家觉得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区别?通常情况下,计算的结果小数末尾有0都要化简。所以要写成111.6。谁还想说一说你们解决的加法问题?(包括用多步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可随着学生的发言灵活把握。)

②小数减法

师:你们又是如何解决减法问题的?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53.40-49.80=3.6(分)

53.40

-49.80

3.6

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减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4减8不够减,就从个位退一当十再减,14-8,十分位写6,……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3.60化简后是3.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形成“小数点对齐”这一计算规则,不应仅凭借“小数点有没有对齐”自己来评判竖式的正确与否,而应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展开分析。结合具体数量思考,也可以从小数的意义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着列竖式,最便于计算。还可以通过估计进行判定。在教法上,我会先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根据出现的情况引发讨论。

(3)总结算法,课件出示,全体学生读一遍。

①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留意什么呢?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听。

②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师: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算法的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在比较中体会数学规律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4)验算

师:小数加减计算很轻易出错,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假如有困难,教师再提示一下)

(5)看书置疑。

【设计意图】通过看书,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置疑的过程实际也是整理、消化新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三)、设置情境,练习实践

1、数学小医生,看看谁的医术高。

①21.6+5.47=76.3②17.23+2.77=20.00③49.7-5.7=440

21.617.2349.7

+5.47+2.77-5.7

76.320.00440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①12.47+8.23=②21.566.7=③8.24-3.56=④41.2-15.6=⑤30-15.8=

3、看看哪组完成又快又对。

亮亮是个非常爱运动的孩子,星期天爸爸带着亮亮到体育商场买东西。(课件显示情境)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

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这个环节中,还让学生开展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小数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应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应用性。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不仅粘贴学生所提问题,还板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竖式写法,这样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53.40-49.80=3.6(分)53.40+58.20=111.6(分)

53.40 53.40

-49.80 +58.20

3.60 111.60

《小数加减法》评课稿

《小数加减法》评课稿 何春英 今天听了任晓燕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这堂课,《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四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曾在三下学习过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四下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习了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是比较轻松的。任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上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购书一事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两本书一共花多小钱”和“《数学家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第四:在学法指导上,教师的课堂突出“四让”的特色: (1)问题让学生提出; (2)算理让学生发现; (3)疑难让学生研讨; (4)评价让学生参与。 这样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人教四下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 2.教材简析 (1)课型:新授课。 (2)知识基础:整数加减法和法则、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主要知识点:整数减小数。 (4)后续知识: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 (5)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解小数的计算法则。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教学切入点:整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 3.教学目标: (1)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 (2)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导入。 创设情境:师:“佳佳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了,听说那的文具还挺便宜的,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可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你最想买什么?(指名说)算一算你得付多少钱? (导入部分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 让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简单的小数加法 ①整数加法 ②从学生的各种解法中选择最直接的

(43)小数加减法专项练习200题(有答案)ok

小数加减法专项练习200题(有答案) (1)7.4+12.86 (2)20﹣5.674 (3)141.2﹣48.98 (4)102+4.36 (5)32.15﹣27.45 (6)12.9+5.01 (7)29.46﹣(9.46+3.8)(8)15.75+0.65﹣2.75+3.35 (9)65.71﹣4.99 (10)12.42+0.48 (11)0.56+11.534 (12)44﹣22.13 (13)91﹣22.035 (14)52.6+21.237 (15)9.15﹣2.18 (16)3.85﹣1.5+1.32,(17)15.4+6.87 (18)3.56+27.84

(19)100﹣82.13=17.87 (20)123.56﹣47.9+51.7 (21)2.7+3.1+2.9+3.2,(22)28.42+19.48 (23)42.56+3.124 (24)81﹣30.75 (25)15.6十0.237 (26)148.2﹣25.62﹣24.38 (27)4.52﹣0.74﹣0.26 (29)5.9+28.65﹣16.57 (30)57.5﹣3.25﹣16.75,(31)6.02+3.6+1.98 (32)1.29+3.7+2.71+6.3 (33)3.07﹣0.38﹣1.62 (34)3.25+1.79﹣0.59+1.75 (35)7.5+4.9﹣6.1 (36)14.8+7.9﹣4.8 (37)2.608+2.84

(39)1.5﹣0.306 (40)76.8+26.82 (41)102.07﹣37.257 (42)48.64+18.6 (43)54.75﹣5.25﹣14.75,(44)4.68+14.79+5.32﹣10.79,(45)48.9﹣12.7﹣0.3, (46)56.4﹣39.7+24.3, (47)3.6﹣2.8+3.4﹣7.2,(49)120﹣17.83﹣2.17,(50)17.17﹣6.8﹣3.2﹣6.17 (51)73.8﹣1.64﹣13.8﹣5.36 (52)6.75﹣(0.9+3.75)(53)27.38﹣5.34+2.62﹣4.66 (54)35.72﹣4.9﹣(5.72+5.1)(55)0.73﹣0.25﹣0.73+0.25 (56)5.3+0.1+5.3﹣0.1 (57)12.7﹣4.8﹣5.2.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47、48页。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通过在简单的购物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

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说教学设想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体育用品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评课意见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评课意见 今天听了曾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能感受到曾老师备课充分,较好地把握了教材的编排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例题进行改编。《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曾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过小数的初步认 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四年级下学期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习了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是比较轻松的。曾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较好地把握了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归纳算法以及师生有针对性的讲解、评议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上体现以下三个亮点: 第一,能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雪狐,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相机结合。在探究新知环节,曾老师借助较为直观的纸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较好的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探究新知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应用环节第2、3题的设计,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基本能做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

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注重学生学情反馈,多让学生板演,做到因材施教。现在的课堂提倡的是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曾教师在教学中能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反馈给教师,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我认为不管是在新课教学,还是在练习巩固阶段,都要多让学生上台板演,让学生板演代替教师板演。通过板演不断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矫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和问题,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曾老师在板演过程中能特别强调书写格式,如小数点对齐,进位作记号,时时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不足:1、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2、曾老师在新知的探究环节创设的情境只是较为直观,生活气息还不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设情境,使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数学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力体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济水西街学校赵姣姣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72页的例1和“做一做”)。 2、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5、教学预备

(43)小数加减法专项练习200题(有答案)ok

. 小数加减法专项练习200题(有答案) (1)7.4+12.86 (2)20﹣5.674 (3)141.2﹣48.98 (4)102+4.36 (5)32.15﹣27.45 (6)12.9+5.01 (7)29.46﹣(9.46+3.8)(8)15.75+0.65﹣2.75+3.35 (9)65.71﹣4.99 (10)12.42+0.48 (11)0.56+11.534 (12)44﹣22.13 (13)91﹣22.035 (14)52.6+21.237 (15)9.15﹣2.18 (16)3.85﹣1.5+1.32,(17)15.4+6.87 (18)3.56+27.84

(19)100﹣82.13=17.87 (20)123.56﹣47.9+51.7 (21)2.7+3.1+2.9+3.2,(22)28.42+19.48 (23)42.56+3.124 (24)81﹣30.75 (25)15.6十0.237 (26)148.2﹣25.62﹣24.38 (27)4.52﹣0.74﹣0.26 (29)5.9+28.65﹣16.57 (30)57.5﹣3.25﹣16.75,(31)6.02+3.6+1.98 (32)1.29+3.7+2.71+6.3 (33)3.07﹣0.38﹣1.62 (34)3.25+1.79﹣0.59+1.75 (35)7.5+4.9﹣6.1 (36)14.8+7.9﹣4.8 (37)2.608+2.84

(39)1.5﹣0.306 (40)76.8+26.82 (41)102.07﹣37.257 (42)48.64+18.6 (43)54.75﹣5.25﹣14.75,(44)4.68+14.79+5.32﹣10.79,(45)48.9﹣12.7﹣0.3, (46)56.4﹣39.7+24.3, (47)3.6﹣2.8+3.4﹣7.2,(49)120﹣17.83﹣2.17,(50)17.17﹣6.8﹣3.2﹣6.17 (51)73.8﹣1.64﹣13.8﹣5.36 (52)6.75﹣(0.9+3.75)(53)27.38﹣5.34+2.62﹣4.66 (54)35.72﹣4.9﹣(5.72+5.1)(55)0.73﹣0.25﹣0.73+0.25 (56)5.3+0.1+5.3﹣0.1 (57)12.7﹣4.8﹣5.2.

人教三年级数学简单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三年级数学简单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这篇数学说课稿由()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教研说课竞赛等活动中参考。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

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购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

《小数加减法》说课

《小数加减法》说课 《小数加减法》是江苏版五年级数学一个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个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说设计理念 我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思维进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分析、解决;概念由学生归纳、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探索、发现、揭示。尽量注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的达成,做到有机的统一。主要是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提升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水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计算与生活应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归纳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五、说学情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因为三年级已经学过利用生活中小数的实际意义来实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所以,如果仅仅原有知识上的简单重复,学生就会很枯燥,没有兴趣,所以利用学生的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评课稿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评课稿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评课稿 听了施xx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堂课,使我受益菲浅,课如其人,施老师的课朴实、实在,她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的处理,精炼的教学语言,从容淡定的教态等许多方面,都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下面我就这堂课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这堂课在教学方法上诸老师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上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施老师借助整数教学运用迁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计算,运用迁移的让旧知识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总之,整节课教学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得到有效落实,教学环节完整有序,层次清晰,师生互动和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 数加法和减法》第47、48页。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通过在简单的购物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 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 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按照自主探究-讨论- 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小数加减法专项练习

《小数加减法》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 0.82-0.22= 4.5-2.5= 1.36+0.4= 100+0.97=2.36-2.3= 2.4+1.8= 2.5+7.5= 3.2-0.2= 0.36+0.64= 5.3- 4.6=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2.68+8.42= 10.2-5.02= *11.8+3.72 100-55.92= 75.6-3.55= *12.05-1.67 3.综合算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2.8+0.93-1.63 1 3.92-(3.92-2.74) 12-5.6+3.4 58.23-43.03+14.77-12.97 二、填空。 1.7.32比6.48多();3.56比20.8少();4.8再添上()就与8.97一样多。 2.4个0.1加上3个0.1是();4个0.1加上3个0.01是()。 3.()比7.4少3.6,2.4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数大()。 4.在○里填上“>”、“<”或“=”。 4.3-2.5○4.3-0.25 10+2.96○10.001+2.96 5.两个数的和是45.1,如果一个加数减少2,另一个加数增加4,和是()。 6.小于1的最大两位小数和最小一位小数的和是(),它们的差是()。 7.小林和小华去买同一本书,到书店才发现,小林缺5.9元,小华缺6.4元。而他们两人的钱加起来正好能合买这本书。这本书的标价是()元。 8.两个加数的和比第一个加数大4.75,比第二个加数大9.65,这两个加数的和是(),第一个加数减去第二个加数的差是()。

9.小明在算一个数减去50.29时,把50.29错看成80.29,结果得数比原来少()。 10.李丽在计算4.7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5.49,正确的得数应是()。 三、解决问题。 1.一款儿童套装原来售价125.9元,庆祝国庆节促销价是98.8元。问:便宜了多少元? 2.书包每只68.8元,文具盒每只11.6元,小华买一只书包与一只文具盒共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3.妈妈身高1.58米,穿上0.04米的高跟鞋后比儿子高0.12米。儿子身高多少米? 4.一根4.8米长的竹竿直插入水池中,竹竿的入 泥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 5.一瓶油连瓶重4.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重2.5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说教学设想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体育用品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

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评课稿 十月十日,王艳老师在七年级一班给我们上了一堂《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公开课。《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十三册第一单元的一节新授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对小数、分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它又是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认识到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应针对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二)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听完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做的比较好: 1、教师上课的教态自然亲切,手语清晰。 整堂课比较出色的是教师镇定自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关注。老师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2、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从情境引入到新课教授,到练习的设计,最后总结,有条不紊。 3、多媒体的教学比较直观易懂。 4、通过类比的方法,给学生总结出分数,小数混合运算较合理的方法,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5、注重数学方法和思想的渗透 小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小数、分数互化,小数、分数加减计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不同的题目来说,或者选用分数计算,或者选用小数计算更好,所以本节教学选用了按题组让学

生进行计算、讨论,目的是使学生对一般的情况取得一些判断,选择算法的经验,提高对计算题的审题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最重要的是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安排了对错题的分析讨论,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新授内容应逐步进行讲解,依次板书,速度不能过快。如在例4的教学中,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把分数化成小数。在计算的过程中,把小数化成分数时,需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通过通分、计算这几个步骤完成。而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时,不需要通分和约分,只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就可以了,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选择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以便在以后的计算中能更快、更准确选择方法并计算。 2、在运用课件的过程中,应以课件为辅,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是以课件为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时重点内容不够突出,而在讲解时一带而过,学生没有深入学习,就不能理解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哪一种更简便。 3、板书要规范。在黑板上书写的数学任何符号等都要规范、整齐,切不可以随意,潦草。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学生吸收成自己的知识,不规范,不正确的方式,会导致学生书写的随意、潦草和混乱。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95至9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2、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

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5、教学预备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去店里买东西,发现老板说的4元5角和价签的4.5元,渗透学生转化小数为整数的思想。 二、说教法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在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

新人教版四下小数加减法易错点专项练习

一、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5元6角2分+3元零2分 1t30kg+980kg 4m35cm+5m70cm 10kg—4kg800kg 4km800m--3km50m 6km--2km860m 3元7角5分+10元8分12kg---9kg80g 7km50m—3km500m 8米33厘米+12米8厘米 29千克27克---7千克280克 20吨600千克---4吨650千克 80米27厘米+27米68厘米12米6分米—6米28厘米 3千米—2千米720米 20千克—15千克850克 二、列式计算 1)75与46的积加上46与25的积,和是多少? 2)125乘46与8的积,结果是多少? 3)18.6与6.3的和减去9.21,差是多少?4)2.43.15加上38.4与27.3的差,和是多少?

5)3.2与3.5的差,加上5.9与4.3的和,得多少? 6)600减去15乘6的积,差是多少? 7)比38的14倍多180的数是多少? 8)6除156的商与119的2倍的和是多少? 9)甲数为50,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10,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8厘米=( )分米=()米 1.125千米=()米 6.25米=()分米=()厘米 3.75千克=()千克()克 5吨20千克=()吨8分45秒=()秒 2角5分=()元 2米4分米=()米 6吨16千克=()吨 3.5元=()元()角 7.2米=()米()分米 6.08吨=()吨()千克 9.07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5平方米60平方分米=()平方米 2.4千克=()克 4.23吨=()千克12.3千米=()米7.89千克=()千克()克

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春秋小学孔艳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时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形成了一定的计算能力。生活中大量整数加减法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感性基础。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本课通过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这样的设计,更多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既掌握认知目标,又在学习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价值。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二、教材处理 这是一节计算教学课,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学会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的能力。但是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小数加减法,对小数加减法笔算的算理以及小数点为何要对齐缺乏理解与体验。为此充分利用教材所创设的文具店买文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通过对比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和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笔算算理,总结笔算方法。 三、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计算、探究、讨论、比较等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1.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例1时,让学生通过自学,根据问题层层深入探究、归纳和判断得出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听课反思评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混合运 算》听课反思评课稿 听课心得 第二中心小学邢翠翠 五月二十二号,我有幸参加了全市组织的名师送教单元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聊城名师潘淑燕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课,听潘老师的课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 小数混合运算这个内容自己也上过了。这堂课的知识点不难,运算顺序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要注意的无非两点:1、掌握运算顺序;2、小数加减数位对齐,计算结果能化简的尽量化简。尽管简单,学生的错误率还是相当高的。细想原因可能有:1、计算繁琐。题目中两位小数为常见,加上整数部分,一般要加三四次,计算量相当于三四位整数相加减;数位对齐,由于整数相加减对数位的负迁移,一不小心会变成末位对齐;进位退位容易出错,进位时小数点易造成进位干扰,整数减小数时,部分学生对整数根据要求改写成的小数容易遗忘,从而造成计算错误。2、混合运算时由于去盲目“凑整”常会造成计算顺序的紊乱。但是听了潘老师的课让我对这节课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是一节简单的计算课更是一节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的好课。 听潘老师的好、课让我领略了什么是大家风范,一开始潘老师几句开场白让我看到了潘老师的豪爽和大度。整节课潘老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和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确实是从生活中来更应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潘老师在这节课中最大的亮点也就是与其他老师不同之处就是在计算课中注重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枯燥无味的计算课变得更有趣味性。当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老师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理解和消化,而不是一跃而过,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课堂中遇到生成性问题时,潘老师的沉着和冷静更让我领略了名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对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潘老师耐心的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比如:画图法,帮助学生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队学生细节的关注,比如:书写姿势的培养,更值得我去学习。 潘老师这节课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孩子的鼓励和启发,对全体学生的关注都是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和借鉴的。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7.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说课设计:《小数的加减法》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加、减法》,(第95至9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编排的。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到本课内容上来。 二.说教学目标 1.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与态度: (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养成合作互助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小数点的处理。 (2)教学难点:①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②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以下3个教学理念: 1.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说学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