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北京时间7月17日凌晨消息,美国政府周三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措施,以回应乌克兰边境紧张局势的升级;这也是4月晚些时候以来美国首次宣布新的对俄罗斯制裁。

新的制裁针对多家大银行,以及能源和防务企业,标志着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对峙局面的一次明显升级。在此之前,美国提出的制裁措施仅仅以多名被认为与乌克兰局势不稳定有关的俄罗斯个人以及他们名下的生意为目标。

新的制裁名单中包括了世界最大产油企业,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俄罗斯最大的私营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天然气供应商诺瓦泰克公司,以及国有开发银行,俄罗斯发展及对外经济事务银行(Vnesheconombank)。

其他被制裁的实体还有乌克兰境内自行宣布独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以及多名俄罗斯政府官员。

一名奥巴马政府高级官员在周三的电话会议中说,“这是意义明显的一步,制裁名单中包括了部分俄罗斯最大的金融机构。”

不过周三的制裁措施也没有如部分美国政府官员之前所威胁的,完全斩断俄罗斯经济的某个行业。

新的制裁措施应该进行到什么样的程度对美国政府而言也是一个困局。直到现在,美国还是与欧盟协调实施对俄罗斯的制裁。欧盟国家领导人定于周三晚些时候举行会议讨论实施新的制裁。美国官员曾说,政府的制裁行动已经经过了奥巴马总统和欧盟国家领导人的协调,但是欧盟的制裁措施也被认为,不会在程度上超过美国的行动。

本周早些时候,已经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的单方面行动将是不明智的。相比奥巴马政府到目前为止的计算,这将是一个极大的策略转变,预示在未来可能处于被动,甚至是弱化一个美国政府官员所承认,尚未阻吓普京针对乌克兰所采取行动的政策。

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鲁默(Ian Bremmer)在电子邮件评论中写道,“奥巴马政府一直都说,如果俄罗斯不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美国将全力…孤立?俄罗斯。而在我看来,单方面的制裁行动如何能够支持这一策略,是完全不明朗的。”

伊恩-布鲁默强调,“俄罗斯已经无视了欧盟和美国一起实施的制裁,继续升级对乌克兰的压力。美国失去欧洲的支持只是显示了被动。如果美国要停止一个被证明无效的政策,那么最好是和盟友一起尽快这样做,而不是继续拖延下去。”

美国国防部在周三说,俄罗斯还在继续向乌克兰边境派遣军队。美国在过去几天一直指责俄罗斯向乌克兰境内被围困的亲俄罗斯分离主义分子提供坦克和其他武器。美国国务院也说,俄罗斯政府官员默许来自所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士兵在莫斯科设立征兵办事处。

-以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为例论国际经济制裁的有效性

以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为例论国际经济制裁的有效性 摘要: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经济外交成为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制裁逐渐成为世界大国尤其是以美国和欧盟为主的西方大国处理外 交事务的常用手段。但是,在这个所谓的“制裁的时代1”,经济制裁是一把双刃 剑,好的结果是解决国际争端获得短暂的和平,同时埋下冲突的祸根;坏的一面 是引发的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而使得经济制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面临着越来越多 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以90年代以来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失败而在2003年诉 诸军事武力而结束为案例来探讨国际经济制裁所面临的有效性危机和政治成本过 高,并进一步就国际经济制裁机制的规范性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制裁;美国;伊拉克;人道主义危机 进入冷战以来,由于“大众民主”、“大众战争”和“大众传播”的不断发展,军事战争与冲突的残酷本性已经越发深入人心,使得当代民族国家行为体进行军事战争选择的决策成本大大加重,因此,对民族国家而言,经济制裁便成为军事行动的一个相对来说有吸引力的和可接受的替代选择。另外,由于人类对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破坏力的担忧,民族国家在解决政治和安全冲突时,也更容易倾向于以经济制裁来取代其他强制性方法2。但是,从多年来各国的制裁实践来看,经济制裁的效果相当有限,而且由于制裁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有时一点也并不亚于战争所带来的后果。经济制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美对伊经济制裁的案例 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是冷战后历时最长(1990-2003年)、范围最广、人道灾难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制裁3。从1990年8月2日到2003年5月23日,美国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13年的经济制裁。虽然一直都是顶着联合国的旗号,但是,美国自身的利益和政策取向在整个过程中显露无疑。 根据制裁的目标不同,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 1David Cortright and George Lopez, The Sanctions Decade: Assessing UN Strategies in the 1990s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0), p. 2. 2张曙光:《经济制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3石斌:《有效制裁与“正义制裁”》,《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8期,第44页.

美国对伊朗及朝鲜核问题政策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首要目标之一。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深化了这种调整,正式提出反扩散战略,谋求全面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制,重点关注伊拉克、伊朗、朝鲜、利比亚等“无赖国家”。布什上台后更加强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面临的首要威胁。 “9?11”恐怖袭击震惊了美国,恐怖主义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噩梦”如此残酷而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美国深刻认识到恐怖活动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合将对其国家安全造成最为严重的危害。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威胁。2002年1月29日,布什在参众两院发表《国情咨文》,认定伊拉克、朝鲜和伊朗三国可能支持恐怖活动,并且可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其“定性”为“邪恶轴心”。2002年9月20日,美国公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在于极端主义与技术的结合”,“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是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这样,消除“邪恶轴心”国家伊拉克、朝鲜和伊朗发展核武器所带来的“威胁”,阻止它们对外扩散核武器技术成为“9?11”之后美国核政策的核心目标。在2003年,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以“先发制人”战略 美国对伊朗及朝鲜核问题政策 □何兴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阅读3:

迅速推翻长期以来的“眼中钉”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美国的矛头就指向了伊朗和朝鲜,企图以制裁和武力威胁等手段,迫使它们放弃核武计划。 美国认为伊朗是“全世界对恐怖主义最积极的支持者”。如果伊朗获取核武器,恐怖主义组织获取核武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美国及其盟国遭受核武器攻击的可能性将更大,这正是美国最为担心的“极端主义与技术的结合”。而且美伊两国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就互相敌视,布什政府对伊朗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在核问题上拒绝与伊朗进行直接谈判。2002年12月伊朗秘密核计划曝光后,美国开始对伊朗施加强大的政治压力和武力威胁,促使其放弃核武计划。 布什政府一再声明“绝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一直敦促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进行严格核查。2006年7月,美国推动安理会通过了制裁伊朗的1696号决议,之后一直在通过外交努力促使各国支持实施制裁。 对于朝鲜,布什政府视之为“最顽固的极权国家”、“暴政据点”,认为它发展核武器是“极权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合”,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布什政府上台后,一改克林顿时期的缓和政策,对朝核问题采取了不妥协、不谈判的强硬立场。在“邪恶轴心说”出来之后,朝鲜视之为战争宣言,美朝关系急剧恶化。朝鲜2002年重开已经冻结8年的宁边核设施,恢复发展核计划;2003年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威胁要进行核试验;2005年2月宣布拥有核武器。朝鲜核问题日益激化。 朝鲜所处的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特殊,中国、俄罗斯和日本三大国以及韩国在朝鲜核问题上都有切身利益,美国在朝核问题也因此更多一些顾虑,采取了与伊朗核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寄希望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外交努力能取得成效,使朝

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北京时间7月17日凌晨消息,美国政府周三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措施,以回应乌克兰边境紧张局势的升级;这也是4月晚些时候以来美国首次宣布新的对俄罗斯制裁。 新的制裁针对多家大银行,以及能源和防务企业,标志着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对峙局面的一次明显升级。在此之前,美国提出的制裁措施仅仅以多名被认为与乌克兰局势不稳定有关的俄罗斯个人以及他们名下的生意为目标。 新的制裁名单中包括了世界最大产油企业,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俄罗斯最大的私营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天然气供应商诺瓦泰克公司,以及国有开发银行,俄罗斯发展及对外经济事务银行(Vnesheconombank)。 其他被制裁的实体还有乌克兰境内自行宣布独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以及多名俄罗斯政府官员。 一名奥巴马政府高级官员在周三的电话会议中说,“这是意义明显的一步,制裁名单中包括了部分俄罗斯最大的金融机构。” 不过周三的制裁措施也没有如部分美国政府官员之前所威胁的,完全斩断俄罗斯经济的某个行业。 新的制裁措施应该进行到什么样的程度对美国政府而言也是一个困局。直到现在,美国还是与欧盟协调实施对俄罗斯的制裁。欧盟国家领导人定于周三晚些时候举行会议讨论实施新的制裁。美国官员曾说,政府的制裁行动已经经过了奥巴马总统和欧盟国家领导人的协调,但是欧盟的制裁措施也被认为,不会在程度上超过美国的行动。 本周早些时候,已经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的单方面行动将是不明智的。相比奥巴马政府到目前为止的计算,这将是一个极大的策略转变,预示在未来可能处于被动,甚至是弱化一个美国政府官员所承认,尚未阻吓普京针对乌克兰所采取行动的政策。 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鲁默(Ian Bremmer)在电子邮件评论中写道,“奥巴马政府一直都说,如果俄罗斯不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美国将全力…孤立?俄罗斯。而在我看来,单方面的制裁行动如何能够支持这一策略,是完全不明朗的。” 伊恩-布鲁默强调,“俄罗斯已经无视了欧盟和美国一起实施的制裁,继续升级对乌克兰的压力。美国失去欧洲的支持只是显示了被动。如果美国要停止一个被证明无效的政策,那么最好是和盟友一起尽快这样做,而不是继续拖延下去。” 美国国防部在周三说,俄罗斯还在继续向乌克兰边境派遣军队。美国在过去几天一直指责俄罗斯向乌克兰境内被围困的亲俄罗斯分离主义分子提供坦克和其他武器。美国国务院也说,俄罗斯政府官员默许来自所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士兵在莫斯科设立征兵办事处。

关于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制裁伊朗文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 OFAC 你需要了解的美国经济制裁—伊朗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对伊朗制裁条例概要 本文提供了《伊朗交易条例》-31 C.F.R. Part 560和《伊朗资产管制条例》-31 C.F.R. Part 535下的对伊制裁的基本信息。制裁由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管理执行。 《伊朗交易条例》--31 C.F.R. Part 560 由于伊朗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及其在波斯湾对非交战航运的侵略行为,1987年10月29日里根总统签署了12613号总统令,对源自伊朗的商品和服务实行新的进口禁令。1985年国际安全与发展合作法案(ISDCA)的第505章被用作该禁令的法定权限,并解释了美国联邦条例规定中的《伊朗交易条例》--31 C.F.R. Part 560。 1995年3月16日,由于伊朗支持国际恐怖主义以及伊朗积极寻求大规模杀伤武器,克林顿总统签署了12957号总统令,禁止美国参与伊朗的石油开发。1995年5月6日,又依照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和国际安全与发展合作法案签署了12959号总统令,大幅收紧对伊朗的制裁。 1997年8月19号,总统又签署了13059 号总统令,进一步说明了12957和12959号总统令,确认禁止美国人在任何地点与伊朗进行的任何交易及投资活动。 2008年11月10号,和伊朗有关的“U-turn”转帐授权被撤销。自该日期起,美国存款机构不再被授权处理有伊朗参与但源头和末端是其他非伊朗的国外银行的转账。该“U-turn”转账授权废除和目前允许的资金转账细则在该文件的伊朗金融交易部分有说明。

2010年9月29号,根据2010年全面制裁伊朗、问责制和撤资法案第103章的规定,美国进口及买卖源自伊朗的食品和毯子的授权废除。禁止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例外情况列在本文的“进口自伊朗的商品”的章节。 对违反《伊朗交易条例》的刑事处罚可至100万美元罚款,自然人可被监禁20年。民事处罚,不超过25万美元或者是基本的违法交易额的两倍,也可进行行政处罚。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很快会对2010年全面制裁伊朗、问责制和撤资法案提供进一步指示。 进口自伊朗的商品 源自伊朗的商品或服务禁止直接或通过第三方国家进口到美国,以下例外: a)价值100美元或以下的礼物; b)信息和宣传资料; c)抵美人员或其家属在国外使用的家用和私人用品,不为他人或销售所用,非 其他禁止进口商品; d)私人的通常是旅行时的随身行李。 不允许美国公民为禁止的进口贸易提供融资。限制标明在在有伊朗政府参与的信用证上(参考下面的与伊朗的金融交易)。 出口到伊朗的商品 除非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批准,通常情况下,不能直接或间接从美国或身处任何地方的美国公民处向伊朗人或伊朗政府出口,再出口,出售或提供商品、技术或服务。提供服务的禁令适用于涉及美国或身处任何地方的美国公民的任何中介关系。例如,身处任何地方的美国人或者在美国境内的人员,不能从事伊朗或伊朗政府得益的离岸交易的经纪人,包括出售国外商品或者安排第三方国家融资或担保。

美国制裁伊朗

美国制裁伊朗,对我国白菜市场价格的影响 欧美对伊朗的剑拔弩张直接影响到有全球生命线之称的霍尔木兹海峡航线,制裁伊朗受害的不仅是伊朗还将累及全球经济。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西方对伊朗实施石油制裁很可能导致世界石油价格继续攀升,并且石油禁运意味着中国、日本等几乎无法从其他来源获得相同规模的石油进口。 龙年伊始,伊朗与美国、欧盟之间的“石油战”不断演绎,使得地缘政治成为当前国际原油市场最大的扰动因素。由于中国在伊朗有很多石油方面的基础建设投资,并签署了许多基础建设协议,如果美国对与石油产业相关的金融产业进行制裁,会对中国在伊朗投资的企业及金融机构造成负面影响。 专家测算,如果油价升至150美元/桶,中国工业 原料成本会上升一倍,输入型通胀可能导致新一轮通胀卷土重来,影响中国本已放缓的宏观经济 输入型通货膨胀(Imported Inflation),又称斯勘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三个:1、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2、货币供给途径3、成本传导途径

其中成本传导途径该途径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即美国制裁伊朗可能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从而导致物价上涨,使白菜市场价格上升 但是,市场价格决定于商品价值和市场需求,即使是春节期间蔬菜价格上涨至6.7元每公斤时白菜的平均价格仅为1元每公斤,随着生活水平增加白菜的需求量直线下降,2011年韩国白菜短缺又使更多菜农转植白菜所以今年白菜供应远大于需求,即使是发生通货膨胀对白菜价格也不会发生太大影响,并且白菜的种植范围很广,甚至很多地区出现本地白菜卖不过外地白菜,石油价格上涨导致运输成本上涨,菜农大可选择本地销售,白菜的主产区甚至会由于白菜大量囤积降低白菜价格。 综上所述,虽然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但是基于白菜本身价格低,供大于求,产地广泛的特点,白菜市场价格不会出现大变动,东北地区的白菜甚至会降价

俄罗斯人眼中的美国人

俄罗斯人眼中的美国人 (2011-12-22 12:35:32)转载▼ 标签: 俄罗斯人 看美国 俄罗斯人美国人 俄罗斯和美国 文化 分类: 俄罗斯新闻时事 这是俄罗斯网站上看到的一个帖子,翻译过来和大家分享 1. 在美国,即使在超市里只购买了一个香蕉,同样会用塑料袋或者纸袋包装,有的时候甚至会用两个。结果就是在美国人的家里总是积攒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袋子。 2. 如果问一个美国人他来自哪里,那么他肯定首先会说他在哪个州或者城市出生,即使是在婴儿时期已经搬离那个地方,并且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除此之外,美国人还喜欢讲述自己家族中共有多少人。 3.在美国,如果你觉得“商品不合适”,那么你可以返回之前所有从商店用现金或者信用卡购买到的东西,我有一次亲自看到一名妇女带着很多已经使用过的并且没有发票的化妆品,换回了300美金。 4..不同寻常的制度。打个比方,在公共领域挂着“禁止吸烟”的字样,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吸烟,那么所有的旁观者都不会指责这个抽烟的人,而是向经理抱怨这个情况。 5.在超市,一束鲜花的售价为一分钱,但是男人很少送给女人鲜花。如果在约会中男人送给女人鲜花,那么女人会觉得自己的男朋友是个失败的人,并且想以此获得她的青睐。 6.美国人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工作狂。即使从早上6点或者工作到半夜,都没有人会在意,因为这只说明工作很多。 7.如果你想让某个人感到不好意思并向你道歉,那么,只要说出“你的言行或者举止影响到了我的感受”就足够了,因为在美国,“伤害别人的感情或者触犯别人的感受”是一种非常

严重的罪行。 8美国人有很多不可思议甚至有些白痴的挣钱方式。在口腔医生处看到一些假牙,回家将这些假牙歪斜的粘在一起来吓唬自己的朋友,批量生产这些歪斜假牙后,你马上就成为百万富翁。 9.美国人不能分辨人的脸部特征。如果迎面走来一个人,那么要做好听到外来语调的准备。 10.就像俄罗斯人认为炸土豆是饭桌上的一个配菜一样,美国人认为薯条也是配菜。 11.美国人对俄罗斯的凉菜很是怀疑,更准确的说有些厌恶。在这里,肉冻或者鱼冻等只能是甜的。 12.在美国,“自己的国家没有先知”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如果自己的同胞在国外获得了成功,不论身在哪个地方,整个美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样的,如果自己的同胞在国外遇到了麻烦或者出了问题,美国人也会喧哗一下。 13.美国的士兵不仅待遇好,并且从多方面享受福利。父母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部队成为“男人”,最终的结果当然也是非常可观的。 14. 美国人对隐私非常重视。他们不能容忍任何人窥探自己的私生活。 15.美国的女孩子从小就很自信并且独立。年轻人在父母或者外界人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所作出的努力是你无法想象的。俄罗斯有句话很有名“嗨,你是个女孩”。靓丽的外表和苗条的身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16.美国的男孩子将尽一切所能去追求一个女孩。不论你的朋友有多少,你的体育有多好,只要没有女朋友,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个失败者。当你有了女朋友后,所有的朋友都会认为你们会发生关系(不论这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这被认为是非常酷。 17.不久前,收款处有人向客户询问他们的邮政编码,以便知道在哪个地方建造超市更好。但是为此有人告上了法庭,目前已经禁止询问客户类似的私人信息。 18.美国男人经常说“幸福的妻子,幸福的生活”,但这只说明了他们认为,和妻子争论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因为自己总是会输。并且对于自己的女儿要购买产品或者要在沙龙过一天时,父亲总是很无奈的拿一张信用卡给女儿。 19.美国人前往其他国家旅游时,从来不会考虑要学习当地的语言。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法国会拒绝他们英文的旅行申请,他们认为这是法国人在炫耀自己并且制造了很多无端的麻烦。全世界都能讲英文,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

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 20世纪以来,美国作为主要的经济大国,也是使用经济制裁最多的国家。随着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深化。 美国日益频繁的对外经济制裁,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产生了越来越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曾深受美国经济制裁之苦。 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就对中国实施了长达20多年的战略禁运。1989年之后,美国又多次对中国采取各种经济制裁措施。 美国的经济制裁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内政外交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外依赖也不断加深。 当前,中国对外经济依赖大大高于大多数大国。一旦再次遭遇外部经济制裁,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9·11之后,美国扩大了与中国的共识,使两国在冷战后一度削弱的战略合作基础有所加强。但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发展战略上的不同,以及美国将中国作为其冷战后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加以遏制,双方当前有限的共同利益难以确保未来关系的顺利发展,特别是日益猖獗的“台独”活动可能成为引发中美冲突的导火索。 作为两个核大国,中美发生全面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美国军事卷入台海冲突的程度因形势而异,但对华经济制裁将是其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关于国际经济制裁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限于新闻报道,以及对一些西方研究成果的介绍。 国外,特别是西方学者对于国际经济制裁的研究相对要广泛和深入得多。其

中,既有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也有从一系列案例中探寻国际经济制裁一般规律的规范研究。 尽管西方学者对于国际经济制裁存在不同解释和争论,但其研究大多具有一种政策倾向,即主要是探索影响经济制裁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其效率,因而对于经常成为西方大国经济制裁对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立场上的根本对立。因此,以“美国对外经济制裁”为研究对象,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理论上,可以通过对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国内动因、成本收益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掌握国际经济制裁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有关国际经济制裁的各种理论;从现实角度来看,可以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维护经济安全,预防和抵御外来经济制裁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考。 本文主要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角度,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制度经。

最新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美国对伊实施能源+金融制裁,来势凶猛,甚至扩大到其它国家金融机构,也危及到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在伊朗断油和美国切断金融管道之间,保障中国在美金融机构继续存在对我更加有利。中国不可能全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我们应该逐步减少对伊石油依赖,确保中国金融机构在美国市场合法经营。现在争取获得制裁豁免机会还是可能的。 最近,美国对伊朗实施的能源+金融制裁行动,已经或者即将危及那些在美营业的外国金融机构。此举引发国际金融界的恐慌,以及国际政界和智囊机构的广泛关注。中国金融机构也面临制裁风险,最后期限日益临近。本文着重研究的是,美国对伊朗实施能源+金融制裁有些什么新内容?具有哪些新特点?新制裁行动会否引发全球性油价暴涨?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面临什么风险?中国如何应对? 一、美国对伊制裁的新内容新特点 美国对伊制裁由来已久。从19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的反美浪潮开始,美伊之间因人质事件、两伊战争、核武扩散、人权问题而经历了一系列危机时刻,美伊两国关系由冷淡、疏离而降至历史冰点,几乎成为夙世冤家。美国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令,持续不断地对伊实施政治和经济制裁,或调整相关措施和法令来提升制裁级别,使制裁措施和法规变得冗杂而烦苛。仔细分析,过去这些制裁行动由三种因素所致、三项内容所含、三类主体所涉。

1,指责伊朗中央银行和相关银行犯有恐怖主义融资行径、从事非法洗钱活动。伊朗从事这些活动的事实均为最新发现,美国政府掌握事实证据,因此要强化对伊实施金融制裁。对伊金融制裁实际已经展开,从3月17日起设立在比利时的国际电子银行网络“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学会”(SWIFT)已经切断伊朗的线路管道,因此伊朗实际上已经无法同国际贸易伙伴进行交易结算,伊朗和其他国家需要SWIFT汇入汇出交易资金,已经断路,切断这一系统对伊金融活动最为致命。由于无法交易,一些国家正在退出伊朗市场,另寻出路,比如韩国从4月1日起开始大规模减少进口伊朗石油,南非也已经宣布不再从伊朗进口石油。 2,把制裁扩大到在美国经营的外国金融机构。美国破天荒地要对那些通过伊朗中央银行及相关伊朗银行进行石油贸易及其他交易的外国金融机构实施制裁。美国第一次把对伊金融制裁扩大到所有外国金融机构,这是美国对伊实施最全面的金融制裁。本次立法规定,美国总统在确定任何一家外国金融机构同伊朗中央银行及其指定的伊朗金融机构有金融交易关系之后,就要禁止其在美国开设相同的帐户或可支付帐号、或者对该帐户予以实施严格的限制条件。对于在美外国金融机构实施此项制裁行动,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 根据《2012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等有关法规,此轮制裁具有以下这些特点:1,由平面到立体。美国过去制裁,往往是单一领域的制裁,从早期对伊停止经援、禁止国民同伊进行贸易活动、停止进口石油等等,大多是单一领域内的制裁。现在则不同,贸易、能源和金融全面实施,加上航母游弋在附近海面,对伊实施军事威胁,同前期单面性的相比,现在的制裁已经是立体式综合性的,似乎非要把德黑兰政权推翻而后快。 2,金融封杀行动具有全球性特征。这是美国在总结以往30年制裁伊朗仅有有限

俄罗斯应对美国欧盟经济制裁的过程

一、消息。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步步紧逼、接连出招。 在上周俄罗斯央行就宣布将出售货币储备来支撑卢布汇率,而就在昨天(12月11日)俄罗斯央行对外宣称俄罗斯黄金储备一周已经减少了43亿美元,于此同时,俄罗斯央行升息,从9.5%上调到10.5%,阻止卢布继续下行。 二、俄罗斯应对经济制裁的过程。 8月18日:放宽本国货币波动区间。 由于西方国家就乌克兰问题实施制裁,导致俄罗斯大量资本外逃。俄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俄罗斯有将近750亿美元的资本外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超过了去年全年的627亿美元。 面对制裁压力下资本疯狂外逃,莫斯科或只能选择本币贬值。8月18日,俄罗斯央行宣布放宽卢布波动区间,并大幅减少外汇市场干预力度。 9月16日:降低对油价预测值。 俄罗斯央行9月16日表示,持续存在的政治紧张局面会帮助原油价格在未来几个季度中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上,并且维持这个水平直到2017年。俄罗斯央行还在按季度公布的货币政策文件称,“在原油价格大幅度而且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卢布汇率的加速弱化,而在另一方面,也会有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放缓。” 俄罗斯经济部长阿列克谢-乌柳卡耶夫在9月16日的发言中呼应了央行的这一判断,称油价低于每桶100美元只是一种“暂时的现

象”。不过他也降低了经济部对2014年的油价预测值至每桶104美元,略低于之前的每桶105美元目标。 10月1日:制定支持经济措施。 俄罗斯央行10月1日表示,正着手拟定支持经济的措施,以因应万一油价下跌三分之一以上的局面;这显示俄国对卢布下跌及西方制裁影响的担忧加剧。 “俄罗斯央行正在研拟一项压力情境,假设外在经济环境大幅恶化,与(目前最悲观的情境)进行比较,”俄罗斯央行在一份电邮声明中表示。“该压力情境是假设油价下跌的情况明显恶化,跌到每桶60美元的水平。” 10月31日:大幅上调基准利率。 10月29日,卢布/美元以及卢布/欧元再创历史新低。俄罗斯央行10月3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8%大幅上调至9.5%,150基点的加息幅度远超市场预期。这是俄央行今年第四次上调利率。自今年3月地缘紧张局势不断升温以来,俄罗斯出现资本外逃、货币持续贬值、通胀上升等问题。俄罗斯央行分别于3月、4月和7月加息以缓解经济运行风险。 11月5日:允许汇率更大幅度波动。 俄罗斯央行11月5日宣布放松对卢布的干预、允许汇率更大幅度波动。俄罗斯央行表示将把其用于市场干预的资金总额上限定在每天3.5亿美元。而此前的政策是可以在每日实施多次额度为3.5亿美元的干预。该央行曾在今年10月每天花费多达30亿美元以试图支持卢布。

伊朗解除制裁,中国能获利多少

伊朗解除制裁,中国能获利多少 近日,中东大国伊朗引得舆论频频注意,一方面在数日之前,经过艰苦的谈判,伊朗终于和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德国在内的六大国,在“P5+1”框架下,达成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另一方面,伊朗石油部高级官员在近日访问中国,希望尽快增加石油出口,并恢复中国在伊朗境内的大型项目; 与此同时,伊朗成为了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也在近日到访伊朗,商讨“一带一路”事宜。 在一系列变化的新国际形势之下,伊朗不断向中国趋近,两国关系也随着双方经贸往来的密切而进一步升温。 中伊良好的经济关系 中国与伊朗一直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商贸联系,在当今更有着稳定正常的政治关系和广泛的经济合作关系。 从中国的角度看,伊朗是中国进口石油最大来源国之一,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中国全部进口石油总额的10%。2014年中国和伊朗的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最高,

约520亿美元。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伊朗是必经之路,是中国主导创建的上合组织观察员国,任何连接东亚至欧洲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和通讯网络,都将使伊朗受益。同时,与“一带一路”相辅相成的“亚投行”也将为伊朗的基础设置建设提供可能的资金支持。 从伊朗的角度看,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伊朗需要中国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首先伊朗拥有巨大的石油储量,在当前世界十大探明石油储量国中,中东就占据了五个国家,分别是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这其中伊朗的已探明储量就占据了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0%。伊朗石油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原油需求国,2012年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加码以来,伊朗出口石油半数销往中国。 此外伊朗其他的资源储量也十分巨大,铁矿、铝矿、铜矿、铬矿和天青石等矿产资源是中国矿业进口的主要地区之一,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等大型企业同伊朗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合作。尽管从总体的进口比例上来说,伊朗的进口矿石在中国进口矿石的总比重中仍然较小,但是在资源日益紧张和稀缺的今天,伊朗的矿石和其他天然资

冷战后美国经济外交中的单边经济制裁(精)

冷战后美国经济外交中的单边经济制裁 1991年,冷战结束,东西问题随之降温,南北问题骤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导致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高级政治(high politics)地位下降,低级政治(loW politics)地位上升,经济手段相应地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经济外交(economicdiplomacy)在总体外交中的地位也随之上升,成为政府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政策的类型和模式可以把经济外交分为经济援助外交、经济制裁外交和经济合作外交三种类型。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之后,经济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并以经济援助和经济合作作为经济外交的主要形式,并以平等互利为经济外交的准绳。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却对经济制裁情有独钟。经济制裁(economicsanctions)作为经济外交的一种,即有意识地采取某种政策来****或剥夺某一国家的利益,以迫使该国改变其某一对外政策或行为。经济制裁是一种强制性外交政策,根据发起者的不同分为单边经济制裁和多边经济制裁。多边经济制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因某种需要,在一定的协议下共同对违约国的经济行为实施某种****。单边经济制裁,顾名思义是由一个国家单方面采取对某一个或多个国家实体的经济行为加以****、禁止等手段以期达到特定的目的。本文将主要探讨冷战后美国经济外交中的单边经济制裁。 一、冷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概述 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变,与美国相抗衡的另一极苏联不复存在,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制裁倍受美国青睐,日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和禁运并非为了****和禁运本身,经济制裁只是美国政府为达到更深层次的政治和外交目的的工具。 以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为例。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其目的就是使古巴政府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自1960年美国开始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1992年10月,美国通过了旨在强化对古巴经济****的“托里切利”法案,进一步扩大对古巴的贸易制裁;1994年8月,克林顿宣布对古巴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以期从经济上和政治上加大对古巴的压力。1996年3月,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一项由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赫尔姆斯和共和党众议员伯顿提出的赫尔姆斯一伯顿法,旨在强化美国对古巴的全面制裁,赫一伯法的正式名称是《古巴自由与民主巩固法》,法案正式文本的封面上,明确提出其目的:“谋求对卡斯特罗政府的国际制裁,计划支持一个过渡政府,导致在古巴产生一个民选政府。”。其中规定:禁止第三国在美销售古巴产品,不给在古巴投资或进行贸易的外国公司经理、股东及其家属发放

从法律制度看美国对外经济制裁

从法律制度看美国对外经济制裁 摘要 ●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构建了全面的对外制裁制度,并且借助长臂管辖和引渡 法,依托自身经济、金融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形成了广泛覆盖的对外制裁体系 并且保障了制裁能够有利执行。今年以来,美国对我国企业制裁明显增加,因 而如何分析应对美国制裁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美国有复杂的对外经济制裁体系,全面覆盖的制裁体系给予了其对全球大多数 主体能够进行制裁的制度基础。通过一级制裁(Primary Sanction)和次级制 裁(Secondary Sanction),对美国具有管辖权和不具有管辖权的范围进行了 全面覆盖。而按制裁主体属性,可以分为对国家、特定行业或物品、特定个人 或实体的制裁,相对应的制裁方式可以分为全面制裁、行业和物品制裁以及针 对性制裁。除对个别国家,部分特定行业实施全面制裁之外,还建立了多个制 裁名单,所含主体成为精确制裁的对象。惩罚措施包括既可能是民事的,也可 能包括刑事处罚。美国的制裁体系给予了其对全球大多数主体进行精准有力制 裁的制度基础。 ●借助长臂管辖和引渡法,依托自身经济、金融和科技方面的优势,美国保障对 外制裁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美国通过长臂管辖大幅拓宽了司法关系范围,而美 国与100多个国家和法域缔结了双边引渡条约,又显著提升了其对制裁对象进 行民事和刑事制裁的能力。美国全球第一大经济地位、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以 及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头羊地位都给予其对其它主体进行制裁的能力,保 障了制裁制度的有效施行。 ●引渡往往会经历较长的司法进程,且中间充满变数。从法律层面看,引渡往往 将经历较长的司法进程。例如嫌疑人从加拿大引渡去美国需要经过逮捕和临时 逮捕、引渡听证、上诉、司法部长审查和决定、对司法部长决定的司法审查以 及引渡执行六个步骤。美国需要在对被引渡人进行拘捕后60天内提交正式引 渡请求及支持引渡的文件,而后主管法官会举行引渡听证并签发拘押令,这可 能持续数月;之后司法部长决定是否执行引渡。而被引渡人可以提交辩护文件, 上诉法院也可能会发回重审。因而整个引渡程序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期间, 被引渡人是否满足美加双重犯罪原则,是否违反政治犯不引渡原则都不确定, 过程充满变数。 ●面对美国频频制裁,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正确应对。对于短期无法摆脱美国金 融与科技约束的企业,需要重视风险规避,尽量不要触犯美国制裁条款。对美 国经济、技术和金融优势依赖较低的企业,如果需要与美国制裁对象进行贸易, 尽量规避美国的制裁。长期来看,需要在金融、技术等方面建立优势,以降低 对美国的依赖,削弱其制裁能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国际贸易和投资对 美元的依赖;在技术方面加快发展,减少对美技术依赖程度。制度方面,我国 需要建立应对机制,可类似欧盟尝试建立规避美国制裁的制度,并在多边框架 内反对美国的霸权制裁。

美国为什么有能力制裁任何国家

美国为何有能力制裁其他国家? 文/孙海岗 7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凡是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伊朗银行有金融往来的机构和个人,都会受到美国金融系统的封杀。中国昆仑银行和伊拉克艾拉法穆斯林银行受到牵连,遭到美国的制裁。 美国制裁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伊朗银行的理由,他们涉嫌资助恐怖分子,并与伊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有关。 昆仑银行的中招,引发部分国人不满。一些网友提出疑问,既然美国可以制裁伊朗,为何伊朗就不能反过来制裁美国呢?这一问题暴露了网友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无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的制裁,才有能力对其他国家造成重大伤害。其他国家如果制裁美国,对自己的伤害,要远远超过对美国的伤害。 那么,美国为何有能力制裁其他国家呢? 美国强大的经济制裁能力,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有关。欧元的濒临崩溃,日元的超级不稳定,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超级地位。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绝大部分以美元结算。世界上绝大部分资产,都以美元计价。各国为了防范兑付危机而构造的硬通货储备,也多以美元为主。连伊朗这样反美的国家,其出口石油换来的财富,也多以美元的形式,储藏在欧美等国的银行系统中。 美元的超级地位,意味着一旦美国制裁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就基本失去了与世界各国交易的手段和渠道,这个国家多年积累的以美元形式储备的财富,也将暂时遭到冻结无法流通和套现,对被制裁国家的伤害十分巨大。相反,美国不会持有伊朗这样国家的货币资产,不与伊朗的银行系统打交道,美国毫发无伤。

那么,当今世界为什么选择美元作为最硬的硬通货和资产储备货币呢? 这与二战中美国本土远离战场,经济未遭到战争破坏,战后一举成为欧日等国濒临破产的经济的救世主有关。为了稳定战后欧日经济而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造就了美元的老大地位,尽管美元币值一直在贬值,美元的地位却无法撼动。欧洲的经济危机,打破了欧元取代美元地位的幻想。其他货币,无论是日元、卢布或是人民币,短期内均无法取代美元的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早就瓦解,美元的地位为何一直挺到今天呢?这跟美国联邦政府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关。美元当上老大靠历史机遇,维持老大的地位则要靠以诚信为本的道德文化。美国联邦政府、法院、国会以及舆论之间的强力制衡,使得美国政府成为世界上最讲信用的政府之一,这种强大的世界级公信力,使得世界各国相信,将资产以美元的形式储藏在欧美银行里,十分放心。 硬件好搞,软件难建,以诚信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更难形成,美元背后的世界级公信力更是历史沉淀的后果,短期内很难打破,这是美国有能力制裁其他国家的终极密码,也符合中国古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基本原理。中国的机构和个人要想不受到美国制裁,最好不要与遭到美国制裁的国家打交道。毕竟,自从苏联作为制约美国的一个力量分崩离析之后,美国就一举扭转了韩瞻、越战的被动局面。 值得警惕的是,进入21世纪,凡是遭到美国制裁的国家,如塔利班政权、萨达姆政权、卡扎非政权以及阿萨德政权,迟早都会遭遇灭顶之灾。在新的制衡美国的力量诞生之前,相关个人和机构,还是

专题二十 国别史-英国、美国、俄国、日本

专题二十国别史――英国、美国、俄国、日本考点1 英国 1.综述 通过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王朝(斯国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640—1688年。 (3)重要人物:克伦威尔。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击败王军,于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 (4)革命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的封建王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5)重要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标志着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政体。 (6)影响(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3.英国工业革命 (1)综述: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世界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时期,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在这个时期,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2)工业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3)开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4)最重要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5)交通运输革新: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6)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4.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1)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1901年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两大敌对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法、俄三国组成的三国协约。英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6.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1)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

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

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 现在中国经济学面临的挑战是:首先,参与制裁对中国影响巨大。其次,寻求能源替代模式可能受到的影响。第三,中国不参与对伊制裁,且中国又无银行替代方式,中国在美国的金融机构面临制裁。中国目前处于两难境地,似乎处于三夹板之中,既要受到美国扩大制裁的压力,同时也受到来自伊朗的挤压。 美国对伊实施能源+金融制裁,来势凶猛,甚至扩大到其它国家金融机构,也危及到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在伊朗断油和美国切断金融管道之间,保障中国在美金融机构继续存在对我更加有利。中国不可能全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我们应该逐步减少对伊石油依赖,确保中国金融机构在美国市场合法经营。现在争取获得制裁豁免机会还是可能的。 最近,美国对伊朗实施的能源+金融制裁行动,已经或者即将危及那些在美营业的外国金融机构。此举引发国际金融界的恐慌,以及国际政界和智囊机构的广泛关注。中国金融机构也面临制裁风险,最后期限日益临近。本文着重研究的是,美国对伊朗实施能源+金融制裁有些什么新内容?具有哪些新特点?新制裁行动会否引发全球性油价暴涨?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面临什么风险?中国如何应对? 一、美国对伊制裁的新内容新特点 美国对伊制裁由来已久。从19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的反美浪潮开始,美伊之间因人质事件、两伊战争、核武扩散、人权问题而经历了一系列危机时刻,美伊两国关系由冷淡、疏离而降至历史冰点,几乎成为夙世冤家。美国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令,持续不断地对伊实施政治和经济制裁,或调整相关措施和法令来提升制裁级别,使制裁措施和法规变得冗杂而烦苛。仔细分析,过去这些制裁行动由三种因素所致、三项内容所含、三类主体所涉。 所谓三种因素,第一就是推翻伊朗政权。美国支持的伊朗白色革命失败后,1979年新成立的德黑兰政权高举反美旗帜、秉持反美立场、推行反美政策。美国则以颠覆德黑兰政权为其对伊政策基本动机和目标,1979年以来的历届政府和国会,无不如此。它是激发美国动用制裁及其他各种手段推翻伊朗政府的最基本的政治动因。二是恐怖主义因素。1983年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兵营遭受袭击,美国认定这是伊朗革命卫队资助并提供军事训练的黎巴嫩真主党民兵队所为,伊朗因此被列入支持恐怖主义黑名单。美国从此以反恐名义制裁伊朗。三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因素。美国认为,伊朗发展并扩散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其实,1960年代巴列维王朝时期美国支持伊朗建立核能反应堆。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核能项目停顿,但不久恢复,美国开始监视伊朗核能项目。美国国家情报局1985年一份报告认为,伊朗正在开发可用来制造核武器的可裂变物质。1990年代美国认为伊朗正在开发弹道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伊朗武器扩散法”,2005年再次更新,以防核技术、设备和核材料流入或流出伊朗。 美国对伊的这些制裁围绕三项内容展开,一是石油禁运;二是其他货物和服务贸易制裁;三是金融制裁。美国以伊朗政府违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规定为由制裁伊朗中央银行。根据13324号总统行政令,美国政府禁止美国人同任何支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伊朗金融机构维持业务往来,冻结伊朗在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账户。美国为此以恐怖主义名义制裁伊朗的沙德雷银行,冻结恐怖分子账户,包括伊朗基地组织头目、革命卫队高官等人的账户。制裁适用的三类主体,一是美国政府机构。未经许可,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管辖的所有机构和官员、行政人员禁止同伊朗政府和相关部门及其人员进行交往;二是美国各经济实体。美国人作为法人的公司、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无论在美国本土还是设立在的海外分支公司或其他机构都不得同伊朗有商业和其他业务往来;三是所有美国人。只要是美国人(包括拥有绿卡的永久居民)都不能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同伊朗进行货物和服务贸易活动、开展各种融资活动。 美国国会为制裁伊朗通过了许多立法,除少数案例适用外国机构外,这些制裁法规适用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