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的分析

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的分析
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的分析

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的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我们电脑上的数据是怎么样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到另外的一台电脑上的呢?把自己的理解写一下,可能有很多细节还没有能的很清楚!希望在以后可以使之更加的完善!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我们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中使用的TCP/IP协议是基于,OSI(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的,(虽然不是完全符合)从上到下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可是分为两个子层分别为逻辑链路控制层(Logic Link Control,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 )也就是平常说的MAC层。LLC对两个节点中的链路进行初始化,防止连接中断,保持可靠的通信。MAC层用来检验包含在每个桢中的地址信息。在下面会分析到。还要明白一点路由器是在网路层的,而网卡在数据链路层。

我们知道,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被当作底层协议,用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在以太网中,所有对IP的访问最终都转化为对网卡MAC地址的访问。如果主机A的ARP列表中,到主机B的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不正确,由A发往B数据包就会发向错误的MAC地址,当然无法顺利到达B,结果是A与B根本不能进行通信。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在同一个网段的情况。假设有两台电脑分别命名为A和B,A需要相B发送数据的话,A主机首先把目标设备B的IP地址与自己的子网掩码进行“与”操作,以判断目标设备与自己是否位于同一网段内。如果目标设备在同一网段内,并且A没有获得与目标设备B的IP地址相对应的MAC地址信息,则源设备(A)以第二层广播的形式(目标MAC地址为全1)发送ARP请求报文,在ARP请求报文中包含了源设备(A)与目标设备(B)的IP地址。同一网段中的所有其他设备都可以收到并分析这个ARP请求报文,如果某设备发现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相同,则它向源设备发回ARP响应报文,通过该报文使源设备获得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信息。为了减少广播量,网络设备通过ARP表在缓存中保存IP与MAC地址的映射信息。在一次ARP 的请求与响应过程中,通信双方都把对方的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在各自的ARP表中,以在后续的通信中使用。ARP表使用老化机制,删除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过的IP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一个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

如果中间要经过交换机的话,根据交换机的原理,它是直接将数据发送到相应端口,那么就必须保有一个数据库,包含所有端口所连网卡的MAC地址。它通过分析Ethernet包的包头信息(其中包含不原MAC地址,目标MAC地址,信息的长度等信息),取得目标B的MAC地址后,查找交换机中存储的地址对照表,(MAC地址对应的端口),确认具有此MAC地址的网卡连接在哪个端口上,然后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对应的端口,也就相应的发送到目标主机B上。这样一来,即使某台主机盗用了这个IP地址,但由于他没有这个MAC地址,因此也不会收到数据包。

现在我们讨论两台不在同一个网段中的主机,假设网络中要从主机PC-A发送数据包PAC到PC-C主机中,如下图所示:

路由器A ===================路由器B

| INTERNET |

| |

交换机A 交换机B

| | | |

| | | |

PC-A PC-B PC-C PC-D

PC-A并不需要获取远程主机(PC-C)的MAC地址,而是把IP分组发向缺省网关,由网关IP分组的完成转发过程。如果源主机(PC-A)没有缺省网关MAC地址的缓存记录,则它会通过ARP协议获取网关的MAC地址,因此在A 的ARP表中只观察到网关的MAC地址记录,而观察不到远程主机的MAC地址。在以太网(Ethernet)中,一个网络设备要和另一个网络设备进行直接通信,

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数据传输方式

101规约报文分析与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 ?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 ?非平衡传输(Unbalanced tranmission) 主站采用顺序地查询(召唤)子站来控制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主站是请求站,它触发所有报文的传输,子站是从动站,只有当它们被查询(召唤)时才可能传输。 ?平衡传输(Balanced tranmission) 采用平衡传输,每一个站可能启动报文传输。因为这些站可以同时既作为启动站又可以作为从动站,它们被称为综合站。 初始化过程 ?控制站初始化 ?被控站初始化 ?被控站被远方初始化 过程 ?召唤链路状态 ?复位RTU ?召唤链路状态 ?召唤一级数据。 初始化过程报文分析: 1)当通信中断后,主站发“请求链路状态”,等待与子站建立通信联系 M->R :10 49 01 4A 16 M->R :10 49 01 4A 16 报文解析:请求链路状态,固定帧。

启动字符(1个字节):10; 控制域(1个字节):49(4:主->子站。FCB位无效,9:请求链路状态) 链路地址(1个字节):1 校验码(1个字节):4A 结束字符(1个字节):16 2)通信建立,开始初始化过程,共四个报文。 初始化过程-1 请求链路状态 M->R :10 49 01 4A 16 R->M :10 0B 01 0C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49(4:主->子站。FCB位无效,9:请求链路状态) 0B(0:子->主站。FCB位无效,B:响应链路状态)初始化过程-2 复位远方链路 M->R :10 40 01 41 16 R->M :10 20 01 21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40(4:主->子站FCB位无效,0:复位远方链路) 20(2:子->主站FCB位无效,ACD=1, 0:确认)初始化过程-3 请求1级数据 M->R :10 7A 01 7B 16 R->M :68 09 09 68 08 01 46 01 04 01 00 00 02 CRC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7A(7:主->子站FCB位有效,A:召唤一级数据) 回答报文:有单字节报文,有子站初始化结束的可变帧报文,有无所回答的固定帧报文。?总召唤命令 初始化报文报文结束后进行全数据召唤命令。 全数据召唤后,子站需回答确认命令,然后等待主站召唤一级数据, 将全数据上传。

浅谈多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及系统实现

浅谈海关多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及系统实现 【内容提要】在当前海关内外网隔离的要求下,为了更好的贯彻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方针,就必须和企业建立一条数据通道,方便企业传输数据或海关向企业传递海关信息,但这又与海关内网安全有一定抵触,本文介绍了一种软件实现办法,描述了如何有效,经济,安全的在内外网之间传输数据。在文章里,具体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模块实现,并在加密算法和系统底层传输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在加密算法上,合理的采用多种成熟的算法,如desx,blowfish,对数据的加密能达到一个较安全的等级。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安全不光要从软硬件上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要从规范上,管理上加强控制。【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隔离内外网数据传输加密算法 【作者简介】金剑锋男苏州海关技术处科员 在日新月异的今日世界中,信息技术无论在各行各业都已逐渐取得了重要地位,并且会越来越重要。随之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病毒,黑客等诸方面的因素使得网络越来不安全。 Enterasys公司网络安全设计师Dick Bussiere认为:在电脑网络犯罪手段与网络安全防御技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断升级的形势下,网络攻击者和防御者都失去了技术方面的屏障,单依靠网络安全技术不可能非常有效。有统计数据表明,将近一半的防火墙被攻破过。而且,更多更新的攻击手段还会层出不穷。 海关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保持网络的纯洁度,采用了物理隔离的办法,该办法能有效的杜绝因特网上的诸种不安全的因素,较好的保持内网的安全性。 但是安全的含义是相对的,美国的一个安全权威机构曾经定义了一个所谓的“绝对安全”的例子—把硬盘封闭在抽成真空的金属箱子里,将箱子沉入不知名的海洋中。这样,硬盘上的信息就是绝对安全的了。但显然,此时硬盘上的数据是完全不可用的。安全之所以是永

网络是如何传输数据的

?网络是如何传输数据的? 互联?网络重要的特性是能由采?用完全不不同和不不兼容技术的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如何让某台源主机跨过所有这些不不兼容的?网络发送数据到另?一台?目标主机呢? 解决办法是?一层运?行行在每台主机和路路由器?上的协议软件,这个软件实现?一种协议,这种协议控制主机和路路由器?协同?工作来实现数据传输,从?而消除不不同?网络之间的差异。这种协议必须提供两种基本能?力力: 命名机制。不不同局域?网技术有不不同和不不兼容的?方式来为主机分配地址,互联?网络协议通过定义?一种?一致的主机地址格式消除了了这些差异,每台主机会被分配?至少?一个这种互联?网络地址(Internet address),这个地址唯?一标识了了这台主机。 传送机制。在电缆上编码位和将这些位封装成帧?方?面,不不同的联?网技术有不不同的和不不兼容的?方式,互联?网络协议通过定义?一种把数据位捆扎成不不连续的?片(包)的统?一?方式,消除了了这些差异。?一个包由包头和有效载荷组成,其中包头包括包的?大?小以及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地址,有效载荷包括从源主机发出的数据位。

上图展示了了主机和路路由器?如何使?用互联?网络协议在不不兼容的局域?网间传送数据的?一个示例例。这个互联?网络示例例由两个局域?网通过?一台路路由器?连接?而成,?一个客户端运?行行在主机A上,主机A与LAN1相连,它发送?一串串数据字节到运?行行在主机B上的服务器?端,主机B连接在LAN2上。这个过程有8个基本步骤: 1. 运?行行在主机A上的客户端进?行行?一个系统调?用,从客户端的虚拟地址空 间复制数据到内核缓冲区中; 3. 主机A上的协议软件通过在数据前附加互联?网络包头和LAN1帧头,创 建了了?一个LAN1的帧。互联?网络包头寻址到互联?网络主机B,LAN1帧头寻址到路路由器?,然后它传送此帧到适配器?。注意LAN1帧的有效载荷是?一个互联?网络包,?而互联?网络包的有效载荷是实际的?用户数据,这种封装是基本的?网络互连?方法之?一; 4. LAN1适配器?复制该帧到?网络上; 5. 当此帧到达路路由器?时,路路由器?的LAN1适配器?从电缆上读取它,并把 它传送到协议软件; 6. 路路由器?从互联?网络包头中提取出?目标互联?网络地址,并?用它作为路路由 表的索引,确定向哪?里里转发这个包,本例例中是LAN2。路路由器?剥落旧的LAN1的帧头,加上寻址到主机B的新的LAN2帧头,并把得到的帧传送到适配器?; 7. 路路由器?的LAN2适配器?复制该帧到?网络上; 8. 此帧到达主机B时,它的适配器?从电缆上读到此帧,并将它传送到协 议软件; 9. 最后主机B上的协议软件剥落包头和帧头。当服务器?进?行行?一个读取这 些数据的系统调?用时,协议软件最终将得到的数据复制到服务器?的虚拟地址空间。 全球IP因特?网 全球IP因特?网是最著名和最成功的互联?网络实现。从1969年年开始出现,因特?网内部体系结构不不断发展变化。但从20世纪80年年代早期开始,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的组织就?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稳定。

传输介质的种类及性能讲课稿

传输介质的种类及性 能

传输介质的类型及主要特性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1)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2)无线传输介质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我们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电磁波根据频谱可将其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信息被加载在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他们不同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有较大影响! 传输介质特性 任何信息传输和共享都需要有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也不例外。对于一般计算机网络用户来说,可能没有必要了解过多的细节,例如计算机之间依靠何种介质、以怎样的编码来传输信息等。但是,对于网络设计人员或网络开发者来说.了解网络底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则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必须掌握信息在不同介质中传输时的衰减速度和发生传输错误时如何去纠正这些错误。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用到的各种通信介质及其有关的通信特性。 当需要决定使用哪一种传输介质时,必须将连网需求与介质特性进行匹配。这一节描述了与所有与数据传输方式有关的特性。稍后,将学习如何选择适合网络的介质。通常说来,选择数据传输介质时必须考虑5种特性(根据重要性粗略地列举):吞吐量和带宽、成本、尺寸和可扩展性、连接器以及抗噪性。当然,每种连网情况都是不同的;对一个机构至关重要的特性对另一个机构来说可能是无关重要的,你需要判断哪一方面对你的机构是最重要的。 1.吞吐量和带宽 在选择一个传输介质时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吞吐量。吞吐最是在一给定时间段内介质能传输的数据量,它通常用每秒兆位( 1 000 000位)或M b p s进行度量。吞吐量也被称为容量,每种传输介质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它的潜在吞吐量。例如,物理规律限制了电沿着铜线传输的速度,也正如它们限制了能通过一根直径为1英寸的胶皮管传输的水量一样,假如试图引导超过它处理能力的水量这种胶皮管,最后只能是溅你一身水或胶皮管破裂而停止传输水。同样,如果试图将超过它处理能力的数据量沿着一根铜线传输,结果将是数据丢失或出错。与传输介质相关的噪声和设备能进一步限制吞吐量,充满噪声的电路将花费更多的时间补偿噪声,因而只有更少的资源可用于传输数据。带宽这个术语常常与吞吐量交换使用。严格地说,带宽是对一个介质能传输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度量;频率通常用H z表示,它的范围直接与吞吐量相关。例如,若F C C通知你能够在8 7 0 ~ 8 8 0 M H z之间传输无线信号,那么分配给你的带宽将是1 0 M H z。带宽越高,吞吐量就越高,如图4 - 5所示。图4 - 5中的情形是由于在一给定的时间段内,较高的频率能比较低频率传输更多的数据。在本章的后面部分,将介绍最通用的网络介质的吞吐量特性。 2.成本 不同种类的传输介质牵涉的成本是难以准确描述的。它们不仅与环境中现存的硬件有关,而且还与你所处的场所有关。下面的变量都可能影响采用某种类型

51 RTL8019网络传输整个系统详解 ARP UDP TCP IP数据传输格式 WSP

TCP/IP协议栈与数据包封装 TCP/IP网络协议栈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和链路层(Link)四层。如下图所示(该图出自)。 图36.1. TCP/IP协议栈 两台计算机通过TCP/IP协议通讯的过程如下所示(该图出自)。 图36.2. TCP/IP通讯过程 传输层及其以下的机制由内核提供,应用层由用户进程提供(后面将介绍如何使用socket API编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对通讯数据的含义进行解释,而传输层及其以下处理通讯的细节,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通过一定的路径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Encapsulation),如下图所示(该图出自)。 图36.3. TCP/IP数据包的封装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上图对应两台计算机在同一网段中的情况,如果两台计算机在不同的网段中,那么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如下图所示(该图出自)。 图36.4. 跨路由器通讯过程

其实在链路层之下还有物理层,指的是电信号的传递方式,比如现在以太网通用的网线(双绞线)、早期以太网采用的的同轴电缆(现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光纤等都属于物理层的概念。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集线器(Hub)是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设备,用于双绞线的连接和信号中继(将已衰减的信号再次放大使之传得更远)。 链路层有以太网、令牌环网等标准,链路层负责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就是说从网线上检测到什么信号算作新帧的开始)、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就自动重发)、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交换机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链路层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帧(比如十兆以太网和百兆以太网之间、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之间),由于不同链路层的帧格式不同,交换机要将进来的数据包拆掉链路层首部重新封装之后再转发。 网络层的IP协议是构成Internet的基础。Internet上的主机通过IP地址来标识,Internet 上有大量路由器负责根据IP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转发数据包,数据包从Internet上的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往往要经过十多个路由器。路由器是工作在第三层的网络设备,同时兼有交换机的功能,可以在不同的链路层接口之间转发数据包,因此路由器需要将进来的数据包拆掉网络层和链路层两层首部并重新封装。IP协议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丢失,可靠性可以在上层协议或应用程序中提供支持。 网络层负责点到点(point-to-point)的传输(这里的“点”指主机或路由器),而传输层负责端到端(end-to-end)的传输(这里的“端”指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传输层可选择TCP或UDP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有点像打电话,双方拿起电话互通身份之后就建立了连接,然后说话就行了,这边说的话那边保证听得到,并且是按说话的顺序听到的,说完话挂机断开连接。也就是说TCP传输的双方需要首先建立连接,之后由TCP协议保证数据收发的可靠性,丢失的数据包自动重发,上层应用程序收到的总是可靠的数据流,通讯之后关闭连接。UDP协议不面向连接,也不保证可靠性,有点像寄信,写好信放到邮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 A. “传输速率”就是通常所说的“传输带宽” B. “传输速率”是指信道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带宽 C. “传输带宽”就是信道中所能承受的最大“传输速率”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数据传输,需要建立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它一般包括信源、发送器、(1)C_、接收器和信宿。当采用 卫星进行通信时,数据一般被变换成(2)B_。为了增大模拟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的设备是 (3)B_。现在在模拟电话网上利用调制解调器传输数据往往采用幅度和相位两个参数进行调制,这种调 制方式称为(4)D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串行传输方式比并行传输方式的效率高 B. 并行传输方式比串行传输方式的效率高 C. 在串行传输中,比特位的传输是随机的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下图为曼彻斯特编码,表示的数据为(1)A_,使用这种编码的网络是(2)C_。如果该编码波形的最 高和最低电平分别为+5V、-5V,其直流分量是(3)D_V。 (1)A. 10100 B. 01110 C. 10101 D. 00011 (2)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 (3)A. 5 B. -5 C. 2.5 D. 0 5.在一个带宽为3 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该信道能够达到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 (1)B baud。一个带宽为3 kHz、信噪比为30 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为(2)B_b/s。 上述结果表明,(3)D_。 (1)A. 3K B. 6K C. 56K D. 10M (2)A. 12K B. 31K C. 56K D. 10M (3)A.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具有更大的带宽 B.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可达到更高的极限数据传输率 C. 有噪声信道与无噪声信道没有可比性 D. 上述问题的单位不同,数据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 6.4B/5B编码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其原理是(1)_B位编码表示(2)A_位数据。 该编码是(3)D_采用的编码方法,编码效率是(4)C_,相对于曼彻斯特编码,效率提高了(5)B_。 (1)A. 4 B. 5 C. 8 D. 10 (2)A. 4 B. 5 C. 8 D. 10 (3)A. 100 Mb/s以太网 B. 100Base-T4以太网 C. 1000 Mb/s以太网 D. FDDI (4)A. 50% B. 60% C. 75% D. 80% (5)A. 30% B. 50% C. 60% D. 80% 7.单模光纤通常所使用的光信号波长为C 。 A. 1.31μm B. 1.55μm C. 10μm D. 62.5μm 二、填空题 1.设置物理层就是要屏蔽传输介质、设备和通信技术的差异性,物理层主要功能就是物理连接

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及特点

三种: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特点和特性: 双绞线: l)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2)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 根、4 根或8 根绝缘导线组成 3)传输距离为100m 4)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分为二类:屏蔽双绞线(STP )与非屏蔽双绞线;根据传输特性可分为三类线、五类线等 同轴电缆: l )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 2 )根据同轴电缆的带宽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3 )安装复杂,成本低 光纤: 1 )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 2 )光纤传输的类型可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 3 )低损耗、宽频带、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安全保密性好 最早的有铜轴电缆,分为粗缆和细缆,优点:价格便宜,容易安装;缺点:传输距离短,抗干扰性能差. 现在流行双绞线和光纤,特点分别如下: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STP)的特点是抗干扰性能好,传输距离中等,但是对安装(接地)的要求比较高. 非屏蔽双绞线(UTP)的特点是,安装简单,传输距离较长,但是抗干扰性不好,容易受到强磁

场或电场的干扰. 光纤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强,保密性好,安装调试稍微复杂,价格昂贵.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1)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2)无线传输介质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我们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电磁波根据频谱可将其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信息被加载在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他们不同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有较大影响!这些特性是: a、物理特性。说明传播介质的特征。 b、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形式、调制技术、传输速度及频带宽度等内容。 c、连通性。采用点到点连接还是多点连接。 d、地域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 e、抗干扰性。防止噪声、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f、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双绞线用做远程中续线,最大距离可达15公里;用于100Mbps局域网时,与集线器最大距离为100米。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外屏蔽层,绝缘层,外部保护层。 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单信道宽带:宽带同轴电缆也可以只用于一条通信信道的高速数字通信。 光纤电缆简称为光缆。 由光纤芯,光层与外部保护层组成。 在光纤发射端,主要是采用两种光源:发光二极管LED与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 光纤传输分为单模和多模。区别在与光钎轴成的角度是或分单与多光线传播。 单模光纤优与多模光纤。 电磁波的传播有两种方式: a 是在空间自由传播,既通过无线方式。

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的分析

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的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我们电脑上的数据是怎么样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到另外的一台电脑上的呢?把自己的理解写一下,可能有很多细节还没有能的很清楚!希望在以后可以使之更加的完善!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我们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中使用的TCP/IP协议是基于,OSI(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的,(虽然不是完全符合)从上到下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可是分为两个子层分别为逻辑链路控制层(Logic Link Control,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 )也就是平常说的MAC层。LLC对两个节点中的链路进行初始化,防止连接中断,保持可靠的通信。MAC层用来检验包含在每个桢中的地址信息。在下面会分析到。还要明白一点路由器是在网路层的,而网卡在数据链路层。 我们知道,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被当作底层协议,用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在以太网中,所有对IP的访问最终都转化为对网卡MAC地址的访问。如果主机A的ARP列表中,到主机B的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不正确,由A发往B数据包就会发向错误的MAC地址,当然无法顺利到达B,结果是A与B根本不能进行通信。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在同一个网段的情况。假设有两台电脑分别命名为A和B,A需要相B发送数据的话,A主机首先把目标设备B的IP地址与自己的子网掩码进行“与”操作,以判断目标设备与自己是否位于同一网段内。如果目标设备在同一网段内,并且A没有获得与目标设备B的IP地址相对应的MAC地址信息,则源设备(A)以第二层广播的形式(目标MAC地址为全1)发送ARP请求报文,在ARP请求报文中包含了源设备(A)与目标设备(B)的IP地址。同一网段中的所有其他设备都可以收到并分析这个ARP请求报文,如果某设备发现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相同,则它向源设备发回ARP响应报文,通过该报文使源设备获得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信息。为了减少广播量,网络设备通过ARP表在缓存中保存IP与MAC地址的映射信息。在一次ARP 的请求与响应过程中,通信双方都把对方的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在各自的ARP表中,以在后续的通信中使用。ARP表使用老化机制,删除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过的IP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一个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

1【网络基本功一】细说网络传输

常言道:欲练神功,必先练好基本功。之前做了一个关于IP路由,默认网关和掩码的问答贴,做完这个帖子觉得如果对网络知识点做一个系统的阐述,应该会很有帮助。 本系列文章着重于讲解网络管理实际应用中常常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尽量以实用为主。准备写的几个章节暂时有(可能会有增减):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 示例: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传送数据的过程: 在详细阐述网络传输过程之前,先来看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下图显示了一个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传送数据的完整过程: 1. 需要传送的数据是网络服务器的HTML页面。 2. 应用协议HTTP报文头添加到HTML数据之前。报文头信息包括:服务器所使用的HTTP 版本,以及表明它包含发给网络客户端信息的状态编码。 3. HTTP应用层协议将HTML格式的网页数据发送给传输层。TCP传输层用于管理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会话。 4. IP信息添加到TCP信息之前。IP指定适当的源和目的IP地址。这些信息就构成了IP报文。 5. 以太网协议添加到IP报文的两端之后,就形成了数据链路帧。上述帧发送至通向网络客户端的路径上的最近一个路由器。路由器移除以太网信息,观察IP 报文,判定最佳路径,将报文插入一个新的帧,并发送至目标路径上下一个相邻路由器。每一个路由器在转发之前都移除并添加新的数据链路层信息。 6. 数据通过互联网络传输,互联网络包含媒介和中间设备。 7. 客户端接收到包含数据的数据链路帧,处理各层协议头,之后以添加时相反的顺序移除协议头。首先处理并移除以太网信息,之后是IP协议信息,接下来TCP信息,最后是HTTP信息。 8. 之后,将网页信息传递给客户端网页浏览器软件。 本帖隐藏的内容 数据封装:

数据传输方式

2、电路交换的优点 (1) 连接建立后, 数据以固定的传输率传输, 传输延迟小。 (2) 由于物理线路被单独占用,故不可能发生冲突; (3) 适用于实时大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3、电路交换的缺点 (1) 建立连接将跨多个设备或线缆,则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2) 连接建立后,由于线路是专用的,即使空闲,也不能被其它设备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 (3) 对通信双方而言,必须做到双方的收发速度、编码方法、信息格式和传输控制等一致才能完成通信。 1、报文交换的工作原理 报文交换类似于发送信件,是以报文为单位发送信息,不管发送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每个报文由报头、正文和报尾3部分组成,报头中包含发送计算机的地址和接收信息的计算机地址。通信子网根据报头目的地址选择路径在两个结点之间的一段链路上逐段传输,不需要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多个结点组成的通道,报文交换过程如图2-39所示。 图2-39 报文交换过程 2、报文交换的优点 ⑴电路利用率高。报文可以分时共享交换设备间的线路。 ⑵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受新的呼叫。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上,通信量大时仍然可以接收报文,不过传送延迟会增加。 ⑶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 ⑷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 3、报文交换的缺点 ⑴数据的传输延迟比较长,且延迟时间长短不一,因此不适用于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系统。 ⑵当报文传输错误时,必须重传整个报文。 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改进,因而又称为报文分组交换。它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限,有限长度的分组使得每个节点所需的存储能力降低了,以提高交换速度。分组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终端与主机通信。报文分组的结构如图2-40所示。 报文分组交换是在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并且有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1、数据报方式 在数据报方式中子网接收主机A发送的报文经编址、拆卸后分成若干分组, 设有3个分组P1、P2、P3。CA将根据子网当前的通路情况及通信量情况,将分组P1、P2、P3沿不同的子网路径发送出去,接收端将接收的分组重新组装成报文。这类服务没有建立链路和拆除链路的过程,如图2-42所示。 2、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是试图将数据报方式与电

数据包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

数据包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 我们电脑上的数据,是如何“走”到远端的另一台电脑的呢?这是个最基础的问题,可能很多人回答不上来,尽管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网络。 这里我们以一个最简单的“ping”命令,来解释一个数据包“旅程”。 假设:我的电脑A,向远在外地的朋友电脑B传输数据,最简单的就是“ping”一下,看看这个家伙的那一端网络通不通。A与B之间只有一台路由器。(路由器可能放在学校,社区或者电信机房,无所谓,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具体过程如下------ 1.“ping”命令所产生的数据包,我们归类为ICMP协议。说白了就是向目的地发送一个数据包,然后等待回应,如果回应正常则目的地的网络就是通的。当我们输入了“ping”命令之后,我们的机器(电脑A)就生成了一个包含ICMP 协议域的数据包,姑且称之为“小德”吧~~~~ 2.“小德”已经将ICMP协议打包到数据段里了,可是还不能发送,因为一个数据要想向外面传送,还得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IP协议。IP要将你的“写信人地址”和“收信人地址”写到数据段上面,即:将数据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分别打包在“小德”的头部和尾部,这样一来,大家才知道你的数据是要送到哪里。 3.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接下来还有部门要审核------ARP。ARP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负责把IP地址对应到硬件地址。直接说吧,都怪交换机太“傻”,不能根据IP地址直接找到相应的计算机,只能根据硬件地址来找。于是,交换机就经常保留一张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对应表以便其查找目的地。而ARP就是用来生成这张表的。比如:当“小德”被送到ARP手里之后,ARP就要在表里面查找,看看“小德”的IP地址与交换机的哪个端口对应,然后转发过去。如果没找到,则发一个广播给所有其他的交换机端口,问这是谁的IP地址,如果有人回答,就转发给它。 4.经过一番折腾,“小德”终于要走出这个倒霉的局域网了。可在此之前,它们还没忘给“小德”屁股后面盖个“戳”,说是什么CRC校验值,怕“小德”在旅行途中缺胳膊少腿,还得麻烦它们重新发送。。。。。我靠~~~~注:很多人弄不清FCS和CRC。所谓的CRC是一种校验方法,用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包,损坏等等,FCS是数据包(准确的说是frame)里的一个区域,用来存放CRC的计算结果的。到了目的地之后,目的计算机要检查FCS里的CRC值,如果与原来的相同,则说明数据在途中没有损坏。 5.在走出去之前,那些家伙最后折磨了一次“小德”------把小德身上众多的0和1,弄成了什么“高电压”“低电压”,在双绞线上传送了出去。晕~~

网络视频的传输方式

网络视频的传输方式 网络视频的传输方式分为四种单播、广播、组播和点播。 1.单播 网络视频单播是指在每个客户端与视频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并且从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端的传输方式。单播的传输原理本质上属于点对点传输。在单播过程中,视频源和目的地是一一对应关系,即视频媒体从一个源(服务端)发出信息后,只能到达一个目的地(客户端)。 2.广播 网络视频广播是指服务端将数据包的一个拷贝发送到网络上所有客户端,用户被动地接收视頼流,而不管其是否需要该拷贝的一种传输方式。广播的传输原理本质上是一对多的关系。在广播过程中,客户端被动接收视频流,而不能对视频流播放进行控制。广播方式虽然能够传送一个数据流到整个网络,但很容易引发广播风暴,大量无用信息淹没整个网络,从而消耗网络带宽和资源。因此,要限制广播消息的发送,通过设置路由器来阻止广播的传播,从而将广播限制在一个物理或逻辑网段内。

3.组播 网络视频组播是指多址广播或多播,是一种基于。组。的广播。组播的源和目的地是一对多的关系,并且这种一对多的关系只能在同一个组内建立。视频媒体从一个源(服务端)发送出去后,任何一个与视频源同一组号的目的地(客户端)均可以接收到视频信息,而该组以外的其他目的地均不能接收到。采用组播方式,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服务端只须发送一个信息包,即可让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共享该信息包,因此,单个服务端就

可对几十万台客户端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时延。组播信息可以发送到组内任意地址的客户端,减少了网络传输的信息总量,网络利用率高。 4.点播 网络视频点播是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播放方式,是单播或组播的特殊应用。在点播过程中,网络用户在客户端发出播放请求,传送给视频服务器。经过请求验证后,服务器把存储系统中可访问的节目单准备好,使用户可以浏览到所喜爱的节目单。用户选择节目后,服务器从存储系统中取出节目内容,并传送到指定客户端播放。在点播播放过程中,根据网络状况和全网点播内容情况可以采用单播或组播方式进行播放。相对于其他方式,用户向主性较强,可根据喜好选择播放内容并能自主控制视频信息的播放,而不是被动接收视频信息。视频点播分为互动点播和预约点播两种。互动点播即用户通过申请,服务器自动安排其所需节目。预约点播即用户通过申请播放内容和时间,管理人员进行相关配置,按其要求定时播出节目。知识来源于成都讯维或者可以关注讯维微信公众号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路径,对网络的数据通信有一定的影响。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介质。 简介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两类: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可以将信号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具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2)无线传输介质是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 我们可以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实现各种无线通信。 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电磁波可以根据频谱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并将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媒体具有不同的特征。 它们的不同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的影响更大。 双绞线 双绞线称为TP,一对或多对双绞线封装在绝缘护套中。为了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电缆中的每对双绞线通常由两根绝缘铜线绞合。 因此,它被称为双绞线。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1。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适合短距离通信。 2。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价格便宜,传输速度低,抗干扰能力差。

屏蔽双绞线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更高的传输速度,但价格相对昂贵。 双绞线需要插入RJ-45或RJ-11连接器。 市场上销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5类: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部保护橡胶薄,皮肤上有cat34:网络中不常用5种类型。 超级类别5: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部保护橡胶更厚,皮肤充满cat5。超五类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比普通的5类双绞线具有更小的衰减,抗干扰能力更强。 强,在100M网络中,干扰程度仅为普通5类线的1/4,而且这种类型的使用较少。 STP分为三种类型和五种类型。STP在内部与UTP相同。它由铝箔包围,抗干扰能力强,传输率高,但价格昂贵。 双绞线通常用于星形网络的接线连接。两端安装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和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增加网络范围,可以在最多4个中继器之间安装两段双绞线电缆 中继器,例如安装4个继电器 它有5个网段,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0米。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电缆由缠绕在同一轴上的两根导线组成。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连接简单等特点。信息传输速度可达数百兆比特/秒,是中高档局域网的首选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由中空外圆柱导体和位于中心轴上的内导体组成。内导体和圆柱形导体通过绝缘材料与外部隔开。 根据直径,可分为两种类型:粗电缆和细电缆: 粗电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难以安装和维护网络。它通常用于大型LAN

数据传输方式教案.

知识点数据传输方式 一、教学目标: 掌握数据传输方式 理解数据传输方式的特点 了解TCP/IP协议结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传输方式组成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知识点说明 数据传输方式是数据在信道上传送所采取的方式。若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2.知识点内容 1)并行传输是将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串行传输是数据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2)异步传输每次传送一个字符代码(5~8bit),在发送每一个字符代码的前面均加上一个“起”信号,其长度规定为1个码元,极性为“0”。同步传输是以固定时钟节拍来发送数据信号的。在串行数据流中,各信号码元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的,接收端要从收到的数据流中正确区分发送的字符,必须建立位定时同步和帧同步。 3)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4)单工数据传输是两数据站之间只能沿一个指定的方向进行数据传输。即一端的DTE固定为数据源,另一端的DTE固定为数据宿。 5)半双工数据传输是两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即每一端的DTE既可作数据源,也可作数据宿,但不能同时作为数据源与数据宿。 6)全双工数据传输是在两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输。即每一端的DTE均可同时作为数据源与数据宿。通常四线线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

输。二线线路实现单工或半双工数据传输。在采用频率复用、时分复用或回波抵消等技术时,二线线路也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3.知识点讲解 1)若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2)若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3)若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 1、以下哪一些不属于网络资源() A、硬件资源 B、软件资源 C、人力资源 D、数据资源2、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为()A、ISO B、OSI C、ICP D、ISP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Internet的应用() A、电子商务 B、信息发布 C、过程控制 D、电子邮件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网络设备() A、双绞线 B、网卡 C、集线器 D、网络操作系统 五、本节小结: 数据传输方式是数据在信道上传送所采取的方式。若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网络传输介质

1.3 网络传输介质 1.3.1 线缆 在网络的最低层次上,所有计算机通信都以某种能量形式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将这些能量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出去。例如,电流可用来在导线上传输数据,而无线电波可用来在空中传输数据。因为附属于计算机的硬件设施执行数据的编码和译码,程序员和用户并不需要了解数据传输的细节。但是,通信软件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处理底层硬件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故障,了解这些软件就要用到一些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下章节将讨论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 目前的网络工程中普遍采用有线通信线路和无线通信线路两种布线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线通信是利用电缆、光缆或电话线来充当传输导体的,无线通信是利用卫星、微波和红外线来充当传输导体。此处以多数用户采用的有线通信线方式来叙述布线系统所使用的线(电)缆、导线槽、线(电)缆架、光纤保护系统、连接器及其他一些常用材料。 1.双绞线(Twisted Pair,TP) 双绞线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双绞线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一对,可降低信号干涉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与之相绞合的导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如果把四对互相缠绕的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它制作容易、价格低廉,特别适用于星形网络拓扑结构的局域网连接。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两种,如图,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外层包围着一层编织的或起皱的屏蔽,多数用的是铝箔材料。编织的屏蔽用于室内布线,起皱的屏蔽用于室外或地下布线。屏蔽减少了由RFI(电磁干扰)和EMI(射频干扰)引起的对通信信号的干扰,将一对双绞线缠绕在一起也有助于减少RFI和EMI,在周围有重型电力设备和强干扰源的地方,比较适合采用STP。左图是UTP,右图是STP。 图1-3-1 超5类UTP(左图)和STP(右图) 简单地绞在一起就改变了导线的电气特性,并使其能用于网络。首先,绞在一起限制了电磁能量的发射,并有助于防止双绞线中的电流发射能量干扰其他导线。其次,绞在一起也使双绞线本身不易被电磁能量所干扰,有助于防止其他导线中的信号干扰这两根导线。 在双绞线中加入屏蔽层的想法出现了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由一根为屏蔽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四、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可以按传输方式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通常按介质种类分为三种:同轴缆、双绞线、光纤。 1.同轴缆(Coaxialcable) 同轴缆由四层介质组成。最内层的中心导体层是铜,导体层的外层是绝缘层,再向外一层是起屏蔽作用的112 导体网,最外一层是表面的保护皮。同轴缆所受的干扰较小,传输的速率较快(可达到10Mbps),但布线要求技术较高,成本较贵。 目前,网络连接中最常用的同轴缆有细同轴缆和粗同轴缆两种。细同轴缆主要用于10Base2网络中,阻抗为50欧,直径为0.18英寸,速率为Mbps,使用BNC接头,最大传输距离为200米。 粗同轴缆主要用于10Base5网络中,阻抗为50欧,直径为0.4英寸,速率为10Mbps,使用AUI接头,最大传输距离为500米。 2.双绞线(TwistedPair)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非屏蔽双绞线内无金属膜保护四对双绞线,因此,对电磁干扰的敏感性较大,电气特性较差,常用于10BaseT星型网络中,由集线器(Hub)到工作站的最大连接距离为100米,传输速率为10—100Mbps。UTP 的接头是RJ—45接头。 UTP按用途不同分为五类。不同类别的UTP都能传送话音信号,所不同的是它们的数据传送速率不同: 一类和二类线处理数据传送速率可达4Mbps; 三类线的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6Mbps,是话音和数据通讯最普通的电缆; 四类线的数据传送速率可达20Mbps; 五类线的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00Mbps。 屏蔽双绞线(STP)内有一层金属膜作为保护层,可以减少信号传送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价格相对比UTP贵。STP适用于令牌环网络中。 3.光纤(OpticalFiber) 光纤由外壳、加固纤维材料、塑料屏蔽、光纤和包层组成。由于光纤所负载的信号是由玻璃线传导的光脉冲,所以不受外部电流的干扰。每组玻璃导线束只传送单方向的信号。因此在独立的外壳中有两组导线束,每一外壳都有一组有强度的加固纤维,并且在玻璃导线束周围有一层塑料加固层。特殊的接插件形成到光纤的光学纯净连接,并且提供了激光传送和光学接收。 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Single Mode)和多模光纤(Multipie Mode)两种。 单模光纤:只用一种“颜色”(频率)的光传输信号,光束以直线方式前进,没有折射,光纤芯直径小于10μm。通常采用激光作为光源。 多模光纤:同时传输着几种“颜色”(频率)的光,光束以波浪式向前传输,光纤芯大多在50~100μm。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单模光纤的传输带宽比多模光纤要宽。 由于光纤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光信号在传输很远的距离后不会降低强度,而且光缆的通信带宽很宽,因此光缆可以携带数据长距离高速传输。虽然光缆比较昂贵,但今后互联网络链路的高速率传输要靠光纤来实现。 (二)无线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介质

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传输介质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教学内容 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 通路。常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和无线两类。 双绞线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类,可以用于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常用点到点连接,也 可用于多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双绞线的地理范围最小、

抗干扰性最低,但价格最便宜,是当前使用最普遍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有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基带同轴电缆用来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 缆可以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同轴电缆可用于点到点连接或多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同轴电缆的地理范围中等、抗干扰性中等,价格也中等。 光纤 只能单向传输数字光纤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信号,用于点到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光纤性能最好、传输距离长、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体积小、重量轻,但价格也是最高的。 无线介质 无线传输不需常用的无线介质是无线电波和微波等。 铺设网络传输线,而且网络终端移动方便。其中,微波通信常用的有

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两种。 重点/难点 双绞线和光纤的特点及应用 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基本概念 数据传输介质是指传送信息的载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因此,传输介质也称传输媒体、传输媒介或传输线路。 1. 传输介质的分类 通信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大类。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介质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常用的无线介质是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2. 传输介质的特性 数据传输的质量除了与传送的数据信号及收发两端的设备特性有关外,还直接与通信线路本身的机械和电气特性有. 关。这些特性主要包括: ☆物理特性:指传输介质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