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管理

城市土地管理
城市土地管理

第一章绪论

一土地概念

(1)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了人类活动的成果,即土地是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综合体。

在土地这个综合体中,土地质量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影响,离开了整体,各个单独的组成要素都不能理解为土地。

(2)土地与国土

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包括资源与环境两部分。

(3)土地问题

农村农用地问题,核心是土地的质量和产出。

城市建设用地问题,核心是土地的区位。

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协调

二、土地的二重性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有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性)意义。

土地资源

土地资产,其重要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

三土地的功能

负载功能土地能将生物与非生物负载其上,成为地球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安身之所。

养育功能土地具有肥力,具备适宜生命生存的氧气、温度、湿度和各种营养物质,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仓储功能土地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水力等能源资源,沙、石、土等建材资源。为人类生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提供景观的功能土地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如群山、大海、瀑布、清泉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风景资源。

储蓄和增殖的功能土地作为资产,随着对土地需求的不断扩大,其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投资于土地,能获得储蓄和增殖的功效。

四、土地的基本特性

(一)自然特性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存在不以人类意

志为转移;而其他生产资料几乎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人力不可能创造土地、消灭土地,

或用其他生产资料代替。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的绝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地块之间也不能互相

调换位置,这使土地利用受到很大限制;但土地的相

对位置是可变的,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区

位状况可以改变

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类按统一标准制作的,不同

土地单元具有不同的自然、区位条件。因此,土地利用

要因地制宜。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土地是可更新资源,在农业利用中,通过施肥、灌溉、轮

作等措施,可使土地肥力处于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中;在

非农业利用中,不会磨损、陈旧、丧失有效性,在维持土

地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永续地利用。

土地经济供给具有弹性土地的经济供给,指在土地自然供给与某些自然条件许

可的范围内,某种用途土地的供给量能够随着土地利用

效益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土地的经济供给是随着经济

效益的提高而变化的,所以是有弹性的。

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土地用途包括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一块土

地可同时适用于几种用途,也可从一种用途转换到另一用

途,但应坚持最佳用途和最大经济效益原则。

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变更是单向、不可逆的;

土地增殖性在土地上追加投资的效益具有持续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折旧、报废。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土地的投入超过一定限度,就

会产生报酬递减的后果。见下例

例:美国一个城市建筑规模的研究结果Array显示,在一块价值150万美元的土地上建

造不同楼层的建筑,获得的投资利润率呈

抛物线变化趋势,先增后减(如右图)。

社会属性人类在利用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生产关系,这是进行土地产权管理、调整土地关系的基本

出发点。

五、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 土地与人口的辨证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

1、人类需要土地能满足其生产、生活的需求。

2、人类生产、生活对土地产生重要影响——人类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要以一定

数量、密度和质量的人为前提。

3、人地矛盾——人口增加,对土地数量、种类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土地供给是有限的。我国确定18亿亩耕地的底线,保证粮食的基本供给

(二) 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表现为土地承载力问题

人口增加、城市扩张、耕地锐减→粮食→环境问题

因此,在土地利用中要协调好耕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从而实现“吃饭”与“建设”的协调。要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的科技水平,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缓解人地矛盾,避免土地利用对环境的破坏。

(三)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实现土地、人口、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立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

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

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

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

人们利用土地从中获益,但由此造成的资源退化、破坏、环境污染,转嫁给了社会、未来和自然界,而乱垦滥用的责任人却不承担任何损失,这种外部性是造成土地、人口、环境系统失调的基本动因。外部性内在化,要将破坏土地资源与环境的代价由责任人承担,从而使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

要使人口规模和增长率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均社会福利最大化相适应。

消除贫困

贫困是人类——环境系统恶化的重要动力。贫困使穷人不得不掠夺式地开发资源,致使环境恶化,从而又导致贫困地区更加贫困,形成恶性循环。(四)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

实现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供求平衡,使各区域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建立土地数量、质量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

实行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

六、土地管理

(一)概念:——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二)管理的主体——国家

管理的客体——土地及土地利用中的各种关系

基本任务——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

督土地利用。

目标——提高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方法——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

职能——计划、组织与控制

环境条件——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

(三)我国的土地制度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只有通过国家出让的土地,才能进入房地产领域进行开发、建设,否则

其地上的房地产产品不受法律保护。

(四)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作为自然经济综合体的土地的利用和土地关系的管理,这一完整的、综合的、具体的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五)学科任务和内容

1、基本任务

应用相关原理和方法,研究调整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的规律性,以平衡土地供需矛盾,取得尽可能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学科的内容体系

土地管理相关原理地籍管理基础

土地权属管理手段

土地管理学内容土地利用管理核心

土地市场管理手段

(六)港台地区及国外土地管理的主要经验

(1)香港——土地两权,分离管理

所有权——香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投资兴建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性住房

使用权——香港任何个人或集团

1.台湾——农地保护,实施土地管制

2.日本——编制土地利用计划,实行土地交易许可证和劝告制度,重视资

源调查,加强教育

3.美国——土地有偿使用,合理规划,技术先进

德国——重视土地立法,技术先进,土地信息管理,管理队伍建设

4.加拿大——协调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关系

(七)目标——提高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土地管理的目标必须是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实现的;管理的技术手段也必须与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土地管理活动必须符合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

(八)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由下图表示:

(1)确定目标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

(2)构建组织组织设计组织整合

(3)实施组织职能计划组织控制

(4)实现目标土地管理方法

第二章地籍管理

一相关概念

1、地籍:是土地的户口,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2、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3、地籍调查:是利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形成地籍图和簿册的过程。以权属调查为核心,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工作和法定程序。

4、宗地: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5、图斑:以1:1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将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相同,水土流失类型基本一致的土地单元(地块)分为一类,以其为基础调查单元,然后将单元勾绘到地形图上成为图斑。(图上最小图斑面积不小于0.5cm2,实地面积0.5hm2;最大不超过50cm2,实地面积50hm2)

6、土地分等定级:将土地调查的结果等级化,获得土地质量状况的一项工作,实质就是依据土地使用价值的优劣,评定出土地等级。

7、混合宗:

二、地籍管理概述

1、性质

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连续性

2、地籍管理的内容

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三、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的任务是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内容包括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

(1)地籍调查

1)地籍调查单元:一宗地、混合宗

2)权属是地籍调查的核心

3)主要内容:

①权属调查——核心是界址认定

界址认定过程存在两种情况(相临双方是否出席指界)

形成两种结果(无争议与有争议界线)

②地籍测量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①调查的基本单元(土地利用基本单位)——图斑

四、土地分等定级

1、定义——将土地调查的结果等级化,获得土地质量状况的一项工作,实质就是依据土地使用价值的优劣,评定出土地等级。

2、土地分等定级体系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等→城镇之间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级→城镇内部区别: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对象是城镇连片建成区和近郊范围内的土地。城镇土地分等往往以城镇整体为单位进行,城镇土地分级则是在城镇内部以地块为单位进行。

3、城镇土地定级方法体系:

1)先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初步划分土地等级;

2)进行典型行业的土地收益或地价测算,据此对初步划分的土地级别进行校核。

为避免不同评价者的主观性和因生活背景不同造成的判断错误,采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参数——分值,来表示土地的各种条件优劣。城4、城镇土地定级

(1)选择定级因素Fi——与土地区位的影响因素关系密切

土地分等定级因素是指对土地质量、级别有重大影响、并能体现土地区位差异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由基本因素、派生因素及因子形成因素、因子体系。

繁华程度——是反映土地经济区位最重要的指标

交通条件——影响土地使用者的运输成本和心理成本

基础设施——反映使用者的生活方便程度

环境条件——对经济发展、投资的限制性影响因素

人口状况——反映土地需求趋势

(2)因素指标类型

根据评价个因素因子的性质及影响方式的不同,评价指标可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两类。

硬指标——指某类因素因子的影响程度可以用明确的数量关系进行表示。

软指标——又称定性指标,侧重从质的方面反映因素因子的影响度。(3)土地定级单元的划分

单元大小要适宜,一般定级单元大小在5-25公顷之间

(4)点、线状因素特征:这些因素对土地的影响随距离变化呈线性和非线性衰减。

五.土地登记

(1)概念:我国土地登记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

(2)土地登记是确定权属的唯一法律依据

(3)土地登记的类型

初始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

(4)土地初始登记的内容

登记内容中的土地权属,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共有土地使用权,他项权利

①集体土地所有权:产权人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集体所有

的土地在国家征用或其他农民集体依法使用时,集体土地所有者有权要求依法得到补偿的权利,这就是收益、处分权的实现。

②集体土地使用权:一般是指农民集体和个人进行非农建设,依法使用集体

所有土地的权利,包括乡村企业非农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通过征用农用地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不但需要土地所有者的同意,还必须依法经国家审核、批准,因而使用过程中也必须接受国家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③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形式,将

国有土地所有权中占有、使用、部分处分的权利让渡给使用者,从而与土地所有权分离,而国家保留收益和最后的处分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除最终处分权外,包含了其他全部权能。

国有土地收益权的实现:土地使用者经营收益、国家通过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和税收实现收益

国有土地处分权的实现:不能流转,表现为划拨、出让或确认、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权利

④共有土地使用权:两个以上的土地使用者依法共用一宗地的权利,其特点

是主体的多主性和客体的整体性。

共有土地使用权的各使用者之间在行使土地使用权时,必须以不损害其他共用人的使用权为前提。

土地共有使用权面积为按份共有,主要影响因素是,占用地表和空间的面积。商品住宅的土地使用权就是按共有土地使用权进行分摊的。

分摊土地面积=(自用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土地总面积

⑤他项权利

指在已经确定了他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土地上,保留的其他利用土地方面的权利,包括抵押权、租赁权、地役权等。

主体具有特定性:主体必须与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土地租赁关系、抵押关系。

其客体与土地使用权、所有权的客体一般为同一块土地,它的发生既依附于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又是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一种限制,这种限制往往影响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对土地的充分利用,从而影响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价值。

(5)土地登记程序

申报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证书

土地权属的基本概念与土地经营模式

土地权属的基本概念与土地经营模式 1 基本概念 1.1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分为主体和客体两种。 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为公民或集体;权利客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 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 2017 年10 月18 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1.2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Land Use Rights )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凡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 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划拨、出让、出租、入股等。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农民 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农用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乡(镇)企业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用地使用权通过发包方与承包方订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土地使用者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取得。 1.3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是指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的一种税赋。由于土地使用税只在县城以上城市征收,因此也称城镇土地使用税。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26号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 通知 [1995]国土[籍]字第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1989]国土[籍]字第73号,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五年多来,对于贯彻《土地管理法》,解决土地权属争议,促进土地登记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需要对《意见》加以充实和完善。为此,我局在研究、总结了各地确权实践及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将《意见》修订为《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意见》同时废止。 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一日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进行土地登记,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土地管理部门具体承办。 土地权属争议,由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府下达处理决定或报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下 达处理决定。 第二章?国家土地所有权 第三条?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条?依据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有关规定,凡当时没有将土地所有权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实施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以下简称《六十条》未划入农民集体范围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条?国家建设征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所 有。 第六条?开发利用国有土地,开发利用者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仍属国家。 第七条?国有铁路线路、车站、货场用地以及依法留用的其他铁路用地属于国家所有。土改时已分配给农民所有的

城市土地管理论文

10 金融1017415054 徐艳 城市土地管理论文--- 农村城市化土地管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关于农村城市化土地管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了。土地问题一直是关系我们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土地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农民进城。即,城市化工农民进城。城市化是要让一部分农民进城,但又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总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在操作上比较简便,也利于横向比较,但这种城市化的内涵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城市化过程最重要的应通过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他们进城市定居,改变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进城的农民,不仅当做外来的劳动力,而且要当做城市居民、城市的主人,并逐步达到减缓城乡收入差距的长远目标。同时城市化还包括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现象。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这正是城市化质量不高的表现。 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征收的补偿与安臵问题。《土地管理法》规定,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土地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由于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处在逐步摸索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尘世存量土地供应失控。多年来都强调政府土地供应,但在实际操作中,政 府职能通过农地专用,征用等手段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而对城市存量土地,政府

物流成本管理复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指伴随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物流成本是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2、社会物流成本、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内容。 社会物流成本:即宏观物流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支付给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应承担的物品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社会物流活动中因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社会物流活动中发生的管理费用等。社会物流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 企业物流成本,即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 3、物流成本管理内涵。 物流成本核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基础 物流成本的管理要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分析对象 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来管理物流活动 物流成本管理要面向客户服务过程 宏观物流管理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 4、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由两个部分组成: 1)物流成本管理系统:是指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预测、计

划、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经济管理方法来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具体包括物流成本预算、物流成本性态分析、物流责任成本管理以及物流成本效益分析等。 2)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统:是指在物流运营过程中,通过物流技术的改善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来降低和控制物流成本。 5、 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的三个层次。 物流成本核算层 a) 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 b) 对物流总成本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与归集核算 c) 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层 物流成本效益评估层 第二章 1、 装卸搬运 分析 管理 成本的 构成内一定标准进行 分配与归集核成本核算 物流成本效 益评估物流成本 管理物流成本 核 算

国有土地权属管理规定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国有土地权属管理规定

国有土地权属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国有土地权属管理,保障国有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及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经依法征用、划拨、出让和解放初期接收、没收、沿用或通过继承、接受、转让地上附着物等方式合法使用的国有土地。 第三条国有土地使用者应当向市、县(市)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市、县(市)土地管理部门核查后,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批准,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书,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跨县(市)的国有土地,由市土地管理局组织有关县(市)进行确权发证 第四条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权源证件为: (一)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划拨和出让土地的文件或建国以来颁发的房(地)产权证、年以来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 (二)人民法院对有关土地使用权所作出的终审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 (三)年5月20b《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实施细则》施行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报勘和选址定点有关文件; (四)单位合并、分立、终止,经县以上有权部门批准的文件和移交清册; 第 2 页共 8 页

(五)其它能充分证明土地权属来源的材料、图件。 第五条年5月20日《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实施细则》施行前,持有土地来源的协议,签约面积与实际占地面积基本相符,界址无争议的,予以确认土地使用权;无土地权属证件,但用地界址无争议的,对个人的土地使用权,可由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单位土地使用权应由其主管部门出具证明,经土地管理部门核准后,予以确认土地使用权。 第六条年5月20日《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实施细则》施行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施行前使用的土地,无土地权属证件和规划报勘等文件,但土地利用合理、界址无争议、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部门补办手续后,予以确认土地使用权,无土地权属证件,但有合法报勘或选址定点文件,用地界址无争议的,经提供用地过程书面材料,由土地管理部门补办用地手续后,予以确认土地使用权。 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施行后,凡未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地,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查处及补办手续后,再予确定土地使用权。 第八条土地使用权确定给直接使用土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个人。被确认土地使用权的单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可将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具备法人资格的该单位的上级单位。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单位或个人购买房屋的,凭房屋所有权证,申请国有土地使 第 3 页共 8 页

土地管理概论复习资料考试ABC卷

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又称地政管理。它是指一个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 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的总称。 地籍:是区域内反映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也称土地广籍。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总和。 土地用途管制: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 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资源特性,是土地能成为资产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是土地的土地空间承载功能。 3、产生土地报酬递减原理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容量。 4、在土地管理系统中,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和市场管理是核心,土地利用 管理是目的。 5、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县。 6、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租的主要区别是所有权是否转移。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管理应着重于土地利用再生产和再开发及防治土地污染。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土地资源的特点,及与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明土地资源管理的 重要性。 答:土地资源特性包括:客观性、生产性、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地域分异性、 可持续发展性、多功能性; (1)土地与人口 土地以其养育功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存、发展、繁衍的环境。土地生产能力决定着其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2)土地与环境 土地作为人类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好坏。 (3)土地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的功能和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强调土地为人类服务,但是,人类如果只强调向土地索取,而不重视保护和改善土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土地的功能、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将与人们的期望越来越远。 2、简述我国农用地管制的内容和意义。 答:农用地用途管制就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农业用地区,根据规定的使用 条件和方式,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田区、林业用地区、水产养殖区等进行用 途管制。对农用地利用进行管理,要针对农用地的资源和利用特性,采用适当的措 施,对农用地的开发、利用、治理、跋扈进行有效管理,具有以下意义: (1)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中国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 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 措; (2)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

物流成本管理复习重点终审稿)

物流成本管理复习重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物流成本管理复习重点考试:单选10个x1分多选5个x2分填空10个x1分简答25分计算45分 第一章物流成本概述 1.物流成本特征 ①悖反性②系统性③分散性④隐蔽性⑤战略性⑥独特性⑦行业相关性 ⑧核算标准不统一⑨削减的乘数效应 2.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①竞争性因素②产品因素③环境因素④管理因素 3.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的构成(了解):①运输费用②保管费用③管理费用 4.存货相关成本:①流动资金占用成本②存货风险成本③存货保险成本 5.按物流成本习性分类(理解):①变动物流成本②固定物流成本③混合物流成本 6.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学说 ①“黑大陆”学说---彼得德鲁克 ②“物流冰山”学说---西泽修教授 ③“第三利润源”学说---西泽修教授 内容:第三利润源,即物流领域。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前两个利润源可供挖掘的潜力越来越小,物流领域开始被人们重视,如果能有效降低在企业

经营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通过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④“效益悖反”理论------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呈效益悖反关系 第二章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1.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物流管理对于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增进企业经营效果、降低总体费用的作用已经引起了企业的普遍关注,物流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的经营职能之一。 2.物流成本管理的宏观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总体竞争能力②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撑新型工业化 ③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商品价格④有利于节约大量社会财富 3.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知识点) ①物流成本分析模块②物流成本决策模块③物流成本控制模块第三章物流成本的计算 1.物流成本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①物流成本计算目的不明确②计算要素难以确定③按照现行会计核算制度计算物流成本难度很大 ④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不统一⑤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人员 2.物流成本计算的原则

土地权属证明(完整版)

土地权属证明 土地权属证明 第一篇: 土地权属证明 土地所有权属证明 坐落于宝鸡市金台区长寿镇长青村的土地,土名纸坊头150号,用地面积1200平方米。该土地所有权归属宝鸡市金台区长寿镇长青村村民委员会,其土地使用权归属宝鸡市金台区长寿镇长青村大众浴池。特此证明。 村民委员会(xx): 主任签名: 二o一四年八月十六日 第二篇: 土地权属证明 土地权属证明坐落于的土地(土地证编号: ),用地面积平方米,用途为住宅用地。该土地上号地块及其附属房屋(房屋门牌号: )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所有。现由特此证明。 村民委员会(xx): 签名: ____年__月__日 第三篇: 土地权属证明

土地权属证明 那个不是个人有权利写的,需要土地管理部门登记。自己写的无效。单位的话参考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上的内容写就行了,把使用权人、土地位置、土地面积、土地四至、使用权取得方式和使用年限写明白盖上土地局的章就行了。 根据土地性质的划分,可分为国家享有所有权土地和集体享有所有权土地。 所以,对应的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所持有的权属证书为别为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与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当然了区别是在证书内容记载里有所区别的。 还有就是对应上述两种权属证书依法抵押后,所取得的他项权利证书。其也应划作权属证书范畴,区别其使用者为抵押权人而已。 办理土地登记的原因: 《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要进行登记、发证,“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以下情况须办理土地登记、出让、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要办理初始登记;购商品房、房改房取得土地使用权以及转让、继承等要办理变更登记;抵押、出租要办理他项权利登记。 土地证书的作用: 土地证书是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是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的必要证件。 申办要件: 土地登记申请书、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个人身份证明、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等有关证明文件。 办理程序: 申请—受理—地籍调查—审核与公告—注册登记—核发土地证书

城市土地管理

第一章绪论 一土地概念 (1)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了人类活动的成果,即土地是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综合体。 在土地这个综合体中,土地质量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影响,离开了整体,各个单独的组成要素都不能理解为土地。 (2)土地与国土 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包括资源与环境两部分。 (3)土地问题 农村农用地问题,核心是土地的质量和产出。 城市建设用地问题,核心是土地的区位。 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协调 二、土地的二重性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有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性)意义。 土地资源 土地资产,其重要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 三土地的功能 负载功能土地能将生物与非生物负载其上,成为地球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安身之所。 养育功能土地具有肥力,具备适宜生命生存的氧气、温度、湿度和各种营养物质,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仓储功能土地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水力等能源资源,沙、石、土等建材资源。为人类生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提供景观的功能土地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如群山、大海、瀑布、清泉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风景资源。 储蓄和增殖的功能土地作为资产,随着对土地需求的不断扩大,其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投资于土地,能获得储蓄和增殖的功效。 四、土地的基本特性 (一)自然特性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存在不以人类意 志为转移;而其他生产资料几乎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人力不可能创造土地、消灭土地, 或用其他生产资料代替。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的绝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地块之间也不能互相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简答题(1-5章2、3、4题)Word版讲课教案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简答题: 第一章: 2、如何理解日本和欧美国家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阶段?对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有什么借鉴作用? 欧美国家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 (1)物流成本认识阶段 (2)物流项目成本管理阶段 (3)引入物流预算管理制度的阶段 (4)物流预算管理制度确立阶段 (5)物流纯净评估制度确立阶段 日本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 (1)物流前期 (2)个别管理期 (3)综合管理时期 (4)扩大领域时期 (5)整体体制时期 (6)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时期 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在物流总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成本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贫乏。 (1)从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不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从社会宏观物流角度看,和行业和各地区的社会物流成本统计核算工作没有得到广泛开展。从微观上看,物流成本统计数据的缺乏会给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带来困难。 3、从微观和宏观上看,物流成本管理有何意义? 物流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在保证一定物流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物流成本管理和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

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从微观经济的角度观察: (1)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价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2)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更多利润。 从宏观角度观察: (1)如果例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成本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增强。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和全球的竞争力。 (2)全行业物流成本普遍下降,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品影响,导致物价相对较低,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 (3)对于全社会来说,物流成本的下降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流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节约资源消耗的目的。 4、什么是“物流成本冰山说”? “物流成本冰山说”理论是由日本早稻田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的。它的含义是说人们并没有掌握物流成本的总体内容,提起物流成本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成本的主体部分。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企业实际物流成本的支出往往要超过企业对外支付物流成本额的5倍以上。 物流成本冰山说之所以成立,除了会计核算制度本身没有考虑到物流成本外,还有3个方面的原因: (1)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涉及的单位非常多,牵涉的面也很广,很

《城市土地管理》复习题

《城市土地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土地权利的四种基本权能: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土地金融市场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资金供求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主要有:协议、招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按照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土地分等定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土地租赁分短期和长期。短期租赁一般不超过__________年。 6、按土地价格表示方法,地价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土地管理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主要有:协议、招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影响城市土地需求的因素有经济发展、___________、人口数量、基础设施和__________。 10、地籍管理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 11、地籍管理的方法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____________和技术方法。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A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B 有良好的水利和水土保护设施的耕地 C 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D 蔬菜生产基地 2、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A 为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B 不按照批准的原因使用土地的 C 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2年未使用的 D 因撤销、迁移等原因禁止使用土地的 3、某市土地管理部门发现某县A公司存在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行为,某县土地管理局却不

物流成本管理课后习题计算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P62 6、某企业对甲、乙两产品进行包装,本月发生的成本资料见表: 第四章P103 6、解:

7、解:用决策树法画出决策树: 400500800460580870400480750450560860420500720 450 550 850 4E =400×0.1+500×0.5+800×0.4=610万元 5E =460×0.1+580×0.5+870×0.4=684万元 由于4E <5E ,所以1E =610万元 6E =400×0.1+480×0.5+750×0.4=580万元 7E =450×0.1+560×0.5+860×0.4=669万元

由于6E <7E ,所以2E =580万元 成功的概率为0.7 8E =420×0.1+500×0.5+720×0.4=580万元 9E =450×0.1+550×0.5+850×0.4=660万元 由于8E <9E ,所以3E =580万元 成功的概率为0.8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由于自行改进和探索合作的配送成本都可以达到580万元,但是探索合作的成功率大于自行改进的成功率,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探索合作方案。 8、解:设使用天数为X (1)购置方案:年折旧费=(设备价格—残值)/使用年费 52000200010 -5000(元) 年使用成本=固定成本+每天运行成本×使用天数=5000+3000+808000+80X (2)租赁方案:年使用成本=(100+80)180X 两方案相等时的使用天数为成本无差别点,其值为:8000+80180X →80(天) 如果使用天数少于80天,宜使用租赁设备的方案;若使用天数大于80天,宜使用购置方案。 9、解:先由重心法公式: 41 041 j j j j j W X X W ===∑∑=(80×2+90×3+20×5+30×8)/(80+90+20+30)=3.5 41 041 j j j j j W Y Y W ===∑∑=(80×2+90×5+20×4+30×5)/(80+90+20+30)=3.82 重心的坐标点是(3.5,3.82),这就是物流中心的最佳位置。 第五章 P144

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如何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是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土地管理现状为基础,采取良好手段来处理各方面工作内容。基于此,文章就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标签: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文献标识码】A 1、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1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作为农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土地,经济发展是人们安定生活的基本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国家根基所在,为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就要实现土地可持续化发展。在有关管理部门的研究下,新型土地资源管理不仅要结合社会经济来看,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做出改变,应放远眼光,纵观全球,开拓创新,寻找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好的改进方案。在发达国家来看,他们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注重生活品质,有效改善生活品质,对现有的土地资源管理目的主要是要突出土地的环保效果,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经济水平有限,在土地资源管理开发上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为了达到资源分配维持生态平衡,就要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做到公平原则。 1.2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 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就是要让土地进行科学可持续发展,要合理控制人类自身发展给土地带来的负担。为解决这一主要问题,避免土地资源与人类经济发展矛盾,有关政府部门意识到这一问题,将近几年来土地资源管理进行调整,合理管理土地资源,在土地管理上投入精力,加强引导梳理,追求土地资源管理合理化,构建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2、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2.1城市定位不准确,缺乏合理的科学规划 如今各类城市正处于飞速建设发展阶段,由于经济体制问题,土地资源在短期内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原有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又根据城市发展制定出了一套适应经济体制的城市规划内容,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内在要求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城市实际发展的速度与城市规划内容严重不符,造成了城市定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土地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不仅要建设,而且要管理。在走向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面对城镇化加速的重大挑战,政府如何转变职能、更充分提供公共产品、促进社会和谐等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城市规划、环境改造、征地拆迁以至小区建设都成了制度建设的迫切之需。城市土地作为一种有限且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必须得到全体人民尤其是土地管理者的重视,土地使用者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每一寸土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1城市土地管理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镇的规模扩大与数量增加,城市用地相应增加与功能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客观的变化必然要求我们主观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国有,但所有权和使用权两者分离,改变了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划拨土地模式,促进了我国土地市场的发育,土地作为一种资产流入市场,推进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我国当前城市土地管理的模式仍然是行政主导性,城市政府和相应的职能部门是主要的管理主体,管理主体单一不益于政府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有些政府领导仍利用其行政权力干预土地优化配置,城市土地使用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致使城市土地利用不充分或土地资源缺乏,城市土地的真正所有者——公民的实体利益得不到维护。探讨我国当前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相应对策,是我们实事求是解决发展中的用地矛盾与问题的需要。 2我国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管理受行政干预严重 《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城市土地和各种非农建设用地归全民所有。同时《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但在实践层面上,国务院不可能亲自行使对所有城市土地的管理权,于是国家又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给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隶属于同级政府,在其刑事土地管理职能时,往往会受到当地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商业类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必须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出让,严禁行政力量的干预。但在实践中,政府个别领导仍利用其职权,采用协议方式或直接打招呼、批条子的方式指定供地对象、供地用途和供地价格等,严重扰乱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 2.2土地法制管理欠缺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2012年度鹿邑县观堂镇前杨楼等六个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方案试点项目,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由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项目涉及居民委员会按有关规定共同编制,协商通过,并张榜公告后确定。 一、土地权属现状 项目区包括观堂镇巴里、杜楼、木庙、前杨楼、闫关、杨塘坊六个行政村,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权属界定清晰,权属界线明确,无权属争议。 二、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则 1、依法原则 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按照法律程序,通过申报、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和颁发土地证书等程序予以明确土地产权主体,核实、调整和确定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2、自愿原则 政府鼓励土地整理,土地整理主要依靠农民集体经济的力量,经营规模和方式由集体经济组织自己作决定,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其土地权属的调整,调整承包地或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过居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居民代表同意,并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3、安定性原则 项目区对土地综合整治前后的土地行政界域和权属界线尽量保持一致。不作大的调整改变,以保持乡、镇、村行政区域的相对安定,把项目安排在一个行政区域内进行,避免产生新的土地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的安定。

4、土地置换原则 项目区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作等价交换、等质量替代的原则,通过协商,进行土地调整置换,使相同权属的土地合适集中,形成规模,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5、合同约定原则 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凡涉及调整的土地权属主体都要以书面形式签订权属认可或协议等合同书,明确各土地权属主体及其相邻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三、土地权属调整的内容 对项目区内涉及到的农村宅基地用地使用权进行调整,公路、沟渠占用土地权属进行调整,原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调整。 四、土地权属调整方法 1、宅基地权属调整 搬迁后的宅基地权属,统一收归原集体经济组织,由该集体经济组织安排使用,不得荒疏。搬迁房屋后,周边的自留荒草地,自留残次林地和承包经营残次林由各搬迁户自己经营,该集体经济组织不再划自留地、自留林,承包经营时间按相关政策执行。 2、公路、沟渠占用土地权属调整 结合周边各项基础设施情况,对复垦的耕地进行路、渠、沟的配套,以保证其有用的耕种。对道路、沟渠综合整治,达到沟端路直效果,便当生产和排灌。项目区原有的鱼塘等归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3、原承包经营权调整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尊崇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引导,对整理后的土地采用反租倒包方式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项目竣工后,按照经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公平、

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办法2020

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高质量利用,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和原则)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交易市场,是指由市政府批准设立的汇集和发布土地交易信息、公开实施土地交易活动、办理土地交易事务的固定场所。 本市土地交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的土地交易市场环境。 第三条(管理部门和承办机构)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土地交易活动。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实施相关管理工作。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是本市土地交易市场的承办机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具体实施土地交易活动。

第四条(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的职责)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履行以下职责: (一)提供土地交易活动专门场所,为土地交易代理、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场所; (二)汇集、发布本市土地交易信息; (三)接受委托,组织实施土地交易活动; (四)从事与土地交易相关的其他事务。 第五条(事务公开)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应当将土地交易规则、运作程序、服务内容、工作守则和监督办法等在土地交易市场及相关网站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评标专家管理)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应当建立土地招标的评标专家库。实施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活动前,应当在公证处的公证下,随机抽取评标专家。 第七条(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范围)

下列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应当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 (二)开发区成片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割转让; (三)其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的; (四)合同约定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的。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可以委托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第八条(公开土地交易信息)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应当在土地交易市场发布以下信息: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的招标拍卖挂牌公告和交易结果公示; (二)开发区成片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割转让的招标拍卖挂牌公告和交易结果公示; (三)其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的公告和交易结果公示;

土地利用与管理知识点

1、土地的涵义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公认: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 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集合体,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规律。 2、城市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整体。人口较稠密且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地区称为 城市,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功能分区,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3、狭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市区,即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郊土地除 有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外,多数属于集体所有。 4、广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陆和水域及其地上、地下的空间总称。行政区域上划 分三个层次:是建成区土地,即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除去城市建成区外的外延扩建区域,大部分为村镇占用的土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的全部土地。 5、市域是指城市行政上所管辖的区域,包括下辖的县及县级市; 6、市区是指实际的城市区域,包括城市近郊区和建成区,但不包括所辖的外围县、乡。 7、建成区是指城市建筑物外沿的范围; 8、中心城区和中心市区概念相同,是依繁华程度单独划出的一个区域,一般指城市核心的 城市商业和城市设施密集的地区。 9、城市土地利用特性1、城市土地的固定性2、扩展性3、利用的区位性4、利用的空间性 5、用途逆转的困难性 6、永续利用性 7、供应的稀缺性 8、资产性 9、生态的脆弱性10、 利用的社会性 11、城市土地利用是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所开展的各项开发与建设活动。 12、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的占有、分配、 使用而进行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 13、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指从国家利益的全局出发,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和地域条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等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14、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1、规划计划管理原则2、节约集约利用原则3、优化结构布局原则4、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统一原则5、保护耕地原则6、依法利用管理原则 15、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内容 1、城市土地利用基本理论(1)租 理论(2)区位理论(3)可持续利用理论(4)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城市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 (2)土地使用制 (3)土地国家管理制度3、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整理 (2)城市土地开发 (3)城市土地利用 (4)城市土地保护 4、城市土地管理 (1)城市土地地籍管理 (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 (3)城市建设土地审批管理(4)城市土地市场与价格理(5)城市土地税收管理 1、地租的概念及分类 ●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2、广义与传统地租的概念 ●广义:泛指土地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土地及与土地相关的房屋或其他附着物租给他人 使用所获取的报酬。 ●传统:是土地使用者租用土地所支付的租金,是其所获利润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

物流成本管理--计算题word版本

物流成本管理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4-15和表4-16所示。 表4-15 产量及直接成本等资料表 表4-16 制造费用明细及成本动因表 要求: (1)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求出甲、乙两种产品所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答: (1)按传统成本计算法分摊制造费用分配率= 245200/(40000+150000) = 1.29元/小时

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40000×1.29 = 51600元 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150000×1.29 = 193600元 (2)按作业成本法分摊制造费用: (3)按传统成本法计算的A产品总成本=2200000+300000+51600=2551600元 按传统成本计算的A产品单位成本=2551600/20000=127.58元/台 按传统成本计算的B产品总成本=2500000+750000+193600=3443600元 按传统成本计算的B产品单位成本=3443600/50000=68.87元/台 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的A产品总成本=2200000+300000+71774=2571744元 按作业成本计算的A产品单位成本=2571744/20000=128.58元/台 按作业成本计算的B产品总成本=2500000+750000+173426=3423426元 按作业成本计算的B产品单位成本=3423426/50000=68.46元/台 (4)按传统成本计算的A产品成本偏低,B产品成本偏高,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成本采用单一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导致产量大的B产品多承担费用,从而导致其成本偏高。 2、某生产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但其销售模式不同,其中甲产品采取传统销售模式,采用大批量的方式销售给全国各地的分销商,而乙产品采用电子商务方式销售,采取小批量的方式直接发货给消费者。该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

土地权属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 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土资〔2003〕2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规范土地权属管理,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现就做好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土地权属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本着“既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土地权利,避免发生土地权属争议,促进社会稳定”的宗旨,将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产权保障,促进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土地开发整理中权属管理的各项工作程序,界定各项土地权利,合理分配土地权益,避免出现土地权属争议;准确反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位置、界线、地类、面积等土地利用现状,确保地类认定上的真实性。 二、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基本要求和程序 (三)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应当遵守依法、公开、公平等原则。 (四)准确摸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内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土地登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及土地变更调查、耕地后备资源专项调查等资料为依据,切实查清项目区的确切界线和项目区内每宗地的权属、地类、面积等现状,标绘到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形成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报告。地籍资料无法满足工作要求的,要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