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树立这个自主学习的观念,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突破,就不可能有跨越发展。

2.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因为对越感兴趣的东西,很自然会觉得有吸引力,就自然会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班主任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学生的薄弱学科。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使自己保持较旺盛的求知欲;对不感兴趣的学科,除了培养兴趣外,关键是发挥意志力的作用;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平时不要小看文体活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3.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有了先进思想指导,有了浓厚的兴趣,还要有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使自己做任何事心中有数,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明确计划的实施过程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已按计划行事,是否具有落实计划的具体措施。如果计划未能按时完成,就得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如果是因主观上没有按计划行事,或坚持了一段时间因缺乏坚强的意志而半途而废,那就得努力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那么,就得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因为计划的可行性是保证计划完成的前提,而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影响能否完成计划的关键,如果做到了以上两点,又能采用一些有效的科学方法,在一天24小时中发挥出过去要用48小时的学习效果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是懒,意志力不强,四周如果有人说话,就可能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其实,对症才好下药,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已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这也是进步的表现。要改变“懒”和“爱说话”的习性,关键在于意志,学生已明确它们的不利之处,这是改正的前提;以后,要时时提醒自己,如果不改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同时,确立一个自己学习的榜样;另外需要把学习计划安排的紧凑一点,让自己时刻有

正事可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只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改观。

5.抓好上课的若干环节。课前学会预习;课上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完成教学内容;课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在完成必需的学习内容外,自主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保证学习时间、评价学习结果。教学实践表明,该策略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

6.学会利用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来监控自主学习。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应长期化、规范化。写学习情况小结(总结)是进行自我反思的最佳途径,一般小结宜每周末写一次,总结宜放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进行,以月考后的总结为例,总结的内容应包括:反思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分析本次考试的长处与不足;确定下一步目标;制定措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籍此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进行学科知识的高级迁移,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7.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学会审题、解题;(2)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应掌握好问问题的技巧,最好问一些解题思路、技巧,效果会更佳。(3)建立错题集。建立错题集,把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课堂练习、作业中的典型错题、单元检测、期中和期末考试中的错题、考试中知识空白点的错题进行整理,并按知识类型进行归类。这不仅能够能查缺补漏,准确找到疏漏的知识点,便于及时弥补,避免题海大战;还能由果索因,找到错误的原因,便于对症下药,避免重复犯错;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便于今后更好的学习。(4)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考试时应做到:①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②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准备、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③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

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⑤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⑥杜绝各种作弊现象。

(5)掌握自主学习的模式。包括集体合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等。

8.提高自学能力。

自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主要做到下列四点:①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②自学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③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④做好自学笔记。自学的结果要认真记在自学笔记上,自学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

9.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薄弱学科和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通过自主学习查漏补缺。

10.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氛围。班主任对于善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学生要给于表扬,更多地挖掘学生的积极因素及闪光点。让学生学会自主评价。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广大物理教师都处于一种难于解决的尴尬境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律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低、知识断档,学习态度依赖性强,影响教学进度,导致学习效果差。教师教学无法改善,这就造成了知识积累缓慢,能力提高幅度小;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任务完成达不到教学目的设计要求。物理成了学生学习的软肋,教师花费了很大精力在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形成上,但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学科延伸、拓展。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仅在于理论中,而得不到实践证明。教师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匮乏;学科的互相兼容性大大降低,学生物理应用实际能力远低于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低下,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近期看无法形成高效的教学与学习,远期则培养不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知识广泛,有创新精神的学科专业化人才。

一、小组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分析:

现代班级授课制中,学习者间的合作就是创设模拟现实交际情景的最佳途径。学习者之间相互熟悉,彼此了解,对共同的学习任务有不同的理解。小组的设立可使小组成员形成稳定积极的团队,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如:团队合作精神、进取心、利他思想、成熟健康的交际能力、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是要求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从不同的教学目的出发,设定明确的学习和训练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理解、熟练、巩固、掌握以及运用等一系列任务的学习过程。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对学习任务的探究中发现和分析问题,通过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分析,形成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提高;在主动思考与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于任务的设定和评价,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需要进行最大限度的自学,理解和熟悉将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已发现的知识要点和难点进行充分地理解和练习;充分进行熟悉与巩固性练习;对已学知识进行充分回顾和复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以操练,并根据所

学知识进行语言应用。

二、小组合作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的必然

在开展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任务的内容难度层次不一,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和完成程度不同,学习任务的内容量和涉及方面的多样性决定了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来进行分析和补充。单个学生在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时,必然会出现理解阻碍。所以,多人的合作对于一项任务的完成比个人就体现出了效率的优势。在进行任务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是提高学习任务完成效率的运作方式,而任务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凝聚力。

在任务型教学前提下,教师可以在任务的设定中发现教学重点,为全体学生设定特定的学习任务,由小组成员进行协调,分配任务中的不同项目或互帮互助来完成共同任务。在这种环境中,既压缩了教师的讲授时间,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操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学生群策群力,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对学习任务理解的绩效。

随着小组合作的协调运作效率的提高,教师可逐步放开对小组的指令而加强对小组的监督,由小组内部的协调机制进行自我调控,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自我意识,又可以促进成员间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形成团队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双模结合,教师可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三、实施过程控制:

(1)、调查: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反馈,阶段摸底,知识积累和能力养成等方法摸清各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弱度、学习耐受性、学习方法优劣、学习接受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团结思想,心理耐受能力,及思想道德素质等。教师可定期进行基础知识的检测,对比学生间的差距,分析得出班中学生层次,制定下一步教学安排;对比各学生成绩变化,了解学生学习品质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可分别了解全班学习综合品质和个体特征的具体情况,为学习小组的设置和教学任务的起始难度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2)、小组设定

在设定小组之前,对全体学生说明小组设置的目的,解释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调查结论,调整座次安排;设置组长(以自愿为原则)明确组长权力和责任,以及组员的义务,如,组长有权根据学习任务要求设计练习内容和形式;有权随时检查组员任务完成情况;有权分配学习任务;组长须向教师直接负责,有义务汇报小组和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所设任务和小组任务的形式、内容和完成程序,以及需达到的要求;

(3)、日常管理及效果检测、评价。

一种机制运行的好坏,取决于管理的科学程度。因此,对学习小组的教学管理和监督是效率的关键。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多种管理机制,可以是:教师—组长—组员,也可以是教师直接管理组员。教师为组织者,设定和监督任务的完成效率;组长为纽带,分配和监督任务的进行;全体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组长与组员商讨学习任并共同完成。

教师依据所定任务分期检测,对学习习惯和主动性的形成进行总结,了解学习效果,提出要求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小组合作进行调控。。教师在教学管理和监督中引入组间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小组成员的团队荣誉感和心理凝聚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逐渐从教师控制学生到学生控制学生,再到学生自我控制的转变;由被动任务的接受到主动自我任务的设定和完成。这种意识的转变可最终促使学生独立意识,自主能力的形成。

四、教师职能的转变。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必须逐渐随小组合作发展而改变。

小组设定初期,教师对小组运行进行实时监督,教学方法,必须逐渐向任务型教学过渡,循序渐进地设置一些任务,引导小组合作完成。课上,设置话题讨论,理解共享等多种形式的即时性问题。课下,设置预、复习内容、范围。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小组中每人有重点地预、复习,然后集合大家的成果。物理学习中词汇、语法、听、说、读等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要求学习者下苦功,故组长的监督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组员未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委令组长找到解决之道,保障小组快速稳定提高,个人学习成绩也会稳步增长。这样,在双模教学的环境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法的引导者。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

教是为了不教。实践证明,双模教学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而且明显地增强了学生自律、自主、自立、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意识,使之已开始从过去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转变。加以时日,学生们必然可以甩脱教师这根拐杖而自由地在学海中徜徉。

注: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自学能力低主要是在低年级未接受过足够的有意识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应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教授并重。希望能与各位教育界的同行共商榷。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生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学习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充分体现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4、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计算题教师要自觉,认真审题按步分析,认真验算。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老师是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

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解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天空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探学习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方法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进行感知和思考,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过程。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动脑、动手。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和本领。假如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的渠道,那么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依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能够达成的,它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才能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切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自主的天空下,动手动脑,获得探究的能力和亲身的体验,学生才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呢?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激发兴趣是启迪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量联系实际,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例如,在讲平方运算时,我针对250是多大的数设计一道题目:“用一张0.01cm厚的纸对折50次大概有多厚?”让学生猜想,当学生得知“折叠起来的厚度将要远远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学生顿时兴趣倍增,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显而易见的例子入手,也可以从旧知识中引伸和推广。二、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进行指导

自主探索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系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服务。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般的探索方法。要指导、改正学生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索学习习惯,日积月累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创设有益的课内外活动场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总结,自主应用,自主地培养和发展探索能力。

在自主探索的开始阶段,学生要按照教师提供的导学提纲进行探索。为此教师要精心编写导学提纲,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思想,研究他们的动态思维过程,把教材进行再创造。使之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规律。自学提纲的设计应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现题目的分析过程和解题方法归纳、概括过程。在学生学习时,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与学生交流,以便获得更多的信息。还可以给学困生从知识到能力方面的帮助、指导。同时督促那些不认真学习学生,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

三、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的积极性

每个人都有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在团体生活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单位,使学生个人成绩与所属合作小组成绩挂钩,学生既关心在小组中个人地位和处境,又极大地关注小组的优胜,学生与学生之间既相互竞争,又互相协作,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竞争机制就建立起来了。

在这种机制下,学生的归属感(友谊),成就欲望(自尊),和表现欲(自强),可得以充分发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集荣誉感,和加强其求胜的动机。对于各种竞赛活动,如记忆概念,发现规律,发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心理活动的各个成分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和高度集中,这时,学生的思维更敏锐,记忆更迅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因此可大大提高活动的效率。

四、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个性差异和智力差别。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探索目标,提出不同的探索要求,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

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教师还要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索情感,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增强学生的探索兴趣,鼓励学生的探索意志。并让学生端正探索学习的态度。

要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把自主学习引向深入。对于在自主探索中遇到的问题,首先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解决。课堂上组织学生互助学习,便可使课堂中的一位教师变成多位教师,达到1:1的个别教学效果。而恰当的学生分组,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技能形成、能力培养上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而且对每名学生来说,小组内同学之间的大量交往、情感的协调接触,对学生情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都有很大帮助。

发挥小组优势,改革课堂教学设计,可设计改错课,如在学习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几节后,即布置各小组根据几次作业出现的错误,每个小组编写一道“错误累累”的习题,课堂上改正。同进我印发了几次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错误,让合作小组进行改错。看哪个小组改的彻底。也可设计小组自学课,让学生四人组成一组在认真阅读教材后,围绕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各抒己见,发言交流。争论反驳,形成信息多向传递。小组形式的集体活动,优秀生可以为学困生提供刺激,同时在对学困生的辅导帮助中巩固知识,使知识得到深化。学困生学有榜样,在活动中得到提高,也会变得积极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增强了集体主义的观念。也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命制一份试题,然后小组交换答卷。通过命题答卷,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五、对自主探索效果进行检测

学生自主探索的效果如何,需要进行当堂检测。达到以测促学,以测定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知识的重点、关键、疑点命制训练题目。对学生的自主探索情况进行检测。命制的题目要体现层次性,典型性。在检测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相应启发,点拨,补充订正,将讨论所得引导到一定的深度,在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基本解决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教师再归纳小结,使学过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掌握概念、规律、完善认知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六、尊重学生的探索结论

在探究结束后,要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新问题记录下来,看看自己有那些收获,获得哪些成功。在汇报阶段要让学生离开材料,创设一种安全的、和谐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对错误的观点表示理解,把错误当作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结论的信息。对正确的结论和优秀的发现,要用肯定性的语言进行表扬,如"你棒极了、了不起、真聪明"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同时,对于学生的发现教师不要以评判者或权威的面目出现,应真诚的把学生当作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发言,认真聆听他们的提问,允许他们相互质疑、争论,这样学生的问题通过生生互问、师生互问、学生自答,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这阶段,教师可以经常采用的语句有"大家同意这种意见吗?还有不同意见吗?你们是怎样研究的?那又怎样解释?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等。

自主探索学习是学生发现和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探索能力、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和提高,当学生意识到知识是通过自主探索自已解决的,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尊或自信感,就会意识到“我有能力”、“我有潜力”。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正是自强、自立、成才的无价之宝。对今后学生各项潜能的开发也是极为有利的。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应对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采取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学案教学。学案是指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方案,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探究学生活动的方案,包括四部分,十六字:情景导入,学导结合,探究深化,总结反思。学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如何调度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于学生会学。学案如何编辑呢?学案编写和使用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主体性原则,以新课程教学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案的设计过程当中,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根本的出发点是让学生通过实用学案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更方便的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我们在设置周期现象学案的时候,不是为了老师搞清楚为什么增设周期现象,再由老师去讲清楚,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学案来理解为什么要讲周期现象。为此,在问题引导当中,我们设置了题目,每个学生提出一到两个周期现象,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是自然界当中常见的现象。第二,引导性原则,课本是课堂教学的范本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丰富的内涵,教师就要通过编写和实用学案来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课本的思想内涵,要以学案为载体,引领学生读课本,能读课本,会读课本,真正变本为本,在学案编写的时候,我们不能将结论直接的呈现出来,而应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例如,在设计周期现象学案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问题让学生领悟为什么要讲周期现象,为此在问题引导中可以设置问题串。生活中哪些是属于周期现象?周期现象有哪些基本特征?能否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理解和解释周期现象?这些问题使学生可以对这一章节的知识把握可以起到很好引导和铺垫作用。

第三,差异性原则,新课程教学非常强调课堂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一个教学班每个学生都是受教育的个体,存在着差异性,那么学案的编写就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案都能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学案的设置当中我们设置了拓展引导,往往设置有提高性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同学进行选择。学案当中问题引导也包括两部分,提问题和编题目,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解答题目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着差异,而由浅入深甚至问题和变式题,使使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进行作答,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第四,阶段性原则。学案的编写要根据教学对象知识、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做出乡野的变化,那么学案的内容要体现出阶段性。在刚使用学案引导法时,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外,也要引导学生如何来读数学书,弄清数学书的结构、层次、每层次所表达的内容。在学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看书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一些具体的读书方式。比如补充读,

就是在课文里有一些略讲的部分,还有书上出现的同理,或者是可以说明这样的字眼,我们要求学生补充完整。“联想读”,如果我们所讲的知识跟前面知识有联系的,我们一定要联想前面的知识来读这个数学课本。这样把这个知识与前面知识进行整合,对比着读课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对称的文字,一些一般的和特殊关系的原则,我们要把这些文字拿来对比进行阅读,反读,对于课本的概念或者是题目当中的某些条件和结论我们可以从相反的方向去探究,加深知识的理解,或者是可以得到一些新的结论。

图读,有数必有形,我们有必要将数学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在学生学会读书后,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设置学案的时候更多的内容就要富有启发性,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比如在课文第四上抽象概念,从三点图可以看出,每经过相通的时间间隔,谁深就重复出现相同的值。因此,水深是周期变化的。在学案当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结合散点图1- 1,请用函数的观点分析、提炼归纳出周期函数的基本特征,这样可以为我们学习和理解周期函数做好铺垫。

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高的时候,甚至学案还可以用提纲式,这样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最后学生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就能够自主学习,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第五个原则系统性原则,学案作为形成学生学习方法的载体要具有系统性,学案是按照教材的课时来编写的,因此在整个高中学案要包括所有知识、方法、技能和思想,一套完整的学案要有利于学生各个阶段的复习。比如说章节的复习,期中期末的复习,模块的复习,甚至高考复习,完全可以作为学生以后整理知识的材料。

第六实用性原则。学案的编写要注重课堂学习的实用,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不能脱离教学,教师凭学案来教,学生凭学案来学。比如我们例如学案进行教学,包括课前的指导,课中的引导和课后的反复释疑构成。学生课前的学习,课中的讨论和课后的研究,都是通过教材和学案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的深入学习。

第七,有效性原则。学案编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师课堂教学出发,确实保障学案的使用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效果,学案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编写学案时,变题目的环节种,往往采用将课本的概念、例题、习题进行变条件,变结论,变背景等形式的处理。比如说在第四页中1-1体现着周期性,在学案中引导学生进行变式,如函数fx=x 绝对值,x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试用fx图象构造一个具有周期性的函数图象。

这样一个问题使学生将周期的特征进一步提炼并拓展到周期函数的问题,这种便式后的函数可以在很多的课案资料当中见到。

第八,减负性原则。学案的编写很的人认为是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而我们的观点是如果是增加负担,那就必须改,制至学案的使用能够达到减负的目的,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越来越能够减轻教师学生的负担,老师用的方便,教学是游刃有余,学生用的有效,学习时事半功倍。特别是在复习时效果更明显。

以课时需案为平台,就是每周备课都要研究、讨论下周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这样每周备课组老师就能够积极思考,主动的参与提高备课的效率,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校教研的氛围,还能够让教师有所成就。

以研讨问题为引线,要编制好学案,必须正确的理解教材。如何正确理解教材,我们采用以研讨问题的方式来进行。问题从哪里来?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问题可以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例如前面老师分析的问题,三角函数定义是重点内容,我们就设置这么一个问题。如何理解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三角函数。

第二,问题可以是教师和学生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例如老教材和新教材不一样的是我们新教材增设的周期现象,老师就必须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叫周期现象呢?向量是插在三该函数与三角恒等变形的中间,我们就要提出为什么过程当中要强调向量的工具性,向量有哪些应用呢?这些是我们贯穿新教材的又一条主线。

第三,问题可以是教材蕴含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过程、方法和思想等。例如前面老师所分析的问题,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如何地方三角恒等变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些都是教材中蕴含的,需要我们老师启迪的。

有了这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大家集思广益,这个问题的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化为学案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案理解来接受课本的内容。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决定了,就必须依靠完整的管理体系去落实和实施它,学案的编写工作如何落实,我们以三期管理为保证,三期管理是如何构成的呢?第一期管理是我们学校的指导小组,指导小组的成员不仅是本校的老师,也可以是校外的专家。指导小组主要工作是研究讨论学案编写的原则和结构等。第二级管理是备课组,备课组的主要研究是讨论具体学案编辑当中的具体问题,像今天就是高二备课组的活动片段。第三组是互助小组,根据备课小组的讨论和布置,由两三个人组成互助小组,具体负责学案的编制、审核与印刷。在近两年中,我校就是采取以扩大学案为平台,以研讨问题为主线,以三级管理为保证的形式来开放教学的经验和资源,大家受益匪浅,编制了一整套完整的学案,且完成了教学编写组给我们的一系列任务。同时我们的老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