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校长浅谈

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校长浅谈

鱼台县职业中专许俊武

职业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技能人才培养,关键看职业教育。是否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是否先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质量到中国品牌,产业转型、产业升级都需要大量技术人才作支撑。要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应将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中长期战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要给予高度重视。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在“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中职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职学校校长不好做的原因:

一:职教环境不理想。首先,鄙视中职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地位是无可置辩的。但是,目前社会上许多人还是认为只有普通高等教育才是”正途”,把中等职业教育视为“次等教育”甚至“末等教育”。中职是为差生准备的教育,他的入学要求、办学条件及教学水平都是较为“次等”的;以我们地区特别是我县为例:每年我校招生都是困难重重,春季招生的对象是初中学校的最差的、最难管的、不上学的、学校不想要的学生。初中学校的领导戏说你们快来吧,快把我们的几个刺头领走吧。秋季招生是我县一中、二中、私立高中录取完后没地方去的学生。我县47万人口,按比例初中毕业生人数应该在5000人左右,实际是2013年初中毕业生3400人,高中招生计划3000人,还不包括高中议价生;2014年初中毕业3300人,高中招生计划300人;2015年毕业3050人,高中招生计划2600人,但高中取消了议价生;2016年我县初中毕业(参加中考人数3087人)高中录取2500人,中职录取空间在500人左右;2017年我县初中毕业生3023人,高中招生2600人,中职录取空间700人,还有部分学生直接上3加2高职连读;如何完成招生任务?再者,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就职于中小型企业,并且从事于相对低端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技术人才的上升空间,也在社会上造成了这种假象。

二:专业教师人才匮乏。人才问题是关系到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智力是第一资本;以我校为例:在编教师93人(包括借调9人),外聘教师14人,专业教师33人,技师6

人,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机电、汽车维修四个专业。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并且外聘教师的学历、专业水平偏低。在当今逢进必考、没有编制的现行体制下,我校已经连续7年没有进一个在编教师。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严重。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中职学校就是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服务的。现在好多学校的中职毕业生只能到外地打工。本县域需要的人才学校没有这个专业,所设的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本地区又不能很好的安置,培养的学生不能为本地区经济服务。

对中职校长的要求: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中职校长必须有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路。只有全新的观念、思路才能面对新形势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树立一切为学生成长服务、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一切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培养身心健康、行为规范、技能过硬的企业需要的现代技术人才。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何种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就按该模式培养学生;用人单位需要何种技能,学校就培养何种技能。教学改革要坚持“三个不断线”:文明礼貌行为训练不断线,表达能力的训练不断线,职业技能训练不断线。

二:坚持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的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以人与人之间情感为纽带,造就互相理解、团结协作的工作关系,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保证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改革,是最大现实。管理就是提出目标、帮助教师提高。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领导的本质就是引领提升. 教学是一种道德努力,教师学习是学生的福祉。要引导教师“以往不再、未来没来、不求高级、先求实效”的观念。履行基本职责下的人性关怀:关心教师的生活和青年教师的成长,走进教师的群体,相互沟通,缩短彼此之间的“位差”。积极构建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要遵循遵纪守法、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自卑、嫉妒、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学校要处在三种状态:领导处在谋事状态;教师处在研究状态;学生处在思考状态。让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社会乐于用。

三:树立质量立校、科技立校的理念。以质量立校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学生才好就业,才能解决目前招生困难的问题;才能争一流,创名牌,办成一流中职学校,办成品牌中职学校。所以要以紧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导,以服务学生和一切有职业教育需求的人群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

目标,以面向市场办学和工学结合为途径,举办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现在学生责任意识不足,学习动力不足,奋斗目标不明确。而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专业知识过硬,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职工。那就需要我们:1通过实践形式,让学生参与管理,最后实现自主管理,将行为内化为习惯态度。即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来改变习惯,进而影响学生思想的转变,而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从“空中”到“地面”!2通过实践体验提高育人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践行中体验成功,不断改进提升自我,逐步实现由“学生——实习生——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成功融入企业,实现个人梦想,回报服务社会,彰显个人价值,是“行为德育”的育人理念。

四: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有创新才有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发展了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主动脉!要办好一所学校,就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学校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变革、整合。1 观念创新----注重学习,思想观念具有超前性、新颖性。2.管理创新---以人为本,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3方法创新:一种是机械的方法,一种是科学的方法。良好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消化创新----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善于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经检验消化理解后,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发展的方案。

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学校文化,不仅仅是校长意志,不能被引进学校,不能靠专家创造,只能靠积累引导——变教育的选择为选择的教育。要以行为养成为基本目标,以行为过程为载体,通过实践形式,让学生参与管理,最后实现自主管理,将行为内化为习惯态度;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来改变习惯,进而影响学生思想的转变,以“习”促“学”,以“习”促“进”,以“习”促“品”,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行为德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生涯发展奠基;生涯规划——重在职业体验和成长体验。学校通过专业放飞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建有能力训练中心、户外拓展中心、团体心理辅导室、心智训练室等,结合所开设专业对学生开展职场礼仪、协调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训练,帮助学生做好职前模拟训练,为入职做好准备。

六:校企合作——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推行现代学徒制,助推学生生涯规划

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一方面,在教学工厂中接受企业一线的员工的实践指导与训练,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学徒式教学;另一方面,学生

也可以走向企业接受顶岗实习,继续在带教师傅的指导下从事专业工作与实践。1,以企业调研和就业信息搜集、职业体验、企业见习、顶岗实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学生进入社会、企业,也包括企业进入学校,是学校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方式。2,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直接体验对应职业内容3,根据时事和当前的热门话题,以及学校发展的现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开展主题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的活动4,凸显学生自主的活动理念,计划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制订,并可进行实时修改、调整。结合专业、贴近职业。例如:汽车专业的“放飞”,按照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5个功能区,进行深层次的人才需求调研。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于各个岗位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了解企业产品、技术在同行业中地位;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了解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了解做一名合格员工的基本要求、岗位职责和奖惩。这种“准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扎实基础,更助推了学生的生涯规划。

职业教育,中国发展的扛鼎之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让身手不凡、怀有绝技、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在职场中竞显风流,中国制造定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培养“身心健康、行为规范、技能过硬”的知识型、技能型、发展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从招生、教学、实习到就业、再培训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是我们中职学校校长的使命。人生有两条路,一条需要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需要用脚走,叫做现实。让我们肩并肩,手牵手,心想脚走共同奔向时代的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