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编制技巧与分析(1)

利润表的编制技巧与分析(1)
利润表的编制技巧与分析(1)

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编制单位: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 单位:百万元 2012年度2011年度增减额增减%一、营业收入4683050776-3,946-7.77%减:营业成本3196332252-289-0.90%营业税金及附加166259-93-35.91%销售费用39744215-241-5.72%管理费用336730633049.92%财务费用135880755168.28%资产减值损失-74403-477-118.36%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号填列)-139-68 -71104.41% 投资收益(损失 号填列)161141 2014.18%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2538 -13-34.21%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60979847 -3,750-38.08% 加:营业外收入10071022-15-1.47%减:营业外支出22477147190.91%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2532 -7-21.88%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 号填列)688010792 -3,912-36.25% 减:所得税费用8691430-561-39.23%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60109361 -3,351-35.80%

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 - 383 -383-1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68648 -2,962-34.25% 少数股东损益324712-388-54.49%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0.75 1.14 -0.39-34.15% (二)稀释每股0.75 1.14 -0.39-34.15% 六、其他综合收-56-32 -2475.00% 七、综合收益总59549329 -3,375-36.1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56328616 -2,984-34.63%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322712 -390-54.78% 通过分析三一重工利润水平分析表,可以看出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较2011年降低了3,946百万元,降低幅度为7.77%,说明公司的经营规模有所下降。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利润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利润6097百万元,比上年减少了3,750元,降低率为38.08%。减少幅度较大,从水平分析表上看,公司营业利润减少主要是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比上年降低3657百万元引起的,同时投资收益比上年增长20百万元,这也是导致营业利润增长的有利因素;由于销售费用比上年减少241百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增长304百万元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增长551百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比上年减少71百万元,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减少

损益表分析

损益表的定义和构成 损益表定义 又称为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及税收状况,报表结果为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形成的亏损。 损益表模板:

营销收入 营销收入也叫营业收入或经营收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销售货物提供服务所得的金额。 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收入减去销售退回及折让余额是销售收入净额,也就是公司的实

际营业额。 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及折让=销售收入净额 经营费用 企业在销售和提供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如员工工资,水电费,折旧费,杂项费,这些费用都要被从企业总收如中扣除。前期损益调整 前期损益调整是指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或发现错误所作出的调整,调整遵循一致性原则,保持企业前后期会计信息保持口径一致。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新会计政策更适用于要被取代的会计政策才能允许被变更。新的会计政策必须能反映出更好的效果和财务状况才能被视为更适用。 会计政策更改后,现阶段和相应阶段的数额须在新政策中重申,同时必须找到积累的调整在当期盈亏表中注释。它包括对相关时期股东资金动作的协调,以显现调整后的有效性。 其他报表 保留盈余表 损益表上的数据是用来准备另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保留盈余表,其被视作企业运营中第四重要的财务报表。 保留盈余能体现在一段时期被从初初始到最终盈余的变化状况,尤其在财政年。 计算公式:

最终盈余=期初盈余-股东分红+净收入 请注意净收入是从损益表中获得,需要考虑到投资量和向股东派发的分红,因此企业能根据盈余表中体现的盈余,根据投资和分红状况作出战略性的决策。根据公认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必须与盈余表同时准备。有时候盈余表会与损益表合拼,或者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盘点盈亏汇总表 盘点盈亏汇总表体现出在特定时期内,股东资金在总体盈亏中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此报表的目的是强调某些数目,即使它们比较明显,否则只会出现在账户的数据中。例如: -波动较大的汇率 -从物资重新估价中获得的较大收益 -前期损益调整(体现在损益表中) 如果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上几点是重要因素。又是它们会凸显出商业活动上的重要改变。比如在对境外子公司重新评估资产时由于巨大汇率变动会对股东造成物质价值损失。 合并损益表 合并损益表适合于运用于母公司或者控股公司带领公司群的状态,同时也要用到合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表。合并损益表在于把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有效地看作一个整体。它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

利润表的编制与相关的报表分析 主讲:刘思明 目录 一、利润表的整体介绍 二、利润表数据分析方法、工具 三、从财务分析角度看三大报表 一、利润表的整体介绍 (一)利润表结构 单步式 VS 多步式(我国)

(二)利润表项目介绍 1.营业收入,指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的统称,它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构成;(开门赚钱) 2.营业成本,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与营业收入对应,也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收入高未必利润高,制造企业的料工费) 3.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4.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展览费、销售人员工资以及职工福利、差旅费,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等其他经费; 5.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部门的人员工资以及福利费、办公费、管理部门员工的办公费、差旅费等;(一般企业财务人员的工资) 6 . 研发费用:反映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化支出。该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研究阶段的支出以及开发阶段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7.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者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利息费用,反映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应予费用化的利息支出。 利息收入,反映企业确认的利息收入。(均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依照目前我国企业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如下: (一)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 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1、利润表编制原理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2、利润形成步骤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1)以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中: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折扣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主营业务直接有关,先从主营业务净收入中直接扣除,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 (2)从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中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计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利润表的编制技巧与分析(2)

三、利润表的数据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控制成本费用,提高企业利润;第二,分析财务指标,预测发展趋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利润表分析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总体分析 通过对利润表关键指标的分析,确定影响企业净利润的主要因素及企业相关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 程辉公司2015年-2017年利润表如下,分析影响净利润的主要指标及销售收入的发展趋势。 2015年-2017年利润表 单位:万元项目2015年2016年2017年 一、营业收入18 912.4021 738.4023 628.69 减:营业成本14 427.8116 534.2617 776.37税金及附加340.42398.29425.32销售费用477.32522.66846.37管理费用866.67866.29832.93财务费用 1 139.27 1 339.51 1 123.38 二、营业利润 1 660.91 2 077.39 2 624.32 加:营业外收入203.79234.24254.61减:营业外支出407.46698.23867.64 三、利润总额 1 457.24 1 613.40 2 011.29 减:所得税费用364.31403.35502.82 四、净利润 1 092.93 1 210.05 1 508.47 1.毛利率分析 毛利率反映的是每一元钱的营业收入中包含着多少毛利润,该指标反映了营业收入的获利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毛利率越高,表明同样的营业收入取得的利润越多,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获利能力弱。 毛利润是工商企业净利润的最主要来源,企业只有保证具有充足的毛利才能生存与发展,虽然在利润表中没有毛利润,但在报表分析时需要增加毛利润指标。 通过利润表可知,程辉公司2015、2016、2017年毛利润分别为4 484.59万元、5 204.134万元、5 852.32万元,2017年比上年增长648.18万元,增长率为12.46%;2016年上年增长719.55万元,增长率为16.04%。毛利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17年增长率比2016年增长率下降了3.58%;2017年增长额比2016年增长额下降了71.37万元,下降比例达到9.92 %,需要引起管理层注意。 按照财务报表数据,程辉公司三年的毛利率分别 2015年毛利率=(18 912.40-14 427.81)÷18 912.40=23.71%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1)应付税款法: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二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A、递延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二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注: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当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B、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所得

利润表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 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本期金额”/“本年累计数”按当年企业1月1日至本月末累计数填列,能够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年初至本月末的累计总规模,并通过纵向计算揭示利润的构成情况; “上期金额”/“本月数”应当填列企业上年1月1日至上年同期期末各对应项目的累计数,“上期金额”即上年同期金额。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如果某个损益类科目没有期初期末余额,则该损益类科目根据贷方栏数额填列。根据本期发生额的借贷双方互抵的余额填列。如果根据发生额,那么借贷都有发生额该怎么填列?——按照互抵后的余额填列)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他业务收入贷方余额—其他业务支出贷方余额得到的数值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1、利润表编制原理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2、利润形成步骤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

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及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及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及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格式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通过利润表可以从总体上了解企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构成情况;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利润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利润表是通过一定的表格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多步式利润表由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几个部分构成。这几个部分的构成项目及其相互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一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一营业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 第三步: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

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中的“本月数”,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年度报表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为“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年度利润表不一致,应对上年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年数”栏。 (二)利润表中的“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利润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反映发生额的项目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不包括增值税。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所取

教你如何巧看利润表

教你如何巧看利润表 【导读】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平衡公式来编制,主要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之后的净收益。通过利润表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的好坏程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报酬。 利润表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说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据以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二是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说明企业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利润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是收入项目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也可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取租金、利息等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当期收入的内容包括当期收讫现金的现金收入、上期预收账款实现的收入、本期发生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实现的收入。 第二是费用项目分析。 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扣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分析时,首先要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确认费用是否贯彻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原则。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费用要查明原因。同时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明确各项目的

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分析利润表时,要与企业的财务情况说明书联系起来。 它主要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税金的缴纳情况、预计下一会计期间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推荐阅读: ·;资产类会计科目完全解析 ·;库存现金的管理规定及其核算原理 ·;实务支招:查找会计错账的四大方法 ·;企业财务控制的四项原则与三项措施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模板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的编制步骤 企业的利润表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加上投资净收益,计算出营业利润加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计算得出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 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净损失本项目以负号填列。 9、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本项目以负号填列。 10、营业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营业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负号填列。 11、营业外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2、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负号填列。 14、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5、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负号填列。 我国利润表主体部分的各项目都列有“上期金额”和“本期金额”两个栏目。

利润表习题1

利润表习题1

利润表练习题 一、新世纪公司2010年12月份各损益类账户发生额如表所示。 账户发生额表单位: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公司2010年12月份的利润表。 答案: 利润表编制单位: 新世纪公司 2010年12月单位:元 二、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工业一般纳税企业,假定所得税税率为30%。其销售价款不含应向购买方 收取的增值税额,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2010年度内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产品,销售价款为2000万元,该批产品销售成本为125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2)收到罚款15万元,存入银行。 (3)以银行存款支付罚款2万元。 (4)应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25万元。 (5)计提短期借款利息8万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费用5万元。 (7)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100万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50万元。 (8)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管理费用20万元。 要求: (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应交税费”应列出明细科目) (2)计算本年度应交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假设没有纳税调整事项)

(3)将有关损益类账户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4)编制2010年的利润表。 利润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10年度单位:万元 答案: (1)借:应收账款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50 贷:库存商品 1250 (2)借:银行存款 15 贷:营业外收入 15 (3)借:营业外支出 2 贷:银行存款 2 (4)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5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5 (5)借:财务费用 8 贷:应付利息 8 (6)借:销售费用 5 贷:银行存款 5 (7)借:制造费用 100 管理费用 50 贷:累计折旧 150 (8)借:管理费用 20 贷:银行存款 20 (9)应交所得税=(2000-1250-25-5-8-70+15-2)*30% =196.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96.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96.5

利润表分析模板

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1.净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净利润330704万元,比上年增加110807万元, 增长了%。,增长幅度较高。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加了89247万元,增长幅度%,少数股东权益增加了万元,增长了%。从水平分析表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万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增加了万元,二者相抵,使得净利润增长了万元。 2.利润总额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万元,比上年增加了万元,增长幅度 为%。 1)营业利润增加是关键因素。营业利润增加了万元,增长率为% 2)营业外收入增加是有利因素,营业外收入增加了万元,增长率为% 3)营业外支出增加是不利因素。营业外支出增加了万元,增长了%。主要是处置非流动资产所致 三项内容增减相抵使利润总额增加了万元。 3.营业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万元,增加了万元,增长率为%. 1)关键因素是投资收益增加了万元,增长幅度为%。主要是由于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所致 2)有利因素:A、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营业收入增加了万元,增长了%。从行业来看:电力行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在稳步的增长,燃煤销售行 业主营业务收入有轻微下降,综合作用使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从地区来看: 该公司华东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开拓新市场,向东北地 区和华北地区发展。 ¥ B、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减少了万元。 3)不利因素:由于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使得营业利润减少4.其他指标分析: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增加了元,增长了%;其他综合收益 减少了万元减少了%。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增减相抵使得综合收益增加了万元,增长了%。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元,增长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万元,增长了万元。 二、利润构成分析 该公司2003年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比2002年增加了%;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比上年度增加%;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比上年度增加了%。由此可知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从营业利润构成看,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下降,投资收益比重上升是营业利润构成上涨的原因,利润总额构成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营业利润比重的增加。 三、营业利润水平分析 1.营业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万元,增加了万元,增长率为%.,营 业利润大幅度增长。从水平分析表上看,公司营业利润增长主要是营业毛利上年增加了万元,同时投资收益增长了万元,营业税金减少级附加减少了万元也是营业利润增加的有利因素。销售费用比上年增长了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增长了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增长了万元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增长了万元,都是导致营业利润下降的不利因素,增减因素相抵导致营业利润增加了万元 2.营业毛利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毛利万元。比上年增长了万元,增长率为%。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财务报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利润表表明企业运用所拥有的资产的获利能、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情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的情 、附注是对其他报表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其他报表中未能列示项目的说明如此类信息不多,则可不设置附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下列各项中,影响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的是) 、发生的所得税费 、转让无形资产的净收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 、盘亏固定资产净损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影响营业利润发生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不影响营业利润转让无形资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影响利润总额不影响营业利润盘亏固定资产净损失计入营外支出,影响利润总额,不影响营业利润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依据是)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本期发生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期末余 、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 、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因此利润表是一个期报表,编制的依据是各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下列各项中,不应在“营业利润”项目列示的是)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额的调 、将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 、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处置收 、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 【正确答案】. .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核算时,初始投资的调整计入营业外收入)、下列各项中,会导致“营业成本”本期金额增加的有、结转销售原材料的成、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库存商品盘亏净损【正确答案【您的答案,应计入,计入营业外支出;选【答案解析】选,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应计入营业外延收益;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应列入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的是

利润表编制步骤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期间的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利润表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主营业务利润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有关的流转税)后取得。 第二,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减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取得。 第三,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等后取得。 第四,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取得。 利润表是通过一定的表格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会计报表的信息要求不完全相同,利润表的结构也不完全相同。但目前比较普遍的利润表的结构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 多步式利润表中的损益是通过多步计算而来的。多步式利润表通常分为如下几步:

第一步,以销售收入为基础,减去销售成本,计算得出销售毛利。 第二步,从销售毛利中减去销售费用,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三步,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营业外收支,加减特别收支,计算得出本期实现的利润(或亏损)。 第四步,从税前利润中减去所得税,计算出本期净利润(或净亏损)。 多步式利润表的优点是,便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更重要的是利用多步式利润表有利于预测企业今后的盈利能力。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企业的利润表就是采用多步式。 单步式利润表是将本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加总在一起,通过一次计算求出本期损益。采用单步式利润表,利润表分为营业收入和收益、营业费用和损失、净收益三部分。营业收入和收益包括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和特别收入等;营业费用和损失包括商品支出、工资支出、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等;净损益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利润表对于营业收入和一切费用支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先后,不象多步式利润表中必须区分费用和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由于单步式利润表所表示的都是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所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

利润表计算公式(必备)

利润表计算公式(必备)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以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为编制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例题: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发生额为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 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 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该企业2008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营业利润=1 990 000+500 000-630 000-150 000-780 000-60 000-50 000-170 000-50 000-450 000+850 000=1 000 000(元) 利润总额=1 000 000+100 000-40 000=1 060 000(元) 净利润=1 060 000-171 600=888 4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根据编制利润表的多步式步骤,确定利润表各主要项目的金额,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第2讲_利润表的编制与相关财务报表分析(2)

(二)财务比率 建议大家把常见的财务比率记下来,在财务分析中,对财务比率的掌握,与对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掌握一样重要; (三)分析方法举例 1.趋势比较、纵向比较 2.同业比较、横向比较

3.绝对值、相对值同时比较 结构百分比,就是使用百分比来表示某一张报表或者报表项目的内部结构,可以了解各项目的重要性,比如可以找到影响净利润的重要项目;

在分析时,必须绝对额和相对额结合使用 ; 上表数据,如果从绝对额上比较,2013年至2017年毛利逐年增加;但从相对额比较发现,销售毛利率逐年降低;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企业为增加销售收入而降低单价导致的;也可能由于企业制造成本或者进货成本升高导致; 三、从财务报表分析看三大报表

(一)三大业务活动 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把经济业务活动翻译成会计凭证最终成为报表,再通过报表分析解读这些经济业务活动。 筹资活动:确定适宜企业的资本结构; 投资活动:投资报酬率与风险的权衡; 经营活动:以最低的耗费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三大报表与三大业务活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企业是否在创造价值,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权责发生制; 现金流量表收付实现制,现金为王; 现金流的重要性: 1.为什么说“一个企业没有利润是痛苦的,而没有现金流是致命的”?有盈利能力但是资金链断裂导致的破产屡见不鲜; 2.真实的利润代表企业的发展趋势,现金流则代表企业当下运营的能力,没有现金流谈利润没有意义。(现金流分析可以有效检验公司利润质量) 3.现金流出现问题会导致企业立即死亡,利润问题如长期无改善,将导致企业慢慢死亡。(现金流很重要,只有现金流没有利润也不行) 4.有些创新业务模式的企业并不是以短期营利为目的,他们会在短期内不计成本冲刺业绩,以高营业收入、高市场占有率等获得良好的业内声誉,然后谋求风险投资、上市套现等资本运作。这种案例在当下并不少见。他们大多在短期内没有利润,连续几年里都在各种融资烧钱,财报上亏损巨大,但也仍然活得很好; 5.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考量要素,但不是绝对标准,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金有流动价值,也有时间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