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第三章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第三章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教案

(共2次课,4学时)

一、授课题目第三章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能识记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

2、能知道教学目标陈述方法有哪些?请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3、能针对某一具体课堂教学任务,正确设置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陈述的方法以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并能运用于实际教学目标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辅以生动的幻灯片

2、讨论法:寻找适当的小学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最佳课堂教学目标。

五、学时分配 4学时

六、教学过程(详见讲义)

七、作业

1、教学目标陈述方法有哪些?请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2、能针对某一具体课堂教学任务,正确制定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

八、参考资料

1、王本陆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https://www.360docs.net/doc/2613741882.html,/wlkc/xinlixue/dishizhangdierjie2.htm

《教学设计》教案

“我尊敬那些清楚地知道他们目的的人。世上所有的不幸,大部分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发生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目标。他们肩负建设一座塔的使命,但在打基础时并不比搭一个窝棚花更多的力气”

——歌德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

——朱慕菊(基教司副司长)

现代教学研究中,教学目标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几乎成了全部教学活动的依据。

——顾泠沅(上海教科院)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第三章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导入:

一天,王老师带领同学去郊区农村参观。出发前,他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布置了任务。(1)“你们主义观察鼓舞的生长情况,看那里有什么,长得怎样?”(2)“你们注意观察蔬菜和水果的生长情况。”参观结束后,王老师让同学们分别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一般都写得比较详细、具体和生动;接着,又让第一组同学描写蔬菜和水果的生长情况,让第二组同学描写谷物生长情况,结果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印象,大多数学生的叙述是含混、模糊的。

启示:这是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实验。实验表明:目标的指向作用对学生的观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可见,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与陈述在有效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作为一个教育学术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教学目标随着程序教学的发展而受到广泛重视。

制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同时也起到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教育情境中经常有三个英文单词与之对应:aim—教育宗旨、goal—教育目的、objective—教学目标。

从教育的不同层面,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多种表达形式,如图:

(1)教育宗旨:涉及教育理念、有关教育的哲学观念、学校的社会角色、学生的学习任务等,由教育专门委员会、专家小组或社会决策者来完成,其陈述的语言往往是描述性的或含糊不清。

(2)教育目的:从国家、地区社会要求的角度出发而定的。指学生在学校中应该达到的教育水平,它的制定由教育专门小组、教材编写组或地区教育机构。

(3)教学目标:在学校教育目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确定将完成的具体教学目标。它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A、培养方案的目标:一个年级或一个学科领域的培养方案。

《教学设计》教案

B、课程目标: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要求。

C、课堂目标:一堂课或一个专题的教学目标。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导教、导学、导测量”

(一)导教

1、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过程起指引作用。

2、有助于有意义的结果的达成,排除无关干扰。

3、能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二)导学

1、要为学生认同: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

2、要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3、难度要适中:“跳一跳摘桃子”即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三)导测量

三、设置与陈述教育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理论前提是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1、根据教材和知识学习阶段确定单元或课时目标: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类型。

2、教学目标间的平衡。

a、必须有一个基本的目标;

b、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c、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目标与情感、动作技能领域内的目标相结合;

d、教学目标的多少应符合学习规律。

(二)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

1、传统教学目标陈述存在的问题

(1)在表述教学后学生要能“做什么”时,使用意义含糊的词语。

如“懂得”“理解”“认识”“掌握”“体会”“加深体会”“进一步认识”。这是目前教学目标中最常见的问题。用含糊其辞的方式陈述教学目标会妨碍目标导学、导教、导测评功能的实现。也就是不利于教和学的目标是否实现的判断。

(2)陈述的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所谓“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在陈述目标时,由于知识与能力界限不清,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将记住知识和理解知识的目标放在“知识”里,有时又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记住、理解的知识都放在能力里,有些知识目标又放在品德里。目标陈述层次上的混乱,会影响后续教学的有序展开。

如上述语文课教学目标之一“了解一些重要句子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属于智慧技能的学习,“学习抓住主要扫句子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

(3)目标主体的偏离。

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是最常用的句式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使学生掌握…,使学生认识…。教师是使能者,学生是效应者。

以上三种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学目标的导教、导学、导测量受到严重影响以至于我们会怀疑教学目标的功能作用,甚至在教学中经常是事倍功半。

2、良好教学目标陈述的标准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或态度。教学目标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应陈述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或会说什么。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用一些行为动词将会做什么和会说什么具体化,目标陈述就可具体化。

(3)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反映记忆、理解与运用(包括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在态度领域的目标应尽可能反映接受、反应和评价三个层次。

(三)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

1、马杰的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

也称作业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杰(B.F.Mager)于1962年出版了《准备教学目标》一书,系统论述了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和方法。它的一般模式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即它要求在目标中描述提供的条件(刺激)和学生应该做出的反应(行为)。只要刺激和反应规定的具体、明确,则陈述的目标也就具体了。马杰认为写得好的行为目标应具备三个要素:

(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说什么);(2)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教学设计》教案

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为了便于记忆,他们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即应阐明教学对象。学习者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只有当学习者积极地进行心智的加工和技能的训练时,才会有学习活动发生。所以,教学目标设计确定教学的行为目标时必须首先明确教学对象。如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B……行为(behaviour),即应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

例:(能)操作摄像机、(能)说出人腿骨骼的名称、(能)列举选用教学方法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能)比较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异同处。

C……条件(condtion),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对行为发生条件的表述,也指明了在何种状况下对教学活动进行评定。例如,陈述“要求学习者能够辨别各种鸟类”这一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指明“是从黑白图片中还是从彩色图片中”;陈述“能够操作计算机”这一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指明是“在教师指导下或者说明书指导下操作还是独立操作”这一行为条件。

一般来说,行为产生的条件包括下列因素:①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或室外、安静或噪音等);②人的因素(单独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等);

③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④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⑤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⑥问题明确性的因素(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产生)。

D……标准(degree),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行为标准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所以其表述常常与“精确到什么程度”、“至少百分之几正确”、“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等问题有关。例:在1分钟以内准备好必需的消防器材(速度)、测量血压,误差在+5mm/Hg以内(准确性)、加工件质量要达到国家Ⅱ级标准(质量)。

但表述要注意规范:

1、行为主体学生化。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如:“学生能……”。

2、行为状况动词多样化。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观察的。如: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比较、解决、设计、对比等。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3、行为条件情景化。描述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时间、提供信息。如“通过听说交流……”、“能用三条小木棒摆三角形……”、“根据所给的图表……”、“通过模拟的购物活动……”等。

4、行为标准表现程序具体化。如:“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五个描写日常活动的句子”等。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行为表述是最基本的部分,不能缺少。而行为产生的条件和标准可根据教学对象或内容,省略其一或全部。

练习:标出下列目标的ABCD成分。

提供10个有关海湾战争原因的是非判断题;

大学一年级学生应能判断正误,其中9道题正确为合格;

历史系二年级的学生阅读所布置的7篇材料后,能撰文对两种古代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至少列举每种古代文化的5种特征;

新兵营的战士通过一个月的集训,应能在距离标准圆靶50米之处,使用标准步枪在20 秒以内射击5次,至少有4次击中靶心。

过渡:用行为来描述教学目标,虽然克服了传统教学目标陈述含糊、难以操作和测评的缺点,有利于目标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检测功能的实现,但由于它只强调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而忽视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的变化,有可能使教学活动显得机械、呆板,难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而且很多心理过程无法行为化。但是如果使用表现学习者内部认知、情感变化的术语来陈述教学目标,又容易产生模糊性。为解决这一矛盾,于是有学者提出了将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结合起来描述教学目标的设想。

2、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教学设计》教案

格朗伦德(N.E.Gronlund)于1978年《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提出了教学目标表述的内外结合观,即采用描述内心里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陈述目标。具体陈述是,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应首先明确陈述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心理变化,但这些内在变化不能直接进行观察测量。为了使这些内在变化可以观察和测量,还需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品。

格朗伦德的内外结合观,不仅避免了认知目标或情感目标的抽象性和模糊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行为目标可能产生的机械性与表面性,所以被许多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人员所认同。如“领会加法运算法则的含义”,这是教学目标的概括陈述。但“领会”是一个内部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所以用可以证明“领会”水平的行为实例来进一步说明,如“用自己的话转述加法运算的法则”“能列举2-3个加法运算的实例”。

例如,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态度本身是无法观察的,但是通过列举一些学生的具体行为变化术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态度是否已经改变,学习结果也就能够观察出来了。上面这个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来描述:

又如,教学目标是“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就可以这样描述:

3、表现性目标

培养学习者的某些态度、建立起一定的观念、养成一定的好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等,都是情感学习的目标,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有时人的认识和情感变化并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活动以后便能立竿见影的。为情感领域的教学编写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特点的学习目标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我们只能通过学习者的言行表现(这是可以观察的)来间接推断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即把学习者的具体言行看成是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

为了弥补以上两种陈述目标方法的不足。艾斯纳(E.W.Wisner)提出了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该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表现性目标还可能包括学习者的自我发现和创造发明。尽管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这种目标不精确规定学习者应从教学活动中习得什么,但至少有助于我们认识总的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教学的内容,使我们能着手研究实现目标的方法。表现性目标可以作为学习目标的一种补充,教师千万不能依赖这种目标。

有的学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测量学习者的意向:

学习者表示喜欢这类活动,

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者选择参加这类活动,

学习者带着热情参加这类活动(愿承担义务,遵守有关规定等),

学习者很有兴趣与他人讨论这类活动,

学习者鼓励他人参加这类活动。

情感学习目标有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指标作为判断依据,其可操作性无疑加强了。在表述具体的行为时,应尽可能采用可观察、甚至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行为动词表

《教学设计》教案

编写动作技能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行为动词表

编写情感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行为动词表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姓名: 刘慧 科目: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任课老师: 段兆兵 任课时间:2010.2-2010.6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课程与教学论,刘慧) 【摘要】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一个合理的、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使课堂有序进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还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目前课堂教学目标仍存在的空泛性、片面化以及学生主体的缺失等问题,值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标表述性语言是教师实施教学依据的重要文本,在侧重行为目标的同时,表现性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学系统环境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发展的总方向。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某一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目标的编写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判断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构思,以及对学生的身心变化的预期。在教育目的指导下,教学目的、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单元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五个层次有机联系构成了教学目标体系。其中,课堂教学目标处在教学目标的最低层,是最具实践性、操作性和具体性的目标,它直接指导着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从广泛意义上理解的,包括思维、情感和外显的行动。当这样看待教育的时候,教育目标很显然就表征着教育机构试图在学生身上所引起的行为变化的种类。”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成果,即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完整性。 一个合理的、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有利于全面指导教学过程,二是有利于教与学。 1. 全面指导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不仅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起指导的作用,而且对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上有规定性的功能。一项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一落实的过程。因此,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避免盲目性。一个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保持课程方向的明确性,保持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稳定性,防止个别人员对教学大纲另作随意解释。 2.有利于教与学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切把握,有利于教师选用合适的教学材料,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编写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对学科教材内容有深刻的掌握,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合理的评价,这无疑有利于教师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策略。运用目标标准判断目标是否已经实现,教师切实了解学习者在学习上得与失,以便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对于学习者来说,如果明确了学习目标,能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确定学习重点,增加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性与积极性。 既然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向,因此设计教学目标需要剖析各方面影响因素,从而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与不合理性。 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充分注意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目标为统领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或以教学内容促成目标的达成都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是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 第三章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第一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1) 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1) 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分析 (1) 三、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2) 第二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和策略 (3) 一、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理念 (3) 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 (4) 三、地理教学目标陈述新策略 (6) 第三节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 (7) 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与学生发展 (7) 二、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理论依据 (7) 三、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基本策略 (7)

地理教学目标是对地理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的描述。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教学工 作者应用至少 60℅的时间来从事教学目标的设计”。显然,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出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教学系统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有利于保证教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自觉控制其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导向功能。 2.评价功能 教学过程是一个控制过程,而调控矫正的参照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描述具体的行为表现,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过于抽象,教师无法把握客观、具体的评价标准,使教学评价的随意性很大。用全面、具体、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可以保证评价的效度、信度。 3.激励功能 “学习需要理论”告诉我们,所谓学习需要系指学习者学习成绩现状与社会或教育者所期望达到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要缩小自身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实质上就是学习者的需要。在教学开始之初,向学生明确而具体地陈述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反馈功能 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根据控制论原理,教学过程必须依靠反馈 进行自动控制。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提问、 讨论、交谈、测验和评改作业等各种信息反馈教学目标达成度,从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分析 (一)目标体系不全面 , 偏重认知目标。目前的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并没有完全体现“促进学生

教学目标陈述方法

教学目标陈述方法 陈述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很多教师受过去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以及不清楚教学目标的概念、理论,陈述教学目标时,常带有模糊、笼统、抽象等问题,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要使陈述的教学目标清晰、操作性强,关键要抓住陈述的中心——学习后学生的行为,并选择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是可以选择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选择不同的陈述方式。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陈述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行为目标的概念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Tyler,1934)教授最先提出。泰勒(1950)认为最有用的目标陈述形式就是行为目标即用可观察的学生行为来陈述某一特殊的学习结果。在泰勒的影响下,美国行为派心理学家马杰(R.Mager,1962)出版了他的《准备教学目标》一书,系统地提出了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与技术。在他的那本简短而可读性极强的书中,马杰认为教学目标应该陈述“学生能做什么以证明他的成绩以及教师怎样知道学生能 做什么。” 马杰提出行为目标有以下三个要素: 1.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在目标表述时要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知道”、“理解”、“欣赏”、“记住”等等,而应该使用行为动词,如“背诵”、“解释”、“选择”、“写出”等。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是否可观察,关键在于所选用的动词。有学者(朱敬先,1987)对布鲁姆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都选用了明确的行为动词,对我们如何陈述这些领域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表6-1列出的是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所选用的动词。 表1认识领域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

对教学目标的评析

一、对教学目标的评析 《加、减法的笔算》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与借鉴: (1)注重从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条理清晰。(2)教学目标的分析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各个目标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分析阐述合理,既有要求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又阐述了要达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检查课程内容的范围,有利于促使学习内容覆盖动作、情感和认知领域以及每个领域的各个层次,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比较符合小学二年级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并在教学中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议:由于学习者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外界影响比较大。应该把“能认真、正确书写竖式的格式”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而且他们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进行描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我认为此案例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分析得很透彻、切合实际。 一、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评析 1、对《加、减法的笔算》一课教材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还有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重难点的分析都比较到位。 2、注重从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条理清晰。 3、教学目标的分析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各个目标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分析阐述合理,既有要求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又阐述了要达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4、教学目标提供并保证了课程的方向性和稳定性,使有关人员对课程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认识。 5、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检查课程内容的范围,有利于促使学习内容覆盖动作、情感和认知领域以及每个领域的各个层次,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比较符合小学二年级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并在教学中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议:由于学习者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

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至为重要的一切,教学目标分析是教学设计面临的首要任务。然而,在很多学科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学目标分析却存在诸多问题。那么教学目标分析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在分析和阐述教学目标的时候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教学目的教学的总目标是作为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指导思想而存在的,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 新课程标准强调,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要在课程产总体目标上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教学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后,就要用可评价的方式将教学目标描述出来,以便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活动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环节的实施。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内容或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以及取得哪些潜在的学习结果、增强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分析和表述教学目标时,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 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 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 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 而在阐述和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注意: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2、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 问题: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不少教师在制定课时时往往直扑课文,其后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制定的目标,或定位过高、过深,学生根本无法达到,导致教学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或目标过低,出现学生“躺在地上摘桃子”的现象;或偏重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维度,而忽视了其他维度的实施,因而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教学关注错位,学生用心灵的诵读不够,用心灵的倾听不够,用心灵的表达不够。 2.对目标描述的行为动词理解不透如何科学地表述这些教学目标以保证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有效的,这是我们在教学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三维目标”的设计是包括“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他们在制定目标时使用的行为动词有一定的区别。实际教学中,对于行为动词的运用,教师是不大讲究,甚至是随手乱套的。 3.三维目标分割实施,缺乏融合。随着三维目标的不断深入,教师制定目标时也开始渗透三维目标,但是出现了制定目标时尝试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分开呈现的方式,看起来十分清楚,但是往往陷入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分割实施的误区,只把三维目标当成三种目标,将三项目标进行简单叠加,缺少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4.目标表述模糊,难以把握。主要体现为教师制定目标时,清晰度把握还不够,最终造成了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弱化,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虚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泛化。例如,《借尾巴》(人教版一下)的目标陈述:重点学习课文,知道不同动物的尾巴的作用。这就是将教学内容当作教学目标,不符合教学目标陈述的要求。如《梅花魂》的目标陈述:潜心会文,联系文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静心涵咏,融情体验,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两个目标在陈述中,使用了“潜心会文、静心涵咏,融情体验”这类词,陈述的语言过于学术化,教学时很难把握其分寸。再如《月光曲》(人教版六上)教学目标陈述: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提高朗读、想象能力;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③感受文中人物的品质。这三个目标的陈述虽然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各个维度,但是表述“大众化”,适用于许多篇课文。 对各维度可以使用的行为动词归类如下: 知识性目标动词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学目标 一、知识分析 在语文的教学设计中,主要考查阅读课和识字课两大类型,我们主要介绍阅读课的解题思路。在教师资格考试中,阅读课的考题中主要出现过以下几项考查内容:文本分析、教学目标、导入、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本文我们将对考频最高的教学目标部分进行讲解。 二、知识讲解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的教学设计上,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XXX等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XXX等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学低年段) 学生能够认识XXX等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XXX等5个生字;理解文中XXX 的基本含义(能够理解文中XXX的内容;能够利用XXX造句);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学中、高年段) 【注意】在小学阶段,任何年级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都要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会认、会写、会读,中年段、高年段除了这三方面外,可以再从理解词或句的含义、理解文章内容、组词造句等方面挑选一到两点加入目标中。 【例】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读写“拮、据、寐、驰、馈、惑、捎”7个生字,理解这些字词的基本含义;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提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注意】在实在不会写或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套用模板,但是很明显,这样的模板比较死板,不够切合课文。要想提高切合度,可以再结合文章添加一些内容。如下:

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掌握文中XX的修辞手法(理解文中XX的重要内容/体会文中XX的情感),提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例】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中大白鹅叫声、吃相、步态方面的特点,提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到文章表达的XX(大好河山的秀美,大自然的美,环保意识,人格魅力)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阅读习惯。(小学通用) (2)激发学生探索XX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高年段) 【例】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 “教学目标(也称为学习目标)”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标准,是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心理承受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规范。既宏观又具体地表述教学后的预期行为变化、成长状态。 虽然我们的教学已步入新课程,但在教参、教案、示范课、研究课等各自教学目标陈述上仍存在很大差异。当前,陈述目标这个原本平常的工作,不少教师却困惑不解。设计教学目标最终要以目标陈述来体现,能否科学、准确地陈述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而教学目标陈述的规范却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必须符合一些要求。下面是笔者对新课程下教学目标如何陈述的一点思考。 第一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陈述的不应当是教师打算做什么。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新课程下教学目标如何陈述在词语选择上,不再使用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动词,如“培养”和“使学生”,而是使用以“学生”为主语的动词来描述目标。 第二、教学目标要小。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目标其实指的是课堂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制定宽泛,学生在某课时内完不成。比如:”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这些看似很“大气” 的教育目的或课程目标,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因此,学习目标应切合课堂教学活动实际。当然,并不是说这些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我们就不要了,而是要时刻记在心间,分解在阶段性目标中。小的目标一一达成了,大的目标当然水到渠成。 第二、教学目标陈述应力求准确、具体,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条件要具体、目标要明确、形式要适当) 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一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表述。如:“能利用直尺测量课桌的长度”、“熟练掌握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组平行线的方法”。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应该避免运用了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如果使用“提高……”、“培养学生……精神”、“学会……”等行为动词,教学目标就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评价就无法开展。因此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可把握的,可评价的,例如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 第三、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与讨论

快乐认读,集中识字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策略与课例观摩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讨论 本次培训课程,是基于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而设计的。 一、单元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单元目标的设定是遵循从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核心素养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指针,也是小学语文研究的重要方向,更是未来教育的指向标。 在一年级新教材的运用过程中,核心素养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内容的呈现上,都十分突显。五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都会从课文的本身延伸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基于《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同时,《课标》对一至三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而具体说明。所以,单元目标的制定,是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到学科的层面再到教材的教学内容这三个层面来设计的。 3.基于课程性质 日本的着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里,论述了两种课程的模式,他把“单元设计”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单元编制: 一种是“阶梯型课程”,即“计划型课程”。课程呈现让学生有一种一层一层的递级感,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我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基于阶梯型,它是以“目标─达成─评价”方式来设计的。 一种是“项目型课程”,也就是“登山型课程”。目标是山顶,但是究竟怎么走?有哪些路径?没有具体指出方向。“项目型课程”的单元编制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设计的。

这两种课型在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一至五课是基于“计划型课程”,在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课程则侧重于“项目型课程”。 所以,本次课程在单元目标的制定上,实现“计划型课程”和“项目型课程”的交叉。而这两种课程类型的统整,连接,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的,它着眼于单元每一部分学习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从而建立单元的整体学习体系。在制定时,要注意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外延性。 1. 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把每个课时目标统整,建构起单元学习的总体架构。 通过对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材的分析,统计出前五篇课文中有35个需要正确认读的生字,正确书写生字15个,再加上园地中正确认读的5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2个。可以制定本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正确认读40个生字,正确书写17个生字。 ②认识田字格,并依次会写:横、竖、撇、捺、点等笔画。努力按照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来写字。 2. 内隐性 内延性主要表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两方面。 在教材解读过程中,插图、儿歌、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以及教材中呈现的图示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和教育功能,基于这些内容,制定“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从阅读的视角来看,新教材从第一单元开始,也就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 知识目标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 作用 (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1)比较购买债券、 股票、保险等投资方 式异同,学习辩证思 维的方法; (2)利用有关知识 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 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 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 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 服务观念。要能够从 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 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 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两点基本要求 1、详细说明目标内容。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达或阐明教师的意图,以使人们观察了学生的行为或学习作品后,便能判断目标是否已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 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进行过研究。

如通过本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 1.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结构,即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该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用行为动词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新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发展的体验与学习方法过程的体验,体现教学的过程价值。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如对比求异方法、实例解说法、逻辑推理方法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要求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2.三维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是对学科总体目标的诠释,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地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由一系列具体行为目标构成。 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学对象学生:二是学生的行为;三是确定行为的条件(是指对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四是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确定)。 二、陈述教学目标的常规方法 (一)行为术语陈述法(ABCD陈述法)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的基 本含义、种类、特点。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和特点。 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能根据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设计一项综 合投资安排。 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 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 性意见。 (二)能力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资。 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 ?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从国家的角度,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认识投资 的意义。

股票、债券、保险 知识目标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 作用 (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1)比较购买债券、 股票、保险等投资方 式异同,学习辩证思 维的方法; (2)利用有关知识 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 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 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 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 服务观念。要能够从 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 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 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两点基本要求 1、详细说明目标内容。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达或阐明教师的意图,以使人们观察了学生的行为或学习作品后,便能判断目标是否已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 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进行过研究。 如通过本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布臵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 1.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结构,即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该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用行为动词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第三章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教案 (共2次课,4学时) 一、授课题目第三章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能识记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 2、能知道教学目标陈述方法有哪些?请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3、能针对某一具体课堂教学任务,正确设置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陈述的方法以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并能运用于实际教学目标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辅以生动的幻灯片 2、讨论法:寻找适当的小学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最佳课堂教学目标。 五、学时分配 4学时 六、教学过程(详见讲义) 七、作业 1、教学目标陈述方法有哪些?请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2、能针对某一具体课堂教学任务,正确制定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 八、参考资料 1、王本陆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https://www.360docs.net/doc/2613741882.html,/wlkc/xinlixue/dishizhangdierjie2.htm

《教学设计》教案 “我尊敬那些清楚地知道他们目的的人。世上所有的不幸,大部分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发生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目标。他们肩负建设一座塔的使命,但在打基础时并不比搭一个窝棚花更多的力气” ——歌德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 ——朱慕菊(基教司副司长) 现代教学研究中,教学目标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几乎成了全部教学活动的依据。 ——顾泠沅(上海教科院)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第三章设置与陈述教学目标 导入: 一天,王老师带领同学去郊区农村参观。出发前,他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布置了任务。(1)“你们主义观察鼓舞的生长情况,看那里有什么,长得怎样?”(2)“你们注意观察蔬菜和水果的生长情况。”参观结束后,王老师让同学们分别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一般都写得比较详细、具体和生动;接着,又让第一组同学描写蔬菜和水果的生长情况,让第二组同学描写谷物生长情况,结果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印象,大多数学生的叙述是含混、模糊的。 启示:这是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实验。实验表明:目标的指向作用对学生的观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可见,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与陈述在有效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作为一个教育学术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教学目标随着程序教学的发展而受到广泛重视。 制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同时也起到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教育情境中经常有三个英文单词与之对应:aim—教育宗旨、goal—教育目的、objective—教学目标。 从教育的不同层面,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多种表达形式,如图: (1)教育宗旨:涉及教育理念、有关教育的哲学观念、学校的社会角色、学生的学习任务等,由教育专门委员会、专家小组或社会决策者来完成,其陈述的语言往往是描述性的或含糊不清。 (2)教育目的:从国家、地区社会要求的角度出发而定的。指学生在学校中应该达到的教育水平,它的制定由教育专门小组、教材编写组或地区教育机构。 (3)教学目标:在学校教育目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确定将完成的具体教学目标。它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A、培养方案的目标:一个年级或一个学科领域的培养方案。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 语文教学的目标陈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行为的主体是学生,目标的陈述要科学严密,要具体明确,要切实可行。 ⑴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评判断教学有效性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这也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依据。为此,语文教学目标表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反例:1、继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在诵读实践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2、培养学生通过捕捉文本的重要信息,得到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3、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应该是隐含的。 比如:初中7—9年级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有:“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⑵行为动词是确定的,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目标的行为动词尽可能具有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以便于教学时把握和评价时适用。 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1、整体把握并能复述课文。 2、在朗读中品味“我”冒险、脱险时的心理感受。 3、学会从不同角度阅读,以父亲、小伙伴等为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目标设定教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兴趣在哪里?最终使学生的行为达到怎样的状态,或产生何等程度的变化等等。 ⑶行为对象。行为对象是指确定的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相当于行为动词的宾语,主要具体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定的学习事件。行为对象要明确。这样就会明白去做什么。 例如: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演讲词语言感情丰富、富有鼓动性的特点。练习写演讲词,学习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⑷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知识与技能”领域多是结果性目标,学习水平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两方面。

第一章教学目标的陈述

第一章教学目标的陈述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是:力求使三维目标的表述合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观测性、可观察性,以有利于学习结果的评价.因此要避免传统的“理解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等此类陈述的教学目标,因为“理解”、“提高”的测量比较困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可以灵活采用以下三种目标陈述法. 1.行为目标四要素陈述法 行为目标表述模式指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描述课堂教学目标.马杰在《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一书中阐述了行为目标的四要素表示法: ①行为主体:学生,通常“学生”两字可以省掉; ②行为,行为表述指表述学生可观察的、具体的行为.行为表述力求避免使 用诸如“知道”、“理解”、“掌握”等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因为把握这些 词语的意义, 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理解, 这就会给教学 目标的具体导向及检测带来困难.应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确定、易于观察 的动词,如“写出”、“背出”、“列出”、“判定”、“解决”、“能”等.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 是使用动宾结构,行为动词说明动作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如“能 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③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如:“通过具体例子……”、“在实际情境中……”等. ④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衡量学生 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马杰行为目标表述举例说明如表1所 示.

视具体情况,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有时可以省略. 2.内外结合目标陈述法 尽管马杰的行为目标避免了传统目标表述的模糊性,但它只注重可观测的外部行为,而忽视反映内心活动的心理过程,这种陈述法还是会回归重认知轻情意,重结论轻过程的老路,所以格伦兰提出了内外结合目标陈述法,即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 然后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这个目标具体化.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 如“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这里的“理解”是一个内部心理过程,每个人掌握的标准不一,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对教师的教学不能起到很好的导向,到底在哪里促进“理解”,所以需要用可以证明“理解”水平的行为实例进一步说明,如“.a用自己的话转述指数函数的定义;.b能根据给定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其是否是指数函数;.c能区别指数函数和指数式函数”,有这三个实例的补充,通过显形的外部行为“转述”、“判断”、“区别”,概括性教学目标就不再是不可捉摸的了. 格伦兰的内外结合观, 不仅避免了用内在心理术语描述目标的抽象性和模糊性, 同时也防止了行为目标可能产生的机械性与局限性, 所以许多心理学家都比较支持格伦兰的观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给出了“了解”、“理解”等数学行为的外显行为水平,如下表2.

《如何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思考题

试解释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与加涅的分类的区别与联系, 结合我国的教学目标分类,作比较研究 89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吕玥倩 一、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 布卢姆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1.知道: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例如,能够叙述牛顿三大定律。 2.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例如,说出一个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 3.概括:例如,对数学公式含义的说明、对文章大意的概括等。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例如,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4.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法语教学中运用造词法写出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系列词汇等。 5.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例如,分析数学定理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外语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记叙文构成要素分析等。 6.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例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词汇归纳造词法等。 7.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例如,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用含有“行为、条件、标准”这三个要素的陈述句,但表述教学目标最困难的是对行为动词的选用,一般说不同的目标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也会不同。 (一)知识目标 知识包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过程、科学事实等。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科学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原理、规律的认识和记忆。行为动词如:说出、写出、背诵、辨认、识别、认识、知道等。例如: 写出原子序数1到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找出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识别单向阀与普通节流阀的图形符号。 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理解”:用于抽象事物,是对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性认识。行为动词如:解释、描述、说明、整理、比较等。例如: 解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说明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及尺寸关系。 区分所给材料中的抢劫、抢夺、盗窃犯罪。 描述夹紧三要素:夹紧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零件的影响。 (3)“掌握”:指能理解学习材料的内涵和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转换或推断。转换指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推断指估计将来的趋势(预期的后果)。行为动词如:设计、撰写、评价、计划、总结、证明、说明、判断等。例如: 把基本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转换) 根据电动机正反转线路原理图绘制出安装接线图。(转换) 用框架图或图表等其他方式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转换) 说明地球变暖对人类生活地影响。(推断) 分析判断实验可能产生的误差。(推断) (二)能力目标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必须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相应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因此,表述的能力目标中一定要包括某项学习活动以及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行为动词如:完成、模仿、操作、熟练操作、初步学会、学会、应用、灵活应用、测量、计算等。例如: 根据实验讲义,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培养记忆、思维能力) 根据课文,设计小品并表演。(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模仿教师,做出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培养观察、模仿能力) 能熟练地做出运球、上篮、投球的连续动作。(培养思维、创造能力) 根据任意物质的分子式,能计算某元素的百分含量。(培养思维能力) 运用石灰石中氧化钙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过程。(培养思维、想象、创造能力) 根据定距环的零件图和实际生产条件制定装夹方案。(培养思维、创造能力) (三)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涵盖广泛,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由于德育目标是无形的抽象目标,一般不易“明确、具体、可测”,要用“体验性”语言来描述,因此,其行为动词也相应的要使用“体验性”的动词。体验性动词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1)经历:体验、感受、尝试、参与等;(2)反应:认同、体会、关注、遵守、赞赏等;(3)领悟:初步形成、养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等。例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体会安全的重要,初步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对全校教师的 业务培训 问题及困惑 (1)“这节课我准备挺充分呀,怎么没达到效果呢?” 教学不敢忽略任何一个知识点,处处费时费力,处处不深不透,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有效突破,核心问题抓不住,费很大的周折,下课后自己累得一身汗,留下一脸茫然,唉,教学真是个遗憾的艺术。 (2)“我怎么总是讲不完课呢?” 备课时搜集大量的资料,但问题是,材料的选取、运用不太得当,尤其是不能根据重点、难点、疑点、争议点、学生需求来合理选用,导致课堂容量加大,影响课堂主旨任务的完成和核心目标的达成。 (3)“枯燥没意思,课应该怎么上呀?” 个别课堂“知识中心”“考试目的”非常严重,一节课就是根据学案看书、标划、填写、记忆、检查。能力培养、情感激发、认识形成全然不见踪影。(4)“谁之过?” 某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选用与知识内容、学生理解能力等不相符合,看着学生茫然的眼神,老师更困惑, 现状及诊断 现状:教案或者课件上、学案上呈现的教学目标,很多是形同虚设,只是呈现出来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理睬,整个课堂的教和学与目标关系并不紧密。 诊断:目标本身从内容到表述不准确、不明确,没有可操作性和导向性,难怪它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结论:教学目标不重视不准确不明确,教和学就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今天我想讲三个话题:教学目标的地位及功能,教学目标的解读,如何规范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地位作用及功能 (一)新课程下教学目标的地位及作用

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doc

精心整理 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 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 上。 股票、债券、保险 知识目标 过程与方法(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 ( 1)比较购买债券、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 股票、保险等投资方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 式异同,学习辩证思作用 维的方法; (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 ( 2)利用有关知识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 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 国债发行的目的践能力; (3)界定保险的性质;阐明保(3)利用所学知识为 险的功能和特征;明确商业保险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 经营主体;划分商业保险的种类;意见的实践能力。掌握 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目标的基本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培养学生为社 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 服务观念。要能够从 国家角度 ,从经济建设 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 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 关知识 ," 以钱生钱 ", 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 足 ,美好。 一、陈述教学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两点基本要求 1、详细说明目标内容。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达或阐明教师的意图,以使人们观察了学生的行 为或学习作品后,便能判断目标是否已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 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进行过研究。 如通过本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