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但大多数混合物的参数介于其组分之间,下面简单介绍混合物的这一特点在相关计算中的应用:

理解:先用数学知识进行认识

4与8的平均值x之间的关系

4 < x < 8

联系化学知识↓↓↓

净物A 的数值< 混合物的数值< 纯净物B 的数值

依据上面的分析相关题型有:

a. 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c.已知纯净物A(或B)的数值和混合物的数值,求另一种纯净物B(或A)取值范围

下面是相关的类型题:

a. 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1.Mg.Al.Zn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HCl溶液反应,产生H2 0.4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15g

B.10g

C.3.6g

D.3g

解析:极值法-设全部为Zn,则要产生0.4g氢气要Zn 13g,设全部是Al,则要产生0.4g氢气要Al 3.6g,现在是混合物,介于两者之间,所以选B.

2.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A.Mg,Ag

B. Zn,Cu

C. Al,Fe

D. Al,Mg

解析:这道题中,Mg、Zn 、Al、Fe都是可以反应的,Ag、Cu都是不反应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知道:

A Mg 为12g<15g,Ag 不反应,可以。

B Zn 为32.5g>15g ,Cu 不反应,不可以。

C Al 为9g<15g,Fe 为28g>15g,可以。

D Al 为9g<15g,Mg 为12g<15g,不可以。

因此应该选B、D。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g氢气,则组成该混合物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A. Mg和Fe

B. Fe和Zn

C. Zn 和Cu

D.Cu和Ag

解析:Mg(12g出1g氢气); Fe(28g出1g氢气)

Zn(32.5g出1g氢气); Cu和Ag(与酸不反应)

A.12g 28g均小于30g ,不可能

B.28g<30g<32.5g,可能

C.32.5g>30g ,Cu与酸不反应,不可能

D.Cu和Ag(与酸不反应),不可能

故选B

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放出1g氢气,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 Zn 和Mg

B. Fe和Mg

C. Zn 和Fe

D. Fe和Cu

解析:Mg(12g出1g氢气); Fe(28g出1g氢气)

Zn(32.5g出1g氢气); Cu和Ag(与酸不反应)

A. 32.5g>20g>12g,可能

B. 28g>20g>12g,可能

C.32.5g>28g>20g,不可能

D.28g>20g, Cu不反应,不可能

所以答案为C、D

5.将2.4gMg 和Al 的混合物投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安全反应,则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

A. 7.3%

B. 14.6%

C. 16.8%

D. 19.46%

解析:极值法—若混合物全为Mg,则HCl浓度为14.6%;若全为Al,则HCl浓度为20.2%.现在是混合物,含有两种物质,故14.6%

c.已知纯净物A(或B)的数值和混合物的数值,求另一种纯净物B(或A)取值范围

6.某金属颗粒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0.2g氢气,则此金属颗粒可能是()

A. 纯净的Fe

B. 含Zn 的Fe

C. 含不溶于酸杂质的Zn

D.含不溶于酸杂质的Fe

解析:Fe 5.6g 生成0.2g氢气;Zn 6.5g生成0.2g氢气

A.5.6g<6g,不可能

B.5.6g<6g<6.5g,可能

C.(6.5+x)g>6g,不可能

D.(5.6g+x)g可能等于6g,可能

所以选B、D

7.有一不纯的Fe 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1g氢气,则Fe 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为()

A.Mg B.Zn C.Cu D.Al

答案:A D

8.有一不纯的Fe 片质量为6.5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18g氢气,则Fe 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为()

A.Al

B. Mg

C. Cu

D. C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极值法

初中化学计算极值法 基本原理:极值法== 极端假设+ 平均思想 常见题型 1、确定物质的成分 例1 某气体是由SO2、N2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情况有①;②;③。 练习1、由Na、Mg、Al三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0.5g氢气,则此混合物必定含有() A Al B Mg C Na D 都有可能 练习2、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共12g,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可产生1g氢气,该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A Al和Fe B Zn和Fe C Mg和Zn D Mg和Fe 2 确定杂质的成分 例2 某含有杂质的Fe2O3粉末,测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5%,则这种杂质可能是() A SiO2 B Cu C NaCl D CaO 练习1、将13.2g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 反应,可收集到气体4.3L(密度为17g/22.4L),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 NH4HCO3、NH4NO3 B (NH4)2CO3 、NH4NO3 C NH4HCO3、NH4Cl D NH4Cl、(NH4)2CO3 2、不纯的CuCl2样品13.5g与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9g,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 AlCl3 B NaCl C ZnCl2 D CaCl2 练习3、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Ba(NO3) 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6.9g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若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4.5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KNO3和Na2CO3,肯定没有Ba(NO3)2 B 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还可能有Na2CO3 C 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 2,可能有KNO3 D 无法判断 练习4、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到该样品13.8g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 B 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 C 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D 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练习5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 2、KCl、NaHCO3的一种或几种。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只混有KCl B.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 2 C.样品中一定混有KCl,可能有NaHCO3 D.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

(完整word版)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

初中化学图像试题 1.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 B C D A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B .向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水 C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 .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右图)。 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 一定正确的是:( ) A .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 B .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 C .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 D .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 3.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 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 、b 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有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 D.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4.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 、Y 、Z 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 、Y 、Z 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Mg-24 Zn-65 Fe-56 Al-27 Na-23] A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 、Z 、Y B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 、 Y 、Z C .X 、Y 、Z 依次可能是Mg 、Zn 、Fe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Y>X 5.等质量的A 、B 两种金属,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A 、B 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金属A 比金属 B 活泼 B .相对原子质量:A>B C .A 、B 均消耗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均比反应前各自酸溶液的质量大 稀硫酸质量/g 0 ZnSO 4 质量 分数 0 0 0 水的质量/g 石灰水质量/g 硝酸钾质量/g NaCl 质量 分数 沉淀 质量 /g KNO 3质量 分数 氢气的质量 \g 甲 乙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极值法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极值法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模糊问题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法。它采用的是“抓两端、定中间”的方法,即将题设条件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其中间量值。 2.3 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 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为A.只有Na2O 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2Na→Na2O m(Na2O)=3.1g46g62g2.3g设Na完全氧化为Na2O2, m(Na2O2)=3.9g46g78g2.3g3.1g<3.5g<3.9g 氧化产物应为两种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1.4 g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混合物,与水完全反应后蒸干溶液得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79g,则该混合物中碱金属的质量分数为()A.25.7%B.35.2%C.44.5%D.64.5% 设1.4g全是R2O R2O→2ROH2M2(R)+161.4gM1(R)=612M2(R)+341.79gM2(R)=24.3 3 设1.4g全是K K→KOHm1(KOH)39561.4g

设1.4g全是K2O K2O→2KOH941.4g 01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D.6.4g 【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02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 可能是() D.铷 【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03守恒法

酸与金属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酸与金属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选择题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但大多数混合物的参数介于其组分之间。下面简单介绍混合物的这一特点在相关计算中的应用: 理解:先用数学知识进行认识 4与8的平均值x之间的关系 4 < x < 8 联系化学知识↓↓↓ 净物A 的数值< 混合物的数值< 纯净物B 的数值 依据上面的分析相关题型有: a. 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c.已知纯净物A(或B)的数值和混合物的数值, 求另一种纯净物B(或A)取值范围; 下面是相关的类型题: a. 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1.Mg.Al Zn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HCl反应,产生氢气0.4g, 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15g B.10g C.3.6g D.3g 答案: 极值法:设全部为锌,则要产生0.4克氢气要锌13克; 设全部是铝,则要产生0.6克氢气要铝3.6克 现在是混合物,介于两者之间,所以选B 2.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 A.Mg Ag B. Zn Cu C. Al Fe D. Al Mg 解答:这道题中,Mg、Zn、Al、Fe都是可以反应的,Ag、Cu都是不反应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知道 A 镁为12克<15克,银不反应的,可以。 B 锌为32.5克>15克,铜不反应的,不可以。 C 铝为9克<15克,铁为28克>15克,可以。 D 铝为9克<15克,镁为24克>15克,不可以。 因此应该选B、D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和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克氢气, 则组成该混和物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A. Mg和Fe B. Fe和Zn C. Zn和Cu D.Cu和Ag 解析:Mg(12克1克氢气); Fe(28克1克氢气)。 Zn(32.5克1克氢气); Cu和Ag(与酸不反应)。 A 12g 28g均小于30g ,不可能; B 28g<30g<32.5g,可能; C 32.5g >30g ,Cu与酸不反应,不可能;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分析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分析 江苏省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樊茂225711 一、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函数图像 例1.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解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函数图像有下列两种情形: 第一种: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反应初期t1时氢气的质量与反应速率有关,由于镁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因而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比铁与同样的稀硫酸反应速率快,同样时间内,镁与酸反应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比铁要多,反应的后期t2时,由于稀硫酸过量,氢气的质量的多少由金属的质量决定。 设镁和铁的质量分别为m,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分别为x、y Mg + H2SO4 = Mg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 24 2 56 2 m x m y 24:2=m:X 56:2=m:Y x=m/12 y=m/28 x>y 所以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图像如图1 第二种:足量的镁、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反应初期t1时氢气的质量与反应速率有关,由于镁比铁的金 属活动性强,因而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比铁与同样的稀硫酸反应速率快,同样时间内,镁与酸反应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比铁要多。反应的后期t2时,由于金属过量,氢气的质量的多少由反应掉的酸的质量决定,根据酸的质量相等计算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完全反应掉的硫酸的质量为n,反应后产生的氢气分别为x、y

Mg + H2SO4 = Mg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 98 2 98 2 n x n y 98:2=n:X 98:2=n:Y x=m/49 y=m/49 x=y,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此时的图像为图2 就本题,根据题意,显然是第一种情形,因而答案选A 二、氢气质量与加入酸质量之间的函数图像 例2.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解析:对于答案B,该图像是反映加入稀硫酸质量与氢气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初始阶段m1时,代表向金属里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因而此时,金属过量,加入的酸全部反应,用酸的质量去计算氢气质量,酸相等,所以产生的氢气也相等。在后期m2由于不断加酸,到金属完全反应,直至酸过量,此时用反应掉的金属的质量去计算氢气的质量,而等质量的镁、锌分别与 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锌产生的氢气少, 综合两点图像如图3,因而B正确。对于A由于氧化钙与饱 和溶液中水反应,导致饱和溶液中水减少,使溶质氢氧化钙 的质量减少所以错误。对于C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的PH 值应大于7,所以C错误,对于D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 在开始时,没有沉淀,只有当氢氧化钠加到一定程度才有沉淀,所以D错误。 三、氢气质量与加入金属质量之间的函数图像 例3.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问题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 1、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 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 (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 型为__________反应. (2)对于该图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2、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________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3)用下列试剂验证铝、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 (4)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 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________(填 a 或b) ②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剩余. 3、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D产生的H2速率M>N 4、等质量的三种不同的金属X、Y、M,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 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生成XSO4、YSO4、MSO4,产生氢气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 (1)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是______________。 (3)若X代表铁,写出它跟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金属与酸反应计算题归类剖析

金属与酸反应计算题归类剖析 为考查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也便于掌握区分度,化学计算题作为考试的压轴题,让学生每每感到头 痛。笔者根据近几年中考化学计算题型的特点,以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有关金属与酸置换反应的计算 题型进行归类剖析,希望能给学生的学习或复习带来帮助。 一、金属完全反应,酸有剩余 1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同一种酸反应 例1 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 A. 锌的多 B .铁的多 C. 一样多 D .无法 确定 解析:根据题意,金属完全反应,酸有剩余,利用化学方程式只能找金属与氢气之间的关系式,列比 例式可求出氢气的质量 x=二(a 为金属的质量,M 为金属的相对分子质量, n 为金属化合价数,下同), 从上式可看出,金属的质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相对分子质量和金属化合价数的倒数的乘积成反 比,所以答案为 B 。同理可推,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所需金属的质量与金属相对分子质量和金属化合价 数的倒数的乘积成正比。 【跟踪训练一】 1. 相同质量的铝、镁、铁、锌四种金属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所 得溶液的质量最小的是(A ) A .铝 B .镁 C.锌 D.铁 2. 5 . 6 g 铁、2 . 4 g 镁、1 . 8 g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按铁、镁、铝的顺序得到氢气的 质量比为 (B ) A. 2:2:3 B . 1:1:1 C . 2:3:1 D . 3:2:1 3. 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各加入 5g 镁 和5g 铁,镁和铁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A ) A .偏向加铁的一边 B .偏向加镁的一边 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D .无法确定 4 一定质量的铝、镁、铁、锌四种金属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质量的 氢气,则需要金属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同质量的 M 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在室温下发生反应( M 为均为+2价),生成H 2的质量m 和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 金属活动顺序是 M 比N ___________ (填“强”或“弱”);相对原的 相对原子质量是 M 比N 的 _________________ (填“大”或“小”)。 鶯 (2) M 与稀盐酸反应结束后, 消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 g o 4 2.相同质量的同种金属与足量的不同种酸反应 例2 将相同质量的锌粒投入到不同质量的足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中, 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的质 量( ) A. 一样多 B .锌粒投入到稀盐酸的多 C .锌粒投入到稀硫酸的多 D .无法比较 O N 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

(完整word)高中化学极限法

专题7·极限法 极限判断是指从事物的极端上来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该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确定了事物发展的最大(或最小)程度以及事物发生的范围。 例1 :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2H2S+O2=2H2O+2S B.2H2S+3O2=2H2O+2SO2 C.C2H4+3O2=2H2O+2CO2D.C4H8+6O2=4H2O+4CO2 (l)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d后和V前>V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方法:从反应物全部变成生成物来作极限判断。 解析:(1)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四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除硫单质外均为气体, 总结:解本题还应用了物理学中气态方程和化学中的阿伏加德罗定律。这是一道物理和化学学科间综合试题,体现了当今的命题方向。 例2 :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 生成氯化银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A.氯化钠B.氯化铝C.氯化钾D.氯化钙

方法:采用极值法或平均分子量法。 解析:[解法一]:(极值法) 假设95mg全为MgCl2,无杂质,则有:MgCl2 ~ 2AgCl 95mg2×143.5mg 生成沉淀为287mg,所以假设95mg全部为杂质时,产生的AgCl沉淀应大于300mg。 总结:极值法和平均分子量法本质上是相同的,目的都是求出杂质相对分子量的区间值,或者杂质中金属元素的原子量的区间值,再逐一与选项比较,筛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例3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和C均为4.0mol、D为6.5 mol、F为2.0 mol,设E为x mol.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 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中考化学史红梅老师一一介绍: 1、中考化学守恒法 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中考化学极限、平均值法 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 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中考化学差量法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中考化学假设数据法

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 合,难度较大。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 1、中考化学文字叙述型计算 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考题经常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对学生的题目分析理解能力较高,情景比较复杂。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所求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溶液的质量分数。最终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难溶性杂质(反应前混有且不参加反应)-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沉淀或气体)。 2、中考化学表格计算 利用数学方法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表达,常常以表格形式将解题信息呈现。解决这类题的办法: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或条件,通过对表格中数据或条件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要通过仔细阅读,探 究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内在的规律,努力从“变”中找“不变”,及时发现规律之中的矛盾点,从“不变”中找“变”,进而分析矛盾的根源,解决问题。通常利用差量法求出反应产生的气体或者沉淀或者减少增加的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 3、中考化学图像计算 图像计算在于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元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函数图像直观的表示出来。坐标系中的函数图不仅能表示化学反应,还能较好地反映化学变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但大多数混合物的参数介于其组分之间,下面简单介绍混合物的这一特点在相关计算中的应用: 理解:先用数学知识进行认识 4与8的平均值x之间的关系 4 < x < 8 联系化学知识↓↓↓ 净物A 的数值< 混合物的数值 < 纯净物B 的数值 依据上面的分析相关题型有: a. 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c.已知纯净物A(或B)的数值和混合物的数值,求另一种纯净物B(或A)取值范围 下面是相关的类型题: a. 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2 ,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解析:极值法-设全部为Zn,则要产生氢气要Zn 13g,设全部是Al,则要产生氢气要Al ,现在是混合物,介于两者之间,所以选B. 2.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Ag B. Zn,Cu C. Al,Fe D. Al,Mg 解析:这道题中,Mg、Zn 、Al、Fe都是可以反应的,Ag、Cu都是不反应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知道: A Mg 为12g<15g,Ag 不反应,可以。 B Zn 为>15g ,Cu 不反应,不可以。 C Al 为9g<15g,Fe 为28g>15g,可以。 D Al 为9g<15g,Mg 为12g<15g,不可以。

初中化学计算极值法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只供学习与交流初中化学计算极值法 基本原理:极值法== 极端假设+ 平均思想 常见题型 1、确定物质的成分 例1 某气体是由SO2、N2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情况有①;②;③。 练习1、由Na、Mg、Al三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0.5g氢气,则此混合物必定含有() A Al B Mg C Na D 都有可能 练习2、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共12g,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可产生1g氢气,该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A Al和Fe B Zn和Fe C Mg和Zn D Mg和Fe 2 确定杂质的成分 例2 某含有杂质的Fe2O3粉末,测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5%,则这种杂质可能是() A SiO2 B Cu C NaCl D CaO 练习1、将13.2g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 反应,可收集到气体4.3L(密度为17g/22.4L),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 NH4HCO3、NH4NO3 B (NH4)2CO3 、NH4NO3 C NH4HCO3、NH4Cl D NH4Cl、(NH4)2CO3 2、不纯的CuCl2样品13.5g与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9g,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 AlCl3 B NaCl C ZnCl2 D CaCl2 练习3、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Ba(NO3) 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6.9g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若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4.5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KNO3和Na2CO3,肯定没有Ba(NO3)2 B 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还可能有Na2CO3 C 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 2,可能有KNO3 D 无法判断 练习4、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到该样品13.8g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 B 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 C 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D 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练习5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 2、KCl、NaHCO3的一种或几种。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只混有KCl B.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 2

化学竞赛训练四(极值法与平均值法)

化学竞赛训练四 化学计算之极值法与平均值法教案 极值法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假设为处于某一个或某两个极端状态,并站在极端的角度分析问题,求出一个极值,推出未知量的值,或求出两个极值,确定未知量的范围,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主要应用于: (1)用极值法确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质量; (3)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成分; (4)用极值法确定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取值范围; (5)用极值法确定杂质的成分。 解题一般思路: (1)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化学反应原理,确定不确定条件的范围; (2)计算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例1.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质量为0.25g,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 g B.4 g C.8 g D.10 g 解析:本题给出的数据不足,故不能求出每一种金属的质量,只能确定取值范围。三种金属中产生等量的氢气消耗金属质量最大的为锌,质量最小的为铝。故假设金属全部为锌,可求出的金属质量为8.125g,假设金属全部为铝,可求出的金属质量为2.25g,故金属的实际质量应在2.25g ~8.125g之间。答案为BC 练习: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25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2g B.4g C.8.5g D.10g 例2.在密闭容器中,7.2g碳与一定量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可能是() A..8.4g B.17.8g C.26.4g D.44.0g 解析:假设碳与氧气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可求出所得二氧化碳质量为26.4g;假设碳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可求得一氧化碳质量为16.8g。故所得气体实际质量应在16.8g~26.4g之间。答案为B 练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3Mg+N2=Mg3N2,2Mg+O2=2MgO 则24 g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33.3 g B.等于40 g C.33.3 g~40 g D.小于33.3 g或大于40 g 例3.某混合物含有KCl、NaCl和Na2CO3,经分析含钠31.5%,含氯27.08%(以上均为质量分数),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A 25% B 50% C 80% D 无法确定 解析:若混合物质量为100g,则可求出n (Cl-)= 27.08g,①假设这27.08g的Cl-全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修订稿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 反应的计算题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一. 原子守恒法 例1.38.4gCu与适量浓反应,当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不考虑转化为),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 B. C. D. 解析:在Cu与的反应中,起氧化剂和酸两种作用。因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和的混合气体,由N原子守恒知: 所以有: 答案为C。 二. 电子守恒法 例2. 铜和镁的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后硝酸被还原只产生 的气体和的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 9.02g B. 8.51g C. 8.26g D. 7.04g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最后生成的沉淀为与的混合物,其质量等于合金的质量与所结合的的质量之和。又铜、镁与硝酸反应生成+2价的阳离子,由电子守恒得。代入有关数据可得,所以结合的的物质的量为 ,故 。 答案为B。 例3. 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 (标准状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被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A. 1.4g B. 2.4g C. 3.2g D. 6.4g 解析:因硝酸的浓度未知,故根据方程式计算有困难。分析反应的整个流程知,失电子数等于转化为氮的氧化物的过程中得到的电子数,氮的氧化物失电子数等于得到的电子数,故失电子总数等于得到的电子数。 设,根据质量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可列式:

解得: 所以 答案为C。 三. 电荷守恒法 例4. 3.2g铜与过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和,反应后溶液中的,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为() A. B. C. D. 解析:本题用常规法较繁。分析题意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应用电荷守恒: 即 所以

(完整版)金属与酸反应汇总练习题

例析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像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像本意,审清图像内涵。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如图1,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氢气的质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反应时,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来越大,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 一条上升的直线 (如图1中OA段所示),且生成氢气越快,这条直线的斜率越大 (即“坡度越陡”)。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快慢只须看 “坡度陡、坡度缓”,“坡度越陡”表示生成氢气越快,线段OA的斜率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金属活动性越强,线段斜率越大。“坡度越缓”表示生成氢气越慢,金属活动性越弱,线段斜率越小。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将不再变化,此后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中的AB段所示)。生成氢气越多,这条直线表现在图像上就越高。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多少,只须看“线高、线低”,“线越高”表示生成氢气越多,“线越低”表示生成氢气越少。 综上所述,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需要用到下列规律: 1.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例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的用量不等,但稀硫酸的用量相同。锌的用量(X轴),生在氢气的体积(Y轴)(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关系如图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A.线段AB(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B.线段AB(不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C.线段OA(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D.线段OA(不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解析:一定质量的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图2中A点表示某一时刻,反应刚好停止。线段OA(包括点A)表示金属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金属已经反应完,而稀硫酸过量。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是足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时,那么线段OA(包括点A)则表示过量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稀硫酸已经消耗完,而锌过量。 解答:B、D 如图3,金属A的活动性要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如果金属A、B与相同 质量分数的酸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相同(如同为+2价等) 那么,生成氢气的体积越多或质量越大,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图3中金属B 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 足量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少量稀盐酸中, 如果反应后出现一种金属有剩余或两种金属都有剩余,而稀盐酸完全消耗了,

初中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初中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初中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化学计算题在初中化学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希望对你有用。 :中考化学文字叙述型计算 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考题经常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对学生的题目分析理解能力较高,情景比较复杂。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所求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溶液的质量分数。最终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难溶性杂质反应前混有且不参加反应-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沉淀或气体。 :中考化学表格计算 利用数学方法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表达,常常以表格形式将解题信息呈现。解决这类题的办法: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或条件,通过对表格中数据或条件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要通过仔细阅读,探究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内在的规律,努力从“变”中找

“不变”,及时发现规律之中的矛盾点,从“不变”中找“变”,进而分析矛盾的根源,解决问题。通常利用差量法求出反应产生的气体或者沉淀或者减少增加的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 :中考化学图像计算 图像计算在于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元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函数图像直观的表示出来。坐标系中的函数图不仅能表示化学反应,还能较好地反映化学变化的过程,经常是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解决这类题的办法,应该仔细分析函数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点一图趋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图像变化趋势,分析其含义。特别是要重点了解拐点表示对应两种物质一定恰好完全反应,这是此类题的关键。 :中考化学探究实验计算 探究实验计算的难点在于反应中可能会出现的过量问题导致的物质种类的可能性的判断和引起的其他反应。解决这类题的办法就是结合实验示意图型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学生应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紧密结合,在对实验原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理出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数据与物质或元素质量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思路,找出正确有用数据,认真做好每一步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 (1)等质氢图:两种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此图反映两种情况: ①酸不足,金属过虽,产生的氢气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 ②酸足量,投放的两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恰好相同,如6.5g 锌和5.6g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 (2)等质等价金属图:如等质量的镁、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都是+2价,产生氢气的速率和质量不同。此图反映出: ①金属越活泼,图示反应物的线越陡,如Mg线比Zn线陡,Zn线比Fe 线陡,说明活泼性Mg>Zn>Fe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等质量时,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因此,相对原子质量Zn >Fe>Mg。 可简单概括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 (3)等质不等价金属图:铝、镁、锌与酸反应生成金属离子的化合价分别为+3、+2、+2,此图反映出等质不等价金属与酸反应不仅速率不同而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与金属化合价有关。 可用下面式子计算氢气质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理论依据: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 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 基本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 (O2):n(MgO)=48:32:80=3:2: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含杂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 的,因此解题时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不纯物。这些辅助性计算可根据有关公式进行即可。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像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像本意,审清图像内涵。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如图1,图xx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氢气的质量。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来越大,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如图1xxOAxx所示),且生成氢气越快,这条直线的斜率越大(即“坡度越陡”)。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快慢只须看“坡度陡、坡度缓”,“坡度越陡”表示生成氢气越快,线xxOA的斜率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金属活动性越强,线xx斜率越大。“坡度越缓”表示生成氢气越慢,金属活动性越弱,线xx斜率越小。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将不再变化,此后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xx的ABxx所示)。生成氢气越多,这条直线表现在图像上就越高。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多少,只须看“线高、线低”,“线越高”表示生成氢气越多,“线越低”表示生成氢气越少。 综上所述,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需要用到下列规律: 1.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例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的用量不等,但稀硫酸的用量相同。锌的用量(X轴),生在氢气的体积(Y轴)(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关系如图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A.线段AB(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B.线段AB(不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C.线段OA(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D.线段OA(不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解析:一定质量的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图2xxA点表示某一时刻,反应刚好停止。线段OA(包括点A)表示金属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金属已经反应完,而稀硫酸过量。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是足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时,那么线段OA(包括点A)则表示过量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稀硫酸已经消耗完,而锌过量。 解答:B、D 如图3,金属A的活动性要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如果金属A、B与相同质量分数的酸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相同(如同为+2价等)那么,生成氢气的体积越多或质量越大,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图3中金 属B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

最新平均值法和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1)

平均值法和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贵州王昭华 邮编:562400 通讯地址:贵州省兴义市名仕苑8单元402 平均值法和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能使问题简单化,从而实现巧解和速解。 一、使用特征 ⑴只有两个组分或者适合两个组分的组合形式。 ⑵出现平均值或者隐含平均值或者要求计算平均值。 二、具体作用 ⑴根据平均值确定两个极值的取值范围或者根据两个极值确定平均值的取值范围。 即:a > w> b(令a > b) ⑵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两个组分的比值(本质上属于两个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注意:①比值一般为物质的量之比或者粒子数之比; ②若为气体,比值为物质的量之比或者分子数之比或者气体体积比; ③若为同一溶液相混合,比值为混合前两溶液的质量之比。 三、适用范围 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气体密度、平均溶液质量分数、平均化合价、平均电子转移量、平均消耗量、平均变化量、平均分子式等。 四、应用举例 1、根据平均值确定两个极值的取值范围或者根据两个极值确定平均值的取值范围。 例题1: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13 g ,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11.2 L ,则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A. Zn和Fe B. Al和Zn C. Al和Mg D. Mg和Cu

解析:求出平均电子摩尔质量,即平均每转移1mol 电子所消耗物质的质量。因产生的气体为氢气(H 2 ~ 2e - ),则该混合金属的平均电子摩尔质量为: -- ?=?e mol g e mol L L g /132/4.222.1113 选项中各金属的电子摩尔质量为: Zn : --?=?e m o l g e m o l g /5.32265 Fe : --?=?e m o l g e m o l g /28256 Al : --?=?e m o l g e m o l g /9327 Mg : --?=?e mol g e mol g /12224 Cu : =?-e mol g 064 ∝ -?e mol g /(即为无穷大) 根据平均值观点可判断,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和D 。 例题2:用足量的CO 还原32.0g 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 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A. FeO B. Fe 2O 3 C. CuO D. Cu 2O 解析:根据CO ~ CO 2 ~ CaCO 3 ~ 2e - ,求出电子摩尔质量: -- ?=?e mol g e mol g g g /3802/100600.32 选项中各氧化物的平均电子摩尔质量为: FeO : --?=?e mol g e mol g /36272 Fe 2O 3:--?=?e mol g e mol g /3806160 CuO :--?=?e mol g e mol g /40280 Cu 2O :--?=?e mol g e mol g /722144 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 例题3:4位同学同时分析一种由KCl 和KBr 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g 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量AgNO 3溶液后再加入适量稀硝酸,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 3.06g B. 3.36g C. 3.66g D. 3.96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